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20200318200028)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建议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建议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建议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建议一试题评价高一历史期中试卷紧扣教材及学考考点,试题难易接近于学考题难度,选择题分布较合理,但第三,四单元的选择题较少,涵盖了必修三前四单元大部分知识点。

侧重考察学生的识记以及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归纳、分析及应用能力。

通过测试本试卷的及格率为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二试卷分析(抽两个考场缺考3人共57份样卷)题型与得分情况得分情况失分原因较低7、14、17、24题,其中第7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题出错的达到33人,14题出错的.选择题25小题共50知识的联系比较迁达到37人,17题出错人数达到分;最高分44分,移能力差,部分题分43人,24人出错人数达到40人。

最低分6分析题干时理解不到较好1、2、3、4、8、9、15、18、位21、22题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最高13分,最低1分,平均分固,对教材知识不熟26题,19分7.63,得分率是百分之四十点一悉,不能正确分析概六括史料,不会从材料里提炼有效信息审题不准,不能找到非选关键词句和做题的最高9分,最低0分,平均分4.79,择题27题,13分突破口,知识迁移能得分率百分之三十六点八共40力欠缺,知识体系混分乱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识点三突出问题2材料理解偏差,审题不准,不能找到关键词句和做题的突破口,知识迁移能力欠缺,知识体系混乱3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答题过程中答案俗语太多,不能准确答出历史专业术语和标准知识点四整改措施1针对思想不重视的学生,多和学生谈心,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对于基础知识不牢固的现状,必须要在平时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牢记基础史实,并学会应用。

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知识,运用与拓展知识。

每堂课的小结部分再强调重难点,让学生学会总结。

2加强课后的复习,向学生提出复习要求,这包括课堂上的要求以及课堂作业的要求。

每一单元学完之后,出一些测试题,多多锻炼学生的卷面答题能力。

3针对学生归纳概括运用能力不强知识迁移能力不强的问题,为此在复习时注重基础史实记忆的同时,也要注重适当试题的训练,特别是要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学会审题与答题,引导学生找到材料题中的关键字词句和突破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然后加以练习题的训练。

高一历史试卷分析与教学建议

高一历史试卷分析与教学建议

高一下学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一、试题评价(一)关于试卷命题科学性的分析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是协作体的学校五中命题,,紧紧围绕高一历史核心知识,围绕初步运用历史基本能力来命制题目,试卷比较科学,考查目标合理、明确,题目表述规范。

容量对于一个半小时,题量稍显不足。

题目的覆盖面合理,几乎覆盖了必修二前四个单元的所有主干知识。

材料选取严谨、梯度明显(二)关于命题知识和考点的分析考查目标立足于三位课标,淡化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材料题注重专题间的关联,符合文科综合历史的考查特点。

考查的重点如两次工业革命、小农经济,世界市场的形成,也是历次考试的热点。

考点分布合理。

(三)对试卷题型、卷面的分析试题中选择题30道,60分;材料题2道,40分。

由于学生未来是分文理班,而理科班的同学只要通过历史的学业水平考试,做选择题就可以了。

所以,材料题的分值和数量稍显大了。

卷面设计合理,压缩在四个页面中呈现。

二、对今后教学的思考1、课堂上不能讲太多,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起来。

作业一定要落实检查。

要抓学生的优秀率,培养尖子生。

2、重视错题分析,让练习到位。

个别题目在月考中做过,但学生错了一次,还是继续做错。

学生不重视错题反思,老师们在复习指导方面也不重视方法指导。

有些学生能够自觉地整理“错题本”,这种做法值得大力表扬并大范围推广。

如果有老师引导学生仔细分析错题,应该能够让更多学生避免“掉进同一条河里”。

3、历史基本概念模糊,经常写错别字,这证明学生学习过程中极少练笔,上课不记笔记,课后抄作业。

作为高一的师生们,学科多、时间少、作业量多,我们难以改变现行的教育高考制度,所以就不能以“减轻学生负担”为借口,来掩饰师生们偷懒的行为。

“时间是挤出来的”,只要我们像挤海绵一样,还是能够挤出5分钟、10分钟,来落实学生的听写、默写工作。

4、加强团队合作,发挥集体合力。

此次考试,反映出我们老师间的合作不够,文人相轻,导致不同班级间的差距比较大。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精选17篇)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精选17篇)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精选17篇)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篇1今年的历史试卷和往年的试卷大不相同,多了30分的填空题。

整份试卷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广,信息量大。

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项。

选择题15小题,共计30分;非选择题共计60分主要5个填空题,三个材料题,重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重在对学生历史基本史实的把握和利用基础分析现实的能力、整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剖析历史现象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和把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刚拿到试卷感到很熟悉,但仔细做起来又感到考查的内容综合性比较强,不好做。

选择题和填空题重基础;非选择题引领学生整合知识,回答现实问题。

一、试题分析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项,选择题15小题,共计30分。

考查的是重点知识、主干知识,但是仅靠单纯的死记硬背也很难直接得出答案。

这几年试题的确灵活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如第1、第15小题,填空题共计30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重在对学生历史分析能力、整合能力的考查,引导学生学会认识、剖析历史现象的背景,和影响和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和把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对历史知识的整合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学生对知识要熟练掌握、要有较强的分析、概括知识的能力。

材料题注重考查学生把历史事件和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如第17小题。

材料新,出的习题紧扣现实分析历史现象,引领学生探究历史问题。

总之,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体现课改,导向性强。

二、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学生答题的情况看,选择题方面1、4、15、小题失分多,需要学生调动自己的积累并进行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第4小题失分原因是学生知识点记忆混淆,知识点相互干扰,出现判断失误,学生所得分数看总体较好。

非选择题方面错别字多,影响得分。

16题填空题学生答的不好,主要还是知识点掌握的不好。

这5个题均是书上的原句,抠出了重要部分进行检测,但学生基本是大致意思的掌握,很难答对,答准确,失分比较严重。

高一历史试卷分析(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分析(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期中考试已经结束,通过这次考试了解半个学期以来高一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便搞好下半学期的教学,所以特地进行本次试卷分析。

一、试卷命题的基本思路1. 侧重对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2. 根据年级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命题,难度系数把握在0.67左右;3. 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4. 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学科语言的组织能力。

二、卷面情况分析本次期中考试试卷满分100分,选择题25道,每题2分,共50分。

材料题4个,共5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考查的方向侧重于基本的知识和基本技能。

非选择题侧重于学生理解能力的考察,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不多。

试题分布数据如下: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试题分布有所侧重,特别是3、4、6、7、8这几课,时候考察的重点。

可作为以后教学的一个借鉴与指导。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总的说来失分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审题出现严重偏差;不能准确划分材料层次和理解材料;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不能准确定位教材;不能区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和干扰信息;语言表达不具备历史学科特点,随意性太强。

(1)审题不认真。

①对题目的限定词或关键词没有认真审读,没有注意分析,导致失分。

如选择题3、16、23题。

②在材料题的解答中,有的学生没有对材料内容进行认真阅读,没有抓住关键词回答问题而影响了得分。

如非选择题26题(1)、29题(1)。

③在材料解析题的解答中,很多学生的回答不全面,以致影响成绩。

如非选择题26题(1)、27题(2)。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如选择题的第6、11、17、25小题,这些都是对课本内容的考察,注重基础知识的识记,但错误的学生还比较多。

(3)对历史事件的掌握不全面,如非选择题26题,考察了选官制度的变化趋势以及科举制创立的原因。

(4)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对学困生的关注不够。

仔细分析原因,可知学生对材料型选择题理解把握不是太好,不能从材料中找出有关的历史信息,也就是对材料背后的命题意图不了解,因此不能正确把握材料和选项的内在联系。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历史教研组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根据学校教研室的安排和要求,我们历史组老师针对本次各年级的试卷命制、阅卷、成绩统计、成绩调查表,充分展开讨论,现将成绩分析情况概括如下:一、试卷分析:本次期中考试就试卷命制来说,初一初二试卷题型符合中考要求,高一高二试卷题型和高考的要求保持一致。

总体来说,四个年级的试卷结构比较合理,命题科学,题量,题意明确,题目灵活新颖,确保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基本都符合各年级学生的学习实际。

在命题思路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考查学生感知、感悟历史的能力。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验历史,进而引申对其理解和运用,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与考试标准的基本要求,在题型、题量、难度系数基本保持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知识考查内容,突出了能力考查要求,对指导历史教学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二、学生失分原因分析:这次期中考试从改卷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发现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现结合试卷内容先将具体情况分析如下:试卷都注重考查学生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和理解能力,考查的形式多样性,首先是基本史实的识记,在识记方面学生存在的问题(初一尤显突出)主要是再现再认能力差、基础知识不扎实,朝代的顺序的不清晰,分不清西汉、东汉的前后顺序,关于依法治国和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很多同学认为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就标志着依法治国,对于依法治国的概念模糊,也暴露对于课本内容不熟悉,基本知识不牢固。

第二方面是图表类题型,图表表述的较清晰,相对比较容易。

第三个方面是考察对重要历史事件意义的理解对于历史意义,学生能够识记,但不能深入的了解,如高一年级试卷封建制度和封建君主专制的概念相互混淆,对于新旧民主主义区别不清,抗日战争胜利的反帝国主义的意义不能深入分析。

第四方面是考查阅读史料进行分析(各年级都存在这种现象)对于材料的分析,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能根据材料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个别同学进入对文言文材料逐字逐句翻译的误区;对于知识的运用,学生不能根据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历史知识的联系与比较,知识的衔接相对薄弱。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精品范文】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精品范文】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同学们,期中考试已经过去,这次没有考好的,接着努力。

知识是个积累的过程,一次失败不代表什么,只要努力了,以后定会取得好成绩的。

所以不要气馁,上课要好好听,不要说话,有些同学脸皮真厚,说几遍人家照样我行我素。

课下也要拿出点时间看看,做做题,找规律,找一个对自己有用的学习方法。

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会形成不同的学习方法,所以自己学习做题过程中,要多思考下,要善于总结。

总体来看,这套卷子不难,以基础题为主,许多题咱发的优化探究那本习题册上也有类似的,还有许多教材没有涉及,但我在课上给你们讲过的,所以看下你们的笔记。

1、这个题给了六个甲骨文文字,我们仔细观察下不难发现吧,都是什么什么的农具吧,农具的先进也表明着农业的发达,所以从这些图上可以看出中国原始农业较发达,当时的农业工具耒耜已普遍使用。

我们知道甲骨文是商朝时期的文字,我们也知道在商周时期,随称为青铜时代,但青铜只应用到酒器、礼器等方面了,在农具上的应用很少很少,可以说在文明时代的初期,耒耜普遍应用到农业也不见怪了。

2、这个题考查了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

我们在第一课不就讲了三大特点吗?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精耕细作;自给自足。

本题的材料出自《晋书》,魏晋南北朝的晋,中国早就进入封建社会之小农经济社会了。

而你们还选大规模简单协作,一是它不是三大特点之一,二是它是奴隶社会下的耕作方式,“千耦其耘”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这书上也有的,所以看书认真点。

本材料的关键两句是:“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力。

”就是说好的收成不在你有多少土地可耕,而是看你下的功夫到了没有。

所以它体现了农耕经济的精耕细作,就是要高投入才有差不多的收入。

3、《耕织图-耕图》,上面有一人一牛和水田。

但不要一味的从图上得到全部信息,还要看图的解说分析吧。

你们光从图上看到的就选清代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技术,我问问你们,牛耕什么时候出现的?又是什么时候开始普及的?春秋末年开始出现吧,西汉时发明了犁壁,牛耕开始普及推广了吧。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分析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分析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分析河津二中高一历史组一、试题分析:1、选择题由于情况未明暂不做分析2、非选择题共四个大题。

总体来说难度中等,基本涉及了课本的基本知识和主干知识。

题目在设计上有新意。

材料二选择上对主干知识的多角度阐述,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一个考验。

二、试卷分析:1、整体分析:从得分情况来看分数悬殊较大,最高分达到46分,最低分为0分。

从审题上看,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具体的审题思路,偏差较大。

从做答情况来看,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不够,写的多,得分少。

2、具体问题分析:①试卷第26题:此题得分率较低,其原因是大部分学生对材料中的“新型经济”和“新经济”理解不够,导致回答失误。

对“微澜”、“人们感到切肤之痛”并不理解,不知道要回答什么。

②试卷第27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学生回答较为满意。

③试卷第28题学生在分析题目时对时间概念缺乏正确的把握,导致回答的要点发生错乱、张冠李戴;另外对第3问“毛主席的指示有何重要意义”不知从何下手,显示出学生的知识面太窄④第29题第一问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不够,简单问题发生失误,第2问“说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的原因是什么”失误较大,多数同学只知道要解决温饱问题,回答过于朴素,缺乏历史语言的表述。

另外学生对市场经济的概念理解不够,所以最后一问大部分同学回答不上来。

总之,此次考试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知识落实不够,该得分的得不了分2、审题不够准确,导致答题偏差3、知识面较窄,涉及课文以外的东西了解不多4、答题缺乏规范性三、教学建议1、苦练基本功,加强学生的书写规范,答题规范的训练2、教学中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3、通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拓展知识面4、强化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准确地把握题目的核心思想。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本文是一篇关于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的文章。

文章首先给出了考试成绩的统计数据,指出及格率和优秀率不高,年级均分还在及格线以下,形势比较严峻。

接着介绍了本次考试的命题设计,考试范围广,重点突出,多数题为各地会考的真题。

文章还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复不够及时,考试技巧有待提高等问题。

最后,提出了今后的改进措施,包括上课时理清思路,继续抓基础,考试作业的批改等。

具体而言,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了考试成绩的统计数据,包括及格率和优秀率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应该修改一下字数格式,将数字用汉字表示,比如“及格率为41.24%”改为“及格率为四十一点二四%”。

此外,文章第一部分还提到了后半学期的奋斗目标,即提高平均分,拉高优秀率。

这里可以适当改写一下,比如“我们要在后半学期里努力提高平均分,争取拉高优秀率”。

文章第二部分介绍了本次考试的命题设计,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有一些语言表述不够规范的问题,比如“考题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可以改为“本次考试的考题覆盖面广,重点突出”。

此外,文章还提到了本次考试的目的,即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为下阶段教与学提供有效依据。

这里可以适当改写一下,比如“本次考试的目的是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有效的依据”。

文章第三部分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复不够及时,考试技巧有待提高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有一些语言表述不够规范的问题,比如“没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好适当的识记”可以改为“没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好适当的记忆”。

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主观题存在的问题,比如语言表述不规范,要点不突出,逻辑性不强等。

这里可以适当改写一下,比如“主观题存在的问题包括语言表述不规范,要点不突出,逻辑性不强等”。

文章最后一部分提出了今后的改进措施,包括上课时理清思路,继续抓基础,考试作业的批改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有一些语言表述不够规范的问题,比如“有的放矢,干脆利落”可以改为“有针对性地讲解,干净利落地讲解”。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一、试卷的结构特点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材料分析题)两部分,各占50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内容覆盖了历史必修三教材全部八个专题的内容和必修二前两个专题的内容,考查范围符合教学进度。

试题难度适中,侧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对我校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1、取得的成绩:(1)选择题得分率高,有小部分学生的选择题得满分50分。

非选择题的准确率也较高,总分平均分66.359分。

(2)开放性的问题回答较好。

(3)回归教材知识点的回忆准确率高。

(4)大部分学生的文字书写规范、工整。

2、存在的问题:(1)错别字现象还有。

这在各个小题的回答中均能看到一些错别字。

(2)部分学生因审题失误导致失分。

特别表现在第26题第1小问的回答中没有看到“分别”一词,回答时笼统不清,也没有表达出图片之间的关系。

第27题第2小问的原因分析,学生分析原因时脱离题目。

第28题第2、3小问回答时没有正确理解题意,没在回归教材的知识点。

学生失分较为严重的是不能回答“胡佛政府无力扭转和人民不满情绪高涨”,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没有表述出来。

(3)部分学生从图片、文字材料中提炼信息的能力不足,方法没在把握。

比如第26题第1、2小问,第27题第1、2小问,在第28题第1、2小问,有的学生不能正确地提炼信息。

(4)部分学生的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不足,历史概念的表述不清。

比如第26题第1小问的三个概念:外国资本主义、洋务企业、民族企业的表述不清楚。

第26题第2小问,有一部分学生提到“官僚资本主义”,第27题第1小问的技术变化得分较差,没在理解“技术”这一概念。

第28题第1小问的三个历史概念表述不清。

(5)历史辨证思维能力不足。

比如第26题第3小问,没有辨证认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回答时大部分学生只说出“受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束缚,发展艰难而曲折”,大部分学生在第27题第3小问的回答中没有想到新式交通工具的负面影响。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五篇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五篇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五篇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篇一一.基本情况本次期末考试考生共有78人,其中80分以上3人,占4%;60分以上32人,占41%;不及格的46人,占59%。

最高分87分,最低分10分。

二.试题分析本份试题难易适中,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

选择题大都是考查较简单的单一知识点,但题干设计巧妙,学生需认真审题才能作出答案,非选择题的小题设计也是重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利用能力的考查。

如选择题中的5.6.7.9.11小题,非选择题的第23题,学生若只是死记课本知识是难以作答的,这就需要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与利用。

三.试卷分析(一)选择题本试题满分40分,学生得分主要在25分左右。

容易出错的有4.5.6.9.10小题4.6.10小题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牢,对历朝历代所发生的事情记忆不准,混淆导致出错。

5.9小题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利用。

(二)非选择题21.1)本试题满分4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2—3分之间。

本试题学生的错字、别字太多,失分严重。

另外出现的问题还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准确,张冠李戴。

2)3)材料分析题大部分同学对史料掌握不熟,失分较多。

4)是开放题,大部分同学思维不太灵活,答题较死板,得分也不多。

22试题满分16分,得分在8分左右,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会灵活利用,第2小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把两次战役相混淆,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相关知识记忆不准,第3小题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没分析清,记忆不准确。

23试题满分13分,学生得分在9分左右。

学生存在的问题是记忆不准,对知识点没掌握,胡乱拼凑。

24试题满分5分。

得分状况较好,在4分左右。

但也有个别学生掌握不准确,6)探究题本试题满分16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10分左右。

国家篇中,大部分学生都能答对,但错别字较多。

人物篇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正确,存在的问题还是错别字较多,“嬴政”的“嬴”出错率较高,很多学生写成了“输赢”的“赢”;出错最多的还是最后一个试题,大部分学生不知亡国之君。

高一期中考试分析(历史)

高一期中考试分析(历史)

高一期中考试分析(历史)高一期中考试分析(历史)按照中心校统一安排我校于5月7、8两日进行了期中考试。

本次考试范围为必修二1-12课,今年我们开学时还再上必修一21课,考试进度不太一致,为了配合考试进度,我们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抓紧赶课,终于在考前完成考试进度教学。

考前为了适应考试,专门编制一套涵盖考试内容的50个选择题练习放假时回家训练,督促学生通过练习落实教材知识,训练解题技巧,减少技巧失分。

现将本次期中考试情况历史考试情况进行简单分析:一、考试情况统计二、试卷分析试卷选择题24个,总体难度不高,但存在文言文阅读障碍,题目都有一定的思维难度,没有简单题目,所以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辨析能力,读懂题目,选择出最佳答案,其中1、2、7、8、11、12、14、18错误较高,学生对很多概念不够清楚,比如“集约化”“顺差逆差”“工业布局”这些概念只能通过讲题不断普及,让学生去把握,最后就是最佳选择题的选择技巧,如何在正确答案中选出最佳项,学生很头痛。

试卷有三个问答题,总分52分,因为我们的导学案现在改进后的模式以材料题贯穿整个学习内容,所以学生对材料问答题还是很适应的,除4班有一个学生态度存在问题没有做外,其他所有同学都能够积极动笔,所有问答题的分别为25、28、28.3、21,我认为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并不怕问答题,但是阅卷的时候我发现存在这样几个问题:一没有根据分值答题,第二答题格式不够标准,第三基础知识落实不够,尤其是优班记忆不足三、改进措施1、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特别是文言文阅读技巧,我们不需要像语文老师一样知道每个字词的准确含义和使用方法,但我们需要学生大体感知文言文材料所表达的基本含义,作者是肯定还是否定的态度就可以,所以要在平时课堂上让学生快速阅读判断文言文材料。

2、平时训练的时候让同学多对不懂的概念,积极主动的提出来,我们通过平时讲解不断扩大一些概念进行普及。

3、继续坚持导学案简单、根本、开放的原则,运用材料贯穿教材,与教材互相配合,让学生多接触不同与书本的材料,避免学生唯书,唯上的思想,培养自己的思维方法和观念4、增加平时的记忆要求。

高一历史期中成绩分析

高一历史期中成绩分析
• 2.选择题量适中,体现新理念,难度比较适中,侧重知识迁移和能力考查。 • 3.材料题要求学生能读懂材料,理解材料,运用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做出
准确回答,侧重知识迁移和能力考查。
二、成绩分析
本次199人参加考试
60—83分:14人 30—59分:84人 11—29分:98人 10分以下:3人 最高分83分;最低分9分
全年级平均分:31.80
浅紫 紫色 :: 各全 班年 级级 平平 均均 分分高一文科各班平均分示意图
50
45
47.38
40
35
30
31.8
25
20
15
10
5
0
高一5班
31.8
24.96
31.8
28.62
高一6班
高一7班
各班平均分 年级平均分
31.8
27.41
高一8班
列1
及格率 不及格率 优秀率 及格率7%
优秀率 1.5%
不及极率93%
卷面分析:
1、选择题得分率较高,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较好。学生
总体得分情况较好。 2、学生的材料题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逐渐加 强。但对于中等难度的材料分析能力还是有所欠缺。 3、学生对于问题的回答角度把握不好,容易漏点。 4、学生还不能熟练运用以史论证的方法和观念。
三、存在的问题:
• 1、答非所问
三、存在的问题:
• 1、答非所问
• 2、态度有问题,后面大题全空白。
• 2、态度有问题,后面大题全空白。
好的方面:
• 1、基础比较好,答题认真。
2、书写格式规范。
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情况,有必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着重做好以下几方 面工作。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试题评价高一历史期中试卷紧扣教材及学考考点,试题难易适中,选择题分布较合理,但第四单元的选择题较少,涵盖了必修三前四单元大部分知识点。

侧重考察学生的识记以及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归纳、分析及应用能力。

通过测试本试卷的及格率为百分之三十左右。

二试卷分析(抽两个考场缺考11人共75份样卷)题型与得分情况得分情况失分原因较低2、4、7、19、24、28题,其中第7基础知识不够扎实;19题出错的达到33人, 24小题共50做错明显的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确立的过程共有5个时间,由于记忆混乱所造成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31题第二问,题中有明显的时间提示1912年,就是让同学们答出短暂春天的原因而已。

好多同学不能正确分析概括史料,不会从材料里提炼有效信息,审题不准,不能和书中的知识点联系。

只是不能迁移。

此题最高得分8分,最低0分,平均分4.79,第32题第二问,是由于学生,知识体系混乱,关键词不突出,在答题过程中中答案俗语太多,不能准确答出历史专业术语和标准知识点三突出问题1在平时历史学习中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行动上不落实,导致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2材料理解偏差,审题不准,不能找到关键词句和做题的突破口,知识迁移能力欠缺,知识体系混乱3 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答题过程中答案俗语太多,不能准确答出历史专业术语和标准知识点四整改措施1针对思想不重视的学生,多和学生谈心,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对于基础知识不牢固的现状,必须要在平时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牢记基础史实,并学会应用。

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知识,运用与拓展知识。

每堂课的小结部分再强调重难点,让学生学会总结。

2加强课后的复习,向学生提出复习要求,这包括课堂上的要求以及课堂作业的要求。

每一单元学完之后,出一些测试题,多多锻炼学生的卷面答题能力。

3针对学生归纳概括运用能力不强知识迁移能力不强的问题,为此在复习时注重基础史实记忆的同时,也要注重适当试题的训练,特别是要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学会审题与答题,引导学生找到材料题中的关键字词句和突破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然后加以练习题的训练。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最新(精选20篇)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最新(精选20篇)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最新(精选20篇)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总结与反思最新篇1见到了学生的成绩,虽然在年级对比上还说得过去但这显然不是重点,相对的良好掩盖不住绝对的问题,并且看上去“问题”还很是不小。

首先,班级及格人数不足三分之一,如此低的及格率即使是年级评比靠前也显得毫无意义,只能说明年级整体的水平欠佳。

再者,低分人数较多,不乏成绩还未突破两位数的同学,这真的有些难以想象,知识的漏洞该有多大?想来着实堪忧。

再者,要数答卷上凸显出来的问题了。

简单翻了翻试卷,最突出的问题有两点:其一,没读懂问题。

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离题万里,还没搞懂问题实质所在或是仅凭第一感觉就挥笔作答当是症结所在。

其二,没有把握答题技巧。

历史作为文科类学科,论述题的给分必然是依据得分点给分,而大多数学生尚没有这这种答题的概念,难免长篇大论却又与得分点擦肩,或是不分层次将答案“揉作一团”。

当然,问题的出现实际是考试的最大意义,如此方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第一剂药应下在基础知识薄弱上。

双基尚且不牢无异于体质虚弱,要得强健几乎没有可能。

因此,要着重基础知识的加强和巩固,这说来简单实际上并不容易,毕竟细碎的知识不易记住又容易忘却。

要让学生重回课本,我也该为其做适宜的知识点归纳,同时要在平时注重相关练习尤其是注意落实课后练习册的完成。

第二剂药当开在读题与答题上,体质加强之后接着要做的就是适当锻炼强健体魄了,读题与答题技巧的把握就是加强“锻炼”的过程。

具体而言,要让学生掌握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明晰出题人想要得到的东西。

再者,应该使学生逐步形成按点答题的习惯,做到读过问题立马清楚题干问了几个问题,答题的要点在哪里,并能分条列出答案。

这个目的的达成有赖于知识的储备,还取决于归纳总结能力的提升,更要在实际练习中经过指导去体会。

设想和实际效果的距离往往是“望山跑死马”的,我们自身多数时候都是“知易行难”更何况是要去指导学生行动。

因此,只能是以最坏的打算做最全面的准备,这个准备就包括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去采取更深入的调整与应对措施。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总结与反思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总结与反思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总结与反思(通用5篇)一、考试成绩分析及经验小结:本次考试试卷难度一般,有一定的区分度,主要侧重于基础题和学案错题的再现与变式。

总体学生考试成绩一般。

现将前期工作总结如下:1、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把知识要点和教师补充的相关知识点落实到教材上,这样使集中注意力,课堂听课效果提高,同时便于以后的积累与复习。

通过课堂提问及时反馈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利用前两分钟,朗读、背诵前一天所学要点内容,上课后提问,发现问题再讲解、强调。

每一单元学完之后,要求学生列出单元知识体系表,前两个单元老师完成,之后由学生自己动手,整理归纳。

2、注重课堂、自习的教学效率课堂上要求学生纪录整理,随时提问反馈。

自习课明确学习任务,做作业或练习册,比如做练习册时明确到具体某页某题,然后当堂反馈检查。

3、加强解题能力的训练本学期采取了多做基础题,以题带基础知识的做法。

除了导学案和固学案以外,每课一练一评,题量是7-8个选择题,一个很基础的非选择题,做到小步子快反馈。

每单元一测一过关,如果发现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知识点,再讲解、强调、错题重做。

4、培养答题技巧和规范答题教会学生审题:单项选择题教会学生抓材料和问题的关键词,关注肯定项和否定项。

非选择题,教会学生提炼材料,找要点结论,注意时间断限。

5、注重史学基本理论和史观教学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内容及运用;现代化、文明史观等史观。

二、存在的问题1、态度问题在“三科主打、六科主导”的大环境下,学生对历史学科很不重视,从学生写的反思中,可以看出很多学生是抱着“三科考好,无所谓”的态度走入历史考场尝试了“裸考”,结果可想而知。

2、不重视基础学生不愿意,也没时间去落实基础知识,无课前预习,作业不能认真完成。

课堂上听过即放过。

不能及时在书本上做记录。

三、下阶段学法指导1、首先要从态度上重视,每一门课都要紧跟老师,都不能掉以轻心;2、注重课前预习,提高课堂听课效率;3、注重落实基础,紧抓教材,课堂随着老师在书本上做圈划,重点内容及时做笔记。

关于高一历史期中质量分析

关于高一历史期中质量分析

高一历史成绩质量分析一、试卷总体分析这份试卷对高一学生来说,有很强的导向性。

第一、这次考试内容较少,所以试卷知识点分布较密,涉及了各个章节,引导学生踏实学习,切忌考前猜题。

第二、试卷既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也注重考察学生的理解、比较、归纳、阅读及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活学历史。

从学生的答卷来看,达到出卷者的预期目的,其中选择题共60分,材料分析题共40分。

13班最高分89分,14班最高分91分,80分以上的,13班7个,14班8个;70分以上的,13班24个,14班24个;第二卷,共40分,30分以上的,13班8个,最高分38分,14班7个,最高分36分;下一步13班需要着重培养的是林珂、李睿、李顺;14班需要着重培养的是王旭、赵月、刘浩天,这几个同学虽然总分在班里前十名,但是历史确考的不太理想。

从各题的得分率来看,主观题得分率明显偏低。

这说明学生对高中历史学习、考试还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尤其在理解记忆、规范答题方面还有待提高。

二、考试折射出的喜与忧从学生的答题基本情况来看,高一段的历史教学总的来说还是非常成功的,达到了我们的两个预期目的:一是准备会考,二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所以选择题得分率较高。

虽然学生在课下花在历史科目的时间较少,但在课堂上大部分同学还是很认真的,生动的、理性的、情感的课吸引着学生,所以那些涉及热点的、逻辑性很强的所谓难题,学生反而答得很好。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与历届高一学生一样,问题是很突出的。

1、学习历史重记忆,轻理解。

很多学生认为历史学习没有多少思维含量,考试就一个字(背)解决问题,不求甚解。

有些题目课本没有明确答案,需要理解其内含才能作答的,考完后学生问得最多的,就是“书上哪里有答案”。

学习历史一定要背的,关键是死背还是理解背的问题。

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非一日之功啊,只要我们老师坚持在课堂中渗透这种意识,总是有希望的。

2、常识不够。

高考中经常有常识题,文科综合考试也说明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新课程强调合作学习,平时注意多和其他科目教师交流,及时了解学生情况。

高一历史试卷分析

高一历史试卷分析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历史孙喜顺一、试题评价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遵循新课改理念,试题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有点偏难,但是知识点分布合理,覆盖了必修一前四章的主要知识点,重点考查了学生识记、理解与分析归纳的能力,特别是考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于高一学生而言,有利于养成历史学习规范。

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中选择题25道,50分;材料分析题4道共50分,选择题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不难,但是对于成绩偏中等或较差的学生有些偏难,大题部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会作答,主要是不会分析材料,不会组织语言进行作答,此部分是这份试题的丢分之处。

二、典型试题分析(1)选择题:(2)材料分析:26、27题考的知识点都很简单,但是学生对这个类型的题目准备不足,平时教学练习的题型主要是问答题,再加上学生课后没有配套练习进行训练,所以虽然题目不难,但是得分率较差。

28题是关于古罗马《民法大全》、《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古罗马法的思想、美国政体的权力中心、美国和德国政体的特点和不同的原因并分析古罗马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和德意志帝国1875年之间的关系。

该题学生失分主要原因:审题有误———例如题目问的是美国政体的中心是?而学生的答案则大部分都是在解释美国总统、国会、最高法院拥有什么权利;其他小题的答案也都答不到点上,其原因是学生对知识点记忆不全面;答题不规范,没有学会按点答题;答案不标准,语言组织通俗化,没有引用教材观点,因此导致28题是大题部分学生丢分最多的。

29题考点是鸦片战争:考查学生鸦片走私的作用、危害及道光皇帝实行禁烟的原因,29题较简单,也是答题中学生得分率最高的题。

三、对今后教学的思考及建议1、讲练结合。

虽然课时有限,但是在课堂上还是尽量精讲精练,适当布置作业,提高学生的做题能力。

2、落实学生的笔记检查。

史学科的特征是要识记知识点,将知识线索化,所以注重学生课后笔记的整理。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新版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新版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精准专项分析一试题全面点评高一历史期中试卷紧扣教材及学考考点,试题难易接近于学考题难度,选择题分布较合理,但第三,四单元的选择题较少,涵盖了必修三前四单元大部分知识点。

侧重考察学生的识记以及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归纳、分析及应用能力。

通过测试本试卷的及格率为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二试卷分析(抽两个考场缺考3人共57份样卷)题型与得分情况得分情况失分原因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最高分44 分,最低分6分较低7、14、17、24题,其中第7题出错的达到33人,14题出错的达到37人,17题出错人数达到43人,24人出错人数达到40人。

较好1、2、3、4、8、9、15、18、21、22题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知识的联系比较迁移能力差,部分题分析题干时理解不到位非选择题共40分26题,19分最高13分,最低1分,平均分7.63,得分率是百分之四十点一六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对教材知识不熟悉,不能正确分析概括史料,不会从材料里提炼有效信息27题,13分最高9分,最低0分,平均分4.79,得分率百分之三十六点八审题不准,不能找到关键词句和做题的突破口,知识迁移能力欠缺,知识体系混乱28题,18分最高14分,最低2分,平均分9.35,得分率是百分之五十一点九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答题过程中答案俗语太多,不能准确答出历史专业术语和标准知识点三突出问题1在平时历史学习中学生思想上不够重视,行动上不落实,导致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2材料理解偏差,审题不准,不能找到关键词句和做题的突破口,知识迁移能力欠缺,知识体系混乱3 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答题过程中答案俗语太多,不能准确答出历史专业术语和标准知识点四整改措施1针对思想不重视的学生,多和学生谈心,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对于基础知识不牢固的现状,必须要在平时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牢记基础史实,并学会应用。

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知识,运用与拓展知识。

每堂课的小结部分再强调重难点,让学生学会总结。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质量分析报告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质量分析报告

多数学生都能回答,第(2)、(3)两问难度递增,拉开分数档次。

既可以保证大部分考生合格,又体现试题的区分度。

2.体现课改理念新课标历史教科书的编写突出古今贯通,中外关联这一原则,突出整体史观和事件的演进。

如第1题“分封制”题,第24题“八国联军侵华”题,应明确此事发生在义和团运动时期,注意历史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第16题希腊民主题,要求区分希腊与罗马的政治机构,这是学好古代希腊、罗马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基础。

高中历史新课改的一大亮点,即开展研究性学习,这在试题中也得到足够的重视,如第7、16、22、24、题等。

第8题“唐朝中央政府机构,引领学生对历史上重大政治制度开展适度的探究。

试题还不遗余力地在考查学生掌握与运用历史知识的同时,关注对学生历史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测试。

3.关注学科特色关注史学方法与意识的培养。

如第1、2、3、7、8、11、14、17、18、20、23、24、26、27、28、29题等,发挥和挖掘高中历史课程在人文素养、史证意识、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及国际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功能。

注意初高中历史的衔接。

如联系初中学过的《人权宣言》、《独立宣言》等历史知识。

取材地方课程资源,体现区域特色。

4.重视联系现实试题重视历史素养的培养与现代公民教育,但不刻意追求热点。

关注地方史和现实问题,以时政热点作为命题的灵魂和核心,突显人文精神。

考查地方史,突出现实问题的历史溯源、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体现应用价值。

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热点问题有机联系,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试题在注重考查历史学科基础史实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联系现实,渗透时事,努力实现知识性、思想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结合。

如第1、3、5、7、10、12、13、22、23、25、26、27、29题等,都不同程度地联系到当前世界、我国,体现出较强的时代感,体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三、考试及作答情况分析1、试卷抽样数据统计从总体上看,我校历史学科总平均分为53.11分,及格率34.34%,这样的实测结果比较理想,说明我校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比较正常,符合我校学生实际。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本次试卷命题思想,设计思路剖析。

本次试卷,历史考察的知识面适度,题量正常,试题使用的材料较传统。

考点覆盖了必修二一—三单元的相关内容。

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新题型的能力。

试卷充分地体现了历史学的五大核心素养,与高考的重要考点结合紧密。

二、此次考试高一成绩分析。

本次考试最高分86分,70分以上164人,60分以上421人,及格率68%,一本分数线69分,共195人,一本率35%,最高分太低,高分不多。

三、试卷分析及学生存在问题
从上述数据上来分析,可以发现虽然试卷综合性强,难度却一般,但知识点覆盖面广,导致最高分不高,平均分普遍较低。

高一学生在时间上控制不好。

另一方面,此次卷子根据数据统计大题整体得分率较高,但是单选题总体来说正确较低,除了个别同学,多数最少了错了5个。

第2题关于关中的考查,体现了历史的时空观,学生错误率较高,第8、9、11错误率较高,体现了学生对于做单选题的方法“排除法”熟练度不够,第7、14题考查了历史学唯物史观,学生
的错误也较低,这两个题知识点较为简单,但是在唯物史观的考查上较有难度,第3、5、6、13、19、21题题目直接来源课本的图片及文字,重在对课本熟练程度的考查,但实际的考试中,错误率较高,在后面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注意回归课本,做到“以纲为纲”。

四、针对问题采取的解决措施
1、引导学生重视历史的学习。

2、加强课本知识点的读背检查。

3、强化、单选题的训练,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单选题的解题方法。

4、强化临界生的培优补差。

5、强化学生上课听课笔记的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已经结束,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做出分析,以便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一、对试题的分析
试题题量适中,知识覆盖面广,难度较大,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综合性。

并且试题注重
对基础知识的概括与提升 , 既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运
用能力。

特别考查了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归
纳与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对学生成绩分析
本学期我共教四个班,成绩如表所示:
班级参考人数50--59 分60--69 分70-79 分80 分以上最高分平均分
高一 3班336 人 2 人0 人0 人0 人58 33.6
高一 4班38 人 3 人 2 人0 人0 人61 28.6
高一 6班34 人 1 人 2 人 1 人0 人71 38.1
高一 7班38 人 2 人 1 人0 人0 人64 39.1
三、各课出题分布及知识点
第 1 课:宗法制特点、分封制特点及作用(1、2、 33⑴题)
2 课:郡县制作用(
3 题)
3 课:汉朝郡县封国并存、宋朝中央机构、唐朝三省六部制、科举制(4、 5、 6、7 题)
4 课:内阁、内阁作用、军机处职能、宰相制度的废除(8、 9、 10、 33⑵题)
5 课:地理环境对希腊民主政治的影响、伯利克里改革内容、雅典民主政治特点、作用
及局限性( 11、 12、 13、 14、 34⑴题)
6 课:罗马法的核心内容、十二铜表法、罗马法的作用、罗马法的发展及影响因素(15、
16、 17、 35⑴题)
7 课:责任制内阁的形成、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32 年改革的背景及影响(18、19、 34
⑵题)
8 课:美国联邦制、总统选举、1787 年宪法的原则及评价( 20、 21、 34⑶题)
9 课:法兰西共和国宪法的确立、1875 年宪法内容—总统的选举、德意志帝国皇帝职权
(22、 23、 24 题)
10 课: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鸦片战争的影响(25、 26 题)
11 课 :太平天国运动背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27、 28、 29 题)
12 课:马关条约内容( 25 题)
13 课:辛亥革命革命党人的民主精神、辛亥革命的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目的及意义
(30、31、 32、35⑵题)
三、对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以高一 6 班为例)
(一)选择题:
选择题总分48 分,高一 6 班平均得分24 分,得分率50%。

错误率较高的题有:
第 8 题,该题考查内阁的地位及政治制度的特点。

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地位的提升代表着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19 题,该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作用及时间。

第22 题,该题考查内容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确立历程。

需要学生在史实中进行
归纳总结。

考查方式及内容较为抽象。

不容易把握。

第26 题,本题考查内容为鸦片战争影响。

应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总结概括。

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对于历史学科整体素质要求较高。

第31 题,本题考查内容为辛亥革命时期社会状况及对民主精神的认知程度。

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进行联系辛亥革命背景及革命后社会状况分析。

(二)材料题:
该题总分52 分,高一 6 班平均得分14.1 分,得分率27.1%。

本题共有 3 小题,难度较大,学生得分率较低。

第33 题,该题考查对于分封制、秦朝、唐朝、明朝中央制度的理解与掌握。

难度较小,得
分率较高。

第34 题,该题考查:
1、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局限性,此小题考查内容较难,需要学生进行综合把握;
2、英国 1832 年改革的背景及影响,此小题需要学生联系课本知识并最大限度的结合
材料进行归纳总结,难度较大;
3、 1787 年宪法内容及评价,本题内容较为简单,得分率较高。

总的来说,本题难度
较大,考查学生综合知识掌握能力。

第 35 题,该题考查:
1、罗马法的历程及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本题着重考查学生综合概括能力,得分率
较低,难度较难。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目的及意义,本题内容较为简单,但是由于学生书本知识掌握
不牢,得分率较低。

五、问题
1、学生对书本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2、归纳概括能力及分析能力较差,不会举一反三
3、应用能力较差,答案不规范
四、对今后的教学启示
1、重视基础知识,夯实根基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现有知识水平,上课对知识点的讲解要深入浅出。

2、要强调教学的严格化和规范化
注意加强课堂中学生的参与能力及知识点的记录,提高学生听课质量。

3 、重视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历史的学习,对于历史纵横的联系能力较强,需要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联系。

① 横向,同时期的知识做好积累并且让学生学会进行横向的比较及思考;
②纵向,不同时期同一类型的时间及历史知识,需要做好总结,并鼓励学生积极深入思
考,透过现象看本质。

4、要因材施教
学生各个基础不同,对于知识的理解力不同。

60 分以上的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加强训练做题能力和知识的灵活使用能力;
50-59 分的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力争突破60 分;
严格管理 50 分以下的学生完成日常学习任务。

5、培养历史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扎实的基础知识 +严格的学习习惯 +学会思考及联系比
较,并且逐渐培养学生学会举一反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