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的固态相变
钛合金相变点计算公式
钛合金相变点计算公式钛合金相变点的计算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这就像解开一道复杂的谜题,需要一些特定的公式和方法。
咱们先来说说钛合金相变点到底是啥。
简单来讲,相变点就是钛合金在受热或者冷却过程中,其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那个关键温度点。
比如说,从一种晶体结构变成另一种晶体结构。
那怎么来计算这个相变点呢?这里面就有不少学问啦。
常用的计算公式会涉及到钛合金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比如说,有一种公式是这样的:相变点 = A + B × (元素 1 的含量) + C × (元素 2 的含量) + …… 这里的 A、B、C 呢,是根据大量实验和研究得出来的系数。
我记得有一次,在实验室里,我们一群人就在研究这个钛合金相变点的计算。
当时,为了得到准确的数据,我们可是费了好大的劲儿。
每个人都全神贯注,眼睛紧盯着仪器上的数据变化。
有个小伙伴因为太紧张,额头都冒出了汗珠。
咱们再深入一点,不同类型的钛合金,其相变点的计算公式还可能会有所不同。
这就像是不同的游戏有不同的规则一样。
比如说,α型钛合金和β型钛合金,它们的计算公式就有差别。
而且啊,计算相变点的时候,可不能只依赖公式,还得考虑到实际的加工条件和环境因素。
有时候,一点点细微的差别,都可能导致计算结果的偏差。
在实际应用中,准确计算钛合金的相变点那是相当重要的。
比如说在制造飞机零件的时候,如果相变点计算不准确,那零件的性能可能就达不到要求,这后果可就严重啦。
总之,钛合金相变点的计算公式虽然复杂,但只要我们认真研究,仔细分析,还是能够掌握其中的奥秘,为相关的工程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希望通过我的这番讲解,能让您对钛合金相变点计算公式有个初步的了解。
钛合金相变的影响
钛合金相变的影响
钛合金的相变指的是在特定温度下发生的晶体结构的变化。
钛合金常见的相变包括α相(属于正交晶系)到β相(属于体心立方晶系)的相变,以及β相到ω相(属于六方晶系)的相变。
这些相变对钛合金的性能和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影响:
1. 机械性能:钛合金在α相状态下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而在β相状态下具有较高的塑性和韧性。
因此,通过控制相变可以调节钛合金的机械性能,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2. 耐腐蚀性:钛合金在α相状态下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而在β相状态下容易发生腐蚀。
因此,通过控制相变可以提高钛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3. 加工性能:钛合金在α相状态下较难加工,而在β相状态下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和可加工性。
因此,通过控制相变可以改善钛合金的加工性能,使其更易于成型和加工。
4. 热处理性能:钛合金的相变可以用于热处理,通过调节相变温度和时间,可以改变钛合金的晶粒尺寸、相组成和晶体结构,从而改善其热处理性能。
钛合金的相变对其性能和特性有着显著的影响,通过控制和利用相
变可以调节钛合金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加工性能和热处理性能,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钛合金固态相变的归纳与讨论_4_共析和有序化转变_辛社伟
表 1 部分合金元素的外层电子结构和原子半径
元素 外层电子结构 原子半径 /× RTi-Rx /×0.1
0.1 nm
nm
Ti
3d2s2
1.47
Zr
4d25s2
1.60
Hf
5d26s2
1.59
V
3d34s2
1.36
Nb
4d45s1
1.47
Ta
5d36s2
1.46
Mo
4d55s1
1.40
W
5d46s2
1.41
晶胞尺寸大致有如下关系:CDO19=Cα,aDO19=2aα。 根据 α2 原子空间群的排部,通过结构因子的计算[7], 可以得出有序化后的 Ti3Al 的(101)反射面有衍射 强度。因此,当合金中有 α 相转变为 α2 相时,电子 衍射花样必然出现超点阵衍射点。又由于它们晶格 常数的关系,超点阵反射经常出现在 α 母相体(h/2, k/2,l)倒异点阵的位置。相应的同一晶带轴衍射 花样示意图如图 2 所示,这也是判定是否有 α2 有序 相生成的重要手段。
收稿日期:2007-04-09 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2007CB613807) 作者简介:辛社伟(1978-), 男,博士,主要从事钛及钛合金的研发工作,电话:029-86231078,E-mail: nwpu_xsw@。
第1期
辛社伟等:钛合金固态相变的归纳与讨论(Ⅱ)——共析和有序化转变
图 2 α 相转变为有序 α2 相的电子花样示意图
4.2 Si 元素 作为间隙型共析元素,Si 元素的作用一直没有
得到重视,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Seagle 等人[8]发 现了 Si 元素对抗蠕变性能的独特作用后,Si 元素的 作用才被广泛重视,Si 元素也被介绍到高温钛合金 的设计中,现存的高温钛合金中[9,10],几乎都含有 Si,主要应用的就是 Si 元素的抗蠕变作用。含 Si 高 温 钛 合 金 中 的 硅 化 物 主 要 有 两 种 : S1[11] 型 的 Ti5Si3 和 S2[12]型的 Ti6Si3。当其他合金元素加入, 根据合金类型的不同,将在 S1 和 S2 晶型中置换部 分 Ti 元素或 Si 元素,形成晶体结构相同,晶格常 数有所不同的新 S1 和 S2 型。比如,当 Ti-Si 合金 中加入了 Zr 元素后, 在不同的处理条件下,会形成 (TiZr)5Si3[13]和(TiZr)6Si3[14]硅化物;在含 Zr 元素的 S2 型化合物再含加入 Sn 元素,则 Sn 会置换一小部 分 Si 形成(Ti, Zr)6(Sn, Si)3[15]。而在 Ti-Al-Si 系合金 中,通常也会看到 Ti3(Al, Si)和 Ti5(Al,Si)3 相。由于 Si 元素是快共析元素,所以形成中间化合物较容易, 这些弥散分布的化合物不但可以强化合金,而且在 蠕变过程中可以阻止位错的运动,提高合金蠕变抗 力。 4.3 Cu 元素
钛合金固态相变的归纳与讨论(Ⅵ)--阿尔法
3 α′相
α′相( αprime hexagonal martensite ) 为钛合金马 氏体中的一种, 呈六方结构, 与体心立方的 β相之 间 保 持 Burgers 位 向 关 系: ( 0001 ) α′∥ ( 011 ) β,
[1120] α′∥[111] β, 该位向关系如图 2 所示, 与 β →α之间的结晶学位向关系相同。
为此针对上述以为主体表达式的4个典型相以现有的文献和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为基础从结构形态以及相转变三个方面对这4个相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系统阐述旨在为初涉钛合金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研究钛合金组织和相变提供一定的参考
第 30 2013
年卷 第8
4期 月
Vol畅30 No畅4 August 2013
钛 合 金 固 态 相 变 的 归 纳 与 讨 论 ( Ⅵ ) ——— 阿 尔 法
区分 α′相与 α相要先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 ① α′相与 α相具有相同的晶格结构, 几乎相同的晶格 常数(α相参考晶胞尺寸: a =0畅293 nm, c =0畅467 5 nm, c /a =1畅596; α′相 参 考 晶 胞 尺 寸: a =0畅295 nm, c =0畅468 nm, c /a =1畅587 ); ② α′相和 α相都 与 β相保持 Burgers 位向关系; ③ α′相是 β相转变成 α相的过渡相, 是固溶元素在 α相的过饱和固溶体。 从上述联系可以看出, 无论是从晶体结构、 晶格常 数, 还是与母相的位向关系, α′相和 α相几乎都是 相同的, 这就是为什么在命名时在 α主体表达式上 加上一撇, 将其命名为 α′相的原因, 也是为什么 α′ 相与 α相极难区分的原因。
钛合金的固态相变
β相往往不能直接转变为平衡稳定的相, 需要经过某些过渡阶段, 形成α‘ 、 α”、w以及保留亚稳定过冷相β等。热处理过程中各种过渡相的存在形式主要 受合金成分、固溶温度和冷却方式决定, 对钛合金热处理的研究, 实际上就是研 究合金的固态相变, 即研究热处理过程中过渡相的存在条件、形态和相关性能 及相互关系。
慢共析元素在一般的加工和热处理过程 中不能产生中间相,它们主要是以固溶强 化形式强化合金。快共析元素主要是以沉 淀强化为主,在冷却和时效过程中形成细 小弥散的中间相强化合金。
重要的共析元素及相应的化合物
1)Ti3Al(α2),TiAl(γ)及其他钛铝化合物 2)S1型的Ti5Si3和S2型的Ti6Si3 3)Ti2Cu,TiCu和Ti2Cu3 4)TiCr2 5)H元素
钛合金相变的研究方法
1)原位电阻法 2)同步X射线衍射原位分析法
结论: 钛合金的固态相变的研究仍然是钛合金领域的 研究热点之一。尽管已经有较多的研究工作,但目 前尚有许多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如关于相转变动 力学和热力学、w相的形核长大机制以及其对α形成 的影响、通过相转变对合金组织的控制以及多元钛 合金的计算相图等,这些问题仍然需要大量的研究 工作给予解决。
1 第一类, 淬火+ 回火; 第二类, 固溶+ 时效; 第三同素异构转变,凡是 在急冷过程中发生同素异构转变的就称为淬火,而只发 生过饱和固溶的就称为固溶。
3 回火和时效的区别就在于回火的结果使合金的硬度 和强度下降, 塑性和韧性升高; 时效则使合金的硬度和 强度升高, 塑性和韧性降低。
③钛的主要相及其结构
纯钛在固态下有两种同素异构体,常温下以密排六方(hcp)晶格结构存在, 称之为α钛。 当温度升到882.5℃以上时,变成体心立方(bcc)晶格结构,称之为β钛。
钛合金固态相变的归纳与讨论(Ⅱ)——共析和有序化转变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小猴的出租车》教学活动:语言:小猴的出租车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让幼儿大胆想象,能用完整地语言表述创编的故事。
根据动物不同特征,能依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想象,合理地续编故事情节。
3、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让幼儿大胆想象,能用完整地语言表述创编的故事。
根据动物不同特征,能依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想象,合理地续编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纸、画笔。
2、经验准备:认识多种动物的外形特征。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1、课件播放第一个画面(小猴、开着出租车的小猴),引起幼儿兴趣。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这来了位新朋友,你们看,是谁?(小猴)你们猜猜它是做什么工作的呢?到底做什么的?开车的!开什么车?对!小猴是开出租车的。
可它这辆车是非常神奇的哟!2、课件播放第二个画面,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师:今天小猴开着它神奇的出租车上路了,嘀嘀…瞧,它遇到了谁?二、看课件,听故事,逐渐理解故事。
1、引导幼儿学说小猴邀请小熊和蛋宝宝坐出租车的话。
a、出示画面1、小熊坐小猴的出租车小熊来了,你看它长的怎么样? 你觉得它能坐进去吗?为什么呀?小熊会怎么说呢?(个别幼儿讲述)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我长的胖,你的座位太小,我还是等一辆“胖胖车”吧!小猴会想什么办法让小熊坐进它的出租车呢?请你们来帮它想想办法?(个别幼儿讲述)小朋友想了这么多办法,看小猴也帮它想了一个办法,(出示课件)小猴说:“别急,包你满意!说着,小猴一摁按钮,座位就自动往后移,空出很大一块地方” 现在小熊能坐进去了吗?现在小熊能坐进出租车了,它心里会怎么想?它会怎么说呢?幼儿回答后,教师直接讲述故事(小熊的这一段)b、出示画面2、蛋宝宝坐小猴的出租车师:送完小熊,小猴的车拐过一个路口,“看,谁又来坐车了?” 蛋宝宝来坐小猴的车,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个别幼儿讲述) 蛋宝宝会怎么说呢?我们来听听蛋宝宝是怎么说的:“我……我怕……我怕从座位上滚下来。
钛合金相变和热处理
钛合金相变和热处理钛合金相变和热处理钛合金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由于其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乃至医疗等领域。
然而,钛合金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钛合金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热变形、热裂纹等现象。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于钛合金的相变和热处理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钛合金相变1.1 α、β相钛合金有两种最重要的晶体结构—α相和β相,其中β相是在高温下稳定的相,而α相则在低温下稳定。
因为在两相之间存在一个相变温度范围,所以经过一定的热处理,钛合金可以发生相变,从而对其性质产生影响。
1.2 钛合金的变形机制由于钛合金属于典型的自由刃转式金属,其变形主要是通过晶间滑移和晶内滑移来实现。
晶间滑移的产生势必会导致晶粒的增长,从而导致强度的降低。
二、钛合金热处理钛合金的热处理是为了在完全可控的条件下,通过调控钛合金的组织和性质,去满足钛合金在不同应用场合下的各种性能要求。
2.1 固溶处理固溶处理的目的通常是增强钛合金的塑性和韧性,以及提高其热加工能力。
固溶处理主要利用固溶元素在在母相中溶解来改变钛合金的性质。
2.2 时效处理时效处理的目的是在固溶处理后,通过加以热处理及定时保温,使强度达到最高的状态。
时效处理的工艺参数和过程控制对钛合金的性能和成本影响较大,必须严格控制。
2.3 稳定化处理由于钛合金热变形发生的条件较苛刻,通过稳定化处理可以调节相的转变,以提高钛合金的热加工性能。
稳定化处理的方法包括多元元素稳定化处理和超塑性稳定化热处理。
三、总结综上所述,钛合金相变和热处理的研究对于钛合金的应用至关重要。
合适的热处理(如固溶处理、时效处理以及稳定化处理)对于钛合金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采用合适的热处理方法研究钛合金的相变和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TB6钛合金降温时温度场模拟及固态相变
定量模型,边界条件采用动态表面换热系数 , 利用商业有限元软件对 T 6钛合金降温 的三维温度场进行模拟。结 B
果 表 明 :模 拟 的温 度值 与实 际 温 度值 吻合 较 好 ,该数 学模 型 为 合 金 热处 理 工 艺 的制 定 提 供 了 理论 依 据 。
关键词:温度场;模拟 ;相变
2 N r wetntue o neru tl eerh Xi 10 6 C ia . ot sIs t r fr s a sac, ’ 7 0 1 , h ) h i t f No o Me R n a n
Ab t a t s r c :He tt n f rt e r , h n t lc n i o s a d b u d r o d t n r on e u r fy A u n i t e a a se o y t e i i a o d t n r h i i n o n a y c n i o s we e p i td o t i l . q a t a v i b e ti
中 图分 类 号 :T 0 . F843
.
文献 标 志 码 :A
T m p r t efe d sm u a i n a d s l s l a et a sto urng e e a ur l i l to n o i o i ph s r n ii n d i i d- d c o n o e sf rTB6 Ti h y o l g pr c s o i o a
第二讲 钛的合金化原理
第二讲钛的合金化原理1、钛的固态相变钛的两种同素异体结构密排六方(HCP)——α相,低温相,难变形。
体心立方(BCC)——β相,高温相,易变形。
纯钛的相变点882℃相变会使晶胞体积、变形能力、塑性、扩散系数等发生重大改变。
2、合金元素与钛的相互作用由于合金元素原子结构、原子尺寸和晶体结构三者的差异,合金元素与钛的作用分四类:第一类:形成离子化合物的元素;O、C1、F,与提取冶金、化工关系大。
第二类:形成有限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的元素;A1、C、N、B。
第三类:形成无限固溶体的元素;Zr、Hf与α、β相均形成无限固溶。
Mo、V、Cr、Ta、Nb,只在β-Ti 中无限固溶,在α-Ti中为有限固溶。
第四类:与Ti基本不反应或完全不反应的元素,包括:惰性气体、Na、K、稀土(钪除外)微量稀土可细化晶粒。
3、相——相图相——物质体系中物理和化学都均匀的部分,它是描述物质状态的一个概念,如水的固相、液相、气相。
相图——表征合金相组成与合金元素含量、温度三者关系的图形。
4、Ti-A1二元相图铝是钛合金最重要的合金元素,它质轻、价廉、合金化效果好,应用最广。
Ti-A1相图最有代表性与基础性。
从Ti-A1相图可以看出:①Ti与A1相互作用,可形成4个相。
α相(HCP),A1≤7%~11%,无序固溶体,低塑性相。
β相(BCC),无序固溶体,高塑性相。
α2相(正方),A1>11%,Ti3A1有序金属间化合物,脆性相。
γ相(六方)A1>50%,TiA1有序金属间化合物,晶型,脆性相。
②α2相和γ相结构③常用钛合金(低A1合金):含α相、β相超轻型耐热钛合金(高A1合金),含α2或r相组成,可在650-900℃下使用。
④A1提高α/β相变点。
A1提高再结晶开始温度,提高强度(30-50MPa/1%A1)A1降低塑性与韧性。
A1超过溶解度极限8%,导致α2(TiA1)相析出,合金脆化。
4、合金元素的分类按照元素对钛α/β相变点影响,分三类:①α稳定元素:升高相变点,扩大α相区,如A1、O、C、N、B,较多溶于α相。
【材料分析方法】相变研究以及相变温度的确定方法
相变研究以及相变温度的确定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1121900133 缪克松关键词:相变研究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中重要的一门研究,温度、压力等因素会诱发材料的相变,相变前后材料的微观结构的差异将使材料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方面发生较大程度的改变,从而决定了材料的应用范围。
温度作为材料在制备、加工、应用中常常面对的环境变量,对于相变的影响最为直观可控,本文就确定材料的相变温度介绍了几种方法。
关键词:相变温度;膨胀法;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法;声发射法;电阻法1相变概述从广义上讲,构成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的聚合状态、相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均称为相变。
[1]例如液相到固相的凝固过程、液相到气相的蒸发过程等。
相变前的相状态称为旧相或者母相,相变后的相状态成为新相。
固态相变发生后,新相与母相之间必然存在某些差别。
这些差别或者表现在晶体结构上(同素异构转变),或者表现在化学成分上(调幅分解),或者表现在表面能上(粉末烧结),或者表现在应变能上(形变再结晶),或者表现在界面能上(晶粒长大),或者几种差别兼而有之(过饱和固溶体脱溶沉淀)。
相变的发生往往收到外界环境的激发,温度是最直观也最容易控制的参数,通过对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几种不同类型的相变的控制,就可以获得预期的组织和结构,充分发挥材料体系的潜能,因此,确定材料的相变温度十分有意义。
随温度的变化,材料在相变前后的差别可以作为检测材料相变温度的依据,本文所述的几种方法其基本原理都是通过比对材料随温度变化发生的改变从而来确定相变温度。
2 膨胀法2.1 原理物质的热膨胀是基于构成物质的质点间平均距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一种现象,晶体发生相结构变化的同时总是伴随着热膨胀的不连续变化,因此相变过程中的热膨胀行为的测量是研究相变的重要手段之一。
将样品放入加热炉内,按给定的温度程序加热,加热炉和样品的温度分别由对应的热电偶进行测量,样品长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同时样品支架和样品推杆的长度也发生变化,测量的长度变化结果是样品、样品支架和推杆三者长度变化总和。
钛合金相变
钛合金相变(phase transformation in titanium alloy)钛合金的固态组织在不同条件下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由于纯钛具有两种同素异晶体,因此其固态相变类型繁多,性质复杂,远超过铜、铝、镍等其他有色金属。
概括起来,钛合金的固态相变可归纳为3大类:在一般连续加热和冷却条件下进行的同素异晶转变;在淬火过程中发生的非扩散性转变,即马氏体α’、α“和ωa相的形成;各种亚稳相的分解,即亚稳β相、过饱和的α相和马氏体在等温或时效处理中的沉淀过程。
连续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同素异晶转变纯钛加热时在882.5 ℃发生α→β转变。
合金化后该转变温度(Tβ)将随合金元素的性质和含量而变化。
钛合金加热转变的主要特点在于α→β转变的体积变化效应小(约0.17%),相变应力值低,且因体心立方β相自扩散系数高,故转变迅速,不易过热,合金一旦进入β相区,晶粒尺寸迅速增大,因此难以利用相变重结晶方式细化晶粒,这一点与一般钢材有明显差异。
钛合金从β相区连续冷却时,α相通常呈片叶状析出,粗细程度与合金性质和冷却速度有关,但其基本形貌是相似的。
大量试验证明,α相与β基体之间存在严格的伯格斯(Burgers)晶体学取向关系,即{0001}αll{110)β、<112¯0>αll<111>β。
因每一{110)面族包含6个晶面,又各有2个<111>取向,故片状α相有12个变体,由此构成分布十分规则的显微组织形貌,即魏氏组织(图la),这也是绝大多数钛合金自β相区缓慢冷却后的基本组织形态。
钛合金同素异晶转变产物保持着强烈的组织遗传性。
连续冷却后形成的魏氏组织,若重新加热至β相区,α相将转变成原始取向的β相,再冷却,则又形成固有的魏氏结构。
这种组织往往伴有粗大的原始β晶粒和网状晶界α,相应的拉伸塑性和疲劳性能较差。
为改变这种状况,获得细等轴组织(图1b)或双态组织(图1c),形变再结晶是最有效的途径,这也说明为何热加工变形在决定钛合金组织状态方面占据重要地位。
tc4 固溶处理 发生的相变
tc4 固溶处理发生的相变固溶处理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处理方法,通过将溶质溶解在溶剂中,然后以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处理,实现溶质均匀分布在溶剂晶格中,从而改变材料的性能。
在固溶处理过程中,常常会发生相变,这是因为溶质在溶剂中的加入改变了晶体结构的稳定性。
以TC4合金为例,TC4是一种钛合金,由钛、铝和铁等元素组成。
在固溶处理过程中,首先将TC4合金加热到固溶温度,使其达到均匀的晶界结构。
随着温度的升高,合金中的溶质开始溶解在钛晶格中,形成固溶体。
固溶体是一种均匀的固态溶液,溶质原子均匀分布在溶剂晶格中,使得合金的硬度和强度等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在固溶处理过程中,溶质的加入改变了合金的晶格结构,导致晶体发生相变。
相变过程中,晶体的晶界和晶粒尺寸发生变化,晶体内部的位错结构也发生了改变。
这些相变对合金的性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固溶处理过程中的相变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固溶体的形成,即溶质原子溶解在溶剂晶格中;二是固溶体的析出,即溶质原子从溶剂晶格中析出形成新的相。
固溶体的形成使得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增加,而固溶体的析出则使合金的硬度和强度降低。
固溶处理过程中的相变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等处理条件,以保证合金达到最佳的性能。
同时,固溶处理后的合金还需要经过适当的冷却和时效处理,以进一步改善其性能。
固溶处理是一项重要的金属材料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等领域。
通过固溶处理,可以改善材料的强度、硬度、耐腐蚀性等性能,提高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固溶处理的相变是材料科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于深入理解固溶处理过程和改善合金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固溶处理的相变机制和规律,可以为合金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促进材料科学的发展和应用。
钛合金相变知识(整理)
钛合金的固体相变(整理版)钛的主要相及其结构纯钛在固态下有两种同素异构体,常温下以密排六方(hcp)晶格结构存在,称之为α钛。
hcp单元晶胞如图1-1左图所示,在室温下点阵常数a=0.295nm,c=0.468nm。
纯钛的c/a=1.587,小于理想hcp结构的c/a值1.663,(0001)是称为底面(basal plane),为密排面;(1010)称为棱柱面,(1011)称为棱锥面;a1、a2、a3轴是密排方向,即<1120>方向。
当温度升到882.5℃以上时,变成体心立方(bcc)晶格结构,称之为β钛。
bcc单元晶胞如图1-1右图所示,(110)为密排面,密排方向为<111>,900℃时,点阵常数a=0.332nm。
图1-1 α钛和β钛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钛合金两相间的具体的转变温度会受间隙和置换元素含量的强烈影响,所以钛的合金元素被分为α稳定元素、中性元素和β稳定元素,如图所示:α稳定元素提高α/β转变温度,置换式的Al和间隙式的C、N、O都是强α稳定元素,这些元素含量越多,则钛合金的α/β转变温度越高。
Zr,Hf和Sn 等属于中性元素,因为它们含量很低时略微降低α/β相变温度,当们含量增加时,又会提高α/β相变温度。
β稳定元素能够降低钛的同素异型转变温度,扩大β相区并增加β相在热力学上的稳定性,这类元素包括间隙式的H和大量的置换式元素,其中置换式β稳定元素又分为β同晶元素和β共析元素,这取决于所产生的二元相图的细节。
钛合金的相变钛合金热处理是钛合金学科领域内一个重要的分枝。
其典型特征为: 淬火过程中发生了马氏体相变,或保留高温组织,合金的塑性韧性稍有升高,强度硬度稍有降低。
在随后时效过程中,由于亚稳定相和中间相的生成,合金硬度、强度升高,塑性、韧性降低。
对过渡阶段的每一种亚稳相和中间相都有其产生的条件和相应的性质,钛合金热处理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其淬火和时效过程中中间相的研究。
钛合金及其固态相变的归纳
2 β 钛合金的分类
当合金中的 β 稳定元素含量足够高时,β 固溶 处理后经快速冷却将 β 相保留至室温,这种合金属 于 β 钛合金。
(2)ω 相变。 钛合金强化热处理过程中出现了 2 种类型的 ω 相:无热 ω 相(ωaltherma)和等温 ω 相(ωisothermal)。 根据它们的形成过程不同,一般认为在淬火过程中 形成的 ω 相为无热 ω 相,形态为椭球状;在时效过 程中形成的 ω 相为等温 ω 相,形态为立方形。它们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化[30]。 β 钛合金中 β 稳定元素含量在 C2、C3 之间的合 金,马氏体转变开始温度降低到室温以下的某些合 金,淬火过程中 β 相部分分解为亚稳定ω相,也称 无热ω相。文献[31]中,βIII 合金从 900 ℃淬火得到 了ω相颗粒,淬火ω相密度极高,体积分数达 80%。 值得注意的是,淬火ω相不是马氏体转变的产物, 而是一种位移控制转变的产物。文献[32]和文献[33] 研究发现,ωalthermal 相以 3 种方式分解:1)α 相独 立的在 β 晶界处形核、长大最后合并ωalthermal 相;2) 时效时,淬火ωalthermal 相先继续长大,然后转变成 α 相;3)淬火ω相先溶解,再出现 α 相成核。 ωisothermal 相是 β→α 转变的一种中间亚稳定产 物,涉及到的相变有 2 个过程,分别为:β→β+ ωisothermal 和 β+ωisothermal→β+α,亚稳定 β 相在 550 ℃ 以 下 时 效 首 先 析 出 ωisothermal 相 , 继 续 时 效 时 , ωisothermal 转变为 α 相,最终转变为稳定的 α+β 混合 组织。
第四章 钛合金的相变及热处理
第4章钛合金得相变及热处理可以利用钛合金相变诱发得超塑性进行钛合金得固态焊接,接头强度接近基体强度。
4、1 同素异晶转变1.高纯钛得β相变点为882、5℃,对成分十分敏感。
在882、5℃发生同素异晶转变:α(密排六方)→β(体心立方),α相与β相完全符合布拉格得取向关系。
2.扫描电镜得取向成像附件技术(OrientationImaging Microscopy , OIM)3.α/β界面相就是一种真实存在得相,不稳定,在受热情况下发生明显变化,严重影响合金得力学性能。
4.纯钛得β→α转变得过程容易进行,相变就是以扩散方式完成得,相变阻力与所需要得过冷度均很小。
冷却速度大于每秒200℃时,以无扩散发生马氏体转变,试样表面出现浮凸,显微组织中出现针状α′。
转变温度会随所含合金元素得性质与数量得不同而不同。
5.钛与钛合金得同素异晶转变具有下列特点:(1)新相与母相存在严格得取向关系(2)由于β相中原子扩散系数大,钛合金得加热温度超过相变点后,β相长大倾向特别大,极易形成粗大晶粒。
(3)钛及钛合金在β相区加热造成得粗大晶粒,不像铁那样,利用同素异晶转变进行重结晶使晶粒细化。
钛及钛合金只有经过适当得形变再结晶消除粗晶组织。
4、2 β相在冷却时得转变冷却速度在410℃/s以上时,只发生马氏体转变;冷速在410~20℃/s时,发生块状转变;冷却继续降低,将以扩散型转变为主。
1.β相在快冷过程中得转变钛合金自高温快速冷却时,视合金成分不同,β相可以转变成马氏体α′或α"、ω或过冷β等亚稳定相。
(1)马氏体相变①在快速冷却过程中,由于β相析出α相得过程来不及进行,但就是β相得晶体结构,不易为冷却所抑制,仍然发生了改变。
这种原始β相得成分未发生变化,但晶体结构发生了变化得过饱与固溶体就是马氏体。
②如果合金得溶度高,马氏体转变点M S降低至室温一下,β相将被冻结到室温,这种β相称过冷β相或残留β相。
③若β相稳定元素含量少,转变阻力小,β相由体心立方晶格直接转变为密排六方晶格,这种具有六方晶格得过饱与固溶体称六方马氏体,以α′表示。
钛合金的固态相变
钛合金的固态相变钛合金的固体相变简介钛属ⅳb族元素,原子序数为22,它在地壳中的原子量为0.6%,就是地壳中储量较多样的元素之一,在金属元素中仅次于铝、铁、镁,占到第四位。
钛自其辨认出至发展至如今已经过了200多年的历史,从工业价值、资源寿命和发展前景来看,钛仅次于铁、铝,被称作正在兴起的第三金属。
与其他材料相比,钛具有下列优异的性能。
(1)钛的密度大、强度低、比强度小。
钛的密度为4.51gcm-3,仅为铁的57.4%,铜的50.7%,没铝的两倍,强度却比铝小三倍。
钛合金的比强度就是常用工业合金中最小的,为不锈钢的3.5倍,就是铝合金的1.3倍,就是镁合金的1.7倍,所以钛就是航空航天工业必不可少的结构材料。
(2)耐蚀性能优异。
由于钛能在表面形成致密的钝性氧化膜,所以钛在海水、湿氯气、亚氯酸盐及次氯酸盐溶液、硝酸、铬酸、金属氯化物、硫化物、除草酸和大于10%的甲酸外的有机酸、5%以下的硫酸、盐酸、磷酸等很多腐蚀性介质中不被腐蚀。
钛在海水中可保持5年不锈蚀,耐蚀性远远超过不锈钢(3)耐热性能够不好。
钛的耐热性能够不好,通常铝在150℃,不锈钢在310℃即为丧失了旧有的较低的力学性能,而钛合金在500℃左右仍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有些钛合金的工作温度最高达超过600℃。
(4)低温性能好。
某些钛合金的强度随温度的降低而提高,但仍然保持很好的塑性,在c200℃下仍有较好的延性及韧性。
(5)钛具备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医疗用钛合金骨骼、关节,血管支架等等,具备不锈钢等所没的对人体无排异性的性能[5]。
(6)钛具有无磁性。
在20粤斯特条件下,其磁导率为1.00005~1.0001hm-1,在很强大的磁场中也不会被磁化。
(7)除此之外,钛除了很多其他出色性能,例如喷氢功能,能够与铌制备超导合金,与镍制备记忆合金等。
钛的主要相及其结构氢铵钛在固态下存有两种同素异构体,常温下以YCl六方(hcp)晶格结构存有,称作α钛。
钛合金相变_phase transformation in titanium alloy
钛合金相变(phase transformation in titanium alloy)钛合金的固态组织在不同条件下的形成和变化规律。
由于纯钛具有两种同素异晶体,因此其固态相变类型繁多,性质复杂,远超过铜、铝、镍等其他有色金属。
概括起来,钛合金的固态相变可归纳为3大类:在一般连续加热和冷却条件下进行的同素异晶转变;在淬火过程中发生的非扩散性转变,即马氏体α’、α“和ωa相的形成;各种亚稳相的分解,即亚稳β相、过饱和的α相和马氏体在等温或时效处理中的沉淀过程。
连续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同素异晶转变纯钛加热时在882.5 ℃发生α→β转变。
合金化后该转变温度(Tβ)将随合金元素的性质和含量而变化。
钛合金加热转变的主要特点在于α→β转变的体积变化效应小(约0.17%),相变应力值低,且因体心立方β相自扩散系数高,故转变迅速,不易过热,合金一旦进入β相区,晶粒尺寸迅速增大,因此难以利用相变重结晶方式细化晶粒,这一点与一般钢材有明显差异。
钛合金从β相区连续冷却时,α相通常呈片叶状析出,粗细程度与合金性质和冷却速度有关,但其基本形貌是相似的。
大量试验证明,α相与β基体之间存在严格的伯格斯(Burgers)晶体学取向关系,即{0001}αll{110)β、<112¯0>αll<111>β。
因每一{110)面族包含6个晶面,又各有2个<111>取向,故片状α相有12个变体,由此构成分布十分规则的显微组织形貌,即魏氏组织(图la),这也是绝大多数钛合金自β相区缓慢冷却后的基本组织形态。
钛合金同素异晶转变产物保持着强烈的组织遗传性。
连续冷却后形成的魏氏组织,若重新加热至β相区,α相将转变成原始取向的β相,再冷却,则又形成固有的魏氏结构。
这种组织往往伴有粗大的原始β晶粒和网状晶界α,相应的拉伸塑性和疲劳性能较差。
为改变这种状况,获得细等轴组织(图1b)或双态组织(图1c),形变再结晶是最有效的途径,这也说明为何热加工变形在决定钛合金组织状态方面占据重要地位。
钛合金相变及表征方法
α-Ti 密排六方
4
2、马氏体相变
马氏体相变:在快速冷却的过程中,β相转化成α相的过程中 来不及进行,β相转变成与母相成分相同、晶体结构不同的 过饱和固溶体。 马氏体特点:1、无扩散型相变,只发生晶格重构 2、转变无孕育期,转变速度极快 3、转变阻力大,需要较大的过冷度 4、晶格与母相有严格的取向关系
背散射
二次电子
伴生
特征X射线
俄歇电子
高的分辨率,1nm左右 很大的景深 制样简单
1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16
X射线衍射
17
板条马氏体
• 电镜下成板条状 • 亚结构为位错
针状马氏体
• 在合金浓度较高时成针状 • 亚结构为孪晶
6
7
片层组织(魏氏组织)
形成途径
主要特征 性能特性
• 在β相区进行热加工或者在β相区退火。
• 具有粗大等轴的原始β晶粒 • 断裂韧性高;在较快冷却状态下其蠕变抗力和 持久强度较高 • 塑性低,尤其是断面收缩率低于其它类型的
图 2: TC4800℃退火状态: 白色等轴α+灰色晶间β
图 3:Ti40合金850℃退火组织 等轴β组织 2
二、钛合金的相变与组织
1、同素异晶转变
2、马氏体相变
3、热处理典型组织 片层组织 网篮组织 双态组织
等轴组织
3
1、同素异晶转变
晶格常数 a=0.3306nm,b/a=0.87, 滑移系:12个
层片组织
8
网篮组织
形成途径
主要特征
• 在β相区开始变形,但在(α+β)相区终止 变形,原始β晶粒及晶界α破碎,冷却后形成 • α丛的尺寸减小,α条变短,且各丛交错排列, 犹如编织网篮的形状 • 塑性及疲劳性能高于魏氏组织 • 断裂韧性低于魏氏组织
钛合金的相变及热处理
第4章钛合金的相变及热处理可以利用钛合金相变诱发的超塑性进行钛合金的固态焊接,接头强度接近基体强度;同素异晶转变1.高纯钛的β相变点为℃,对成分十分敏感;在℃发生同素异晶转变:α密排六方→β体心立方,α相与β相完全符合布拉格的取向关系;2.扫描电镜的取向成像附件技术Orientation-Imaging Microscopy , OIM3.α/β界面相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相,不稳定,在受热情况下发生明显变化,严重影响合金的力学性能;4.纯钛的β→α转变的过程容易进行,相变是以扩散方式完成的,相变阻力和所需要的过冷度均很小;冷却速度大于每秒200℃时,以无扩散发生马氏体转变,试样表面出现浮凸,显微组织中出现针状α′;转变温度会随所含合金元素的性质和数量的不同而不同;5.钛和钛合金的同素异晶转变具有下列特点:(1)新相和母相存在严格的取向关系(2)由于β相中原子扩散系数大,钛合金的加热温度超过相变点后,β相长大倾向特别大,极易形成粗大晶粒;(3)钛及钛合金在β相区加热造成的粗大晶粒,不像铁那样,利用同素异晶转变进行重结晶使晶粒细化;钛及钛合金只有经过适当的形变再结晶消除粗晶组织;β相在冷却时的转变冷却速度在410℃/s以上时,只发生马氏体转变;冷速在410~20℃/s时,发生块状转变;冷却继续降低,将以扩散型转变为主;1.β相在快冷过程中的转变钛合金自高温快速冷却时,视合金成分不同,β相可以转变成马氏体α′或α"、ω或过冷β等亚稳定相;(1)马氏体相变①在快速冷却过程中,由于β相析出α相的过程来不及进行,但是β相的晶体结构,不易为冷却所抑制,仍然发生了改变;这种原始β相的成分未发生变化,但晶体结构发生了变化的过饱和固溶体是马氏体;②如果合金的溶度高,马氏体转变点M S降低至室温一下,β相将被冻结到室温,这种β相称过冷β相或残留β相;③若β相稳定元素含量少,转变阻力小,β相由体心立方晶格直接转变为密排六方晶格,这种具有六方晶格的过饱和固溶体称六方马氏体,以α′表示;④若β相稳定元素含量高,晶格转变阻力大,不能直接转变为六方晶格,只能转变为斜方晶格,这种具有斜方晶格的马氏体称斜方马氏体,以α′′表示;⑤马氏体相变是一个切变相变,在转变时,β相中的原子作集体的、有规律的进程迁移,迁移距离较大时形成六方α′相,迁移距离较小时形成斜方α′′相;⑥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M S ;马氏体相变终了温度M f ;⑦钛合金中加入Al、Sn、Zr将扩大α相区,使β相变点升高;V、Mo、Mn、Fe、Cr、Cu、Si将缩小α相区扩大β相区,使β相变点降低;⑧β相中原子扩散系数很大,钛合金的加热温度一旦超过β相变点,β相将快速长大成粗晶组织,即β脆性,故钛合金淬火的加热温度一般均低于其β相变点;⑨β相稳定元素含量越高,相变过程中晶格改组的阻力就越大,因而转变所需的过冷度越大,M S、M f越低;⑩六方马氏体有两种组织形态;合金元素含量少时,M S 点高,形成块状组织,在电子显微镜下呈板条状马氏体;合金元素含量高时,M S点低,形成针状组织,在电子显微镜下呈针状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内有密集的位错,基本没有孪晶;针状马氏体内有大量的细孪晶;钛合金的马氏体不能显着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钛合金的马氏体α′的硬度只略高于α固溶体,对合金的强化作用较小;当合金中出现斜方马氏体α′′时,合金的强度、硬度、特别是屈服强度明显下降;钛合金的马氏体相变属于无扩散型相变,在相变过程中不发生原子扩散,只发生晶格重构,具有马氏体相变的所有特点;动力学特点是转变无孕育期,瞬间形核长大,转变速度极快,每个马氏体瞬间长到最终尺寸;晶体学特点是马氏体晶格与母相β相之间存在严格取向关系,而且马氏体总是沿着β相的一定晶面形成;热力学特点是马氏体转变的阻力很大,转变时需要较大的过冷度,而且马氏体转变的持续进行只能在越来越低的温度进行;(2)ω相变①当合金中元素含量在临界浓度附近时,快速冷却时,将在合金组织中形成一种新相—ω相,ω相尺寸很小,高度弥散、密集,体积分量可达到80%以上;ω相具有六方晶格,与母相共生,并有共格关系;②当合金元素的原子与钛原子半径相差很小时,对ω相形状起作用的是表面能,ω相呈椭圆形;当合金元素的原子与钛原子半径相差较大时,对ω相形状起作用的是界面应变能,ω相呈立方体形;③β→ω的转变是无扩散相变,极快的冷速也不能抑制其进行,晶格构造以无扩散的共格切变方式由体心立方改组为六方晶格,但ω相长大要依靠原子扩散;④β稳定元素的浓度超过临界浓度的合金,淬火时不形成ω相,但可以得到亚稳定β相,亚稳定β相在500℃一下回火转变为ω相,称为回火ω相;将回火形成的ω相加热到较高温度,ω相会消失;⑤ω相硬度很高,脆性很大,位错不能在其中移动,显着提高合金的强度、硬度、弹性模量,但使塑性急剧下降;当ω相的体积分数达到80%以上,合金会完全失去塑性;如果ω相的体积分数控制适当50%左右,合金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塑性的配合;⑥ω相是钛合金的有害组织,加入铝能促进回火时α相形成,降低ω相的稳定性;(3)过冷β亚稳定相当β稳定元素含量较高时,淬火时将保留β结构,称为β′相,即亚稳定β相;这种淬火属无多型性转变的淬火,即固溶处理;由固溶处理得到的高强度合金化β′相在随后的时效时可使合金显着强化;β′相在应力作用会发生马氏体转变使合金强化;2.β相在慢冷过程中的转变(1)α相的析出过程是一个形核和长大的过程,当冷却速度很慢时,由于产生的过冷度很小,晶核首先在晶界形成,并在晶界区长大成为网状晶界α,同时由晶界α向晶内生长,形成位向相同,并互相平行排列的长条状组织,一般称为平直的α组织;(2)若冷却速度不够慢,则在晶粒内部也可形核,并长成α片丛;若冷速极慢,α在晶界形核,向晶内生长,贯穿整个晶粒;3.钛合金的亚稳相图(1)t0C k线为马氏体相变开始线,也称M s线;(2)t0C1线为马氏体相变终止线,也称M f线;(3)合金元素含量大于临界浓度C k,但不超过某些成分范围的合金,淬火所得的亚稳态β相,受到应力作用将转变为马氏体,称为应力诱变马氏体;其具有低的屈服强度、高应变硬化速率及均匀伸长,并具有较高的塑性;β相共析转变及等温转变1.共析转变1钛与β共析元素铬、锰、铁、钴、镍、铜、硅组成的合金系,在一定的成分和温度范围内发生共析反应,即:β → α + Ti x M y2共析转变温度较高的合金系钛与硅、铜、银等活性元素组成的合金系,共析反应容易进行而且反应极快,淬火都不能抑制其发生;共析温度越低,原子活动能力就越差,共析反应速度越慢;3同一合金系中,β稳定元素含量越高的合金,共析反应速度越慢;4与α-Ti形成间隙固溶体的元素氧、氮、碳降低β相的稳定性,加快过冷β相的分解过程;与β-Ti形成间隙固溶体的元素氢,阻碍过冷β的分解;5共析转变产物对合金的塑性及韧性十分不利,并降低合金热稳定性;2.等温转变1在高温区保温时,β相直接析出α相;随等温分解温度降低,分解产物越细,α相弥散度越大,合金强度和硬度就越高;2在低温区域<450℃保温时,由于原子扩散比较困难,β相不能直接析出α相而先形成ω过渡相,然后随等温时间的延长再转变为α相;3随着加入的β稳定化元素含量的增加,C曲线向右下方移动;4若加入α稳定元素铝、氧、氮则促使α相形核,加速β相分解,C曲线左移;5提高固溶温度将增加过冷β相中的空位浓度,塑性变形则有利于α相在滑移带上析出,加速β相分解,C曲线左移;时效过程中亚稳定相的分解钛合金淬火形成的亚稳相α′、α′′、ω即过冷β相,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加热会发生分解,最终的分解产物均为平衡组织α+β或α+Ti x M y;在时效分解过程的一定阶段,可以获得弥散的α+β相,使合金产生弥散强化,这就是钛合金淬火时效强化的基本原理;1.马氏体的分解(1)六方马氏体α′的分解①含β同晶元素的钛合金按α′→β+α 方式分解②含活性共析元素的钛合金按α′→过渡相→α+Ti x M y 方式分解③含非活性共析元素的钛合金按α′→β→β+Ti x M y 方式分解2斜方马氏体α′′的分解斜方马氏体在300 ~ 400℃即发生快速分解,在400 ~ 500℃可获得弥散度高的α+β的混合物,使合金弥散强化;斜方马氏体在分解为最终的平衡状态产物α+βTi-β同晶型合金或α+Ti x M y Ti-β共析型合金之前,要经历一系列复杂的中间过渡阶段;2.ω相的分解ω相是β稳定元素在α-Ti中一种过饱和固溶体,分解的最终产物是α+β相;3.亚稳β相的分解(1)当加热温度较低时,亚稳β相将分解为无数极小的溶质原子贫化区与其相邻的溶质原子富集区;随着加热温度升高或加热时间延长,则视β相化学成分不同从溶质原子贫化区中析出ω相或α′相,并最终形成α +β相组织;(2)由于平衡的α相是在β相的溶质原子贫化区的位置上形核析出,而β相的溶质原子贫化区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基体上β贫高度弥散,所以可以利用低温回火细化合金的组织,获得高度弥散的α +β相组织,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3)合金浓度较低的合金在高温>500℃时效时,亚稳β相按β亚→α +β 分解,从β亚中直接析出α ;合金浓度较高的合金在低温300~ 400℃时效时,亚稳β相按β亚→ β+ω′→ β+ω′+α→α +β 分解,经过中间过渡ω相,并逐步转变为平衡组织α +β ;对合金浓度高或添加抑制ω形成元素的合金,当过渡ω相不能出现时,合金按β亚→ β+β′→ β+β′+α→α +β 分解,先形成过渡β相,然后再转变为平衡组织α +β;(4)过渡β相的形状是尺寸极小的粒子,具有与亚稳β相相同的晶体结构;(5)时效过程中形成的过渡ω相,其结构和性能与淬火形成的ω相相似,但时效时形成的过渡ω相的转变伴随有成分的变化,因此它属于扩散型转变;钛合金的热处理及其对性能的影响1.钛合金热处理基础(1)少数钛合金系Ti-Cu系,可以进行时效析出金属间化合物强化:大多数钛合金只是通过热处理控制β→α 相变强化;(2)ω相均匀细小,析出明显强硬化合金,但一般同时引起严重脆性;因此,ω相沉淀硬化是难以接受的;(3)通过不同冷却速度,可以得到不同形态的α相;慢冷时,α由β相中析出,得到片层魏氏组织及沿β相晶界的α相;快冷时,含有较高β稳定元素的合金已得到一种篮网组织;再增加冷却速度,β相分解以非形核长大过程,发生无扩散马氏体相变,生成六方α′相针状及块状及正交马氏体相溶质含量高时生成;(4)不同形态和不同尺寸的α相通过热机械处理,可以得到等轴α相;(5)近α钛合金可通过控制冷却速度得到细的篮网组织,这种组织在低温低周疲劳条件下,裂纹长大速率比具有片状α相的合金低的多;因此,近α合金通常在β相区固溶以得到好的蠕变抗力,同时要适当快冷以得到大面积的篮网状α相组织;(6)对于α +β钛合金,通过淬火时效得到细晶粒α +β结构,初生α相的比例要相对较高,可得到很好的热疲劳性能;如果提高固溶温度,得到较多的大晶粒β相转变产物,则断裂韧性较高;(7)冷加工将促进β相分解和α相析出;2.钛合金热处理特点(1)马氏体相变不引起合金的显着强化;钛合金的热处理强化只能依赖淬火形成的亚稳定相包括马氏体相的时效分解;(2)应避免形成ω相;形成ω相会使合金变脆;(3)同素异构转变难于细化晶粒;(4)导热性差,导致钛合金,尤其是α +β合金的淬透性差,淬火热应力大,淬火时零件易翘曲;钛合金变形使局部温度有可能超过β相变点而形成魏氏组织;(5)化学性活泼;热处理时,钛合金易与氧和水蒸气反应,在工件表面形成具有一定深度的富氧层或氧化皮,使合金性能变坏;容易吸氢,引起氢脆;(6)β相变点差异大;(7)在β相区加热时β晶粒长大倾向大;β晶粒粗化可使塑性急剧下降;(8)片层结构的晶粒尺寸随着冷却速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降低,晶粒变细;3.钛合金热处理的种类退火应用于各种钛合金,是α型合金和含少量β相的α +β型钛合金的唯一热处理方式,这两类合金不能进行热处理强化;淬火时效可用于α +β、α+Ti x M y和亚稳β型钛合金,它们淬火可获得马氏体或亚稳β相;淬火时效属于强化热处理,可显着提高合金的强度,主要是借助固溶体相的弥散硬化;金属间化合物的沉淀硬化作用只是在一些耐热钛合金中采用;两相钛合金的热处理分为β热处理和α +β相区热处理;在高温下钛表面氧化速率显着增加,氧、氮等原子会渗入金属内层,降低合金的韧性;在还原气氛中加热,易造成氢脆;(1)退火退火的目的是消除内应力,提高塑性和稳定组织;α钛合金经变形加工制成的半成品或零件,在退火加热时,主要发生再结晶;钛合金中β稳定元素含量越高,β相越稳定,β→α的转变过程缓慢,空冷能阻止α相的析出;大多数钛合金的β相转变温度均高于其再结晶温度,只有一些β稳定元素含量很高的合金的相变温度接近或低于再结晶的终了温度;在β相变点以上加热,β晶粒迅速长大,使合金的塑性下降;①去应力退火退火温度较低,低于合金的再结晶温度,一般在450~650℃之间;退火过程主要发生回复,组织中空位浓度下降,发生部分多边化,形成亚结构;去应力退火不能完全消除内应力,保温时间越长,应力去除越彻底;退火后,合金的屈服强度有所降低;②普通退火退火温度一般与再结晶温度相当或略低;退火后的组织多半还处在再结晶开始或部分再结晶阶段;经过变形的半成品进行普通退火时,其组织发生完全多边化和部分在结晶及热处理得到的一些亚稳β相发生分解,从而使半成品既能完全消除内应力,又能保证较高的强度和适当的塑性;③再结晶退火完全退火退火温度一般高于或接近再结晶终了温度,介于再结晶温度和相变温度之间;目的是消除加工硬化、稳定组织和提高塑性;如果超过相变点温度,将形成粗大的魏氏体组织使合金性能恶化;再结晶退火过程中,变形晶粒转变为等轴晶粒,同时存在α相、β相在组成、形态和数量上的变化;再结晶后的强度低于普通退火,但塑性高于普通退火;④双重退火双重退火是对合金进行两次加热和空冷;第一次高温退火加热温度高于或接近再结晶终了温度,使再结晶充分进行,又不使晶粒明显长大,并控制初生α相的体积分数;空冷后,组织还不够稳定,需进行二次低温退火,退火温度为低于在结晶退火的某一个温度,保温较长时间,使高温退火得到的亚稳态β相充分分解,使组织更接近平衡状态,产生一定程度的时效强化效果,以保证成品在长期服役过程中组织稳定;耐热钛合金为了保证在高温及长期应力作用下组织和性能的稳定,常采用此类退火;⑤等温退火等温退火采用分级冷却的方式,即加热至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温后,立即转入另一个低温度的炉中一般600~650℃保温,然后空冷至室温;等温退火使β相充分分解,并有一定聚集;经等温退火后组织的热稳定性及塑性均很高,但强度低于双重退火,适用于稳定元素含量很高的两相钛合金,这类合金β相稳定性高,空冷不能使β相充分分解,故需采用缓慢冷却;等温退火可用双重退火代替;⑥真空退火真空退火是消除氢脆的主要措施之一,退火温度为650~850℃,保温1~6h,真空度低于1×10-1Pa;钛合金中的氢含量除了与冶炼条件有关,在还原性气氛中加热或在酸洗过程中均可能吸氢; 氢属于间隙式β稳定元素,它在β相中的溶解度较大约2%,在α相的溶解很低%~%,多余的氢以TiH2化合物γ相形式存在;TiH2呈片状,本身断裂强度很低,在金属基体中起着类似裂纹的作用;(2)淬火时效钛合金的退火伴随着加工硬化效果的丧失,相当于一种软化处理;双重退火有弱强化作用,但与加工硬化和强化热处理相比,所获得的强度仍然较低;淬火时效是钛合金热处理的主要方式,利用相变产生强化效果,故又称强化热处理;钛合金的强化热处理与钢和铝合金的强化处理主要异同点如下:ⅰ钢淬火所得马氏体硬度高,强化效果大,回火是为了降低马氏体的硬度,提高韧性;钛合金淬火所得马氏体硬度不高,强化效果不显着,回火时马氏体分解使钛合金产生弥散硬化;ⅱ成分一定的钢或铝合金,只有一种马氏体强化机制;而成分一定的α+β型钛合金由于淬火温度的不同,有两种马氏体强化机制:高温淬火时,β相中所含β稳定元素小于临界浓度,淬火转变为马氏体,时效时马氏体分解为弥散相使合金强化;低温时,β相中所含β稳定元素大于临界浓度,淬火得过冷β亚稳相,时效时过冷β亚稳相分解为弥散相使合金强化;ⅲ铝合金固溶时得到的是溶质过饱和固溶体,而钛合金的固溶处理得到的是β稳定元素的欠饱和固溶体;铝合金时效时靠过渡相强化,而钛合金时效时靠平衡相弥散分布强化;钛合金的强化处理主要用于α +β型钛合金和β型钛合金;β型钛合金的强化属于固溶时效强化,加热时β相的成分总是大于临界浓度,其在冷却过程中不形成马氏体;α +β型钛合金的强化机制取决于淬火组织马氏体或亚稳β相;影响热处理强化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合金成分、热处理和原始组织;①合金成分对热处理强化效果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淬火所得亚稳相的时效强化效果由强到弱的次序为:亚稳β,α′′,α′;马氏体α′′分解后的强化效果大于α′分解的强化效果,这是因为α′′中β稳定元素的含量比α′中的含量大;合金中β元素含量越多,淬火后亚稳β相的数量就越多,时效效果就越大;β稳定元素的含量达到临界浓度C k时,淬火可全部获得亚稳β相组织,β相在时效过程中分解最充分,时效后强化效果最大;β稳定元素进一步增加时,由于β相的稳定性增大,时效分解程度下降,析出的α数量减少,强化效果反而下降;一般是临界浓度越低的元素即稳定β相的能力越强的元素热处理强化效果越大;多种元素同时加入比单一元素的强化效果大;②热处理工艺对热处理强化效果的影响淬火温度越高,时效强化效果越显着,但高于临界点Tβ淬火,由于晶粒过分粗大而导致脆性,因此工业钛合金除β型合金外,均采用两相区加热后淬火;α +β两相合金常用的淬火温度在临界温度与β相变点之间;对于β稳定元素含量少的合金,淬火保持下来的亚稳β含量少,其淬火温度可偏高,使原始α减少,由β转变的马氏体量增多,随后马氏体分解强化,获得较高的强度;对于β稳定元素含量高的合金,低温淬火后,可固定的亚稳β相较多,因此可采用偏低的淬火温度,以获得高的强化效果;③原始组织对热处理强化效果的影响细晶粒工件淬火时效后,强度及塑性比粗晶工件淬火时效后的高;等轴α组织的合金热处理后的塑性高,针状α组织的合金热处理后的塑性低;(3)形变热处理将形变锻、轧等和热处理结合起来进行的热处理工艺称形变热处理;高温形变热处理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变形加工,变形40%~85%后迅速淬火,再进行常规的时效处理;低温形变热处理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变形加工,变形50%后,再进行常规的时效处理;高温形变热处理主要用于α +β型钛合金,提高其综合性能,变形温度一般不超过β相变点温度,变形度为40%~70%;β型钛合金可采用高温或低温形变热处理,β型钛合金的淬透性好,高温变形终了后可进行空冷;影响形变热处理强化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合金成分、变形温度、变形程度、冷却速度及随后的时效规范等;合金中β稳定元素含量高时,淬火后亚稳β相的数量大,形变热处理强化效果好;加大形变度,强化效果增加;α +β型钛合金形变热处理时,在变形后采用水冷;β型钛合金的淬透性好,可采用空冷;在缓慢冷却过程中,会发生再结晶,使强度降低;变形加工后至水冷之间的时间间隔应尽量缩短;常规锻造获得等轴组织,β锻造获得网篮组织,近β锻造获得三态组织;(4)化学热处理钛合金的摩擦系数较大,耐磨性差,在接触表面上容易产生黏结,引起摩擦腐蚀;在氧化性介质中钛合金的耐腐蚀性较强,但在还原性介质如盐酸、硫酸等中的耐腐蚀性较差;钛合金的化学热处理是将待渗元素转换成活性原子或离子状态,在热场或电场作用下,向工件表面渗透,并扩散至一定深度,形成一定厚度的渗层,提高合金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化学处理包括渗氮、渗氧、渗碳、渗硼等;(5)钛合金热处理过程中的污染问题氧、氮渗入钛合金后可形成渗层,提高合金的耐磨性;使材料的塑性、韧性和疲劳强度下降,多用作耐磨零件使用;氢在钛中的扩散速度高,即使在室温也可渗入,可渗入到内部,只能用真空退火处理消除;生产上为了避免氢的渗入,最好是在真空或干燥的纯氩气中加入;TiO金黄色、Ti2O3渗紫色、TiO2白色;加热温度越高,保温时间越长,污染层越厚,表面硬度也越高;钛在空气中加热,表面氧化膜厚度逐渐增加;在300℃以下,氧化膜很薄,且致密,与基体紧密结合,有很好的抗蚀性及阻止继续氧化的作用;在400℃~500℃加热,金属表面出现明显的变色现象;温度继续升高,氧化膜发生破裂,加速氧的扩散;800℃以上,氧化速率及氧化膜厚度迅速增加;钛合金加热最理想的条件是在真空中或干燥纯氩气中加热;为了降低成本,半成品的加热一般均在空气炉中进行,再利用机加工或酸洗除去氧化层;(6)热处理对钛合金性能的影响WQ: water quench , 水淬;AC: air cool , 空冷;FC:finace cool , 炉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钛合金的固体相变简介钛属于ⅣB族元素,原子序数为22,它在地壳中的丰度为0.6%,是地壳中储量较丰富的元素之一,在金属元素中仅次于铝、铁、镁,占第四位。
钛自其发现到发展至如今已经过了200多年的历史,从工业价值、资源寿命和发展前景来看,钛仅次于铁、铝,被称为正在崛起的第三金属。
与其他材料相比,钛具有下列优异的性能。
(1)钛的密度小、强度高、比强度大。
钛的密度为4.51g·cm-3,仅为铁的57.4%,铜的50.7%,不到铝的两倍,强度却比铝大三倍。
钛合金的比强度是常用工业合金中最大的,为不锈钢的3.5倍,是铝合金的1.3倍,是镁合金的1.7倍,所以钛是航空航天工业必不可少的结构材料。
(2)耐蚀性能优异。
由于钛能在表面形成致密的钝性氧化膜,所以钛在海水、湿氯气、亚氯酸盐及次氯酸盐溶液、硝酸、铬酸、金属氯化物、硫化物、除草酸和大于10%的甲酸外的有机酸、5%以下的硫酸、盐酸、磷酸等很多腐蚀性介质中不被腐蚀。
钛在海水中可保持5年不锈蚀,耐蚀性远远超过不锈钢(3)耐热性能好。
钛的耐热性能好,通常铝在150℃,不锈钢在310℃即失去了原有的较高的力学性能,而钛合金在500℃左右仍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有些钛合金的工作温度可高达600℃。
(4)低温性能好。
某些钛合金的强度随温度的降低而提高,但仍然保持很好的塑性,在–200℃下仍有较好的延性及韧性。
(5)钛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医疗用钛合金骨骼、关节,血管支架等等,具有不锈钢等所没有的对人体无排异性的性能[5]。
(6)钛具有无磁性。
在20粤斯特条件下,其磁导率为1.00005~1.0001H·m-1,在很强大的磁场中也不会被磁化。
(7)除此之外,钛还有很多其他优异性能,如吸氢功能,能与铌合成超导合金,与镍合成记忆合金等。
钛的主要相及其结构纯钛在固态下有两种同素异构体,常温下以密排六方(hcp)晶格结构存在,称之为α钛。
hcp单元晶胞如图1-1左图所示,在室温下点阵常数a=0.295nm,c=0.468nm。
纯钛的c/a=1.587,小于理想hcp结构的c/a值1.663,(0001)是称为底面(basal plane),为密排面;(1010)称为棱柱面,(1011)称为棱锥面;a1、a2、a3轴是密排方向,即<1120>方向。
当温度升到882.5℃以上时,变成体心立方(bcc)晶格结构,称之为β钛。
bcc单元晶胞如图1-1右图所示,(110)为密排面,密排方向为<111>,900℃时,点阵常数a=0.332nm。
钛可以和许多元素组合,形成不同类型的钛合金。
钛合金两相间的具体的转变温度会受间隙和置换元素含量的强烈影响,所以钛的合金元素被分为α稳定元素、中性元素和β稳定元素,如图所示:α稳定元素提高α/β转变温度,置换式的Al和间隙式的C、N、O都是强α稳定元素,这些元素含量越多,则钛合金的α/β转变温度越高。
Zr,Hf和Sn 等属于中性元素,因为它们含量很低时略微降低α/β相变温度,当们含量增加时,又会提高α/β相变温度。
β稳定元素能够降低钛的同素异型转变温度,扩大β相区并增加β相在热力学上的稳定性,这类元素包括间隙式的H和大量的置换式元素,其中置换式β稳定元素又分为β同晶元素和β共析元素,这取决于所产生的二元相图的细节。
钛合金的相变钛合金热处理是钛合金学科领域内一个重要的分枝。
其典型特征为: 淬火过程中发生了马氏体相变,或保留高温组织,合金的塑性韧性稍有升高,强度硬度稍有降低。
在随后时效过程中,由于亚稳定相和中间相的生成,合金硬度、强度升高,塑性、韧性降低。
对过渡阶段的每一种亚稳相和中间相都有其产生的条件和相应的性质,钛合金热处理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其淬火和时效过程中中间相的研究。
根据现有文献资料的对比分析,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归纳为三大类: 第一类,淬火+ 回火;第二类, 固溶+ 时效;第三类,淬火+ 时效。
对于这三类热处理,它们的基础理论都是相同的,即在高温保温过程中,使合金元素固溶到基体中,然后在急冷过程中发生非平衡转变,形成过饱和固溶体,随后的时效使过饱和度弱化,析出第二相。
淬火和固溶、回火和时效的区别主要是根据材料性质的不同,以及它们所产生的力学性能不同而约定成俗的。
淬火和固溶的区别在于是否发生同素异构转变,凡是在急冷过程中发生同素异构转变的就称为淬火,而只发生过饱和固溶的就称为固溶。
钢和钛合金在淬火过程中都发生同素异构转变,即钢由奥氏体为基体的面心结构转变为以铁素体为基体的体心结构,钛合金由体心结构的转变为六方结构。
而铝合金没有这种结构转变。
回火和时效的区别就在于回火的结果使合金的硬度和强度下降,塑性和韧性升高;时效则使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升高, 塑性和韧性降低。
可以认为凡是在固溶后能使合金的硬度和强度下降、塑性和韧性升高的较低温度保温都叫回火,相反的结果就叫时效。
钛合金中的固态相变有很多类型,早在1963年Mcquilla M K就系统概括过,主要有同素异构转变、共析转变和有序化转变。
根据冷却速度的不同,发生的主要相变有β→α′,β→α",β→ω(althermal),β→α。
α′(αprime/hexagonal martensite)相变为马氏体相变中的一种,是在快速冷却的过程中通过非扩散切变而形成的,α′相呈六方结构,为{334}和{344}型,与体心立方的β相近似保持Burgers关系[4]:六方晶胞的(0001)α′与体心立方(011)β平行,六方晶胞的[1210]α′方向平行于[111]β方向。
一般近α合金或β稳定元素含量较小的α+β合金从β相区或接近α+β/β相变点的高温淬火都能生成α′。
其中六方晶胞的尺寸分别为:a=0.293 nm,c=0.4675 nm,c/a=1.596。
α″(αdouble prime/orthorhombic martensite)相是由β相以非扩散转变形成的过饱和非平衡斜方相,是马氏体相变中的一种,与体心立方的β相的对应结晶关系如图2所示。
斜方晶胞的α″相的[100]α″,[010]α″和[001]α″分别与体心立方β相的晶胞[100]β,[01 1]β和[011]β相对应。
Bagaryatskiy曾计算斜方马氏体的晶胞尺寸(Ti15W):a=0.301 nm,b=0.496 nm和c=0.466 nm。
在β稳定元素较多的α+β合金,由β相区或接近α+β/β相变点高温淬火可以生成α″。
ω(althermal)相为无热ω相,当β合金元素成分范围达到某一临界值时(大致同室温下能保留β相的成分极限相近),合金在β相区淬火可以形成ω(althermal相。
对于ω相结构尚存在一定争议,现普遍认为它是密排六方结构在冷却过程中当冷却速度很慢时,会发生α相变,也可称之为近平衡相变,与上述3类相变不同的是它相变过程中的同素异构转变是通过原子扩散进行的,而不是切变,所以也不能称为淬火相变。
由于冷却速度很慢,此类相变得到的组织为近平衡组织,没有时效强化效果,有较好的塑性,但是强度较低,一般退火炉冷过程中都会发生此类相变。
重要的共析元素及相应的化合物钛合金中,根据共析性质的不同,共析元素的作用也不同。
对于慢共析元素(Mn,Fe,Cr等),在一般的加工和热处理过程中不能产生中间相,它们主要是以固溶强化形式强化合金,它们又都是强β稳定元素,对合金的强化效果大,是高温亚稳定β型钛合金的主要添加剂,但是与钛形成慢共析反应性质使得合金在高温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形成有序相,恶化性能。
快共析元素(Cu,Si等)主要是以沉淀强化为主,在冷却和时效过程中形成细小弥散的中间相强化合金。
Al元素是钛合金中最重要的合金元素,在Ti-Al系合金中,当铝当量含量较低时,主要沉淀出Ti3Al(α2)有序相,当铝当量含量较高时,有TiAl(γ)及其他钛铝化合物形成,在正常使用的含铝钛合金中以α2沉淀强化为主,所以α2相为钛合金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有序相。
作为间隙型共析元素,Si元素的作用一直没有得到重视,直到20世纪70年代,Seagle等人发现了Si元素对抗蠕变性能的独特作用后,Si元素的作用才被广泛重视,Si元素也被介绍到高温钛合金的设计中,现存的高温钛合金中,几乎都含有Si,主要应用的就是Si元素的抗蠕变作用。
含Si高温钛合金中的硅化物主要有两种:S1型的Ti5Si3和S2型的Ti6Si3。
当其他合金元素加入,根据合金类型的不同,将在S1和S2晶型中置换部分Ti元素或Si元素,形成晶体结构相同,晶格常数有所不同的新S1和S2型。
比如,当Ti-Si合中加入了Zr元素后,在不同的处理条件下,会形成(TiZr)5Si3和(TiZr)6Si3硅化物;在含Zr元素的S2型化合物再含加入Sn元素,则Sn会置换一小部分Si形成(Ti,Zr)6(Sn,Si)3。
而在Ti-Al-Si系合金中,通常也会看到Ti3(Al,Si)和Ti5(Al,Si)3相。
由于Si元素是快共析元素,所以形成中间化合物较容易,这些弥散分布的化合物不但可以强化合金,而且在蠕变过程中可以阻止位错的运动,提高合金蠕变抗力。
Cu元素属于β稳定元素,在钛合金是快共析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主要有Ti2Cu,TiCu和Ti2Cu3,其中以Ti2Cu最为常见。
由于Cu元素的快共析性质及在α相中低的固溶度,故可以通过时效沉淀强化来提高合金的强度,其强化相主要为Ti2Cu。
作为中间相,Ti2Cu还有一个重要性质,就是低熔点性,其在990℃就可以熔化,根据这一性质,有人设计了阻燃剂合金。
Cr元素是钛合金中最为重要的共析元素之一,它具有较强的β稳定能力,强化能力强,几乎所有的高强亚稳β合金中都有Cr元素。
由于Cr元素属于慢共析元素,形成的TiCr2是一个有序相,在一般的钛合金加工和热处理过程中都不会出现TiCr2有序相,所以Cr元素在钛合金中的作用主要是固溶强化。
但是一旦其发生共析反应,生成TiCr2有序相,往往对合金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强烈降低合金的塑性,所以在钛合金中应该控制Cr元素的含量。
在钛合金杂质元素中,以析出化合物对钛合金影响性能最大的是H元素,由于H在β-Ti中的溶解度远大于α-Ti,且在α-Ti中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急剧下降,当合金冷却到室温时,析出脆性氢化物TiH2,使合金变脆,这就是所谓的氢脆。
含氢的α-Ti在应力作用下,促进氢化物析出,由此导致的脆性叫应力感生氢化物氢脆。
此外,溶解在晶格中的氢原子,在应力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会扩散到晶体缺陷处,在那里与位错发生交互作用,位错被钉扎,引起塑性降低,当应力去除并静止一段时间,再进行高速变形时,塑性又可以回复,这种脆性成为可逆氢脆。
当钛及钛合金中氢含量小于0.015%时,可防止发生氢化物型氢脆,但应力感生氢化物氢脆和可逆氢脆是很难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