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基础知识
篆刻入门基础知识
篆刻入门基础知识中国篆刻中国篆刻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
从明清流派篆刻算起已有近 500年的历史。
而明清流派篆刻是由古代印章发展而来的,古代印章以独特的风貌和高度的艺术性,为篆刻艺术奠定了优良的基础。
所以篆刻艺术史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前221)。
篆刻艺术的发展先秦及秦、汉的玺印,是古代人们在交往时,做为权力和凭证的信物。
此外,吉语印、肖形印、黄神越章等印,也反映了古代的社会生活习俗和人们的思想意识。
古玺《易敞邑圣□卢之□》古代印章中最早的是古玺,古玺大多是属于战国时期,其中也有春秋时期的遗物。
古玺分官、私两类,当时不分尊卑都称为玺。
秦以前写作“□”或“□”。
玺文分朱文(文字凸起,亦称阳文)和白文(文字凹入,亦称阴文)两种,古玺的形状、大小不一,有长方形、方形、圆形和其他异形。
内容有官职、姓名、吉语和肖形图案等。
古玺制作精工,或凿或铸;玺文精细,章法生动。
朱文玺有的边栏宽阔,白文玺多有界格,还有一种朱白文相间的古玺也很别致,可见当时玺的制作已趋成熟。
在河南安阳殷墟曾发现过3枚类似古玺的实物,有人据此推断古玺的起源当在商代,但尚须进一步探讨。
到了秦代,皇帝的印称玺,一般人的则称印。
秦印文字是秦书八体之一的摹印篆,与秦代使用的小篆相近。
秦印印文庄重秀丽,在方形的官印上加“口”字格和“田”字格,在长方形印上(又称半通印)加“日”字格,这是秦印显著的特点。
秦印除官印、私印之外,还有以成语入印的,已开后世闲文印的先河。
汉代是玺印发展空前灿烂辉煌的时期。
汉代除帝王印仍称玺外,其余都称印。
在官印中有的称章或印章,私印中有的称信印或印信。
现在通常使用的印章一词,即来源于此。
汉印无论从内容到形式比以前都更为丰富,尤以私印的种类最为繁多。
汉印以缪篆体入印。
这种字体与汉代隶书的兴起有关系,结体简化,笔画平整方直。
汉印中还有以鸟虫书入印的,装饰性很强,是古代的一种美术字体。
篆刻基础教学讲义
篆刻基础教学讲义印章艺术的发展历史——秦汉魏晋印秦始皇(公元前221——207)统一全国后,同文字一样,已经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官印制度:确立了秦代制作玺印的标准书体,印材质地及形状、大小有明显规定,并以此来区分官吏的大小与等级。
秦代的私印,也逐步被官印所同化,显示出一种秩序与井然。
尽管如此,秦印仍然具有相当高的审美价值。
印章书体相对于当时小篆在结构、疏密与舒展关系上的"印化",以及边栏界格的支撑与充实,使秦印有一种平稳、安定与充实的美感,并开启了汉印精美、质朴之先河。
秦代建立起来的印章制度,到汉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并奠定了玺印"盛于汉"历史地位。
汉印种类繁多,较之古玺与秦印,汉印显现出方正、质朴、平和、博大的整体风貌,这种风貌不仅与中华民族的崇高审美理想相契合,同时树立了后世篆刻艺术的最高审美典范,正是汉印的风貌,造就了千百年来中国人对印章的审美感知力。
汉印的风格容量极大,在金、银、铜、玉、石等各种材料上,印工用琢、铸、凿等多种制作方法,让印面产生不同艺术效果,同时对缪篆的不同处理及由此所产生的印文异化,使缪篆的平整绝不是绝对的均匀、整齐与机械划一,而是包含了种种潜在的对立的统一。
除此以外,在汉私印中,还体现出在外在形式上的更加丰富与变化,在印文的处理章法布局乃至于制作工艺方面,在平正朴茂的总体风格之中,还体现出一种追求装饰与精致的风尚。
值得一提的还有秦汉封泥。
封泥是古代印章作为封缄时在泥团上形成的印记,它可以弥补存世秦汉官印的不足。
在艺术方面,由于它特殊的质地(泥),使用特征及由此所产生的极为自然的不规则的边栏,使其呈现出一种与秦汉印相对应并互为补充的纯朴虚和与天真自然的美感。
魏晋南北朝篆刻承汉印之风,正如明甘旸所说:“魏晋印章本乎汉制,间有易者,亦无大失。
”(《印章集说》)因此广义的“汉印”是包括魏晋南北朝印章在内的,不过这时的篆刻趋于瘦挺方直,率意为之,不及汉代印章精整严谨,沉穆雄浑。
篆刻基本知识
篆刻基本知识篆刻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基础。
它是通过刻划篆刻刀在石、玉、金属等材料上刻写文字或图案,以表达思想、美化艺术作品的一种手工艺术形式。
篆刻起源于古代文字的刻写,最早是为了铭记历史事件和纪念重要人物而产生的。
它以印章为主要形式,用于官方文件的签名、封印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篆刻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并与书法相互影响、互为补充。
篆刻的基本知识包括篆刻刀、印章、篆刻石等。
篆刻刀是篆刻的主要工具,它有多种形状和用途,如直刀、弯刀、尖刀等。
印章是篆刻的成果物,它有方章、圆章、长方章等不同形状。
篆刻石是篆刻的材料,常见的有石料和玉石。
不同的石料有不同的质地和纹理,对篆刻刀的使用也有一定的要求。
篆刻的技法主要包括刀法、印法和研墨。
刀法是指使用篆刻刀进行刻划的技巧,包括用力、角度、速度等方面的掌握。
印法是指将刻好的篆刻图案转印到纸张或其他材料上的技法,需要掌握印章的正确使用方法。
研墨是指将墨块研磨成墨汁的过程,需要掌握研磨的力度和时间,以及墨汁的浓度和稠度。
篆刻的内容主要有文字和图案两种形式。
文字篆刻是以古代篆书为基础,通过刻写汉字表达思想和情感。
图案篆刻以动植物、人物、山水等图案为主题,通过刻划形象和纹理表达艺术意境。
文字和图案的结合是篆刻作品的重要特点之一,它们相互补充、相互烘托,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
篆刻艺术的欣赏主要体现在形式美和意境美两个方面。
形式美是指篆刻作品在形状、线条、布局等方面的美感,它要求造型准确、线条流畅、布局协调。
意境美是指篆刻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它要求作品内涵深刻、意境独特、情感真挚。
形式美和意境美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篆刻作品的艺术魅力。
篆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它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
篆刻作品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去欣赏、学习和收藏。
通过学习篆刻基本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篆刻艺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5课 方寸之间(第1课时)篆刻基础知识 课件 2021-2022学年湘美版美术八年级下册
边款
第五课 方寸之间
印章的分类
按内容:
名章 闲章
刻有姓名、字号的印章
由秦汉时期刻有吉祥文字的印章演变而来
内容十分广泛,或自拟词句以示感悟,或撷取 格言、警句等等,可谓“闲章不闲”。
肖形印 以图案为印面内容
第一课时 篆刻基础知识 白石 现代 齐白石 云中白鹤 现代 何震
雀 战国
第五课 方寸之间 打磨石料
第五课 方寸之间
第一课时 篆刻基础知识
印
“印”字的古字为“爪”字下置一“卩 (卪)” 字 (古同“节”)。“爪”表示手, 以手持卩(卪), 表示“信用”。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第五课 方寸之间
第一课时 篆刻基础知识
五原车令 汉代
古玺是古代人们在交往时作为权力和凭证的信物,反映了社 会实用生活习俗和朴素的审美价值观。
治印步骤 / 写稿
第一课时 篆刻基础知识
写印稿
直接反写
正写于纸上
水印翻稿
第五课 方寸之间
治印步骤 / 镌刻
第一课时 篆刻基础知识
切刀法
以一角入石,顺势一起一伏切入。
刀锋切入,起伏渐进,沉稳切削, 留下刀痕。
杜斐
第五课 方寸之间
治印步骤 / 镌刻
第一课时 篆刻基础知识
冲刀法
以一角入石,指腕齐力稳健推进,注重气势,收放自如。
第五课 方寸之间
第一课时 篆刻基础知识
篆刻艺术
篆刻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篆刻 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现代称为甲骨文)。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 有较高的“刻字”水平。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 “印”。
小学校本教材《篆刻入门》
小学校本教材《篆刻入门》XXX校本课程教材篆刻(试用)本目录第一章:中国篆刻史1、中国篆刻史2、篆刻分类3、篆刻欣赏第二章:篆刻入门4、了解篆刻5、什么时候研究篆刻6、篆刻所用工具及材料7、篆刻规则第三章:如何篆刻8、印章上怎样写反体篆字9、篆刻分几个步骤10、篆刻技法第四章:篆刻误区11、研究篆刻易进入的误区卷首语篆刻是一种特有的传统艺术,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
篆刻,顾名思义,即是用篆书刻成的印章,是一种实用艺术品。
它又称为“玺印”、“印”或“印章”等,这些称呼都因时而异。
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就用刀在龟甲上刻“字”(即我们现在称为甲骨文)。
这些文字刀锋挺锐,笔意劲秀,具有较高的“刻字”水平。
在春秋战国至秦以前,篆刻印章称为“玺”。
XXX统一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以下和民间私人用印统称“印”。
这就形成了帝王用印称“玺”或“宝”,官印称“印”,将军用印称“章”,私人用印称“印信”。
在设计课程编排形式上,让学生从欣赏到实践操作,经由进程多种形式让学生介入其中,实践能力得到锻炼,素质得到进步、常识得到增长,更重要的是体验劳动的幸福,同时进步学生生活实践能力。
教材的内容主要有四大方面:1、中国篆刻史。
2、篆刻入门。
3、如何篆刻。
4、篆刻误区。
计划建立活动教学体系,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和自主动手的能力。
以全校老师的共同努力将此学科延续下去。
现阶段的教材仅是一个雏形,很不完善,恳请各位领导、广大师生、家长给予指正,以便修订。
第一章:篆刻艺术第一课中国篆刻史1、殷商中国篆刻史即是一部印章的历史。
有一种观点认为,印章起源于夏・商・周时期,其证据为出土于河南安阳(商朝晚期都城殷墟所在地)的三枚殷铜玺。
不过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认为这三枚铜玺并非殷商之物。
2、战国时期现存最古老的印章,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先秦时期的印章叫做鉥,故这一时期的印章统称为古鉥。
这些印章的材质多为铜质,但亦有采用银质或玉质。
篆刻入门基础知识
篆刻入门基础知识
篆刻,是集合中国传统文化之称谓,它灌输著自古以来多元而独
特的艺术讯息。
仿古篆刻,是因应传承古代廉价但不断发展的技艺。
篆刻的起因,可以追溯自宋代。
篆刻,有着精细的技艺要求,是对传
统中国文字和文化的一种意义非凡的演绎形式。
篆刻,主要是以石头制成字体,力求模仿古人不同字体及大小。
刻字时,要用刻笔或用金笔,里外同切,以达到精细的艺术效果。
古
人用金环连接字与字,形成清新而变化多样的意境,相比于其他技艺,篆刻还要求字体密度对称,极具美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艺术家的
真功夫。
篆刻技艺的完善,不仅要求字的比例和大小,更要求其工艺和技巧,保证曲线的优美,变化细腻,这需要艺术家花费大量的时间而高
超的技艺Le及耐心。
除了传统的方法,近年来,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篆
刻制作方法,通过利用传统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进一步拓展了篆刻
技艺的手段,使其无比丰富而绚丽多姿,令人惊叹。
精湛的篆刻技艺,是中华文化中尊重细微,勤学苦练的精神的象征,它深入人心、不可抹灭,百转千回,在我国传统艺术中熠熠生辉,能处处闪耀着中华文明的光芒。
篆书基础知识
篆书基础知识中国书法的每—种字体都有自己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而篆书的发展是与古文字发展紧密相联的。
它作为篆、隶、草、行、楷五体书之首,是书法艺术中具有独立意义并独具特色的书体。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篆书基础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篆书基础知识(一)甲骨文甲骨文是商代乃至周初,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因其内容绝大多数是王室的占卜文辞,也称“卜辞”。
甲骨文出土于河南安阳市郊的殷尚废墟——小屯村,故又称“殷墟文字”、“殷契”等。
据记载,殷墟以洹水南岸的小屯为中心,是殷商王朝的国都。
商王朝灭亡后,这些卜辞长埋于地下,无以面世。
数千年后,当地农民在犁田时偶而发现,因古骨研末治刀创,随将其作为“龙骨”卖给药铺。
1898 年,曾有古董商拿了一些给天津的王襄、孟定生辨认,他们认出是古代珍贵遗物,意言为“古简”。
1899年,北京的金石学家王懿荣对甲骨作了鉴定,认定是商代文字。
这—发现,震动了考古界。
之后,有刘鹗、孙诒让、罗振玉、王国维等考古学家在大量收集、整理甲骨的基础上,对甲骨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撰写了许多著录和专门著作。
自此,我国近代学术史上又一新的研究领域——甲骨学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它的发现,不仅为研究我国商朝历史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古代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还引起世界各者的高度重视,成为一门独立的国际性学科,同时在中国书法史研究及书法创作方面也产生厂深远的影响。
从甲骨出土的十五万片实物,5000余字的文字看,已经是经过相当时期发展.并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文字,其间汉字构形规律已有大部分符合“六书”之说(如象形、会意、形声),文法也和后代相近;从书法角度看,不同时期的甲骨文,字体风格亦有所异,但文字书写的整体风格自然率意。
因是契刻文字,笔画单一质朴,字形朴茂天真,结构大小参差,章法浑然天成。
不仅显现出古代先民在文字书写方面追求自由、情趣、美观的审美意识,而且从中可以体悟篆书的笔法以及由于载体不同而产生的差异,给后世书法创作以启迪和借鉴。
篆刻雕塑入门知识点总结
篆刻雕塑入门知识点总结一、篆刻雕塑的起源与发展篆刻雕塑是中国传统的雕塑艺术形式之一,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篆刻艺术。
篆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艺术,指的是以刀、石或印材等工具在印章上雕刻文字或图案的技艺。
而篆刻雕塑则是在这一艺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一种将篆刻艺术与雕塑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篆刻雕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篆刻艺术已经非常普遍,人们以篆刻的方式刻制印章并流传至今。
在唐代,篆刻雕塑逐渐兴盛起来,成为当时的一种流行艺术形式。
其后,篆刻雕塑在宋代达到了高峰,当时有许多著名的篆刻家以及篆刻雕塑家,他们的作品成为了当时的艺术珍品。
到了明清时期,篆刻雕塑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篆刻雕塑成为宫廷贵族的宠爱,成为了宫廷文化的一部分。
同时,许多著名的篆刻家也开始专门从事篆刻雕塑,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艺。
二、篆刻雕塑的特点与表现形式1. 独特性:篆刻雕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艺而著称。
它将篆刻艺术与雕塑艺术有机结合,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
篆刻雕塑作品通常具有精致的线条和浑厚的质感,具有一种古朴而又典雅的美感。
2. 篆刻的影响:篆刻雕塑的特点之一就是带有浓厚的篆刻风格。
这种风格主要体现在线条的雕刻上,篆刻雕塑作品的线条通常流畅而有韵律感,具有一种简洁而又深刻的美感。
3.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在当代,篆刻雕塑已经不限于传统的风格和题材,它已经开始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创作出了更多新颖而又有内涵的作品。
这种结合使得篆刻雕塑艺术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青睐。
三、篆刻雕塑的流派与代表作品篆刻雕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流派,每个流派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代表流派及其代表作品:1. 北方篆刻雕塑:北方篆刻雕塑主要流行于华北地区,其特点是线条简练、结构严谨、形式神秘。
代表作品有赵孟頫的《篆刻诗经图》、冯梦龙的《篆砖》等。
2. 南方篆刻雕塑:南方篆刻雕塑主要流行于江南地区,其特点是线条流畅、形象生动、含蓄内敛。
篆刻基础知识
篆刻基础知识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篆刻基础知识,希望大家喜欢!篆刻的起源篆刻,自起源至今的三千七百多年的漫长历史中,历经了十余个朝代。
在这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篆刻艺术出现了两个高度发展的历史阶段。
一个是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这一时期的篆刻用料主要为玉石、金、牙、角等。
它被称为“古代篆刻艺术时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以时代来划分。
篆刻发展到了唐、宋、元时期,则处于衰微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由于楷书的应用取代了篆书,同时官印和私印根本上分家,篆刻艺术走上了下坡路。
这种形势到了元末出现了转机,画家王冕发现了花乳石可以入印,从而使石料成了治印的理想材料。
到了明代,篆刻艺术进入了复兴时期。
明清以来,篆刻又迎来了它的第二个发展高峰期,它的篆刻艺术特点主要是流派纷呈。
在这一时期文彭、何震对流派篆刻艺术的开创起了重大的作用。
文彭是文征明的儿子,是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灯光石”冻石可以当做治印材料。
经过他的倡导,石材被广泛的应用。
在这以后的一段时期内篆刻艺术流派纷呈现,出现了程邃、丁敬、邓石如、黄牧甫、赵之谦、吴让之等篆刻艺术家,一时间篆刻艺术呈现出了一派繁荣的景象。
直至近现代篆刻大师吴昌硕、齐白石,从而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篆刻历史。
篆刻艺术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的结合,一方印中,即有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
可称得上“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在我们游心赏玩之前,先要弄清楚篆刻的定义。
篆刻是什么呢它的解释,有广义与狭义的两种。
篆刻的“篆”宇,古写作“瑑”,从玉(说文的注释上说明:“圭璧起兆,瑑也。
”),凡是在玉、石上雕琢凹凸的花纹都叫做“瑑”,后来,竹帛成为通行的书写工具,于是篆字的形符也由“玉”改从「竹」。
篆刻印章起源甚早,据《汉书祭祀志》载:“自五帝始有书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印玺,以检奸萌”。
篆刻基础理论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篆刻基础理论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篆刻艺术始于哪个朝代?()A. 秦B. 汉C. 商D. 唐答案:A解析:篆刻艺术始于秦朝。
2. 篆刻中,“阳文”又称为()A. 朱文B. 白文C. 阴文D. 墨文答案:A解析:阳文又称朱文,阴文又称白文。
3. 以下哪种石材是常用的篆刻石料?()A. 大理石B. 寿山石C. 花岗岩D. 青石答案:B解析:寿山石是常用的篆刻石料之一。
4. 篆刻刀法主要包括冲刀法和()A. 切刀法B. 削刀法C. 刮刀法D. 磨刀法答案:A解析:篆刻刀法主要包括冲刀法和切刀法。
5. 印章在古代最初的作用是()A. 艺术欣赏B. 信物凭证C. 装饰用品D. 辟邪之物答案:B解析:印章在古代最初是作为信物凭证使用的。
6. 篆刻中的“印床”是用来()A. 固定印章B. 打磨印章C. 放置印章D. 装饰印章答案:A解析:印床是用来固定印章以便于镌刻。
7. 以下哪一位是著名的篆刻家?()A. 王羲之B. 齐白石C. 顾恺之D. 吴道子答案:B解析:齐白石是著名的篆刻家。
8. 篆刻字体主要有篆书、隶书和()A. 楷书B. 行书C. 草书D. 甲骨文答案:A解析:篆刻字体主要有篆书、隶书、楷书等。
9. 印钮的主要作用是()A. 装饰印章B. 方便握持C. 区分印章D. 增加重量答案:A解析:印钮主要起装饰印章的作用。
10. 篆刻的布局原则包括疏密得当、虚实相生和()A. 左右对称B. 上下对齐C. 重心平稳D. 字体统一答案:C解析:篆刻的布局原则包括疏密得当、虚实相生、重心平稳等。
11. 朱文印的线条特点通常是()A. 粗壮B. 纤细C. 弯曲D. 笔直答案:B解析:朱文印的线条一般较为纤细。
12. 白文印的刻制深度一般要()朱文印。
A. 深于B. 浅于C. 等于D. 不确定答案:A解析:白文印的刻制深度通常深于朱文印。
13. 以下哪种工具不是篆刻必备的?()A. 刻刀B. 毛笔C. 颜料D. 印石答案:C解析:颜料不是篆刻必备工具。
篆刻考试试题
篆刻考试试题篆刻考试试题篆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自古以来便承载着国人的智慧与情感。
它是一门需要技巧和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对于篆刻爱好者来说,参加篆刻考试是提升自己技艺的一种方式。
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可能出现在篆刻考试试题中的内容。
一、篆刻基础知识1. 请简要介绍篆刻的起源和发展。
2. 篆刻的工具有哪些?请分别介绍它们的用途。
3. 篆刻的技法有哪些?请简要描述其中一种。
4. 篆刻的题材有哪些?请列举并简要描述其中一种。
5. 篆刻作品的保存和展示方法有哪些?请简要介绍其中一种。
二、篆刻技法与实践1. 请结合实例,解释篆刻中的“印文”和“印台”分别指的是什么。
2. 请结合实例,解释篆刻中的“刀法”和“墨法”分别指的是什么。
3. 请结合实例,解释篆刻中的“章法”和“布局”分别指的是什么。
4. 请结合实例,解释篆刻中的“印章”和“印文”的关系。
5. 请结合实例,解释篆刻中的“印鉴”和“印泥”的使用方法。
三、篆刻名家及作品赏析1. 请选取一位篆刻名家,简要介绍他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2. 请选取一件篆刻作品,分析其题材、技法和艺术特点。
3. 请选取一位当代篆刻名家,简要介绍他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理念。
4. 请选取一件当代篆刻作品,分析其与传统篆刻的异同之处。
5. 请选取一位历史上的篆刻名家,简要介绍他的影响和贡献。
四、篆刻与文化传承1. 请结合实例,解释篆刻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意义。
2. 篆刻作品中常见的文化符号有哪些?请列举并简要解释其中一种。
3. 请分析篆刻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发展趋势。
4. 篆刻在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中的应用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5. 请结合实例,解释篆刻作品中的字体风格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以上只是一些可能出现在篆刻考试试题中的内容,通过这些试题,考生们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篆刻的了解和认识。
篆刻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艺术形式,需要考生们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在篆刻的世界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就。
篆刻入门基础知识
篆刻入门基础知识篆刻入门基础知识篆刻入门基础知识[历代玺印名称的变迁]:秦以前,无论官,私印都称玺(也作钤)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独称玺,臣民只称印。
汉代也有诸候王、王太后称为玺的。
唐武则天时因觉得玺死同音,改称为宝。
唐至清沿旧制而玺宝并用。
汉将军印称章。
之后,印章根据历代人民的习惯有:印章、印信、记、朱记、合同、关防、图章、符、契、押、戳子等各种称呼。
[古代印章的起源]:中国的雕刻文字,最古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钟鼎文,秦的刻石等,凡在金铜玉石等素材上雕刻的文字通称金石。
玺印即包括在金石里。
玺印的起源或说三代,或说殷代,至今尚无定论。
根据遗物和历史记载,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已出现,在战国时代已普遍使用。
起初只是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的凭证。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印章范围扩大为表征当权者权益的法物,为当权者掌握,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古代玺印的使用]:汉以后,纸的运用比较普遍,印章才采取蘸水印色以后,钤盖在纸上的形式,后来又有了印泥。
在这以前,文书大都写在竹木简牍上,为避免简牍散失,密封文书内容,就在写好的简牍外,再加上一块挖有方槽的木块并用绳子捆扎,把绳结放入方槽内,加上一块软泥,用印在泥上按捺出印文。
这种于是干后硬化的软泥,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封泥。
用于按捺软泥的印章,白文显得清晰,钤在纸上则朱文印为佳,因此大古印的白文为多。
另有一些特大的印,上面可插入木柄,是专门用来烙在马身上作为印记的,也有可能为大件物品发送的封用印记。
[古玺印是怎样流传下来的]:传世的古代玺印,多数出于古城废墟、河流和古墓中。
有的是战争中战败者流亡时所遗弃,也有在战争中殉职者遗弃在战场上的,而当时发动机惯例,凡在战场上虏获的印章必须上交,而官吏迁职、死后也须脱解印绶上交。
其它有不少如官职连姓名的,以及吉语印、肖形印等一般是殉葬之物,而不是实品。
其它在战国时代的陶器和标准量器上,以及有些诸候国的金币上,都用印章盖上名称和记录上制造工匠的名姓或图记性质的符号,也被流传下来。
篆刻的基础知识
篆刻的基础知识一、篆刻的起源:篆刻,也叫刻印章,又名治印,因自古以来治印多用篆字,故称之为“篆刻”。
中国的篆刻与书法、绘画、雕刻一样,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篆刻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三千七百多年前的殷代,便盛行刻字艺术。
至周代,以青铜为主的印章“周玺”大为兴起。
周玺大、小各种形状都有,一般分为白文(阴文)、朱文(阳文)两种。
韵味苍厚、结构严谨,表现了中华民族坚强朴实的性格。
秦代是中国文字由籀书演变成为篆书的时期,印的形式也更为广泛,印文圆润苍劲、字体完美、秀丽、笔势挺拔,结构舒适奇特,耐人寻味,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汉代印章达到了空前的灿烂兴盛,史称“汉印”,字体由小篆演变为“缪篆”。
汉印的印形、钮式等十分精美,而文字处理、章法变化等形成的艺术也一直被后代篆刻家们奉为典范。
西泠八家之一的奚冈曾说:“印之宗汉也,如诗文宗唐、字文宗晋”。
十六世纪以后,金石学盛行,有些书画家以花乳石代替坚涩难刻的硬质印石,大大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发展,也涌现出了大批的著名金石家。
近代,中国篆刻艺术得到了发扬,名家林立,风格更加多种多样。
二、印章的用途:印章的出现和使用大致始于春秋战国时代,那时,奴隶制社会急剧衰落,封建时代开始萌芽,社会处在动荡和复杂的勮时期。
显示身份、地位的问题十分突出,俗话说:“口说无凭”,印章即成为一种象征性的物件,用以证明政治身份和行使、授与的权力(权力的象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印章不仅是国家权力机构必备的评证,也是整个社会采用与检验的凭证了。
“印信”印证、信誉、印证人生。
至秦代,作为官印经过汉代继而形成了与传统中国书法并存的艺术体系。
唐宋至元,元押的出现,演于明,它已成为与书法绘画艺术并存的姊妹艺术。
严格地说,它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他出现后与书法同步发展,并与共法共依于汉字的发展,从而又与书法一起造就和发展了汉字艺术,并使书法国画产生了更具欣赏价值的感染力。
篆刻的基础知识
2、设计印稿。接下来我们去准备印 稿,首先需要通过篆刻字典或历代印风 中去对比挑选我们可能需要的字,然后 在草稿纸上设计。如这里选取的字就需 要将风格统一,在设计印稿时,要使印 文进一步融合,这里可以结合疏密关系, 线条布白自行调整。
3、写印稿。墨写印稿时候需要注意,用 墨可以使用胶性稍大的墨汁,用小楷笔写印。 而写稿使用的纸张,最好使用连史纸,购买 不到的可以用好一点的宣纸代替。打稿前可 以依照图中方法,按出石章面痕。
4、水印上石。将打好的印稿倒扣在 石章底面,并用毛笔将印稿微湿,随后 附几张毛边纸碎块到印稿上面,用手握 紧,并用印泥盖子的圆弧一面,在毛边 纸上反复刮,目的是让印文能够印到石 章表面。
5、刻印。在刻印过程中,有多种刀 法,(冲刀法、压刀法),对于初学者, 篆刻的线条的软硬,一般与刻章时候用 刀的坚决有一定的关系,越是果断,一 刀成,线条的张力越好。
篆刻的基础知识
---------印章
一、什么是篆刻? 1、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 镌刻(包括凿、铸)结合,其实在古 代凡属于雕玉、刻石、镂竹、铭铜 的范围,都可称为“篆刻”,印章 的刻制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2、秦朝以前的印都叫玺,秦统一中国 后规定皇帝印叫玺、其它人叫印,
二、为什么要篆刻
3、翎印。在翎印时,要将印文面与 印泥充分接触,然后在一些平整的玻璃 面盖出好看的印文,翎印过程中,下面 垫子偏软会造成,印文以及印文周边不 真实的效果,所以翎印的力度需要日后 长久的联系中去把握。
阳文、阴文
四、制作一幅篆刻作品
甲骨文 篆书 隶书 楷书 草书
吉
三、 印 章
制作印章步骤 选石、画稿、上稿、用刀,翎印
1、 挑选印章石料。根据需要找到大小 适合的石料,比如初级青田石,或者寿 山石,如果送人或是比较重要的内容可 以选择雕纽的石头。
面试篆刻知识问答
面试篆刻知识问答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篆刻的基础知识,并提供一些常见的面试问题和答案。
篆刻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和答案,供面试参考。
1. 什么是篆刻?篆刻是一种中国传统的雕刻艺术,是在印章上刻写文字或图案的技艺。
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篆书,通过刻字、刻图案等方式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2. 篆刻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篆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的国王和贵族使用篆书来刻写铭文和印章。
在秦朝时期,篆书发展成为官方用印的主要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篆刻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被广泛应用于文化、文学以及印章制作等领域。
3. 篆刻的分类有哪些?篆刻可以按照刻刀、材料和风格等方面进行分类。
根据刻刀的不同,篆刻可以分为刀刻和针刻两种类型。
根据材料的不同,篆刻可以分为石刻、木刻、金属刻等。
根据风格的不同,篆刻可以分为隶书、篆书、行书等。
4. 篆刻的工具和材料有哪些?篆刻的工具主要有刀、刻刀、针等。
刀是最主要的工具,可以根据不同的刻法和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刀。
刻刀主要用于刻写细节,而针则常用于点刻和线刻。
至于材料,常见的有印台、印章石、印泥等。
5. 篆刻的刀法有哪些?篆刻的刀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有平刀法、斜刀法、圆刀法等。
平刀法是最常见的一种,刀锋与篆刻面保持垂直,用力均匀刻下。
斜刀法则是斜着刻下,用力均匀。
圆刀法则是用圆形的刀锋进行刻划。
6. 篆刻的技巧有哪些?篆刻需要掌握一些技巧才能完成精美的作品。
首先是掌握刀法,熟悉不同类型刀的用法和特点。
其次是掌握力度,根据不同的篆刻面和要求,掌握用力的轻重。
还有就是掌握印章的布局和设计,使刻写出的文字或图案更具美感和艺术性。
7. 篆刻的应用有哪些?篆刻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篆刻常用于制作印章,包括公章、私章和名章等。
其次,篆刻也应用于文化和文学领域,例如刻写诗词、名言警句等。
此外,篆刻也可以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用于创作独特的艺术作品。
篆刻收获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从接触篆刻以来,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体会到了艺术创作的乐趣。
在这段时间里,我收获颇丰,感悟良多。
以下是我对篆刻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篆刻艺术的历史渊源篆刻起源于我国古代,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最初,篆刻主要用于印章的制作,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篆刻艺术融合了书法、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元素,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二、篆刻技艺的学习过程1. 学习篆书篆刻的基础是篆书,因此,学习篆刻的第一步是掌握篆书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我通过阅读篆书教材、观看篆书视频、请教篆刻老师等方式,逐步提高了自己的篆书水平。
2. 学习刀法篆刻刀法是篆刻技艺的关键,包括切、冲、削、挑、剥等。
我跟随篆刻老师学习,通过不断的实践,逐渐掌握了刀法要领。
3. 刻制印章在掌握了篆书和刀法的基础上,我开始尝试刻制印章。
起初,我的作品粗糙不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技艺逐渐提高,作品也越来越精美。
三、篆刻收获感悟1. 陶冶情操篆刻艺术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通过学习篆刻,我逐渐培养了耐心、细致、专注等优秀品质。
在篆刻过程中,我学会了欣赏美、创造美,使自己的内心得到了净化。
2. 提高审美能力篆刻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通过学习篆刻,我对美的认识和理解得到了提高。
在欣赏古代篆刻作品时,我能够更好地领悟其中的意境和韵味。
3. 拓展知识面篆刻涉及的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非常丰富。
在学习篆刻的过程中,我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4.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在篆刻活动中,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们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这种团队协作精神使我在篆刻道路上越走越远。
5. 增强自信心通过不断努力,我在篆刻技艺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这让我更加坚信,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四、对篆刻未来的展望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篆刻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篆刻艺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初学篆刻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初学篆刻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一、练习石初学篆刻,练习石必不可少,常见的篆刻印石有青田石、寿山石、巴林石、昌化石、萧山红、青海石、广西冻石、伊犁石等品种,这些印石的硬度基本在1-3之间,比较适于手工篆刻。
而玛瑙、水晶、玉等硬质材料硬度较高,一般不适合用于篆刻创作(除非用专业的电动工具);初学篆刻,我们一般建议用青田石、萧山红、墨绿冻、广西冻石作为练习材料。
寿山石因为资源越来越少,价格也日益昂贵,一般不适合作练习石;青海石石性较粉,刀感不是很特别理想,也不适合用于练习;篆刻爱好者除了需要辨别印石石种之外,还要懂得如何挑选印石,在实体店面购买印石,尽量要挑那些印面没有砂钉及格裂的,所谓的砂钉就是印石的杂质,一般较难刻动,格裂就是裂纹,明显的裂纹也会影响到篆刻。
二、篆刻刀经常会有初学篆刻的朋友询问需要配备哪些工具,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人而异。
篆刻的工具实在不少,但并不是所有初学者都需要配全,比如说拓边款的工具,有些初学者连边款都刻不好,何谈拓边款。
如果是中小学生,可以买价格最低廉的碳钢刀。
如果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强烈建议购买硬度更高的白钢刀或者钨钢刀。
白钢刀一般硬度在6,钨钢刀(也称硬质合金刀)硬度7,这两种刀是最常见的篆刻刀。
至于白钢刀好还是钨钢刀好,不能绝对化,白钢刀硬度低些,但韧性好一些,价格也低一些,而钨钢刀最硬,韧性也会略差一些,价格也比白钢刀略高一些。
目前国内用得最多,质量最好的当属四川生产的永字牌刻刀了,永字牌刻刀主要以硬质合金刀为主,目前没有白钢刀。
我自己手上有十几把刻刀,永字牌的占了三分之二,我最常用的就是永字牌的高级型5MM和8MM刻刀(纸盒装),特别是8MM的那把,是正方形的刀杆,全身是黑色,握在手上非常有份量。
三、印泥印泥建议配备两种,一种是普通的打稿印泥(10元以下,如姜思序堂的朱颜印泥),一种是好一些的书画印泥(如姜思序堂的八宝、朱膘印泥等)。
篆刻完成后先用普通印泥打出印花,看看有哪些地方需要更改修饰,等全部修好以后再用上好的印泥打出来。
篆刻入门 pdf
篆刻入门
篆刻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指用篆字刻刻章、印章以及其他篆刻作品的技艺。
以下是一些篆刻入门的详细步骤和基本知识:
1.了解篆刻的历史和发展:研究篆刻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
代表性作品,了解篆刻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2.学习篆字基础知识:篆刻的基础是篆字,需要学习篆字的
基本结构和笔画规律,了解常用的篆字字形和发展变化。
3.研究篆刻刀具和材料:篆刻使用特定的刀具和材料,例如
篆刻刀、印料和印章底材。
了解各种刀具和材料的特点和
使用方法。
4.掌握刀法技巧:学习刀法技巧是篆刻的关键,包括线条的
刻画、笔画的捺、提、顿等。
通过练习不同的线条结构和
刀法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刻刀技巧。
5.练习篆刻字模:练习篆刻字模是提高篆刻技艺的重要方法。
找到合适的篆字字体,反复练习刻写,掌握正确的笔画和
结构。
6.掌握篆刻布局和设计:了解篆刻作品的布局和设计原则,
包括图案的构思、字形的安排和版式的平衡等。
练习设计
自己的作品,并不断改进和创新。
7.学习鉴赏与欣赏:研究篆刻作品的鉴赏方法和欣赏技巧,
了解不同篆刻家的风格和创作手法。
参观篆刻展览,与其
他篆刻爱好者交流分享经验。
8.坚持实践和研究:篆刻需要长期的实践和研究,通过不断
的刻创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篆刻技艺和创作水平。
以上是篆刻入门的一些详细步骤和基本知识。
篆刻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毅力的艺术形式,需要不断的练习和积累经验。
篆刻竞赛题库及答案详解
篆刻竞赛题库及答案详解一、篆刻基础知识1. 篆刻艺术起源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2. 篆刻中“印”和“章”有何区别?A. 无区别B. “印”是官方用印,而“章”是私人用印C. “印”是私人用印,而“章”是官方用印D. 两者都是官方用印答案:B3. 篆刻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什么?A. 木材B. 石材C. 金属D. 陶瓷答案:B二、篆刻技法4. 篆刻中“刀法”的基本分类有哪些?A. 单刀法、双刀法B. 直刀法、斜刀法C. 圆刀法、方刀法D. 以上都是答案:A5. 篆刻过程中,如何正确使用“刀”?A. 刀刃与石面垂直B. 刀刃与石面平行C. 刀刃与石面成45度角D. 刀刃与石面成30度角答案:C6. 篆刻作品的“边款”指的是什么?A. 印章的边缘装饰B. 印章的侧面文字C. 印章的底部文字D. 印章的顶部文字答案:B三、篆刻艺术欣赏7. 下列哪件作品是著名的篆刻艺术作品?A. 《清明上河图》B. 《兰亭序》C. 《篆刻百印》D. 《富春山居图》答案:C8. 篆刻艺术的美学特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线条的流畅性B. 字形的规范性C. 印面的平衡性D. 以上都是答案:D9. 篆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主要依靠哪些方式?A. 口耳相传B. 书籍学习C. 实践操作D. 以上都是答案:D四、篆刻实践操作10. 篆刻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石材?A. 根据个人喜好B. 根据石材的硬度C. 根据石材的纹理D. 以上都是答案:D11. 篆刻作品的保养需要注意哪些方面?A. 避免阳光直射B. 避免高温潮湿C. 定期清洁D. 以上都是答案:D12. 如何提高篆刻技艺?A. 多读篆刻理论书籍B. 多观摩名家作品C. 多实践操作D. 以上都是答案:D五、篆刻文化与历史13. 篆刻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如何?A. 不重要B. 一般C. 重要D. 非常重要答案:D14. 篆刻艺术与书法艺术有何联系?A. 没有联系B. 有一定的联系C. 两者密切相关D. 两者是同一种艺术形式答案:C15. 篆刻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面临哪些挑战?A. 缺乏传承人B. 缺乏创新C. 社会认可度不高D. 以上都是答案:D六、篆刻作品赏析16. 请分析篆刻作品《寿山石印》的艺术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篆刻的基础知识一、篆刻的起源:篆刻,也叫刻印章,又名治印,因自古以来治印多用篆字,故称之为“篆刻”。
中国的篆刻与书法、绘画、雕刻一样,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篆刻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三千七百多年前的殷代,便盛行刻字艺术。
至周代,以青铜为主的印章“周玺”大为兴起。
周玺大、小各种形状都有,一般分为白文(阴文)、朱文(阳文)两种。
韵味苍厚、结构严谨,表现了中华民族坚强朴实的性格。
秦代是中国文字由籀书演变成为篆书的时期,印的形式也更为广泛,印文圆润苍劲、字体完美、秀丽、笔势挺拔,结构舒适奇特,耐人寻味,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汉代印章达到了空前的灿烂兴盛,史称“汉印”,字体由小篆演变为“缪篆”。
汉印的印形、钮式等十分精美,而文字处理、章法变化等形成的艺术也一直被后代篆刻家们奉为典范。
西泠八家之一的奚冈曾说:“印之宗汉也,如诗文宗唐、字文宗晋”。
十六世纪以后,金石学盛行,有些书画家以花乳石代替坚涩难刻的硬质印石,大大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发展,也涌现出了大批的著名金石家。
近代,中国篆刻艺术得到了发扬,名家林立,风格更加多种多样。
二、印章的用途:印章的出现和使用大致始于春秋战国时代,那时,奴隶制社会急剧衰落,封建时代开始萌芽,社会处在动荡和复杂的勮时期。
显示身份、地位的问题十分突出,俗话说:“口说无凭”,印章即成为一种象征性的物件,用以证明政治身份和行使、授与的权力(权力的象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印章不仅是国家权力机构必备的评证,也是整个社会采用与检验的凭证了。
“印信”印证、信誉、印证人生。
至秦代,作为官印经过汉代继而形成了与传统中国书法并存的艺术体系。
唐宋至元,元押的出现,演于明,它已成为与书法绘画艺术并存的姊妹艺术。
严格地说,它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他出现后与书法同步发展,并与共法共依于汉字的发展,从而又与书法一起造就和发展了汉字艺术,并使书法国画产生了更具欣赏价值的感染力。
它虽是文字,却抽象于画,但又不是画,在方寸之间给人们以无边辽阔的想象。
篆刻艺术熔书法,雕刻、绘画于一炉。
与书画作品同居一席,有力的渲染了书画的艺术魅力。
现代篆刻更是作为书法与雕刻合成的艺术形象,存在于中国文化艺术园林之中,以其高格调的艺术欣赏淡化了它的实用价值,多见于名言、警句、吉语、肖形等印。
除了书法、绘画艺术工作者外,一般人不用篆刻印章作往来印信。
但由于它所具有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使它非凡地活跃于人们的文化生活之中。
三、印章的种类:1、周玺印:秦朝以前,无论官印,私印、都不叫印,统称为“玺”。
这是中国印章最早的名称。
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独称玺,臣民只称“印”。
唐武则天因觉得“玺”、“死”同音,改称为“宝”。
当时,印章大约有几寸见方,小的只有几分,印质有铜有玉,印钮有坛、台、龙、虎等各形状。
布局无拘无束,气势雄健挺拔。
2、秦汉官印:秦统一六国后,制定了统一的文字——“秦篆”(即小篆)。
小篆也是印章上的规范用字。
秦印又名为白文印,形成也与前有所不同,正方形官印,四周多用“田”形框,长方形官印(低级官吏)则采用“日”形边框。
文字生动,线条均匀协调、顾盼有情。
汉代印章达到了空前的繁盛时期,汉印多不采用边框,虽以小篆为主,但结体方中带圆,章法严谨稳重,明朗、朴实、整体大方。
3、唐宋以来的官私印:唐代官印一律用朱文,印钤盖于纸帛上,以篆体细朱文将笔画曲折、叠绕,使印面铺得平满整齐。
宋代官印接近唐,但至金、元时期则用“九叠篆”,入印。
明代官印也沿用“九叠篆”,印面尺寸变大,多数是阔边粗朱文。
清代官印正规官是正方形,临时派遣的官,其印为长方形,叫“关防”。
半边用汉篆,半边用满文。
4、姓名印:也叫“私章”,使用范围广泛,日常应用及书画作品上常见。
(1)只刻姓的,(2)名后加印,(3)加“……之印”,(4)……印信。
5、闲文印:又名“闲章”,最初的闲章多为吉祥之物,自诗文名句入印后,书画家即把它钤在作品上公开传播。
如:齐白石的“鲁班门下”,“三百石印富翁”,吴昌硕的“一月安东令”自嘲怀才不遇。
6、收藏鉴赏印:分为三类:(1)收藏类:收藏、考藏。
(2)鉴赏类:珍赏、清赏、心阅。
(3)校订类:考定、审定鉴定等。
古代收藏鉴赏印,给后人提供了鉴别书画真伪与艺术价值高低的可靠依据。
7、肖形印:周秦时代已出现,汉代最多,秦汉的肖形印图案生动,种类繁多。
8、吉语印:是把吉利话刻成印章,常见的有“美意延年”、“长寿”、“日贵”、“出入大吉”等。
四、治印的基础知识:1、准备工作:(1)印石:常见的有青田石、寿山石、昌化石,“田黄”、“鸡血”是极珍贵的印石。
先在细砂纸上将印面磨平,才能作印文设计。
(2)刻刀:“棱刀”、“角刀”一般篆刻刀一头是棱一头是角,可调换使用。
(3)印泥:上等印泥,是西泠印社的朱砂和堆朱印泥。
一般印泥会有沁油现象。
印文会模糊不清。
(4)砂纸:一般选用600号水砂纸。
另外还有小圭笔,毛刷、查找印文的篆刻工具书。
2、篆印:印文一般以篆体文字为主,因此称为篆刻,古人认为治印,必先通篆。
印文内容确定后,要构思,类似于书法中的结字与章法。
一是确定印文书体;二是篆法布局。
从印章内容及使用对象出发,设计出最佳的印稿。
学习篆印宜先临摹,程序如下:(1)确定印文内容。
(2)布局章法。
(3)在毛边纸上按印面的形状,布局好内容。
(用钢笔)书写标准整齐。
(4)把毛边纸反过看,背面,将背面的文字直接以小圭笔描写在印面上,保持设计原状。
(铅笔)(5)以刻刀篆刻。
篆刻十三略1、学古:秦、汉、六朝古印,乃后学楷模,犹学书必祖钟、王,学画必宗顾、陆也。
广搜博览,自有会心。
2、结构:结构不精则笔画散漫,或密实,或疏朗,字体各别,务使血脉贯通,气象圆转。
3、章法:章法须次第相寻,脉络相贯。
如营室庐者,堂户庭除自有位置。
大约于俯仰向背间,望之一气贯注,便觉顾盼生姿,宛转流通也。
4、满:满,非必填塞字画使无空隙。
字无论多少,配无论方圆,总以规模阔大、体态安闲为要。
不使疏者嫌其空,密者嫌其实,则思过半矣。
如徒逐字排列,即成呆板。
5、纵横:纵横专论刀法。
用大指与食指撮定刀杆,中指辅于上,无名指、小指抵在刀后,中正其锋,运以腕力,若风帆阵马,所向无前,神致当自生也。
6、苍:苍兼古秀而言,譬如百尺乔松,必古茂青葱,郁然秀拔。
断非荒榛断梗,满目苍凉之谓。
故篆刻不拘粗细模糊、隐见剥蚀,俱尚古秀,不可作荒凉秽态。
7、光:光即润泽之意,整齐者,故无论矣。
亦有锋芒毕露,而腠理自是光润。
否则似物迷雾中,不足观也。
倘运腕无力,仅事修饰,必犯油滑之病,又非所宜。
8、沉着:沉着者,不轻浮、不薄弱、不纤巧,朴实浑穆,端凝持重,是其要归也。
文之雄深雅健,诗之遒炼顿挫,字之古劲端楷,皆沉着为之。
图章至此,方得精神。
9、停匀:人身丰瘠不齐,而有肉、有骨则一也。
图章亦在骨肉停匀。
骨立者未免单薄,而臃肿膨亨,又邻于俗,且有骨无肉,若韩干画马,其不贻凋丧之讥者几希!10、灵动:灵动不专在流走,纵极端方,亦必有错综变化之神行乎其间,方能化板为活。
11、写意:写意若画家作画,皴法、烘法、勾染法,体数甚多,要皆随意而施,不以刻划为工。
图章亦然。
苟作意为之,恐增匠气。
12、天趣:天趣在丰神跌宕,姿致鲜举,有不期然而然之妙。
远山眉、梅花妆,俱是天成,岂俗脂凡粉所能点染。
13、雅:黄鲁直云:惟俗不可医。
人有服饰鲜华,舆从络绎,而驵侩之气令人不耐者,俗故也。
篆刻家诸体皆工,而按之少士人气象,终非能事。
惟胸饶卷轴,遗外势利,行墨间自然尔雅,第恐赏音者希。
此中人语,不足为外人道也。
篆刻入门基础知识一、平正、匀落这是最基本的要领,就是要使印文安排得匀称妥贴。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将笔划故作盘曲的姿态填满空间,也不能如铅字一样呆板。
一般以笔划繁者不觉其繁,笔划少者不觉其少的处理手法为主。
汉印及名家中不乏佳作,可细细体会。
二、疏密统一对印面文字笔划多寡差别较大的印,古人有时以“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的方法处理,对多划字不让其占地多,对少划字反给予较多的地位,从而使疏密对比更强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有时还可调整文字的异体和繁体,人为地安排疏密(如万、无、一等)要彼此统一。
三、巧拙、粗细印章的风格应提倡多样,“巧”“拙”是两种不同的风格。
但追求“巧”不能失之纤媚:追求“拙”不能失之狂怪。
印章文字中多巧者,则就参之以拙,文字中多拙者,则应参之以巧。
在传统艺术中,“漂亮”并非好字眼,常作为贬义词,作者都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评为“太漂亮”的。
印文的粗细,是在篆印时就得注意用笔,这与作者的书法和金石修养有关。
应多的留意并分析摹仿古印及名家印中线条粗细的自然处理。
四、增减、重复为求全印妥贴,对部分文字有时要作增减处理,但要注意,一印中切不可逐字增减,增减的笔划也不能太多;增减要不碍字义,不失篆体。
如增减后变成他字,或章法上并无需要而强自增减,全弄巧成拙。
印中有重复字接连出现,一般以二小点代替,如不接连出现,则要变化篆刻,以不致雷同,单调。
五、挪让、呼应挪让即在字有空处无法填实,或一字笔划无法使之平正方直时,伸缩文字所占地位,移动文字笔划的位置,使全印气势宽展的办法。
呼应这里主要指在章法上两个相同的局部,(包括空间)经过人为的强调,使之起到此呼彼应作用的一种手段,一般有“对角呼应”、“并头呼应”、“盘曲呼应”、“留红呼应”等。
六、盘曲、变化字体有的带方势,有的带圆势,有屈曲、有的平直,为求章法上的协调,对个别字可作屈伸方圆处理,但一切应视印文而定。
同一内容,如要求连刻数印就要变化字体,或增减、调整其字体结构、位置、或加置印框,或变化流派风格,变化朱白等,以使其不相雷同,就是对几根平行线条,也应使粗、细、长短、波折、顿挫、斜度等取得变化冲破平淡、板滞局面。
七、穿插、笔有时为了打破平板的章法,使字与字相互顾盼,往往将其中笔划随势伸缩,上穿下联以达到气贯势连。
但采用此法宜慎重,以免弄巧成拙。
有时白文印笔划繁多琐碎或平行线条过多,则可对文字作“笔”处理,使全印浑为一体。
并笔相当于书画上的“墨渗”但往往化到一定程度而止,在外围要防臃肿,在内心必留细眼,而不是随意信手所能达到的。
在临印时应留心学习名印中的笔法。
八、留红、空白印章的留空处,在白文叫留红,朱文称空白。
尤其白文,大块留红,可以给读者强烈的印象。
篆刻讲究方寸之地“分朱布白”,这“布白”也即留出空处,实在是最要紧的事。
好比造屋,设计前,先得定好门窗地位一样,在设计印稿时也得规划好何处留空,这种范例,在古印及名家中是不少见的。
九、离合、变形离是将字形太局促者分开、使者宽展;合是将字形太散漫者连一体,不致造成几个字的感觉。
但要离合有伦错落有致,离不致散,合不致局促才好。
有些字笔划繁简不一,线条排列方圆杂陈,就须变动其字体的一部分地位,使之化长为方,或化方为长,以取得统一调和,给人一种新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