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60教育版■文/次成加措德育法治教育是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较少接触社会生活,缺少学习资料。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积极开拓课程德育和法制教育的途径。
现在我们来谈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如何渗透道德教育。
一、教师为学生树立榜样。
在小学阶段,每个教师的言语和行为对学生都有重大影响,许多学生将教师视为日常生活中的榜样。
如果教师能够注意个人的行为规范,提高自我修养,可以对学生产生良好的辐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例如,在日常教学中,笔者贯彻教师的基本职业标准,“成为他人的教师”,并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以便为学生提供精细的道德教育。
此外,笔者在业余时间继续学习,以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成就和道德水平。
一次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在咒骂其他学生,为了使学生养成有礼貌的口语习惯,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放学后,笔者都使用文明的语言,为学生树立榜样。
当发现学生说坏话时,笔者会用自己的眼睛阻止提醒他们,以便学生理解说坏话是错误的。
经过长时间的指导,笔者注意到学生使用亵渎的语言少了得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同学们都使用文明的语言进行交流,提高了学生的个人素质。
可见,通过提高教师的个人素养,让学生向教师学习良好的道德操守,从而完成了模仿的愿望,规范了他们的行为,并提高了他们的素质。
二、创设德育学习情境。
很多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堂知识的时候,表示对课堂内容有很大的陌生感,很多情况下是教师本身的授课方式有待改进,如果想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先让学生对课程感兴趣,不管是在课堂开始还是课堂中间,还是课后安排上,都要进行统一规划和安排。
所以,在课堂开始的时候,我会结合当天的课堂内容,为学生们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通过情境中的故事,来吸引学生跟随我的思路,从而提升他们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兴趣,以此更好地进行内容的学习,便可以促进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德育教育的水平。
部编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计划
部编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
计划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德育渗透计划
一年级
单元德育渗透要点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由第1课《开开心心上学去》、第2课《拉拉手,交朋友》、第3课《我认识您了》和XXX《上学路上》四课组成。
针对儿童开始上学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教材从儿童实现学生身份认同、建立新的偮社交群体、了解和熟悉新生活中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成人群体、认识与熟悉自己的求学之路这四个方面进行引导,帮助儿童以积极的心态顺利开启小学生活。
本单元围绕学生学校生活这一新的生活空间及其中的重要事件展开,分别对应认识与了解自己的新校园,知道新校园中的相关设施与使用方法;了解与熟悉学校生活的制度化象征——号令,并能够依据号令作出相应的行动;掌握“上课”与“下课”两种最主要的学校生活形式,实现课间积极游戏与做好上课准备及积极参与课堂生活的引导目的。
本单元的教育意图在
于,通过对校园环境与新生活的形式与要求的了解,增强学生对校园及学校生活的亲近感,为学生愉快、积极地适应制度化学校生活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教育内容,是公共教育对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
由于家庭生活方式是个体化的,其生活领域也是相对隐私的,因而,作为公共力量的学校教育,在积极引导学生过生活的同时,也要避免过度敢于学生的家庭生活。
同时,也因涉及学生的家庭生活惯,所以本单元的教学,特别需要加强与家庭教育力量的合作与沟通。
2018—201年第一学期
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啦
第二单元
校园糊口真
快乐
第三单元
家中的安全
与健康
引导学生了解季节变化对自己生活的影响,积极适应变化,亲近大自然、欣赏大自然,快乐健康地生活;结合天气虽冷有温暖。
德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渗透路径
德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渗透路径摘要:素质教育是当代基础教育指导思想,基于素质教育背景,教师应高度关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利用课程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与法治意识,提升其综合素养。
让德育走进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助于德育的开展,有益于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益的提高,是素质教育视角下变革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主要形式。
为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探讨了德育视角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优化策略。
希望能为教师带来一定帮助,为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支持和助力。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教育;渗透路径引言:小学是学生学习各项知识的启蒙阶段,是学生适应校园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培养行为习惯、生活态度与认知能力的关键时期。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中积极主动地渗透德育元素,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情感[1]。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越来越重视道德与法治教育,但学生犯罪案件屡见不鲜,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比如,近年来兴起的“放贷风暴”,导致不少学生毁了自己的生活。
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要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
小学是学生树立健康观念的开端,因此,在小学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能使这些仍然处于低认知能力的学生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还要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守住法律和道德底线。
教师运用生活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难度,对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有积极意义[2]。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渗透德育的路径分析(一)教师以身作则,引领学生发展小学生都有较强的模仿能力,而教师就是学生最常接触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如“我们的班级”一课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知道自己是班集体重要的组成部分,要积极维护班级荣誉,热爱集体,主动参与集体活动。
一年级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一年级德育渗透工作计划一、背景介绍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习惯,帮助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在一年级的德育渗透工作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习惯和礼仪,以及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二、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1.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意识:通过组织讲座、校园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明辨真伪、防止作弊,并举办诚信评比活动,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小组活动、团队竞赛等,让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关爱:组织参观社区老人院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感受到关爱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参与公益活动,积极帮助他人。
三、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礼仪1.培养学生的自觉自律:通过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规范的饮食习惯等,引导学生自觉自律地管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教育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将教育学生如何礼貌待人,包括在家庭中、学校里和社会上,注重培养他们的形象与礼仪意识。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开展环保活动等,引导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关心自然和他人。
四、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体育爱好等,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失败:通过故事讲述、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失败,相信自己的潜力,并勇敢面对挑战。
3.提倡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创新能力: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勇于尝试新的思维方式。
五、实施措施和时间安排1.制定德育教学计划: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制定德育渗透的具体计划,明确目标和安排相应的活动。
2.组织讲座和活动:邀请专家、老师、家长等给学生讲座,组织校园活动,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德育渗透工作。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渗透计划第一篇: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渗透计划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渗透计划一、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小学生大部分是经过幼儿园学习和做游戏阶段成长起来的,也有个别的没有上幼儿园.上幼儿园的学生聪明伶俐,有实践能力.经过几周的小学学校生活,一年级的小学生基本上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一定的课堂常规,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文明行为的习惯,但是也有一部分小学生自我控制力差,行为习惯、课堂常规表现的不够好,待以后改进.二、工作目标1.坚持育人为本,推进德育创新.2.在德育的内容上, 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3、在德育的渠道和方法上,突出道德体验,道德实践,以“关爱、理解、互动”为德育工作思路,抓住德育关键,突出德育主体,优化德育载体,使学校的德育形成“ 真情德育”、“ 爱心德育”、“ 快乐德育”、“ 实践德育”和“ 全员德育”的特色,让德育因行动而光芒四射,让学校因和谐而充满活力.三、教学措施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德育工作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是否到位,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统一起来.因此要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必须首先解决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识问题,这是德育的关键所在.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育,是品德与生活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品德教育,是品德与生活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品德与生活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了解品德与生活结构,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德育教育.(一)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等结合起来,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的思想品质.(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品德与生活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生活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思考品德与实践结合.(三)结合不同的组织教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思想;课堂小结表扬好人好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四)结合偶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学生在活动时的思想和行动的真实流露与表现,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动和表现,及时处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的目的.(五)结合教师以身作则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总之,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品德改革的需要,也是品德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只写在计划与教案中,或进行空洞的说教.要把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能测量、能评价,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内容,建立合理的、客观的、科学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品德与生活在德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2018.03第二篇:学科德育渗透计划学科德育渗透计划“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
一年级品德法制渗透教案
一年级品德法制渗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品德和法制的基本概念,认识到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遵守规则、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
3. 引导学生了解基本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二、教学内容:1. 品德教育:尊重他人、遵守规则、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勤奋学习。
2. 法制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遵纪守法、防范风险、自我保护。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故事讲解、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视频播放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结合日常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品德和法制的重要性。
3. 采用问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四、教学安排:1. 第1-2周:品德教育,重点讲解尊重他人、遵守规则、诚实守信。
2. 第3-4周:法制教育,重点讲解法律法规基础知识、遵纪守法。
3. 第5-6周:品德教育,重点讲解助人为乐、勤奋学习。
4. 第7-8周:法制教育,重点讲解防范风险、自我保护。
5. 第9-10周:综合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践行品德和法制。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遵守纪律情况。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态度是否认真。
3. 学生实践表现:关注学生在社会公益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品德和法制素养。
4.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自我反思,相互评价,共同进步。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品德与法制教育一年级教材。
2. 辅助材料:故事书、图片、视频、PPT等。
3. 实物教具:标志牌、法律法规宣传册等。
4. 网络资源:相关法律法规、案例分析、教育视频等。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品德和法制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自我约束和法律意识。
八、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图片等引发学生对品德和法制的兴趣。
2.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品德和法制的基本概念,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2023年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计划
2023年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计划一、总体目标2023年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计划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教育活动和教学手段,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二、具体目标1. 培养小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包括诚实守信、友善关爱、勤奋向上、团结协作等方面。
2. 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能够关注社会问题、参与社会活动。
3. 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思维,让他们能够遵守法律、尊重法律。
4. 提高小学生的法治素质,培养他们的法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具体措施1. 教材与教学内容改革: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全面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增加案例分析与讨论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深入思考和探讨。
同时,将道德与法治内容渗透到其他学科中,提高教育的全面性和一体化性。
2. 教师专业培训:通过组织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道德教育理论、案例分析与解决方法、法律知识等方面,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3. 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加大对小学德育资源的投入,建设良好的教育网络平台,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在线交流平台,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4. 丰富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各类德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德育讲座、法治知识竞赛等,加强学生的法律宣传和教育。
同时,加强与家庭、社区的合作,组织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德育活动,形成家校社区共同育人的良好格局。
5. 注重实践教学:鼓励学校开展体验式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各种问题和困境,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四、评估与调整1. 设立评估机制:建立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计划的评估机制,定期组织专家评估、学生测评和教师评价,对德育工作进行全面评估。
2. 反馈和调整:根据评估结果,及时总结经验,调整教育活动和教学内容,不断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的水平和效果。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德育的渗透方式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德育的渗透方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渗透德育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有着先天的优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将教材中基础知识与德育内容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使学生掌握社会规则,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本文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及策略进行探讨。
一、深入解读教材,提升德育能力小学德育的教学内容设计较多,除基本的课堂知识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也有着紧密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清楚意识到这一特质,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将知识和德育教育融为一体,将德育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优秀的德育能力。
[1]例如在对《欢欢喜喜庆国庆》进行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对教材中的基础内容进行解析,通过内容的分析不难发现在这一章节渗透爱国情怀的教育不仅符合教学内容,更是能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教育。
首先,教师可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祖国成立的艰辛过程,随后可通过展示阅兵仪式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祖国的强盛和发展的迅速,并根据阅兵活动中讲话的内容进行家国情怀的逐步构建,使学生在全国的联欢中感受祖国的魅力。
在这样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能够根据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思考,在课堂中逐渐形成良好的爱国情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能够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并通过融入德育知识的方式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德育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二、结合学生生活,开展德育渗透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的教材中有着大量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其生活化的特质融入德育教育,提升德育教育的趣味性及课堂的生动性,使学生在学习德育知识及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感受到趣味性,进而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进行学习。
[2]例如在对《我们当地的习俗》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便可结合学生家乡的特产、风俗及人情等进行讲解,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逐渐提高对家乡的热爱。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对家乡的认知,教师还可带领学生展开户外拓展活动,带领学生对家乡的改变和城市的更新进行直观地了解,如街道的筹建、新建筑的规划、公园的修整、学校的扩建等。
小学一年级德育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德育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1.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日常的德育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礼仪等行为习惯,如尊重他人、爱护公物、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等。
2. 塑造健康人格:引导学生初步形成热爱祖国、珍视友情、尊重师长、关爱他人的道德情感,初步建立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3. 构建和谐班级氛围:通过班级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形成团结友爱、互助互进的班级氛围。
二、具体工作内容与措施1. 德育课程渗透:在语文、品德与生活等课程中融入德育元素,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熏陶。
2. 班级常规管理:制定并执行班级日常行为规范,通过每日评价、每周小结、每月表彰等方式,激励学生自觉遵守纪律,养成良好习惯。
3. 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我是小学生”、“我是文明小公民”、“尊老爱幼”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体验和内化德育理念。
4. 家校共育: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制定家庭德育计划,形成家校德育教育的合力,共同关心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5. 环境育人:优化班级环境,如设立班级荣誉榜、正能量展示栏等,让环境成为无声的德育教材。
三、阶段计划与评价1. 第一学期:侧重于新生适应期的常规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通过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和初级的主题教育活动,奠定德育基础。
2. 第二学期:在巩固前期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深化德育内涵,通过更高层次的主题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
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观察记录、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家长反馈等多种方式,对学生德育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既注重过程评价又注重结果评价,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道德与法治课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道德与法治课如何渗透德育教育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意识。
如何将道德与法治课内容融入到德育教育之中,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道德修养,是当前学校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校园文化等方面探讨道德与法治课如何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
一、教学内容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不仅包括法律法规知识的传授,更应涵盖道德伦理、公民道德等方面的知识。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
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新闻事件,向学生传达正确的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互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其中,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例如,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沟通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走进社会,了解真实的社会现象,从而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三、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生成长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主题班会、开展道德讲堂等活动,将道德与法治课内容融入到学校的日常教育活动之中。
同时,学校要建立起明确的校规校纪,严格执行校规,倡导文明礼仪,让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
校园文化的构建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全体师生齐心协力,才能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取得实效。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将其内容渗透到德育教育之中,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
只有在多方合作的共同推动下,才能培养出品德高尚、法治意识强的社会新人。
愿我们的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下茁壮成长,成为德法兼备的栋梁之才。
一年级德育渗透工作计划(精选12篇)
一年级德育渗透工作计划一年级德育渗透工作计划(精选12篇)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迎来新一轮的努力,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工作计划吧。
好的工作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德育渗透工作计划(精选12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德育渗透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把德育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也必须重视德育。
二、培养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引导我们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律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根据学生的德育基础,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德育。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有责任、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格,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措施和方法:(1)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德育的过程不仅是讲道理和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熏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
教师的形象和他们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而直接的。
教师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教师仪容等。
能在无形中感染学生的美,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操。
比如,为了上好一堂课,老师们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不仅学习愉快,而且对老师有一种敬仰之情,对老师有一种责任感,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认真研读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通过对知识的分析来运行德育。
(3)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如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
以教学方法为例,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
这种学习方法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学生应该一起学习,对别人的学习和自己的学习负责。
学生应该在有益于自己和他人的前提下学习。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将意识到个人目标和小组目标是相互依赖的,只有小组的其他成员都成功了,他们才能成功。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计划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计划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计划一、引言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道德与法治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年级德育渗透计划
一年级德育渗透计划第一、工作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通过系统的德育教育,使一年级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有责任感等。
计划在第一学期末,至少90%的学生能在日常行为中展现出良好的道德素养。
2.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通过法律教育,让学生了解并遵守基本的法律规范,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目标是在第二学期末,至少有80%的学生能够理解并遵守校规校纪,知晓自己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通过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抗压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目标是在两个学期内,至少有85%的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有效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第二、工作任务1.制定德育教育课程:结合国家课程标准,开发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德育教育课程,确保课程内容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计划每个学期开设至少10个课时的德育教育课。
2.组织法律教育活动: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计划在两个学期内,至少组织2次大型法律教育活动,涉及所有学生。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目标是在两个学期内,至少对所有学生进行一轮心理健康教育。
请确保实施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达到最佳的德育教育效果。
第三、任务措施1.完善德育教育课程: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德育教育内容,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
计划每个学期对德育教育课程进行一次全面评估和调整,以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2.加强法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培训专兼职法律教师,提高他们的法律教育水平,确保法律教育的质量。
计划在两个学期内,至少组织2次法律教育师资培训活动。
3.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通过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
计划在两个学期内,至少聘请2名专业心理健康教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
2024年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在2024年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计划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法治意识和公民素养。
以下是一份针对2024年的德育渗透计划,旨在通过学科教学,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课程,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
一、课程目标1.道德观念培养:通过学习道德规范和传统美德,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能够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准则。
2.法治意识提升:加强法治教育,使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培养他们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公民素养培育:通过学习公民权利和义务,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公共事务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结合时政热点:紧跟国内外重大时事,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和道德判断能力。
2.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道德与法治内容,通过问题探究、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3.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法律宣传等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道德与法治的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三、具体实施措施1.课堂渗透: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与法治的相关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主题活动:定期举办以道德与法治为主题的班会、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3.家校合作:通过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形成家校合力。
四、评价与反馈1.过程性评价:通过观察、作业、课堂表现等,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进行持续评价,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策略。
2.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项目评估等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促进他们的自我反思和成长。
五、保障措施1.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德育与法治教育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提升教师的德育渗透能力和法治教育水平。
2024年道法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2024年道法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为核心,将德育渗透于道法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工作目标1.通过道法学科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和法治思维。
3.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行为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4.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5.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三、工作原则1.全员参与原则:全体教师都要参与德育渗透工作,将德育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2.全程渗透原则:将德育渗透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从课堂内到课堂外。
3.全面覆盖原则:德育渗透要覆盖到所有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4.学科融合原则:将德育与道法学科有机融合,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形成合力。
5.实践导向原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四、工作内容与措施1.课程设计与实施:△优化道法学科课程内容,增加德育元素,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形式,增强教学吸引力。
2.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德育渗透的能力和水平。
△建立德育渗透工作交流平台,促进教师间的经验分享和合作。
△鼓励教师开展德育渗透的教研活动,提升教学研究能力。
3.学生参与与互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参与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如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162学习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而且可以发展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生活哲学,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形成三种观点,更好地支持小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帮助学生走向国家和社会。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传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多数为"教师主导讲授道德观念与法治思想,学生机械化接受"这一单方向传输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课堂氛围较为压抑,很难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也难以达到德育教育最优效果。
为此,小学教师应借助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营造直观立体的课堂情境与氛围,提升课堂效率,为德育教育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
一方面,教师要注重课堂导入环节对于课堂氛围整体基调的奠定性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开展课堂导入,例如针对"大自然,谢谢您"这一课程的讲解,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播放一段地球现状的视频,尽可能选择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内容,例如,不合理的垃圾处理造成海洋生物灭顶之灾此类,激发学生同情心与思考的内容,将学生立刻带入实际情境中,增添现场感,由此奠定立体直观、生动鲜明的课堂氛围基调。
另一方面,教师应注重课堂过程中的课堂氛围的保持,调查研究显示,课堂开始,二十分钟之后,在教师保持原有教学方式与进程的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会减少40%左右。
为此,教师应注重持续浓厚的课堂氛围,尤其是课堂中段的氛围再创造。
当教师发现部分学生产生课堂疲倦现象时,可以及时就所讲问题展开一次班级讨论,例如"我们怎么保护珍贵的大自然",将全班同学调动进课堂的全过程中。
二、丰富教学方法。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只会主动学习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如果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那么就可以提高学习质量。
不管是哪门学科,都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尤其是道德与法治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德育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清新空气是个宝》这一内容时,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提前给学生准备一些前些年天空的照片,再准备一些近几年天空的照片,使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这些照片,将教材中的文字转变成生动有趣、真实的图片,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对比近些年空气的变化。
(完整word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渗透计划一、情况分析一年级的小学生大部分是经过幼儿园学习和做游戏阶段成长起来的,也有个别的没有上幼儿园.上幼儿园的学生聪明伶俐,有实践能力.经过几周的小学学校生活,一年级的小学生基本上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一定的课堂常规,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文明行为的习惯,但是也有一部分小学生自我控制力差,行为习惯、课堂常规表现的不够好,待以后改进.二、工作目标1. 坚持育人为本,推进德育创新.2. 在德育的内容上, 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3、在德育的渠道和方法上,突出道德体验,道德实践,以"关爱、理解、互动"为德育工作思路,抓住德育关键,突出德育主体,优化德育载体,使学校的德育形成" 真情德育"、" 爱心德育"、" 快乐德育"、" 实践德育"和" 全员德育"的特色,让德育因行动而光芒四射,让学校因和谐而充满活力.三、教学措施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德育工作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是否到位,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统一起来.因此要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必须首先解决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识问题,这是德育的关键所在.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育,是品德与生活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品德教育,是品德与生活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品德与生活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了解品德与生活结构,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德育教育.(一)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等结合起来,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的思想品质.(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品德与生活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生活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思考品德与实践结合.(三)结合不同的组织教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共财产的思想;课堂小结表扬好人好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四)结合偶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学生在活动时的思想和行动的真实流露与表现,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动和表现,及时处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的目的.(五)结合教师以身作则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总之,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品德改革的需要,也是品德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只写在计划与教案中,或进行空洞的说教.要把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能测量、能评价,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内容,建立合理的、客观的、科学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品德与生活在德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2018.03。
2024学年度小学一年级德育工作计划
2024学年度小学一年级德育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本学年的德育工作旨在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情商与适应能力,塑造他们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心态,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二、工作内容1. 建立健全德育管理机制(1)建立德育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工作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保证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完善德育档案的管理,记录学生的德育表现和成长情况,为德育评价提供依据。
2. 开展课堂德育教育(1)设计生动有趣的德育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公德、勤劳、坚持等良好品德。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传授道德知识,开展道德小常识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好人好事。
(3)组织学生开展班级德育活动,如道德微型剧、班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1)组织学生进行晨午检,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2)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活动时,引导学生遵守纪律,礼貌待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3)开展校园文明活动月,组织学生进行整理书包、整齐座位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情商和适应能力(1)开展情绪管理课程,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健康地处理情绪,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
(2)组织学生参加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3)开展户外教学活动和班级团队建设活动,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适应能力。
5.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1)建立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情绪、学习等方面的辅导和帮助。
(2)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应对压力。
(3)建立家校合作机制,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心理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工作措施1. 制定详细的时间表,明确各项德育任务的执行时间和责任人。
部编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德育渗透计划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
下册德育渗透计划
一年级
单元德育渗透要点
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
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由第1课《我们爱整洁》、第2课《我们有精神》、第3课《我不拖拉》和第4课《不做“小马虎”》组成,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习惯问题而设
计。
前两课侧重从外在基本文明形象的塑造到
内在精神气质的培养;后两课针对学生在这一
时期普遍存在的作业拖拉、马虎等问题设计,
引导学生养成讲文明、讲卫生、乐学、勤奋的
好习惯。
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
本单元利用这一学期主要处于相对温暖的春季,鼓励学生多到室外活动,接触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包括亲近来自大自然的风、植物和动物,帮助他们克服与大自然的疏离,建立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本单元包括对身边植物的了解与欣赏,以及在与植物共处时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对自己身边常见动物的观察与欣赏,以及自己与动物共在、共处时要注意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与大自然亲近和共生共存的观念,让他们在大自然中玩耍时实现与大自然的交流,从大自然中获得快乐。
第三单元我爱我家
第三元《我爱我家》,由第9课《我和我的家》、第10课《家人的爱》、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第12课《干点家务活》四课组成。
本单元引导学生从了解自己生命的来历开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一、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大部分是经过幼儿园学习和做游戏阶段成长起来的,也有个别的没有上幼儿园.上幼儿园的学生聪明伶俐,有实践能力.经过几周的小学学校生活,一年级的小学生基本上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一定的课堂常规,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文明行为的习惯,但是也有一部分小学生自我控制力差,行为习惯、课堂常规表现的不够好,待以后改进.
二、工作目标
1. 坚持育人为本,推进德育创新.
2. 在德育的内容上, 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3、在德育的渠道和方法上,突出道德体验,道德实践,以"关爱、理解、互动"为德育工作思路,抓住德育关键,突出德育主体,优化德育载体,使学校的德育形成" 真情德育"、" 爱心德育"、" 快乐德育"、" 实践德育"和" 全员德育"的特色,让德育因行动而光芒四射,让学校因和谐而充满活力.
三、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德育工作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识是否到位,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把教书与育人有机统一起来.因此要提高德育的有效性,必须首先解决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认识问题,这是德育的关键所在.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育,是品
德与生活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品德教育,是品德与生活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其特点、遵循其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品德与生活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了解品德与生活结构,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德育教育.
(一)结合课堂常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重点地把课堂常规的内容和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等结合起来,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遵守规章制度和热爱集体的思想品质.
(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品德与生活教学具有内容多、范围广、思想性强等特点,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由于各个生活项目内容不同,所达到的效果也不同,教师要善于思考品德与实践结合.
(三)结合不同的组织教法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的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共
财产的思想;课堂小结表扬好人好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
(四)结合偶发事件的处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过程中,偶发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学生在活动时的思想和行动的真实流露与表现,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行动和表现,及时处理有代表性的事件,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表扬或批评,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的目的.
(五)结合教师以身作则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总之,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品德改革的需要,也是品德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必须同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只写在计划与教案中,或进行空洞的说教.要把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能测量、能评价,具有可操作性的实际内容,建立合理的、客观的、科学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使学校品德与生活在德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