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项目个人研修计划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项目个人研修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d8193d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1.png)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项目个人研修计划1. 目标和背景本个人研修计划的目标是提高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必备的技能。
而当前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普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加强培训和研修来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
2. 研修内容为达到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目标,本研修计划将包括以下内容:2.1 课程研究参与教育部认可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课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基本电脑操作技能- 教学软件应用- 网络资源利用- 数据处理与分析- 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2.2 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 利用学到的技能设计并制作教学课件- 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辅助教学过程- 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研究2.3 研究交流积极参与研究交流活动,与其他教师共同研究和分享经验。
- 参加线上或线下的教学研讨会- 参与研究社区的交流和讨论- 与同事分享所学的知识和技巧3. 研修计划根据个人情况和研修需要,制定以下研修计划:4. 预期成果通过完成本个人研修计划,预期达到以下成果:- 具备基本电脑操作技能和教学软件应用能力- 能够熟练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辅助教学过程- 能够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提高教学效果- 能够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提升教学质量5. 实施和评估根据研修计划的安排,按时完成相应的活动。
在研修过程中,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及时调整研究策略和方法。
同时,可以请同事或专业人士进行指导和评估,以确保研修的有效性和质量。
6. 结论通过进行该个人研修计划,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将能够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教学质量,适应信息化教育的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同时,也能够在个人职业发展中得到提升和进步。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管理平台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管理平台](https://img.taocdn.com/s3/m/f731f83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9.png)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管理平台(1)“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公共服务平台”(简称“省公服平台”)与“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信息管理平台”(简称“省平台”)的角色是共用账号信息与基础数据;本系统所涉及到的省级行政机构、市级行政机构、县区行政机构、课程供应商(入围)、学校及教师等角色均使用省平台账号与初始默认密码(默认密码:账号后六位+@Gd)进行登陆(注:省公服平台与省平台密码是一致的,当提升工程项目启动前,系统把密码统一重置为默认密码,那么省公服平台与省平台也是使用此默认密码登陆),以下是省平台图示:(省平台地址:/login.jsp)(2)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凡是用户账号连续输入密码错误次数超过3次,则账号自动锁定15分钟;(3)省平台账号规格:市、区县行政机构账号是OrganAdmin+数字,课程供应商账号是TrainingAdmin+数字,学校账号是SchoolAdmin+数字,教师账号是本人身份证号,研训专家账号是本人身份证号;(4)如新教师在省公服平台没有账号信息,请联系学校管理员在本系统“学校空间-学校信息管理-教信息管理”新增或者批量导入教师信息,然后系统自动生成账号信息(注:教师使用身份号码与默认密码登陆即可);如教师忘记了个人修改密码,请联系学校管理员在本系统“学校空间-学校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重置密码,重置默认密码是“账号后六位+@Gd”;(5)如行政机构管理员、课程供应商与学校管理员忘记了账号与密码,请在本系统联系客服查询账号与重置密码,重置默认密码是“账号后六位+@Gd”;(6)研训团队账号信息由组建单位统一在系统导入研训团队信息,自动生成账号信息发放至各研训团队成员使用(生成账号是身份证号,默认密码为账号后六位+@Gd),如研训团队成员忘记密码,请联系组建单位重置默认密码;(7)其他说明:如是轮岗教师,由原单位管理此部分教师信息;如学校管理员导入或添加教师时,系统提示“该教师信息在其他单位已存在!”信息,那么学校管理员在“学校空间-学校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通过调动管理把该部分教师信息调回本单位。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个人研修方案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个人研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3f5f5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7.png)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个人研修方案研修目标本个人研修方案旨在提升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研修内容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研究:通过研究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操作技能、网络知识、软件应用等,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基本素养。
2. 教育技术资源的挖掘和应用:通过研究教育技术资源的挖掘和应用方法,教师可以更好地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技术资源进行教学活动,丰富教学内容。
3. 在线教学平台的使用:研究使用在线教学平台,如远程教育平台、在线课堂等,掌握在线教学的基本操作和技巧,提高线上教学能力。
4.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通过研究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融合方法,教师能够将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结合,创设更具吸引力和有效性的教学环境。
5. 信息技术评估与管理:研究使用信息技术评估和管理学生研究情况的方法,使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
研修计划本个人研修方案为期三个月,每月安排如下内容:- 第一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研究,包括计算机操作技能、网络知识、软件应用等。
- 第二月:教育技术资源的挖掘和应用,研究如何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技术资源进行教学活动。
- 第三月:在线教学平台的使用,研究使用在线教学平台进行线上教学。
研修评估为了评估研修效果,将进行以下评估方式:1. 参加研修后的教师满意度调查,了解教师对研修内容和方式的评价。
2. 观察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评估其应用能力的提升情况。
3. 定期组织教师交流分享会,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研究和成长。
研修证书完成研修计划并通过研修评估后,将颁发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研修证书,以表彰教师在信息技术研修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以上是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个人研修方案的概要,希望通过此研修方案,广东省中小学教师能够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设计混合式学习》结业作业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设计混合式学习》结业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649fe5b351e79b8969022616.png)
英特尔®未来教育专题课程设计混合式学习行动计划:说明:点击目录中任何一个活动名都可直接跳到所指内容。
在个人电脑上,只要点击或按Ctrl+click进行选择。
在Mac上,请按Command+click。
在所指部位填写您的行动计划。
目录模块 1: 混合式学习概述 (3)第1节: 混合式学习要素 (3)活动 3: 为什么进行混合式学习 (3)第2节: 混合式学习模式 (3)活动 3: 翻转课堂 (3)第3节: 混合式学习转变 (3)活动 3: 技术转变 (3)第4节: 模块回顾 (4)活动 1: 模块总结 (4)模块 2: 混合式学习框架 (5)第1节: 混合式学习考虑因素 (5)活动 3: 内容标准与目标 (5)第2节: 技术与混合式学习 (5)活动 2: 可使用技术 (5)第3节: 混合式学习活动 (6)活动 5: 自主学习活动 (6)第4节: 混合式学习计划 (6)活动 2: 混合式学习范例 (6)第5节: 模块回顾 (6)活动 1: 模块总结 (6)模块 3: 混合式学习工具与资源 (8)第1节: 学习管理系统 (8)活动 3: 成功使用学习管理系统 (8)第2节: 混合式学习的工具 (8)活动 5: 教师工具 (8)第3节: 混合式学习的辅助资源 (8)活动 1: 专业资源 (8)第4节: 模块回顾 (9)活动 1: 模块总结 (9)模块 4: 评价与混合式学习 (10)第1节: 评价目的 (10)活动 2: 形成性评价 (10)第2节: 形成性评价策略 (10)活动 3: 学习内容的形成性评价 (10)第3节: 终结性评价 (10)活动 4: 档案袋 (10)第4节: 混合式课堂中的评价时间线 (11)活动 2: 评价计划范例 (11)第5节: 模块回顾 (11)活动 1: 模块总结 (11)模块 5: 实施混合式学习 (12)第1节: 实施注意事项 (12)活动 3: 混合式学习项目评估 (12)第2节: 混合式学习课堂管理策略 (12)活动 4: 在线学习的安全与道德 (12)第3节: 混合式学习的挑战 (12)活动 2: 多样化的学生需求 (12)第4节: 模块回顾 (13)活动 1: 模块总结 (13)课程结业 (14)总结 (14)模块 1: 混合式学习概述第1节: 混合式学习要素活动 3: 为什么进行混合式学习学习时间: 10分钟您学习和关注混合式学习的动机是什么?请在下方记录您的想法。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强工程个人研修计划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强工程个人研修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680d974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07.png)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强工程个人研修计划介绍该研修计划旨在提高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并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目标- 提高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提升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水平- 培养教师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意识和应对挑战的能力研修内容该计划将包含以下几个重要研修内容: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培训:包括计算机基础、网络知识以及常用的办公软件使用等。
2. 教育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培训:针对各学科的具体信息技术应用情况进行培训,包括教学资源的搜索与利用、多媒体教学设计等。
3. 创育技术应用培训:介绍创新的教育技术应用案例,培养教师的创育意识,并引导教师在实践中进行创新。
研修形式为了方便教师的参与和研究,该研修计划将采取以下形式:1. 线下培训课程:组织专业的培训师为教师提供系统的培训课程,包括理论研究和实操训练。
2. 在线研究平台:建立专属的在线研究平台,提供教师在线研究、交流和资源分享的平台。
3. 翻转课堂:倡导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在课堂上更多地引导学生主动研究和合作研究。
评估与认证为了确保研修计划的有效性和教师的研究成果,将进行以下评估与认证措施:1. 研修课程考核:教师参加培训课程后,将进行相关考核,以评估其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2. 研修证书颁发:经过考核合格的教师将获得相应的研修证书,作为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认证和证明。
时间安排该研修计划预计将在一学年内进行,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学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培训、教育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第二学期:创育技术应用培训、研修课程考核、研修证书颁发结语通过该研修计划,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将得到全面提升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先进和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我们期待教师们积极参与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培养计划个人研修方案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培养计划个人研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4c62f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66.png)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培养计划个人研修方案
1. 研修目标
该研修方案旨在提高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满足现代教育技术要求,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 研修内容
- 了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 研究并掌握常用的教育技术工具和软件
- 提高教师使用电子教学平台的能力
- 创育教学模式,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
- 探索信息技术在学生评估和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 研究信息技术安全与隐私保护知识
3. 研修方式
研修将采取以下方式进行:
- 在线研究:教师通过在线平台研究相关知识和技能,完成在线练和作业。
- 线下培训:组织专家授课和实操培训,教师参与实际操作并进行交流分享。
4. 研修时间安排
该研修计划为期6个月,每月进行一次培训,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 第1个月: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研究与掌握
- 第2个月:教育技术工具和软件的研究与应用
- 第3个月:电子教学平台的使用与操作技巧
- 第4个月:信息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
- 第5个月:学生评估和数据分析的信息技术支持
- 第6个月:信息技术安全与隐私保护的研究与实践
5. 研修评估与证书
研修期间将进行评估,依据教师的研究成果和表现进行评定,并颁发相应的研修证书。
6. 资金支持和资源保障
广东省将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和教育技术资源,以保障研修的顺利进行。
---
以上为《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培养计划个人研修方案》的概述。
具体的培训内容和安排将根据实际需求和资源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制定和完善。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工程个人研修计划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工程个人研修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4df68a7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4.png)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工程个人研修计划前言本研修计划旨在提升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教学中的数字化挑战,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
本计划将帮助教师提升技术技能,提供教育资源,以及培养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创新思维和教学方法。
研修目标1. 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2. 培养教师在数字化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和教学方法;3. 提供教育资源和实践案例以支持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4. 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研修内容本计划将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培训:包括计算机操作、网络基础知识、办公软件应用等;2. 教育资源的获取和利用:介绍各类教育资源的获取渠道,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教学;3. 数字化教学设计与实践:探讨数字化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并提供实践案例进行演练;4. 评估与反思:介绍评估教学效果的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5. 教师合作与交流:组织教师交流活动,分享经验和教学资源,促进合作研究。
研修计划安排1. 第一阶段(一个月):进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培训,包括计算机操作、网络基础知识和办公软件应用的研究;2. 第二阶段(两个月):研究获取和利用教育资源的方法,并进行实际教学案例的设计和演练;3. 第三阶段(一个月):评估教学效果并进行反思,找出不足并进行改进;4. 第四阶段(一个月):组织教师交流活动,分享经验和教学资源,促进合作研究。
研修评估为了评估研修计划的有效性和教师的研究成果,将进行以下方式的评估:1. 研究成绩评估:通过考试和作业评分,评估教师的研究成果;2. 教学案例评估:评估教师在实践中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情况;3. 学员反馈评估:收集教师对研修计划的反馈和建议。
结束语通过本个人研修计划,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将增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适应数字化教育的需求。
希望各位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并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广东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广东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778c325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e.png)
广东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中小学教育的每一个角落,对中小学教育的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促进中小学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发展,广东省提出了“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旨在通过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改善教学质量,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涉及硬件和软件的综合应用,形成了包括课程设计、资源共享、多媒体传输、咨询服务以及技术支持等多方面综合应用的平台,大大提高了学校的信息化水平。
此外,科学教育资源管理策略也是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体现,以此为基础,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实践。
“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不仅提升了技术含量,也提升了学校信息秩序,推动了中小学教育的“教学改革”。
它使教师的教学更多的采用了动态的、多媒体的特点,使学生能够从多个维度、不同的层次来理解知识,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广阔的数据网络空间中学习得更快、更好、更有趣。
因此,要有效地实施“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需要从供应信息设备,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IT创新等多方面入手,着力构建教育信息服务新型生态系统。
只有如此,才能确保“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得到有效的实施,真正做到根本上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中小学生各项能力,助力更快发展进步。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作个人研修计划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作个人研修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96f4e0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e.png)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作个人研修计划1. 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升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制定了本个人研修计划。
2. 研修目标本个人研修计划的目标是帮助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 研修内容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本个人研修计划将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研究基础信息技术知识:包括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方面的知识,以建立牢固的信息技术基础。
- 掌握教学辅助工具:研究使用教学辅助工具,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创学设计:研究使用信息技术创学设计,如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在线教学平台等,以提高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主动性。
- 教育信息化管理:研究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如信息化教务管理、学生信息管理等,以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4. 研修时间安排为了让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更有效地参与研修,本个人研修计划将采取以下时间安排:- 每周安排2个小时的研修时间,用于自主研究和练。
- 每月安排1次集中培训,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讲解。
5. 研修评估为了评估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的研修效果,本个人研修计划将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评估。
评估方法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考试测试: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考核。
- 课堂观察:观察教师在课堂上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
- 教学设计评估:评估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6. 结束语通过本个人研修计划,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将得到提升,从而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希望广大中小学教师能够积极参与研修,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A1 A10 G2)
![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A1 A10 G2)](https://img.taocdn.com/s3/m/df8e8ef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3.png)
附件3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
要。
学校的各种先进设备,也都开始运用到教学当中,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发展型和学习型教师。
特别是要具备:
1.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能力
2.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能力
3.能熟练的应用移动信息设备,推动学校整体信息化工作的发展
4.能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组织和管理学习小组
5.进行多技术融合环境下教研活动组织或参与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成果预设:适应教学的发展,更新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理念,能普遍使用信息化资源开展教学,实现教学个性化与专业化的成长之路。
具体如下:
L对于多媒体的教学,能够做到得心应手
2,懂得应用白板的教学,并学会使用微课
6.通过各种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环境下自主学习的能力,使用的能力。
7.善于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合理进行班级学习小组的组织和管理
8.借助多技术融合环境开展教研活动和参与教研研讨。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进展情况的通报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进展情况的通报](https://img.taocdn.com/s3/m/bba9b07b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b0.png)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进展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6.09.22•【字号】粤教继函〔2016〕35号•【施行日期】2016.09.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信息化正文广东省教育厅关于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进展情况的通报粤教继函〔2016〕35号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教育局: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6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粤教继函〔2016〕14号),省教育厅建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进度通报制度,定期对各地“提升工程”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通报。
根据省“提升工程”管理平台提供的培训数据,现将各地“提升工程”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如下。
一、进展情况截至2016年9月5日,全省1184623名中小学专任教师(省教育信息平台2015年数据),其中395140人已参加“提升工程”培训,培训率为33.36%,结业率为28.18%。
与6月份通报情况相比,部分地市项目执行力较强,培训人数增长明显,如云浮市培训率从23.84%升至65.34%,湛江市从0.34%升至24.14%,茂名市从22.52%升至40.49%,梅州市从47.11%升至57.00%。
阳江市、云浮市、梅州市结业率大幅增加,如阳江市结业率增加78.65%、云浮市增加56.54%、梅州市增加45.34%;肇庆市、清远市、珠海市“提升工程”培训率、结业率与6月份统计数据相比没有增加;深圳市、佛山市尚未开展培训工作,汕头市、潮州市已完成培训机构遴选工作,揭阳市暂未开展培训机构遴选,以上五市培训率均为0。
二、工作要求(一)提高认识,激发动力。
各地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对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重要意义。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工程个人研修计划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工程个人研修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f0405d75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c3.png)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工程个人研修计划一、项目背景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工程旨在提升中小学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环境和教学需求。
本个人研修计划旨在帮助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系统研究和掌握相关信息技术应用知识和技能,提高其信息技术教学水平。
二、研修目标1. 深入了解信息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和现状;2. 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研究和应用常用的教育软件和硬件设备;4. 提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力;5. 能够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果。
三、研修内容和计划1. 信息技术应用概述研究信息技术应用的概念、重要性和发展趋势,了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和问题。
2. 信息技术教学原理与方法研究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合理选取和使用教学方法的技巧,培养教学设计能力。
3. 教育软件与硬件设备应用研究并熟练操作常用的教育软件,了解常见的硬件设备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教育软件和硬件设备的应用技能。
4.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分享参与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分享和交流,在其他教师的成功经验中汲取灵感,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5. 教学实践与总结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应用知识和技能,总结教学实践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
四、研修评估与证书完成研修课程后,将进行研修成果评估,并颁发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工程研修证书。
五、研修保障研修过程中,将提供相关研究资料和教学案例,同时安排导师指导和反馈,帮助教师顺利完成个人研修计划。
以上为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工程个人研修计划的概要内容,希望教师们能够积极参与并从中受益,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广东省扎实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广东省扎实推进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https://img.taocdn.com/s3/m/8da4d079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4.png)
⼴东省扎实推进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能⼒提升⼯程2.0关于⼴东省扎实推进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能⼒提升⼯程2.0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信息技术应⽤能⼒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
近年来,各地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教师信息技术相关培训,取得积极成效,但也存在着项⽬分散、标准不全、模式单⼀、学⽤脱节等突出问题。
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三通两平台”效益,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能⼒。
下⾯是⼩编整理的⼴东省扎实推进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能⼒提升⼯程2.0,⼀起来看看吧。
信息技术应⽤能⼒是新时代⾼素质教师必备的核⼼素养,⼴东省教育厅坚持“三提升⼀全⾯”的总体发展⽬标,通过“统筹规划、专家引领、试点先⾏、全员研修、提炼典型”的项⽬实施路径,“以点带⾯”扎实推进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能⼒提升⼯程2.0的全⾯实施,成效显著。
⽬前,全省成⽴了150个省、市、县级研训指导团队,组建了3636⽀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参加研修的学校共7167所,参训教师⼈数达236481⼈,占全省中⼩学教师总数的17%。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教师信息技术应⽤能⼒提升的⽀撑体系 省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会同省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能⼒提升⼯程办公室严格按照教育部的⼯作要求,结合珠三⾓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提出“智慧教育”和“多技术融合”两种应⽤模式,并将“融合创新”作为我省教师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维度,搭建了全省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能⼒公共服务平台和教学能⼒测评体系。
在对全省教师信息化教学能⼒摸底调研的基础上,深⼊研究顶层设计,科学制定《⼴东省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能⼒提升⼯程2.0实施指南(试⾏)》等⼀系列政策⽂件,明确了实施路径、各级职责、研修内容、测评考核要求、绩效评估等内容,为项⽬开展提供了全⾯、系统的政策⽀持。
加强⾻⼲培训,培养教师信息技术应⽤能⼒提升的“领路⼈” 注重培养项⽬⾻⼲⼈员,开展引领性培训。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个人研修计划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个人研修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f0d9d2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2.png)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个人研修计划
个人研修计划
姓名:XXX
学校:XX
教龄:X年
任教学科:XXXXX
年级:X年
我常将信息技术应用在以下几方面:
1.上课、会议、培训等场合的PPT制作
2.网盘应用和网络资源的利用
3.视频制作、剪辑和画面处理
我认为在以上方面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在此次培训中,我希望解决微课制作、视频和图像处理方面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1.确立研究目标。
2.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完成研究任务。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排查存在问题的原因。
4.针对薄弱环节,加强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
实施步骤:
1.制定研究计划和研究目标。
2.按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尽可能完成研究的任务和达成研
究目标。
3.认真研究相关的研究资料,充分利用案例视频进行研究。
4.下载相关软件,结合理论进行实操。
5.选取本学科内容,尝试制作5分钟左右的微课案例。
我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能够达成以下目标:
1.熟练应用各种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教学及生活工作中。
2.能够快速和熟练制作微课视频和品质更高更好的课件。
3.写一篇与自身学科相关的教学应用论文。
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应用能力提升计划
![教师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应用能力提升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c84daf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7.png)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起点自我分析
请选择本人所属信息化教学环境,根据《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测评指南》,参考《信息化素养评价指标》,说明个人信息化教学应用与信息素养的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作简要分析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面对先进教育技术、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我曾感到很困惑。
积极参加专题研讨,教学实践、观课磨课,并对三个能力点取得的成果及存在问
题进行总结回顾,以便今后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提高。
预期成果
对照所选能力点,阐明预期的成果、各成果的名称、形式等。
应用能力点
预期成果
成果形式
A4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
我将结合网络研修学到的知识,积极参与校本专题研讨,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并进行教学实践。我的初步打算是:选择《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设计探究型合作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到网络中收集植物种子,了解其传播方法,然后写汇报材料。①指导学生建立合作学习小组。②在线发布探究型学习活动任务:(利用网络收集植物种子,了解其传播方法;整理资料,小组内的成员通过微信群交流讨论确定资料;用word软件写出简单的汇报材料;通过班级QQ群展示汇报材料进行交流。)③指导学生发布汇报材料进行交流,参与学生交流讨论、点评并提出修改意见
但经过多年信息技术培训和教学实践,现在我已经初步具备在应用信息和信息技术时理性看待信息活动和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并勇于面对与积极克服信息化教学中碰到的困难。我也初步掌握了一些常用的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例如我经常利用班班通教学平台进行教学,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使自己的课堂更具有吸引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思考探究。而且我也基本掌握了一些常用的用应软件的使用方法,例如用于编写教案的word软件,用于制作课件的PowerPoint软件,用于制作思维导图的FreeMind软件。但我在应用信息和信息技术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时仍然存在许多困惑,例如如何组织学生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如何利用班班通教学平台提高讲解知识的技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在多技术环境下,合理使用多种教学技术开展线上教学。这些都需要我更加努力地学习。这次我有机会参加提升工程2.0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我将把握好这次培训的难得机会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增强工程个人研修计划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增强工程个人研修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320af31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f.png)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增强工程个人研修计划1. 背景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广东省教育厅决定实施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增强工程。
2. 目标该个人研修计划的目标是帮助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具体目标包括:- 提高教师的基本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常用软件应用能力。
- 掌握教育教学中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能够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
- 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思维和教学设计能力,促进教学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 加强教师对信息技术安全和网络素养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3. 研修内容该个人研修计划将包括以下内容:3.1 基础知识培训- 计算机基本操作培训:包括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文件管理等基本知识。
- 常用软件应用培训:包括办公软件、多媒体软件等常用软件的操作和应用。
3.2 教育教学工具培训- 电子教案设计培训:介绍电子教案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培养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 教学资源获取与评估培训:教师如何获取和评估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教材的有效利用。
3.3 创育与个性化教学培训- 创育理念培训:介绍创育的理念和方法,培养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 个性化教学设计培训: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4 信息技术安全与网络素养培训- 信息技术安全培训:介绍信息技术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常见安全威胁,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安全意识。
- 网络素养培训:教师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技巧。
4. 研修方式- 在线研究:通过在线研究平台进行研究,包括在线视频课程、在线讨论和研究资料的分享。
- 实践操作:研究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实践操作,提高技能应用能力。
- 集中培训:定期组织集中培训,由专业教师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
5. 时间安排个人研修计划的时间安排为每周3至5个小时,持续8周。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f63f66c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1a.png)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附件3教师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计划姓名年龄职务任教年级所在学校教师息化教学能力起点自我分析请选择本人所属息化教学环境,根据《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息化教学能力测评指南》,参考《息化素养评价指标》,说明个人息化教学应用与息素养的情况。
并对存在的问题作简要分析在应用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方面:我的技术素养还是可以的,对多媒体设备等能熟练操作,了解与教学相关的通用软件及学科软件的功能及特点,并能熟练应用,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数字教育资源,掌握加工、制作和管理数字教育资源的工具与方法。
计划与准备方面,还是能找准运用息技术解决教学问题的契合点的。
组织与管理方面,让每个学生平等地接触技术资源,激发学生研究兴趣,保持学生研究注意力,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引导他们提升技术素养并发挥技术优势。
但在评估与诊断方面却存在严重的不足,没有好好研究评估的标准,所有就会在诊断方面出现无从下手的感觉。
研究与发展方面,,具有主动运用息技术促进自我反思与发展的意识,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提升息技术环境下的自主研究能力。
应用息技术转变研究方式方面:技术素养方面也是还行,可能是得益于自己对各种网络设备的了解和使用吧,这几年教改也改变了观念。
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这三个方面却是严重的出现问题,在发展目标中我将列出。
研究与发展方面,还是能有效参与息技术支持下的校本研修,实现学用结合。
制定能力提升目标,阐明目标能力点及其达标后的效果。
1、A1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1)选择适用于学科测验与练习的技术工具能力提升目标(2)能熟练掌握技术工具操作方法(3)开展课堂的线上前测与后测,搜集数据(4)数据分析,为教学中动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参考。
2、A6技术支持的总结提升(1)选择适用于学科总结提升的技术工具(2)灵活构造、应用多种媒体素材,提升教学内容的总结本领。
(3)采用可视化方式清晰地展示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省级专家库入选人员名单
序号姓名单位名称学科职称
1林鸿儒广东省教育厅自动化信息系统监理工程
师
2万海中山大学计算机副教授3毛明志中山大学计算机副教授4肖建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授
5张艺琼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授
6张学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教授
7张秀梅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教授
8钱扬义华南师范大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教授
9罗一帆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研究与管理教授
10陈品德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教授
11胡小勇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教授
12张波华南农业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高级工程师13尹令华南农业大学计算机科学副教授
序号姓名单位名称学科职称
14黄慕雄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信息技术教授
15周如旗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授
16付道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技术教授
17胡继飞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生物学教授
18贾汇亮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教授
19汪和生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副教授
20曹卫真广州大学教育技术学教授
21杜玉霞广州大学教育技术学教授
22曹晓明深圳大学教育技术学教授
23胡世清深圳大学教育技术学教授
24涂相华深圳大学信息技术副教授
25尹恩山广东财经大学教育技术正高级实验师26魏文红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教授
27周燕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授
28蒋家付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教授
序号姓名单位名称学科职称
29刘美凤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教育技术学教授
30孙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计算机教授
31王伟杰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计算机高级实验师32方刚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计算机教授
33袁晓斌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物理、自然科学研究员34别文群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教育信息化教授
35蔡永铭广东药科大学计算机教授
36王培麟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信息技术教授
37王世安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授
38陈戏墨广州医科大学计算机高级工程师39高燕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副教授40潘文涛嘉应学院教育技术副教授41钟秀玉嘉应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授
42钟志荣嘉应学院教育技术教授
43张子石岭南师范学院教育技术研究员
序号姓名单位名称学科职称
44吴涛岭南师范学院计算机教授
45郭春才岭南师范学院教育技术副教授46赵建华南方科技大学教育学教授
47王佩东南方科技大学化学正高级教师48崔岩汕头大学电子信息教授
49李飞宇汕头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研究员50郑绍毅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数学高级讲师51蔡昭权汕尾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教授
52戴经国韶关学院软件工程教授
53袁辉勇韶关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授
54黄德群韶关学院教育技术教授
55邵平肇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授
56陈建平肇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授
57王贤文肇庆学院教育学原理副教授58尚文刚广东医科大学计算机应用教授
序号姓名单位名称学科职称
59胡洋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授
60秦旭明惠州工程职业学院计算机高级讲师61王寅峰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副教授62冯冰清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英语教授
63周向军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教育技术学副教授64杨伟杰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教育技术学副教授65郭平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科学教授
66郑耿忠韩山师范学院计算机教授
67冯健文韩山师范学院计算机副教授68林璇韩山师范学院信息技术高级实验师69李梅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教授
70张新林罗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副教授71仵博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教授
72叶永沛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技术研究员73石玉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计算机教授
序号姓名单位名称学科职称
74吴东醒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育技术学/计算机及应
用
教授
75赖国明惠州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授76汪华斌惠州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副教授77汪卫星广东开放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教授78金一强广东开放大学教育技术学教授79梁树杰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计算机副教授80匡忠辉广东省电子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高级讲师
81黄敏聪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广东省科
技信息与发展战略研究所)
信息技术副研究馆员
82胡正勇广东实验中学信息技术正高级教师83李梁广东实验中学物理中学高级84朱晓琼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教育技术中学高级85王奕标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教育技术中学高级86黄桂芳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生物、教育技术中学高级87欧阳慧玲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英语、教育技术中学高级88曾令鹏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数学小学高级
序号姓名单位名称学科职称
89要志东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信息技术编审
90朱光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信息技术编审
91胡军苟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技术学高级教师92容梅广州市第七十五中学地理正高级教师93曾海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副教授94赵宇丹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教育技术高级工程师95何彪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教研室物理正高级教师96费伦猛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化学高级教师97陈锦波广州市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信息技术正高级教师98张伟春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物理调研员99肖春光深圳市宝安区教育信息中心信息技术中学高级100吴兆斌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信息技术中学高级101陈颖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计算机中学高级102吴向东深圳市龙岗区依山郡小学科学中学高级103石义琦深圳市南山区教科院信息技术高级教师
序号姓名单位名称学科职称104黄明华深圳外国语学校信息技术中学高级105周莉萍珠海市第五中学信息技术正高级教师106代毅珠海市教育研究中心教育技术学高级教师
107陈俊盛珠海市香洲区教育局教育装备
与信息中心
电化教育高级教师
108蔡素纯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龙湖附属中
学
信息技术中学高级
109周玳珈广东汕头华侨中学信息技术中学高级110曹雪丽佛山市禅城区教育发展中心信息技术正高级教师111黄美仪佛山市禅城区教育发展中心电化教育正高级教师112曹本华佛山市第九小学信息技术中学高级
113彭志洪佛山市顺德区乐从沙滘初级中
学
电化教育正高级教师
114蓝凌广东北江中学信息技术中学高级115张弢韶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电化教学高级教师116朱静萍韶关市田家炳中学信息技术正高级教师117李文贞梅州市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电教中学高级118黄昆鹏梅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教育技术中学高级
序号姓名单位名称学科职称
119曾令涛梅州市梅县区教育局教学研究
室
信息技术中学高级
120贾昆霖惠州市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
学校
计算机高级讲师
121钟利文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教师发展中
心
信息技术高级教师
122许家塔汕尾市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正高级教师123罗志刚汕尾市教师发展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级教师124曾向建汕尾市城区新城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级教师125徐建刚东莞市第六高级中学信息技术正高级教师126陈晓燕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数学正高级教师127王征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信息技术高级教师128黄小勇东莞市石龙第三中学信息技术中学高级129陈熙仁东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信息技术高级讲师130余娟东莞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信息技术高级讲师131陈明宏中山市教研室信息技术中学高级132吴寒冬中山市教师进修学院数学高级讲师133刘欢桐中山市教师进修学院信息技术高级讲师
序号姓名单位名称学科职称
134吕麟中山市小榄第一中学物理中学高级135李科江门市教育技术与装备中心电化教学高级教师136林雪锋江门市教育研究院信息技术中学高级137丁玉华江门市教育研究院数学小学高级138周华章江门市蓬江区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正高级教师139梁哲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历史正高级教师140林飞湛江市教师进修学校数学、计算机高级讲师141林力文湛江市教育局教研室数学、计算机中学高级142吕达艺茂名市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历史中学高级143杨敏茂名市祥和中学数学中学高级144刘敏茂名市电白区教育教学研究室信息技术中学高级145庄楚金潮州市教育局地理高级教师146陈思雄潮州市教育局教育装备中心信息技术高级网络管理员147方少芹揭阳市教育局信息技术正高级教师148黄强云浮市罗定中学信息技术中学高级
序号姓名单位名称学科职称149黄金华云浮市云安区教育局科学小学高级150向敏龙河源市东源县教育局教研室物理正高级教师151许光河源市师资培训中心教育管理、地理科学中学高级152赵莉河源市第二小学数学小学高级153黄素芳清远市教师发展中心英语中学高级154洪伟清远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历史正高级教师155黄灏清远市教育教学研究院计算机科学中学高级156姚娟广东两阳中学信息技术中学高级157杨和阳江市阳春市教育局信息技术中学高级158赵奕民阳江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信息技术中学高级159黄国洪肇庆市教育局信息技术正高级教师160罗建航肇庆市端州区教师发展中心信息技术中学高级161卢江兴肇庆市第一中学信息技术正高级教师162曾昭江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副教授
163谢金荣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
务
副教授
序号姓名单位名称学科职称164衣杨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计算机科学教授165李文生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计算机应用与技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