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矿井开采设计实例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兴山矿1.5mta新井设计[2]【全套图纸】
摘要本设计新矿井为鹤岗矿业集团兴山煤矿 1.5Mt/a的新井设计,共有7层可采煤层,总厚度为14.7m。
设计井田的可采储量为114.7Mt。
服务年限为70a。
划分两个水平开采。
井田平均走向长5000m,平均倾斜长2000m,煤层平均倾角20°,属于缓倾斜煤层。
本设计矿井采用双立井的开拓方式,分组集中大巷布置方式。
共划分12个采区,其中首采区为1个,达产工作面2个。
本设计采区为西六采区,采用语大巷装车式下部车场,综合机械化采煤。
矿井年工作日为330d,采用“三、八”式工作制,设计工作面长为190m,每刀进度为0.8m,每日割四刀。
提升设备为主井采用箕斗提升,副井采用罐笼提升。
由于井田走向长度较大,且为缓倾斜煤层,以及煤层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因此本井田内全部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开采。
关键词可采储量走向长壁开采立井综合机械化全套图纸,加153893706AbstractThe task of this design is to construct a 1.5million tons new shaft for Hegang Ming Administration.This mine has three minable Coal Seam,and its average thickness is14.7 meters.Designed field of minable capacity is 114.7Mt. It can adapt for 70years, and is divided into two levels. Average alignment in farmland in well lengthways 5000 ms, average slant lengthways 2000ms, average rake angle in coal seam 20°, belong to the the slant the coal seam.This mine shaft is applied to double indined shaft develop ment method; Layout of gathing gallergand mining district eross heading; The well farmland turns to is divided into totally 9 adopt the zone mines and 2 worked faces. This worked fece is west six worked face, words 330 days every year. Adapt “thee-eight”work situation, work face is 190meters length of circle is 0.8meters, and times is 4 one day.Because the well farmland lengthways length is bigger, and incline the coal seam for the , and coal seam geology condition etc. factor effects, so this well farmland inside the complete adoption lengthways.Key words Recoverable reserves Adoption lengthways Vertical shaft comprehensive mechaniz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绪论 (1)第1章井田概况及矿井地质特征 (2)1.1 井田概况 (2)1.1.1 井田位置及范围 (2)1.1.2 交通位置 (2)1.1.3 地形与河流 (3)1.1.4 气象 (3)1.2 地质特征 (3)1.2.1 矿区范围内的地层情况 (3)1.2.2 井田范围内和附近的主要地质构造 (4)1.2.3 煤层赋存状况及可采煤层特征 (4)1.2.4 岩石性质、厚度特征 (6)1.2.5 井田内的水文地质情况 (6)1.2.6 沼气、煤尘及煤的自燃性 (7)1.2.7 煤质、牌号及用途 (7)1.3勘探程度及可靠性 (7)第2章井田境界、储量、服务年限 (9)2.1 井田境界 (9)2.1.1 井田周边状况 (9)2.1.2 井田境界确定的依据 (9)2.1.3 井田未来发展情况 (9)2.2 井田储量 (9)2.2.1 井田储量的计算 (9)2.2.2 保安煤柱 (10)2.2.3 储量计算方法 (10)2.2.4 储量计算评价 (10)2.3 矿井工作制度、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11)2.3.1 矿井工作制度 (11)2.3.2 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 (11)2.3.3 矿井设计服务年限 (12)第3章井田开拓 (13)3.1 概述 (13)3.1.1、井田内外及附近生产矿井开拓方式概述 (13)3.1.2、影响本设计矿井开拓方式的原因及其具体情况 (13)3.2矿井开拓方案的选择 (13)3.2.1、井筒形式和井口位置 (13)3.2.2 方案经济比较 (14)3.2.3 开采水平数目和标高 (17)3.2.3 开拓巷道的布置 (18)3.3 选定开拓方案的系统描述 (21)3.3.1 井筒形式和数目 (21)3.3.2 井筒位置及坐标 (21)3.3.3 水平数目及高度 (22)3.3.4 石门、大巷(运输大巷、回风大巷)数目及布置 (22)3.3.5 井底车场的形式选择 (23)3.3.6 煤层群的联系 (24)3.3.7 采区划分 (24)3.4 井筒布置及施工 (25)3.4.1 井筒穿过的岩层性质及井硐维护 (25)3.4.2 井筒布置及装备 (25)3.4.3 井筒延伸的初步意见 (27)3.5 井底车场及硐室 (27)3.5.1 井底车场形式的确定及论证 (27)3.5.2 井底车场的布置、存储线路、行车线路布置长度 (28)3.5.2 井底车场通过能力计算 (29)3.5.4 井底车场主要硐室 (31)3.6 开采顺序 (33)3.6.1 沿井田走向的开采顺序 (33)3.6.2 沿井田倾斜方向的开采顺序. (33)3.6.3 采区接续计划 (33)3.6.4 三量控制情况 (34)第4章采区巷道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下矿山开采方法课程设计实例(材料应用)
目录1 总论 ...................................................................................................................................... - 3 -1.1 课程设计概述 ................................................................................................................ - 3 -1.2 课程设计题目 ................................................................................................................ -3 -1.3 设计初始条件 ................................................................................................................ - 3 -1.4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 - 3 -2 设计依据和技术经济原则 .................................................................................................. - 4 -2.1 设计依据 ........................................................................................................................ - 4 -2.2 设计技术经济原则 ........................................................................................................ - 4 -3 设计方案和设计内容简述 .................................................................................................. -4 -3.1 矿区概况 ........................................................................................................................ - 4 -3.1.1 矿区地质简介 .......................................................................................................... - 4 -3.1.2 地层与构造 .............................................................................................................. - 4 -3.1.3 水文 .......................................................................................................................... - 4 -3.2 矿床地质 ........................................................................................................................ - 4 -3.2.1 矿体特征 .................................................................................................................. -5 -3.2.2 矿石及围岩特征 ...................................................................................................... - 5 -3.2.3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 - 5 -3.2.4 矿岩物理力学性质 .................................................................................................. - 5 -3.2.5 水文地质条件 .......................................................................................................... - 5 -3.2.6 工程地质条件 .......................................................................................................... - 5 -4 采矿方法的选择和比较 ...................................................................................................... -5 -4.1 采矿方法选择的原则与影响因素 ................................................................................ - 5 -4.1.1 采矿方法的选择的原则 .......................................................................................... - 5 -4.1.2 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 .............................................................................. -6 -4.1.2.1 矿床地质条件 .................................................................................................... - 6 -4.1.2.2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 - 7 -4.2 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 .................................................................................................... - 8 -4.2.1 方案初选 .................................................................................................................. - 8 -4.2.2 初步技术经济分析 .................................................................................................. - 9 -4.2.3 综合技术经济比较 ................................................................................................ - 11 -4.3 标准矿块尺寸的计算及采矿方法图的绘制 .............................................................. - 11 -4.3.1 矿块工业储量计算表 ............................................................................................ - 11 -4.3.2 矿块采出矿石量计算表 ........................................................................................ - 11 -4.3.3 采矿方法图的绘制 ................................................................................................ - 12 -5 采准切割 ............................................................................................................................ - 12 -5.1 采准切割巷道布置 ...................................................................................................... - 12 -5.2 采准切割工程量表 ...................................................................................................... - 13 -5.3 采准切割工作量的计算 .............................................................................................. - 13 -5.3.1 采准系数及采准比的计算 .................................................................................... - 13 -5.3.2 同时工作的采准、切割工作面N的计算 ............................................................ - 14 -5.4采准切割进度计划图表的编制 ................................................................................... - 14 -5.5 采准切割巷道形成的方法 .......................................................................................... - 15 -5.6 采准切割成本的计算 .................................................................................................. - 16 -6 回采工艺 ............................................................................................................................ - 16 -6.1 凿岩 .............................................................................................................................. - 16 -6.2 装药爆破 ...................................................................................................................... - 16 -6.3 采场通风 ...................................................................................................................... - 17 -6.4 搬运 .............................................................................................................................. - 17 -6.5 采场地压控制和支护 .................................................................................................. - 17 -6.6 回采成本的计算 .......................................................................................................... - 17 -6.7 回采循环图表的编制 .................................................................................................. - 19 -7 小结 .................................................................................................................................... - 20 -8 参考文献 ............................................................................................................................ - 20 -9 致谢 .................................................................................................................................... - 20 -课程设计说明书1 总论1.1 课程设计概述为训练和提高学生在资料检索、数据计算、工程制图和科技写作等方面的技能;培养学生的技术实施、工程设计和研究开发能力;使学生面对模拟或实际的矿山工程设计课题,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提出可行与合理的技术设想和实施方案。
小纪汗矿井开采设计
摘要本设计为小纪汗矿井开采设计,小纪汗位于榆林市境内,交通便利。
本设计主采2号煤层,煤层地质条件较为简单,矿区总体规划及矿区范围划定小纪汗井田范围及井田面积均是一致的,全井田东西长13.05~19.43km,南北宽7.88~14.33km,井田面积约为220.125km2,煤层倾角为0-1度,煤厚0.68-8.64米,矿井设计资源量2285.05Mt,设计可采储量1733.85Mt,设计生产能力10.0Mt/a,服务年限123.8a。
小纪汗矿井采用混合开拓方式,设有主斜井、副斜井、回风立井三条井筒。
井田划分为盘区划分,采用综合机械化走向长壁一次采全高法采煤。
本设计是运用小纪汗煤矿的地质资料为研究基础,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对煤矿的要求设计,运用课堂所学到的知识,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着重对该矿井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说明:(1)矿井概述及地质情况(2)井田境界及储量(3)矿井服务年限(4)井田的开拓方式(5)采煤方法(6)井下运输方式(7)提升方式(8)矿井通风与安全(9)排水等,除了本矿井可以运用外,其他的矿山也可以参考该设计。
关键词:采煤方法;混合开拓;走向长壁;一次采全高;运输;通风ABSTRACTThis design is small Ji Khan mine mining design, small Ji Khan is located in the territory of Yulin City,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The design of the main mining coal seam No. 2, relatively simple geological condition of coal seam, Xiao Ji Khan of the scope of mine and mine area master plan of the mining area and mining area delineated are consistent, whole field long 13.05 to 19.43km, north-south width of 788 ~ 14.33km, mine area of about for 220.125km2, dip angle of coal seam is 0-1 degree, coal thickness 0.68-8.64 meters, mine design resources 2285.05Mt and design can be recoverable reserves 1733.85Mt, design production capacity of 10.0Mt/a, service life 123.8a.The mine adopts the main and auxiliary inclined shaft and air shaft mixed development, set up the main shaft, auxiliary inclined shaft, air shaft. Disc area used to long wall of a fully mechanized mining method. And illustrate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is the use of small Ji Khan coal mine geological data as the research basis, in guiding the teacher's guidance, according to the coal mine design, the use of classroom learned knowledge, combining the mine's actual situation, the author of the mine of the following aspects: (1) overview of mine geology, (2) mine realm and reserves, (3) the mine service life, (4) mine development, (5) mining method, (6) underground transport, (7) to enhance the way, (8) ventilation and safety, (9) drainage, in addition to the mine can be used, other mines can also refer to the design.Key words: coal mining method, the mixed development, to long wall, a fully mechanized, transport, ventil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目录1 矿井地质概况 (1)1.1 矿井位置及交通 (1)1.1.1 交通位置 (1)1.1.2 地形地貌 (1)1.1.3 气象及水文情况 (1)1.1.4 矿区概况 (2)1.2 矿(井)田地层及地质构造 (3)1.2.1 地层 (3)1.2.2 构造 (6)1.3 矿体赋存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 (6)1.3.1 煤层及煤质 (6)1.3.2 瓦斯赋存状况、煤尘爆炸危险性 (10)1.3.3 水文地质 (10)2 井田开拓 (13)2.1 矿(井)田境界及储量 (13)2.1.1 井田境界 (13)2.1.2 矿井资源/储量 (13)2.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 (19)2.2.1 矿井工作制度 (19)2.2.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19)2.2.3 矿井设计服务年限 (20)2.2.4 矿井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的关系 (21)2.3 井田开拓 (21)2.3.1 工业场地及井口位置的选择 (21)2.3.2 井筒形式的确定 (22)2.3.3 井筒数目的确定 (23)2.3.4 井筒断面设计 (25)2.3.5 井筒参数的确定 (30)2.3.6 井田内划分及开采顺序 (30)2.3.7 水平划分与标高确定 (31)2.3.8 大巷布置 (32)2.4 井底车场及硐室 (32)2.4.1 井底车场 (32)2.4.2 井底车场主要硐室 (32)2.4.3 井底车场主要巷道和硐室支护方式 (33)2.5 方案比较、确定开拓系统 (34)3 盘区巷道布置及采煤方法 (37)3.1 盘区布置设计依据 (37)3.1.1 地质资料 (37)3.1.2 盘区布置要求 (37)3.2 盘区的划分 (37)3.3 盘区布置参数 (38)3.3.1 采煤工作面长度确定 (38)3.3.2 盘区尺寸 (38)3.3.3 盘区生产能力的确定 (39)3.3.4 采区回采率 (39)3.4 盘区巷道布置 (39)3.5 采煤方法 (40)3.5.1 采煤方法与采煤工艺 (40)3.5.2 采煤方法选择 (40)3.6 巷道掘进及机械化 (41)3.7 劳动组织 (44)3.8 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45)4 运输及设备 (46)4.1 井下运输设计原则 (46)4.2 选择矿井运输方式和设备应满足的要求 (46)4.3 大巷煤炭运输 (46)4.3.1 大巷煤炭运输方式的选择 (46)4.3.2 大巷煤炭运输设备选型设计 (47)4.4 辅助运输方式及设备选型 (49)4.4.1 辅助运输方式 (49)4.4.2 辅助运输设备选型及数量 (49)5 矿井通风与安全 (51)5.1 矿井通风设计依据 (51)5.2 矿井通风自然因素 (51)5.3 矿井通风方法及方式 (51)5.4 矿井风量计算 (52)5.4 矿井总风量 (55)5.5 矿井负压及等积孔计算 (56)5.6 通风设备选型 (57)6 矿井提升、排水、空气压缩设备选型 (61)6.1 提升设备 (61)6.1.1 矿井提升设备的任务和特点 (61)6.1.2 矿井提升设备的选型 (61)6.2 排水设备 (63)6.2.1 矿井排水设备的任务 (63)6.2.2 排水设备的组成 (63)6.2.3 主排水设备以及主管路的选型 (63)6.3 压缩空气设备 (67)6.3.1 矿山空气压缩设备的组成 (67)6.3.2 空气压缩的选型 (67)7 矿井技术经济指标表 (70)致谢 (72)参考文献 (73)1 矿井地质概况1.1 矿井位置及交通1.1.1 交通位置小纪汗井田位于国家规划的“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横矿区”的东北部,地处榆林市城西12km处,隶属于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乡、芹河乡和岔河乡联合管辖。
矿井开拓方案设计案例
矿井开拓方案设计案例3 矿井开拓方案设计案例3.1 矿井开拓设计方案比较示例一3.1.1 矿井基本资料3.1.1.1 井田概况某矿位于丘陵地带,井田范围内地形起伏较大,仅井田南部靠近井田边界处地势较为平坦,可作为工业广场选址。地面标高+1460m~+1850m,井田南部境界外有汭水河流过,如图3-1所示。井田走向长度4.00~8.50km,倾斜长度1.40~4.40km,面积约为25km2。3.1.1.2 井田内可采煤层井田内煤层结构复杂,厚度变化大,主采5煤厚度0.02~83.00m,平均厚度33m,仅在西部局部不可采。次开采3煤厚度0~4.50m平均厚度1.58m,在东南部分布不均匀不连续、不稳定,灰分高,不适宜开采;西北部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可采储量17.2Mt。主要开采5煤的煤层赋存特点简述如下:(1)东区块段煤层条件好,平均厚度35.50m,倾角6~9°,面积9.70km2,可采储量317.20Mt。(2)北区块段煤层条件好,平均厚度18.80m,倾角10~25°,面积5.10km2,可采储量84.10Mt。(3)南区临近汭水河,煤层平均厚度32.00m,倾角5~11°,面积5.50km2,可采储量130Mt。(4)西区块段煤层结构复杂,煤层厚度变化大且有分叉现象,此区煤层位于西部向斜轴两翼,煤层倾角变化大。面积约3.40km2,可采储量25Mt。全矿井地质储量916Mt,其中5煤888Mt,3煤28Mt。本矿井属低瓦斯,煤尘有爆炸危险,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正常涌水量110m3/h,最大涌水量135m3/h;煤质属低灰、低磷、低硫、中发热量的长焰煤,是良好的动力和化工煤种。井田内煤层赋存深,覆盖层厚度在500m以上,表土含水丰富。第三系甘肃群下部的砂岩结构松软含水丰富,井筒施工困难。根据该矿自然条件,考虑技术经济合理性,对开采设计方案的主要原则问题确定如下:该矿煤层赋存稳定,储量丰富,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相对比较简单,除了东部的向斜和中部的背斜外,井田内无大断层,具有采用机械化采煤的条件;煤层瓦斯含量低,煤质好,具有较好的铁路外运条件,有加大开发强度的必要。根据井田可采储量,遵照矿井设计规范规定,将井型定为4.00Mt/a,经济上较为合理。考虑1.4的储量备用系数,矿井的服务年限为99a 。3.1.2 矿井开拓方案设计3.1.2.1 井筒的形式和井口位置5煤底板等高线约为+600m~+1000m,覆盖层厚,表土含水丰富,第三系甘肃群砂岩层强度低,富含水,厚度达120m左右。排除使用斜井开拓方式,选用立井开拓方式。关于井口和地面工业广场位置问题,由于井田东、北、西及中部地形起伏落差大,不便于布置工业广场及解决地面运输,而在井田南部沿水河一带地势较为平坦,且便于与现有的准铁路接轨,取水方便;东南块段煤层条件又好,是理想的首采区,把井筒和工业广场的位置设于井田南部较为适宜。井口和工业广场位置合适的地点有Ⅰ、Ⅱ、Ⅲ、Ⅳ四处场地可供选择。相比之下,场地Ⅲ偏离储量中心远,压煤量大,建工业广场还须搬迁一个小村庄,故最后选定Ⅰ、Ⅱ、Ⅳ三个场地作为比较方案的井口和工业广场位置。考虑到井田面积为长大,井型又大。因此结合井下的开采部署,前期可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矿井生产后期,在适当地点开凿分区进风井和回风井,采用分区式通风,有利于解决后期通风线路过、通风费用过高的问题。图3-1 井田及工业广场位置图Ⅰ-庞家磨场地;Ⅱ-何家庄场地;Ⅲ-曹家园场地;Ⅳ-任家磨场地3.1.2.2 开采水平数目和标高的位置井田内主采5煤的含量约占井田全部含量的96%,是开采水平服务的主要对象。设置水平时应以5煤为主兼顾3煤开采。该井田煤层倾角一般为6°~15°,倾斜长度在1400~4400m之间。从矿井的实际出发,考虑到合理的采区上、下山长度和上、下山煤量的比例,全矿设置一个水平开采全井田。井田的东南部斜长较长,可根据开采部署增设辅助水平进行开采。为此,针对水平标高的确定,现提出三个可行方案:方案甲:水平垂高定为+940m。首采区上、下山长度分别为1700m和1580m,能满足现有提升、运输和辅助运输设备的要求。全井田上山和下山储量分别为258Mt和278Mt,上下山储量比例适宜,但副井井底和井底车场连接处围岩处围岩条件差,断面大时施工困难,施工难度大。方案乙:水平垂高定为+930m。首采区上、下山长度分别为1560m和1720m。全井田上山和下山储量分别为282Mt和255Mt,上、下山长度和上、下山储量皆宜,但副井井底和井底车场连接处围岩处围岩条件好,也有利于车场和主要硐室布置。方案丙:水平垂高定为+915m。上、下山长度和上、下山储量都能满足生产和设备的要求,但井底围岩条件差,不利于车场和主要硐室的布置。结合比较,确定使用方案乙+930m水平较为合适。3.1.2.3 开采水平的巷道布置根据井田内煤层的赋存状况,水平大巷在西北部基本沿煤层走向布置,东南部大背斜水平大巷穿越背斜布置;井型大,生产集中,运输大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轨道大巷采用电机车运输。根据以上考虑,拟定出三个矿井开拓方案。3.1.2.4 开拓方案概述(1)方案一井口及工业广场选择在场地,立井单水平开拓开发全矿井。主、副井口标高+1480m,主、副井落底后下设+930m水平环形车场;+930水平轨道大巷按3‰流水坡度掘进,胶带大巷沿5煤底板掘进,回风大巷沿5煤中部布置,大巷与井底车场之间采用轨道石门、井风石门与上仓胶带巷连接。矿井初期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抽出式通风方式,矿井后期采用分区式通风系统,即在井田北部再凿一对进回风井;全井田共划分类13个采区,其中5煤10个,3煤3个,矿井移交的首采区为东一、西一两个采区。井田开拓方案平、剖面图,见图3-2、图3-3和图3-4所示。图3-2 井田开拓方案一平面图1-主立井;2-副立井;3-回风立井;4-+930 m水平东部轨道大巷;5-东部带式输送机大巷;6-东部回风大巷;7-+930 m水平西部轨道大巷;8-西部带式输送机大巷;9-后期进、回风立井图3-3 井田开拓方案Ⅰ-Ⅰ剖面图1-主立井;2-副立井;3-回风立井;4-井底煤仓;5-上仓带式输送机巷;6-分区煤仓;7-+930 m水平西部轨道大巷;8-+930m水平西部回风大巷;9-东部回风大巷(2)方案二井田及工业广场选择在井田外的场地,也为立井单水平开拓。主、副井口标高+1150m,井底设+930m水平环行井底车场。在井田中部背斜的西翼,基本沿煤层走向设+930m水平轨道大巷,沿5煤底板布置胶带大巷,沿5煤中部布置回风大巷。大巷的东侧,布置两条穿过背斜的东西向轨道石门,分别服务于北二、北四两采区,大巷与井底车场间采用轨道石门、进风石门和胶带石联系。矿井生产初期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后期采用中央边界式通风,即在井田的东、北部各开凿一个回风井回风。全井田共划分15个采区。其中5煤11个,3煤4个,北一、北三为首采区。矿井开拓方案见图3-5。图3-4 井田开拓方案一Ⅱ-Ⅱ剖面图1-回风立井;2-东部回风大巷;3-上仓带式输送机巷;4-+930 m水平东部轨道大巷;5-东部带式输送机大巷;6-分区煤仓;7-+930 m水平西部轨道大巷;8-西部回风大巷;9-西部带区输送机大巷;10-东部带式输送机大巷;11-+930m水平东部轨道大巷;12-东二采区上山(3)方案三井口及工业广场选择在场地,采用立井开拓。主、副井标高+1510m,车场水平标高+1030m,设置环行井底车场。全矿采用+1030m水平和+930m辅助水平开采。在井田中部背斜轴部附近,设南北向+1030水平轨道大巷,沿5煤底板设胶带大巷,沿5煤中部设回风大巷。在井田中部设置+930m辅助水平,主运输利用北四采区的集中胶带下山连接+930m和+1030m水平,辅助运输以暗斜井联接。矿井初期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后期在井田北部凿一对进回风井,使用分区工通风系统。全矿井共划分为15个采区,5煤11个,3煤4个。开拓方案见图3-6。图3-5 井田开拓方案二平面图1-主立井;2-副立井;3-回风立井;4-+930 m水平东部轨道大巷;5-+930 m水平井风石门; 6-+930 m水平带式输送机石门;7-+930 m水平轨道大巷;8-+930 m水平带式输送机大巷;9-后期进、回风立井3.1.3 开拓方案比较3.1.3.1 开拓方案技术比较(1)压煤方面方案一和方案三工业广场煤柱约23Mt,压煤量大;方案二工业广场不压煤,有利于提高资源回收率。(2)建井工期方案一、方案三井巷贯通距离短,建井工期短,投产快。(3)均衡生产方案一首采区煤层条件好,能迅速达产,两翼同时生产保证生产稳产和高产;方案三后期为单翼生产,产量不均衡;方案二首采区煤层条件差,对达产不利。(4)运输方面方案一运输环节少,反向运输量小。方案二与方案三上下山反向运输量大。方案二运输环节多。(5)基建投资方案一较方案二、方案三基建投资省。(6)外部条件方案一、方案三铁路进线短,方案二供水线路短。图3-6 井田开拓方案三平面图1-副立井;2-主立井;3-回风立井;4-回风大巷;5-+1 030 m水平轨道大巷;6-带式输送机大巷;7-+930 m水平材料暗斜井;8-集中带式输送机下山;9-+930 m水平轨道大巷;10-北部带式输送机大巷;11-后期进、回风立井3.1.3.2 开拓方案经济比较三个方案各有利弊,需进行经济比较才能确定优劣。方案经济费用比较主要有基本建设费用和生产经营费用。其中,基本建设费用有井巷开凿费,建筑物及结构物修建费和一些特殊的设备等;生产经营费用包括巷道维护费、提升费、运输费、排水费、通风费等。三个方案投资费用比较,见表3-1、表3-2。通过以上技术经济比较,可以看出,方案一在基本建设费用、生产经营费用上都是有利的,故确定采用方案一。本章是用方案比较法解决矿井开采设计的一个简化了的示例。对于一个具体的矿井,其客观条件是很复杂的,因此在研究开采设计方案时,应全面深入地研究各个方案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而正确的计算,以使所研究的问题取得正确的解决。表3-1 各方案工程量投资比较表项目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数量投资/万元数量投资/万元数量投资/万元井巷工程主井/m5501897.54701621.54851673.25副井/m582239050020505202132风井/m520130060015004801200井底车场/万元220022002200主要运输及回风道/m23001748640048648002128采区准备巷道/m28001568410022964992352井筒装备/万元800905870合计/万无11903.515436.512555.25工业场地运输工程占地面积/km2157501470016800土石方工程量/m3110000441200004813000052防洪排涝工程/万元180245260铁路专用线总投资/万元390051004500场外公路总投资/万元120230160供电通信线路投资/万元176189205供水管路投资/万元400300450主、副井提升设备投资/万元246023402270基建投资合计/万元19933.524588.521252.25表3-2 各方案投产20年内生产经营费比较表项目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矿井提升费721.89769.94661.95矿井带式输送机运营费311.33631.52450.44矿井辅助运输费124.48167.10158.18矿井主排水费121.33128.99108.59平面辅助排水费20.5730.1745.24矿井通风费127.89167.74131.91巷道维护费371.14501.23423.45合计1797.602396.741979.80吨煤生产运营费/元•t-1 4.50 5.99 4.953.2 矿井开拓设计方案比较示例二3.2.1 井田概况某矿位于平原地带,井田范围内地表标高为+80~+90m,表土及风化带厚度(垂高)约50~60m,表土中夹有厚度不一的流砂层,井田中部流砂层较薄,靠井田境界处较厚。井田内煤层上以+30m,下以-420m 的煤层底板等高线为界,井田两侧系人为划定境界。井田走向长9000m,倾斜长约1740m 。井田内共有4层可采煤层,倾角均为15°左右。由上而下,各煤层的名称、厚度、间距及顶底板情况如表3-3。井田内m 4煤层的底板等高线图及井田中部的地质剖面如图3-7和图3-8。 (图略)表3-3 煤层地质条件 煤层 厚度(m) 层间距(m) 顶板底板 m 1 1.8 直接顶为厚8m 的页岩, 基本顶为厚4m 的砂岩 直接底为厚10m 的页岩,下为40m厚的砂岩m 2 1.9 页岩、砂页岩、砂岩互层 m 3 1.6 页岩、砂页岩、砂岩互层 m 4 2.0 页岩、砂页岩、砂岩互层小计7.33.2.2 储量计算3.2.2.1 工业储量Z gZ g =9000⨯1740⨯(1.8+1.9+1.6+2.0)⨯1.32=15089.976万t 3.2.2.2 可采储量Z k永久煤柱损失按工业储量的5%计算:P =Z g ⨯5%=15089.976⨯5% =754.499万tZ k =(Z g -P )⨯C =(15089.976-754.499)⨯80%=11468.4万t 式中:P--永久煤柱损失,万t;C--采区采出率,中厚煤层不小于80%。 3.2.3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按大型矿井服务年限的下限要求,T 取60年,储量备用系数取1.4,求矿井 设计生产能力A 。a t k T Z A k /5.1364.1604.11468万=⨯=⨯=根据煤层赋存情况和矿井可采储量,按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规定,将矿井设计生产能力A 确定为120万t/a,再计算矿井服务年限:a k A Z T k 26.684.11204.11468=⨯=⨯=在计算矿井服务年限时,考虑矿井投产后,可能由于地质损失增大、采出率降低和矿井增产的原因,使矿井服务年限缩短,设置了备用储量Zb,备用量为:t Z Z k b 万68.32764.04.14.114684.04.1=⨯=⨯=在备用储量中,估计约有50%为采出率过低和受未预知地质破坏影响所损失的储量。矿井开拓设计时认定的实际采出的储量约为:11468.4-(3276.68×50%)=9830.1万t 3.2.4 开拓方案及技术比较 3.2.4.1 井筒布置由于本井田地形平坦,不存在平硐开拓条件,表上较厚且有流砂层,斜井施工困难,所以,确定采用立井开拓(主井装备箕斗提升煤炭),并按流砂层较薄、井下生产费用较低的原则,确定井筒位于井田走向中部流砂层较薄处。为避免采用箕斗井回风时封闭井塔等困难和减少穿越流砂层开凿风井的数目,决定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方式,回风井布置在井田上部边界走向中部。这样,井田需要开凿主立井、副立井和回风井三个井筒。3.2.4.2 阶段划分和开采水平设置根据井田条件和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本井田可划分为2~3个阶段,设置1~3个开采水平。阶段内采用采区式准备方式,每个阶段沿走向划分为6个走向长1500m的采区,采区划分为若干区段。在井田每翼布置一个生产采区,为减少初期工程量,缩短建井时间,采区间采用前进式开采顺序。因井田内瓦斯和涌水量均较大,采用上下山开采,下山部分在技术上困难较多,故决定阶段内均采用上山开采,由于井田斜长较大,倾角在为15°左右,因此排除了单水平上下山开采的开拓方案。这样,阶段划分和开采水平设置有两个方案,一是井田划分为两个阶段,设置两个开采水平;二是井田划分为三个阶段,设置三个开采水平。3.2.4.3 阶段和开采水平参数(1)水平垂高①两阶段、两水平:870⨯sin15°=225.1m,可取整为225m。②三阶段、三水平:740⨯sin15°=191.5m,可取为190m。500⨯sin15°=129.4m,可取为130m。(2)开采水平实际出煤量①两阶段、两水平方案第一、第二阶段为:9830.1/2=4915.05万t②三阶段、三水平方案第一阶段:(9830.1/1740)⨯740=4180.62万t, 第二、第三阶段:(9830.1/1740)⨯500=2824.74万t(3)水平服务年限①两阶段、两水平方案:第一、第二水平:68.26/2=34.13a②三阶段、三水平方案第一水平:(68.26/1740)⨯740=29a第二、第三水平:(68.26/1740)⨯500=19.61a(4)采区服务年限开采水平内每翼一个采区生产,矿井由两个采区同采保证产量,考虑1a的产量递增和递减期。两阶段、两水平方案中的采区服务年限:(34.13/3)+1=(11.38+1)a三阶段、三水平方案中的采区服务年限:一水平采区:(29/3)+1=(9.7+1)a二、三水平采区:(19.61/3)+1=(6.54+1)a(5)区段数目及区段斜长两阶段、两水平方案:每个阶段划分为5个区段,区段斜长为870/5=174m三阶段、三水平方案:一水平划分为4个区段,区段斜长为:740/4=185m;二、三水平划分为3个区段,区段斜长为:500/3=167m。(6)区段采出煤量①两阶段、两水平方案每个水平6个采区,每个采区5个区段,每个区段出煤量:4915.05/6/5=163.84万t②三阶段、三水平方案:一水平6个采区,每个采区4个区段,每个区段出煤量:4180.62/6/4=174.19万t二水平6个采区,每个采区3个区段,每个区段出煤量:2824.74/6/3=156.93万t井田内所划定阶段的主要参数如表3-4。表3-4 阶段主要参数3.2.4.4 大巷布置考虑到各煤层间距较小,宜采用集中大巷布置。为减少煤柱损失和保证大巷维护条件,大巷布置于m4煤层底板下垂距为30m的厚层砂岩内。上阶段运输大巷留作下阶段回风大巷使用。3.2.4.5 上山布置采区采用集中岩石上山联合准备,井田一翼的中央采区上山布置在距m4煤层底板30m以下的砂岩中,并在采后加以维护,留作下阶段的总回风通道及安全出口,其余采区上山位于距m4煤层底板约20m的砂岩中,并在这些采区采后加以报废。3.2.4.6 开拓延深方式考虑两种井筒延深方案,一是直接延深,二是暗斜井延深。根据前述各项决定,在技术上可行的开拓方案有下列四种,如图3-9。方案1和方案2的区别仅在于第二水平是用暗斜井延深还是直接延深立井。两方案的生产系统较简单可靠。两方案对比,第1方案需多开立井井筒(2×225m)、阶段石门(800m)和立井井底车场,并相应地增加了井筒和石门的运输、提升、排水费用。第2方案则多开暗斜井井筒(倾角15°,2×870 m)和暗斜井的上、下部车场;并相应地增加了斜井的提升和排水费用。对两方案的基建费和生产费粗略估算如表3-5,粗略估算后认为:第1和第2方案的费用相差不大。考虑到方案1的提升、排水工作的环节少,人员上下较方便,在方案2中未计入暗斜井上、下部车场的石门运输费用,以及方案1在通风方面优于方案2,所以决定选用方案1。方案3和方案4的区别也仅在于第三水平是用立井直接延深还是采用暗斜井延深。粗略估算结果如表3-6,方案4的总费用比方案3约高3.5%。两者相差不到10%,仍可视为近似相等。但方案4终究费用略高一些。再考虑到方案3的提升、排水等环节都比方案4更少,即生产系统更为简单可靠一些。所以决定采用方案3。表3-5 方案1和方案2粗略估算费用单位:万元表3-6 方案3和方案4粗略估算费用单位:万元余下的方案1和方案3相比,方案3的总费用、基建费和生产费都要比方案1低,两方案需要通过详细经济比较,才能确定其优劣。3.2.5 开拓方案经济比较第1方案和第3方案有差别的建井工程量、生产经营工程量、基建费、生产经营费和经济比较结果,分别计算汇总于表3-7~表3-11,方案1和方案3初期和后期大巷工程量计算如图3-10。表3-7 开拓方案1和3的建井工程量表3-8 生产经营工程量表3-9 基建费表3-10 生产经营费二水平三水平11361.190.15256527.806527.800.11290.1525995.49小计2685.782439.12合计23076.9520978.16表3-11 费用汇总项目方案1方案2费用/万元百分率/%费用/万元百分率/%基建工程费初期建井费398.50100399.1100.15后期基建费1385.001002096.0151.34%小计1783.51002495.1139.90生产经营费23076.9511020978.16100总费用24860.45105.9123473.26100在上述经济比较中需说明以下几点:①两方案的各采区均布置两条采区上山,且这些上山的开掘单价近似相同,考虑到全井田中采区上山的总开掘长度相同,即两方案的采区上山总开掘费近似相同,故未对比计算;另外,采区上部、中部和下部车场的数目在两方案中虽略有差别,但基建费的差别较小,故也未予计算②在初期投资中,方案3可少掘运煤上山和轨道上山各130m,在比较中未列入。③立井、大巷、石门及采区上山的辅助运输费用均按运输费用的20%估算。④井筒、井底车场、主石门、阶段大巷及总回风巷等均布置于坚硬的岩层中,它们的维护费用低于5元/a.m,故比较中未对比其维护费用的差别。⑤采区上、中和下部车场的维护费用均按采区上山维护费用的20%估算。采区上山的维护单价按受采动影响与未受采动影响的平均维护单价估算。由对比结果可知,方案1和方案3的总费用近似相同,相差5.91%。所以,还需进一步作综合评价优选。3.2.6 综合比较从前述技术经济比较结果来看:虽然方案1的生产费用比方案3高10%,但是其基建投资费用则明显低于方案3,低39.9%。由于基建费的计算误差一般比生产经营费的计算误差小得多,所以可以认为方案1相对较优。从建井工期来看,虽然方案1初期需多掘主、副井筒各35m,运煤及轨道上山各130m,但是可以少掘270m的主石门。因此,方案1的建井工期仍大致与方案3相同。从开采水平接续来看,方案3需延深两次,方案1仅需延深一次立井,对生产的影响少于方案3。综上所述,可认为:方案1和方案3在技术和经济方面均不相上下,但方案1的基建投资较少,开拓延深对生产的影响期略少一些。所以决定采用方案1,即矿井采用立井两水平开拓;第一水平位于-195m,第二水平位于-420m,两水平均只采上山阶段;阶段内沿走向每1500m划分一个采区,阶段内划分6个采区。本示例也可以通过综合评价优选的方法确定开拓方案,其具体步骤是: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具体情况和侧重不同,开拓方案的综合评价指标主要有矿井生产能力、第一水平服务年限、初期基建投资、矿井总基建费用、建井工期、吨煤成本、资源采出率、矿井工艺系统可靠性、采掘机械化程度等。②对上述评价指标进行量化和正规化。③合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④求各方案的综合评价值,据此确定选用方案。。
朱集矿1.5 Mta新井设计(机械CAD图纸)
摘要本设计包括三部分:一般部分,专题部分和翻译部分。
一般部分是朱集矿1.5Mt/a新井设计。
全篇共分为十个部分:矿井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井田境界和储量、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井田开拓、准备方式-带区巷道布置、采煤方法、井下运输、矿井提升与运输、矿井通风与安全和矿井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朱集矿井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境内。
矿井中心东南距淮南洞山约38km,交通极为方便。
矿区范围:西部与潘北矿相接,东部与皖北局毗邻,北部以明龙山断层为界,南部以F72断层为界。
东西走向长约7.9km,南北宽3.6km,面积约28.89km2。
13-1煤层为可采煤层,厚度为4.2m,平均倾角为5°。
矿井正常涌水量100m3/h,属于高瓦斯矿井。
煤尘有爆炸危险性,并且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
朱集矿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5Mt/a,服务年限为55.4a。
矿井工作制度为“三八”制。
矿井的采煤方法主要为走向长壁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
矿井为单水平带区开拓。
水平标高为-906m,采用立井开拓,主立井主要用于提升煤炭,副立井主要用于提升人员、矸石、和材料等。
矿井采用一矿一面的高效作业方式。
工作面长度为195m。
运输大巷采用胶带运输煤炭,轨道大巷采用蓄电池电机车牵引1.5t固定箱式矿车运输矸石和材料等。
矿井通风方式为抽出通风方式,风井布置方式为中央并列式。
专题部分主要介绍了矿井瓦斯综合防治。
翻译部分题目为:“Determination of rational support parameters of bolting and shotcreting with wire mesh in soft roadway”。
关键词:软岩巷道;区域拉压;拉伸变形;ABSTRACTThis design includes three part: General part, translation part with special subject part.The general part is a mine of Zhuji mineral 1.5Mt/a new well in design. The whol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en parts totally: The colliery says all and coalfield quality characteristic, coalfied state with keep deal, colliery work system, the ability of produce in design, and time limit to service, colliery expands and prepare the way - takes the working area tunnel arranges and adopt coal method, the transport under ground, colliery promotes with transport, colliery well ventilated and safety with main economic technique index sign in shaft.The Zhuji mine locates in the city of Huainan, Anhui province. It is roughly 38 km apart from Dongshan in Huannan. the transportation is extremely convenient. Colliery scope is from the east of the Panbei mine locates to the west of the Wanbei Coal Mining Administration. the northern Borders and the southern Borders are the Minglong mountain faultage and the F72 faultage respectively.The alignment in longth roughly is 7.9 km, the breadth from north to south is 3.6km, area is 28.89km2.In the Coalfield 13-1 layer is adopted coal seam. The thickness of 13-1 coal seam is 4.2m, the average cape is 5°. The colliery is normal to flow out the water measures 100 m3/ h, belongs to the high gas mineral. Coal contain Bang risk, and the coal seam has the tendency from spontaneous.The design produces ability for xieqiao mine is 1.5M t/ a, service time limit is 55.4 a. The mining work system is a " three-eight " system. The mining method of the mine is fully-mechanized full-seam mining face with longwall in the inclination.Mineral well is one level Gershgorim band the area expand. The level elevation is -906m, the adoption shaft expand, the main shaft used for promoting the coalprimarily, the auxiliary shaft used for promoting the personnel, spoil primarily, with material etc.The colliery adopts one mine one efficiently working-face method, establish moreover a back up. The length of working-face is 195 m. The big lanel adopts belt conveyore to transport coal and storage battery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ars lead 1.5t type mineral car conveyance spoil with material etc.The ventilated way under shaft is for drawing out the well ventilated way, the breeze well arranges way as centre concatenation method.The special subject part introduced a research of the gas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in mining.The translation is “Determination of rational support parameters of bolting and shotcreting with wire mesh in soft roadway”。
煤矿开采的技术创新案例
智能监控
智能化开采技术通过智能监控系 统,实现了采煤作业的实时监控 和管理,提高了采煤作业的安全
性和效率。
智能调度
智能化开采技术通过智能调度系 统,实现了采煤作业的优化调度 和管理,提高了采煤作业的协同
性和效率。
智能化开采技术的优势与效益
提高效率
智能化开采技术提高了采煤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了采煤过 程中的浪费和损失,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减少环境污染
降低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的 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 坏。
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设备, 提高矿井安全水平,保障工人 的生命安全。
促进可持续发展
符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 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为煤矿行 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
05
案例四:综合开采技术
综合开采技术的特点
促进可持续发展
技术创新有助于提高资源 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促进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 展。
技术创新的历史与发展
机械化开采
绿色开采
20世纪初开始出现机械化采煤设备, 如链式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等,提高 了开采效率。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 开采技术逐渐受到重视,如煤与瓦斯 共采、充填开采等技术,以减少对环 境的负面影响。
进行采煤作业。
危险环境作业
03
在危险的环境下,无人开采技术可以替代人工进行作业,降低
人员伤亡风险。
无人开采技术的优势与效益
提高效率
无人开采技术可以大幅提高采煤效率,缩短采煤周期,降低生产 成本。
降低事故率
无人开采技术可以降低煤矿事故发生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
提高资源利用率
无人开采技术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采煤作业,减少资源浪费,提 高资源利用率。
某9万吨小型煤矿技术经济设计案例
某小型煤矿(90kt/a)技术经济设计范例一、项目概况㈠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特征前进煤矿建设规模为9万吨/年,矿区走向长0.6~1.6km,倾斜宽0.4~1.0km。
采用平硐开拓,新建主平硐和回风平硐。
主平硐铺设轨道运输煤炭、矸石、材料及设备等,回风平硐安设主要通风机,原煤通过矿车运至工业场地,然后装车外运。
在矿井南东部+1212m标高开口施工主平硐揭穿C1煤层,然后沿走向施工联络巷,再顺煤层施工11运输下山(伪斜方向)至1044m标高;在矿井南东部+1222m标高开口施工回风平硐揭穿C1煤层,然后沿施工联络巷,再顺煤层施工11回风下山(伪斜方向)至1044m标高;与11运输下山贯通形成系统。
采用双翼开采,在下山西翼布置回采工作面,下山东翼布置掘进工作面。
主平硐在+1212m标高开口,以347º方位角,3‰的坡度施工至揭穿C1煤层,井口坐标为:X=3133392,Y=36546764,Z=+1212m。
回风平硐在+1222m标高开口,以347º方位角,3‰的坡度施工至揭穿C1煤层,井口坐标为:X=3133318,Y=36546734,Z=+1222m。
矿井划分为2个水平,3个采区。
一水平标高为+1044m,水平以上为1个采区(即11采区),水平以下为1个采区(即12采区);二水平标高为+921m,水平以下为1个采区(即21采区)。
12采区施工12运输下山、12回风下山至+921m标高,贯通形成系统。
然后布置回采和掘进工作面。
21采区施工21运输下山、21回风下山至+831m标高,贯通形成系统,然后布置回采和掘进工作面(见图2开拓系统、采区巷道布置及机械设备配备平面图和图 3 开拓系统剖面图)。
在11运输下山底部设置水泵房,标高为+1044m。
井巷工程量为3617m,其中岩石巷道911m,半煤巷2706m。
通风系统:中央并列抽出式。
以一个走向长壁炮采工作面达到9万吨/年设计能力,该矿井煤层倾角为8~42°,平均倾角21°,属缓倾斜~倾斜煤层,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
矿山开采课程设计实例
矿山开采课程设计实例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矿山开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和安全生产的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矿山开采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矿山开采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工艺流程。
(2)掌握矿山开采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措施。
(3)熟悉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矿山开采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2)具备矿山开采环境影响评价和治理的能力。
(3)掌握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和事故处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矿山事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矿山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3)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注重安全生产的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矿山开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和安全生产的知识。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矿山开采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工艺流程。
2.矿山开采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措施。
3.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
4.矿山开采技术发展趋势和产业政策。
5.矿山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讲授法:用于传授矿山开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矿山开采的环境影响和安全生产的知识。
4.实验法:进行矿山开采模拟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矿山开采技术》、《矿山环境保护》等。
2.参考书:《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矿山应急预案》等。
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图片等。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兖州煤田东滩煤矿240万ta新井的设计
采矿⼯程毕业设计-兖州煤⽥东滩煤矿240万ta新井的设计第⼀章矿区概况及井⽥地质特征第⼀节矿区概述⼀、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东滩井⽥位于⼭东省邹城、兖州、曲⾩三市接壤地区,矿井地理位置为东经116°53?45?,北纬35°26?16?(如图1—1)。
井⽥东以峄⼭断层为界;东北以FS18断层和FS68断层为界;南⾄F60断层与南屯井⽥相邻;西与鲍店矿井相邻;北接兴隆庄矿井。
井⽥东西长约6.77km,南北宽约4.84km,⾯积32.75km2。
区内交通极为便利。
京沪铁路⼤动脉纵贯井⽥中部,从东滩店车站起,南去邹城6km,徐州162km,上海818km;北去兖州14km,济南156km,青岛549km。
另有兖新铁路⽀线,西去济宁⾄鲁西南菏泽和河南新乡,与京九铁路和京⼴铁路联⽹;东去有兖⽯铁路专线⾄⽯⾅港308km。
公路四通⼋达,有104国道、京福⾼速公路、邹兖公路、济兖公路和济邹公路分别从井⽥东部、中部、南部和西部通过。
京杭⼤运河由济宁市西流过,⼀般能通航85t⼩轮,⼀、⼆⽉份⽔位变浅,不能通航。
⼆、地形特点及居民点分布区内为第四系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地⾯标⾼+42.46~+54.58m,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坡度极为平缓。
矿区范围内分布有⼤⼩村庄15个,⼤部分分布在井⽥边界。
另外,在矿区南部有⼤⽚职⼯住宅区。
三、⼯农业⽣产和原料及电⼒供应矿区内⼯业以煤炭为主,农业主要种植⼩麦、⽟⽶、棉花,间杂有果园、桑园、菜园和苗圃等。
本矿井建设期间,所需要建设材料,除钢材、⽊材和部分⽔泥需由国家计划供应外,其它砖、⽯、砂等⼟产材料,均由当地供应,满⾜建设需要。
矿区已建有110Kv罗⼴区域变电所,向本矿井供电的两回35Kv输电线路已建成送电。
四、矿区⽓候条件本区属温带季风区的海洋——⼤陆性⽓候。
根据邹城市⽓象局1959—1999年⽓象资,历年平均⽓温17.9℃,最⾼⽓温40.3℃,最低⽓温-18.3℃。
重庆大学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矿井开采设计范例
重庆大学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矿井开采设计范例重庆大学采矿工程毕业设计矿井开采设计范例篇一: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字号本科生毕业设计题目:大采高;综采技术姓名:王文斌学号:班级: 20XX级采矿本科班(新疆)指导教师:于景林编号:()摘要煤炭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煤炭工业的发展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矿产资源丰富的新疆自治区,各个大型煤炭企业陆续进入,进行资源开发。
山西潞安就是其中大型资源企业的其中之一。
潞新煤矿是新疆自治区重点煤矿,位于新疆哈密三道岭,矿产资源丰富,平均每年生产煤炭1000万吨左右。
1958年建矿,主要矿有潞新一矿、潞新二矿、潞新砂墩子矿、吉木萨尔矿等。
主要生产煤炭用于发电、化工、民用等。
本文主要观点有:在煤炭企业生产中地质条件和煤炭赋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优先考虑使用大采高采煤方法。
关键词:大采高;综采技术目录研究目的和意义 (5)1.研究目的 (5)2.研究意义 (5)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6)1、井田概况 (6)2.矿区开发简史 (8)3.矿区地层及构造 (10)4.井田地层及构造 (11)5.煤层煤质 (14)6.煤的化学性质 (16)7、瓦斯、煤尘和煤的自燃性 (16)第二章、矿井资源/储量、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2)1.井田境界及资源/储量 (24)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5)第三章、煤炭工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26)1、煤炭工业发展现状 (28)2、煤炭工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30)第四章、大采高技术发展现状 (32)1、我国大采高技术的应用 (32)第五章、综采工作面大采高采煤方法的应用 (35)1、矿井概况 (36)2、开采顺序 (38)六.研究结论及建议 (53)绪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研究目的为了研究大采高综采技术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详细地分析潞新二矿的煤层赋存和现有生产技术状况,并对中国主要煤矿企业先进矿井进行了研究,收集了使用大采高综采设备开采的有关技术资料,经过分析对比认为,目前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用大功率,高可靠性设备,具有较强地适应能力,在潞新二矿矿使用是可行的,必将进一步加快潞新二矿以减队减面,增产增效为主要内容的集约化发展步伐,推动潞新二矿乃至潞新的采煤技术发展,促进安全高效矿井的建设。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论文)-山西泽州天泰锦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120万吨初步设计(全套图纸)
第一章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第一节矿区概述一、地理位置山西泽州天泰锦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位于沁水煤田的东南部,地处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北东直距约15km处,泽州县巴公镇北板桥村附近,行政区划隶属泽州县巴公镇管辖。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3′09″~112°57′42″,北纬35°38′09″~35°39′37″。
全套图纸加153893706二、地形特点该矿井井田地貌特征为低山丘陵类型,黄土覆盖面大,“V”字型冲沟发育,地势北东高南西低,最高点位于井田的北中部山包上,标高为888.50m,最低点位于井田的西南部东板桥村,标高为780.10m,最大相对高差为108.40m。
三、交通条件该矿井工业场地北距高平市区约20km,东距长(治)—晋(城)高速公路约5km,南距北板桥火车站1.5km,并有运煤专线与该站相接,西部边缘为太(原)~焦(作)铁路与太(原)~洛(阳)公路,所产原煤均通过太(原)~焦(作)铁路与太(原)~洛(阳)公路销往全国,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便利。
交通位置详见附图1-1-3。
四、居民点分布矿井井田内有10个村庄,其中北板桥村、东板桥村和坡头村位于井田西部,老凹沟村、西张村位于井田北部,城公村位于井田中部,小河西村位于井田西南部,蔡河村、沟东村位于井田东北部,王沟村位于井田东南部。
五、矿井周边煤矿分布山西泽州天泰锦辰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井田周边与多个煤矿相邻,井田北西侧与兰花集团莒山煤矿相接、北东侧与高平市新庄煤矿相邻,并且与高平新庄煤矿界内西南角的朝阳、刘轩窑两座小煤矿相接,南西侧与山宗岭煤矿相接。
详见四邻关系附图1-1-5。
六、矿区工农业生产情况矿井所在区域分布有煤化工、煤矿、铸造、冶炼等一大批工业企业,基础设施完备。
区域内土地肥沃、耕地平整,有着良好的农业生产基础。
矿井建设和生产所需的原料和建筑材料,如砖瓦、水泥、石料、砂子等当地可以满足供应,钢材、木材需由外地购进。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北山煤矿90万吨年新井通风与安全设计
一般部分第一章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1.1 矿区概述1.1.1.交通位置矿井位于晋中市榆次区北约18km处,行政区划隶属于乌金山镇。
该矿南至榆次火车站约19km,西至鸣李火车站17km,西北距太原市20km,榆罕公路从矿井西北外围经过,矿井内有公路直通榆次区,交通较为便利。
1.1.2.地形地貌井田位于沁水煤田东北边缘,地处中低山地带。
沟谷纵横;地形极其复杂。
最高点位于矿区黑沙沟北部之东梁,海拔标同为1309.32m,最低点位于杜家山村北,海拔标高为980.00m,最大相对高程329.32m。
1.1.3. 矿区气候条件矿区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春干旱、多风、少雨(雪),夏秋雨水较多,雨季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年平均降雨量为410.40毫m,年平均蒸发量为1598.42mm。
年平均地面最高温度31.2℃,年平均地面最低温度1.6℃。
霜冻期一般为头年10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无霜期180天左右,最大冻土深度90cm。
风速最大10级,平均8级以上大风日数约26天。
根据《山西省工程抗震设防烈度图》榆次区属Ⅶ度区。
1.1.4.矿区经济概况本区以农业为主,其次为开采业、制造业。
煤炭工业在当地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适度发展煤炭工业为繁荣地区经济发挥重要的作用。
矿井建设所需的建材,如砖瓦、水泥、石料、砂子等当地可以满足供应,钢材、木材需由外地调进。
1.1.5.现有水源、电源情况(一)水源条件根据现有资料和矿井生产能力以及矿井用水特点,本设计水源采用井下排水和深井供水相结合。
矿井升级改造后,预计井下正常涌水量为50m3/d,经处理后可作为地面及井下生产和消防水源。
在工业场地有一眼深井,日涌水量600m3,作为矿井生活和消防水源。
因此矿井供水有保障。
(二)电源条件矿井扩建后,在矿井地面新设35kV变电站一座,装机容量为2×3150kV A。
本矿两回35kV电源,一回引自峪口35kV变电站,另一回引自北郊110KV变电站的35kV母线,送电距离分别为6km和14km。
矿井开采课程设计实例及设计格式
《矿井开采》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段向红班级:安全0902学号:310901010201指导老师:许彦鹏日期:2012年 1 月7 日目录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第一节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第二节采区内的再划第三节确定采区内准备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第二章采煤工艺设计第一节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第二节工作面合理长度的确定第三节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附表前言我国煤层的赋存条件多种多样,煤矿开采条件比较复杂;同时,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原有工业基础较薄弱,从而决定了我国煤矿的建设方式、采煤方法和管理体制具有多层次、多类型的特点。
煤矿矿井开采的重要特点是地下作业,生产环节多,工序复杂,要搞好掘进、运输、提升、通风、排水、动力供应,及生产技术及组织管理。
同时由于煤层的赋存条件变化的随机性,也增加了煤矿地下开采的复杂性。
因此,矿井开采是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和反映。
采煤方法是煤炭工业的关键技术方法,是建设现代化矿井基础,要通过发展机械化、自动化、工艺操作控制程序化,从而达到安全、高效、高产、资源损失少的目的,并努力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通过这一年的学习,对煤矿采区的布置及采煤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次的毕业设计为了达到以下几个目的:在这一年的学习过程中,对煤矿采区的布置及采煤的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次的毕业设计为了达到以下几个目的:1、初步应用《矿井开采》课程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矿井开采》课程的理解。
2、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基础。
目录第一章采区巷道布置第一节采区储量与服务年限第二节采区内的再划第三节确定采区内准备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第二章采煤工艺设计第一节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第二节工作面合理长度的确定第三节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附表第一章采区的基本概况整个井田有较大范围的正、逆断层和正斜、背斜,其地质构造复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其他设计方法 ❖ 1、统计分析法 ❖ 2、标准定额法 ❖ 3、数学分析法 ❖ 4、经济数学规划法
1、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就是根据现有生产矿井的实际情况,针对需要
解决的问题进行调查统计,借以数学分析方法,分析某些技术参 数之间的关系,某些参数的合理平均值或可取值范围。
矿井开采设计实例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矿井开采设计的程序与内容,矿井 开采设计方法及评价准则,掌握方案比较法的内容、步骤与 注意事项,具有应用方案比较法进行矿井开采设计的能力。
❖ 一、矿井开采设计包括:编制计划任务书(设计任 务书)、编制设计文件、建设施工、竣工验收和交 付生产。
经过批准的上一阶段设计中所确定的原则和技术标准,可作为 下一阶段设计的依据。例如,井田划分、井型、开拓方式、机械设备 造型、产品加工:工艺等。除个别情况下,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或某 种原因所致,允许初步设计做局部修改以外,矿井初步设计所确定的 设计原则,在做施工图设计时,—般不允许做较大修改。
除上述设计依据外,已签订的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外部协议、文 件等,设计时也应考虑遵循。
第一节 矿井开采设计的程序和内容 ❖ 矿井设计的依据
❖ (1)设计任务书 ❖ (2)精查地质报告 ❖ (3)国家总的建设方针、政策及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
的要求 ❖ (4)经批准的上阶段设计确定原则
设计任务书又称计划任务书,是生产管理部门向设计部门委 托设计任务的文件。其中明确规定了拟建项目的任务和设计 内容、技术方向、设计阶段、设计原则、计划安排以及配套 工程的发展计划与要求。
技术上的优越是指所选用的方案生产系统简单、可靠、 安全,采用了适合于该矿具体条件的先进技术,有利于采用新技 术新工艺,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综合机械化及自动 化,有利于生产的集中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采出率,有利于加强 生产技术管理,有利于安全生产。
经济上合理是指所选用的方案吨煤生产能力的基本建设 投资少和矿井吨煤生产费用低;特别是初期建设投资少,劳动 生产效率高,矿井建设时间短,投资效果好,投资回收期短, 矿井经济效益高。
安全可靠:矿井有良好的生产环境,生产系统可靠性高。
方案比较法 1、方案比较的步骤和内容 (1)熟悉基础资料,提出设计方案;进行技术论证。 (2)可选方案进行经济比较。 (3)根据经济比较结果,综合择优确定矿井开拓主导方案。 (4)对主导方案分支中各局部方案进一步优化, (5) 编写方案的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方案相关图纸。
2、标准定额法 标准定额法是以规范、规程和规定的形式对开采设计中的
某些技术条件或参数值做出具体规定,而后据此规定条件确定某 设计方案内其他有关参数。
3、数学分析法 数学分析法通常是以吨煤费用最低为准则,列出吨煤
费用与所求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采用微分法求极值的原 理求解开采设计方案中某些参数的有利值,这种方法称为微 分求极值法,也称为数学分析法。适用于设计项目为定黾 参数,初始数据为确定型,变量数日较少的情况。
4、经济数学规划法 应用了经济数学中线性规划的理论,借助于电子计
算机进行矿井开采设计,选择最优方案的一种方法。
第三节 矿井开拓设计方案比较示例
❖ 1、井田概况 ❖ 2、开拓方案技术比较 ❖ 3、经济比较 ❖ 4、综合比较
1.设计基本条件 2.提出的设计方案 3.技术分析论证 4.经济比较主要内容 5.综合确定设计方案 6.进行巷道施工设计
井田地质勘探报告是为矿井初步设计提供可靠的资源储 量的依据。保证井田境界和矿井井型不致因地质资料不准确 而发生重大变化,影响煤炭资源既定的工业用途。对地质条件 特别复杂的小型煤矿及地方小煤矿,可以详查最终地质勘探报 告作为资源储量的依据。
为使煤炭工业基本建设健康发展,必须遵循国家正式颁发的与建 设项目有关的方针政策,规程规范、规章制度和技术方向等;或国家 对建设项目明确规定的有关文件,如指定采用某种设备或标准 (通用、 定型)设计等,井可作为设计依据。
矿井开采设计方法 矿井设计包括井田开拓、采区准备和采煤方法,以及巷道掘 进、矿井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动力供应等各个生产系统。 其中以井田的开采设计为中心。 矿井开采设计主要应解决井田开采的技术方案和确定各项开 采参数,如确定井田开拓方式、新水平开拓延深方案、采准巷道 布置及生产系统,选择采煤方法,确定阶段垂高、采区走向长度、 采煤工作面长度等。使所选用的方案及参数在技术上是优越的, 经济上是合理的,安全上是可靠的。
矿井开采设计的程序和内容 1、提交矿井项目建议书 2、矿井建设可行性研究:是对矿井建设的必要性、注意 技术原则方案和技术经济合理性的全面论证和综合评价。 3、矿井初步设计:是指导矿井建设的技术经济文件,经 批准后是安排矿井建设计划和组织实施的依据。 4、施工图设计:是矿井建设、巷道施工的依据。 三、矿井设计工作的原则 1、提高设计水平,保证设计质量 2、保证合理的设计周期 3、加强设计审批工作
❖ 二、矿井开采设计分两部分按两个阶段进行:
❖ 1.开采方案设计:确定全矿或某一部分的开拓部署、 井巷布置、生产系统等主要技术原则;
❖ 2.井巷施工设计: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或方案设 计而进行单位工程施工图设计。
❖ 三、矿井开采设计分为:提交项目建议书、可行性 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四个部分进行。
❖ 井口及工业广场位 置
❖ 的方案比较
Ⅰ 庞家磨场地; Ⅱ 何家庄场地; Ⅲ 曹园场地; Ⅴ 任家磨场地
北纳
水河
井口及工业广场位置方案比较图
西
六
采 区西Biblioteka 四采 区❖井田开拓方式的方案比较西 五
采 区
西三
采 区
西 二
采 区
❖ 方案比较法应注意问题:
❖ 1.方案比较法是综合决策的过程。要考虑技术 优越,经济合理还要考虑符合国家政策。
❖ 2.方案比较法是重点比较的过程。费用相同或 相近的项目可不参与比较。
❖ 3.方案比较法要注意个方案的可比性。条件, 范围和单价与各指标要一致性。
❖ 4.方案比较法应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