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礼仪(三礼、五礼)(课堂PPT)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五礼教案pptPPT课件

中国古代五礼教案pptPPT课件
“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 礼、智、信。
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 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 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 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 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2019/9/11
中国古代礼仪
2019/9/11
1
•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著称于世。在其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 礼强烈地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的思想言论 和行动。重礼仪、守礼法、行礼教、讲礼 信、遵礼义已内化为一种民众的自觉意识 而穿于其心理与行为活动之中,成为中华 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基本表征。
2019/9/11
——祭山林川泽
祭地祇
——祫祭先王、先祖
——禘祭先王、先祖
祭人
——春祠、夏禴(礿)yue、秋尝、冬烝zheng,享祭先王、先祖;
以上是祭人鬼。
2019/9/11
以下从天、地、宗庙三类,分别加以介绍。 12
二、吉礼
(一)祀天
1、圜丘祀天 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有燔 燎 fán liáo (也叫“禋(yīn)祀”)、酢zuò 、 嘏gǔ (后世也 叫“饮福”)、赐胙等仪式。 秦代祭天的资料甚少,只知道有三年一郊之礼。 汉代武帝初,行三年一郊之礼,即第一年祭天,第二年祭地, 第三年祭五畤zhì(五方帝),每三年轮一遍。成帝建始元年(前 32 年)在长安城外昆明故渠之南建圜丘。翌年春正月上辛日 (第一个辛日)祭天,同祭五方上帝。
凶礼—丧葬、灾祸之礼
2019/9/11
6
• (2)“三礼”
• 《周礼》、仪礼》、《礼记》的出现标志 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其中,只《仪礼》 一书就记载17种礼仪,可概括为六个大礼, (冠礼、婚礼、丧礼、祭礼、相见礼、跪 拜礼)。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ppt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ppt
大国的风范:中华礼仪
礼仪泛说 礼仪介绍 礼仪故事 礼仪实践
礼仪泛说
礼仪是对礼貌、礼节、仪式 的统称。是指人们在人际交 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 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 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 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 行为规范和准则。
中华乃礼仪之邦。作为中华大家庭的成员,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中 华传统礼仪,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文明礼仪的精华,让中华社会更加和 谐团结,让世界更祥和更文明。
抱 拳 礼
入坐之礼
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 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 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 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 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 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 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 意。
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 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 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春节 •重阳节
最后一道人生仪礼是丧礼,谁也逃脱不了。中国人重视送亡,丧礼 发达。人死于正命,是白喜事。亲戚朋友都来吊唁热闹。为了表示哀悼 心情,人们要奉上挽联、挽幛或礼品、礼金。亡者一般在三五天内入殓 安葬。拜贺庆吊之礼显示了人们相互扶助的社会合作精神与社会团结的 气象。
总结
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 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如果地位高的 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若要好,大敬 小”。并且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或仅为礼仪性的表示,而是要有发 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礼节就成为了虚套, 这就不符合传统的礼义标准。传统礼俗中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 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当然现在我们对传统礼俗的继承是一个复 杂问题,需认真辨析,择善而从。

中国传统礼仪全ppt课件

中国传统礼仪全ppt课件

2024/1/29
避免用筷子指着他人或在空中挥舞。
26
中西餐用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不要将骨头或鱼刺吐在地上或桌上。
用餐时不要过度劝酒或劝菜。
西餐注意事项
2024/1/29
27
中西餐用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注意餐具的摆放顺序和使用方 法。
不要将肘部放在桌子上或用手 直接接触食物。
用餐时不要大声说话或咀嚼时 发出声响。
敬语
谦辞
表示谦虚和自谦的词语,如鄙人、拙 见、寒舍等。
表达尊敬和礼貌的用语,如请、谢谢 、对不起、打扰了等。
2024/1/29
17
拜访与接待礼仪
01
预约与准时
提前预约拜访时间,并按时到达。
热情接待
主人应热情接待来客,主动问候并 让座倒茶。
03
2024/1/29
02
敲门与通报
到达拜访地点后,先敲门或按门铃 通报身份和来意。
12
家庭待客之道
热情周到
对待客人要热情周到,提 前准备好茶点、饮料等招 待用品。
2024/1/29
礼貌待客
与客人交流时,注意使用 礼貌用语,尊重客人的习 俗和信仰。
尊重隐私
不随意进入客人房间或翻 看客人私人物品,保护客 人隐私。
13
家庭宴请礼仪
安排座位
根据客人的身份和年龄安排座位,遵 循以右为尊、以长为尊的原则。
相见或感谢时常用的一种礼节,行礼时双 手互握合于胸前。
见面或告辞时的礼节,双手叠放胸前,举 起轻轻晃动,身略前倾。
万福礼
告别礼
女性见面礼节,双手放右腰侧,左腿前置 ,右腿后屈,微蹲身。

中国古代礼仪ppt课件

中国古代礼仪ppt课件
《通典·礼》:“自伏牺以来, 五礼始彰,尧舜之时,五礼咸 备。”
4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轲
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荀 况
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 师、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朱 熹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 玄
2
1、起源时期:夏朝以前
2、形成时期:夏、商、西周三代
(1)“五礼”
在商代已有完备的礼制,周代将其扩充和用于规范整个社会,都起到了制约和干预 的作用。 “五礼”指:
吉礼—祭祀之礼,为“五礼”之首 嘉礼—婚嫁、宴请等喜庆场合之礼
凶礼—丧葬、灾祸之礼 军礼—军旅之礼 (2)“三礼”
宾礼—是朝见天子或会见之礼
在胸前抱手,轻于抱拳,重于拱手。略躬身或不躬身。 拜礼
展臂,至胸前合,拢手。男左手前,女右手前。躬身(30 度)。手臂随腰部动,头不动。 再拜礼
展臂,至面部前,拢手。躬身(45度)。手臂随腰部 动,头不动。
图 片·Picture
7
以上礼仪动作看似复杂,而平常 只用朋友间平等对等的拱手礼和敬长 的一拜礼。对方怎么行,自己怎么还, 很简单。
《周礼》、《仪礼》、《礼记》的出现标志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其中,只《仪礼》 一书就记载17种礼仪,可概括为六个大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相见礼、跪拜 礼)。
3
《荀子·礼论》:“礼有三 本”,“天地者生之本”, “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 治之本”。
《礼记·礼运》:“夫礼之初, 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 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 以致其敬于鬼神。”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 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 之 —孟子 《孟子.离娄下》

《古代礼仪五礼》课件

《古代礼仪五礼》课件

影响力,并在日常生活中得以传承。
五礼仍然会在各种传统节日和庆典中
得到体现,向人们展示古代中国的文
化底蕴。
3
道德教育
五礼体系对于现代道德教育仍然具有 启发和指导作用。
总结和观点
古代礼仪五礼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秩序和价值观,对于现 代社会的发展和共融仍然具有深远影响。
传承文化
五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传承着古代社 会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
社会秩序
五礼的存在使得社会秩序得 以维持和发展,体现了尊重 和谦卑的等级制度。
个人修养
五礼的参与和实践对于个体 的修养和道德素养是至关重 要的。
五礼在现代社会的影响
1
文化传承
五礼在现代社会仍然保持一定的传统
节日庆典2Βιβλιοθήκη 《古代礼仪五礼》PPT课 件
古代礼仪五礼的介绍
五礼的含义和起源
五礼是古代中国社会的一种重要礼制体系,由于帝王、贵族、士人和庶民等不同阶层有所区别,但共同 体现了尊卑隆重的礼仪秩序。
封建社会的五礼体系
冠礼
标志着男子成人的仪式,象征着责任和尊严。
婚礼
代表两个家庭联姻的重要仪式,强调家族的 传承和社会的和谐。
丧礼
表达对逝者的敬意,以及传统的哀悼和缅怀。
封建礼
展示封建统治者权力和地位,体现等级制度 的秩序和稳定。
五礼的内容和讲解
孔子
音乐
作为中国古代礼仪的重要思想 家,弘扬了五礼的精神和哲学。
五礼中音乐的作用,以及不同 仪式的特色音乐表演。
文学
五礼中的诗歌和文章,反映了 社会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五礼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五礼、婚姻、埋葬PPT教学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五礼、婚姻、埋葬PPT教学课件
2020/12/10
❖ 4. 转房婚
又称收继婚、升房婚、转亲婚、叔嫂婚。一般而言,转房婚是指父亲死后 某一特定的儿子收娶其后母,或者兄长死后弟弟收娶其嫂,或者弟弟死后 兄长收娶其弟媳,这种婚俗曾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现代人戏言,这叫肥 水不流外人田,此话倒也不差,因为据民族学家考证,这种婚俗起源于原 始社会时期掠夺婚时人们所拥有的财产嗣承观念。原始社会,部落战争较 多,掠夺来的妇女自然是财产,一旦男人死去,女人也要被以财产的形式 转让给本部落其它男子。但是随着家庭的出现,私有制的产生,这种转让, 范围逐渐缩小,最后固定在家族范围之内,也就是说,转让给与死者具有 血缘关系的人。
2020/12/10
4)”传代”习俗
传代又称”传席”、”踏青布条”,是旧时流行于汉族地区的一 种婚姻习俗。指新妇入门时双脚不可着地,而要踩着男家铺设的 麻袋或青布条而行。传袋之意,也有以为含不可得”地”意,即 新妇到男家不可有权有势,反映了男尊女卑的观念。
2020/12/10
5)”闹房”和”听房”
“闹房”又称”吵房”,主要是对新郎新娘成婚进行祝 贺,多流行于汉族地区。至时,无论长辈、平辈、小辈, 聚于新房中戏嬉打闹,了无禁忌,来祝贺新人,故民间 有”越喜越闹,越闹越喜”之说。
2020/12/10
6)”撒帐”
撒帐是旧时一种婚俗,主要流行于汉族地区。其仪式为新婚夫妇交 拜后并坐床沿,由妇女各以金钱糖果散掷。撒帐之俗一般认为始于 汉代。目的是求得富贵吉祥。明代还出现了撒帐歌。在北方仍行用 枣栗撒帐,枣子谐音”早子”,栗子谐音”利子”或”立子”。有” 早立子”之意,和汉代”得子多”寓意一致。
2020/12/10
❖ 4. 族外婚
研究中国婚姻制度的学者根据考古学资料推论,族外婚是母系社会 的一个标志。根据恩格斯的论述,学者想像母系氏族的婚姻情况是 这样的:氏族禁止族内通婚,须到其它氏族部落寻求女子;同时, 把本族女子嫁给外族。而中国许多上古圣人出生的神话传说,如 “附宝感北斗而生黄帝”、“庆都与赤龙合婚生尧”、“握登见大 虹意感而生舜”等等,正好被学者认为是族外婚的一种折射。

礼仪经典——三礼.pptx

礼仪经典——三礼.pptx
太宰的副职是小宰,除辅助太宰处理政务外,还分管宫廷的刑法、政令 和禁令。
地官司徒:教典
地官司徒为教官,其主要职掌教典,所谓“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 佐王安扰邦国”(《周礼•地官司徒》)。还主管土地和户口,负责分配土地,收取赋税 。
地官之长为大司徒,大司徒总的职责是“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人民之数,以佐王安 扰邦国”。其具体职掌是:遍知九州地域大小之数,掌握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 等不同土地所产之物;分别诸侯邦国多少之数,划分各国的疆域,设立社稷;根据不同地 方人们的生活习惯,施行“十二教”,教民礼义、督促百姓努力生产;实行“十二荒政” 以赈济百姓,免使其背井离乡,流落失散;实行“十二职”,引导百姓努力从事各种职业 ,各专其业。
何谓“三礼”
“三礼”之名始于东汉郑玄,指《周礼》、《仪礼 》和《礼记》。
皮锡瑞在其《经学通论》中有论述:“三礼之名, 起于汉末,在汉初但曰礼而已,汉所谓礼,即今十七篇 之仪礼,而汉不名仪礼,专主经言,则曰礼经,合记而 言,则曰礼记,许慎卢植所称礼记,皆即仪礼与与篇中 之记,非今四十九篇之礼记也,其后礼记之名,为四十 九篇之所夺,乃以十七篇之礼经,别称仪礼,又以周官 经为周礼,合称三礼,盖以郑君并注三书,后世盛行郑 注,于是三书有三礼之名。”
由此可见,地官司徒的主要职掌是“教典”,而土地、户口、赋税、赈济等则是它 具体、实际的职能。相当后世的大司农、户部。
春官宗伯:礼典
春官宗伯为礼官,其主要职掌礼典,所谓“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 (《周礼•春官宗伯》)。具体掌管吉、凶、宾、军、嘉五礼。吉礼为祭祀之礼,凶礼为丧、忧之礼 ,宾礼为礼宾之礼,军礼为师旅与征役之礼,嘉礼为喜庆之礼。教育、历史文献也是春官的职责所在 。

小学班会-传统礼仪教育-课件(共22张PPT)

小学班会-传统礼仪教育-课件(共22张PPT)
Fra bibliotek相见之礼
与不同身份的人会面时,遵循一定的礼仪 规范。例如,最基本的打招呼方式,传统上 是拱手礼。拱手礼是常见的见面礼仪,双手 合抱(右手通常握拳在前,左手加于右手 上),举至胸前,姿势直立不鞠躬,表示一 般的客气之意。若到他人家中拜访,进门落 座时,主客应相互致礼谦让,这时的礼仪称 为作揖,即“揖让”。
入座之礼
在各种场合中,不同的身份对应着特定 的座位安排。不当的入座不仅会令主人不 悦,也会给自己带来事后追悔。若不能确 定自己的座次,最好的做法是遵循主人的 安排。室内座次以面向东侧为尊,即贵宾 应入座西席,主人通常在东席作陪。
年长者安置在南向位置,即北席。 晚辈陪侍时,在北向位置,即南席。 入座时,就餐时身体靠近餐桌,非就 餐时身体靠后,“虚坐尽后”。若有 贵宾到访,应立即起身致意。
礼,乃敬重、得体、合乎人性、灵活变通之举。其为 立人之本、处事之规、交人之道。
02
礼仪介绍
行走之礼
古代礼仪中,有“趋礼”之说。当地位低者遇到 尊者,须低头弯腰,小步快走以示敬意。传统行 走的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 则。走路时应靠边而行,避免走在道路中央;站 立时不应站在门中央。这既是对尊者的礼敬,又 可为行人让路。
目录
01
礼仪用语
点击此处添加您的文本。
02 礼仪介绍 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文本
03 班主任寄语 点击此处添加您的文字
04 其它补充
[在此处添加您的文本]
01
礼仪用语
弘扬传统文化--礼仪用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滋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立足世 界文化激荡的根基。 中华文明延绵至今,正是因为有这种根的意识。
饮食之礼

2024版《中国传统礼仪》全套课件(完整版)

2024版《中国传统礼仪》全套课件(完整版)
保护个人隐私
在社交平台上,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不轻易透露个人 敏感信息。
避免过度自我暴露
在发布个人动态时,避免过度自我暴露和炫耀,以免引起他人不适 或反感。
尊重他人隐私
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权利,不随意转发或评论他人的私人信息。
网络暴力防范与应对方法
保持冷静
遇到网络暴力时,保持冷静和理智,不轻易 被激怒或情绪化。
02
CATALOGUE
日常生活礼仪
家庭生活礼仪
01
02
03
04
尊老爱幼
尊敬长辈,关爱晚辈,维护家 庭和谐。
夫妻相敬如宾
夫妻之间应相互尊重,平等相 待。
兄弟姐妹和睦相处
兄弟姐妹之间应团结友爱,互 相帮助。
餐桌礼仪
用餐时长辈先动筷子,不随意 翻菜,不吧唧嘴等。
社交场合礼仪
见面礼仪
根据不同场合和对象, 选择合适的称谓和行礼
民间信仰与祭祀相关礼仪
民间信仰礼仪
包括求神拜佛、祈福还愿等传统 信仰习俗,以及尊重信仰自由、
文明祭祀等现代礼仪要求。
祭祀礼仪
包括祭祖、祭神等传统祭祀活动, 以及准备祭品、安排祭祀程序等相 关礼仪规范。
庙会礼仪
包括逛庙会、观赏表演等传统习俗, 以及注意人身安全、维护公共秩序 等现代礼仪要求。
04
CATALOGUE
方式。
拜访礼仪
提前预约,准时到达, 注意穿着和言谈举止。
馈赠礼仪
选择适当礼品,注重包 装和赠言,表达诚挚心
意。
舞会礼仪
遵守舞会规则,注意舞 姿和服装,尊重舞伴和
他人。
公共场合礼仪
遵守公共秩序
不插队、不喧哗、不乱扔垃圾等。
尊重他人隐私

中国传统礼仪教材(PPT 55张)

中国传统礼仪教材(PPT 55张)

人 生 终 点
人一生中不同年龄阶段所举行的与之相适 应的仪式和礼节
《仪礼》 《礼记》
• 《仪礼》,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 编。内容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乡 、射、朝、聘等各种礼仪,以记载士大夫 的礼仪为主。 •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 选集,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 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 、美学思想等,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 料。
在停放的这段时间内,要选择墓地和占卜 落葬的吉日。死者的亲人要戴孝,这叫做 “服丧”,服丧者按照关系的亲疏远近服 不同级别的丧服。按照典籍记载,分为五 种,称为“五服”:斩衰、齐衰、大功、 小功、缌麻。斩衰是关系最近之亲属—— 子女为父母所戴的孝,用粗麻布做成,不 缝边,衣缘参差不齐。服斩衰的人要为死 者服丧三年。在这三年中不能结婚生子, 最好要住在墓的边上。有时候,学生也为 老师服这样的重服。
八、饮食之礼
• 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 • 在进食过程中,同样先有主人执筷劝食, 客人方可动筷。 • 大伙儿共同吃饭,要注意谦让,不可自顾 自己吃饱。 • 主人尚未吃完,客人不可漱口表示已经吃 饱。 • 长者尚未举杯饮尽,少者不敢饮。
第一斧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 一项是( ) A、避讳实际上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 主要分国讳、家讳两类。 B、结发:古时候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岁, 把头发结起来,算成年,可以结婚了。 C、古时候迷信的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 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叫“六合”。 D、九宾:古代祭祀活动中最隆重的礼节。
2、荒礼
荒礼,是指国内发生自然灾害,诸如饥荒、 瘟疫等变故,国家采取的救灾措施。当时所 采取的有关做法包括救济、薄征、缓刑、减 力役、开放禁区让百姓采集捕捞等等。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PPT58张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PPT58张
• 讲礼仪不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 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 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的民族和国家的 形象。
• 《礼记》:“礼者,天地之序也。”
• 礼——天地间很自然的顺序和规律。
• 圣贤教诲是让我们后代子孙在生活 中力行的。
礼仪的类别
四大人生仪礼
阶段
出生 后:报喜、沐浴、剃发、百日、取名、抓周。
• 目的:为产妇驱邪,为婴儿祝吉,祈求长寿。 • 周岁过后,过生日(寿诞礼)
成 年 礼
人生转折:少年→成年
成 人 礼
冠礼的准备
1.冠礼的年龄和时间: 《礼记·曲礼》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先民以男
子20岁、女子16岁为成人的年龄门槛。冠礼基 本上在此时举行。
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宽恕
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论语·子张》: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
矜不能。 宽并不是无原则,孔子主张“以直报怨,以 德报德。” 孔子常把恕与忠连在一起: 忠是尽己而为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
礼尚往来
《礼记·表记》:无辞不相接也,无礼不相见 也,欲民之毋相亵也。
基本程序
定亲
择偶
娶亲
结婚礼
1.目的:人类的繁衍,家族的发展
2.程序:择偶(封闭式与开放式) →定亲(纳彩礼完聘,婚约成立) →娶亲 (主要环节,标志家庭诞生)
3.特点:丰富多彩,简繁各异;是因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生活 习俗的差异
4.获得社会承认,承担家庭社会义务
人类婚姻制度发展的历程如何
族内婚
2.举行冠礼时所穿的服裝 : 正统的传统汉服。
3.冠礼在仪式中的体现 。
世界各国的成年礼
刚果少男在成人仪 式上由族长用挫刀 将门牙锉成尖刀状( 犹如斑马和猫的牙 齿一样)。据说这种 “锉牙礼"意味着少 男已长成"男子汉", 可以与任何野兽搏 斗了。

中国传统习俗礼仪讲义PPT课件( 69页)

中国传统习俗礼仪讲义PPT课件( 69页)

行 在行走过程中同样要注意
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
走 行走的礼节。古代常行“
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
之 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
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 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
行 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
“行不中道,立不中门
走 ”的原则,即走路不可 之 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
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
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
之 礼
入坐之礼
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 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 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 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 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 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 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
入坐之礼
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 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 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 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 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 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
中国传统习俗礼仪
中国古之“五礼”
礼仪即礼节与仪式。中国古 代有“五礼”之说: 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 为嘉礼,宾客事为宾礼,军 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 凶礼。
节日传统礼 仪
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一般指除夕和 正月初一。 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
贴春联 节日。
贴春联: 春联俗称“门对”、 “春贴”、“对联”、“对子”、 雅称“楹联”。喜庆的大红春联 贴门上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 时张贴,故名春联,春联的一个
方式。我们通常知道
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
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
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 五,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 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 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礼仪制度课件(共41张PPT)

中国传统礼仪制度课件(共41张PPT)
中国传统礼仪制度
-——中国传统的五礼

中国素以“礼义之邦”著称于世。中国古代, 礼仪是一整套大到国家政治体制,朝廷法典小到婚 丧嫁娶,待人接物的繁琐,细密,等级森严,包罗万象 的文化思想体系和政治体系。到了近代,礼仪的范 畴才逐渐缩小到仅指礼节仪式。 儒家学者整理而成的礼学专著——《周礼》, 《仪礼》,《礼记》是古代各朝制订礼仪制度的经 典著作,被称为“三礼”。清代秦蕙田编著的《五 礼通考》,内容翔实,是研究礼学的重要著作。
• 四望山川——即祭祀名山大川. • 祭祀山川,亲至其地而祭,称为“祭”;因山川距离 遥远,远望山川而祭之,则称之为“望”. • 古代,多在国都四郊各建一坛,望祀一方的名山大川. • 古代的名山大川主要有: •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 “四渎(读)”(江,济,河,淮), • “四海”(东海,南海,西海青海湖,北海贝加尔湖). • 正祭之外,国家遇有大事,如重大军事行动,凶灾变 异等,也要举行望祭.
中国传统的五礼
• • • • • 一、吉礼 二、嘉礼 三、宾礼 四、军礼 五、凶礼
• • • • •
Hale Waihona Puke 一、吉礼 1.祀天 2.祭地 3.宗庙祭祀 4.其他祭祀
• 一、吉礼 吉礼即祭祀之礼,为五礼之首。 • 古人普遍认为,祭祀能给自己带来福祉,是国 家的大事,所谓“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之 大事,在祀与戎.” • 吉礼的主要内容包括:祭祀天神,指对天帝,日 月星辰等祭祀;祭祀地祗(zhi1),指对社稷, 五岳,山林川泽等的祭祀;祭祀人鬼,指对先王, 先祖,先圣,先贤的祭祀.
• 1.祀天 天在古人眼里不仅是自然万物的缔造者, 也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古文献记载,虞舜,夏 禹时代已有祭天之礼。 • 周代,天帝的形象被人格化,周王被称为“天 子”,作为天的儿子,代表天来统治人民,只有 周王才有祭天的资格,其他各级君主虽也崇 拜上帝,但只能采取不同形式的助祭。

礼文化5种传统礼仪讲座ppt

礼文化5种传统礼仪讲座ppt
古人以左手为善,右 手为恶,左抱右,寓 意扬善隐恶。
左掌右拳拢屈,两臂 屈圆,表示五湖四海
是一家
左掌为文,右拳为武, 文武兼学,虚心求知
在现代,“抱拳礼” 是武术界的礼节。
立掌如月,握拳如日, 意为推让。
冠礼
嘉礼的一种,也叫成年礼、成丁礼,起源于原始社 会。由家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
笄礼作为女孩子的成人礼,象男子的冠礼 一样,也是表示成人的一种仪式。 行礼日期一般选择农历三月三女儿节(上 巳节)。这是发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华夏节 日,但目前只在日本、韩国流传。
中国很早就已经认识到了尊师的重要性。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
人有快则法度坏。
取字
与会的德高望重的嘉宾为受礼者 取字。
例:刘备,字玄德。关羽,字云 长。
编辑文字
02
编辑文字
汉代极重冠礼
魏晋时,皇帝的冠礼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殿举行,并且开始以乐伴奏。 隋唐恢复了汉家礼仪,天子、皇太子、亲王、品 官等,都制定了各种等级的冠礼。 从南北朝到隋唐,因“五胡乱华”,冠礼一度废而不行
03 04 宋代的士大夫主张要在全社会复兴冠、婚、丧、 祭等礼仪,以此弘扬儒家文化传统。
束修六礼:肉干(谢师恩),芹菜(业精于勤),龙眼干(启 窍生智),莲子(苦心教学),红枣(早日高中),红豆(宏 图大展)。 回礼:龙眼干、芹菜和葱(聪明)。
学生离开老师之后,如取得成就,或遇到老师生日,或逢年过节,仍 要向老师汇报、送礼,表示不敢忘记老师的栽培之恩。
01
02
03
此外,凡老师去世,学生都得参加为老师举行的一系列丧葬礼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三礼:古祭天、 地、宗庙之礼
4
三礼:儒家经典 《周礼》、《仪 礼》、《礼记》 的合称
5
三礼:丧礼、 葬礼、祭礼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 六·三礼》:“杨太史用宾 《致知小语》云:《周礼》、 《仪礼》、《大戴礼》,曰 《三礼》;丧礼、葬礼、祭 礼,亦曰三礼;天神、人鬼、 地祇,亦曰三礼。”
(音贵)别国遭受侵略或动乱造 成重大损失时,与之结盟的国家 要派出使臣,筹集物资去救助。
18
凶礼:恤礼
对遭受不幸的国家表示慰问、抚 恤的礼仪。
19
凶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宗 伯……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 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 以襘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20
宾礼
即邦国间的外交往来及接待宾 客的礼仪活动。
6
五礼
中国古代礼仪总称
7
即吉祭祀礼天神、地祇、人鬼
等的礼仪活动。
如郊天、大雩、大享明堂、 祭日月、大蜡、祭社稷、 祭山川、籍田、先蚕、祭 天子宗庙、袼禘、功臣配 享、上陵、释奠、祀先代 帝王、祀孔子、巡狩封禅、 祭高禖(méi)等。历代 兴革不一,但极为统治阶 级所重视。
8
吉礼
《通典·礼六六》:“大唐开元年 之制五礼,其仪百五十有二。一曰 吉礼,其仪五十有五:一,冬至祀 昊天于圆丘;二,正月上辛祈谷于 圆丘;三,孟夏雩祀于圆丘;四, 季秋大享于明堂;五,立春祀青帝 于东郊……五十五,王公以下拜扫、 寒食拜扫。”
婚礼。
24
嘉礼
25
15
凶礼:荒礼
国内发生自然灾害,诸如饥荒、 瘟疫等变故,国家所应采取的救 灾措施。当时所采取的有关做法 包括救济、薄征、缓刑、减力役、 开放禁区让百姓采集捕捞等等。
16
凶礼:吊礼
对遭受水旱灾害、地震、日食、 月食等灾害地区表示哀吊和慰问, 在这个时候往往会举行祈禳活动,
以求除祟去祸。
17
凶礼:襘礼
1. 第一等为昊天上帝,或称天皇大帝、 百神之君等。天子选择在冬至这天, 阴尽阳生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圆形 的祭天之坛(阴阳五行中南方为阳 位),祀昊天上帝。
2. 第二等为祀日月星辰。日月为天之明, 星辰指「五纬」(金、木、水、火、 土五行)以及十二辰和二十八星宿, 即与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天体。
3. 第三等祀除第二等之外,凡是职所有
22
军礼
即国家有关军事方面的礼仪活动。
如《周礼》所举大师(征)、大田(检阅车马人众,亲行
田猎)、大役(因建筑城邑征集徒
役)、大封(整修疆界、道路、沟
渠),以及《开元礼》的告太庙、
命将、出师、宣露布、大射、马祭、
大傩等。
23
嘉礼
即国家具有喜庆意义及一部分用于亲近人际关系、 联络感情的礼仪活动。如君主登基、册皇太子、策 拜王侯、节日受朝贺、天子纳后妃、太子纳妃、公 侯大夫士婚礼、冠礼、宴飨、乡饮酒等。有时特指
13
指用于吊慰家国忧 患方面的礼仪活动。 后多特指丧葬、持 服、谥号等礼仪。
凶礼
14
凶礼:丧礼
与自己有着不同关系的人死亡之后,自 己按照名分服丧的礼节。
一为丧礼,即死者临终直到下葬之前的 一系列仪式;
二为葬礼,即下葬过程中的各种仪式;
三为祭礼,是指下葬之后所举行的一些 仪式。
在古代,不同身份的人去世都有不同的 称呼。《礼记·曲礼下》就记载,天子 死了叫做崩,诸侯死了叫做薨,“大夫 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如天子受诸侯朝觐、天子受诸 侯遣使来聘、天子遣使迎劳诸 侯、天子受诸侯国使者表币贡 物、宴诸侯或诸侯使者。此外, 内个王公以下直至士人相见礼 仪,也属宾礼。
21
宾礼
《清史稿·礼志二》:“宾礼:藩国 通礼,山海诸国朝贡礼,敕封藩服礼, 外国公使觐见礼,内外王公相见礼, 京官相见礼,直省官相见礼,士庶相 见礼。”
司、有功于民的列星,如司中、司命、
风师、雨师等。
11
吉礼:祭地祗
“示”通“祇”。地祇,地神。
祭地示时,也依照尊卑分为三等。
1. 第一等为社稷、五祀、五岳。社为 土地,稷为百谷之主;五祀在此为 五行之神;五岳为东岳泰山、南岳 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 嵩山,此五山被认为是天下五方的 镇山。
2. 第二等为山林、川泽。还包括社稷、 城隍、四方山川、五祀、六宗等, 主要祭祀四方的大河、大山。
3. 第三等是四方百物。所谓四方百物 指的是,掌管四方百物的各种小神。
12
吉礼:祭人鬼
祭祀人鬼,主要是对祖先的祭祀。 祭必于庙,《礼记·王制》记载: 「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 庙合而为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 与太祖之庙合而为五。大夫三庙, 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合而为三。 士一庙。庶人祭于寝。」昭、穆是 指宗庙的排列次序,各个庙都向南, 昭庙在左,穆庙在右,依次排列。
中国传统礼仪
1
辨析:礼和仪
• 礼,履也。所以事 神致福也。
• 仪,度也。度、法 制也。
2
何谓礼?
子大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 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 非礼也。」简子曰:「敢问何 谓礼?」对曰:「吉也闻诸先 大夫子产曰:『夫礼,天之经 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9
吉礼
主要内容有:
1. 祀天神:昊天上帝;祀 日月星辰;祀司中、司 命、雨师。
2. 祭地祗:祭社稷、五帝、 五岳;祭山林川泽;祭 四方百物,即诸小神。
3. 祭人鬼:祭先王、先祖; 禘祭先王、先祖;春祠、 秋尝、享祭先王、先祖。
10
吉礼:祀天神
祀天神时,只能由天子来祭祀,受祀的 天神不仅多,而且有尊卑之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