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三农问题” 的主要表现与解决途径_1

合集下载

三农问题及其应对方式

三农问题及其应对方式

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

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新农村建设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

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受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

目前,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

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

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旧村改造问题。

在当今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下,多少不规范的所谓“改造之举”是多么的令人心寒。

其中集体土地被非法买卖是一大问题。

而这背后又是各方势力的利益之争。

农村以土地广阔,发展宽阔而著称。

如果土地不保,何以谈发展?即使是发展了,农民也是同样没发展,相反而是在旧村改造中被抹杀掉,农民也就没有翻身的机会。

在处理农村土地的时候,多少的不规范行动在众怒睽睽之下被鄙视,而没有人站出来为他们说话。

当今社会的飞农业速发展,这个问题已经不能小看,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改造,我们是不是还能这样空喊口号而为之呢?政府应当派专人组成考察团队,落实农村土地的使用情况,做到心里有数才行。

还有就是要强化法律意识,对农村土地征用办法进行公布,防止不法利益集团钻空子。

旧村改造也要做出明确规定,对于侵占宅基地的要做出具体补偿办法,建立必要的服务设施。

当然农村问题还有很多方面,它遍及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养老医疗问题和幼儿教育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等等的不规范需要我们去重视,去改正。

编辑本段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

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

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

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在“放一只羊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的错误观念指导下形成的便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

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
三农的问题成因主要由四点组成:历史原因、政治因素、经济技术、文化思想落后
1 历史原因
· ① 是工农产品剪刀差。建国初期,为了发展工业,政府对农产品实行价格剪刀差,以牺牲农业发展 为代价,发展工业。 · ② 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农业和非农业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被筑起了一道高墙,随着经济的 发展,历史上延续下来的传统农业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其弊端也日益凸显。 · ③ 是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在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思想的指导下,多数地方政府重视重工业 发展而轻视轻工业,重视生产性建设而轻视非生产性投入,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业发展长期 停滞不前。
中央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 ”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2004年2月8日,针对近年来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 《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也是时 隔18年后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文件要求,要调整农业结构, 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 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农民贫
从上世纪后5年到进入新世纪,我国国民经济一直维持在7%~8%的较高增长速度,在城市居民 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日益突出。
·农民弱
现在农民逐渐丧失了生产资料,耕地,宅基地,失去了自己的房子,并且现在中国老龄化非常 严重,农村劳动力下降。3三农来自题的成因三农问题的成因
2
三农问题的表现
三农问题的表现
“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 农村问题:农村条件差,面貌落后,农村人口锐减,经济不发达。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

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

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

十六大以来,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班级:09级思政二班姓名:王莉学号:12009244315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摘要: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三农问题集中反映在农民收入过低,农民就业问题严重,以及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缓慢上。

因此,我们应该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从而造福于人民。

本文从“三农”问题的含义、现状及对策出发,探讨解决其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三农问题出路措施政策一、三农问题的含义农业问题,主要是指农业产业化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三是农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不相适应。

农村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基础薄弱;二是城镇化进程滞后,要看到,“三农”问题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城乡经济结构是密切相关的。

城镇化率低,且村镇极其分散,工业企业小而且少,缺乏产业群规模的大型企业的支撑,缺乏规模效益,与区域经济工业化的要求极不适应,农民的非农产业出路极其狭窄;三是乡村面貌落后:由于基层组织和乡级政府职能上的错位,乡村规划落后,或基本上没有规划,无法有力执行规划的问题十分普遍,导致乡村建设混乱。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二是农民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三是农民的文化素质得不到较快提高。

二、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现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

不论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改革开放以后还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可见三农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性。

所谓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国家安,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一定要处理好三农问题,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积极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

三农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三农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三农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三农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三农工作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石,关系到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也不可否认在三农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为了推动农村全面复兴,必须要面对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方面,农村的农业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较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

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技术水平不断落后,农民缺乏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能力。

此外,农业生产存在着资源利用不合理、高耗能高排放等问题,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压力。

另一方面,农业收入增长缓慢,农民的收入水平整体上仍然相对较低。

在城乡发展差异的背景下,农民在社会分配中没有得到应有的权益保障。

土地流转问题也较为突出,以及农村农田被非农产业和城镇化所占用,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失业或转移就业,农村人口的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帮助农村实现全面复兴。

首先,应该加强农村的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合理的农业生产模式。

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水平,增强他们的发展能力。

其次,需要建立有效的农产品市场化机制,推动农产品的流通和销售。

培育大型农业企业和农业合作组织,加快建设农村电商平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同样重要的是,要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改善农民的融资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农业生产。

此外,还需要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完善农村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社会福利水平。

同时,积极推动农民工转移就业,通过培训和创业支持,鼓励农民走上非农产业就业的道路。

综上所述,《三农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主要是要关注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以及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只有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够实现农村全面复兴,推动我国社会的进步。

三农问题的现状和政策解析

三农问题的现状和政策解析

三农问题的现状和政策解析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一大瓶颈。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政府也在积极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但是还需进一步加强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三农问题现状和政策解析。

一、农业生产问题我国农业生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农田面积逐年缩小。

城市化推动了农村土地向城市流转,大量农村土地被开发建设,农地总面积不断减少,导致农业生产受到很大的限制。

2.农业生产技术滞后。

我国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特别是在机械化、智能化方面远远不够成熟,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且劳动力成本较高,这也是农村人口流失的一个原因。

3.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

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严重的现状,不仅影响农民的生计,同时也影响了国民的身体健康。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科技研发,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也需要改变一些传统农业观念,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意识。

二、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也是农村改革的长期任务。

当前我国农民收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贫困依然存在。

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一些危房户和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更加艰难。

2.税费负担重。

在农村地区,维持正常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缴纳的税费相比城市居民来说要更高,这导致一些农民感觉生活负担很重。

3.就业机会少。

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相比城市要少很多,这导致很多青壮年劳动力前往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来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政策可以从降低农村税负、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扶持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入手,同时也可以推广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引导农民参与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

三、农村社会问题我国农村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老龄化问题。

浅谈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浅谈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浅谈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农民问题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当前,随着新旧体制的转换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的"三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虽然农民在思想观念、生产和生活方式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部分农民也迅速转变成为民营企业家,但多数农民仍肩负着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重任。

这充分说明,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变化,"三农"的基础地位始终不会变,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也会愈加明显。

因此,认真研究新时期的农民问题,加强和改善党在农村的工作,对于保持农村稳定,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农民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农民问题,具有新的内容、新的特点和新的复杂性,因此,需要广大农村工作者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领导体制、管理机制和工作方式,一切从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营建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切实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一、把握好新时期农民问题的切入点农民问题错综复杂,解决的切入点就是搞好权利和经济利益:在政治上,充分尊重民主权利;在经济上,充分尊重市场规律。

为此,在工作中应着重把握和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农业政策问题。

一是土地政策。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基,土地问题是"三农"的核心,事关农民的根本利益。

侵害农民土地权益,将直接损害农民的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农民的就业和生产生活保障,直接影响农村的稳定和农业的发展。

因此,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之规定,依法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决策权,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

二是集体财务管理政策。

【最新】三农问题与三农政策综述

【最新】三农问题与三农政策综述

三农问题与三农政策综述引言尽管农村是掀起中国改革的先锋,但随后长期的忽视已导致农村改革还处于初始阶段。

随着其他各方面改革的深入以及市场机制的基本建立,所谓“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三农”问题又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是导致目前内需不足的主要因素,因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目光投向了这一领域。

我们这里将近期学术界对解决三农问题的相关讨论作一综述,以对目前三农问题的解决思路作一梳理。

1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统称为“三农问题”,这三者是相互依存和作用的[1]:农民是经济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村的发展水平,农业是农民经营的产业,农业发展的如何,及其结构分配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收入,影响到农民的积极性、农村的稳定性。

农村是农业和农民赖以存在的社会环境,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笔者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三农问题”一直以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瓶颈[2],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函数当中的重要变量。

在“以农补工”和“一国两策,城乡分治”的状态下,农村越来越被置于边缘化境地;在“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的困局中,农民于市场经济语境中表现得越来越失语。

如此,以土地为生存技术和生活保障的农民只有选择外出逐利谋生,同时也把更多的梦想和希望留给了他们的下一代。

在广大农村,父母双双出去打工,16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已经愈来愈多。

实际上,很多外出打工者基本上是为他们的子女积攒学费而“投资未来”不断流动的。

可是,这些“留守儿童”又成了当下中国基础教育的盲点他们小小年纪便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处于空白,一些学生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气甚至做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恶性事件来,一些家庭“投资未来”的理想也随之破灭。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提出对“三农”问题解决措施,并且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4年我国当前“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与解决途径

2024年我国当前“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与解决途径

2024年我国当前“三农问题” 的主要表现与解决途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农村地区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被称为“三农问题”。

本文将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产品价格低迷、农业现代化水平低、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人口外流严重等方面分析当前“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当前,农民收入水平仍然偏低,增长速度远不及城市居民。

这主要是由于农产品价格低迷、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等原因造成的。

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导致他们缺乏扩大生产和提高收入的动力。

二、农产品价格低迷农产品价格低迷是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

这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使得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而市场需求的增长幅度有限,导致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难以提升。

三、农业现代化水平低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生产方式仍然较为传统,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这主要是由于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农业生产资料投入不足、农业人才缺乏等原因造成的。

农业现代化水平低不仅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也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四、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

许多农村地区在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农村人口外流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导致农村地区人口外流严重。

这不仅加剧了城市的人口压力和社会问题,也使得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源流失,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途径:六、解决途径:深化农村改革深化农村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我国当前“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与解决途径

我国当前“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与解决途径

摘要:本文指出了我国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各级政府未来的"三农"政策提出了一些诚恳的建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解放以来,我国历届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经过50多年社会各界的艰苦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仅用世界上不足7%的耕地养育了世界上近四分之一的人口。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在农村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代表的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调整了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改善了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提高了粮食和其它农副产品的产量,逐步缓解和根除了我国粮食和其它农副产品一直供不应求的局面,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我国其它领域的经济改革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我国目前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相对比较低,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这一矛盾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我国目前正处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不少经济政策还不能做到成龙配套,互相协调。

因此,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农业、农村和农民在经济发展中遇到了一些新问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党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逐步加以解决,否则将会影响到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到我国社会的长期稳定。

归纳起来,我国目前的"三农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1、耕地面积和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

近年来,我国农业出现了耕地面积和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的态势,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推行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等生态退耕政策,致使我国一些地区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其二是,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新增建设用地占用了大量耕地;其三是,由于目前从事农业生产所能获得的利益十分微薄,影响了部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我国相对富足地区的一些农民主动退出农业生产领域,从而造成不少耕地撂荒,减少了农作物种植面积。

解决“三农”问题的宏观经济政策思考.概要

解决“三农”问题的宏观经济政策思考.概要

解决“三农”问题的宏观经济政策思考引言*“三农”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瓶颈,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党和政府已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农”问题也是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重点和难点,如何看待“三农”问题、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有不少相互冲突和矛盾的观点。

有的认为“三农”问题主要是就业问题,有的认为“三农”问题最重要的是农民的权利问题,有的主张加快城市化进程来解决,有人进行新时代的乡村建设试验。

目前关于“三农”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农村要素市场的研究,包括土地制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金融、农业科技等方面,着重分析要素市场是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地位,尤其产权制度改革备受关注,其中土地制度被有些专家认为是“三农”新政的核心之变。

(2)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研究,强调农业各部门的协调发展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保证,关注粮食部门比其他农业部门相对较多,提出除了农业本身的产业化外,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在于经济结构的升级换代。

(3)关于农民的收入问题,有的主张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业人口流动性等,有的认为农民负担问题不是一个纯“经济问题”,而是农民在制度变迁中的谈判力量问题,涉及到更为广泛的利益分配。

(4)对农民的社会保障考虑更主要集中在两类人口:失地农民、农民工。

(5)有的研究从宏观层次把握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有的从加入WTO对区域农业经济、农业部门经济的影响等方面研究。

(6)结合税费改革对公共产品供给(农村道路、电网建设、农村义务教育等)、农村公共财政问题及乡镇债务危机等问题的研究。

(7)关于提高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问题,涉及农产品价格保护、农产品流通、农产品安全生产、农产品拍卖市场中的技术经济问题、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等。

(8)学者对重塑农村经济主体提出了建议,尤其强调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要作用,以解决小农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生态农业知识:生态农业与“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

生态农业知识:生态农业与“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

生态农业知识:生态农业与“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尤其是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成为日益紧迫的问题。

这时,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为“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

一、生态农业的定义及发展趋势生态农业是指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实现农业经济高效、资源节约和生态安全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其主要特点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高效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不断增强。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利用资源:生态农业善于利用宏观生态系统的循环功能和自然条件,充分利用能源、土壤、水等资源,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保护生态环境:生态农业注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保,通过合理规划、节约用水、节能减排等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3.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生态农业通过机械化、良种育种等技术手段,实现农业经济的高效率、高产量、高质量的生产。

4.培养创新意识:生态农业注重人才培养,通过科研、技术骨干培养等手段,提高农村人才的创新意识和素质,不断创新发展。

二、生态农业的优势及价值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了农业、畜牧业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并举,具有以下几点优势和价值:1.优化资源配置:生态农业通过合理规划、科学育种、生态修复等措施,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和循环性,实现了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2.促进农业效益:生态农业引导了农业经济的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改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注重生态绿色环保,通过科技支持、技术引领等手段,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改善了生态环境。

4.增强农民自主性:生态农业注重农民的积极性,通过加强农民管理和培训,使农民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型发展需求,实现了农民自主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5.持续推动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推动了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改造和升级,为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什么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

什么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

什么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那么你对三农问题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三农问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三农问题的介绍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

“三农问题”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必然产物。

中共十六大后,一系列高层会议和政策举措已勾勒出中央新领导集体施政思路的概貌。

由于新领导集体面临的问题和担负的任务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他们的施政思路展示出不少“新的东西”。

这其中,对“三农”问题的态度极其引人关注。

三农问题的原因分析“三农”的弱质性首先是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无论它是处于传统农业阶段还是现代农业阶段,与第二、三产业相比,它不仅要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还要面临很难预料的自然风险。

其次是受土地收益递减规律的影响,农民的收入总是受到一个上限的制约,追加在农业上的投入与产出不一定成正比,即使农民增加再多的投入也无法突破这一上限,而第二、三产业却没有这样的上限,其投入与产出成正比。

虽然现代科技使农业获得惊人的发展,但依靠科技进一步提升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空间越来越小。

第三是由于我国现已基本实现了小康,一些大中城市甚至越过小康,进入相对富裕阶段,加上大多数农产品属于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居民对农产品的直接消费量不可能有很大的增加,有的甚至会减少。

因此农业的弱势地位决定了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收入低下。

制度因素“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基本问题,由这一问题折射出来的制度成因也是多方面的。

既有反映国民待遇的法权落实问题又有产权明晰问题;既有行政权障碍问题,又有知情权、发展权障碍问题;更有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因素。

但要探析与“三农”问题形成相关的终极制度原因,根植于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社会等级制度当为其要。

事实上,二元社会体制本质上反映的是按社会等级高低决定发展的先后顺序、接受各种公共服务的多寡以及就业的选择机会等。

中国

中国

中国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主要内容三农问题的现状三农问题的形成原因三农问题的解决途径三农含义农业:从事行业—产业政策问题农村:居住地域—城乡结构问题农民:主体身份----人权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独立描述是指广大乡村区域,只能以种植、养殖生产业为主,身份为农民的大部分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

系统描述是指21世纪的中国,历史形成二元社会中,城市现代化,二、三产业发展,城市居民的殷实,受制于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相对滞后的问题。

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不论质的提升,仅从量上考察,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

“三农问题”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问题,结构不协调问题。

(一)农业问题产业化问题产业化:以市场为导向,提高比较效益为中心,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的农业。

一是,农民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是,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不协调,农业比较效益低,与其他产业利益分配不合理的矛盾更加尖锐。

(二)农民问题1、农民多1952年我国农业人口是50139万,1958年是54704万人,1978年,79014万人。

2000年94244万人,以后逐年缓慢减少。

所以,直到现在我国还是9亿农民。

中国变成工业大国了,农民反而越来越多。

农民众多是一个大问题。

2、农民穷第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收人有了很大的提高,绝大多数人解决了温饱问题,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人134元,2001年达到2366元,扣除物价因素,每年递增4.6%。

应该说,这是很大的成就、很大的进步。

城乡收入绝对值在持续扩大。

由1978年的209.8元增至2007年的9645.4元,30年间扩大了45.6倍,年均14.1%。

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民收入5153元,相差12022元。

浅谈三农问题

浅谈三农问题

浅谈“三农问题”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三农”问题之所以需要迫切解决,并不是说我们现在的农民已经穷到或者苦到没办法再过下去的程度,相对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我国农民的生存状态都有了从量到质的根本性变化,真正的问题在于,相对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言,我国农民收入的增长显得太过滞后,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他们处于贫穷状态,这种城乡之间的差距,影响了农村的需求能力,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从“三个代表”的高度来讲,则是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因此,最终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过程中必须重点攻尖的重要问题。

一、“三农”问题的表现1、生产要素问题。

生产要素包括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力和生产技术等方面。

从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而言,我国的农业目前仍停留在原始的耕作模式上,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下。

就劳动力素质而言,我国农民的素质虽然较解放初期有了很大的改变,但相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而言仍存在很大差距。

就劳动对象而言(主要指土地),我国农业用地面积较解放初期有大幅缩减。

就农业基础设施的条件而言,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服务相对于高效农业发展的要求而言也相去甚远。

特别是作为一个拥有9亿农民的国家,人多地少的矛盾正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快速发展。

2、农业投入不足。

由于农业的低效率状况,农业发展面貌要发生重大改观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加上政绩考核上的GDP观念和城市面貌的影响力多方面因素,导致很多地区把地区发展战略重点放在工业、贸易、金融、科技和城市建设领域,农业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农业的投入相对于各地城市建设和扶持工业发展方面明显偏低。

3、农业投入效益低下。

我们各级政府在农业投入问题上可以说也花了不少力气,但是效果如何呢?比如说对水利设施的维修管护问题,很多大中型水库都成立了管理局,每年各级财政安排了很多资金用于水利设施的维修管护,但是现在的结果是,我们现在的水库灌溉能力平均只有水库建成初期的60%左右。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作者:高长武来源:《中华魂》2017年第09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其重要意义、基本目标、具体举措及做好这一工作从方法论上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等作了深刻阐释,为我们稳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三农”问题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

一、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意义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这一重要论断,是对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重要意义的凝练概括。

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进一步阐述,集中体现为如下三个论断:第一,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也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

十八大报告专列“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一条,不仅明确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且对推进这一战略任务作了具体部署。

从全国发展的现状来看,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趋势没有根本扭转。

”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

要完成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就必然要求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在广大农村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按时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助力和保障。

第二,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历史经验表明,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辩证统一关系。

工业化、城镇化初期,没有农业的积累和支援,工业难以起步和发展;发展到一定阶段,如果工业不能反哺农业,农业发展缓慢,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工业的发展也不可能持续。

“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与解决途径的分析

“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与解决途径的分析
维普资讯

錾 盏
“ 三农问题" 的主要表现与解决途径的分析
萨 茹 汗
摘 解 决 提 出 了一 些 议 。 关 键 词 : 三 农 问题 ” 解 决 途 径 “ ;
( 内蒙 古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0 0 ) 10 0 要 : 文 指 出 了我 国 当 前 农 业 、 村 和 农 民 存 在 的 主 要 问 题 并 对 各 级 政 府 未 来 的 “ 农 问题 ” 本 农 三 的
中 图 分 类 号 : ̄ 2 F3 0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0 7 6 2 ( 0 6) 7 0 2 — 0 10 - 9 1 2 0 l — 0 1 2 中 国 的 农 村 、 业 、 民 问 题 . 于 各 种 历 史 性 农 农 由 从 事农 业生产 。 劳 动 者 的 科 学 文 化素 质 很 低, 农 在 的 、 展性 的 、 略性 的 、 化 教育性 等 复杂 的原 因, 发 战 文 村 农业 技 术 人 员 极 度 缺 乏 , 而 生 产 的 效 益 很 低 。 从 “ 农 ” 一些 基 本 问题长 期存 在而 且未 得到 有效 解 三 的 而且现 有 的经济 条 件 下 农 产 品 很 难及 时找 到 市场 , 决 。 中 国 的 “ 农 问 题 ” 整 体 经 济 、 会 发 展 之 间 三 与 社 产 品 的 价 值 得 不 到 实 现 。 这 样 农 民 的 收 入 不 可 能 有 的 矛 盾 。 了 中 国 一 切 问 题 的 核 心 , 急 需 解 决 。 否 成 并 大的增 长 。农 民还 有一块 收 入来 源 , 非 农业 收入 。 是 则不 断 积 累 、 结 、 形 、 影 响 到 国 家安 危 和社 会 纠 变 会 主要有 林 业收 入 、 业 收入 、 业 收 入 、 业收 入 、 牧 副 渔 打 稳 定。 工 收 入 等 。 但 这 些 收 入 受 到 当地 自 然 条 件 、 候 、 气 资 归 纳 起 来 . 国 目前 的 “ 农 问 题 ” 主 要 表 现 我 三 的 金 、 术 及 营 销 环 境 等 一 系 列 因 素 的 限 制 , 期 内 很 技 短 在 以下几 个 方面 : 难 有 大 的 增 长 。 从 以 上 的 分 析 , 们 不 难 看 出 农 民 我 1 农民 现状 的 收 入 很 难 有 较 快 的 增 长 。 ③ 农 民 作 为 最 弱 势 群 农 民在 经济 、 治文 化 、 会 等很 多方 面都 与城 政 社 体 , 农 村 普 遍 缺 乏 必 要 的 社 会 保 障 。 能 与 城 市 居 在 不 市有 很大 差 距 。① 农 民收 入 低 。 乡之 间 的 收入 差 城 民平 等 享 受 公 共 卫 生 、 疗 和 教 育 。 长 期 以 来 由 于 医 距扩 大 。改 革开 放初 农 民 的增 收 速 度较 快 , 从 2 但 O 特 殊 的 政 治 经 济 条 件 , 们 实 行 的 是 城 乡 分 割 的 二 我 世纪 8 0年 代 末 开 始 速 度 缓 慢 。 9 0年 代 末 到 至 今 与 元 社 会 保 障 制 度 , 样 的 二 元 社 会 结 构 人 为 地 限 制 这 城 市 居 民收 入 的 高 增 长 形 成 越 来 越 大 的 反 差 。 城 乡 了 宪 法 赋 予 农 民 的 基 本 权 利 。 农 民 问 题 的 本 质 在 于 收 入 差 距 。 9 5年 , 7 : 、 9 9年 , 6 1 2 0 19 2. 2 1 1 9 2. 6: 、 0 0 农 民在二 元社 会 结 构 中基 本权 利 的 缺失 。 比如 : 现 年 2.0: 、 0 8 I 2 01年 2. 3: 、 0 2年 3 1 I 2 0 9 120 . 0: 、 0 3年 行 的 户 籍 制 度 、 业 制 度 , 已 限 制 了农 民与 城 市 居 就 早 为 3. 0: 。 1 9 2 1 9 7年 ~2 0 0 2年 的 六 年 中 农 民 入 均 纯 民平 等 享 有 的 各 种 权 利 。 收 入 增 长 只有 5 9 5元 , 及 城 镇 居 民 收 入 增 量 的 4 . 不 2 农,现 状 I V 15 平 均 增 长 率 不 到 4% 。 为 城 镇 居 民 收 入 增 长 /. 仅 我 国 是 一 个农 业 人 口占绝 大 多 数 的农 业 大 国 。 的一半 。② 农 民 增 收 难 。随 着 国 家提 出“ 持 续发 可 农 业 是 我 们 的 支 柱 产 业 。 由于 中 国 长 期 的 二 元 社 会 展 发 展 战 略 ” 来 为 了 保 护 生 态 环 境 , 极 推 行 退 耕 以 积 结 构 人 为 地 限 制 了 农 业 发 展 , 夺 了 农 民 创 造 的 巨 剥 还 林 和 退 耕 还 草 政 策 。 还 有 有 些 地 方 利 用 国 家 的 额 财 富 。 通 过 人 为 的 工 农 业 产 品 价 格 , 工 业 化 发 为 城 市 化 建 没 的 潮 流 , 量 利 用 民 用 土 地 扩 大 城 市 建 大 展 战 略 积 累 资 金 。 就 这 样 农 业 几 十 年 如 一 日地 支 持 设。 工 业 和 城 市 发 展 。 农 业 本 身 得 不 到 发 展 , 成 了 弱 确 从 而 农 民 的 耕 地 面 积 越 来 越 少 。 农 产 量 越 来 越 质产 业 。 集 中 表 现 为 农 业 生 产 率 底 下 , 民 种 田不 农 低 。再 加 上 农 民生 产 资料 , : 子 、 肥 、 药 、 如 种 化 农 菜 赚 钱 。改革开 放 之后 对绝 大 多数 农村 地 区在实 行联 油 、 田 薄 膜 、 田 机 具 等 的 价 格 不 断 上 涨 。 致 农 农 农 导 产 承 包 制 之 后 。 十 多 年 来 实 际 上 没 有 进 行 更 深 入 二 业 生 产 成 本 增 加 , 民 的 收 入 很 难 增 长 。 目前 , 国 农 我 的 制 度 改 革 , 业 生 产 方 式 还 很 落 后 。 绝 大 多 数 地 农 大 部 分 地 区 农 民 仍 然 沿 用 祖 先 传 授 下 来 的 传 统 方 式 方 仍 然 保 持 祖 先 传 授 下 来 的 传 统 的 方 式 从 事 农 业 生 收稿 日期 :0 6—0 20 3一l 5

三农问题调查与解决方案案例集

三农问题调查与解决方案案例集

三农问题调查与解决方案案例集第1章引言 (2)1.1 三农问题的背景与重要性 (2)1.2 调查与解决方案的总体框架 (3)第2章农业产业发展问题 (3)2.1 农业产业结构分析 (3)2.2 产业链条优化与延伸 (4)2.3 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4)第3章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4)3.1 土地流转现状与问题 (4)3.1.1 土地流转现状 (5)3.1.2 土地流转问题 (5)3.2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5)3.2.1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原则 (5)3.2.2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方式 (5)3.3 农村土地征收与补偿 (5)3.3.1 土地征收程序不规范 (6)3.3.2 征收补偿标准不合理 (6)3.3.3 补偿款发放不及时 (6)3.3.4 改革建议 (6)第4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6)4.1 农村交通与物流 (6)4.2 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6)4.3 农村能源与环境 (7)第5章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7)5.1 农村金融服务现状与问题 (7)5.2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7)5.3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 (8)第6章农村教育与文化事业 (8)6.1 农村教育资源整合 (8)6.2 农村素质教育提升 (8)6.3 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9)第7章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9)7.1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9)7.1.1 现状分析 (9)7.1.2 解决方案 (9)7.2 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10)7.2.1 现状分析 (10)7.2.2 解决方案 (10)7.3 农村社会救助与福利 (10)7.3.1 现状分析 (10)7.3.2 解决方案 (10)第8章农村扶贫与脱贫攻坚 (11)8.1 贫困地区现状分析 (11)8.1.1 贫困人口分布特征 (11)8.1.2 贫困地区经济状况 (11)8.1.3 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11)8.2 精准扶贫政策与实施 (11)8.2.1 精准扶贫政策体系 (11)8.2.2 精准扶贫实施举措 (12)8.2.3 精准扶贫政策成效 (12)8.3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 (12)8.3.1 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 (12)8.3.2 持续推进产业发展 (12)8.3.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2)第9章农村基层治理与民主建设 (13)9.1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3)9.1.1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3)9.1.2 完善村民自治组织建设 (13)9.1.3 培育农村社会组织 (13)9.2 农村民主管理与监督 (13)9.2.1 完善农村民主决策机制 (13)9.2.2 加强农村民主监督 (14)9.2.3 创新农村民主管理方式 (14)9.3 农村法治建设与法律服务 (14)9.3.1 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 (14)9.3.2 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14)9.3.3 强化农村法治保障 (14)第10章三农问题综合解决方案 (14)10.1 政策体系构建与完善 (14)10.2 社会力量参与与协同 (15)10.3 三农问题监测与评估 (15)10.4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5)第1章引言1.1 三农问题的背景与重要性“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这三个问题相互交织,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难题。

论我国三农问题症结所在及其解决途径

论我国三农问题症结所在及其解决途径

论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及其解决途径摘要: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实践背景之下,“三农”问题的长期存在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农村的贫穷在于发展资金的缺乏,农民的贫穷在于发展权利的流失,所以,从制度层面保障农村发展资金的通畅和农民发展权利的取得,切实维护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实现,是我国当前解决“三农”问题最现实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三农问题;金融发展权;制度保障中图分类号:df4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2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特殊部门,是事关国民经济全局的大事,但同时它又属于经济效益较为低下的弱质产业。

当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使农业经济对资金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所以,金融支持效果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与此同时,由于农业自身的弱质性和高风险性,作为赢利性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主体基于其理性经济人的逐利选择纷纷转变服务对象,导致农村金融供给萎缩,农村金融被严重的边缘化。

在这种情况下,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切实保障农民的金融发展权得以实现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一、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现状分析农民金融发展权是一种理应归属于农民的金融利益,一种无差别的综合性全力,一种关乎农民生存与发展的人权,其内容包括农民金融发展的平等权利,农民自由进行合作金融的权利与农民有获得国家金融资源供给的权利[1]。

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实现状况与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的现状密不可分。

从农村金融供给的主体来说,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已经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以正式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体系。

与此同时,民间借贷也悄然萌发,形成了一套在法律约束之外的非正规金融体系,与正规金融体系并存[2]。

由此可见,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正逐渐步入正轨,市场化程度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农民的金融发展权过多的还是停留在“应然”阶段,“实然性金融发展权”还处于起步阶段[3],农民金融发展权的实现在短期内还存在着很大的障碍。

三农问题解决指南

三农问题解决指南

三农问题解决指南第一章:三农问题概述 (3)1.1 农业现代化与三农问题 (3)1.1.1 农业现代化对三农问题的积极影响 (3)1.1.2 三农问题对农业现代化的制约 (3)1.2 三农问题的历史演变与现状 (3)1.2.1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 (3)1.2.2 改革开放初期(19791991年) (4)1.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19922017年) (4)1.2.4 新时代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 (4)第二章: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4)2.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 (4)2.2 创新农业经营模式 (4)2.3 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 (4)第三章: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5)3.1 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 (5)3.1.1 土地确权的重要性 (5)3.1.2 土地流转的政策与措施 (5)3.2 土地制度改革与农业规模经营 (5)3.2.1 土地制度改革对农业规模经营的影响 (5)3.2.2 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政策措施 (5)3.3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6)3.3.1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原则 (6)3.3.2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具体措施 (6)3.3.3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监管与评估 (6)第四章:农民增收与减贫 (6)4.1 农民增收的途径与政策 (6)4.1.1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6)4.1.2 推广农业科技 (6)4.1.3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6)4.1.4 加强职业农民培训 (6)4.2 农村扶贫与脱贫攻坚 (7)4.2.1 精准扶贫 (7)4.2.2 发展产业扶贫 (7)4.2.3 教育扶贫 (7)4.2.4 健康扶贫 (7)4.3 脱贫成果的巩固与拓展 (7)4.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7)4.3.2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7)4.3.3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7)4.3.4 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7)第五章: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7)5.1 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与现状 (7)5.2 农业技术推广与普及 (8)5.3 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 (8)第六章: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 (8)6.1 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8)6.2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8)6.3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风险防范 (9)第七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 (9)7.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9)7.1.1 农村交通设施建设 (9)7.1.2 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9)7.1.3 农村能源设施建设 (10)7.1.4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 (10)7.2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0)7.2.1 农村教育服务体系 (10)7.2.2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0)7.2.3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10)7.2.4 农村文化体育服务体系 (10)7.3 农村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 (10)7.3.1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10)7.3.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10)7.3.3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10)7.3.4 农村环境监管与执法 (11)第八章:农村基层治理与社区建设 (11)8.1 农村基层治理体系改革 (11)8.1.1 完善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架构 (11)8.1.2 创新农村基层治理方式 (11)8.1.3 加强农村基层法治建设 (11)8.2 农村社区建设与和谐发展 (11)8.2.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1)8.2.2 丰富农村社区文化生活 (11)8.2.3 促进农村社区和谐发展 (12)8.3 农村文化传承与创新 (12)8.3.1 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12)8.3.2 创新农村文化发展模式 (12)8.3.3 促进农村文化交融与发展 (12)第九章:农业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 (12)9.1 农业对外开放的政策与现状 (12)9.1.1 政策层面 (12)9.1.2 现状分析 (13)9.2 农业国际合作与交流 (13)9.2.1 合作领域 (13)9.2.2 合作机制 (14)9.3 农产品国际贸易与竞争力提升 (14)9.3.1 国际贸易现状 (14)9.3.2 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措施 (14)第十章: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与乡村振兴 (15)10.1 农村改革的发展方向与政策举措 (15)10.2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路径 (15)10.3 三农问题的未来展望与持续发展 (16)第一章:三农问题概述1.1 农业现代化与三农问题农业现代化是指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当前“三农问题” 的主要表现与解决途径。

七、规范农村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选拔一支高素养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村民自我治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负责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进展本村的公益事业,起着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作用。

针对我国农村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和实际工作中暴露出来的一些咨询题,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应采取如下措施,规范农村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选拔一支高素养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1、教育广阔农村村民仔细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选举有一定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可以公开、公平、公正地处理村务咨询题,可以带领广阔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村民担任村民委员会干部。

2、防止以威胁、贿赂、伪造选票等别正当手段,妨害村民行使选举权或被选举权,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的行为发生。

防止当地社会邪恶势力的骨干成员经过别正当手段当选村民委员会干部。

3、充分发挥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和指导村民委员会做好工作。

4、乡镇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要加强指导、支持和帮助。

5、地点人民政府应定期对村委会干部进行必要的培训,以提高村委会干部的政策水平和办事能力。

6、地点
民政府主管领导应仔细听取广阔人民群众对农村村委会日常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村民依法罢免村委会干部应予支持。

7、建立健全村委会工作监督机制,铲除滋生腐败的温床,防止村委会干部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八、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条件,为农村的经济进展提供基本保障。

1、采纳灵便多样的筹资模式,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改善农村交通、通讯、电力、广播电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条件。

2、改变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民直接饮用井水、河水或湖水的状况,在人口相对稠密的地
区积极推进水处理厂建设,逐步使广阔农民能饮用到自来水,从而保障农民的躯体健康。

3、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没有下水道设施,污水直接排放,厕所缺乏基本的卫生条件,希翼可以引起各级政府的重视,尽早改变这种降后状况。

4、目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小城镇和农村冬季普遍采纳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分散供暖方式,即白费了能源,又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峻污染。

政府应思考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冬季集中供暖模式,实属利国利民之举。

总之,目前我国的都市化水平仍然比较低,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3%,是我国最大的一具社会群体。

政府对“三农”
咨询题应该引起脚够的重视并积极采取措施着手解决或帮助农民解决,否则会妨碍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进展,妨碍我国社会的长期繁荣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