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船舶——大势所趋

合集下载

绿色船舶的实施方案

绿色船舶的实施方案

绿色船舶的实施方案
绿色船舶实施方案涉及到船舶设计、船舶运营和船舶维护等多
个方面。

首先,在船舶设计阶段,可以采用轻量化材料、改进船体
设计以减少阻力、安装节能设备等措施来提高船舶的绿色性能。

其次,在船舶运营阶段,可以通过优化航线规划、提高航行效率、使
用清洁燃料、减少废气排放等方式来降低船舶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船舶维护阶段也非常重要,定期维护船舶设备、使用环保材料、合
理处理废弃物等都是实施绿色船舶的关键步骤。

另外,还可以考虑在船舶建造和运营中引入先进的智能技术,
如船舶自动化系统、船舶能源管理系统等,以提高船舶的能效和环
保性能。

此外,加强船员的环保意识培训,提高他们对绿色船舶实
施方案的认识和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国际层面上,加入国际海事组织的绿色航运倡议,遵守相关
国际公约和法规,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分享先进的绿色船舶技术和经验,也是实施绿色船舶方案的重要一环。

同时,鼓励船舶相关企业
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绿色船舶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总之,实施绿色船舶方案需要从船舶设计、运营、维护等多个
环节全面考虑,需要船舶企业、政府和国际组织共同努力,才能推动航运行业朝着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绿色船舶低碳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

绿色船舶低碳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

【绿色船舶低碳发展趋势与应对策略】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绿色船舶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航运领域的热点话题。

作为我国重要的海洋强国,绿色船舶低碳发展对于我国航运业而言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绿色船舶低碳发展的趋势与应对策略,以期为读者提供深入、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一、绿色船舶低碳发展趋势1. 全球绿色船舶发展现状目前,全球航运业的碳排放占全球总碳排放的比例约为2.5%~3%,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占比不小。

受此影响,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关规定和政策,推动绿色船舶的发展,如国际海事组织(IMO)推出了《国际航运空气污染防止规则》(MARPOL)等。

绿色船舶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2. 绿色船舶低碳技术趋势在技术上,绿色船舶低碳发展主要包括船舶设计、动力装置、燃料选择等方面。

新型船舶材料的运用,船舶设计的轻量化,以及清洁能源的利用等,将成为未来绿色船舶发展的重点和趋势。

3. 新能源在航运业中的应用新能源作为绿色船舶低碳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已经在航运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在航运业中的应用,对于减少航运业的碳排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应对策略1. 积极响应国际规定和政策在国际航运领域,各国需积极响应IMO推出的相关规定和政策,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措施,推动航运业的绿色发展。

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

2. 发展绿色船舶低碳技术作为航运业的主体,船舶制造企业需要加大对绿色船舶低碳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加快船舶设计、动力装置等技术的创新,推动绿色船舶低碳技术在航运业中的广泛应用。

3. 加强新能源的研究和应用国家政府需要加大对新能源的研究和应用,推动清洁能源在航运业中的广泛应用。

企业需要加强与清洁能源企业的合作,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在航运业中的成熟和推广。

三、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绿色船舶低碳发展是航运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全球范围来看,各国政府已经积极响应,并制定了相关的规定和政策,推动航运业的绿色发展。

低碳经济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

低碳经济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

低碳经济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1 航运业的低碳经济形势当前,全球航运业一场没有硝烟的“绿色战役”已经打响,世界各国都将围绕“碳排放”而产生新的冲突与博弈,航运业也不可避免地加入到这场持久的“碳减排”大战之中。

1.1 航运业中的“碳”现状过去,在三大运输系统(公路运输、空运和海运)中,海运被认为是最清洁的运输方式,但最新的研究发现,船舶也是重要污染源之一。

有报告称,全球每年排放的氮氧化物气体中30%来自海上船舶。

据了解,世界上船舶所排放的CO2已经达到11.2亿t(2007年),约占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排放量的4.5%。

有预测认为,到2020年,全球航运业将需要4亿t燃油,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将在目前基础上增加75%。

自2000年起,国际海事组织(IMO)开始对温室气体效应进行研究。

IMO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规划指出,未来将针对新船舶设定CO2排放指数加以规范,并考虑制定船舶营运时CO2的操作指数、CO2测量的基本方法、CO2的减排机制(包括碳税全球征收、温室气体交易或清洁发展等机制)、最佳实务指导书等方案。

虽然航运业目前尚未受到《京都议定书》的规范,但为了地球永续发展,航运界应加入响应减碳计划;船公司、租船及港口运营商应更密切合作,推行IMO的减碳计划,为航运业的CO2排放量确立排放指针,从技术、营运、新燃料等各层面来思考解决方案,达到减碳目标。

2008年2月22日,中国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课题组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指出,中国部分海湾和城市附近海域污染严重,近海海域污染范围过去10年间扩大了近1倍,已超过16万km2。

此外,原油运输和海上原油开发等造成的原油泄漏事故不断发生,给事发海域的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1.2 低碳发展对航运业的要求目前,全球变暖、环境污染、能源价格上涨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重视。

近年来,IMO对船舶的9大排放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限制,“船舶减碳指标X”打算在若干年内完成,这些将涉及到我国航运业发展的根本利益,无形中提高了对我国航运业的要求:低碳经济要解决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问题,循环经济要解决资源有限与需求无限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这要求整个行业要在经济和环境之中作出一个艰难的取舍。

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趋势

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趋势

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趋势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发展趋势摘要: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绿色智能船舶产业迅速崛起。

本文将探讨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的概念和特点,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介绍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的定义和背景;其次,探讨绿色智能船舶技术的发展;然后,分析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的市场趋势;最后,对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1. 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的定义和背景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即以绿色和智能船舶技术为基础的船舶制造、运营和服务产业。

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的兴起源于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需求的不断增长。

随着碳排放和海洋污染成为全球性议题,传统船舶的环境影响问题日益突出,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应运而生。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船舶行业对智能化解决方案的需求不断增加。

绿色智能船舶产业通过将环境友好和智能化技术应用于船舶设计、建造、运营和服务过程,实现对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的减少,提高船舶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的兴起对于推动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2. 绿色智能船舶技术的发展绿色智能船舶技术是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的核心。

该技术通过应用先进的船舶设计和供能系统,实现对船舶的动力、航速、载重量、燃油消耗等关键参数的优化,从而降低船舶的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

绿色智能船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2.1 燃料和动力系统的创新绿色智能船舶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对燃料和动力系统的创新。

随着替代能源技术的不断成熟,如LNG、氢能、电动等,船舶的燃料选择范围逐渐扩大。

此外,发动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船舶提供了更加高效、低污染的动力系统,如燃气轮机、混合动力系统等。

这些创新的燃料和动力系统将有效降低船舶的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

2.2 船舶设计和建造的优化绿色智能船舶技术还需要应用先进的船舶设计和建造技术,实现船舶结构和性能的优化。

通过减轻船舶自重和减少阻力,提高船舶的运行效率和节能性。

绿色船舶概念及发展趋势

绿色船舶概念及发展趋势

绿色船舶概念及发展趋势绿色船舶概念及发展趋势【摘要】当前,“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以新技术、新能源为基础的绿色船舶概念逐渐引起造船、航运业界的重视。

而近年来国际海事组织(IMO)的防污染公约、压载水排放公约和拆船公约也正在由单纯关注海洋污染向水空一体化立体方向发展。

对船舶的九大排放提出了限制要求与指标,即以船舶排放为主要指标来衡量船舶的先进性。

而各公约的陆续生效,将给我国船舶、航运业带来严峻挑战。

及早的觉悟和重视低碳发展和环境保护,促进低碳、洁净的绿色船舶技术发展,才能在未来行业竞争中掌握先机,处于行业竞争的有利位置。

【关键词】绿色;船舶;低耗;减排1绿色船舶的概念绿色船舶,是指在船舶全寿命周期中(包括设计、制造、营运、和报废拆解),通过采用先进技术,满足用户功能和使用性能的要求,并节省资源和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且对生产者和使用者具有良好保护的船舶。

绿色船舶的设计应当从产品需求、设计、制造、营运到再生整个寿命周期一起考虑,把产品、环境和人类三者集合起来,主要考虑的因素包括:(1)氮氧化物和硫化物的排放;(2)CO2排放;(3)合理的结构设计(低阻力线性的设计及合理的节能装置的应用);(4)绿色环保材料的使用及有害材料的控制;(5)生活垃圾、舱底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6)压载水处理装置;(7)安全环保的涂装材料;(8)节能减排新技术的应用。

2发展重视绿色船舶只争朝夕随着EEDI(船舶能效设计指数)和SEEMP(船舶能效管理计划)被正式纳入MARPOL 公约负责VI修正案。

IMO温室气体减排框架下的的三个关键步骤,即:EEDI、SEEMP、MBM (市场机制)中已有两项列入强制要求。

这意味着航运业、造船业及相关产业所面临的减排冲击将全面进入实质性阶段。

而有专家认为,正在全球范围内推进的这场以节能减排为焦点的绿色革命,其影响将不亚于19世纪船舶动力由风帆到蒸汽机的重大变革。

在“绿色浪潮”趋势影响下,公约规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将引发造船、航运生态的重大变革。

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

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2024—2030年)

2024—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是全球海事工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是我国船舶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途径。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部署,推动国际船舶温室气体减排战略实施,加快船舶制造业绿色转型,特制定本行动纲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系统观念,强化需求导向,突出场景牵引,以绿色发展为主题,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总装建造模式变革,加快船舶工业产品体系、制造体系、供应链体系绿色转型,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中培育新业态、打造新动能、锻造新优势,提升船舶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水平,建设优质高效的现代船舶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制造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坚持战略引领。

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聚焦现代船舶产业体系建设目标,将绿色低碳理念全面融入行业发展战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坚持创新驱动。

把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绿色产品和绿色生产关键技术攻关,强化制度创新,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船舶工业深度融合,推动船舶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

统筹协调,突出应用场景牵引,发挥制造企业和用户单位的双带动作用,处理好产业竞争力提升与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加强跨区域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推进船舶设计、制造、修理、拆解全产业链绿色发展。

——坚持开放合作。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全面融入全球海事治理体系,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规则、标准、技术、产业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为全球船舶工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绿色船舶减排措施方案

绿色船舶减排措施方案

绿色船舶减排措施方案引言随着全球航运业的快速发展,船舶排放的废气和污染物也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减少船舶排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绿色船舶减排措施成为了全球航运业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提出一系列绿色船舶减排的有效措施,以期减少船舶排放,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I. 船舶动力系统优化为了减少船舶排放,可以对船舶动力系统进行一系列优化,包括:1. 使用清洁能源使用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作为船舶的动力来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通过安装风帆或太阳能电池板,将自然能源转化为可利用的能量,降低船舶的碳排放。

2. 推广LNG作为船舶燃料将液化天然气(LNG)作为船舶的主要燃料,相比传统燃油,LNG燃烧时几乎不排放二氧化硫和颗粒物,而且氮氧化物和CO2排放量较低。

船舶公司可以考虑安装LNG燃气适配系统,使船舶能够更好地利用清洁燃料。

3. 提高动力系统效率通过优化船舶动力系统的设计以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采用高效的引擎和动力传动系统,减少阻力,提高推进效率,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II. 船舶航行优化除了动力系统优化,船舶航行过程中的优化也是减少排放的重要环节:1. 减少航速降低船舶航速,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通过计算航速、路线和海洋气象等因素,合理控制船舶速度,实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标。

2. 优化航行路线通过使用先进的航行规划系统,优化航行路线,避开冰山、船只密集区和污染区域等危险地段。

合理规划航行路线,减少航程和时间,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3. 船舶气动设计优化船舶的气动设计对于降低阻力、提高航行效率至关重要。

采用先进的气动设计和流体力学模拟技术,改善船体外形,减少阻力,提高燃油利用率,降低碳排放。

III. 废气处理技术船舶的废气排放是主要的环境污染源之一,因此采用适当的废气处理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排放:1. 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在船舶的燃气排放管道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通过吸收、催化和过滤等技术,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氮氧化物和硫化物等污染物,减少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发挥院校优势,大力支持绿色航运发展

发挥院校优势,大力支持绿色航运发展
海湾 地 区的污染 状 况十分 严 峻 。海 上原 油运输 和海 上
原油 开采 造成 的原 油泄漏 事故 给事 发海域 的生 态 系统
化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 ,发展绿色航运是大势所趋。 高等学校是一个智力密集型单位 。应依托海事院 校 ,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社会
服务 方 面的三 大功 能 ,在 国家政 策引导 下 ,加强 产学 研 合 作 ,加强 对航 运人 才 的绿 色 发展 意识 培养 ,组织 科 研 团 队攻克 航运绿 色 发展 的科技 难题 ,为企事 业单 位 提 供科技 、法律 、管 理等方 面 的服务 ,大 力支 持航
税”和 “ 在海运业引入碳排放交易”等措施在内的市
场机 制 问题 、航运业 减排 目标 问题 的有关 提案将 在下

三 、大连海事大学发挥 院校优势 ,全面支持绿
色航运
作 为 首批 “ 1工 程 ”重 点 建设 院校 ,大 连 海事 2 1 大学是 被 国际海 事组 织认定 的世 界上 少数几 所 “ 享有 国际盛誉 ” 的海 事 院校之 一 。 “ 十二 五 ”期 间 ,学校 将 以 “ 特色 、上水 平 、入主 流” 的九字 发展 理念 , 有 坚定地 向具 有鲜 明航 运特 色 的高水 平 大学建 设 目标迈 进 。多年来 ,学 校始 终坚 持服务 交通 行业发 展 、服务
体和大气的污染 日 趋严重 ,发展低碳绿色航运 已经刻
不容 缓 。 2 国际社 会 节能减排 、发展 低 碳 经济的 呼 声 日益 .
高涨
1 船舶 运 输 对水体 和 大 气的 污染 日趋严 重 .
来 自国际 能 源 机 构 发 布 的 消 息 ,2 1年 全 球 二 00
氧化 碳排放量达 ̄ 3 6 ,其 中来 自石油使用 的占 J 1 0 亿t

透视三:“大佬”有话讲

透视三:“大佬”有话讲

透视三:“大佬”有话讲作者:来源:《广东造船》2013年第06期关键词:回暖;绿色船舶;海工;航运业海事展六场高级海事论坛上,来自国内外近百名专家针对不同热点问题分别做了主题报告。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其中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反思。

船市回暖未必是好事点评:在船市回暖的前提下,我们更应该立足全局、着眼长远。

不仅要提高自身的技术研发水平和生产效率等实力,更要关注航运等船舶等相关行业的信息。

工信部副部长苏波:“我国船舶工业还存在创新能力不足、高端产品占比低、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等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

未来市场需求结构热点已向技术复杂船型转移,国际竞争优势已经向技术、生产效率等软实力倾斜。

”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圣坤:“目前船价处于低点,一些造船企业处于微利或者亏本状态,不排除有人抄底去赌一把,但是如果航运业不回暖,会加速造船业的困难。

”高效能绿色船舶是大势所趋点评:无论是从政策,还是从社会环境的客观情况以及船东的需求来看,高效绿色船舶的发展和普及已经不可避免。

在这个期间,会对造船整个行业进行新一轮的洗牌,但整个行业是前进的。

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总经理李华:“目前,航运业一批新的法规相继实施,绿色船舶在全球受到‘厚爱’。

船企要争取订单,就必须满足一系列节能减排技术指标的要求,中国船级社将把高效、绿色船舶的研发和应用作为工作重点。

”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商船部拓展及市场高级副总裁理查德·鲍克特:“LNG具有环保的特点,作为船用燃料,它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目前,全球建立了许多LNG的存储设施,这必将促进更多船东选用以LNG为燃料的发动机。

”瑞士ABB集团船舶及起重机副总裁阿尔夫·卡尔·阿德南尼斯:“以前船东只关注船舶建造成本,现在船东关注船舶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特别是船舶运营成本。

更便宜、更清洁的燃料将来一定会得到更多船东的青睐,更节能环保的设备未来将被更多的船东选择。

绿色船舶发展现状及方向分析

绿色船舶发展现状及方向分析

现代经济信息绿色船舶发展现状及方向分析姜 萌 郭晓玲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摘要:当前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强化,绿色船舶已经逐渐开始成为未来船舶发展的代名词。

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我国船舶业和航运业的经济发展总体情况来看,这些行业的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受备受全球关注。

因此需要提出更佳的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如建造低污染排放量,低燃油消耗以及节能环保的绿色船舶,是目前船舶业和航运业发展的必然途径。

本文主要从绿色船舶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而分析绿色船舶的特点以及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要注重的问题则绿色船舶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最终提出我国绿色船舶发展的优秀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绿色船舶;发展现状;方向分析;光伏发展中图分类号:U66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9-0318-02引言船舶的发展对于每个国家都是必要的,因为船舶的存在是现代社会各个国家地区之间进行经济资源交流和沟通的重要交通运输工具。

随着各个国家海运事业的发展,对于船舶的数量,质量,功能的设计以及环境污染问题都保持着高度的重视,尤其是由于船舶带来的海洋环境的污染问题更是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随着关注的不断提升,每个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和制度来约束船舶业和航运业,所以船舶的发展也开始朝向低成本,低资源利用率以及保护环境方面着手,因此船舶业的发展趋势必须要走向绿色船舶的发展道路,所以我们对于绿色船舶的发展现状和方向分析对于我国船舶业的发展是很有帮助意义的。

一、绿色船舶的基本现状所谓绿色船舶,主要是船舶的设计理念必须要吻合绿色理念,绿色船舶要和普通的传播区分,首当其冲的就是界定自身的标准,从船舶的整体设计,建造完成以及后期的运营乃至到船舶的退休拆解都需要运用绿色技术,而绿色理念的展现要从船舶的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高能效以及安全健康这些方面着手准备,这些要求的满足才能称得上是绿色船舶。

虽然大家都熟悉和了解绿色船舶的概念,但是可能大部分人并不是知道绿色船舶概念的由来。

市场狂欢我国造船业面临发展新挑战

市场狂欢我国造船业面临发展新挑战

市场狂欢我国造船业面临发展新挑战作者:吕龙德熊莹来源:《广东造船》2024年第03期蒸蒸日上锦前程,登高峰犹须努力。

自2021年起,造船市场开始进入回暖通道,并从此迎来开挂模式,不断释放订单需求。

这种上行势头至今仍在延续,虽然有小起伏,但整体上稳中有升。

很显然,全球造船业复苏已企稳,完全跳出了低迷期,正在步入繁荣新周期。

面对悄然而至的市场春天,造船业自是欢呼雀跃,抢抓机遇谋发展。

事实上,很多船企在这几年里收益匪浅,尝到了市场红利的甜头,但从长远看,我国造船业要想在新周期里实现持续、飞跃发展,还应保持清醒头脑,认清市场的特点、变化和走势,既要抢占先机,又要直面挑战和困难,紧跟趋势推进研发创新和生产经营。

唯有这样,才不会错过火热的市场机会,才会从中收获最大裨益和动力,为推动我国快速跻身造船强国行列打下坚实基础。

市场持续走强,造船业正迎来“超级周期”2021年,由于新冠疫情减弱,世界经济运行逐渐恢复正常,许多国家消费耐用品需求激增,但本土生产难以满足而不得不进口,从而拉动海上航运发展。

这就为造船市场打开了需求闸口,大量订单开始涌向造船业。

此后,环保减排新规倒逼能源转型、绿色船舶兴起,加之俄乌战争、巴以冲突、红海商船袭击事件等因素叠加,全球造船市场一直保持活跃状态,需求量持续上涨,集装箱船、油船、LNG运输船、汽车运输船、散货船等多个板块轮动火爆。

据统计,2021年全球新船订单1204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7.79%;2022年新船接单有所减少,但仍达到8303万载重吨;2023年新船订单11049万载重吨。

三年两超亿载重吨,书写了金融危机以来的市场奇迹。

要知道,在过去低迷期,新船订单量最低的2016年仅为3231万载重吨,这是多么悬殊的对比!目前,这个上升势头根本停不下来。

今年前4月,全球新船订单达41535440载重吨,同比增长14.73%。

三大常规船型中,大型油船最为亮眼,截至今年4月底成交新船746.6万载重吨,比去年同期暴增1108.1%。

绿色船舶设计与建造的理论与实践

绿色船舶设计与建造的理论与实践

绿色船舶设计与建造的理论与实践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绿色船舶的设计与建造是造船业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介绍绿色船舶的概念,绿色船舶设计理论与绿色船舶的建造实践。

第一章绿色船舶的概念绿色船舶是指贯彻环保理念、最大限度减小对环境的污染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船舶。

与传统船舶相比,绿色船舶具备以下特点:1.低碳排放:绿色船舶使用燃气和液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和对大气的影响。

2.节能环保:绿色船舶采用高效率的动力装置和节能设备,有效地减少排放。

3.生态保护:绿色船舶在建造和运营过程中,着重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

第二章绿色船舶设计的理论绿色船舶设计的理论涉及到船舶的结构、船体材料、动力系统、节能设备等方面。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燃料选择:环保的燃料选择是绿色船舶设计的重要环节,如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

此外,绿色船舶还需要采用新型的节能动力系统。

2.船体设计:采用轻量化材料和改进的船体形状,使绿色船舶的航行阻力降低,从而减少燃料消耗和排放。

3.节能设备:绿色船舶需要安装智能节能系统,包括船舶的空气调节系统、节水系统和光伏电池板等技术。

4.船舶维护:绿色船舶的维护需要遵循环保理念,如合理使用节能设备、定期维修等。

第三章绿色船舶建造的实践绿色船舶的建造需要技术上的创新,包括船舶建造材料、节能环保装备的选用等。

1.船舶材料:船舶的材料对于绿色船舶的建造具有重要意义,要求使用环保节能的建造材料。

2.船舶建造流程:绿色船舶建造需要优先考虑环保和节能因素,从生产到建造全过程实现绿色环保。

3.船舶配套设备:绿色船舶需要针对船员使用和绿色设计特点,配置环保设备、智能控制设备、节能降耗设备等,以实现节能减排的要求。

结语绿色船舶建设是造船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环保、节能方向将成为船舶设计、建造和运营的主旋律。

在绿色船舶的设计和建造上,需要船舶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支持,审慎考虑绿色环保和节能因素,推动绿色船舶发展和生产,促进航运行业的转型发展,推进海洋环保事业。

浅析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

浅析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

浅析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1. 引言1.1 绿色船舶技术的意义绿色船舶技术的意义在于推动船舶行业向环保、可持续方向发展。

传统船舶燃油使用大量化石燃料,排放大量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对海洋和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而绿色船舶技术采用清洁能源、先进材料和智能管理等手段,有效降低船舶的碳排放和污染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船舶技术还能提高船舶的能效和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绿色船舶技术还可以促进船舶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整个产业向更加环保、智能化方向发展。

绿色船舶技术不仅符合环保政策和可持续发展要求,还具有深远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通过引入绿色船舶技术,可以实现船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升产业价值。

1.2 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背景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背景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国际社会对碳排放减少的压力。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要议题。

船舶作为重要的运输工具,传统燃油的使用带来了大量的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给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降低生态环境破坏,绿色船舶技术应运而生。

随着国际社会对碳排放减少的压力增加,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法规,要求船舶行业减少碳排放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船舶建造、航行和拆解等环节都需要引入绿色船舶技术,以提高船舶能效,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物排放,实现环境友好型船舶的建造和运营。

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背景主要受环境保护意识的推动和国际碳排放减少压力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绿色船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2. 正文2.1 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历程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环保意识开始兴起。

最初的绿色船舶技术主要关注减少船舶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船舶技术逐渐涵盖了船舶设计、能源利用、排放控制等多个方面。

浅析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

浅析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

浅析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在当今世界环境保护意识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变得尤为重要。

船舶作为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势在必行,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将从绿色船舶技术的定义、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绿色船舶技术的定义绿色船舶技术是指在保证船舶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船舶对环境的污染,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一系列技术手段。

其关键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使船舶在设计、建造、运营和报废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减少其环境影响,并提高能效性。

绿色船舶技术的出现, 为全球航运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保护海洋环境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现状绿色船舶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简单环保设施,到如今的智能化高效船舶,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以下是目前绿色船舶技术中的主要领域及其发展现状。

1. 电力推进技术电力推进技术是当前绿色船舶技术的热点领域之一。

传统船舶多采用内燃机驱动,排放大量污染物。

而电力船采用电动机直接驱动螺旋桨,减少了废气排放。

电力船还可以通过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进行充电,进一步减少了对传统燃油的依赖,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2. 船舶节能技术船舶的能源效率一直是绿色船舶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

目前,智能船舶技术、船舶轻量化、船体阻力降低等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船舶设计和制造中,极大地提高了船舶的能源利用效率。

采用新型的螺旋桨和船用发动机,也进一步减少了船舶的能源消耗,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

3. 污染物治理技术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染物,如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颗粒物等。

为了减少这些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绿色船舶技术中还涌现出一系列污染物治理技术,如船舶废气处理系统、船舶废水处理技术等,有效地减少了船舶对环境的污染。

无排放船舶技术也逐渐成为研究重点,为航运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船舶行业绿色船舶与智能船舶方案

船舶行业绿色船舶与智能船舶方案

船舶行业绿色船舶与智能船舶方案第1章绿色船舶概述 (3)1.1 绿色船舶的定义与分类 (3)1.1.1 环保型船舶 (3)1.1.2 节能型船舶 (3)1.1.3 绿色港口船舶 (3)1.2 绿色船舶发展背景及意义 (4)1.2.1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4)1.2.2 保护海洋环境 (4)1.2.3 提高船舶行业竞争力 (4)1.3 国内外绿色船舶发展现状及趋势 (4)1.3.1 国内绿色船舶发展现状 (4)1.3.2 国际绿色船舶发展现状 (4)1.3.3 绿色船舶发展趋势 (5)第2章智能船舶概述 (5)2.1 智能船舶的概念与特征 (5)2.2 智能船舶的关键技术 (5)2.3 智能船舶发展现状及展望 (6)第3章绿色船舶设计理念与方法 (6)3.1 绿色船舶设计原则与目标 (6)3.1.1 设计原则 (6)3.1.2 设计目标 (7)3.2 绿色船舶设计方法 (7)3.2.1 船体优化设计 (7)3.2.2 能源优化设计 (7)3.2.3 环保措施设计 (7)3.3 绿色船舶设计案例 (7)3.3.1 案例一:某型LNG动力集装箱船 (7)3.3.2 案例二:某型绿色散货船 (7)3.3.3 案例三:某型绿色客船 (8)第4章绿色船舶动力系统 (8)4.1 绿色船舶动力系统概述 (8)4.1.1 绿色船舶动力系统特点 (8)4.1.2 绿色船舶动力系统分类 (8)4.1.3 我国绿色船舶动力系统应用现状 (8)4.2 绿色船舶动力系统关键技术 (9)4.2.1 清洁能源技术 (9)4.2.2 高效节能技术 (9)4.2.3 低排放技术 (9)4.3 绿色船舶动力系统发展趋势 (9)第5章船舶能效管理与优化 (10)5.1 船舶能效管理概述 (10)5.1.2 船舶能效管理的意义 (10)5.1.3 船舶能效管理发展现状 (10)5.2 船舶能效管理系统架构与功能 (10)5.2.1 系统架构 (10)5.2.2 系统功能 (11)5.3 船舶能效优化策略与实践 (11)5.3.1 船舶能效优化策略 (11)5.3.2 船舶能效优化实践 (11)第6章智能船舶感知与导航技术 (12)6.1 智能船舶感知技术 (12)6.1.1 概述 (12)6.1.2 主要感知技术 (12)6.1.3 感知技术应用 (12)6.2 智能船舶导航技术 (12)6.2.1 概述 (12)6.2.2 主要导航技术 (13)6.2.3 导航技术应用 (13)6.3 智能船舶感知与导航系统案例分析 (13)6.3.1 案例一:某型智能船舶感知与导航系统 (13)6.3.2 案例二:某型无人船感知与导航系统 (13)6.3.3 案例三:某型绿色船舶感知与导航系统 (13)第7章智能船舶决策与控制技术 (13)7.1 智能船舶决策技术 (13)7.1.1 决策技术概述 (13)7.1.2 环境感知技术 (13)7.1.3 数据处理技术 (14)7.1.4 决策模型构建 (14)7.2 智能船舶控制技术 (14)7.2.1 控制技术概述 (14)7.2.2 自动舵技术 (14)7.2.3 主机控制技术 (14)7.2.4 辅机控制技术 (14)7.3 智能船舶决策与控制系统实践 (14)7.3.1 实践案例概述 (14)7.3.2 系统设计与集成 (14)7.3.3 系统实施与验证 (14)7.3.4 应用前景与展望 (15)第8章绿色船舶与智能船舶法规与标准 (15)8.1 国内外绿色船舶法规与标准 (15)8.1.1 国内绿色船舶法规与标准 (15)8.1.2 国外绿色船舶法规与标准 (15)8.2 国内外智能船舶法规与标准 (15)8.2.1 国内智能船舶法规与标准 (15)8.3 绿色船舶与智能船舶法规发展趋势 (15)第9章绿色船舶与智能船舶产业应用 (16)9.1 绿色船舶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16)9.1.1 产业现状 (16)9.1.2 发展趋势 (16)9.2 智能船舶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16)9.2.1 产业现状 (16)9.2.2 发展趋势 (16)9.3 绿色船舶与智能船舶产业协同发展 (17)第10章绿色船舶与智能船舶发展策略与展望 (17)10.1 绿色船舶发展策略 (17)10.1.1 加强绿色船舶技术创新 (17)10.1.2 完善绿色船舶政策法规 (17)10.1.3 推进绿色船舶产业链建设 (17)10.2 智能船舶发展策略 (17)10.2.1 构建智能船舶技术体系 (18)10.2.2 促进智能船舶产业链协同发展 (18)10.2.3 推动智能船舶标准制定与国际合作 (18)10.3 绿色船舶与智能船舶未来展望 (18)10.3.1 绿色船舶发展趋势 (18)10.3.2 智能船舶发展趋势 (18)10.3.3 绿色船舶与智能船舶融合发展趋势 (18)第1章绿色船舶概述1.1 绿色船舶的定义与分类绿色船舶是指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安全舒适等要素,采用先进技术,降低船舶对海洋及大气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的一类船舶。

绿色船舶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及分析

绿色船舶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及分析

绿色船舶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及分析绿色船舶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不断增加,船舶行业也逐渐意识到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的重要性。

绿色船舶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分析绿色船舶的发展现状,并展望其未来趋势。

一、绿色船舶的发展现状1. 绿色船舶的定义与分类绿色船舶是指致力于减少碳排放、噪音污染和海洋污染的船舶。

根据绿色船舶的功能和性能不同,可以分为燃油效率船、废弃物处理船、排放减少船等多个分类。

2. 绿色船舶技术的应用绿色船舶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技术创新。

目前,船舶行业正在积极开发和应用多种绿色船舶技术,例如船体设计优化、船舶能源管理系统、清洁能源应用等,以降低碳排放和提高能源效率。

3. 国际绿色船舶政策的推动全球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船舶行业开发绿色船舶。

例如国际海事组织(IMO)发布了能效设计指标(EEDI)和能效运营指标(EEOI)等标准,推动船舶能源效率的提高。

二、绿色船舶的未来趋势1. 渐进性的技术创新未来,绿色船舶将继续依赖技术创新推动发展。

船舶行业将加快推进船体设计和动力系统的绿色化改造,提高船舶的燃油效率和能源利用率,以减少碳排放和噪音污染。

2. 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成熟,清洁能源将在未来船舶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太阳能、风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将作为替代传统燃料的可行选择,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实现船舶的零排放。

3. 智能船舶的兴起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船舶将成为绿色船舶的未来趋势。

智能化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船舶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情况,提供优化建议,从而进一步提高船舶的能源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4. 国际合作的深化绿色船舶的发展需要国际合作和协调。

各国船舶行业应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推动绿色船舶的发展。

国际组织及相关机构应加强政策制定和标准建设,为绿色船舶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支持和指导。

结语绿色船舶是船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了解船舶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机会

了解船舶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机会

了解船舶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机会船舶行业是全球贸易、运输和物流产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的进步和贸易规模的扩大,船舶行业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了解船舶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机会对于相关从业人员和企业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未来船舶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机遇。

一、绿色航运的崛起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增强和对气候变化的关注,绿色航运成为未来船舶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对海洋环境的损害,船舶行业需要转向更环保的航运方式。

这包括采用更清洁的燃料技术,如LNG(液化天然气)和氢燃料电池等,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以及采用更高效的能源管理和航行策略等。

绿色航运的崛起为船舶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环保技术和产品的研发、销售和服务方面。

二、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推进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将成为船舶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船舶行业正在积极采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来提高运营效率、减少成本和提升安全性。

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船舶实现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提高船舶维护和管理的效率,减少停航时间和工作量。

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船舶的自主导航和操作,减少人为因素对航行安全和运营的影响。

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推进为船舶行业带来了更高效、更安全、更可靠的航运方式,同时也为相关技术提供了新的应用和市场空间。

三、深海资源开采的前景随着陆地资源的逐渐枯竭,深海资源的开采成为船舶行业的新兴领域。

深海矿产、油气资源、海洋生物等丰富的深海资源为船舶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然而,深海资源开采也面临着技术难题和环境挑战。

航海技术、勘探技术、采矿技术等的不断突破将推动船舶行业向深海资源开发领域迈进,为船舶制造商、设备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带来新的市场需求。

四、航道建设和物流枢纽的发展航道建设和物流枢纽的发展将为船舶行业带来更多的机遇。

随着全球贸易的扩大和物流需求的增加,航道的改善和开发变得尤为重要。

建设更深、更宽、更安全的航道可以提高船舶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减少船舶事故和延误。

发展气体燃料动力船舶是大势所趋

发展气体燃料动力船舶是大势所趋
取 得 了重 要进 展 ,部 分关 键 技术 成果 达
到 国际领 先水 平 。 “ 0 0米水 深 半 潜 式 钻井 平 台关 3 0
“ 这 终 究 不 是 长 久 之 计 , 而 且 但 如 果 没 有 进 行 改 装 就 换 油 ,也 会 降 低
船 舶 的 使 用 寿 命 , 存 在 一 定 的 风 险 。”这位 船东 说 。
板 的 焊 接工 艺技 术 、半 潜式 平 台 的噪 声
i i e 日前 也公 开 表示 : “ . rs n E k 全球 航运 界到2 3 0 0年有 潜 力实 现 减排 3 % ,这 0 其 中 最 有效 的措 施 就 是 使 用 L N G作 为 燃料 。 ” 在武 汉 试航 的 混 合燃 料船 舶 中 ,液
技 术 指标 进 入世 界 前列 ,是 我 国海 洋 石 油 工 业走 向 开发 深 海油 气和 参 与 国际 竞
口的船 舶 ,其燃 油含 硫量 不得 超过01 . % 的最 高 限 制 。一位 船 东 告诉记 者 , 目前
中 国大 部 分 船 舶 如 果 要 在 欧 盟 港 口停
泊 ,一 般 采用 两种 方 式 :一 是提 前 关闭 引 擎靠 岸 ;二 是在 附 近港 n换加 低硫 燃
键 技 术 研 究 ”课 题 由 中海 石 油 研 究 中 心 牵头 ,联 合 了 国内海 洋 工程 界 知名 高
校 、研 究 院所 、设 计单 位 、建 造船 厂 ,
采取 了 “ 、 学 、研 、用 ”相 结 合 、工 产 程项 目与科 研项 目紧 密结 合 的科 技创 新 模式 ,旨在 突破 深 水 半潜 式钻 井 平 台的 关键 技 术 ,形成 深水 半 潜式 钻 井平 台 的 自主设 计 与建造 的技 术能 力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船舶——大势所趋王璐璐振华重工股份(集团)有限公司 海工船舶事业部[摘要] 所谓绿色造船,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的现代造船模式,借助各种先进技术不断创造新的建造模式、资源、工艺和组织等,从全生命周期的概念出发,始终贯彻绿色制造 的理念。

其目标是能经济地满足用户功能和使用性能的要求,使船舶从设计、制造、营运到退役报废回收的整个过程中,对空气、土壤和水体等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少,资源耗费最少,且对劳动者(生产者和使用者) 具有良好保护, 同时合理选择和使用海洋装备和物流装备制造材料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本文从理念、技术、设计等方面概述了绿色船舶的概况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字]绿色船舶 环保 海洋工程0 前言绿色船舶制造技术中的“绿色”概念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种制造概念,其核心是保护人体健康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具体到船舶制造而言,绿色船舶制造技术则是一种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的现代化造船体系模式,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模式、工艺类型等进行辅助,以生命周期为基本概念来实现全面的绿色制造概念。

这种概念下的所制造出的船舶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到废弃回收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和资源消耗是最少的,并且对于使用者的安全及综合管理都有相应的保障。

这种模式就是将绿色环保的概念融入到船舶的整个生命周期及与其生命周期相关的各类问题上,其最终目标就是实现零污染、零排放。

[1]近年来,国际海事组织相继推出了目标型新船建造标准、新船能效设计指数等一系列新标准、新规范,对船舶的能效和二氧化碳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船舶向绿色船舶方向发展已经成为大趋势。

1 绿色船舶的研发现状目前国际上“绿色船舶”的标准是在现有 SOLAS 和MARPOL两大海事支柱性公约体系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发展的。

SOLAS 和 MARPOL 中,与绿色要素有关的规则均是绿色船舶标准的组成部分,尤其是 MARPOL 公 约以及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公约规则更是体现绿色要素的重要部分。

而“绿色船舶”的发展无疑会起到保护全球环境、推动船舶制造业和航运业良性发展的作用。

对于船舶、航运业及相关企业来说,谁先实施“绿色”标准,谁就能抢占商机,取得进一步的巨大发展。

目前,关于绿色船舶的研发,从基本的高效节能船型开发、到低排高效动力推进装置的研发,再到环保无污染涂料以及轻质材料的研制,可谓面面俱到,全方位打造未来的新型绿色船舶。

以下介绍几种具有革新意义的新概念绿色船舶。

[2]1.1无压载水舱船舶通常情况下,船舶需要通过装卸一定量的压载水来维持必要的吃水,以保证船舶航行的安全。

目前,由于压载水的随意排放而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改变和破坏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压载水已经被国际海事组织(IMO)宣布为海洋面临的“四大危害”之一。

为此,日本造船研究中心(SRCJ)提出了无压载水船舶,而美国密热安大学则研发出无压载水箱船。

目前,无压载水船(NOBS)已被证实以应用到现实中。

如苏伊士油轮和VLCC,并且有希望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2 无压载水箱船美国密热安大学近来成功研发出无压载水箱货船,并在大型水槽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证实可以达到节省燃油和减排的目的,且能提高航速。

经试航实验,该船未出现任何问题,同时该方式可使船舶动力最大节省7.3%。

1.3燃料电池推进船舶技术目前挪威船级社正在开展有关船用燃料电池的全面研究工作,燃料电池动力单元的研制结合了新型电子技术、电子动力以及控制系统技术,在岸上进行动力单元的测试和认证后,进将行实船实验。

[3]中国船级社也启动了“绿色船舶计划”。

中国船级社正在研究并制定与节能减排措施实施有关的指南,船舶燃油消耗限值标准以及营运船市场准入燃油消耗限值,建立营运船舶检测体系,进行船舶燃油消耗报告制度可行性研究,提供船舶建立节能减排体系的技术服务,建立CCS能源效率评估认证体系,开展船舶认证服务。

2 绿色船舶的节能减排动力减排是船舶减排的重中之重,全球造船界也为此加快了绿色能源研究和应用的步伐。

这些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燃料等新能源以及液化天然气(LNG)等清洁能源。

2.1 LNG能源由于LNG 与原油相比,经济性更优,适用性更强;与其他新能源相比,在现阶段,更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多年来,挪威船东、咨询公司、船厂以及相关权威人士一直关注于LNG 燃料船相关技术的研发,不断地将LNG 燃料应用到除LNG 船以外的船舶上。

LNG 能源在船舶的应用比传统燃料价格低,应用经验成熟,由于内河、沿海港口和码头更容易建立LNG 加注站,更便于运营中小型LNG 动力船。

因此,小型LNG 动力船在内河和近海区域的应用和推广将走在前列。

目前,我国首个水上LNG 加注站已开始试运行,多个加注站处于建设和审批环节;“气化长江”柴油机一LNG 双燃料船舶改造项目已完成多艘船舶的改造试航工作。

随着双燃料柴油机技术的进步和加气站建设逐步完善,LNG 作为船舶燃料将具备推广条件。

我国渔业船舶能耗占渔业总能耗的80%以上,每年消耗柴油800 多万吨,渔船节能减排对促进渔业结构调整、减少环境污染、保护渔业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在不对柴油机作大改动的前提下,柴油——LNG 混燃技术是促进渔船节能减排的一条可行之路。

经过LNG 混燃技术在渔船应用项目的试验和实船试验表明混燃技术完全可靠,柴油替代率大于70%,燃料费用降低0%以上,有害气体排放明显减少。

我们应加快渔船LNG 燃料动力改造技术应用及安全保障问题的深入研究,使渔船LNG 燃料动力设计、安装、检验有法可依,促进清洁能源在渔船应用和渔业持续发展。

2.2可再生能源在石油钻井平台中的应用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电力系统为整个海洋石油开采系统提供能源和动力,目前其通常采用常规的柴油或燃气发电机组,不但消耗巨量的宝贵能源,而且污染环境。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其中有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我国船舶工业应加强这些新能源的研究和应用,使基于可再生能源的电力推进系统为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供电成为现实。

[4]3 绿色船舶制造技术3.1绿色材料及可回收性材料的使用在船舶的整体生命周期中,对于环境影响较为严重的主要是材料本身的污染及不可回收的材料污染两大类。

其中材料本身的污染主要分为焊接、涂装作业等,其后期的不可回收材料污染主要为各类绝缘材料的污染,因此在具体的绿色船舶制造技术的材料选择和使用中也主要针对这两个方面。

3.1.1材料自身污染在焊接材料方面,电弧高温燃烧下,焊接所引起的烟尘一方面会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还会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在绿色制造技术中会选用高效焊接工艺的材料,并保证材料的低毒和低烟。

在涂料的选择上,船舶的涂装工艺主要分为钢板预处理和二次除锈涂装,为了减少资源的浪费,一些发达国家很少会进行二次除锈涂装,我国也引进了这种方式,尝试减少二次涂装。

通过跟踪补涂技术在露天平台对钢板进行一次性涂装,当然这种方式对材料的而要求比较高,而且传统的溶剂性涂料对环境的污染较高,因此在涂装过程中选取无污染的水性涂料等进行涂装。

另外船舶产品的外板水下涂料也有一些绿色特性的涂料,可以避免海洋生物附着,也不对海洋造成污染,例如金属粉末涂装材料等。

3.1.2材料回收问题在绝缘材料的选择上,必须具备防火、保温、隔音等特性,因此在传统的船舶产品中,大量应用了矿棉、玻璃棉等用于内装,这样在船舶生命周期结束以后保温材料成为废弃物,且矿棉、玻璃棉本身有不可降解,会对废弃物堆积地造成水质和土质的污染和影响,因此在绿色船舶制造技术中,对于绝缘材料的选取上通常采用具有环保、可降解性的绿色复合绝缘材料。

3.2标准化及模块化的单元设计在绿色制造概念当中,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可以通过计算机的互换虚拟特性来实现,并通过其可视性进行相应的仿真实验,来保证性能上的要求。

这种单元设计可以大幅提升复合零件的连接简化,从而降低零件数量、降低装置的安装难度,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能够提升材料的利用率,并同时提升总体设计的工艺性和加工型。

这不但大大提升的船舶产品的总体性能和工艺,同时也降低了能源和材料的消耗,使结构特色更倾向于易回收复用的方向,方便产品的后期维护,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修维护费用,从而总体的提升资源利用率和成本投入。

3.3远程协同设计高速互联网的使用缩短了设计者、制造者与环保工程师之间的空间距离,加速了船舶产品设计过程中各个责任要素之间的沟通,从而能够更为便捷的对整个设计结构和过程进行更为有效的协调、优化,减少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复、浪费等现象,有效节约资源的使用,提升产品的周期。

3.4绿色能源的大范围使用船运业的传统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制动能源上,但随着总体的发展,其中的附属产品的使用污染也成为较为严重的问题,绿色能源的使用全面的降低了船舶生命周期当中各类能源消耗项目的污染状况,尤其是一些纯绿色能源的使用更是能够在理论上达成零排放的要求,这个特点将船舶制造技术中相关生命周期全过程电最大的污染问题进行了解决。

绿色船舶在设计、建造、营运以及后期的报废拆解过程中都要严格地遵守各项规范、标准的要求,同时还须密切关注未来将要颁布、执行的各项规范、标准,做到未雨绸缪。

[5]4 结语未来的绿色船舶将既是世界前沿科技发展的产物,又是人类环保意识、理念提升的体现。

绿色船舶的实现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完成的,它的实现更取决于人们的环保意识的增强。

船舶从最初设计、建造、营运到报废拆解每一个过程中的每个细节、每个环节都与人的环保意识密切相关,因此,“以人为本”将是未来绿色船舶发展的前提条件。

在我国,绿色制造概念最先被机械制造行业所接受,并得到推广。

船舶产品制造是社会化的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绿色制造不仅是一种制造模式,更是一种思想、理念。

绿色制造更多的是创造社会效益,保护地球环境最终受益的还是人类本身。

[6]在我国,开放式的经济环境和进出口贸易的大幅发展,使得船舶制造业本身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而且随着我国亚洲造船中心的地位提升,绿色船舶制造技术这一与国际造船业相接轨的发展趋势必然成为未来的主流。

[参考文献][1]王世明.绿色船舶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2008,183(49),48-57.[2] 曹关桐.绿色船舶.航海.1993,6,27-28.[3]洪和平.绿色船舶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广东造船.2007,3,1-2.[4] 桂雪琴.船舶节能减排要走技术流.中国船舶报.2013,11,6,[5] 蔡薇.绿色船舶技术[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6,1.[6]马光雄.漫谈绿色船舶.交通世界.1996,1,32-33GREEN SHIP –AN IRRESISTIBLE TREND OF SHIP DEVELOPMENTWang LuluAbstract:A good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economy environment has provided a broad space for our country’s development of the ship industry. As the special working conditions,the higher demand may be proposed aiming to the ship design,manufacture,the corrosion resistance,reliability,energy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s well as some other performances.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implement the green concept in the entire life cycle of the ship design,manufacture and the use.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s green design and of manufacture in ship industry,which provided the reference for the professional. Key words: Green ship Marine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