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及试题

合集下载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1.史前人类:1直立人中国学者习惯‎上称为猿人,生存年代170(或150)万年前至30(或20)万年前,其化石在欧、亚、非三洲均有发‎现。

其头骨扁平,骨壁厚,眶上脊粗壮;脑容量大约从‎ 800 毫升到1200 毫升,平均身高为160厘米;下肢结构与人‎类十分相似,大腿骨接近现‎代人,其直立人行走‎的姿势已很完‎善。

2早期智人早期智人也称‎古人,生活于距今25 万年至4 万年前。

其体质形态已‎和现代人接近‎,但仍带有一些‎原始特点,如眉脊发达,前额低斜、鼻部扁宽、颌部前突等,脑容量平均为‎ 1350 毫升。

其化石目前在‎亚、非、欧三洲有多处‎发现。

3晚期智人晚期智人也称‎现代智人,过去称为新人‎,生活距今四五‎万年前至1 万年前。

其体质形态和‎现代人大致相‎同,眉脊减弱,颅高增大,颌部退缩,下额明显,脑容量平均为‎1400 毫升以上。

他们的化石不‎仅分布于欧、亚、非三大洲,而且在大洋州‎和澳洲也有发‎现。

晚期智人出现‎的时候,现代人种也形‎成了。

4血缘家族血缘家族是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的社会‎组织。

马克思曾经指‎出:“血缘家族是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

”在这种社会组‎织里,婚姻是按照班‎辈来划分的,“所有祖父和祖‎母,都互为夫妻;他们的子女,即父亲和母亲,也是如此;同样,后者的子女,构成第三个共‎同夫妻圈子。

而他们的子女‎,即第一个集团‎的曾孙子女们,又构成第四个‎圈子”。

这种家族形式‎排除了祖先和‎子孙之间,双亲和子女之‎间互为夫妻的‎权利和义务,而所有的兄弟‎姊妹,包括从兄弟姊‎妹之间都可以‎互为夫妻。

一个血缘家族‎就是一个公社‎、一个集团。

在集团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人们集体生产‎,共同消费。

在那时,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

5氏族原始社‎会以共同血缘‎关系结合而成‎的一种血族团‎体。

其成员出自一‎个共同的祖先‎。

氏族是人类各‎族普遍存在过‎的社会组织。

世界古代史部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世界古代史部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第一节:地理大发现1、往东方的新航线,他在航行中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古巴和海地,并曾担任过海地殖民地的总督。

1492年8月3日,率船队横渡大西洋,于10月12日到达巴哈马群岛,后南航到达古巴、海地,于1493年3月返回西班牙,这是哥伦布第一次航行,1493年,哥伦布率领一支大舰队,又离开西班牙扬帆出海。

这次航海行的直接目的不是开辟新的贸易市场,也不是征服东方的王国,而是到伊斯帕尼奥拉岛上定居,建立一个既采矿又从事农业的殖民地,然后以这个殖民地为基地到中国及印度去。

1498年他又进行了第三次远航,1502年又进行了第四次远征,沿着美洲大陆进行探查,经过洪都拉斯和哥斯达黎加,但还是看不到中国的影子。

在回西班牙后,他失去了西班牙王的信任,在1506年郁郁去世。

2新航路开辟和新大陆发现后,处在原始积累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没落贵族和商人,在各国王朝的支持下纷纷涌向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征服和掠夺。

葡萄牙和西班牙先于其它欧洲国家进行征服和掠夺,两国把他们最先到达的地方都宣布为本国属地,结果为争夺属地两国发生了争执,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于是出面调停,双方于1494年6月签订条约,在佛得角群岛以西370里格处,从北极到南极划出一条分界线,称为“教皇子午线”,条约规定该线以西所发现的非基督教国土归西班牙所有,以东属葡萄牙。

当麦哲伦航行抵达摩鹿加群岛后,对该岛归属问题发生矛盾。

1529年,双方在萨拉哥撒再订条约,在摩鹿加群岛以东17度的地方,划出另一条分界线。

根据这两次协议,西班牙几乎独占了美洲,葡萄牙则将亚洲和非洲置于自己的势力范围之下,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殖民地瓜分。

3、1415-1460年亨利王子航海。

②1487年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

③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

④阿美利哥·味斯普奇航行美洲。

⑤达伽马开辟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⑥麦哲伦的环球航行4、16世纪以前,欧洲早就有与外部世界进行贸易的传统。

欧洲对外贸易主要是对东方国家如中国、印度及东南亚诸国的贸易。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及试题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及试题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及试题世界史之古代史一、名词解释(一)古代埃及1、《莱登草纸》古埃及的一部纸草文献,原名《伊浦味箴言》(《一个埃及贤人的训诫》),在埃及萨卡拉墓地出土。

因该文献原件藏于荷兰莱登博物馆,故名。

该文献记载了一次奴隶、贫民大起义。

一般认为,这此起义发生在古埃及第一中间期(或第二中间期)。

《箴言》内容多重复,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记国中的灾难》的第一篇和第二篇,记述了一次大起义的详情。

它所记载的起义是我们所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奴隶、贫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主的反对统治。

2、埃及学埃及学是以古代埃及的相形文字为基础来研究埃及历史和文化的学科。

它是由法国学者商博良于1822年9月29日创立的。

3、卡叠什之战(卡跌什之战)公元前1288年(或公元前1296年),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国王牟瓦塔尔为了争夺对叙利亚的统治权及树立在西亚的霸权发生战争。

是年,埃及军队在法老率领下进攻叙利亚,在叙利亚的奥仑特河畔卡叠什中赫梯军队埋伏。

埃及军队惨败。

公元前1283年,赫梯新王哈吐什尔同拉美西斯二世缔结和约(即银板合约),从而结束了两国之间的争霸战争。

4、阿蒙霍特普四世改革BC1329—1362年,因统治阶级内部发生激烈的法老与阿蒙祭司集团存在的矛盾,新兴军事贵族与旧贵族之间的矛盾,地方实习贵族和以法老为主的中央政权存在的矛盾,法老靠以中小奴隶主为核心的新兴军事贵族的支持,进行了阿蒙霍特普四世宗教改革。

改革取消了对阿蒙神的信任,并且法老将其名字改为“阿顿霍特普四世”。

改革提出的一神信仰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5、纳尔迈调色板纳尔迈调色板发现于希拉康波里。

纳尔迈是希拉康波里的国王,他在正反两面两次出现,分别戴上下埃及的王冠,反映了那尔迈进行了大规模的征服活动。

根据考古学研究,一般把那尔迈称为第一王朝的第一位国王。

纳尔迈的活动开创了埃及统一的局面。

6、吐特摩斯三世古埃及十八王朝的法老,曾17次出兵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最远到达幼发拉底河西岸,还出兵利比亚和努比亚,大肆掳掠土地、奴隶和财富。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及问答1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及问答1

朝鲜三国时代3世纪中叶,东汉王朝灭亡。

朝鲜北部的高句丽兴起。

4世纪吞并乐浪郡,北与中国展开领土之争,南与百济、新罗长期交战不已,形成朝鲜历史上的“三国时代”。

其中,新罗趁高句丽与百济相争时与隋唐中国交好。

在唐的支持下,AD676新罗完成了对朝鲜半岛的统一,三国时代至此结束。

丁田制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后于AD722开始推行“丁田制”。

国家对15岁以上的男性公民授予一定数量的土地,分为口分田和永业田,前者限于本人终身享用,不得买卖或转让;后者可以世袭,农民因而被依附着于土地上,成为缴纳田租、贡品和担负各种徭役的国家依附民,封建土地制度在全国确立起来。

田柴科高丽王朝统一朝鲜后,于AD976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耕地和山林进行登记造册,推行“田柴科”。

就是将文武百官直到士兵按照“人品(身份)”划为79品,按品给田。

最高品得田(耕地)、柴(山林樵采地)各110结。

最低者得田21结,柴10结。

得田者享有土地的税收权,但不能世袭,这种土地被视为私有,耕种私田的农民向封建主缴纳收成的25%。

这种方法加强了国家对土地的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但其本身存在着矛盾。

科田法李成桂夺权前就已实际掌权,AD1388年,对全国公私土地进行丈量,登记造册。

AD1391年,颁布《科田法》,对文武两班贵族和其他封建贵族按等授田。

第一科授田150结,以下递减,最后一等的第十八科,授田10结。

对地主豪族与士兵另授军田,每人5-10结。

其余土地为公田。

由国家直接租佃给农民,收取租税。

科田和军田的领有者只有土地的的收租权并向国家承担一定的田税,但这种权利可以是世袭的,同私人领地一般。

这一制度颁行的初期,加强了中央集权政治,巩固了李朝的统治,但是随着私有土地的发展,公地越来越少。

到15世纪,科田法日渐废弛,国家的实力越来越弱。

日本简答圣德太子改革(推古朝改革)推古女皇(592-628)于593年立厩户皇子为太子(圣德太子574-622),并将国家管理大权交给了他,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

世界古代史试卷

世界古代史试卷

世界古代史试卷一、填空题(共12空,每空1分,共12分)1. 埃及国王称为,是最大的奴隶主,独揽国家各项大权。

他们生前就为自己建造未来世界的“永恒之宫”——。

其中最大的一座是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

2. 古埃及人和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对人类文化的重大贡献之一是文字的发明。

公元前3000年前后,古埃及人已经使用。

两河流域的文字从最初的图画文字逐渐演进到。

3. 阿拉伯和中国自古就有密切的往来和广泛的文化交流活动。

阿拉伯人接受了中国发明的、造纸术、印刷术和,并把它们传入欧洲,这是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伟大贡献。

4. 古代希腊是的发祥地。

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前12世纪是古希腊的时代,它是以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为代表的青铜时代文化。

5. 1519——1522年,葡萄牙人的船队,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完成了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回欧洲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大地是球形的。

6. 文艺复兴时期主要的社会思潮为。

它的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束缚中解放出来。

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7.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意思是:()A尼罗河哺育了古代埃及的文明B尼罗河流域是古代埃及的势力范围C古代埃及人民把尼罗河治理的很好D有了古代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8. 历史老师展示一张图片(见图1)。

请同学说出该文物的历史价值,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是()A.它和四大文明古国有关B.它是世界上最精美的雕塑作品C.它可以放在博物管里供后人参观D.它保留了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9. 如果你是古印度的一名商人,你应属于哪一等级?()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10. 今天我们仍在使用的包括0在内的10数字,其发明人是()A.古代埃及人 B.古代印度人 C.古巴比伦人 D.古代希腊人11. 图4所示的人物曾被尊称为“奥古斯都”,他就是建立罗马帝国的()A.恺撒B.穆罕默德C.查理·马特D.屋大维12. 同学们都知道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它们均出自一部民间故事集。

世界古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

世界古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

《世界古代史》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部分世界上古史第一章原始社会一.填空题1.1871年,达尔文在其一书中,指出人类是从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

2.恩格斯提出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中依次递进的三个阶段,即、和完全形成的人。

3.目前,多数人类学家把世界上的人分为三大人种,即、和尼格罗人种。

4.班辈婚或辈行婚是一种。

5.人类第一个可以证实的社会组织是,出现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繁荣于新石器时代。

6.母系氏族公社发生在考古学年代的晚期。

7.普那路亚婚是一种。

8.是人类婚姻状态从群婚向个体婚的过渡形式。

9.个体劳动能力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出现是产生的前提和条件。

二.选择题1.“正在形成中的人”的早期代表是A腊玛古猿 B南方古猿 C森林古猿 D埃及古猿2.人类形成的主要标志是A直立行走 B产生最初的语言 C能制造工具 D意识和抽象能力的发生3.现代人种开始形成于A早期猿人阶段 B晚期猿人阶段 C早期智人阶段 D晚期智人阶段4.母系氏族公社发生在A旧石器时代中期 B旧石器时代晚期 C新石器时代 D金属器时代5.原始人实行族外群婚是在A血缘家族时期 B母系氏族早期 C母系氏族繁荣时期 D父系氏族时期6.母系氏族繁荣时期人类的婚姻形态是A班辈婚 B族外群婚 C对偶婚 D一夫一妻制7.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是发生在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铜石并用时代 D铁器时代三.名词解释1、血缘家族2、对偶婚3、农村公社4、图腾崇拜四.简答题1.从猿到人的转变经过了那些主要阶段?简析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简述原始社会人类婚姻形态的转变。

3.简析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

第二章古代埃及一、选择题1.埃及进入文明时代大约是在公元前3600年 B公元前3500年 C公元前3100年 D公元前2500年2.埃赫那吞改革的性质是A纯粹的宗教性改革 B宗教外衣掩盖下的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斗争C阿蒙僧侣集团内部斗争 D贵族与平民之间的斗争二、名词解释金字塔三、简答题1.简述古王国时期中央集权君主制的统治。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世界古代史试题及参考答案[日期:2003-08-27] 来源: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作者:陈德正李慎令[字体:大中小]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本题共30分)1.血缘家族:旧石器时代早中期的社会组织(1)。

这是人类社会第一种组织形式(1)。

实行族内群婚(班辈婚)(1)。

一个家族就是一个生产生活集团(1)。

族内平等,实行原始共产主义(1)。

2.《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制定颁布的成文法典(1)。

法典竭力宣扬君权神授,极力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1)。

法典结构完整,文字条理,内容完备(1)。

这是目前发现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1)。

也是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的重要文献资料(1)。

3.查士丁尼:拜占庭帝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1)。

在位期间极力维护奴隶制度并试图恢复罗马帝国的辉煌(1)。

镇压尼卡起义,编纂《罗马民法汇编》,对外大肆用兵,修建圣索非亚大教堂(2)。

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是拜占庭帝国的黄金时代(1)。

4.圣德太子:日本古代著名政治家(1)。

在任期间,他派出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先进文化,推行改革,制定《冠位十二阶》和《宪法十七条》,加强中央集权。

(3)这次改革虽然由于大贵族的反对而失败,但它却为以后的大化改新奠定了基础。

(1)5.田柴科制度:朝鲜高丽王朝实行的土地制度。

(1)976年,国家实行土地清查,登记全国耕地和山林,收归国有,然后将一部分土地和山林按等级分给文武百官和士兵,称为“田柴科”。

田柴科是国家把土地的收租权授予受田者,只限本身,不准世袭。

其余绝大部分土地作为公田,由国家直接租佃给农民耕种并征收租税。

(3)田柴科的实行,确立了国家对土地的最高支配权,它一方面限制了官僚贵族的土地兼并,另一方面确保了国家的税源,成为专制集权国家的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1)6.阿克巴印度莫卧尔帝国皇帝(1)。

在位期间,实行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生产力发展,革除陈规陋习的改革(3)。

促进了印度社会的文明进步。

中国大学MOOC慕课(4)--世界古代史期末试卷(参考答案)网课刷课

中国大学MOOC慕课(4)--世界古代史期末试卷(参考答案)网课刷课

世界古代史期末试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军事民主制: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时代末期出现的一种制度。

其特点是带有一定的过渡性:既保持着原始社会固有的民主和平等原则,又显露出国家权力机关所表现的“强制”。

军事民主制度社会组织一般包括军事首长、议事会和人民大会三大机构。

随着部落战争的频繁发生和氏族公社内部社会阶层分化的加剧,军事首长的权力日益扩大,议事会也逐渐由管理公共事务的机关变为阶级压迫的工具。

2、贝希斯敦铭文:在波斯国王大流士夺取王位后,曾两次爆发反对大流士的起义。

大流士残酷地镇压了这些起义。

其过程被用三种语言:古波斯语、阿卡德语巴比伦方言和古埃兰语刻在贝希斯敦山崖上,故称之为《贝希斯敦铭文》。

1836年,英国学者罗林生解读了《贝希斯敦铭文》的一部分,打开了破解楔形文字的大门,为更好地了解西亚古代文明提供了宝贵线索。

3、《摩珂婆罗多》:古代印度最著名的一部史诗,成书于约公元前5世纪,相传为毗雅娑所作,分为18篇,长达10万颂。

“摩珂婆罗多”意即“伟大的婆罗多族”。

史诗描绘了婆罗多家族中居楼王一支与般度王一支之间争夺王位的斗争。

史诗的内容反映了雅利安各部落在从军事民主制向国家过渡中战争的情景,鲜明地表达了人们对强暴奸诈的厌恶和对公正善良的同情,对后来的南亚文学有深刻影响。

4、陶片放逐法:古代雅典公民会议中的一种特殊的投票方法,始创于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是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的重要内容。

在每年年初的公民会议上,公民有权将他认为可能会危害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危险分子的名字记于陶片之上(另有一说认为是贝壳,故也称之为”贝壳流放法”)。

如果某个人的名字达到公民人数的半数之上,他就会被放逐到国外10年,直到期满方可回国,回国后可以恢复其公民权。

希腊的其他城邦也效行此法。

此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5、大殖民:古希腊大规模的对外移民运动。

公元前8世纪到前6世纪,在希腊各城邦的形成过程中,日益增长的希腊人口经常向外移殖。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与简答题

名词解释1.吠陀时代印度文献“吠陀”记载的一个时期,印度成立吠陀圣典的时代。

吠陀的意思是知识,即神圣的或宗教的知识。

时代约公元前15001500--前600年,分早期吠陀时代和后期吠陀时代。

早期吠陀时代(约前15001500--前900)是雅利安人部落进入古印度的最初阶段,也是他们的氏族部落组织开始解体的阶段。

的氏族部落组织开始解体的阶段。

早期吠陀时代私有制逐渐产生,早期吠陀时代私有制逐渐产生,早期吠陀时代私有制逐渐产生,末叶,末叶,社会上开始出现等级划分现象。

(《梨俱吠陀》反映的时代)后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扩展至整个恒河流域,后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扩展至整个恒河流域,形成了种姓制度,形成了种姓制度,国家产生,早期吠陀时代简单的宗教此时也发展成有完整体系的婆罗门教。

意义:从政治面来看,此一时代王权伸张,在恒河上游流域成立部族王制的国家。

从宗教层面来看,此时祭仪的重要性提高,此时祭仪的重要性提高,祭师阶级祭师阶级(婆罗门)享有特权。

另一方面,对婆罗门教祭仪之至上主义,持批判态度的奥义书哲学也开始发展。

业、轮回思想也于此时奠立。

2.所罗门王古代以色列犹太国家国王,前960960--前930年在位,是大卫之子和继承人。

他同埃及和推罗结为盟友,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尤其是红海一带的贸易;广招工匠,在巴勒斯坦地区的许多城市进行建设;将以色列犹太国家划为12个行省,建立起税收和劳役制度,以巩固君主政体。

所罗门在位时是古代以色列犹太国家最强盛的时期,他被视为古代以色列最伟大的君主。

3.佛陀简称为佛,意为“觉悟者”,是人们对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的尊称,大约生于公元前566年。

他说古印度迦毗罗卫城释迦族首领净饭王之子,自幼喜欢离群索居并思考人生的种种问题,特别是人生的种种痛苦。

后来外出修道,题,特别是人生的种种痛苦。

后来外出修道,成了无上智慧的彻悟者。

成了无上智慧的彻悟者。

成了无上智慧的彻悟者。

在一次长达七天七夜在一次长达七天七夜的苦思冥想后认为自己已经得道。

世界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世界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世界古代史试卷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腓尼基的城邦于公元前九世纪在北非建立移民城邦,后来发展成大帝国。

2.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王制订了著名的法典,分为、、三分部,共条。

3.印度的瓦尔那制度分为、、、四个等级。

4.雅典国家是通过、和的改革形成的。

5.希腊的著名史学家有、和等。

6.罗马的和先后建立了独裁。

二、列举题(每题5分,共20分)1.古埃及的著名国王有、、、、、、、、、等。

2.苏美尔国家有、、、、、等。

3.希腊著名的移民城邦有、、、、、、、等。

4.罗马的著名诗人有、、,著名的农业农业科学家是、、等。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对偶婚2.哈拉帕文化3.荷马史诗4.布匿战争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亚述帝国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2.希波战争希腊胜利波斯挫败的原因是什么?五、论述题(任选二题,每题15分,共30分)1.三世纪危机的主要表现及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大流士改革的原因、内容和历史作用是什么?3.希腊城邦为什么没能走向统一?世界古代史试卷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推罗、迦太基。

2、汉谟拉比、汉谟拉比、序言、正文、结语、282条。

6.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7.提修斯、梭伦、克利斯提尼。

8.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

9、苏拉、恺撒。

二、列举题(每题5分,共20分)1.美尼斯、胡夫、哈佛拉、阿姆涅美赫特一世、谢努塞特三世、吐特摩斯一世、吐特摩斯三世、阿蒙霍特普四世、拉美西斯二世、拉美西斯三世。

2.乌尔、乌鲁克、拉格什、温马、拉尔萨、伊新。

3.拜占廷、米利都、安菲波利斯、叙拉古、他林敦、以弗所、麦萨那、尼西亚。

4.维吉尔、贺拉西、奥维德、科路美拉、加图、瓦罗。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转变过程中的婚姻关系。

分为两个阶段:望门居和从妇居。

妻子占主导地位,一个女子有几个丈夫,其中一个是主丈夫,相反,一个男子有几个妻子,其中一个是主妻。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历史学-知识宝库考试论坛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历史学-知识宝库考试论坛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历史学-知识宝库考试论坛世界古代史一、名词解释1、闍提2、凡尔登条约3、圣像破坏运动4、圣德太子改革5、希吉拉6、红白玫瑰战争二、简答题1、简述公元前3 世纪至公元前2 世纪罗马的扩张及其影响。

2、亚历山大东征及其影响3、简述早期殖民主义强国葡萄牙、西班牙两国衰落的原因三、材料题1、罗马帝国内基督教的发展及其对基督教的政策第十三章古代西亚诸文明1、汉谟拉比法典、银板和约、腓尼基字母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国的成文法典,古代社会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在位时间制定的。

原文刻在黑色的玄武石上,上面是浮雕,下面的法典内容。

法典分为序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

正文共有282条法律条文,内容广泛,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的社会风貌、社会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关系。

银板和约赫梯帝国与埃及之间曾经进行过近一个世纪的争霸之战。

公元前1283年,赫梯国王哈吐什尔向埃及提出缔结和约,并派人送去了和约,得到了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同意,因条约刻在银板上,故称《银板和约》。

和约规定,两国同意互不侵犯,相互援助和支持,互相引渡对方的逃亡者。

《银板和约》是世界历史上保留下来的最早的国际条约,它的缔结,标志了赫梯和埃及之间持续近一个世纪的争霸战争的结束。

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在公元前1000年出现,由原始迦南字母演化出来。

腓尼基字母是腓尼基人用以书写他们的腓尼基语。

腓尼基语是一种北闪族语言。

现在的希伯来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等,都可追溯至腓尼基字母。

腓尼基字母像希伯来字母和阿拉伯字母一样,都是辅音字母,没有代表元音的字母或符号,字的读音须由上下文推断。

2、大流士一世改革的内容和影响答:内容:(1)将波斯帝国划分为若干行省,行省设总督,掌握行政、司法和税收大权,每年按中央规定,交纳税赋;(2)在波斯帝国划分五个军区,军区将领掌握兵权,与总督互不隶属,相互监督,各自对国王负责;(3)中央统一铸造金币,通行全国,行省可以铸造银币,自治市可以铸造铜币;(4)修筑驿道。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一、史前人类1.《物种起源》和《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2.《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3.原上猿、埃及古猿和森林古猿4.腊玛古猿5.南方古猿6.能人7.KNM-ER1470号人类头骨P3168.莱托利尔人类足印化石9.直立人10.早期智人11.晚期智人12.中石器时代13.自然崇拜14.图腾崇拜15.巫术16.对偶婚17.人种二、古代西亚诸文明1.乌鲁克文化2.捷姆迭特-那色文化3.《乌尔纳姆法典》4.《汉谟拉比法典》5.尼布甲尼撒二世6.巴比伦之囚7.卡迭什会战8.《银板和约》9.赫梯帝国10.士师时代11.《贝希斯敦铭文》12.《赫梯法典》13.空中花园14.萨尔贡三.古代埃及文明1.巴达里文化2.涅伽达文化Ⅰ3.涅伽达文化Ⅱ4.蝎王权标头5.早王朝6.纳尔迈调色板和纳尔迈权标头7.古王国8.第一中间期9.涅杰斯10.第二中间期11.图特摩斯三世12.埃及学13.纸草文书14.阿蒙霍特四世四、古代印度文明1.《吠陀》2.《梨俱吠陀》3. 列国时代4.顺世论派5.阿什斐迦派6.迦提7.旃荼罗8.瓦尔那制度9.阿育王10.佛本生经五、古代希腊文明1.克里特文明2.迈锡尼文明3.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4.希西阿德5.来库古改革6.希洛人7.美塞尼亚战争8.伯罗奔尼撒同盟9.提秀斯改革10.梭伦改革11.僭主政治12.庇西特拉图13.陶片放逐法14.马拉松战役15.温良关之战16.提洛同盟17.羊河之战18.伯里克利19.斯巴达型20.开俄斯型21.腓力二世22.科林斯会议23.亚历山大大帝24.高加米拉战役25.叙利亚战争26.德谟克利特27.苏格拉底28.柏拉图29.亚里士多德30.希罗多德31.修昔底德32.色诺芬33.埃斯库罗斯34.索福克利斯35.幼里披底斯36.阿里斯多芬37.斯多葛派38.伊壁鸠鲁派39.犬儒学派40.怀疑学派41.萨拉米海战六、古代罗马文明1.伊达拉里亚人2.王政时代3.元老院4.塞尔维乌斯改革5.布匿战争6.汉尼拔7.坎尼会战8.扎玛决战9.辛诺塞法利之战10.马格尼西亚之战11.行省12.十二铜表法13.李锡尼-绥克斯图法14.波提利阿法15.霍腾西阿法16.格拉古兄弟改革17.马略军事改革18.同盟者战争19.苏拉独裁20.斯巴达克起义21.阿普利亚之战22.前三头同盟23.凯撒24.后三头同盟25.元首政治26.隶农制27.3世纪危机28.戴克里先改革29.君士坦丁30.米兰饬令31.尼西亚大会32.波里比阿33.西塞罗34.万民法35.老普林尼36.斐洛37.李维38.塔西佗39.普鲁塔克40.森都利亚会议41.塞尔维乌斯改革42.萨莫奈战争七、古典文明向中古文明的过渡1.基督教2.旧约3.耶稣4.教父5.保罗派6.阿里乌斯派7.米兰敕令8.尼西亚会议9.匈奴西迁10.巴高达运动11.阿哥尼斯特运动12.查士丁尼13.尼卡起义14.《民法大全》15.圣像破坏运动16.军区制17.普洛尼亚制18.西哥特人19.贝利撒留20.科穆宁王朝八、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1.默罕默德2.希吉拉3.穆斯林公社4.《古兰经》5.五功6.什叶派7.哈瓦立及派8.沙里亚9.《一千零一夜》10.哈尼夫运动11.哈里发12.穆阿维叶13.苏非主义九、欧洲基督教文明1.法兰克王国2.萨利克法典3.采邑制4.特恩权5.丕平献土6.查理大帝7.劳役地租8.骑士精神9.英诺森三世10.教阶制11.基督教圣礼12.什一税13.异端14.经院哲学15.唯名论16.托马斯-阿奎那17.七艺18.哥特式教堂19.骑士文学20.行会21.汉萨同盟22.十字军东征23.拉丁帝国24.诺曼征服25.大宪章26.模范国会27阿维农之囚28.三级会议29.百年战争30.贞德31.瓦特-泰勒起义32.玫瑰战争33.神圣罗马帝国34.卡诺沙觐见35.沃姆斯宗教协定36.黄巾诏书37.墨洛温王朝38.《罗兰之歌》十、中世纪东欧与亚洲的历史1.瓦里亚格人2.索贡巡行3.库里科沃平原战役4.缙绅会议5.特辖区制6.波洛特尼科夫起义7.《伊戈尔公远征记》8.《罗斯法典》9.苏里曼一世10.伊克塔11.柴明达尔12.印度教13.锡克教14.圣德太子改革15.武士16.御家人制度17.幕藩体制18.丰臣秀吉19.大名20.锁国令21.戒日帝国22.伊凡四世23.班田收授法24.扎吉尔制度十一、古代美洲文明1.印第安人2.玛雅文明3.奇钦-伊查天文台4.玛雅金字塔5.阿兹特克文明6.特诺奇蒂特兰7.浮园耕作法8.太阳石9.印加文明10.基普11.库斯科12.印加大道13.印加帝国。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及精彩试题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及精彩试题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及精彩试题世界史之古代史一、名词解释(一)古代埃及1、《莱登草纸》古埃及的一部纸草文献,原名《伊浦味箴言》(《一个埃及贤人的训诫》),在埃及萨卡拉墓地出土。

因该文献原件藏于荷兰莱登博物馆,故名。

该文献记载了一次奴隶、贫民大起义。

一般认为,这此起义发生在古埃及第一中间期(或第二中间期)。

《箴言》容多重复,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记国中的灾难》的第一篇和第二篇,记述了一次大起义的详情。

它所记载的起义是我们所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奴隶、贫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主的反对统治。

2、埃及学埃及学是以古代埃及的相形文字为基础来研究埃及历史和文化的学科。

它是由法国学者商博良于1822年9月29日创立的。

3、卡叠什之战(卡跌什之战)公元前1288年(或公元前1296年),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国王牟瓦塔尔为了争夺对叙利亚的统治权及树立在西亚的霸权发生战争。

是年,埃及军队在法老率领下进攻叙利亚,在叙利亚的奥仑特河畔卡叠什中赫梯军队埋伏。

埃及军队惨败。

公元前1283年,赫梯新王哈吐什尔同拉美西斯二世缔结和约(即银板合约),从而结束了两国之间的争霸战争。

4、阿蒙霍特普四世改革BC1329—1362年,因统治阶级部发生激烈的法老与阿蒙祭司集团存在的矛盾,新兴军事贵族与旧贵族之间的矛盾,地方实习贵族和以法老为主的中央政权存在的矛盾,法老靠以中小奴隶主为核心的新兴军事贵族的支持,进行了阿蒙霍特普四世改革。

改革取消了对阿蒙神的信任,并且法老将其名字改为“阿顿霍特普四世”。

改革提出的一神信仰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5、纳尔迈调色板纳尔迈调色板发现于希拉康波里。

纳尔迈是希拉康波里的国王,他在正反两面两次出现,分别戴上下埃及的王冠,反映了那尔迈进行了大规模的征服活动。

根据考古学研究,一般把那尔迈称为第一王朝的第一位国王。

纳尔迈的活动开创了埃及统一的局面。

6、吐特摩斯三世古埃及十八王朝的法老,曾17次出兵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最远到达幼发拉底河西岸,还出兵利比亚和努比亚,大肆掳掠土地、奴隶和财富。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及试题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及试题

世界史之古代史一、名词解释(一)古代埃及1、《莱登草纸》古埃及的一部纸草文献,原名《伊浦味箴言》(《一个埃及贤人的训诫》),在埃及萨卡拉墓地出土。

因该文献原件藏于荷兰莱登博物馆,故名。

该文献记载了一次奴隶、贫民大起义。

一般认为,这此起义发生在古埃及第一中间期(或第二中间期)。

《箴言》内容多重复,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记国中的灾难》的第一篇与第二篇,记述了一次大起义的详情。

它所记载的起义就是我们所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奴隶、贫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主的反对统治。

2、埃及学埃及学就是以古代埃及的相形文字为基础来研究埃及历史与文化的学科。

它就是由法国学者商博良于1822年9月29日创立的。

3、卡叠什之战(卡跌什之战)公元前1288年(或公元前1296年),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国王牟瓦塔尔为了争夺对叙利亚的统治权及树立在西亚的霸权发生战争。

就是年,埃及军队在法老率领下进攻叙利亚,在叙利亚的奥仑特河畔卡叠什中赫梯军队埋伏。

埃及军队惨败。

公元前1283年,赫梯新王哈吐什尔同拉美西斯二世缔结与约(即银板合约),从而结束了两国之间的争霸战争。

4、阿蒙霍特普四世改革BC1329—1362年,因统治阶级内部发生激烈的法老与阿蒙祭司集团存在的矛盾,新兴军事贵族与旧贵族之间的矛盾,地方实习贵族与以法老为主的中央政权存在的矛盾,法老靠以中小奴隶主为核心的新兴军事贵族的支持,进行了阿蒙霍特普四世宗教改革。

改革取消了对阿蒙神的信任,并且法老将其名字改为“阿顿霍特普四世”。

改革提出的一神信仰在历史上就是第一次。

5、纳尔迈调色板纳尔迈调色板发现于希拉康波里。

纳尔迈就是希拉康波里的国王,她在正反两面两次出现,分别戴上下埃及的王冠,反映了那尔迈进行了大规模的征服活动。

根据考古学研究,一般把那尔迈称为第一王朝的第一位国王。

纳尔迈的活动开创了埃及统一的局面。

6、吐特摩斯三世古埃及十八王朝的法老,曾17次出兵叙利亚与巴勒斯坦,最远到达幼发拉底河西岸,还出兵利比亚与努比亚,大肆掳掠土地、奴隶与财富。

世界古代史期末总复习题

世界古代史期末总复习题
期末总复习题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血缘家族、图腾崇拜、 血缘家族、图腾崇拜、军事民主制 涅杰斯、 伊普味陈辞》 埃赫那吞、 涅杰斯、美尼斯 、《伊普味陈辞》、埃赫那吞、喜克索斯人 萨尔贡一世、巴比伦之囚、卡迭什之役、拉美西斯二世、 萨尔贡一世、巴比伦之囚、卡迭什之役、拉美西斯二世、提 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犹太教、尼布甲尼撒二世、腓尼基、 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犹太教、尼布甲尼撒二世、腓尼基、 腓尼基字母、贝希斯顿铭文、 汉谟拉比法典》 大流士、 腓尼基字母、贝希斯顿铭文、《汉谟拉比法典》、大流士、 希伯来人 • 吠陀、婆罗门教、阿育王、种姓制度、耆那教 吠陀、婆罗门教、阿育王、种姓制度、 • 《荷马史诗》、《田功农时》、希罗多德、提秀斯改革、梭 荷马史诗》 田功农时》 希罗多德、提秀斯改革、 僭主政治、亚历山大大帝、伯罗奔尼撒同盟、修昔底德、 伦、僭主政治、亚历山大大帝、伯罗奔尼撒同盟、修昔底德、 克利斯提尼改革、托勒密王国、色诺芬、伊壁鸠鲁学派、 克利斯提尼改革、托勒密王国、色诺芬、伊壁鸠鲁学派、斯 多葛学派、庇西特拉图、 多葛学派、庇西特拉图、提洛同盟 • 李维、凯撒、前三头同盟、后三头同盟、十二铜表法、奥古 李维、凯撒、前三头同盟、后三头同盟、十二铜表法、 斯都、隶农制、君士坦丁大帝、戴克里先、苏拉、 斯都、隶农制、君士坦丁大帝、戴克里先、苏拉、斯巴达克 起义、行省制度、 起义、行省制度、庞培 • • •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简答题 • 埃及古王国时期中央集权君主统治、印度种姓制度、梭伦 埃及古王国时期中央集权君主统治、印度种姓制度、 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4 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4世纪雅典城邦危机的表 古希腊文化的主要成就、塞尔维乌斯改革、 现、古希腊文化的主要成就、塞尔维乌斯改革、格拉古兄 弟改革、马略军事改革、屋大维的元首统治政策、 弟改革、马略军事改革、屋大维的元首统治政策、古罗马 公元3世纪危机表现、 公元3世纪危机表现、简述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的统治政 策 • • • • • • • • • 综述题 评大流士改革 如何认识古埃及的专制王权? 如何认识古埃及的专制王权? 评早期佛教 评阿蒙霍特普四世宗教改革 前8-6世纪古希腊海外大殖民的情况与影响 试评雅典民主政治? 试评雅典民主政治? 罗马对地中海区域的征服及其后果 试析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原因

世界古代史试卷及答案

世界古代史试卷及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A卷试题世界古代史[I]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1、巴比伦尼亚2、胡夫金字塔3、亚历山大4、塞尔维乌斯改革二、简答题(30分,每题15分)1、埃赫那吞改革有哪些主要内容?2、汉谟拉比法典的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分别有哪些方面的内容?三、问答题(50分,每题25分)1、试述雅典国家形成的过程。

(25分)2、试述罗马共和国早期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经过与结果。

(25分)北京师范大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A卷参考答案世界古代史[I]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5分)1、巴比伦尼亚【2】古代两河流域南部地区名,自今巴格达地区到波斯湾。

【3】以尼普尔为界,尼普尔以北称作阿卡德,以南称作苏美尔。

2、胡夫金字塔【3】胡夫金字塔,是埃及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陵墓,坐落与尼罗河附近的基泽地区;【2】它是埃及最大的金子塔,高146.5米,底边各边长230米。

3、亚历山大【2】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之子,亚历山大帝国的创建者;【1】公元前334年,他率领约30000名步兵和5000名骑兵开始远征波斯;【1】经过伊萨斯战役和高伽米拉战役,他摧毁了波斯帝国;之后,他继续东征,于公元前324年回到巴比伦,建立了第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帝国;【1】但他不久因病去世,帝国很快瓦解。

4、塞尔维乌斯改革【2】罗马王政时期第六位勒克斯塞尔维乌斯(约公元前578年—前534年在位)进行的改革;【2】按财产将公民分为六个等级,规定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建立百人队大会;废除血缘部落,建立地域部落;【1】他的改革基本上完成了由氏族制度向国家的过度,是罗马国家建立的重要标志。

二、简答题(30分,每题15分)1、埃赫那吞改革有哪些主要内容?【3】(1)取消对阿蒙神和其他一切神的崇拜,只准崇拜阿吞神;【3】(2)没收阿蒙神庙及其他一切神庙的财产,将其转交给阿吞神庙;(3)铲除一切建筑物上的阿蒙字样;【3】(4)将首都从底比斯迁至埃及中部的阿马尔那,新首都取名为“埃赫那吞”,以摆脱阿蒙祭司集团的影响;【3】(5)国王也由阿蒙荷特普四世改名为“埃赫那吞”,意为“阿吞的光辉”;【3】(6)提拔一些出身中下层的人(涅木虎)担任高级官吏,以实施和推进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史之古代史一、名词解释(一)古代埃及1、《莱登草纸》古埃及的一部纸草文献,原名《伊浦味箴言》(《一个埃及贤人的训诫》),在埃及萨卡拉墓地出土。

因该文献原件藏于荷兰莱登博物馆,故名。

该文献记载了一次奴隶、贫民大起义。

一般认为,这此起义发生在古埃及第一中间期(或第二中间期)。

《箴言》内容多重复,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记国中的灾难》的第一篇和第二篇,记述了一次大起义的详情。

它所记载的起义是我们所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奴隶、贫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主的反对统治。

2、埃及学埃及学是以古代埃及的相形文字为基础来研究埃及历史和文化的学科。

它是由法国学者商博良于1822年9月29日创立的。

3、卡叠什之战(卡跌什之战)公元前1288年(或公元前1296年),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国王牟瓦塔尔为了争夺对叙利亚的统治权及树立在西亚的霸权发生战争。

是年,埃及军队在法老率领下进攻叙利亚,在叙利亚的奥仑特河畔卡叠什中赫梯军队埋伏。

埃及军队惨败。

公元前1283年,赫梯新王哈吐什尔同拉美西斯二世缔结和约(即银板合约),从而结束了两国之间的争霸战争。

4、阿蒙霍特普四世改革BC1329—1362年,因统治阶级内部发生激烈的法老与阿蒙祭司集团存在的矛盾,新兴军事贵族与旧贵族之间的矛盾,地方实习贵族和以法老为主的中央政权存在的矛盾,法老靠以中小奴隶主为核心的新兴军事贵族的支持,进行了阿蒙霍特普四世宗教改革。

改革取消了对阿蒙神的信任,并且法老将其名字改为“阿顿霍特普四世”。

改革提出的一神信仰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5、纳尔迈调色板纳尔迈调色板发现于希拉康波里。

纳尔迈是希拉康波里的国王,他在正反两面两次出现,分别戴上下埃及的王冠,反映了那尔迈进行了大规模的征服活动。

根据考古学研究,一般把那尔迈称为第一王朝的第一位国王。

纳尔迈的活动开创了埃及统一的局面。

6、吐特摩斯三世古埃及十八王朝的法老,曾17次出兵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最远到达幼发拉底河西岸,还出兵利比亚和努比亚,大肆掳掠土地、奴隶和财富。

两河流域、小亚细亚等地各奴隶制国家纷纷向埃及纳贡。

他建立了空前强大的地跨西亚北非的军事帝国,因此而被誉为古代世界的拿破仑。

7、古埃及太阳历古埃及人制定的历法。

埃及人按尼罗河水的涨落和作物生长的规律,把一年365天分为三季:“泛滥季”、“播种季”(或长出五谷季)和“收割季”。

每季分为四个月,一年共12个月,每月30天,共计365日。

8、埃赫那吞原名阿蒙霍特普四世,古埃及新王国第十八王朝的国王。

他在位时期实行宗教改革。

封闭阿孟神庙,没收其财产;自己改名为埃赫那吞;在底比斯以北另建新都。

改革沉重地打击了阿孟神侣集团的势力,提高了新兴军事贵族和新的阿吞神侣的地位,君主的权力得到加强。

9、象形文字古埃及人创造的文字。

象形文字是从图画文字演变而来的,具有表意和表音的特点。

它由意符(表意符号)、音符(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部首符号)三部分组成,共约700个符号。

把意符、音符和限定符号适当组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刻在石碑、石柱、墓碑、金属器和木器上,或写在神庙墙壁和纸草纸上,但大多原文保留在石头上,1822年,法国语言学家商博良成功解读了埃及象形文字。

10、罗塞达石碑原本是一块刻有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诏书的石碑。

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和民书体(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

法国学者商博良在1822年读通了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找到了打开古埃及文字之谜的钥匙,成为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

(二)古代西亚之两河流域1、巴比伦之囚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率军攻陷耶路撒冷,把该城全体居民及犹太国王掳至巴比伦城。

这些被俘的犹太人被称为“巴比伦之囚”。

他们在巴比伦聚族而居,保持了自己的语言和宗教信仰。

前538年,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推翻,这些犹太人回到巴勒斯坦。

在巴比伦之囚被囚禁之间,犹太人内部产生了犹太教。

2、穆什根努意为“屈从者”,是古巴比伦王国居民构成的一种,其身份是非全权自由民。

他们主要是王室的依附民,其身份是自由民,但其在法律上享有的权利是不充分的,其社会地位比阿维鲁低。

3、阿维鲁意为“丈夫之子”,是古巴比伦的全权自由民,包括僧侣、贵族、高级官吏、商业高利贷者,包括一部分自耕农、佃农及独立的手工业者,在法律上享有充分权利。

4、尼布甲尼撒二世布甲尼撒二世是新巴比伦王国的国王。

(1分)他曾与与米底的结盟。

586 B.C.他出兵巴勒斯坦,攻陷耶路撒冷,灭了犹太王国。

他还在巴比伦尼亚北部兴筑了一道跨越两河平原的长城,扩建都城巴比伦,并修建了一座“空中花园”。

(3分)5、《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典。

它是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法典,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1901年通过考古发掘于伊朗苏萨古城。

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内容包括婚姻、继承、伤害、债务、奴隶等各方面,较为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

法典在债务、奴隶、契约、家庭及刑法等方面确立的一些原则,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6、亚述帝国两河流域北部以亚述城为中心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0世纪,埃及新王国的实力日渐衰落,亚述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征服战争,建立起了一个地跨西亚北非的奴隶制帝国,将埃及与两河流域南部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成为了铁器时代的第一个帝国。

公元前629年,巴比伦尼亚的驻军那波帕拉沙尔宣告独立,并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与位于伊朗高原西北部的米底人结成同盟,于公元前612年攻陷亚述首都尼尼微,亚述帝国灭亡。

7、居鲁士波斯帝国的开创者,他继续实行对外扩张政策,曾与领吕底亚过、新巴比伦过、巴克特里亚、花剌子模等,最后与马萨太人斗争中死亡。

8、大流士一世改革BC518年开始,大流士一世对波斯原有统治结构、古老军事组织以适应统治一个庞大帝国的需要。

主要内容有:(1)建立国王专制统治。

(2)建立军事、政治分权的地方行政制度。

(3)军事改革,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4)对各行省规定贡赋制度。

(5)统一货币制度。

(6)修筑驿道。

(7)尊奉琐罗亚斯教为国教。

改革加强了帝国的军事、政治、经济力量,军政分权制度与军区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9、《旧约全书》犹太教的主要经典为《圣经》,基督教兴起后改称《旧约全书》。

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圣志(圣录)三部分。

《旧约全书》是宗教贵族对希伯莱人自古以来的文献、传说。

根据犹太教的教义逐步编纂出来的。

形成于BC5世纪到BC2世纪,到BC1世纪末期圣经文本才定型。

(三)古代罗马1、尼西亚大会公元325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小亚细亚尼西亚城召集了基督教历史上第一次主教会议,史称尼西亚大会。

又被称为第一次公会议。

大会制定了繁琐的宗教信条和三位一体原则,并把不同意上述信条的阿利乌派宣布为异端。

大会还确定了复活节的计算方法。

2、布匿战争这是迦太基与罗马争夺地中海霸权的战争,发生在BC264年——146年,战争共分三次,前两次是双方争霸战争。

第三次是罗马人蓄意毁灭迦太基的战争。

迦太基战败,罗马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由于罗马人称迦太基的建立者腓尼基人为布匿人,所以这场战争历史上成为布匿战争。

3、后三头政治同盟这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由屋大维、安东尼、雷必达所结成的公开的政治同盟,得到罗马元老院的认可,三人瓜分了罗马政治权力5年。

BC36年,屋大维剥夺了雷必达的军权,指位雷必达大教长这一虚衔,“后三头政治同盟”开始瓦解。

BC30年,安东尼在埃及自杀身亡,屋大维成为唯一巨头,罗马共和国名存实亡。

4、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制定于公元前451年。

由于这部成文法的条文刻在十二个铜表上而得名,是后世罗马法典及欧洲法学的渊源。

罗马共和国初期制定的成文法,它保留了氏族复仇法,承认家长权,保护私有财产,承认债权制,竭力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统治,保护富有平民的利益,但它对高利贷作了一点限制;明文规定了刑法、诉讼程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专横。

因而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5、米兰敕令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意大利米兰城颁布了一道教令,历史上称为“米兰敕令”。

该敕令宣布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它的颁布标志着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由迫害转为利用。

6、元首政治罗马帝国前期一的种政治形式,始于奥古斯都当政时期。

它保留了共和制的国家机器,如元老院、公民大会和高级长官等,实际上元首操纵国家大权。

它实际上是君主专制。

至三世纪后半叶,这种披着共和制外衣的独裁政治终于演变为公开的君主专制。

7、马略军事改革后期罗马共和国马略任执政官时期,国家为保证必要的兵源和加强武装力量进行的改革。

马略将旧的征兵制改为募兵制,增设工兵,增加机械兵;公民骑兵由行省和同盟者的骑兵代替;建立了加强军事训练和严格纪律的制度。

改革扩大了兵源,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土地问题得到了缓和。

但改革也为以后的军事独裁准备了条件。

8、隶农制古代罗马的一种土地剥削和人身依附关系。

隶农最初是指承租别人土地的佃户。

他们都是享有公民权和其他法律权利的自由民。

他们通过契约从土地所有者手中租用土地。

公元3世纪危机,使隶农在实际上丧失了自由民身份和独立的经济地位,导致隶农转变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依附农民。

9、卢克莱修罗马共和时期著名的唯物论哲学家。

他著有《物性论》(六卷)一书。

他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是由唯一真实的物质——原子所构成的,包括人的“灵魂”也是物质的。

他反对宗教迷信,还有社会进化论的思想。

在政治上,卢克莱修是奴隶主民主派,反对贵族,但又教训奴隶必须俯首听命。

10、七丘同盟公元前8世纪前后,拉丁人居住于台伯河出海口的拉丁姆平原。

拉丁人在平原的山丘上建立了许多村落,有七个山丘曾陆续有人居住。

七个山丘逐渐联合起来,形成了以此为中心的罗马城。

这种联合实质上是原始村社的联合。

它反映了罗马城和罗马国家建立的过程。

11、塞维·图里乌改革古罗马王政时代的第六王。

他当政时期进行改革。

他把全体罗马居民,不论贵族和平民,均按财产多寡划分为五个等级;设百人队会议(也称森都里亚会议);把原来的三个氏族部落,按地区划分为十个部落。

改革使罗马氏族制瓦解,国家建立起来。

12、王政时代王政时代是罗马从氏族制度向国家过渡的时期,即军事民主制时代,在时间上,大约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

这一段历史共经历了七个“王”。

拉丁人虽然还是公社生活,但氏族制已走向解体。

13、坎尼之战公元前216年8月2日,罗马和迦太基爆发了坎尼之战。

这是双方为争夺西部地中海霸权所发动的布匿战争的第三次战争。

这是罗马蓄意毁灭迦太基的战争,罗马是非正义的,迦太基是正义的。

8月2日,迦太基将领汉尼拔率军到达坎尼平原;罗马执政官包路斯和包罗前来会战,汉尼拔使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歼敌7万,成了世界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