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第八章PP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抗生素
Antibiotics
抗生素定义
n某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合成的类似物
–在小剂量的情况下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存活–对宿主不会产生严重的毒性
应用
n1, 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用于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
n2, 具有抗肿瘤活性
–用于肿瘤的化学治疗
n3, 免疫抑制和刺激植物生长作用
–抗生素不仅用于医疗,而且还应用于农业、畜牧和食品工业方面
来源n生物合成(发酵
)
n化学全合成
n半合成方法
抗生素杀菌作用的主要机制
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n1、使抗生素分解或失去活性
n2、使靶点发生改变
n3、细胞特性的改变
n4、细菌产生药泵将进入细胞的抗菌素泵出细胞
主要内容
n介绍用于细菌感染疾病治疗中常用的抗生素的化学
–β-内酰胺抗生素
–四环素类抗生素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
第一节β-内酰胺抗生素
β-Lactam Antibiotics
必需基团
酰化作
β-内酰胺抗生素的分类
n经典
–青霉素(西林)类(Peni cillin s)
–头孢菌素类(Cepha losporins)
n非经典
–碳青霉烯(Carbapenem)
–青霉烯(Penem)
–氧青霉烷(Oxypenam)
–单环的β-内酰胺(Monobactam)
结构特征
立体化学
n稠合环不共平面
–沿着C-5和N-1(或C-6和N-1)轴折叠
n青霉素类 2S、5R、6R
n头孢类 6R、7R
n一、青霉素类
n二、头孢菌素类
n三、非经典的β-内酰胺抗生素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
青霉素Benzylpenicillin
n苄青霉素,青霉素G(Penicillin G)盘尼西林
n结构和化学名
(2S,5R,6R)-3,3-二甲基-6-(2-苯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
青霉素的结构特征
n由β-内酰胺环、四氢噻唑环及酰基侧链构成
n由Cys、Val(缬氨酸)及侧链构成
n母核由β-内酰胺环和五元的氢化噻唑环骈合而成n二个环的张力都比较大
n易受亲核或亲电试剂进攻,使β-内酰胺环破裂
–环中羰基和氮的孤对电子不能共轭
–来自细菌则产生药效
–来自其它情况则导致失效
发现n第一个用于临床的
抗生素
n由青霉菌的培养液
中分离而得
生产
n用发酵的方法进行制备
n天然的Penicillins至少有五种
青霉素G
青霉素X
青霉素K
青霉素V
青霉素N
性状
n有机酸(pKa 2.65~2.70)
n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媒(醋酸丁酯)–常用钠盐或钾盐
n水溶液在室温下易分解
n用粉针,注射前新鲜配制
稳定性n1,强酸性
n2,弱酸性
n碱性条件或酶
n胺和醇
胺和醇向β-内酰胺环进攻
–生成青霉酰胺
–和青霉酸酯
注射给药
n不能经口服给药
–胃酸导致β-内酰胺环开环和侧链水解–失去活性
n只能注射给药
吸收和排出
n注射给药后,能被快速吸收
n以游离酸的形式经肾脏排出
作用机制
n哺乳动物细胞无细胞壁
n细菌细胞有细胞壁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部位
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临床应用
n用于G+引起的全身或严重的局部感染
–如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
过敏反应
n某些病人中易引起过敏反应
–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n在临床应用中需严格按要求进行皮试后再进行使用
过敏源
n外源性过敏原--蛋白多肽类杂质
–生物合成时带入(残留量)
n内源性过敏原--高分子聚合物
–可能来自于生产,贮存和使用过程
nβ-内酰胺环开环、聚合
交叉过敏
nβ-内酰胺抗生素在临床使用中常发生交叉过敏反应–抗原决定簇青霉噻唑基
–不同侧链的Penicillins都能形成相同结构的抗原决定簇青霉噻唑基
青霉素的缺点n对酸不稳定
–只能注射给药,不能口服
n抗菌谱比较狭窄
–对G+效果比对G-的效果好
n耐药性
n有严重的过敏性反应
半合成青霉素
n自五十年代开始,研究了数以万计的半合成Penicillins衍生物
n取得重大进展
–口服的耐酸青霉素
–广谱青霉素
●G+,G-
–耐酶青霉素
6-APA n半合成青霉素的原料
半合成青霉素的合成n1,酰氯法
n2,酸酐法
n3,DCC法
耐酸青霉素
青霉素V
耐酶青霉素
苯唑西林钠氯唑西林
奈夫西林
广谱青霉素
美洛西林哌拉西林
阿莫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