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高一化学教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点.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 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物质的分类 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89af46e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a.png)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考点 1物质的组成1.元素:具有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4.离子是带电荷的。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二、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1H、2H、3H 3 种原子,即 3 种核素。
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系物概念数相同,数由同种元素组成分子式相同,结构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不同的原子(核素)的不同不同的化合物相差一个或多个-CH2的化合物化学式元素符号表示不同元素符号相同,相同不同分子式不同对象原子单质化合物化合物举例1H、2H、3H03、02 P(红磷)正丁烷异丁烷苯和苯的同系物P4(白磷)考点 2物质的分类一、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二、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有固定的熔、沸点无固定的熔、沸点常见混合物:①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 ②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 ③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氨水、氯水、王水等。
注意:分子式为 C5H10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1)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 O2、O3。
由不同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如12C 和13C 组成的石墨是纯净物。
(2)溶液呈酸性的物质不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①NaHSO4、CuSO4、NH4Cl 的溶液呈酸性,这些物质均属于盐。
②Na2CO3、NaHCO3的溶液呈碱性,这些物质均属于盐。
(3)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
三、氧化物的分类酸性氧化物: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氧化物注意: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NO2 不是酸性氧化物。
四、酸和碱的分类酸:碱:五、盐的分类六、电解质及其分类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注意:CO2、SO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它们是非电解质。
新学期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分类
![新学期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2d715890f78a6529657d5320.png)
和水)
不成盐氧化物
NO2、NO、CO、 (盐中的 N 的化合价无+2、+3、C 无+2)
分散系
溶液(很稳定)
胶体(介稳定状态) 浊液(分悬、乳浊液)
分散质粒子小于 1nm,透明、稳定、均一
分散质粒子 1nm-100nm,较透明、稳定、均一 分散质粒子大于 100nm,不透明、不稳定、不均一
离子反应:Cl2+H2O = HCl+HClO
非离子反应:2Fe+3Cl2
2FeCl3
氧化还原反应:2Na+2H2O=2NaOH+H2↑
非氧化还原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第二章
热量的放出或吸收
放热反应:3Fe+2O2
Fe3O4
吸热反应:C+CO2
2CO
化学物质及变化-2-离子反应
电解质(酸、碱、盐、水)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本身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包括 CO2、SO2)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碳酸的电离方程式
NaHCO3 的电离方程式
离子反应式 离子反应式写法
H2CO3
H++HCO3- (弱电解质用“ ”
NaHCO3=Na++HCO3- (强电解质用“ = ”
化合:2SO2+ O2
2SO3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化学反应的 是否有离子参加反应(电
分类
解质在水溶液中)
是否有元素电子得失或偏 移(有升降价)
分解:2NaHCO3
Na2CO3 +CO2↑+ H2O
置换:Cl2 +2KI ===2KCl+I2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物质的分类》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物质的分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b7ac31284ac850ac024205.png)
高高一年级化学学科共案时间:星期:【教学主题】物质的分类【教学目标】1、了解分类的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2、学会对常见的化学物质以及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知识梳理】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物质的分类⑴交叉分类法:对同一物质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例一:交叉分类法: Na2SO4含氧酸盐K2SO4无氧酸盐NaCl 钠盐BaSO4硫酸盐⑵树状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如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例二:固固:粗盐混合物(多种成分)液液:水与酒精气气:空气金属单质:Fe物质(1)单质(3)非金属单质:P一元酸 HCl酸(5)二元酸 H2SO4纯净物(2)三元酸 H3PO4难溶碱 Fe(OH)3化合物(4)碱 (6)易溶碱 NaOH正盐 NaCl盐酸式盐 NaHCO3碱式盐 Cu2(OH)2CO3金属氧化物 CaO氧化物(2)非金属氧化物 CO2 SO22、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根据化学反应的特征,我们将化学反应分成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类型实例A+B=AB 化合反应2H2+O22H2OAB=A+B 分解反应CaCO3CaO+CO2↑AB+C=A+CB 置换反应H2+CuO Cu+H2OAB+CD=AD+CB 复分解反应NaOH+HCl=NaCl+H2O[课堂练习1]把以下物质分类:H2,CaO,Ba(OH)2, Fe2O3,Al,浑浊的河水,CH3CH2OH,NH3·H2O,Ar,NaHSO4,Cu(OH)2,HCl,HNO3,H2SO4,CO2,H3PO4,NaOH, CuSO4,Cu2(OH)2CO3,NaHCO3,空气,盐酸,CO,CH4,H2CO3,MgCl2,MgSO4(1)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2)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3)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4)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___;(5)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_________;(6)属于氧化物:____________;(7)属于酸: ____________;(8)属于碱:_____________________;(9)属于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属于混合物: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doc](https://img.taocdn.com/s3/m/298655bad5bbfd0a795673bf.png)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名师导航知识梳理一、物质的分类分类是科学家在实验与观察的基础上,把已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加以整理,进行分类,使其系统化的过程。
1.分类时要找出能够观察的特性来做分类的基准;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
根据不同的需要,分类的标准可以不同,交叉分类和树状分类是常用的分类方法。
3.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从多种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这样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
例如碳酸钠,按有机物、无机物分类属于无机物;按物质类别分类属于盐;按所含的离子分类又属于钠盐或碳酸盐。
4.分类作为科学方法的意义:当分类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不同类的事物了解使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
二、分散系分散系是混合物体系,是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例如:把 NaCl或酒精加入水中形成溶液,把牛奶或豆油加入水中形成乳浊液,把泥土放入水中得到悬浊液,这些混合物均可称为分散系。
1.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称作分散质;分散质分散于其中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称作分散剂。
如前例中的 NaCl、酒精、牛奶、豆油、泥土是分散质,而水就是分散剂。
2.分散系可按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1)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液、固)分,有 9种类型。
如:O2分散到N2中(空气),小液滴分散到空气中(雾),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烟),HCl溶于水(盐酸),H2SO4溶于水(硫酸溶液),NaCl溶于水(食盐溶液)等。
(2)按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大小又可以分为三种:溶液、____________和浊液。
(3)胶体是一种分散系,其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_____—_______nm之间,具有____________效应,可用于区分胶体和溶液。
疑难突破1.物质分类应注意哪些事项?剖析:物质分类必须注意:(1)每次分类必须按同一个标准进行;(2)分类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3)各子项之和等于母项。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df7b8f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1.png)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点高一化学必修一(一)第一节物质的分类胶体分散系相关概念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的直径<1nm(粒子直径小于10-9m)1nm-100nm(粒子直径在10-9~ 10-7m)>100nm(粒子直径大于10-7m)分散质粒子单个小分子或离子许多小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实例溶液酒精、氯化钠等淀粉胶体、氢氧化铁胶体等石灰乳、油水等性质外观均一、透明均一、透明不均一、不透明稳定性稳定较稳定不稳定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鉴别无丁达尔效应有丁达尔效应静置分层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
胶体的性质:① 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粒子对光散射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物理现象。
丁达尔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胶体微粒直径大小恰当,当光照射胶粒上时,胶粒将光从各个方面全部反射,胶粒即成一小光源(这一现象叫光的散射),故可明显地看到由无数小光源形成的光亮“通路”。
当光照在比较大或小的颗粒或微粒上则无此现象,只发生反射或将光全部吸收的现象,而溶液和浊液无丁达尔现象,所以丁达尔效应常用于鉴别胶体和其他分散系。
② 布朗运动——在胶体中,由于胶粒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互平衡而产生的无规则的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
③ 电泳——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
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的分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af0b05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6.png)
高中化学第一章物质的分类知识点一、知识概述“物质的分类”①基本定义:物质的分类就是把多种多样的物质,根据它们的组成、性质等特点进行归类。
比如像给一群杂乱的东西按照某种规则分组。
就像把人按照性别分为男和女,或者按照职业分成不同的种类一样,我们可以把物质分成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里又能分成单质和化合物等好多类。
②重要程度:这可是高中化学的开篇重点呢。
就像打地基一样,这个搞不清楚后面很多知识就容易乱套。
它能帮助我们系统化地认识物质世界,让学到的知识更有条理。
③前置知识:初中化学里对简单物质的基本认识。
比如说得知道氧气、水这些常见物质的基本性质之类的。
④应用价值:在化学研究中,很方便我们去研究物质的性质。
比如研究盐类的性质,因为它们分类里就有相似性。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用,像区分食盐和白糖,它们一个是盐类(化学成分属于盐类)一个是糖类,知道分类就容易有区分的方法。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这是化学知识体系里基础的一环,就像是树的根一样。
后续学到的各类物质反应等知识都是从这里发散出去的。
②关联知识:和元素的知识紧密关联,毕竟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比如单质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还和化学方程式里的物质有关,得先清楚物质的分类,才能准确写出方程式。
③重难点分析:- 掌握难度:其实概念不算太难,但是细节比较多。
比如说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分,一些看起来像纯净物实际是混合物的情况就比较容易混淆。
像溶液看起来透明均一好像是纯净物,实际上是混合物。
- 关键点:要抓住分类的依据,像根据物质组成元素种类来分单质和化合物等。
④考点分析:- 在考试中的重要性:相当重要。
各种大小考试都会涉及,基本是必考内容。
- 考查方式:选择题里鉴别物质分类选项对错,填空题里填写物质所属类别等。
三、详细讲解【理论概念类】①概念辨析:-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比如水(H₂O),不管是实验室里制得的,还是自然界里的纯水,都是只有水分子这一种物质组成的。
高中化学 必修一 《物质的分类》教案
![高中化学 必修一 《物质的分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37d12355270722192ef762.png)
高中化学(人教版)化学①(必修)
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初步了解分散系概念,初步认识胶体的概念,鉴别及净化方法,了解胶体制取方法。
认识胶体的一些重要性质和作用。
2、能力培养:通过丁尔现象、胶体制取等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
3、科学思想:通过实验、联系实际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依靠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教育学生关心环境。
4、科学品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依靠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
5、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归纳比较、逻辑推理等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胶体的有关概念;胶体的性质;学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
难点:制备胶体实验
教具准备:氯化钠溶液、植物油、氯化铁溶液、硫酸铜溶液、淀粉、硝酸银溶液、碘水、半透膜;直流电源、U形管、烧杯、试管、过滤装置;电教平台。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物质的分类》教材梳理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物质的分类》教材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0562349db9d528ea81c77946.png)
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升华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分类给人类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的方便分类是生活,特别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1)书籍的分类使人能从图书馆或图书大厦等许许多多的书籍中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书。
(2)食品的分类使人能从超市的成千上万种商品中迅速挑出自己需要的食品。
(3)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人们可以分类进行学习,从而认识它们的性质。
(4)物质的分类(5)化学反应的分类⎪⎭⎪⎬⎫ 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化学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2.分类法(1)盐的交叉分类法 定义:一类物质可能有多种不同的树状分类方法,各种树状分类法间的交叉现象在所难免,这就是交叉分类法。
Na2CO3既是钠盐,又是碳酸盐,还属于正盐。
Na2SO4既是钠盐,又是硫酸盐,还属于正盐。
K2SO4既是钾盐,又是硫酸盐,还属于正盐。
K2CO3既是钾盐,又是碳酸盐,还属于正盐。
(2)树状分类法树状分类法——树状分类法便于知识的积累和记忆,也是化学上常用的分类方法。
①植物的树状分类:生物学中把动植物按照界、门、纲、目、科、属、种进行分类:②化合物的树状分类法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分散质和分散剂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
要点提示溶液是常见的一种分散系,溶质是分散质,溶剂是分散剂。
油状物质分散到水中可形成乳浊液(如农药和水的混合液);不溶于水的固体分散到水中可形成悬浊液(如泥浆)。
乳浊液和悬浊液都不稳定,久置易分层。
2.分散系的分类透过滤纸的,胶粒也能透过滤纸,而浊液中的分散质则不能。
粒子直径:溶液分散质>胶粒>溶质。
4.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当一束平行的光线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2.1物质的分类15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2.1物质的分类15](https://img.taocdn.com/s3/m/95ba778b767f5acfa0c7cd77.png)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2课时)第一课时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感受分类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2.了解常见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从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分类事例入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把所学过的化学知识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分类,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加强知识的理解与迁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并认同分类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并将分类法应用到化学的学习过程中。
教学重点:常见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常见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教学过程:2.树状分类法运用树状分类法对物质进行分类解析: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同种物质可以归属于不同的类别。
根据组成盐的阴、阳离子的不同,(NH4)2CO3因其组成中含有NH4+,故属于铵盐,其组成中还含有CO32-,故又属于碳酸盐。
同理,(NH4)2SO4既是铵盐,又是硫酸盐;Na2CO3既是钠盐,又是碳酸盐;Na2SO4既是钠盐,又是硫酸盐。
[思考与交流]从H、O、S、K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和表中第一栏物质类别相同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内。
1、上述物质如果看成不同类时,它们应该分别属于什么类别?(酸、碱、盐和氧化物)2、如果看成是同一类时,它们属于什么类别?(化合物)3、纯净物是否只有化合物?还有什么物质也属于纯净物?(单质)4、空气、硫酸溶液属于纯净物吗?[板书]2.树状分类法[讲述]树状分类法像一棵树,有主干、支干、次支干和小枝丫。
树状分类法是对同类事思考巩固物质化学式的书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用树状分类法对物质进行分类而言,则提供便利,实现高效。
[课堂练习]1、下列反应分别属于何种基本反应类型?(1)Fe+S=FeS(2)CaCO3=CaO+CO2↑(3)Fe+CuSO4=FeSO4+Cu(4)4Fe(OH)2+O2+2H2O=4Fe(OH)32、有以下四个反应:①硫在氧气中燃烧②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氢气还原氧化铜④生石灰与水反应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_,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有____________。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物质的分类》教案一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物质的分类》教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ca5faf46561252d380eb6ee7.png)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物质的分类》教案一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主干知识梳理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它不仅可以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分类要有标准,根据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
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是常用的分类方法。
如下图:2、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根据化学反应的特征,我们将化学反应分成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类型实例A+B=AB 化合反应2H2+O22H2OAB=A+B 分解反应CaCO3CaO+CO2↑AB+C=A+CB 置换反应H2+CuO Cu+H2OAB+CD=AD+CB 复分解反应NaOH+HCl=NaCl+H2O【重点难点讲练】【要点透析】(左栏)1、物质的分类:我们研究物质的时候,通常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物质的组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来对物质进行分类。
【针对练习】(右栏)1-1根据物质的组成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钙、氯气、氯化钙溶液、硫酸、氧化钙、碳酸钙、氢氧化钙。
分别属于什么类型?1-2每组物质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如根据状态可分为气态物质、液态物质、固态物质;根据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
而根据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是最常用的方法。
举例如下:注意:①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主要是看它是否由同种物质组成。
若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就是由不同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例如:冰水混合物,表面上看为混合物,但是它们实质上都是由同一种物质――水组成,只是状态不同,所以冰水混合物仍为纯净物。
②氧化物和含氧化合物的区别,主要从组成元素来判断。
氧化物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而含氧化合物组成可以是两种元素,也可以是多种元素,但必定含有氧元素。
也就是说,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但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物质的分类》示范教案(第2课时)1
![最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物质的分类》示范教案(第2课时)1](https://img.taocdn.com/s3/m/ab3ea4177cd184254b353546.png)
第二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作者,秦秋梅,南通市天星湖中学,本文系江苏省优秀教学设计大赛作品一、新课标要求1.认识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二、教学目标1.了解胶体及分散系的概念;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实际应用。
2.在胶体的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交流、讨论的学习习惯以及仔细观察、认真实验、思考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胶体的概念及性质。
四、设计思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引导探究中获得知识,自主学习,为将来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让他们列举现实中常见胶体的实例,感觉化学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通过观察各种胶体图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趣;通过比较的方法,进一步巩固胶体、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好三个探究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活动设计教学进程复习(教师活动)展示NaCl溶液、淀粉溶液和泥水悬浊液;请学生思考从组成上分它们属于哪一类物质?(学生活动)观察,回忆,思考(说明)复习旧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混合物的学习引入新知(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二、分散系及其分类”下的第一自然段(多媒体展示概念)(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得出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概念(说明)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再复习再引入新知的学习(教师活动)指导回忆物质的分类方法提问:按照分散系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它们之间有几种组合方式?并举例(学生活动)动动手,用交叉分类法画出九种组合方式(说明)复习了上节课内容:简单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深入探究(说明)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各种实例图片(学生活动)观察图片(说明)进一步激发兴趣,产生共鸣(教师活动)提问: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吗?(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说明)培养阅读能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同时讲解:当分散剂是液态时,可以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此时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c273fc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63.png)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教案【导语】青春是一场远行,回不去了。
青春是一场相逢,忘不掉了。
但青春却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友谊。
友谊其实很简单,只要那么一声简短的问候、一句轻轻的体谅、一份淡淡的惦记,就足矣。
当我们在毕业季痛哭流涕地说出再见之后,请不要让再见成了再也不见。
这篇《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教案》是作者高一频道为你整理的,期望你爱好!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教学难点:分类法的意义及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进程新课导入[引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物质形状多样而丰富。
如此之多的东西,如果不进行分类,那对于科学研究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比如到图书馆借书,如果书目没有进行分类,要找一本书简直是大海捞针。
所以说分类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必备的手段,物质进行分类后,同一类物质由于具有类似的性质,故更方便对照。
[投影]图书馆中陈设的图书、超市中的商品摆放。
[导入]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物质的分类方法,今天我们连续在初中的基础上来进行研究。
[板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一)[引入]我们知道分类如果从不同角度入手就会有很多不同方法,例如,人类依照年龄分可以分为老年、中年、青年、少年、儿童;按性别分分为男性和女性;按职业分为教师、医生、工程师等等。
同样的道理,化学物质从不同角度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
[板书]一、简单分类法及其运用[摸索与交换]请尝试对HCl、SO2、CaO、KOH、Na2SO4、H2SO3进行分类。
(氧化物:SO2、CaO酸:HCl、H2SO3碱:KOH盐:Na2SO4)(固体:CaO、KOH、Na2SO4气体:HCl、SO2液体:H2SO3)[讲]在分类的标准肯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类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事物的了解使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教案设计:《物质的分类》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教案设计:《物质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ab1c9aa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d9.png)
课题:物质的分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
• 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类方法,并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 学会运用分类的方法对物质世界进行研究和认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物质分类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 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到分类法在化学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 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概念的理解。
• 物质分类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2. 教学难点•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概念之间的关系。
• 对复杂物质进行准确分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8 分钟)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猜谜游戏。
我会描述一些物质的特征,你们来猜猜我说的是什么物质。
“它无色无味,我们时刻都离不开它,它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学生回答:水)没错,就是水。
那水属于哪一类物质呢?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个魔法盒子,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宝贝。
(展示一个装满不同物品的盒子,如石子、沙子、小木棍、铁钉、纸张等)大家猜猜看,这个盒子里的东西可以怎么分类呢?有的同学说可以按照形状分类,有的说按照材质分类。
非常好,其实在化学世界里,我们也需要对物质进行分类,这样能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和研究它们。
比如,我们呼吸的空气,它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混合而成。
像这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在一起,且各物质都保持着原有的性质,我们就称其为混合物。
再比如,当我们打开一瓶纯净水,这瓶水就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像这样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我们叫做纯净物。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物质分类世界,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吧!(二)讲授新课(25 分钟)1. 混合物和纯净物• 讲解混合物的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
高一必修一物质分类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物质分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a001ca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b.png)
高一必修一物质分类知识点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要素,了解物质的分类对于理解世界的运行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高一的学习中,我们必须掌握物质分类的基本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一必修一物质分类知识点进行探讨和总结。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物质的分类可以根据其组成、性质和来源等方面进行。
根据组成的分类方法主要有单质和化合物,根据性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金属和非金属,根据来源的分类方法主要有天然物质和人工合成物质。
1. 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相同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
例如,氢气、氧气和金属铝都是单质。
而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原子组成的物质,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
例如,水是由氢和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2. 金属和非金属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特点,常见的金属有铁、铜和铝等。
非金属则没有金属的特性,如炭素、氧气和氯气等。
3. 天然物质和人工合成物质天然物质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如水、岩石和木材等。
人工合成物质是通过人工手段制造的物质,如人造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合成农药等。
二、物质分类的原则物质的分类原则主要有基本性质、电性、酸碱性和物理状态等。
1. 基本性质基本性质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味道和形状等。
根据基本性质的不同,物质可以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
2. 电性根据物质对电流的导电能力,可以将物质分为导电体、绝缘体和半导体。
导电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绝缘体则几乎不导电。
3. 酸碱性物质的酸碱性是指物质在水中溶解后所表现出的性质。
根据酸碱性可以将物质分为酸性物质、碱性物质和中性物质。
4. 物理状态物质的物理状态是指物质在常温下的形态,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具有一定的形状但没有固定的体积,气体则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三、物质分类的应用物质的分类不仅仅是为了了解其基本特性,还有很多实际应用。
1. 工业生产物质的分类对于工业生产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冶金工业中,金属的分类有助于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在化工工业中,化合物的分类有助于研发新的化学物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92ac6b453610661ed9f4f3.png)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任务2.2:认识交叉分类法单质、酸、碱、盐、氧化物,请大家用已有知识对上述概念进行分类,并用图示把这些概念的相互关系表示出来?【投影】【讲述】大家看,我们对物质进行了分类,像这种分类方法我们称为树状分类法。
在纯净物中按组成元素的异同,可以把它们分为单质与化合物;在单质中可按性质的差异分为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在化合物中,可按组成的差异分为酸、碱、盐、氧化物。
请同学们分别举几个例子填在书中25页。
【提问】如果我们再继续分类的话,还可以怎么分?很好,那我们发现树状分类法有什么优点吗?树状分类图分类原则: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的。
【思考】:对于Na2SO4、Na2CO3、K2SO4、K2CO3这几种盐要如何分类?我们可以从阴阳离子的角度进行分类。
【讲述】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从上面我们可以知道,单单只用树状分类法来分类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因此我们往往需要多种分类方法,其中一种就是交叉分类法。
【投影】【投影】姚明、罗纳尔多、田亮、刘翔【讲述】可见对于同一种物质,分类标准不同,可以把事物归为不同的类别。
这就有角色的多重性,交叉分类法物质类别之间有部分交叉思考生1:氧化物可以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酸可以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碱可以分为强碱和弱碱,盐可以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生2:氧化物还可以分成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酸还可以分成含氧酸和无氧酸。
……树状分类法可以清楚地表示物质间的从属关系。
从阳离子的角度分类Na2SO4、Na2CO3是钠盐,K2SO4、K2CO3是钾盐;从阴离子的角度分类Na2SO4、K2SO4是硫酸盐,Na2CO3、K2CO3是碳酸盐。
观察思考引出树状分类法激发学生的思考,深入了解树状分类法以及树状分类的特点从阴阳离子的角度对Na2SO4、Na2CO3、K2SO4、K2CO3这几种盐的分类,引出交叉分类法通过运动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深入交叉分类法任务2.3:对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进行总结任务2.4:对化学反应、化学元素进行分类【投影】这是交叉分类么?为什么?【总结】现在同学们根据这节课学习的分类方法,总结一下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方法各有什么特点【板书】1.树状分类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2.交叉分类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分类【讲述】在明确了上述两种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刚才已经对化学物质进行了分类,下面请大家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对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1)硫在氧气里燃烧(2)红磷在氧气里燃烧(3)铁丝在氧气里燃烧(4)铝箔在氧气里燃烧【提问】通过我们学的两种分类方法,现在请同学们对化学元素进行分类思考回答不是交叉分类学生:树状分类法,用一种标准将物质分类后,对于各物质再进行分类,不同类物质之间不存在交叉;交叉分类,根据不同标准对物质分类后不同类别中的物质有交集。
新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
![新版高中化学必修一《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1b65591f01dc281e43af035.png)
《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案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教师: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分类:把某些特征相似的物体归类到一起的方法.2.目的和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3.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教师板书:交叉分类法讲述:好,我们对这四类盐进行分类,看看应该怎么分呢?对于Na2SO4,如果对于阳离子来说,她是属于钠盐,而对于阴离子来说,它是属于硫酸盐.Na2CO3也可以根据阳离子和阴离子来分,就可以分为钠盐和碳酸盐.同样的道理,K2SO4和K2CO3也可以以阴阳离子为标准进行分类.像这样的分类我们称之为交叉分类法.教师板书:树状分类法教师提问:将Ba(OH)2、NaHCO3、K2O、CuO、NaCl进行分类[问]很好,那我们发现树状分类法有什么优点吗?(树状分类法可以清楚地表示物质间的从属关系.)[教学推进]好,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各有什么有点呢?我们看看,树状分类法就是对物质进行再分类,分类图看起来像一棵不断开枝的树,不断地对物质进行分类再分类.很明显我们的树状分类图很清晰很直观.所以,树状分类法的优点就是:清晰明了,一目了然.教师提问:同学们,化学反应的分类我们只是知道了很少的一部分,接下来的学习我们将会遇到很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化学反应再分类的,那是以后我们学习的任务.好,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分类.如果我们再继续分类的话,还可以怎么分?1.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请学生回答)2.教师提问:再继续分类的话,单质还可以怎么分?(请学生回答):(单质可以分为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可以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酸可以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碱可以分为强碱和弱碱,盐可以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思考·交流:某物质经分析,只含一种元素,则此物质(A)一定是一种单质(B)一定是纯净物(C)一定是混和物(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和物3.教师提问:氧化物酸、碱、盐怎么分类?(请学生回答)(氧化物还可以分成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酸还可以分成含氧酸和无氧酸.)(碱可以分成可溶性碱和不溶性碱.)(盐可以分成含氧酸盐和无氧酸盐……思考·交流:(请学生回答)二、分类法的应用1.推断物质性质同类物质常常具有许多共性.因此可以通过物质所属类别,推测其具有的性质.思考交流(请学生回答)思考交流(请学生回答)2.确定转化关系(请学生回答)以钙为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并指明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题展示:下列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教师总结: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活学活用:3.根据酸的通性,写出硫酸分别与镁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反应生成硫酸镁的化学方程式.4.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相互关系,可以用图简单表示.限选择铁、碳、氧气、盐酸、氧化钙、二氧化碳、水、氢氧化钙8种物质作为反应物,将图中指定序号的转变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写化学方程式不得重复).①C+O===CO22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达标教师:根据物质的分类,可以认识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从而制备人类生活和生产需要的新物质.教师提问:那么,物质的性质是怎样的,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新课讲解:同类物质往往具有相似的性质教师:例如,盐酸和硫酸都是酸,他们都具有酸的性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碱,他们都具有碱的性质,碳酸钠和碳酸钾都是盐,他们都具有盐的性质.(展示图片)新课讲解:酸的主要化学性质教师:①酸可以与活泼金属反应②酸可以与碱性氧化物反应③酸可以与碱反应④酸可以与某些盐反应注意:“酸”是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思考讨论:根据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可以有哪些反应实例呢?(展示表格)新课讲解:碱的主要化学性质教师:①碱可以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②碱可以与酸反应③碱可以与某些盐反应④碱可以使酚酞试剂变红,使紫色石蕊试剂变蓝反应注意:“碱”是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思考讨论:根据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可以有哪些反应实例呢?(展示表格)新课讲解:盐的主要化学性质教师:①盐可以与金属反应②盐可以与酸反应③盐可以与碱反应④盐可以与某些盐反应注意:“盐”是在水溶液中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其他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思考讨论:根据盐的主要化学性质,可以有哪些反应实例呢?(展示表格)思考讨论:①为什么不同的酸(或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答案:因为它们在组成上具有相似性.酸都含氢离子,碱都含氢氧根粒子,盐都含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思考讨论:②酸、碱、盐的主要化学性质中,涉及哪些反应类型?答案:从反应类型来看,初中学过的酸与金属、盐与金属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酸与碱、盐与酸、盐与碱、盐与盐之间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思考讨论:教师:试着写出下列物质之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体会由金属单质到盐、非金属到盐的转化关系.(展示图片)思考讨论:对于上述转化关系,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教师:金属单质和氧气反应生成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水反应生成碱,碱和酸或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教师:非金属单质和氧气反应生成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和水反应生成酸,酸和碱或碱性氧化物生成盐.思维启迪:制取某类物质的方法教师: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我们可以确定制取某类物质的方法.教师:例如,要想制取某种碱,通常可以采取两种方法:碱性氧化物与水发生反应;盐与另一种碱发生反应.思考讨论:工业生产中制取NaOH,是怎么做的呢?答案:工业上制取NaOH一般不采用Na2O与H2O反应,而主要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因为Na2O作为原料、来源少、成本高,因此不适用用批量生产NaOH.新课讲解:物质的转化教师: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是不会改变的,这是考虑如何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时最基本的依据.在工业生产中要制取某种物质,除了要考虑反应进行的可能性,还要考虑原料来源、成本高低和设备要求等因素,以选取最适当的方法.思维启迪:化学科研工作者与化学工程师教师:化学科研工作者研究的是基本原理,例如怎么合成某种物质,某种物质的结构是什么样的,某种物质具有什么电子、光学、力学、磁学性质.教师:化学工程师研究的是怎么实现这些基本原理,例如怎么设计化工厂的反应器,选择反应的温度、压强、催化剂.教师:从基础知识来看,量子力学对化学科研工作者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对化学工程师,流体力学对化学工程师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对化学科研工作者.课堂达标1.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解析:“酸”是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在水溶液中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其他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碱性氧化物是指与酸反应而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是指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Na2CO3不是碱,NaOH不是盐,SO2不是碱性氧化物,选项A错误;CO不是酸性氧化物,选项B错误;CO不是碱性氧化物,选项C错误.因此选D.《1.1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导学案【学习目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1.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
1.1物质的分类知识清单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
![1.1物质的分类知识清单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c04c3b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1.png)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1.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分类:指根据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和层次的科学方法。
根据元素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分类方法: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1.1树状分类法: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金属:Na、Mg、Al单质非金属:S、O2、N2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两性氧化物:Al2O3等纯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净含氧酸:HNO3、H2SO4等物按酸根分无氧酸:HCl强酸:HNO3、H2SO4、HCl酸按强弱分弱酸:H2CO3、HClO、CH3COOH化一元酸:HCl、HNO3合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物多元酸:H3PO4强碱:NaOH、Ba(OH)2物按强弱分质弱碱:NH3·H2O、Fe(OH)3碱一元碱:NaOH、按电离出的OH—数分二元碱:Ba(OH)2多元碱:Fe(OH)3正盐:Na2CO3盐酸式盐:NaHCO3碱式盐:Cu2(OH)2CO3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混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合乳浊液:油水混合物物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1.2交叉分类法: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碳酸钠钠盐硫酸钠钾盐硫酸钾硫酸盐碳酸钾碳酸盐【误区说明】(1)误认为只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2)误认为盐酸是纯净物,盐酸是HCl溶于水后的溶液,是混合物。
而HCl是是化合物(3)常见的混合物: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高分子(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
【例题讲解】1、把以下物质分类H2,CaO,Ba(OH)2,Fe2O3,Al,浑浊的河水,CH3CH2OH,NH3·H2O,Ar,NaHSO4,Cu(OH)2,HCl,HNO3,H2SO4,CO2,H3PO4,NaOH,CuSO4,Cu2(OH)2CO3,NaHCO3,空气,盐酸,CO,CH4,H2CO3,MgCl2,MgSO4(1)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属于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属于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属于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属于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属于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高一化学教案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
知识点
高中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点
1.物质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a、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是相对的,绝对纯净的物质是没有的,
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b、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例如:空气、雨水、溶液、碳酸饮料、牛奶等)。
2.注意事项:划分纯净物、混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物质的种类来划分的。
只含
一种物质的就属于纯净物,含有几种物质的就属于混合物。
另:水、蒸馏水、冰水混合物都是纯净物;自然界的水、矿泉水、盐水、糖水、雪碧饮料等都是混合物
1.物质的组成
从宏观的角度看,物质由元素组成;从微观的角度看,原子?分子?离子等
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物质组成的判断依据有:
(1)根据有无固定的组成或有无固定的熔?沸点可判断该物质是纯净物还是
混合物?其中:油脂?高分子化合物?玻璃态物质及含有同种元素的不同同素异
形体的物质均属于混合物?
(2)对于化合物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离子晶体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分
子晶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原子晶体是由原子构成的?
(3)对于单质也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金属单质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
构成的;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分别由原子?分子构成?
2.物质的分类
(1)分类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物质分类的依据有多种,同一种物质可能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
(2)物质的分类依据不同,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特别是氧化物的分类是物质分类的难点,要掌握此类知识,关键是明确其分类方法。
氧化物的分类比较复杂,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为过氧化物(又称为盐型氧化物),Pb3O4和Fe3O4为混合型氧化物(一种复杂氧化物),Al2O3和ZnO为两性氧化物,Mn2O7为酸性氧化物?
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M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