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登黄鹤楼》原文+赏析

合集下载

古诗《登黄鹤楼》赏析

古诗《登黄鹤楼》赏析

古诗《登黄鹤楼》赏析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翻译/译文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注释1.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

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

2.悠悠:飘荡的样子。

3.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

川,平原。

4.历历:清楚可数。

5.萋萋:是形容词,有四个义项:①形容草木茂盛。

本诗“芳草萋萋鹦鹉洲”即取此义。

②云行弥漫的样子。

如鲍溶《范真传侍御累有寄因奉酬》:“萋萋巫峡云,楚客莫留恩。

”③华丽的样子。

如潘岳《藉田赋》:“袭春服之萋萋兮,接游车之辚辚。

”④衰飒的样子。

如王嫱《怨诗》:“秋木萋萋,其叶萋黄。

6.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7.乡关:故乡家园。

8.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赏析/鉴赏此诗被推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传说李白见后也为之气短,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留言,唐诗高格调,大境界的丰神于此可见。

历来解读这首诗都着眼于思乡主题,这是由第七句的“乡关”引起的。

“乡关”固然指故乡,但得看它所处的语境,就如“家”固然指我们生活的小圈子“住所”,但放到大背景上,如地球是我家,宇宙是我家,其意义就会不同。

昔日有一位仙人从此驾鹤飞去,在此空留下一座黄鹤楼。

人去楼空,物是人非,令人生出无限的向往与惆怅。

三四句延伸出去,再次强调黄鹤一去不返,徒有白云千百年来在天际飘忽,那向往惆怅的'意味更浓了。

前四句用散文体写来能写出如此诗意,这是很不简单的,若非才力卓越者定然做不到。

五六句从虚处落到实处“眼前”:阳光下汉阳的树木依旧清晰可见,鹦鹉洲上仍然是一片萋萋芳草,这个落笔好,没有这两句全诗将过于空泛。

崔颢黄鹤楼古诗译文及赏析

崔颢黄鹤楼古诗译文及赏析

崔颢黄鹤楼古诗译文及赏析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诗词更是多不胜数。

下面店铺带来的是崔颢黄鹤楼古诗译文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黄鹤楼/登黄鹤楼唐代: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注释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2.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

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3.乘:驾。

4.去:离开。

5.空:只。

6.返:通返,返回。

7.空悠悠:深,大的意思8.悠悠:飘荡的样子。

9.川:平原。

10.历历:清楚可数。

11.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12.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13.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14.乡关:故乡。

赏析:这首诗前面写景,后抒情,一气贯注,浑然天成,即使有一代“诗仙”之称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连连赞叹,觉得自己还是暂时止笔为好。

为此,李白还遗憾得叹气说:“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

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

崔颢《登黄鹤楼》作品赏析

崔颢《登黄鹤楼》作品赏析

崔颢《登黄鹤楼》作品赏析崔颢《登黄鹤楼》作品赏析《登黄鹤楼》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作品赏】《登黄鹤楼》是唐明诗人常作的题目,唐诗中著名的有崔的作品,明诗中著名的有戒显的作品。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

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

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

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

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题诗在上头。

”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

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历代写黄鹤楼的诗很多,但崔的一首七律,人称最佳,请看他是怎样写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

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这一首诗不仅是崔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他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

下这样的结论绝不是哪一个人,更不是我硬要往开封人脸上贴金。

《唐诗三百首》是后人对唐诗的选集,就把崔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

可见对此诗的器重。

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题诗在上头。

”有人说此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

但我以为也决非全部子虚乌有,李白写的有关黄鹤楼的诗,我手头就有两首:一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崔颢黄鹤楼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崔颢黄鹤楼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崔颢黄鹤楼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崔颢黄鹤楼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优)《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

以下是本店铺精心整理的崔颢黄鹤楼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优),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注释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2、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

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3、乘:驾。

4、去:离开。

5、空:只。

6、返:通返,返回。

7、空悠悠:深,大的意思8、悠悠:飘荡的样子。

9、川:平原。

10、历历:清楚可数。

11、汉阳:,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12、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13、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唐朝时在汉阳西南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14、乡关:故乡。

全文赏析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

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

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

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传说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

说:“眼前有景道不得,题诗在上头。

”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

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写黄鹤楼的诗很多,但崔颢的一首七律,人称最佳,请看他是怎样写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关于歌颂祖国的古诗崔颢《登黄鹤楼》赏析

关于歌颂祖国的古诗崔颢《登黄鹤楼》赏析

关于歌颂祖国的古诗崔颢《登黄鹤楼》赏析
推荐文章
中秋节古诗词:刘方平的《月夜》赏析热度:中秋节古诗词_中秋节古诗词赏析热度:《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古诗赏析热度:中秋节古诗赏析:苏轼《水调歌头》热度:中秋节古诗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赏析热度:
《登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这首诗的赏析。

《登黄鹤楼》原文: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关于歌颂祖国的古诗崔颢《登黄鹤楼》赏析
《登黄鹤楼》译文: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
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
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
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登黄鹤楼》赏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

既自然宏丽,又饶有
风骨。

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

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

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

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登黄鹤楼》原文及翻译赏析

《登黄鹤楼》原文及翻译赏析

《登黄鹤楼》原文及翻译赏析《登黄鹤楼》原文及翻译赏析《登黄鹤楼》原文及翻译赏析1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翻译黄鹤楼上远望中原,荒草烟波的地方,有着许多的城池。

遥想当年,城中花团锦簇遮住了视线,柳树成荫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

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尽是一派宫女成群、歌舞升平的热闹景象。

如今,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尘沙弥漫,战势凶险。

士兵在哪里?他们血染沙场,鲜血滋润了兵刃。

百姓在哪里?他们在战乱中丧生,尸首填满了溪谷。

悲叹大好河山一如往昔,但千家万户流离失所,田园荒芜。

自己何时才能请缨杀敌,率领精锐部队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行“郊畿”的胡虏,收复中原。

然后归来,重游黄鹤楼,以续今日登临之兴。

注释万岁山:即万岁山艮岳,宋徽宗政和年间所造,消耗了大量民力民财。

蓬壶殿:疑即北宋故宫内的蓬莱殿。

铁骑:指金国军队。

郊畿:指汴京所在处的千里地面。

风尘:指战乱。

风尘恶:是说敌人占领中原,战乱频仍,形势十分险恶。

膏:滋润,这里做被动词。

锋:兵器的尖端。

锷:剑刃。

沟壑:溪谷。

缨:绳子。

请缨,请求杀敌立功的机会。

河洛:黄河、洛水交汇的洛阳地区。

这里泛指中原。

汉阳:今湖北武汉市(在武昌西北)。

赏析这是一首登高抒怀之词。

全词由词人登上黄鹤楼所见之景发端,追忆了昔日汴京城的繁华,再回到眼前讲述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情景,最后怀想来日得胜后的欢乐之情,抒发了词人对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和光复中原的强烈愿望。

这首壮词采用散文化写法,可分四段,层次分明。

从篇首到“蓬壶殿里笙歌作”为第一段。

写在黄鹤楼之上遥望北方失地,引起对故国往昔“繁华”的回忆。

“想当年”三字点目。

“花遮柳护”四句极其简洁地写出北宋汴京宫苑之风月繁荣。

古诗《黄鹤楼》崔颢赏析

古诗《黄鹤楼》崔颢赏析

古诗《黄鹤楼》崔颢赏析古诗《黄鹤楼》崔颢赏析《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一首七言律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此诗描写在黄鹤楼上远眺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所见所思。

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

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珍品。

下面是古诗《黄鹤楼》崔颢赏析,请参考!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1。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2。

晴川3历历4汉阳树,芳草萋萋5鹦鹉洲6。

日暮乡关7何处是?烟波8江上使人愁。

词语注释1.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

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龟山。

2.悠悠:飘荡样子。

3.晴川:阳光照耀下晴明江面。

川,平原。

4.历历:清楚可数。

5.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6.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7.乡关:故乡家园。

8.烟波:暮霭沉沉江面。

白话译文昔日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文学赏析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传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

然李白确曾两次作诗拟此诗格调。

其《鹦鹉洲》诗前四句说:“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如出一辙。

又有《登金陵凤凰台》诗亦是明显地摹学此诗。

为此,说诗者众口交誉,如严羽《沧浪诗话》谓:“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这一来,崔颢《黄鹤楼》名气就更大。

《黄鹤楼》之所以成为千古传颂名篇佳作,主要还在于诗歌本身具有美学意蕴。

一是意中有象、虚实结合意境美。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

崔颢的《登黄鹤楼》诗篇赏析

崔颢的《登黄鹤楼》诗篇赏析

崔颢的《登黄鹤楼》诗篇赏析崔颢的《登黄鹤楼》诗篇赏析【关键词】诗词名句,抒情,思乡,愁,黄鹤楼【名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出处】唐崔颢《黄鹤楼 / 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注】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说明】崔颢的这首《黄鹤楼》在艺术上出神入化,写景与抒情并茂,千百年以来被推为黄鹤楼的绝唱,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后人辑《唐诗三百首》,就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

传说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

当他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的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的题诗。

诗前写景,后抒情,一气贯注,浑然天成,即使有一代“诗仙”之称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连连赞叹,觉得自己还是暂时止笔为好。

为此,李白还遗憾得叹气说:“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赏析】诗的前三联写景,首联从黄鹤楼的一个传说写起,传说古代仙人子安、费文伟乘黄鹤过此,一开篇,便给黄鹤楼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次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从传说中的'故事转到了眼前之景,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写黄鹤楼上所看到的景物,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是描写黄鹤楼景物的最著名的诗句之一。

前三句有虚有实,丰富,衔接自然,转换巧妙,一气呵成。

更多描写思乡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在前三句的基础上,诗人看到黄鹤楼壮阔的景色,触动乡情。

此时日暮斜阳,整个长江江面上笼罩的都是雾蒙蒙的烟云,马上天就要黑了,鸟儿也要归巢,日暮最容易勾起人的乡思,诗人想到游子也要归乡,可是现在路途茫茫,家乡又在哪里呢?诗人心里想念家乡,可是又不知道家乡在哪里,思乡而无乡,心里的愁情更加难以排解。

崔颢-登黄鹤楼

崔颢-登黄鹤楼

崔颢:登黄鹤楼篇一:崔颢《登黄鹤楼》赏析崔颢《登黄鹤楼》赏析《登黄鹤楼》作者: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黄鹤楼注解】: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昌县,民国初年被火焚毁,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文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也有人作昔人已乘白云去。

2、悠悠:久远的意思。

3、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4、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登黄鹤楼韵译】: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登黄鹤楼评析】:这首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

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

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

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

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

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篇二:6.崔颢:登黄鹤楼英城街中学曜德国学社广播站稿件“国学之光”经典诵读栏目编稿人:朱伟英审稿人:谭文艺审稿时间:播出时间:背景音乐:1.民俗音乐欣赏:民俗(<雍正王朝>插曲)徐沛东雍正王朝2.背景音乐:星空(理查德钢琴曲)(甲)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广播员***。

这里是曜德国学社广播站,欢迎收听古诗词诵读栏目。

一首优美的民俗音乐后,将会为大家送上崔颢的《登黄鹤楼》。

(欣赏民俗音乐:民俗(<雍正王朝>插曲)徐沛东雍正王朝)(乙)下面请留意古诗朗读。

《登黄鹤楼》原文及翻译赏析优秀5篇

《登黄鹤楼》原文及翻译赏析优秀5篇

《登黄鹤楼》原文及翻译赏析优秀5篇注释篇一1、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

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此岸的龟山。

2、悠悠:飘荡的样子。

3、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

川,平原。

4、历历:清楚可数。

5、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6、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7、乡关:故土家园。

8、烟波:暮霭沉沉的。

江面。

《登黄鹤楼》原文及翻译赏析篇二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朝代:宋代岳飞原文: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译文及注释:佚名译文登楼远望中原,只见在一片荒烟笼罩下,仿佛有许多城郭。

想当年啊!花多得遮住视线,柳多掩护着城墙,楼阁都是雕龙砌凤。

万岁山前、蓬壶殿里,宫女成群,歌舞不断,一派富庶升平气象。

而现在,胡虏铁骑却践踏包围着京师郊外,战乱频仍,风尘漫漫,形势如此险恶。

士兵在哪里?他们血染沙场,鲜血滋润了兵刃。

百姓在哪里?他们在战乱中丧生,尸首填满了溪谷。

悲叹大好河山依如往昔,却田园荒芜,万户萧疏。

何时能有杀敌报国的时机,率领精锐部队出兵北伐,挥鞭渡过长江,扫清横行“郊畿〞的胡虏,收复中原。

然后归来,重游黄鹤楼,以续今日之游兴。

注释⑴黄鹤楼:旧址在黄鹤山〔武昌之西〕西北的黄鹤矶上。

陆游《入蜀记》:“黄鹤楼旧传费玮飞升于此,后忽乘黄鹤来归,故以名楼。

“⑵万岁山:即万岁山艮岳,宋徽宗政和年间所造,消耗了大量民力民财。

据洪迈《容斋三笔》说:“〔万岁〕山周十余里,最高一峰九十尺,亭堂楼阁不可殆记。

“蓬壶殿:疑即北宋故宫内的蓬莱殿。

这四句形容北宋汴京宫室壮丽,富庶繁华。

⑶铁骑:指金国军队。

郊畿:指汴京所在处的千里地面,又指金国铁浮屠重甲骑兵。

登黄鹤楼原文及赏析

登黄鹤楼原文及赏析

登黄鹤楼原文及赏析登黄鹤楼,名扬天下。

自古以来,黄鹤楼就被誉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

登黄鹤楼,意味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登黄鹤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诗篇,由唐代文学家崔颢所作。

这首诗描绘了崔颢登上黄鹤楼的情景,通过对大自然的描述与人生感慨的交织,表达了作者对辽阔的天空和自由的向往。

诗中的第一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意味着崔颢已经错过了黄鹤离去的时机,只能在空荡荡的黄鹤楼中回忆往事。

诗的开头就给人一种凄凉感,并把注意力引向黄鹤楼,预示着黄鹤楼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几句诗中,崔颢具体描绘了登上黄鹤楼的情景,以及楼上所能看到的景色。

“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

”这两句诗不仅揭示了崔颢眼前的美景,还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溯和对家乡的思念。

接下来的几句诗中,崔颢表达了他的感慨和人生哲理。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延长自己的寿命,以实现自己的良好愿望。

崔颢希望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展示自己的才华。

最后一句“时人纵使鲠独鹤,安得猛虎尽忠臣”,崔颢通过比喻来表达自己对世俗的不满和对现实的期待。

他认为只有在理想的环境中,才能够实现个人的价值和追求。

通过对《登黄鹤楼》的赏析,我们能够感受到崔颢对黄鹤楼的崇敬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重庆山城楼外楼,几度夕阳红欲醉”。

这首诗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与人生感慨的融合,以及唐代特有的山水田园意境,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豪情壮志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登黄鹤楼》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也是一首源远流长的经典之作。

它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

同时,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也使其具有深远的意义。

登黄鹤楼,不仅仅是一次登上楼的经历,更是一种精神的升华和文化的表达。

这首诗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黄鹤楼及其背后的含义的描写,诠释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对自由的渴望。

崔颢黄鹤楼古诗译文及赏析(1篇)

崔颢黄鹤楼古诗译文及赏析(1篇)

崔颢黄鹤楼古诗译文及赏析(1篇)崔颢黄鹤楼古诗译文及赏析 1黄鹤楼/登黄鹤楼唐代: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注释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__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2.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

因其曾__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3.乘:驾。

4.去:离开。

5.空:只。

6.返:通返,返回。

7.空悠悠:深,大的意思8.悠悠:飘荡的样子。

9.川:平原。

10.历历:清楚可数。

11.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12.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13.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__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14.乡关:故乡。

赏析:这首诗前面写景,后抒情,一气贯注,浑然天成,即使有一代“诗仙”之称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连连赞叹,觉得自己还是暂时止笔为好。

为此,李白还遗憾得叹气说:“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__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

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

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

登黄鹤楼古诗(精选7篇)

登黄鹤楼古诗(精选7篇)

登黄鹤楼古诗(精选7篇)《登黄鹤楼》原文及翻译赏析篇一黄鹤楼/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翻译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注释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

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乘:驾。

去:离开。

空:只。

返:通返,返回。

空悠悠:深,大的意思悠悠:飘荡的样子。

悠悠:飘荡的样子。

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

川,平原。

历历:清楚可数。

汉阳:地名,在黄鹤楼之西,汉水北岸。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乡关:故乡家园。

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分联详析首联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

铺垫。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颔联。

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

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

登黄鹤楼原文,翻译,赏析

登黄鹤楼原文,翻译,赏析

登黄鹤楼原文,翻译,赏析登黄鹤楼原文,翻译,赏析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黄鹤楼/登黄鹤楼原文,翻译,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鹤楼/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翻译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注释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

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乘:驾。

去:离开。

空:只。

返:通返,返回。

空悠悠:深,大的意思悠悠:飘荡的样子。

悠悠:飘荡的样子。

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

川,平原。

历历:清楚可数。

汉阳:地名,在黄鹤楼之西,汉水北岸。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乡关:故乡家园。

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分联详析首联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颔联。

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

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2023登黄鹤楼原文、翻译、赏析

2023登黄鹤楼原文、翻译、赏析

2023登黄鹤楼原文、翻译、赏析2023登黄鹤楼原文、翻译、赏析1原文:黄鹤楼/登黄鹤楼朝代:唐朝作者: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及注释: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注释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2.昔人:指传说中的仙人子安。

因其曾驾鹤过黄鹤山〔又名蛇山〕,遂建楼。

3.乘:驾。

4.去:离开。

5.空:只。

6.返:通返,返回。

7.空悠悠:深,大的意思8.悠悠:飘荡的样子。

9.川:平原。

10.历历:清楚可数。

11.汉阳:地名,现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黄鹤楼隔江相望。

12.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

13.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唐朝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后逐渐被水冲没。

14.乡关:故乡。

赏析:首联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鹤去楼空,眼前就是一座寻常可见的江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颔联。

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

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崔颢的《登黄鹤楼》原文及译文

崔颢的《登黄鹤楼》原文及译文

崔颢的《登黄鹤楼》原文及译文崔颢的《登黄鹤楼》原文及译文《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崔颢的《登黄鹤楼》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原文: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解】: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昌县,民国初年被火焚毁,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文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也有人作昔人已乘白云去。

2、悠悠:久远的意思。

3、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4、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韵译】: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评析】: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

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

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

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

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严沧浪也说唐人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

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创作背景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记》);又传说费祎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这首诗就是从楼名之由来写起的。

诗人登临黄鹤楼,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作,创作了这首诗。

名家点评南宋·严羽《沧浪诗话》: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元·方回选评《瀛奎律髓》:此诗前四句不拘对偶,气势雄大。

《黄鹤楼》崔颢唐诗鉴赏

《黄鹤楼》崔颢唐诗鉴赏

《黄鹤楼》崔颢唐诗鉴赏《黄鹤楼》崔颢唐诗鉴赏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鹤楼》崔颢唐诗鉴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作品简介】题咏黄鹤楼的作品很多,但举世公认崔颢的《黄鹤楼》堪称绝唱,连大诗人李白也因“崔颢题诗在上头”而搁笔。

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

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

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的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崔颢奠定了一世诗名的基础。

《唐诗三百首》是后人对唐诗的选集,就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

可见对此诗的器重。

《沧浪诗话》(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黄鹤楼》作者: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黄鹤楼: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鹄矶上,下临长江。

传说三国时费祎在此楼乘鹤登仙,也有传说仙人子安曾经乘黄鹤经过此处,住留于此,故名黄鹤楼。

昔人:传说中的仙人子安。

悠悠:久远的意思。

【翻译】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只留下了这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没有归来了,唯有悠悠白云仍然千载依旧。

晴天从黄鹤楼遥望江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得极为茂盛。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才是我家乡?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作者介绍】崔颢(hào)(约公元704—754年),汉族,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士,以《黄鹤楼》诗,颇令李白折服。

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

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唐代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

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成就也未提及,这些都是为了什么?很值得人们思考。

崔颢《黄鹤楼》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崔颢《黄鹤楼》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崔颢《黄鹤楼》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作者简介】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

开元十一年(723)进士。

开元后期,曾以监察御史任职河东军幕。

天宝初,任太仆寺丞,迁司勋员外郎,世称“崔司勋”。

十三载(754)卒。

两《唐书》有传。

崔颢为盛唐著名诗人,殷璠曰:“颢少年为诗,属意浮艳,多陷轻薄。

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可与鲍照、江淹并驱也。

”(《河岳英灵集》)存诗四十余首,有《崔颢诗集》。

【原文】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 [1] ,此地空余黄鹤楼 [2]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3] ,芳草萋萋鹦鹉洲 [4] 。

日暮乡关何处是 [5] ?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释】[1]昔人:指传说中乘黄鹤的仙人。

黄鹤:一作“白云”。

[2]此:一作“兹”。

余:一作“遗”。

[3]晴川:指长江。

历历:分明可数貌。

汉阳:黄鹤楼在武昌,与汉阳隔江相对。

树:一作“戍”。

[4]萋萋:草盛貌。

《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鹦鹉洲:原在武昌城外长江中,相传因东汉末年祢衡在此赋《鹦鹉赋》而得名,后渐湮没。

今汉阳拦江堤外的鹦鹉洲,系清乾隆年间新淤的一洲,原名补得洲,嘉庆间改今名,已非原址。

[5]乡关:故乡。

是:一作“在”。

【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在天上飘飘荡荡。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

【解读】黄鹤楼,详见前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注[6]。

楼屡修屡毁,今楼为1985年重建。

此诗为千古传诵名篇。

严羽曰:“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沧浪诗话•诗评》)吴昌祺更进而誉为:“不古不律,亦古亦律,千秋绝唱,何独李唐?”(《删订唐诗解》)诗以古体行律,气格超然,不为律缚,不拘对偶,纯以韵胜。

七言律诗:登黄鹤楼

七言律诗:登黄鹤楼

为⼤家收集整理了《七⾔律诗:登黄鹤楼》供⼤家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登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去不复返,⽩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愁。

【注解】:
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昌县,民国初年被⽕焚毁,传说古代有⼀位名叫费⽂ 的 仙⼈,在此乘鹤登仙。

也有⼈作昔⼈已乘⽩云去。

2、悠悠:久远的意思。

3、历历:清晰、分明的样⼦。

4、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 ⼤宴宾客,有⼈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韵译】:
传说中的仙⼈早乘黄鹤飞去,
这地⽅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
唯有悠悠⽩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
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对烟波渺渺⼤江令⼈发愁!
【评析】:
这⾸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诗⼈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情,
诗兴⼤作,脱⼝⽽出,⼀泻千⾥。

既⾃然宏丽,⼜饶有风⾻。

诗虽不协律,但⾳节浏亮⽽不拗⼝。

真是信⼿⽽就,⼀⽓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传说李⽩登此楼,⽬睹此诗,⼤为折服。

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严沧浪也说唐⼈
七⾔律诗,当以此为第⼀。

⾜见诗贵⾃然,纵使格律诗也⽆不如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崔颢《登黄鹤楼》原文+赏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解】
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昌县,民国初年被火焚毁,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文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也有人作昔人已乘白云去。

2、悠悠:久远的意思。

3、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4、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译文】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
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
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
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赏析】
这首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

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

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

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

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

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