资本论第二卷课件
第六章 流通费用(资本论第二卷课件-山东大学,李增刚)
![第六章 流通费用(资本论第二卷课件-山东大学,李增刚)](https://img.taocdn.com/s3/m/50c67cd57f1922791688e8ec.png)
Ⅰ.纯粹的流通费用 3.货币
“对社会来说,是仅仅由生产的社会形式 产生的流通费用。这是商品生产的非生产 费用,这种费用,随着商品生产,特别是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增大。它是社 会财富中必须为流通过程牺牲的部分。” (153-154)
第二卷第六章
22
Ⅰ.纯粹的流通费用 3.货币
第二卷第六章 10
Ⅰ.纯粹的流通费用 1.买卖时间
5、从事商业活动的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流通不创造价值也不创造剩余价值,因 此,社会并没有对他的劳动进行支付,那 么,如何看待从事商业活动的雇佣工人的 剩余劳动呢?
第二卷第六章
11
Ⅰ.纯粹的流通费用 1.买卖时间
雇佣工人付出的包括剩余劳动在内的全 部劳动是实实在在地付出的,因此,它构 成了社会真正的流通费用。但是,雇主所 支付仍是参照产业工人工资而确定的报酬。 这样,雇主实际支付的流通费用小于社会 实际耗费的流通费用(劳动时间)。
9
Ⅰ.纯粹的流通费用 1.买卖时间
那么,专门的流通(商品买卖)活动在 整个资本循环中的地位又如何呢? “一个商人(在这里只是看作商品的形式 转化的当事人,只是看作买者和卖者)可 以通过他的活动,为许多生产者缩短买卖 时间。因此,他可以被看作一种机器,它 能减少力的无益消耗,或有助于腾出生产 时间。”(148)
第二卷第六章 6
Ⅰ.纯粹的流通费用 1.买卖时间
“状态的变化花费时间和劳动力,但不 是为了创造价值,而是为了使价值由一种 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这里,事情并 不因双方都想借此占有超额的价值量而发 生变化。这种劳动由于双方的恶意而增大, 但并不创造价值,正像花费在诉讼程序上 的劳动并不增加诉讼对象的价值量一样。” (147)
资本论导读(第二版)(二卷)ppt课件
![资本论导读(第二版)(二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5083d4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07.png)
第二卷第二篇
2023/10/3
21
三. 扩大再生产积累所需货币的来源
关于这几种积累货币的形式,马克思指出:
“1.银行存款。银行实际支配的,是一个较小的 货币额。这里仅仅在名义上积累了货币资本。实际积 累的,是货币索取权,它们之所以会转化为货币(在 它们一旦转化为货币时),只是因为在提取的货币和 存入的货币之间出现平衡。在银行手中掌握的货币相 对地说只是一笔很小的金额。 2.公债券。这根本不 是资本,而是对一国年产品的债权。”(Ⅱ385)
第二卷第二篇
2023/10/3
22
三. 扩大再生产积累所需货币的来源
“3.股票。如果没有欺诈,它们就是对一个股份 公司拥有的实际资本的所有权证书和索取每年由此生 出的剩余价值的凭证。
在所有这些场合,都没有货币的积累,而是一方 面表现为货币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表现为不断的实 际的货币支出。至于这个货币究竟由它的所有者支出, 还是由其他人,由他的债务人支出,这并不改变事情 的本质。”(Ⅱ386)
第二卷第二篇
2023/10/3
7
二. 实现剩余价值的货币来源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由货币流通公式决定的, 所以,实现剩余价值的货币从何而来的问题,实际上 是在问流通中用于增加的商品实现的货币从何来。
资产阶级经济学仍在实现剩余价值的货币从何来 这个提法上回答问题,他们的回答大体有以下几种:
1.认为资本家之间互相购买使他们能把剩余价值 实现为货币。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以这部分货币存在为 前提来说明这部分货币的存在。
第二卷第二篇
2023/10/3
8
二. 实现剩余价值的货币来源
2. 一部分资本家用自己的消费基金支付另一部分 资本家的剩余价值。这一回答的错误和上一种相同。 3. 资本家用于支付工人的工资可以帮助其他资本 家的剩余价值实现。马克思指出,作为收入的工资和 剩余价值同在市场上用于消费,这就要求资本家手中 必须已有用于实现剩余价值的货币。 4. 还有人认为是购置固定资本的货币存留于流通, 可实现剩余价值。但是购置固定资本就要支付固定资 本中的剩余价值,这笔资金就已经存在。
第一章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资本论第二卷课件山东大学,李增刚)
![第一章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资本论第二卷课件山东大学,李增刚)](https://img.taocdn.com/s3/m/d4254148a45177232f60a235.png)
第一章 货币
第一章 货币资本的循环
简短的导言,讲述三方面内容: 1、资本循环的各个阶段及其内容。(31) 简述资本的运动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上的 内容。
《资本论》第二卷第一章
6
第一章 货币资本的循环
2、本篇的研究对象。本卷研究的对象与第一 卷是同一的,都是研究产业资本。但是研 究侧重点不同。第一卷侧重于揭示本质, 说明剩余价值的来源和剩余价值生产中的 阶级关系。这里侧重于资本运动形式的分 析,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如何通过运动 来实现。
19
Ⅰ.第一阶段 G—W
从以上马克思的论证,可以看出,资本 主义生产中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数量关系, 不仅仅由技术关系决定,更主要的是由剩 余劳动的数量决定。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 主义生产的本质,这种反映着剩余劳动量 要求的比例,当然就成为“最具特征的量 的关系”。
《资本论》选读
第二册 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论》第二卷第一章
1
第一篇 资本的形态变化 及其循环
《资本论》第二卷第一章
2
第一篇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在第一篇里,马克思把现实的资本运动 抽象为三种循环形式,从各个角度全面地 研究了资本的运动,揭示了通过资本的运 动所展示出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各方面特 征。 第一篇的内容使“资本不是物,是体现 在物上的生产关系”这一原理变得更加具 体。
《资本论》第二卷第一章 3
第一篇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第一篇共包括六章: 从第一章至第四章是一个从分析到综合的 过程,前三章分别研究货币资本的循环、 生产资本的循环、商品资本的循环。第四 章“循环过程的三个公式”说明资本的运 动是三种循环的统一,以及这种统一对资 本运动的要求。 第五、六章是补充说明,说明资本流通过 程在资本增殖运动中的作用。
资本论》第二卷讲义精品PPT课件
![资本论》第二卷讲义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8aa5e9312b3169a551a416.png)
• 第一章 货币和资本的循环 • 本章研究货币资本循环G—W—…P…W —G 。货
币资本循环既是产业资本循环的一种特殊形式, 又是其最一般最典型的形式。首先考察货币资 本循环有利于揭示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特征和 实质,也符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 本章由一个前言和四个小节组成。前言简述了 本章(实际是第一篇)的研究对象和分析的必要 条件,扼要指出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和货 币资本循环公式以及本卷研究的流通与第一卷 涉及到的流通的区别所在;还扼要指出了进行 分析的必要条件。
• • (四)小结。
• 把握处在资本循环第一阶段上的货币资本的职能, 一方面要把握住它的资本属性以Pm 和A的资本主义 分离为前提,另一方面要把握货币的购买职能和支 付职能;只有这样才不会把资本的本质混同于它采 取的形式或者把其形式当作本质,才能使货币资本 的职能与其他形式的资本职能相区别。
• 二、第二阶段 生产资本的职能
运动过程中经历的不同阶段、执行的不同的职能、采取的不同 形式以及实现运动的条件。本篇是考察资本流通过程的基础, 因此十分重要。
• 第二篇:资本的周转,侧重从量上对单个资本运动进行考察。 考察的重点在于剖析决定资本运动时间和速度的各种因素以及 资本周转对资本价值增殖的影响。
• 2、第二部分即第三篇研究的是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 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考察在研究单个资本运
• 一、第一阶段 G—W • 需要把握第一阶段的性质、货币资本的职能以及对第一
卷中的货币转化为资本理论的深化分析。 • (一)G—W 作为资本循环的特定阶段,不在于货币购买商
品的行为,而在于它的物质内容。 • 1、它的物质内容表现为 • G—W(A+ Pm)即G—A 和G—W(A+ Pm)。
《资本论》第二卷
![《资本论》第二卷](https://img.taocdn.com/s3/m/bc66d1d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9.png)
《资本论》第二卷概述•本卷是由马克思写作、恩克斯整理出版的,出版于1885年。
由于马克思先后留下了八分手稿,但都残缺不全,故本卷的一些节、段落之间联系不太紧密。
《资本论》第二卷结构•本卷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分别从宏、微观角度考察产业资本运动的形态变化和实现条件。
共包括三篇21章。
•第一、二篇从微观角度分析资本运动;第三篇分析宏观资本运动。
•第一篇: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包括1-6章。
•Ⅰ.1-3章考察三种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Ⅱ.第四章综合分析三种形态变化及实现条件;•Ⅲ.第5-6章考察资本的流通时间,分析了流通费用问题。
•特征:个别资本的运动过程个别资本的形态变化资本运动与流通费用第二篇:资本周转•包括7-17章,可分四部分。
Ⅰ.第7章为导论部分,对资本周转作基本介绍;Ⅱ.第8-11章考察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方式及对资本周转的影响,并分析了古典学派的有关理论;•Ⅲ.第12-14章研究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对资本周转的影响;•Ⅳ.第15-17章从不同角度分析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特征:以动态分析为基础•具体——抽象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包括第18-21章。
•Ⅰ.第18章分析研究对象及研究的主要内容;•Ⅱ.第19章批判古典学派的再生产理论;《资本论》第二卷结构•Ⅲ.第20章阐述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Ⅳ.第21章阐述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特征:以社会总资本为研究对象以均衡分析为主要方法研究方法•1、微观和宏观相结合企业资本运动——社会总资本•2、均衡分析微观与宏观均衡相统一•3、动态分析以资本的持续运动为基础研究方法同主流经济学的比较:目标:当事人经济利益最大化过程: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及判断标准一般标准:社会福利最大——帕累托最优特征:不同市场条件下的不同标准缺陷:垄断、外部性等资本循环1、资本循环个别资本运动首先表现为资本的循环过程。
即从货币资本出发,经过不同阶段的运动,以更大数量的货币资本返回的运动过程。
资本论导读(第二版)(二卷)课件2-2-12 13 14
![资本论导读(第二版)(二卷)课件2-2-12 13 14](https://img.taocdn.com/s3/m/6711ee1abb4cf7ec4bfed004.png)
第二卷第二篇
2021/4/20
10
一. 劳动期间
缩短劳动期间的方式往往要有固定资本的增加,
从而增加预付资本的量规模。“劳动期间的缩短通常
和在较短时间内预付更大的资本联系在一起,这样,
预付资本的量就随着预付时间的缩短而增加。”固定 资本的增加需要有资本更大积聚与集中。因此,“资
本的积聚已达到什么程度。当信用引起、加速和扩大
资本在个人手中的积聚时,它就促使劳动期间从而周
转时间缩短。”(Ⅱ262)
第二卷第二篇
2021/4/20
11
二.生产时间
“劳动时间始终是生产时间,即资本束缚在生产领 域的时间。但是反过来,资本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全部 时间,并不因此也必然都是劳动时间。”(Ⅱ266)
在第13章,重点研究生产时间和劳动期间的差别 对资本周转的影响。其中的基本原理是:在劳动期间 一定的情况下,生产时间与劳动期间的差别越大,资 本周转速度就越慢,需要的预付资本量也就越大。
第二卷第二篇
2021/4/20
16
二.生产时间
劳动期间与生产时间不一致的几种情况:“有时, 流动资本在进入真正的劳动过程以前,已经处在生产 时间内(鞋楦制造);有时,流动资本在通过真正的 劳动过程以后,仍然处在生产时间内(葡萄酒、谷 种);有时,生产时间间或有劳动时间插进来(农业、 造林);有时,能流通的产品的很小一部分进入常年 的流通,而大部分仍然处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造林 和畜牧业)”(Ⅱ274)
第二卷第二篇
2021/4/20
17
三. 流通时间
流通时间也是影响资本周转时间和速度重要内容。
“资本的周转时间等于它的生产时间和它的流通 时间之和。因此,不言而喻,流通时间的长短不一会 造成周转时间,从而造成周转期间/4/20
《资本论》第二卷第一篇
![《资本论》第二卷第一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e15a31b52acfc789ebc95d.png)
第一篇 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 《资本论》第二卷前四份写于1865-1870年之间,后 四份写于1877-1881年之间。
• 所谓资本循环,就是资本从一种形态出发,经过一系 列形态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 研究资本的循环,关键在于说明要使单个资本的生产 和流通能够顺利进行,就必须保持资本运动的连续性。
• 第一,三个循环过程的前提都表示三个过程的结 果,都表现了原因和 结果的相互关系。
• 第二,三个循环中的每一个因素,都表现为出发 点、通过点和复归点。
• 第三,三个循环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 第四,三个循环都以价值增殖为目的,也就是都 是为了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
• 这里研究的资本循环侧重于货币资本的循环。这 是因为货币资本, 即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本是产 业资本循环最典型、最片面和最一般的表现形式。 最典型是因为货币资本循环把产业资本的动机和 目的,即赚钱发财表现得最醒目;最片面是因为 它强调的是这个过程的货币形式,是强调资本家 金银数量的增加;最一般是因为货币资本循环的反 复,已经包含着生产资本的循环和商品资本的循 环。
• 生产资本的职能是能够生产出一个包含剩余价值的商 品,也就是通 过生产阶段使生产资本变为具有更大价 值的商品资本。“因此,产品不只 是商品,而且是孕 育着剩余价值的商品。它的价值= P+M,等于生产这 种商品所耗费的生产资本的价值P,加上这个生产资 本产生的剩余价值 M。”(第2卷第45页)
• 3、销售阶段
• 资本家把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的商品拿到市场上去 出卖,完成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转化。 其公式 是: W'—G',就是销售阶段。
• 这里的W',是包含了剩余价值的商品,它不仅包 含原有价值的补偿, 还有个剩余价值。“W'这个 价值,等于生产它时保存的价值加上生产资本提 供的剩余价值。它的价值大于这个资本价值,多 了这个剩余价值 W。”(第2卷第47页)因此,W 代表了预付价值与剩余价值的关系,也就是包含 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表示一种价值关系, 表示商品 产品的价值和生产它所消耗的资本的价 值的关系,就是说,表示它的价值是由资本价值 和剩余价值构成的。”(第2卷第47页)
资本论导读(第二版)(二卷)课件2-2-8
![资本论导读(第二版)(二卷)课件2-2-8](https://img.taocdn.com/s3/m/74d37df3e2bd960591c67718.png)
2021/4/20
10
一. 形式区别
关于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总结:
1.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别在于生产资本的不 同组成部分周转方式不同。固定资本是价值一次性投 入,逐渐转移回收入,其使用价值反复参加生产过程, 待使用价值全部丧失后一次性更新;流动资本价值和 使用价值在每个生产过程中投入,消耗和更新。
第二卷第二篇
2021/4/20
2
一. 形式区别
生产资本按其价值周转方式可以划分为固定资本 与流动资本。
㈠固定资本: 从使用价值上来看,作为劳动资料的那部分生产 资本在反复进行的劳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开始时的 物质形态,反复执行相同的职能,并与产品保持相对 的独立。
第二卷第二篇
2021/4/20
3
一. 形式区别
“这种在劳动过程中通过使用而得到的保存,是 活劳动的无偿的自然恩惠。而且劳动的保存力是二 重的。一方面,它保存劳动材料的价值,把这种价 值转移到产品中去;另一方面,它不把劳动资料的 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但通过劳动资料在生产过程 中的活动,通过保存劳动资料的使用价值而保存其 价值”(Ⅱ193)
第二卷第二篇
固定资本的周转性质决定了固定资本在生产中发 挥作用的情况下,一部分价值已经转移到商品中,并 随着商品售出而转化为货币。资本家可以利用这部分 折旧基金用于扩大再生产,这是不同于资本积累的一 种扩大再生产的方式
第二卷第二篇
2021/4/20
15
二.固定资本的组成部分、补偿、修理和积累
固定资本的维持:固定资本的维持首先是以劳动 对固定资本的正常合理使用为前提的。
第二卷第二篇
2021/4/20
9
一. 形式区别
流动资本中的不变资本部分在生产过程中全部转 移,再现在产品上,可变部分则通过工人的劳动再 生产出来,也成为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它们之所以 都被归于流动资本的范畴之下,是因为它们作为价 值在周转中有着相似之处,都是一次性进入产品, 一次性实现和流回。
《资本论》第二卷第五、六章.ppt.Convertor
![《资本论》第二卷第五、六章.ppt.Convertor](https://img.taocdn.com/s3/m/81cc4af04693daef5ef73d6c.png)
资本论第二卷第一篇第五章流通时间主要内容:考察资本循环一次所经过的时间,进一步阐述生产和流通的关系。
包括12段,除开头段作为前言外,主要说明了两个问题:前言:资本循环一次所需要的时间(第1段)。
(一)生产时间(第2—6段)(二)流通时间以及和生产时间的关系(第7—12段)流通时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流通时间是买卖时间广义的流通时间:单个产业资本完成它一次循环的全部时间。
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P211/1)一、生产时间生产资本就它的物质内容来说,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根据二者是否结合的情况,可以将生产时间区分为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
在非劳动时间内,生产资料已进入生产领域,但它和劳动力还没有现实地结合。
二、流通时间是G—W或W—G的形态变化时间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买和卖哪个更重要?卖比买重要因为卖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实现,商品资本实现以后才能购买。
三、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是互相排斥的流通时间越等于零或近于零,资本的职能就越大,资本的生产效率就越高,它的自行增殖就越大。
P213/3第六章流通费用中心:资本循环在流通中所需要的各种费用。
重点是讲流通费用的抽象形式结构:1第一节纯粹流通费用2 第二、三节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继续所需要的费用(存储费用和运输费用)第一节纯粹的流通费用所谓纯粹流通费用,是指由单纯的价值形式变化所引起的各种费用,它属于非生产性费用,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只能由剩余价值来补偿。
主要内容:阐述纯粹的流通费用的性质,说明纯粹的流通费用完全是由商品流通所引起,因而既不增加商品的价值,也不增加剩余价值,相反它本身还要有商品的价值或剩余价值来补偿纯粹流通费用可以分为:买卖的费用(买卖时间)簿记的费用货币的费用一、买卖时间花费在商品买卖上的劳动时间是非生产性的,既不创造产品,又不创造价值。
商人的中介活动,可以为许多生产者缩短买卖时间,可以减少社会用在商品买卖上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
商业工人的劳动是非生产性劳动,他们的劳动消耗只能由生产部门创造的价值来补偿。
推荐-资本论 第二卷 讲义第二部分 1 精品
![推荐-资本论 第二卷 讲义第二部分 1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286fc3883186bceb18e8bb0d.png)
数额巨大
簿记就是记帐、算帐。耗费在簿记上的费用也是一种非生产性的纯粹流通费用。
簿记的费用
劳动时间 劳动力 劳动资料
1.簿记这种职能的非生产性质 的不变性. 2.单纯买卖时间的费用与簿记所产生的各种费用的区别:
(1)买卖时间的费用只是由于社会生产采取商品经济形式的条件下才存在的;
(2)它是作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在于一切社会生产形式之中的。
(2)目的不同:这些费用的目的的本身不是价值的形式转化,而是价值 的保存。
5.变贵的原因: (1)保存和保管这种商品储备而耗费的资本和劳动力总是从直接的生
产过程抽出来; (2)这里使用的资本必须从社会产品中得到补偿。
保存了价值
6.保管
使用价值减少了
. 7 储备的三种形式:
(1)生产资料;(2)个人消费基金;(3)商品储备。
. 3 两个重要的公式:
(1)运输追加到商品中的绝对价值量
/ =常数*其他条件 运输业的生产力
(2)运输费用追加到商品价格中的相对价值部分
/ =常数*体积*重量 价值
. 4 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创造的价值成反比。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于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由于运输积聚 (规模扩大),使单个商品的运输费用减少,它使耗费在商品运输 上的那部分社会劳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增加。
(1)只是同一储备的形式变换; (2)一个过程的产品能够以什么样的速度作为生产资料进入另一个
过程,取决于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这方面,运费低廉就有很大 的作用; (3)信用制度的发展也有影响;
、 (4)许多原料 半成品等等需要有较长的生产时间,农业提供的
一切原料,尤其是这样。
11.如果在产业资本家手中这种储备减少了 ,那表明在商人手中以商品 储备的 形式增加了 。这只是储备形式的变换,而就社会资本来考 ,储备形式的产 品量不变。
《资本论》第二卷第一篇
![《资本论》第二卷第一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e15a31b52acfc789ebc95d.png)
• (三)商品资本的循环表现出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 1、商品资本循环包含着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
循环,并且相互交错在一起。
• 2、商品资本循环既包括补偿生产资本的那部分产 品的运动,而且 包括形成剩余产品的那部分产品 的运动。
•
• 货币资本循环是产业资本的循环。所谓产业资本, 就是投在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生产部门的资本。 “资本价值在它的流通阶段所采取的 两种形式, 是货币资本的形式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它属于生 产阶段的形式,是生产资本的形式。在总循环过 程中采取而又抛弃这些形式并在每 一个形式中执 行相应职能的资本,就是产业资本。这里所说的 产业,包括 任何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生产部 门。”(第2卷第63页)产业资本的正 常循环,一 方面要求资本价值不断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外一 种形态;另一 方面,在一定的时间内又要把资本固 定在一定的形式上。也就是资本既 要不断变化, 又要每时每刻同时表现为三种形式。
• 这个结合进入生产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任何商品生产的 经营都同时成为剥削劳动力的 经营;但是,只有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才成为一 个划时代的剥削方式”。(第2卷第44页)
• 只有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才成为一个划时代的 剥削方式。这是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资本 主义结合,由于劳动组织和科学技术的巨大 成就, 使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并且 大大地超过了以前 任何社会。
• 由W’—G’,也就是由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 对资本家来说,是非 常重要的。这是一个“惊险 的跳跃”(第1卷第124页)。这是因为,第一, 如 果W’卖不掉,资本家就会破产,资本的再生产运 动就会中断。“这个跳 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 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所有者。”(第1卷第124 页) 第二,如果卖的速度不同,资本的再生产规模会以 不同程度扩大或缩 小。卖的速度快可以扩大再生 产规模,卖的速度慢,就可能缩小生产规 模。第 三,如果W'只卖掉一部分,有可能只够补偿预付的 资本价值,而不 能实现剩余价值;如果卖掉很少, 有可能不仅不能实现剩余价值,甚至不 能补偿资 本价值。
资本论课件(第二、三卷)
![资本论课件(第二、三卷)](https://img.taocdn.com/s3/m/6a0338dd33d4b14e8524689e.png)
部类资本家购买消费资料,这样,这1000 镑货币流到了第Ⅱ部
类资本家手里,第Ⅰ部类的工人取得了相等的消费资料,第Ⅱ 部类资本家2000c的一半产品价值得到实现。然后第Ⅱ部类资本 家再用这1000镑货币向第Ⅰ部类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这1000
镑货币又回到第Ⅰ部类资本家手中。这次流通的结果是:第Ⅰ 部类1000v 的产品价值得到实现,第Ⅱ部类资本家的 2000c的一 半在物质上得到了补偿。 第二步:第Ⅱ部类资本家拿出500镑货币向第Ⅰ部类资本家购
第Ⅰ部类的资本家手中,第Ⅰ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不能直接购
买它来消费。因此,他们必须向第Ⅱ部类购买消费资料。第Ⅱ 部类的2000c,在产品的物质形式上是消费资料,但它是代表消
耗的生产资料,为了补偿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使再生产顺
利进行,必须用这2000c再取得生产资料的物质形式,这就需要 同第Ⅰ部类的产品相交换。这样,
消费资料的第Ⅱ部类,它的产品是消费资料,是用于个人消费
的商品。 第二,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分为三个部分。两大部类所生产的 全部年产品的价值,都是由 c+v+m 三部分组成的。其中, c代表 生产上消耗掉的生产资料,按其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的不变资
本部分;v代表可变资本部分;m代表剩余价值部分。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分为两大部类,在价值上分为三个 部分,是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前提。此 后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一系列分析,都是从这两个前提出发的。 二、简单再生产的图式和交换的三大要点
系的单个资本的总和,就是社会资本,或社会总资本。因此,单 个资本的运动是构成社会总资本运动的一个环节。 但是,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并不是单个资本运动的简单相加, 它包含着更为广泛的内容。与单个资本运动相比较,社会总资本 运动有其明显的特点。 首先,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不仅包含生产消费和交换,而且也 包括个人消费和交换,还包含剩余价值的流通。在单个资本的再 生产中,我们只考察了生产消费,至于个人消费,包括工人的个 人消费和资本家的个人消费,只是假定有这种情况存在,没有作
资本论导读(第二版)(二卷)课件2-3-21
![资本论导读(第二版)(二卷)课件2-3-21](https://img.taocdn.com/s3/m/c1ce64abf46527d3250ce004.png)
商品的运动则是:
第Ⅰ部类工人劳动力 第Ⅰ部类资本家
第Ⅱ部类资本家
第Ⅰ部类工人
第Ⅰ部类资本家
第二卷第三篇
第Ⅱ部类资本家
2021/4/20
10
一.第Ⅰ部类的积累
“第Ⅰ部类的工人阶级要不断地提供劳动力,第Ⅰ 部类的商品资本有一部分要再转化为可变资本的货币 形式,第II部类的商品资本有一部分要用不变资本IIc 的实物要素来补偿——这一切必要的前提是互为条件 的,但是,它们是通过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作为中介 的。这个过程,包括三个彼此独立进行但又互相交错 在一起的流通过程。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呈现出同样 多的造成过程失常的原因。”(Ⅱ558)
3. 追加的可变资本
关于追加可变资本的问题相对简单,由于产业后 备军的存在以及各种从内涵和外延方式增加劳动量的 手段,使得资本家只要有货币资本就可以找到可雇用 的劳动力。
第二卷第三篇
2021/4/20
14
二.第Ⅱ部类的积累
第Ⅰ部类的积累影响到Ⅰm与Ⅱc的交换,如果是简 单再生产的交换条件,就会使Ⅱc不能完全实现。第Ⅱ 部类的积累也要受到第Ⅰ部类Ⅰm在积累和消费之间分 配的制约。
第二卷第三篇
2021/4/20
18
三.用公式来说明积累
在积累过程中第Ⅱ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也制约着 第Ⅰ部类的积累。因为第Ⅰ部类追加的实际可变资本 是劳动力,当资本家把这些劳动力并入他们的资本, 工人所得到的货币工资就需要购买第Ⅱ部类商品,第 Ⅱ部类必须把消费资料提供出来。
第二卷第三篇
2021/4/20
经过以上步骤形成下一年再生产的生产资本组合条 件。
第二卷第三篇
2021/4/20
17
三.用公式来说明积累
资本论导读(第二版)(二卷)课件2-1-4
![资本论导读(第二版)(二卷)课件2-1-4](https://img.taocdn.com/s3/m/a4f8352bf61fb7360a4c6518.png)
续循环的条件。
第二卷第一篇
2021/4/20
4
二.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
产业资本连续循环要求的客观技术基础:
资本主义生产是建立在机器大工业技术基础上 的生产,机器生产在技术上要求生产具有连续性, 这样机器生产力才能得到有效的使用。“连续性是 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技术基 础所决定的,虽然这种连续性并不总是可以无条件 地达到的。”(Ⅱ118)
第二卷第一篇
2021/4/20
5
二.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
产业资本实现连续循环的条件:
为了实现生产的连续性,资本并不是全部依次采取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而是需要将 资本总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同时分配在三种职能形式上, 使它们同时进行三种循环。“只有在三个循环的统一 中,才能实现总过程的连续性,而不致发生上述的中 断。”(Ⅱ121)“产业资本的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 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 三个循环的统一。”(Ⅱ119)
第二卷第一篇
2021/4/20
14
四.资本循环和商品流通的交错
“社会总资本——单个资本在社会总资本中只是
独立执行职能的组成部分——的各个不同组成部分在
流通过程中怎样互相补偿的问题(无论说的是资本还是
剩余价值) ,不能从商品流通的简单的形态变化的交
错得到说明,这种交错是资本流通行为和其他一切商 品流通所共有的,这里需要用另一种研究方式。” (Ⅱ131-132)这里所说的“另一种研究方式”就是社 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研究方法。
第二卷第一篇
2021/4/20
9
三.资本是一种运动
“那些把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独立化看做是单纯抽象的人忘记了, 产业资本的运动就是这种抽象的实现。在这里,价值 经过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运动,在其中它保存自己, 同时使自己增殖,增大。”(Ⅱ122)
《资本论》第二卷 第一篇
![《资本论》第二卷 第一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ee159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7.png)
由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转化的关键
二、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以生产资本的形式 相结合
■ 结合的前提:必须以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高度发 展为前提 。具体包括:
■ 资本家不仅是货币所有者,而且必须是商品生产 者 。因为他投入货币,目的是为了取的更多的货 币,而更多的货币的取得只有依靠商品生产实现价 值增值。这就需要商品生产的广泛和高度的发展。
第二节 第二阶段生产资本的职能
■ 主要内容: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与第二阶 段的相互关系→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以生产 资本的形式相结合→生产资本的职能
一、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相互 关系
■ 货币资本循环经过购买阶段,货币资本转化为生 产资本,资本价值取得了A和Pm的实物形式,这种 形式的资本价值不能继续流通,必须进入生产阶 段。因为资本家购买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在一定 时间内的使用权,而不是劳动力的所有权,资本 家不能再把工人当作商品出卖,而劳动力的使用 权只能在劳动过程中实现。同时,资本家购买的 生产资料也只是作为劳动吸收器来使用,而不是 为了转卖。所以,第一阶段的结果是进入第二阶 段,即生产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劳动力与生产 资料的结合,生产出一种新的商品。
四、货币执行资本职能的前提基础
■ 对货币资本理解的两种错误观点:第一,把货币 资本采取货币形式而执行资本职能,理解是由资 本性质产生的;第二,把作为资本的货币执行资 本的职能理解为是由货币的本性决定的。这两种 错误既平行地谈资本与货币,又是交叉地谈它们 的职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货币资本的循环
Ⅳ.总循环 产业资本. 资本价值在它的流通阶段所采取的两种 形式, 货币资本形式和商品资本形式;它属于生产阶 段的形式, 是生产资本的形式.在总循环过程中采取 又抛弃这些形式并在每一个形式中执行相应职能的 资本, 就是产业资本.这里所说的产业, 包括任何按 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营的生产部门. 因此, 在这里, 货币资本, 商品资本, 生产资本, 并 不是指这样一些独立的资本, 形成同样独立的营业 部门.在这里,它们只是产业资本的特殊的职能形式, 产业资本是依此采取所有这三种形式的. 资本的循环,三个循环阶段的继起性和并存性.
序言
三、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和前人的关系. 化学史上的例子. 燃素说和氧气的发现.普利 斯特列和舍勒析出了氧气, 但不知道是什么, 拉瓦锡真正发现了氧气, 彻底推翻燃素说, 使化学发生革命.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与洛氏 理论的本质差别,
序言
四、李嘉图学派的破产 1830年左右, 李嘉图学派在剩余价值问题上碰壁了. 使李嘉图学派破产的主要是以下两点: 第一, 劳动是价值的尺度. 但活劳动和资本的交换, 它的价值小于所交换的物化劳动. 第二, 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 和价值规律的矛盾, 陈葡萄酒和新葡萄酒的价格差别.按照价值规律, 价 值决定于耗费的劳动, 但实际上利润与资本成正比. 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马克思能解决吗?
序言
匿名著作<<国民困难的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 这一著作单凭剩余产品或资本这个说 法本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马克思使这本40页的冊子没有被埋没.书中 说, 无论资本家得到的份额有多大, 他只能 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 因为工人必须生活.
序言
这位作者在以下方面超过了李嘉图:首先, 他把一切剩 余价值归结为剩余劳动,其次, 他虽然把剩余价值叫做 资本利息, 但是他把资本利息理解为剩余劳动的一般 形式,而没有与剩余劳动的特殊形式, 地租, 货币利息, 企业利润区别开来. 洛贝尔图斯同样如此. 租,作为剩余价值的一般形式 的名称, 与其特殊具体形式之一的名称混为一谈. 德国的学者, 竟然把那些在斯密和李嘉图那里就可以 读到的东西, 煞有介事地硬说是马克思从洛氏那里剽 窃来的, 官方经济学今天已经堕落到何等地步.
第1章 货币资本的循环
Ⅱ.第二阶段 生产资本的职能
第一阶段的结果是进入第二阶段, 即资本的生产阶段, 进入生产消费.劳动力的使用,不是劳动, 只是在劳动过 程中实现. 作为商品生产的产品越来越专门化, 互相补充的各个生 产过程越来越分离为独立的生产过程.G-A发展到什么 程度, G-Pm也发展到什么程度. 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 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赏 识生产阴森.凡要进行生产, 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 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 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 不同的经济时期.
序言
李嘉图比斯密前进了一大步.他关于剩余价 值的见解是建立在一种新价值理论的基础上 的,他从商品价值由耗费的劳动量决定, 引伸 出劳动创造的价值在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分 配, 也就是说分割为工资和利润,无论这两部 分的比例怎样变动, 商品的价值总是不变, 只有个别例外.地租是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超 过利润的余额. 李嘉图理论的内在矛盾使李 嘉图学派破产.
<<资本论>>第二卷 资本的流通过程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是由恩格斯于 1885年整理出版的. 马克思逝世前不久曾对他的女儿爱琳娜说, 希望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手稿做出点什么来. 恩格斯说,要完成<<资本论>>第二卷的付 印工作,使本书成为一部连贯的,尽可能完整 的著作, 又成为一部只是作者的而不是编者 的著作,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2章 生产资本的循环
生产资本循环的总公式是:P…W′-G′-W…P. 这个循环表示生产资本职能的周期更新, 也 就是表示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生产资本的循环是古典经济学用来考察产业 资本循环过程的形式.
第3章
商品资本的循环
商品资本循环的总公式是:W′-G′-W…P…W′. W′…W′是唯一的这样的一个循环, 原来预付的资本价 值只形成运动始极的一部分, 因而一开始就表明是产业 资本的总和运动, 既是补偿生产资本的那部分产品的运 动,又是形成剩余产品的那部分产品的运动.既包括生产 消费, 也包括个人消费.总产品的运动, 是单个资本的独 立循环的前提, 又受这种循环的制约. W′…W′是魁奈<<经济表>>的基础.他选用这个公式, 而不选用P…P形式, 来和G…G′ (重商主义体系孤立地 坚持的形式)相对立, 这就显示出他的伟大的正确的见 识.
序言
一、所谓马克思剽窃洛贝尔图斯的指责 洛贝尔图斯自封为剩余价值的真正创始人, 而马克 思从他那里剽窃了剩余价值理论. 但是,洛氏又是怎样说明剩余价值的产生呢?只不过 是这样:被他成为地租和利润之和的’’租’’所 以产生, 不是由于对商品价值的价值追加,而是由于 工资仅仅构成产品价值的一部分. 马克思对此讽刺地驳斥:洛贝尔图斯首先研究在土 地占有和资本占有还没有分离的国家中是什么情况, 并且说,租(他所谓的租, 是指全部剩余价值)只等于 无酬劳动, 或无酬劳动借以表现的产品量.
序言
二、剩余价值学说史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人类生产剩余价值已经有了几百年了, 他们渐渐想到剩余价值起源的问题. 最早的见解是从商 人的直接的实践中产生的:剩余价值等于产品价值的追 加. 这种见解在重商主义者中间占统治地位, 但詹姆斯· 斯 图亚特已经看到, 在这种情况下, 一人之所得必然是他 人之所失,但是他被亚当· 斯密从古典经济学中赶出去了. 在<<国富论>>第一篇第六章中说,工人加到原料上的 价值, 在这里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支付工人的工资, 另一 部分支付企业主的利润, 作为他预付在原料和工资上的 全部资本的报酬.
第4章 循环过程的三个公式
如果用Ck代表总流通过程,这三个公式可以表示 如下: (Ⅰ)G-W…P…W′–G′ (Ⅱ)P…Ck…P (Ⅲ)Ck…P(W′) 如果对三个形式进行总的考察, 那么, 过程的 所有前提都表现为过程的结果,表现为过程本身 所产生的前提.每一个因素都表现为出发点, 经 过点,和复归点.
序言
斯密说,一旦一个国家的土地全部变成了私有财产, 土地所有者也要从使用其土地的别人那里获取地租, 工人必须把用自己的劳动生产的一部分产品让给土 地所有者, 或者说这一部分的价格, 构成地租. 可见, 斯密把剩余价值, 即剩余劳动理解为一般范 畴,而本来意义上的利润和地租只是这一般范畴的 分支.斯密已经知道资本家的剩余价值是从哪里产 生的, 以及土地所有者的剩余价值是从哪里产生的, 但是, 洛贝尔图斯和他的那伙崇拜者, 看来已经把 这一点忘得一干二净.
第1章 货币资本的循环
产业资本是唯一的这样一种资本存在方式,其资本职能不仅是占 有剩余价值,而且同时是创造剩余价值. 因此,产业资本决定了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产业资本的存在,包 含着劳资阶级对立的存在.随着产业资本支配社会的生产, 技术 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组织就会发生变革, 从而社会的经济类型也 会发生变革. 古老的资本形式要从属于和适应于产业资本. 货币资本和商品 资本, 在它们以其职能作为特殊营业部门的承担者和产业部门 并列出现时, 也只是产业资本在流通领域时而采取时而抛弃的 不同职能形式由于社会分工而独立和片面发展的存在形式. 因此, 货币资本的循环, 是产业资本循环的最片面,从而最明显, 最典型的表现形式.产业资本的目的和动机—价值增殖, 赚钱, 表现得最醒目.
第6章 流通费用
2. 簿记
劳动时间除了花费在实际的买卖上外, 还耗费在簿记上. 资本作为过程中的价值, 在生产和流通两个阶段, 首先只是以计 算货币的形态, 观念地存在于商品生产者的头脑中.这种运动是 由包含商品的定价或计价(估价)在内的簿记来控制的. 但是, 簿记所产生的各种费用, 同单纯买卖时间的费用, 毕竟有 一定的区别.单纯买卖时间的费用是由生产过程的一定社会形式 而产生, 是由商品生产过程而产生,而簿记是任何社会生产所具 有的. 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 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 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因此,簿记对资本主 义生产, 比对手工业和农民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 对公有生产, 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 但是, 簿记的费用随着生产的积聚 而减少, 簿记越是转化为社会的簿记, 这种费用也就越少.
第5章 流通时间
资本在生产领域停留的时间是它的生产时间, 资本在流通领域 停留的时间是它的流通时间.所以, 资本完成它的全部循环的时 间, 等于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之和. 生产时间当然包括劳动过程期间,但劳动过程期间并不包括全部 生产时间. 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是互相排斥的.资本在流通时间内不是执行 生产资本的职能, 因此既不生产商品,也不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在 流通中的形态变化越成为仅仅观念上的现象, 流通时间越等于 零或近于零,资本的生产效率就越高. 因此, 资本的流通时间,一般说来,会限制资本的生产时间, 从而 也会限制资本价值增殖过程. W–G, 卖, 是资本形态变化的最困难部分.卖比买更重要.
序言
然而,斯密没有把剩余价值本身作为一个专门范畴 同它在利润和地租中所具有的特殊形式区别开来. 李嘉图同样如此. 洛贝尔图斯也一样. 他的租只是地租+利润之和, 关 于地租, 他提出了一种完全错误的理论, 关于利润, 他盲目地接受了他的前辈的说法. 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却是生产资料所有者不付等 价物就占有的价值额的一般形式.这个价值额, 按照 马克思发现的一些独特的规律,分割为地租和利润 这些特殊转化形式,从理解一般剩余价值到理解地 租和利润, 还需要经过很多环节.
第1章 货币资本的循环
Ⅲ.第三阶段 W′-G′
商品, 作为已经增殖的资本价值的直接由生产过程本身产生的 职能存在形式,就成了商品资本. 资本在商品形式上必须执行商品的职能.构成资本的物品, 本来 就是为市场而生产的, 必须卖掉,转化为货币, 因此要完成W- G的运动. 由于资本抛弃它的商品形式和采取它的货币形式的速度不同,卖 的速度不同, 同一个资本价值会以极不相同的程度作为产品形 成要素和价值形成要素起作用, 再生产的规模也会以极不相同 的程度扩大或缩小. 第一卷指出, 一个一定量的资本的作用程度, 是由生产过程的各 种潜能规定的, 而这些潜能在一定程度上与资本本身的价值量 无关.卖时间 资本由商品到货币和由货币到商品的形式转化, 同时就 是资本家的交易, 即买卖行为.资本的这种形式转化进行 的时间,是买卖时间. 形态变化W–G和G–W, 是买者和卖者之间进行的交易, 达成交易是需要时间的,尤其是因为在这里进行着斗争, 每一方都想占对方的便宜.状态的变化需要花费时间和 劳动力, 但不是为了创造价值, 而是为了使价值由一种 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这种劳动由于双方的恶意而增 大, 但并不创造价值, 正象花费在诉讼程序上的劳动并 不增加诉讼对象的价值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