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控制理论的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控制理论的研究综述

摘要:近二三十年以来,自我控制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自我控制就是以自我为主体,根据情景需要和主体意图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施加影响,并制定某种标准或规范,从而对行为做出执行或停止。无论是对自我控制的心理机制的探索还是对在生活中如何培养自我控制能力对我们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本文将对自我控制心理机制研究的理论进展、自我控制的毕生发展、自我控制的影响因素、自我控制的资源模型及其自我控制的培养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关键词:自我控制儿童情绪系统注意抚养方式

1自我控制概念的界定

人们对自我控制的思考起源较早,但有关自我控制的概念,国内外学者至今还没有达成统一的看法,甚至于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用词。

1.1国外学者的界定

(1) 不仅指服从权威及接受他人施加的行为标准,而且指根据自我选择的信念和目标行事(Savage,1991) [1];

(2) 对年幼儿童来说,自我控制能力主要表现在对成人要求的顺从,并且做出积极适当的行为;

(3) 指对违反社会道德标准的冲动的抑制。就这一定义来说与自我控制相反的特征就是攻击性。

(4) 指克制一个优势反应而执行一个劣势反应的能力。

1.2国内学者的界定

(1)对优势反应的控制,对劣势反应的唤起(桑标,陈伟民,2002) [2];

(2)指人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行动、情绪以及其它各种活动,以符合完成某种活动目标的需要(肖晓滢1991) [3];

(3)是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够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动作和言语方面的品质。(叶奕乾,1997)[4];

(4)以自我为主体,根据情景需要和主体意图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施加影响,并制定某种标准或规范,从而对行为做出执行或停止[5];

2自我控制心理机制研究的理论进展

2.1A.Gifford关于自我控制心理机制的论述

Gifford将个体自我控制行为还原为一种选择行为,并提出了以生理因素为基础的自我控制模型[6]。Gifford认为自我控制本质上是个体在具有不同价值的行为中进行选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大脑前额叶的工作记忆系统和情绪的动机系统是个体在意识层面进行选择的主要机制。个体以抽象推理为基础的理智决策过程并不必然导致个体的外显行为,这是因为在个体的决策过程中还有情绪系统在起作用。个体只有克服情绪的动机力量,才能表现出较高的自我控制能力。

2.2W. Mischel关于自我控制心理机制的启动假说

Mischel以个性的认知-情绪系统模型为基础对自我控制和调节过程中的基本原则进行

了分析,强调了调节过程中的注意控制策略的重要性[7]。个体的自我调节行为以自我调节动机和自我调节能力为基础。调节动机是指个体如何对情境中的信息以及情境所引发的价值、信念、标准、目标和情绪状态进行编码和建构,动机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个体进行行为调节的主动性。同时个体还需要具备有效的自我调节能力。Mischel认为自我调节能力主要是指有助于个体实现目标的认知和注意机制。并进一步提出了自我控制过程中的双系统启动模型,

热系统和冷系统。热系统主要指情绪系统,它促使个体产生接近-回避或者攻击-远离的反应,而冷系统是认知系统,它推动个体进行反思和认知调节。个体自我调节的有效性取决于冷系统的激活程度以及能否抑制热系统的活动以降低情绪唤醒水平。

2.3D.kuhl的行为控制理论

Kuhl的行为控制理论将个体的自我控制过程解释为个体放弃以情绪偏好为基础的选择和使用意志策略,促进以认知判断为基础的选择的过程[8] 。Kuhl将意志界定为解决冲突的机制和策略。Kuhl (1996,1998)区分了两种模式的意志过程: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其中自我调节是以民主方式为主要风格的自我整合过程,而自我控制则是强调权力的自我管制过程。自我调节者所选择的目标更现实,而自我控制者则更多体验到内心的冲突。Kuhl将个体的行为看作是平行发展的情绪和认知系统交互作用的过程,并强调只有当个体的认知判断和情绪判断协调一致时,个体的自我控制才会最富成效。在行为控制过程中,自我调节者和自我控制者倾向于使用不同的策略。由于自我调节不仅能够帮助个体抵制诱惑而且同时强调满足个体的需要,因而成为Kuhl备加推崇的意志模式。

3自我控制的毕生发展

无论从生理的还是社会结构角度来说,年龄是影响控制的一个最主要因素,因年龄而产生的约束力决定了个体在什么时候能够做什么。

3.1控制能力在婴儿期~青少年期的发展

3.1.1婴儿期——发展控制能力的动机出现

很小的婴儿就有获得初级控制的愿望。初级控制有两个重要的动机来源:一是概括化的伴随性意识,是在婴儿与成人照顾者之间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另一个来源是婴儿想要获得积极自我评价的内在动力。

3.1.2儿童青少年期控制的发展

Adam等对幼儿自控的稳定性进行了长达20年的追踪发现,3~4岁时所测得的自控水平与15~25年后所测得的自控水平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9] 。它表明个体自控的发展具有稳定性。在追求一个行为目标时,学前儿童不但要争取制造行为-结果的联系,而且还受到预期的、积极的自我评价的驱使。在这两种基本动机的驱动下,儿童青少年的初级控制发展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在个体发展早期,情绪体验中的窘迫感或羞耻感并不与因由积极自我评价而产生的自豪感同时出现,而要晚于后者一年才产生。窘迫感的延迟发展可以防止不成熟的个体做出消极的自我评价。而介于3~4岁之间的儿童,他们会体验到失败的情绪并开始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此时期,儿童会利用次级控制摆脱窘迫,同时个体也发展出适当的次级控制策略以减低失败的代价。

3.2青春期——初级控制能力发展的短暂高原期

Campas等人对青少年期的控制研究表明,次级控制策略的使用大约在青少年前期达到一个暂时的高原期[10]。在本阶段,初级、次级控制能力都继续提高,控制策略的种类不断增加,而且个体间差异逐渐加大。Flamner(1990)等人发现,14~16岁学生中,改变目标这一次级控制策略是除初级控制外第二个最常用的策略。

3.3控制能力在成年期和老年期发展

3.3.1整个成年期初级控制保持稳定性

到成人早期,个体的次级控制就已达到基本的储备量。Peng和Lachman(1993)曾做了一次大型的调查研究,发现初级控制并不随年龄而改变,基本保持恒定,而次级控制水平却提高[11]。

3.3.2初级控制在成年期的优先性

研究表明,当能够利用初级控制的时候,所有年龄段的成人都喜欢运用初级控制。其它的一些研究表明,人们极不希望那些制约了初级控制能力的人或环境出现,而且这些会带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