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保健艾灸穴位和作用介绍(附穴位图)
手部艾灸大全
手部艾灸大全(文+图)少海穴定位:曲肘,在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之间。
主治:多用于心痛、手臂麻木、颤抖的治疗与保健。
劳宫穴定位:在掌心中,第二、三掌骨之间,握拳时中指尖下取穴。
主治:常用于心痛、呕吐的治疗。
中冲穴定位:在中指尖端的中央。
主治:常用于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及昏厥、小儿惊风的治疗与保健。
神门穴定位:在腕横纹尺侧端,当尺侧屈腕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多用于心痛、心悸、心烦、失眠、神经衰弱的治疗与保健。
少冲穴定位:在手小指桡侧端,距指甲角0.1寸。
作用;常用于心悸、心痛、中风昏迷的治疗与保健。
商阳穴定位:在食指桡侧端,距离指甲角0.1寸。
主治:常用于咽喉肿痛、手指麻木、中风昏迷的治疗与保健。
肩髃穴定位:上臂外展90度,当肩峰前缘的凹陷处。
主治:常用于肩关节疼痛,上肢不能抬举、肩周炎的治疗与保健。
少泽穴定位:在手小指尺侧端,距离指甲角0.1寸。
主治:常用于昏迷、缺乳、乳腺炎、喉咙肿痛的治疗与保健。
后溪穴定位:握拳,在第五掌指关节尺侧后方,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主治:常用于头项强痛、腰腿痛,肘臂及手指痉挛痛的治疗。
小海穴定位:曲肘,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中定穴。
主治:常用于颈项肩臂部疼痛、麻木的治疗与保健。
肩贞穴定位:在腋后皱臂直上1寸处。
主治:常用于肩胛疼痛、肩周炎、手臂痛、上肢不能抬举的治疗。
关冲穴定位:在环指尺侧端,距指甲角0.1寸。
主治:常用于咽喉肿痛、头痛、热病及其昏厥的治疗。
合谷穴定位:侧拳,在手背部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主治:常用于头面部疾患、妇科病、肠胃病及高烧、抽搐、小儿惊风的治疗与保健。
手三里穴定位:侧腕曲肘,曲池穴下2寸处。
主治:常用于胃肠病及其手臂疼痛麻木的治疗与保健。
曲池穴位置:曲肘成90°,肘横纹外端凹陷中。
主治:袪风解表,清热利湿,调和气血。
适用于外感发热、高血压、咽喉肿痛、上肢疼痛、麻木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有酸胀感,有时向上肢指端发散。
儿童日常艾灸的穴位和好处
儿童日常艾灸的穴位和好处
儿童日常艾灸的穴位主要包括神阙、身柱、大椎、风门和三阴交等。
艾灸这些穴位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1.温经散寒:艾叶性温,燃烧后还会产生热量,具有温通经络、驱散寒邪的作用。
儿
童艾灸可以用于治疗风寒或寒凝引起的感冒、咳嗽、头痛、腹痛以及腹泻等病症。
2.温阳补脾:艾灸具有温补、温通的功效,通过艾灸中脘穴、天枢穴可起到温阳补脾
的作用,可用于调理儿童脾虚或受凉出现的消化不良。
3.防病保健:常灸大椎、关元、气海、足三里等腧穴,可鼓舞人体正气,增强儿童的
抗病能力,起到防病保健作用。
4.促进发育:灸身柱可强身除病,这也是小孩子在幼儿期防病治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灸大椎加强免疫,儿童常灸大椎,可培补阳气、强健身躯,提高免疫力,对外感人群及体质虚弱者尤为适宜;灸风门可祛风固表,风门为风邪出入之门户,主治一切风疾,像感冒和呼吸系统疾病必灸风门;灸三阴交促进发育,儿童常灸三阴交,可调节肝脾肾三脏,有助生气血、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尤能促进泌尿生殖系统发育及其功能的完善,还可防治遗尿。
总的来说,儿童日常艾灸可以起到温经散寒、温阳补脾、防病保健、促进发育等作用。
但是,儿童进行艾灸时需要注意艾灸的时间和位置,防止烫伤。
此外,如果儿童有任何健康问题或疑虑,应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
足三里、身柱、关元、气海、内关、大椎等中医艾灸改善免疫力穴位位置及作用
足三里、身柱、关元、气海、内关、大椎等中医艾灸改善免疫力穴位位置及作用中医学里艾灸治病、防病的历史悠久,尤其对于阳气不足、身体偏弱、怕冷、手脚发凉、免疫力差、容易感冒、精神萎靡、面色晦暗的人,通过艾灸能达到补益气血、条畅经络、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作用。
艾灸能从整体上改善人体功能,不仅能防治邪毒侵袭,还能抢救危重症患者。
下面介绍中医艾灸改善免疫力的八大要穴。
第一要穴:足三里足三里可以健脾胃,不仅能让人强壮,还能延年益寿、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穴位主要管辖消化系统,同时对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也有诸多益处。
温灸足三里,能强健脾胃,激活免疫力,加强新陈代谢,排除人体内浊气。
用艾条温灸双侧足三里30分钟,使局部皮肤微见潮红,每天灸1次,连续灸3天,灸完后喝点姜枣茶。
具体位置:坐位屈膝,先确定犊鼻的位置,自犊鼻直下4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犊鼻就是外膝眼。
第二要穴:身柱身柱归属督脉,位于后背部两个肩胛骨的中间,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处。
其在两肺之间,跟肺气、肺的联络非常密切。
督脉为“阳脉之海”,刺激该穴可宣肺清热、宁神镇咳、补气壮阳、益智健脑。
艾灸时,自然正坐,略向前低头,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身柱,在距离皮肤3-4厘米处进行艾灸,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灸10-15分钟为宜,至皮肤红晕为度。
频率为隔日一灸,1周后可改为每周灸1—2次。
第三要穴:关元关元能让人体元气快速恢复,从而更好地抵御外邪。
关元治疗的疾病非常广泛,它是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任脉之会,又是小肠募穴。
它既能补肾,又能健脾,还可调肝,且对小肠的活动有益。
关元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地,是人生之要关,真气之所存,元阴元阳交关之所。
具体位置:在脐下3寸、腹部正中线上。
第四要穴:气海气海和关元在位置和功能上有相似之处,该穴主治各种气病,如气喘、脐下冷气上冲等,它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略胜于其他穴位。
灸气海时需要注意一点,阳盛体质者必须配合灸足三里以泻火,常须调护脾胃;如果没有发泡,不宜服用热药,发泡则不宜服用凉药。
各种疾病最全艾灸穴位表,太全面了
各种疾病最全艾灸穴位表,太全面了转自:仁医堂名医馆本文所列之灸法处方,也可以用于针法,由医师临床斟酌,灵活运用。
治疗总则,《灵枢·经脉篇》说:“盛则泻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下陷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大意是说,属实的病证就要用泻法,属虚的病症就要用补法,属热性的病症刺针就要快速,属寒性的病症就要留针,阳气不足而下陷不起的就用灸法,不实不虚的就取治于本经,虚实夹杂的病证就要分经推求,调其虚实。
临床上具体应用时,凡属实热的病证应泻宜针;凡属虚寒的病证应补宜灸。
但又不能完全以补泻来分针灸,而是针亦有补泻,灸亦有补泻,要在方法上运用技巧。
灸疗原则大致如下:•凡病属虚寒者多取背部俞穴灸之。
•凡病实热者多取四肢穴道灸之。
•凡病在上部者,肩髃、曲池、郄门、外关、内关、合谷皆可用。
•凡病在下部者,环跳、阳陵泉、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皆可用。
•预防一切传染病,灸中脘、关元、足三里,经常灸更佳。
•凡病属全身者,可取大椎、风门、身柱、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1、常见症状及杂病【头痛】头维、上星、百会、风池、天柱、风门、合谷、足三里、阳陵泉、太冲、申脉,根据头痛部位适当选穴。
【偏头痛】风池、头维、通天(灸良效)、太阳、列缺、阳陵泉、丘墟,取患侧穴。
【发热】风池、大杼、大椎、曲池、三间、后溪、足三里【盗汗】百会、肝俞、阴郄穴、后溪。
【呕吐】身柱、上脘、内关、足三里。
【水肿】肾俞、三焦俞、膀胱俞、中脘、关元、水分、阴陵泉、三阴交。
【腹水】肾俞、三焦俞、水道、中脘、水分、关元、阴陵泉、足三里、水泉、公孙、太白。
【腹痛】1、上腹部:上脘、中脘、梁门、梁丘、足三里。
2、下腹部:天枢、关元、内关、公孙。
【哮喘】大椎、肺俞、膻中、肾俞、中脘、关元、足三里。
【咯血】肺俞、曲池、尺泽、三阳络、郄门、血海。
【衄血】大椎、上星、迎香、手三里、尺泽、温溜、孔最、合谷、少商。
【心悸】内关、膻中、心俞、足三里。
【腰背痛】大杼、肝俞、肾俞、次髎、委中、承山。
人体最重要的30个艾灸穴位(附穴位图)
人体最重要的30个艾灸穴位(附穴位图)有养生有态度有生活有定制一次体验的关注中医艾灸之所以走人寻常百姓家中,与简便的操作、显著的治疗功效、经济实惠和就地取材是分不开的。
艾灸除了治病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养生保健作用,这是其它治病方式所不具备的功效,并且无副作用,正因为如此,成为广大患者选择,深受百姓喜爱,千年流传至今。
文末上周养生粥福利公布了,耐心看完人们对于身体上的十二条经脉众多穴位很是头疼,让了解这么多穴位也是很困难的,为了更好的掌握穴位,本编结合穴位、取穴方法和主治病症等方面相互结合,取身上的重要的30个重要穴位,供各位艾灸朋友了解。
了解好这30个重要的穴位,便能够掌握解决身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病症。
【百会穴】:百会穴位于背部,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正坐的姿势,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可以通过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来简易取此穴。
当前发际上五寸,后发际上七寸,前后发际之间的直线距离相当于12寸(或以两眉头中间向上一横指起,直到后发际正中点)。
主治疾病:头痛、目眩、鼻塞、耳鸣、中风、失语、脱肛、久泻久痢等。
【肩井穴】:位于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
取穴方法: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三中点,肩部最高处)。
主治疾病:肩背痹痛、上肢不遂、颈项强痛等肩颈上肢部病症。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方法:取穴时正低头,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主治疾病:热病、痢疾、咳嗽、肩背痛、腰脊强、小儿惊风、中暑、呕吐、风疹等。
【风门穴】:位于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取穴方法:取穴时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或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艾灸----延年益寿四大保健穴位(附穴位图)
艾灸----延年益寿四⼤保健⽳位(附⽳位图)古⼈云“家有三年艾,医⽣不⽤来”,说的就是使⽤艾灸进⾏家庭⾃我调治。
灸法四季皆可,尤以冬季为宜。
《孟⼦》中曾载:“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孔⼦也说过“⽆病⾃灸”的话,可见艾灸这种保健⽅法⾄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存在了。
《宋史》⾥还记载着⼀则故事:宋太宗赵光义病了,他的哥哥宋太祖赵匡胤来看望并亲⾃为其艾灸,可见艾灸在当时已经是很普遍的防病治病⽅法。
艾灸法——绿⾊养⽣疗法艾灸法,就是借助艾草燃烧时发出的药⼒和红外线温热刺激,来熏灼特定的⽳位,以达到治病防病、养⽣保健的⽬的。
中医理论认为,艾灸能补⽓助阳、温益脾肾,使⼈体元⽓充⾜,精⼒旺盛,抗衰延年。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艾灸相关⽳位,可以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机体的免疫⼒,还能够增加红细胞、⽩细胞的数量和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
如果长期施灸保健⽳位,就能够达到调合阴阳,健脾合胃,固本培元,补中益⽓,强壮全⾝,祛病延年的效果。
三⼗⽽⽴要艾灸艾灸养⽣,对于30岁以上的⼈尤为重要。
王焘在《外台密要》中说“凡⼈年三⼗以上若不灸三⾥,令⼈⽓上眼暗,阳⽓逐渐衰弱,所以三⾥下⽓也。
”就是说,30岁以上的⼈阳⽓逐渐衰弱,灸⾜三⾥⽳可补⽓壮阳,不然会出现⽓短、两眼昏花等现象。
常年坚持,必获殊益。
养⽣保健灸哪⾥灸疗,⼈体有⼏百个⽳位,怎样拿捏准确?⼀般⼈能做到么?再多的⽳位,总有关键的⼏个紧系全⾝,关乎性命。
关元、命门、⾜三⾥、中脘是⼈体四⼤养⽣要⽳。
利⽤纯阳艾⽕长期温灸四⼤养⽣要⽳,具有补益肾⽓,健脾和胃,促进脾。
肾运化的作⽤。
扶养⼀⾝正⽓,使正⽓不绝,脾⼟肥沃,肾⽔充盈。
⼟沃、⽔盈、⽓⾜便能⽣长万物,润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然会健康长寿了。
1.关元⽳⼜名丹⽥,任脉之⽳,在脐下三⼨处。
关元⽳是⼈体重要补⽳之⼀。
主治: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便频数、尿浊尿⾎等泌尿⽣殖系统疾病:⽉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阴挺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各种疝⽓、浮肿、中风脱证、⼀切虚劳损伤、四肢厥冷等。
【超清晰】艾灸常见病症指导 艾灸穴位图
感冒:风池,大椎,风府,合谷急性支气管炎:肺腧,定喘,合谷慢性支气管炎:肺腧,膻中,脾腧,膏肓腧,太渊咳嗽:膻中,肺腧,膏肓,天突,风门,列缺支气管哮喘:定喘,肺腧,膻中支气管扩张:孔最,尺泽,膻中肺结核:肺腧,太渊,三阴交,膏肓腧,足三里,太溪胸膜炎:肺腧,内关,期门,阴陵泉,侠溪,膻中膈肌痉挛:中脘,足三里,内关,巨阙急性胃肠炎: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腹痛:气海,中脘,内庭,脾腧胃下垂:百会,足三里,中脘,梁门,关元胃痉挛:天枢,中脘,梁丘,幽门消化性溃疡:中脘,梁门,足三里,胃枢肠梗阻:足三里,天枢,支沟,下巨虚便秘:足三里,天枢,大横,大肠腧,支沟失眠:三阴交,内关,足三里,百会贫血:足三里,关元高血压:足三里,绝谷,曲池,血海心绞痛:心腧,至阳,厥阴腧,膻中,少海,内关无脉症:心腧,内关,太渊,厥阴腧糖尿病:关元,太溪脱肛:长强,百会,足三里胆囊炎:阳陵泉,期门,日月,胆腧,太冲,足临泣肝硬化:期门,中脘,足三里,水分,三阴交遗尿:关元,足三里尿潴留:三阴交,中极,膀胱腧前列腺炎:阴陵泉,三阴交,气海,中极,会阴,腰阳关前列腺增生(肥大):关元,曲谷,肾腧,命门阳痿:中极,关元,肾腧,命门男性不育:气海,关元,三阴交,命门,足三里遗精:中极,肾腧,三阴交,关元,志室中风偏瘫:上肢瘫痪——肩井,手三里,曲池,外关,合谷下肢瘫痪——伏兔,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癫痫:鸠尾,风府,筋缩,内关,丰隆风湿性关节炎:曲池,足三里,血海,肝腧类风湿关节炎:曲池,足三里,八风,八邪常见病家庭艾灸取穴指南——颈椎,腰椎,外科篇方便百姓日常取穴用,按照对“症”取穴的简单方法,疾病日常自我治疗常用取穴,简单归纳:落枕:天柱,大椎,肩外腧,肩中腧颈椎病:天柱,大椎,合谷,关元,后溪肩周炎:肩贞、巨骨、肩前、天宗、肩井肩臂外侧痛:曲池、二间肩臂内侧疼痛:太渊、尺泽肩关节后侧痛:中渚、天井肋软骨炎:内关,阳陵泉,支沟腰肌劳损:志室,委中,大肠腧,腰阳关腰椎间盘突出:后溪,足三里,昆仑,命门,阴交,腰阳关坐骨神经痛:腰夹脊穴,环跳,秩边,腰阳关梨状肌综合症:太溪,昆仑,照海,申脉,解溪扭挫伤: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合谷常见病家庭艾灸取穴指南——妇科篇方便百姓日常取穴用,按照对“症”取穴的简单方法,疾病日常自我治疗常用取穴,简单归纳::中极,关元,太溪月经后期:关元,三阴交,气海痛经:三阴交,关元,中极,合谷闭经:三阴交,关元,足三里,血海经期头痛:百会,凤池,太阳,合谷,血海,三阴交带下病:白环俞,气海,三阴交,带脉慢性盆腔炎:关元,子宫,三阴交,足三里,归来,肾俞,关元俞乳腺增生病:乳根,阳陵泉,膺窗,膻中功能性子宫出血:神阙,隐白子宫脱垂:子宫,气海,足三里,关元,三阴交:气海,关元,子宫子宫位置异常:三阴交,关元,足三里,子宫性冷淡:大巨,膻中,乳根,气海,命门不孕症: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习惯性流产:气海,关元,中极,曲骨,肾俞妊娠呕吐:中脘,足三里,内关胎位不正:至阴产后腹痛:关元,气海,子宫,三阴交,足三里产后少乳:乳根,膻中,足三里,少泽更年期综合症:肾俞,三阴交,中极,足三里,悬钟,子宫妇科类问题,最常用的穴位:关元,气海,中极,腰阳关(及以下到长强穴之间在督脉上的位置,约是八髎的中间,找灸感最好的用)三阴交(有时候灸的觉得疼,但是效果会不错)常见家庭艾灸取穴指南——外科及皮肤五官科篇方便百姓日常取穴用,按照对“症”取穴的简单方法,疾病日常自我治疗常用取穴,简单归纳:落枕:天柱,大椎,肩外腧,肩中腧颈椎病:大椎,天柱,合谷,后溪肩周炎:肩髎,尺泽,风池,曲池,肩髃,肩部阿是穴(病变部位)肋软骨炎:内关,阳陵泉,支沟腰椎劳损:肾腧,志室,大肠腧,委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命门,腰阳关,阴交坐骨神经痛:腰夹脊穴,环跳,秩边,委中梨状肌综合症:环跳,秩边,承扶,殷门,委中足跟痛:太溪,昆仑,照海,申脉,解溪扭挫伤: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合谷乳腺炎:肩井,少泽,膻中,乳根,期门痔疮:长强,上巨虚,二白,承山,血海结(角)膜炎:丝竹空,印堂,风池,阳白,曲池,太阳牙痛:合谷,下关,颊车,内庭口腔溃疡:下关,合谷,颊车,地仓,廉泉扁桃体炎:合谷,曲池,大椎过敏性:风池,足三里,迎香,合谷鼻出血:合谷,上星,迎香荨麻疹:曲池,合谷,血海,三阴交,足三里湿疹:合谷,三阴交,曲池白癜风:合谷,曲池,足三里,血海,三阴交,风池斑秃:风池,头维。
艾灸常识常见病灸法人体穴位图
中国医学瑰宝——艾灸艾灸常识常见病灸法人体穴位图艾灸的作用1、调和阴阳;人体阴阳的平衡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根本;运用艾灸疗法的补泻作用,达到调和阴阳之功效;2、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加之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温气行血;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理气血、宣痹止痛之功效;3、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 见寒则凝,气温则血行;艾灸为温热刺激,可使气血协调、营卫和畅、血脉和利而行气活血,消瘀散结;4、温阳补虚,补中益气;5、回阳救逆;6、防病保健, 强身益寿; 艾灸疗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所取穴位不同,灸法不同,刺激程度不同或施灸所用材料不同,因而功效也不同;因此,临床应用时应当视具体病情选择不同的穴位和操作方法;艾灸的种类艾柱是用艾绒制作而成的圆锥形小体,每个艾柱称为一壮,一般分为大、中、小三种;艾炷灸就是用艾柱施灸的方法,其操作时又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1.直接灸直接灸也称为着肤灸,是把点燃的艾柱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的方法;此法的特点是艾柱直接接触皮肤,热力较强;直接灸又可具体分为无疤痕灸、疤痕灸和发泡灸三种;1无疤痕灸:把艾灸直接放在穴位处皮肤上,点燃艾灸的尖端,随着艾火向下燃烧,皮肤的热感逐步增强;当艾柱燃烧至接近2/3,或患者局部皮肤有强烈热感时,应立即更换艾灸,以免灼伤皮肤;此法适用于慢性虚寒性疾病;2疤痕灸:同无疤痕灸相比,此法要等到艾柱燃尽自熄后才能除去艾灰,完成一壮;疤痕灸的灼痛感更为强烈,且需要灸后化脓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所以也被称作化脓灸;操作时,为了减小患者的疼痛感,可在其施灸处周围皮肤轻轻拍打,分散病人的紧张情绪;身体衰弱、糖尿病、皮肤病以及面部、关节部穴位不宜施疤痕灸;此法对哮喘、肺痨、癫痫、溃疡病以及发育障碍等有较好疗效;3发泡灸:用小艾柱施灸,当艾火烧到皮肤,病人感到稍微疼痛时,立即将艾火压灭,也可再持续灸3~5秒钟,此时皮肤会出现一块略大于艾柱的红晕,且伴有出汗现象,1~2小时之后会发泡,不要挑破,而应该任其自然吸收,如果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放出液体,局部涂些紫水即可;此法适用于哮喘、皮肤疣、眩晕、肺结核等症;2.间接灸间接灸也称作隔物灸,即在施灸前,用生姜片、蒜片或者盐等物垫在穴位处皮肤上,再把艾柱放于其上点燃;相对于直接灸,隔物灸的热力较为温和;根据垫物和适应症不同,可分为以下类别:1隔姜灸:将生姜切成1~a2毫米的姜片,放在穴位上,再将艾柱点燃放于其上;可以用针在姜片上刺几个小孔,以利于热力向下渗透;当患者感到皮肤有较强灼热感时,可取下艾柱,进行下一壮;患者可以根据热力的强弱适当调整姜片的厚度;隔姜灸主要用于治疗虚寒型肠胃疾病,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胃肠神经痛以及慢性关节炎等;2隔蒜灸:取厚度约1毫米的蒜片垫在皮肤上,其后操作同于隔姜灸;此法主要对早期肺结核,未化脓的疖肿以及虫蝎咬伤等有显着疗效;3隔盐灸:用食盐填平脐孔,采用大艾灸平放于盐上连续施灸,直至汗出脉起、体温回升、症状改善;此法主要适于治疗虚脱和虚寒吐泻等症;4隔葱灸:把葱白切成3~4毫米的葱片,或把葱白捣成泥状,敷于脐中神阙穴及四周,或直接敷于患处,放上大艾柱施灸,一般为5~7壮,以感觉温热舒适,不觉灼痛为度;隔葱灸适于虚脱、腹痛、尿闭、疝气以及乳腺炎等症;5隔胡椒灸:取白胡椒末适量,加入面粉和水,制成硬币状圆饼,中间凹陷,填以适量药末如丁香、肉桂、麝香等,将凹陷填平,上置艾炷施灸;每次灸5~7壮,以感觉温热舒适为宜;此法主要适于胃寒呕吐、腹痛泄泻、风寒湿痹以及局部麻木不仁等;6隔附子灸:取熟附子用水浸透,切片3~5毫米厚,中间用针穿刺一些小孔,放于穴位处,上置艾柱施灸;也可以将附子切细,研末,用黄酒调和成五分硬币大、4毫米厚的饼状,放于穴位上置艾柱施灸;此法对于各种阳虚病症,如阳痿、早泄、遗精,以及疮疡久溃不敛或一些阴虚证有显着疗效;7隔韭菜灸:取韭菜适量,洗净,捣成泥状,制成圆饼,置于患处,再上艾炷灸之;每次灸5~7壮,以局部皮肤感觉温热为宜;主要治疗疮疡等症;8隔蓖麻仁灸:取蓖麻仁适量,去壳后捣成泥状,制成硬币大的饼状,贴于穴位或患处,上置艾柱施灸;采用此法灸百会,可治疗子宫下垂、胃下垂以及脱肛;灸印堂、下关、阳白、颊车穴可治疗面瘫;9隔黄土灸:用黄色粘土做成泥饼,中间扎一些小孔,一般热力渗透;将泥饼贴于患处,上置艾炷灸之;此法可治疗湿疹、白癣以及其他因湿毒而导致的皮肤病;10隔陈皮灸:取桔皮晒干后研末,用生姜汁调成泥状,敷于中脘、神阙穴,上置艾柱灸之;本法适于治疗胃脘胀痛、饮食不振、呕吐呃逆等症;11隔苍术灸:把苍术削成圆锥形,地面要切平,并用细针扎数个小孔,然后将尖头插进外耳道,在地面上置艾炷施灸;每次宜灸5~10壮,可治疗耳聋、耳鸣等症,孕妇禁用此法;12隔甘遂灸:取甘遂末适量,加入面粉用水调成泥状,敷于脐中,上置艾炷施灸;用于治疗小便不通等症;13隔皂角灸:取皂角切成片状,放于患处,上置艾炷施灸;本法主要用于治疗蜂蜇、蚊叮以及虫咬等;二、艾条灸艾条灸也称作艾卷灸,是用纸包裹着艾绒卷成的圆柱形艾卷,点燃其一端,在穴位处施灸的方法;艾条灸可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两种;1.悬起灸悬起灸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之上的一种灸法;根据具体的操作方法不同,悬起灸可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三种;1温和灸:穴位和艾条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患者感到温热而无灼痛感为宜;温和灸热力温和,对身体的刺激作用较小,也是最为常用的艾条灸法;2雀啄灸:施灸时,把艾条燃烧的一端对准穴位,就像麻雀啄食的动作,一起一落;雀啄灸的温热刺激较为强烈,施灸时注意艾条下降时不要灼伤皮肤;3回旋灸:艾条的燃烧端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以穴位为中心,回旋或左右往返移动施灸;此法可以给穴位处以较大范围的温热刺激;悬起灸可以温通经脉、散寒祛邪,主要适用于病位较浅、病灶局限的风寒湿痹、神经性麻痹以及小儿疾患等;2.实按灸实按灸是把有药艾条点燃后,垫上纸或者布,乘热按到穴位处或患处,使热气透达深部的施灸方法;首先在施灸部位铺上10层绵纸或5~7层棉布,再将点燃的药艾条隔着纸或者布,紧按其上,稍微停留1~2秒即可;如果艾条熄灭,则要重新点燃再灸,如此反复10次左右;同样也可以将7层棉布包裹住艾条燃烧端,按在穴位或患处施灸;实按灸主要适用于病位较深的风寒湿痹、痿证和虚寒证;三、温灸器灸温灸器也称作灸疗器,是专门制成的用以施灸的器具;家庭中常用的灸疗器有艾条器和温盒;将艾绒或者艾条点燃,放入灸疗器中,再将其放在穴位或病患处,进行熨灸,直到施灸部位皮肤红润、温热;此方法操作简便,不仅适用于虚寒性的胃脘痛、泄泻等症,而且对于老年保健很有益处;四、艾熏灸此外,艾熏灸也是较为常见的艾灸方法;把艾叶或艾绒适量放入容器内蒸煮,然后盛于盆内,用用蒸汽熏灸穴位或患处,即为艾熏灸;同样也可以将适量艾绒放入器皿中点燃,用烟来熏灸;此法适用于治疗风寒湿痹;五、日光灸将艾绒铺在穴位上或患处,在日光下暴晒,或者借助聚光、聚焦来进行施灸,以局部皮肤感觉温热为度,每次宜10~20分钟;操作时,穴位或患处周围的皮肤要用衣物盖好,夏季还要注意防止中暑;日光灸适用于治疗风寒湿痹以及慢性虚弱疾病;艾灸疗法常见问题1、灸后皮肤发痒,是怎么回事答:灸后皮肤发痒,说明体内有风邪,是风邪外排的一种表现;2、艾灸是不是真的能治百病答:我希望大家还是要客观、冷静的看待灸疗,它是可以治百病,我至少就掌握了200多种疾病的灸疗方法,但是,灸疗不是对每种疾病都100%有效,这有一个概率的问题;比如痛经、肾虚腰疼、脾胃不和等治愈率就达98%以上,颈椎病、腰椎病等可达70%-90%,子宫肌瘤、宫颈糜烂相对治愈率低点;3、纯艾条和药艾条到底哪种效果好答:艾叶中纤维质较多,水分较少,同时还含有许多可燃的有机物具有透皮入骨的作用;通过燃烧艾叶刺激身体表面一定的穴位,可以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镇痛止痛、回阳举陷、增强身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的作用;但是艾叶对有些方面作用明显,对有些方面就弱一些,这时就需增加一些其他中药成分加以补充和辅助,使其发挥更明显的作用;中医用药讲求“君臣佐使”,就是所谓的“方子”;意思就是哪味药为主,哪味药为补充,哪味药为辅助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说到加了中药的艾条,不得不推荐,我们自己制作的药艾,含有穿山甲,当归,川穹,丹参,益母草,乳香,牛膝...... 等我们自己制作,自己使用中药成分介绍穿山甲性味:味咸;性微寒别录:微寒药性论:有大毒滇南本草:性寒凉,味咸归经:入肝、胃经纲目:入厥阴、阳明经本草汇言:入足太阴,厥阴经入药部分:穿山甲的鳞甲功效与作用:活血散结;通经下乳;消痈溃坚;主血瘀经闭;症瘕风湿痹痛;乳汁不下;痈肿;瘰疬;用于经闭癓瘕,乳汁不通,痈肿疮毒,关节痹痛,麻木拘挛;红花红花的花入药,通经、活血,主治妇女病;性味:辛,温;①开宝本草:辛,温,无毒;②汤液本草:辛而甘温苦;归经:入心、肝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二经;②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③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功能主治: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症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4、我今年得了肩周炎,疼的不得了,请问灸那几个穴位答:灸大椎、肩井、天宗、肩髃、肩臑、曲池;风盛者加外关、风池;寒盛者加合谷;治愈率达92%;5、乳腺增生艾灸效果如何选那些穴位答:艾灸香灸治疗乳腺增生效果明显,一般4-5次就会有明显效果小增生肿块的消得快,大的慢一点,大的先变软,再变小,再就消除了,治愈率100%;穴位选:膻中、食窦、天池、乳根、鹰窗、足三里6、月经不调怎么艾灸答:归来、血海、三阴交、足三里、命门、关元、中极和阴陵泉,每次选3-4个穴位,分组轮流施灸;7、失眠怎么调理答:导致失眠的原因主要是:1、思虑过度、心血亏损;2、房劳过度,伤及肾脏,以致阴虚火旺,心肾不相交;3、还有情志抑郁肝火上扰,神志不宁;4、饮食不节,导致脾胃不和;艾灸治疗失眠:神门、心俞、肾俞、百会、足三里、太溪;肝气郁结加阳陵泉、太冲;肝肾阴虚加三阴交;水饮痰浊加丰隆、中脘;肾阳虚加命门、关元、气海;肝脾不和加肝俞、脾俞;心脾两虚加脾俞、三阴交;8、眼袋很大灸哪里答:中医认为“上眼皮为脾所主,下眼皮为胃所主”,所以眼袋和胃气虚有直接关系,灸胃俞、中脘、梁门、足三里、四白、关元;9、高血压10多年了,应该怎么灸答:大椎、肝俞、肾俞、三阴交、太溪、太冲、涌泉、风池和合谷10、过敏性鼻炎什么穴位答:风池、肺俞、印堂、迎香、合谷、足三里;11、脸抽动灸那些穴好答:翳风、颊车、地仓、阳白、合谷、足三里、内庭12、从腰部到整个下半身都痛,灸哪些穴位管用答:肝俞、胃俞、肾俞、次髎、期门、关元、三阴交、太溪、太冲13、手足一年四季发冷,冬天和冰块一样,怎么艾灸答:心俞、胃俞、肾俞、次髎、关元、内关、合谷、后溪、足三里三阴交、太溪14、鼻子经常性出血选哪些穴位答:上星、迎香、合谷、少商、内庭、三阴交、复溜15、胃胀、胃痛、胃反酸灸哪里答:主穴:中脘、神阙、天枢、气海、内关、足三里;配穴:脾俞、胃俞、肝俞、公孙16、抑郁症是怎么回事答:西医把抑郁症归为神经科疾病,但中医认为抑郁症的根本在脾胃不和,因为肝主怒,心主喜,脾胃主思虑、肺主忧愁、肾主惊恐,而抑郁症正是思虑过重的一种表现,脾胃又主生血和运化,所以得抑郁症的人一般都精神萎靡、气血双虚、面色枯黄,欲治抑郁症,先调理脾胃;17、眼睛经常血红血红的,很干涩,灸哪里答:肝俞、阳白、合谷、光明、太溪18、肺气虚,喉咙经常有痰是怎么回事怎么灸答:百痰生于脾肾,而藏于肺,治痰,治肺为治其表,治脾肾才是之根本;灸肺俞、脾俞、肾俞、命门、中脘、关元、足三里、太溪曲池和三阴交;19、我想减肥,不知道灸法管用不答:肥胖和脾胃不和有直接关系,灸胃俞、天枢、中脘、关元、梁丘、足三里就可以;20、介绍一下水肿的病因,该怎么艾灸答:水肿分阳水和阴水两种,阳水是指发病迅速,起初面部微肿,继而遍及全身,皮肤光亮,胸中烦闷;阴水是指水肿渐起,开始足面微肿,继而头、面、腹部也肿,小便不利,大便糖稀,喜暖畏寒,时消时肿;阳水发病快,从面部开始;阴水发病慢一些,从足面开始,遍布全身;灸水道、水分、气海、三焦俞、膀胱俞、足三里、三阴交,阳水加肺俞、合谷;阴水再加脾俞、胃俞;21、我患子宫脱垂症多年,艾灸管用吗答:灸大椎、肾俞、命门、次髎、长强、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会阴、照海22、慢性盆腔炎灸哪些穴位答:膀胱俞、关元、中极、维胞、阴陵泉、三阴交、行间23、颈椎病灸哪里效果好答:大椎、天柱、风池、大抒、肩髃、肩井、后溪24、蛋白尿该怎么灸治答:蛋白尿是肾病的一大典型症状,灸肾俞、命门、次髎、中脘、关元、中极、复溜、三阴交25、我经常大腿两侧冰冷,怎么灸答:灸肾俞、次髎、关元、阴陵泉、委中、三阴交、涌泉26、小孩晚上睡觉盗汗,能灸吗答:灸大椎、身柱、合谷、足三里27、我有子宫腺肌症,每个月都要疼的死去活来好多天,灸哪里答:命门、次髎、长强、关元、中极、曲骨、归来、气冲、三阴交28、小孩强身保健灸哪些穴位好答:小孩保健灸的要穴是身柱穴,身柱含有全身支柱之意,作用是通阳理气、祛风退热、清心宁志、降逆止咳,对小孩有强身保健的作用;29、我知道任都二脉是人体备用仓库,疏通任都二脉灸哪些穴位效果最明显答:作为保健灸,灸背部大椎、肺俞、心俞、肝俞、胃俞、肾俞,正面灸膻中、中脘、神阙、关元、气海,就可疏通任都二脉;30、涌泉穴的作用是什么答:涌泉穴是老年保健灸的一个要穴,主要的功能是:宁神开窍、补肾益精、舒调肝气31、手脚经常出汗怎么办答:手脚出汗是心燥热的一种表现,可灸内关、合谷、三阴交、太溪32、尾椎骨疼了几个月,现在不能坐,怎么办答:灸肾俞、命门、次髎、长强、会阳、环跳、委中;灸次髎时一定要出现循经感传,热量要传导至脚心;33、艾灸时热量如果不向远端传导应该咋办答:有些人经络闭阻,有些人感传敏感度不高,原因很多,但是只要坚持施灸,一般都会慢慢出现热量向远端传导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循经感传现象;可以采取通关过穴的方法,一点一点引导,一旦出现明显的循经感传,气至病所,疗效和效程都会增长;34、感冒、鼻塞、流清涕,灸哪里答:风池、外关、风门、大抒、曲池;大椎是解决风热感冒的特要穴;35、痛经、闭经可以艾灸吗,应该做什么穴位答:闭经:关元、中极、归来、三阴交、肝俞、脾俞、肾俞、血海痛经:关元、中极、曲骨、归来、三阴交、脾俞、肾俞,痛经只能经期灸,也最有效,这是唯一经期施灸的病症;36、不孕不育症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怎么艾灸答:1、肾阳亏虚:婚后不孕,月经后期或闭经,经量少色淡,腰脊酸软,形寒肢冷,小腹冷胀,头晕耳鸣;施灸:肾腧气海关元命门阴交曲骨太溪照海;2、肝郁亏虚:婚后不孕,经行先后不定期,经血紫红有块,量少,面色萎黄,胸肋乳房胀痛,情志不畅;施灸穴位:关元气户子宫太冲肝腧中极足三里三阴交;血虚身热加血海;头晕心悸加百会,神门;3、淤滞胞宫:经期错后,经行涩滞不畅,小腹隐痛,经血夹有紫块;施灸:中极丰隆气海血海37、爱打嗝是什么原因能灸吗答:打嗝多由饮食不节,食滞停饮;气郁不畅,胃失和降;久病气衰,脾胃虚寒,导致胃气上逆;或者暴怒气逆,胃膈气逆不宣导致;治疗的方法是:和胃舒膈,理气降逆;灸膈俞、膻中、内关、足三里、太冲,然后轻柔听宫穴;38、上脘、中脘、下脘的各自功用是什么答:上脘、中脘、下脘三穴同属任脉且位置相近,处于中焦胃脘部,都能治疗胃脘部病变,但是功能却同中有异:上脘:偏于抑冲降逆,主要治疗中焦胃失和降所致的上逆呕呃诸症,尚可宽胸利膈,治疗上焦气机不利等症;中脘:重在和胃理气,在健脾和胃、益气消积的同时,主要调理肝胆脾胃气机不利诸症;下脘:偏于消导通降,能将胃所受诸邪通过下传肠腑消散,给邪以出路,所以长于治疗胃肠气机不通诸症;简单说就是如果胃脘部不适,有呕吐、呃逆等症状的用上脘;有胀满、积滞等症状的用下脘;而脾胃不和或者肝脾不和所导致的上腹疼痛、泄泻、便秘等症状用中脘;临床可以辩证选取单穴,也可三穴同用;39、减肥应该灸哪些穴位答:取穴:中脘、神阙、天枢、关元、足三里、阴陵泉、丰隆、三阴交;使用艾灸盒或直接手持灸,每次艾灸一个小时,腰围和大腿很快就可以减下来;40、艾条燃烧的烟对人有没有危害答:自古就有“无烟不成艾”的说法,艾灸少了烟,就失去了艾灸很大一部分功效;但是,如果使用好艾条,能使烟自然的降低到最低限度,那就最完美;41、艾灸治病的原理是什么答:中医认为人之所以生病,全是因为“经络不通,阴阳失和”,也就是西医说的“新陈代谢受阻,血液循环放慢”;经络闭阻不通,气血流行不畅,甚至气滞血瘀,从而引发肢体或脏腑组织的肿胀、疼痛;气血不能正常运行到相应的肢体和脏腑、组织,又会引起肢体的麻木、萎软、拘挛或者脏腑组织功能活动失去平衡;身体为什么会出现不适或疾病几乎全是经络不畅,出现瘀阻;艾灸是通过热量的共振传导,打开瘀阻的经络,让经络恢复畅通;艾灸理疗中,经隧在立体螺旋的热旋流照下,经脉里会瞬间增压,以强大的压力冲破瘀阻点,使得经脉重新流畅,热量带动气血沿经络快速前行,达到祛风散寒,疏通经络的效果;经络通了,身体自然康复;42、天热了,还能艾灸吗要注意什么答:中医讲“冬病夏治”,就是说冬天爱犯的毛病在夏天艾灸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另外,夏天阳气都浮跃在外,身体内部就会空虚,所以,夏天要多吃好消化的食物,才不致生病;胃“喜甘温恶苦寒”夏天一定要注意少吃生冷寒凉的食物;43、艾灸鼻出血是什么原因答:艾灸为什么会鼻出血,是因为营气走经里,卫气走经外,如果营卫不固,营气就会溢出经外,导致出血,这和脾胃的关系最密切;你可以每穴少灸一会,慢慢加量,不要一下子刺激量太大;另外再加灸上星、印堂、迎香和合谷,用于灸治鼻出血;44、能不能一边泡脚一边艾灸答:不能,这是极其错误的行为;身体得病的内因是脏腑功能出现紊乱,外因是风寒湿诸邪侵袭,一边艾灸一边泡脚,等于是人为地打开皮肤腠理,引邪气侵入体内,暂时效果可能明显,长期会引起跟多问题;艾灸和泡脚并不冲突,但是一定要分开来做;45、艾灸起水泡怎么处理答:灸后皮肤出现水泡,注意不要挤破,任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过大,可用消毒针刺破,放出液体,消一下毒,买一点红霉素眼药膏抹上,用纱布包敷,尽量不要碰水;古人说“灸疮必发,祛病如把抓”,就是说艾灸发灸疮起水泡,祛病效果才快,这种水泡是无菌的,是艾灸的正常反应;46、慢性阑尾炎灸哪几个穴位比较好答:阑尾炎中医叫肠痈,灸天枢、曲池、合谷和足部的阑尾穴;47、艾灸了两个星期,最近口腔长了个溃疡,这属于上火吗答:是的,是胃火上炎;40%多的口腔溃疡患者有消化道疾病,灸中脘、地仓、天枢、关元、曲池、梁丘、足三里;48、手持灸和工具灸哪种效果好为什么答:手持顺时针转圈灸,灸火可以带动气在体内旋转,形成巨大的气冲压,冲破瘀阻点,达到疏通经络,祛病保健的目的;手持灸是主动祛病,而工具就是静止的,被动的;手持灸热量向远端传导的更快、更明显,这就是循经感传现象;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车头是什么就是动力,手持灸才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而激发敏感的循经感传,才能提高疗效;49、为什么有人艾灸后想睡觉,有人又特精神答:人体阴阳和谐才有睡眠,艾灸完以后机体会自我调节,不同的机体状态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原来阳气偏虚的灸补阳气后会有困倦感;原来阴气偏虚的灸补阳气后会更加精神;但是长期坚持艾灸后阴阳会归于平衡,所谓阴中求阳、阳中求阴,这样就不太容易出现困倦或者倍儿精神了;50、春天我的眼皮常常跳动的很厉害,是怎么回事答:眼皮由脾胃所主,春天主肝木,肝木克脾土,肝气虚,疏泄不畅,会被脾土反克,脾土不受克制,才会发生眼皮跳动,主要是肝气虚的表现,也有可能是肝脾两虚, 应该从足太阴脾经和足厥阴肝经入手艾灸;穴位是:肝俞、脾俞、肾俞、期门、中脘、关元、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太溪、太冲;可以分成两组,隔日轮流施灸;常见疾病疗法大全值得收藏科名病名主穴配穴用法内科高血压涌泉、百会、曲池、、悬钟头痛头晕:风池、大椎;健忘失眠:神门、肾俞;肢麻:外关;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1-2次,15次1疗程;脑动脉硬化足三里、悬钟头痛头晕:风池、大椎;肢麻:外关;温和灸: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1次,15次1疗程;中风后遗症1百会、天窗、肩与、曲池、足三里;2百会、承灵、曲鬓、悬钟、阳陵泉软瘫:气海、肝俞、脾俞硬瘫:中脘、巨阙、肝俞口角歪斜:地仓、颊车肢麻: 隐白、神庭温和灸:每灸15-20分钟,每日1次,15次1疗程;两组主穴交替使用.头痛通天、悬钟、太冲、痛点.合谷、太阴、阳陵泉、涌泉.温和灸:每穴灸15-30分钟每日1次,15次一疗程.冠心病内关、心俞、膻中、厥阴俞、曲泽.天突、中脘、神堂、鸠尾.温和灸:每穴灸15-30分,每日1-2次,10次1疗程;低血压百会、足三里.心慌: 心俞、内关.头晕易疲劳: 关元、气诲;直立性低血压: 中脘、脾俞、肝俞温和灸:每穴灸20-30分每日1次,10-15次1疗程;感冒大椎、肺病、鼻塞: 迎香发热: 曲池头温和灸:每穴灸15-30分。
常用针灸艾灸穴位图、十二正经、督脉、任脉高清穴位图 附(经络穴位常用主治功效)
常用针灸艾灸穴位图、十二正经、督脉、任脉高清穴位图附(经络穴位常用主治功效)正文索引[ 隐藏]一、手太阴肺经循行图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图三、足阳明胃经循行图四、足太阳脾经循行图五、手少阴心经循行图六、手太阳小肠经循行图七、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图八、足少阴肾经循行图九、手厥阴心包经循行图十、手少阳三焦经循行图十二、足厥阴肝经循行图十三、督脉循行图常用针灸艾灸穴位图、十二正经、督脉、任脉高清经络穴位图附(经络穴位常用主治功效)一、手太阴肺经循行图<img class="alignnone size-fullwp-image-1957" alt="手太阴肺经"src="/DownloadImg/2014/03/2 517/40230171_1.jpg" width="683" height="1024"/>手太阴肺经主治疾病主咳喘、心烦、掌中热、心里烦躁、咳喘中府:胸骨旁开六寸(脾肺之气汇集的地方)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咳等。
天府:横隔膜下三寸(墨点)。
肺开窍于鼻,治疗过敏性鼻炎。
尺泽:肘横纹外侧。
是补肾的穴位。
(金生水)降逆气治疗高血压,哮喘。
孔最:掌横纹7寸。
穴位较深,(郗穴是治急性病)是个汇聚的穴位。
主管所有毛孔的穴位。
(毛孔、鼻孔)治鼻出血,是痔疮的要穴,对感冒起发汗作用。
治急性咳、咽喉痛有疗效列缺:不好找。
合骨相对凹点。
治疗小儿遗尿,落枕、偏头疼,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疼。
“头项寻列缺”经渠:挠骨头外面骨头边缘。
治疗咳的要穴(虚寒性的或肺热)太渊:很深。
用手的大拇哥攥住腕子硌着的穴位。
是肺经的原穴,补气的效果非常好,是大补穴补气。
脉的会穴可治静脉曲张。
(心血管病)鱼际:火穴。
治疗热性病。
咳、喘有效果。
中医经络按摩特效穴位汇总(附详图)
中医经络按摩特效⽳位汇总(附详图)⽳位保健是⼀种简单、⽅便且⾏之有效的保健⽅法,通过刺激⼈体特定的⽳位,激发⼈的经络之⽓,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的机能、祛邪扶正的⽬的。
⼈民健康⽹推出《⾦台养⽣园》栏⽬,为您盘点最养⽣的⽣活⽅式,今天与你聊聊⽳位养⽣的话题。
温敷四⽳暖全⾝《黄帝内经》中有“阳⽓者若天与⽇,失其所则折寿⽽不彰”的说法,意思是阳⽓就像天上的太阳,丢掉会影响寿命,强调保护阳⽓的重要性。
中医也认为,阳⽓充盛,则正⽓存内、邪不可⼲,⼈会少⽣病,有活⼒。
寒冷冬季最易折煞阳⽓,因此应着重养阳来强⾝健体、延年益寿,这⾥给⼤家推荐四个“阳⽓⽳”,它们能参与全⾝的能量代谢、温暖全⾝之阳。
关元。
将⼿放在脐下,四横指处即是关元⽳,它是任脉和⾜三阴经的交会⽳,也是阴阳元⽓交关之处,故名为“关元”。
元⽳就像⼈⾝体的⼀个阀门,将⼈体元⽓关在体内让它不泄漏,是男⼦藏精、⼥⼦蓄⾎之处。
经常按摩关元⽳能起到补益元⽓、强⾝固精、祛寒回阳的效果。
每天早晚将双⼿重叠,以关元⽳为中⼼按揉50下左右,然后⽤双⼿⾷指指腹重叠在⼀起,点按⽳位20下左右,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
⽓海。
该⽳为⼈体先天元⽓聚会之处,位于肚脐直下⼤约⼀⼨半。
经常按摩⽓海⽳,可补中益⽓、温煦百脉、培元补虚。
按摩时以掌⼼紧贴⽓海⽳,先按顺时针⽅向按摩100次左右,再按逆时针⽅向重复。
动作宜轻柔缓慢,以腹部感觉徐徐⽣热为度。
神阙。
此⽳当元神之门户,故有回阳救逆、开窍苏厥的功效。
同时,⽳位⼜位于腹之中部,下焦之枢纽,邻近胃和⼤⼩肠,所以该⽳还能健脾胃、理肠⽌泻。
每晚睡前将双⼿搓热,叠放于肚脐,顺时针逆时针交替按揉各100次左右。
命门。
命门⽳位于后腰中点与肚脐相对应的位置,它就像两扇门,保护着肾脏,故⼜叫“精门”。
中医认为,肾藏精,若⼀个⼈肾精充⾜,则阳⽓充⾜、⽼⽽不衰。
命门可温煦⼈体阳⽓,喜暖不喜寒,临床常⽤艾灸的⽅法进⾏保健。
但艾灸是个技术活,⾃⾏操作难,平时可⽤暖⽔袋温敷该⽳,并注意防⽌烫伤。
艾灸治病配穴一览表(附全身穴位图),终于找到了!一定要收藏!
艾灸治病配穴一览表(附全身穴位图),终于找到了!一定要收藏!科名病症常见艾灸穴位呼吸系统感冒风门、大椎、太阳、尺泽、合谷、外关、足三里专灸风门、足三里可预防流感哮喘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80多个、计777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13个穴位,依次是肺俞、膻中、足三里、大椎、定喘、天突、肾俞、风门、丰隆、膏肓俞、太渊、合谷、尺泽。
(支)气管炎、咳嗽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70多个,计387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13个穴位,依次是肺俞、膻中、肾俞、定喘、天突、足三里、大椎、风门、心俞、丰隆、膏肓俞、脾俞、鱼际。
气管炎风门、大杼、身柱、隔俞、肾俞、肺俞、中府、膻中、中脘、尺泽、丰隆(化脓灸)肺结核体温正常者:肺俞、膏盲、胃俞、中脘、列缺、足三里体温略高者:大杼、身柱、曲池、尺泽,此病亦早灸长灸循环系统高血压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80多个,计269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10个穴位,依次是足三里、曲池、百会、风池、合谷、太阳、太冲、三阴交、行间、内关。
动脉硬化大杼、大椎、肾俞、阳陵泉、足三里冠心病厥阴俞、神道、心俞、天宗、膻中、巨阙、曲池、郄门、大陵、太渊、三阴交、太溪心绞痛发作时,灸郄门、内关、膻中减肥、高血脂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60多个,计219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8个穴位,依次是三阴交、足三里、丰隆、曲池、内关、阴陵泉、内庭、天枢。
心律失常涉及该病症的处方用穴共60多个,计203穴次,其中最髙频次的8个穴位,依次是内关、心俞、神门、足三里、膻中、三阴交、厥阴俞、太溪。
风湿性心脏病心俞、灵台、肝俞、巨阙、郄门、小海、神门、足三里血液系统贫血隔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骨白细胞减少症大椎、隔俞、脾俞、足三里、关元白血病隔俞、脾俞、中脘、足三里、绝骨,心俞、大椎、血海消化系统胃溃疡中脘、肝俞、脾俞、胃俞、梁丘、阳陵泉急性胃肠炎中脘、梁门、水分、大肠俞、温溜、内关、梁丘、足三里慢性胃肠炎上脘、中脘、梁门、脾俞、偏历、足三里胃酸过多中脘、不容、巨阙、膏盲、胃仓、阳陵泉、中封、地机(不用足三里)胃痉挛中脘、梁门、章门、巨阙、肝俞、胃俞、梁丘、足三里、内廷胃扩张上脘、中脘、气海、至阳、隔俞、脾俞、胃俞、足三里胃下垂涉及该病证的处方用穴共30多个,计151穴次,其中最高频次的8个穴位,依次是足三里、胃俞、中脘、脾俞、气海、内关、梁门、中枢。
艾灸10大穴位,灸通了想病都难!
艾灸10大穴位,灸通了想病都难!1、足三里功能:一是扶正培元,强脾健胃;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肌体;三是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免疫能力。
叩拔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尤其对消化系统的疾病、功效更为明显。
主治: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消化不良、肝炎;神经衰弱、癫痫、失眠、头痛、贫血、偏瘫、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遗尿症;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月经过多;伤风感冒;膝关节炎、下肢关节炎等疾病。
2、关元穴展开剩余95%功能:一是培根固元。
二是培肾壮阳,补肾壮阳,调经固冲,清热利湿,此穴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主生殖,主元气之功效。
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三是补虚固本。
此穴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诸虚百损,壮一身之气。
主治: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宫颈糜烂、子宫脱垂、盆腔炎、不孕症、遗尿、尿闭、尿失禁、膀胱炎、肾炎、尿道炎、阴湿疹;痢疾、疝气、脱肛、高血压、糖尿病;健忘、神经衰弱;虚脱、身体虚弱。
3、中脘穴功能:一是能调脾胃;二是能降逆化滞。
此穴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纳谷化湿,降逆止呕之功效。
主治: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胃胀满、消化不良、呕吐、口臭、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痢疾、阑尾炎、便秘、肝炎、胆囊炎、黄疸、高血压、心绞痛、中暑、癫痫、癔病、神经衰弱、失眠、咳嗽、哮喘、吐血、子宫脱垂、月经不调。
最主要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更是治疗各种胃病的重要穴位之一。
4、内关穴功能:一是能理气活血;二是能安神定志。
主治: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缓、心律不齐;休克、昏迷、晕厥、晕车、失眠、癔病、癫痫、精神病;胃病、胃痉挛、呕吐、呃逆;膈肌痉挛、妊娠恶阻、低血压、无脉症等。
对各种心脏病、各种精神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疗效较好。
5、合谷穴功能:一是能清热解表;二是能疏筋散风,通降肠胃。
艾灸
足三里关元穴气海穴肾俞穴膏育俞穴风门穴三阴交脐疗风池穴大椎穴涌泉穴灸足三里:足三里是阳明胃经的合穴,为五月俞穴之一, 为全身最重要的强壮穴。
具有健脾胃,助运化,调气血,扶正气,壮元阳,桔风邪及强身壮体益寿的作用,俗话说. "若要安 (足)三里不干",是古今最常用的保健穴。
常用法采用艾条温和灸或化脓灸。
灸关元穴:关元属任脉经穴,为足二阴与任脉之会,手太阳小肠的募穴。
具有温肾固精,益气回阳,培元固本,理气和血,通调冲任及强壮的作用,灸之能调整膀脱的张力,促进垂体…性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防病强身保健。
古人有"关元主诸虚百才员"。
对防治遗尿、遗精,习惯性便秘等有较好效果。
为中老年人保健灸常用穴。
灸气海穴:气海穴属任脉经穴,为保健要穴。
具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调理冲任及强壮作用,灸之能调整胃肠及肾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对腹泻、遗尿、阳痪、遗精、月经不调、崩漏、中风、不孕有防治作用。
古人有"气海者,人元气所生之地也".灸肾俞穴:肾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背俞穴,具有补肾益精强健腰背,聪耳明目,壮骨健身,温阳散寒等强壮作用。
灸之能调整肾;功能,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调整膀胱张力,兴奋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主治肾虚腰痛,精少早哀,诸虚百才员等。
对肾虚腰痛、遗精、阳痪、早泄、遗尿、哮喘等有防治作用。
灸膏育俞穴:膏育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背俞穴,有调整肺气,养阴润肺,补虚益损的功效。
灸之能缓解支气管症,增加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防治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虚劳及一切血证。
灸风门穴:风门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交会穴,又称、热府,是风邪出入之门户。
具有宜肺解表, 疏散风邪,调整气机的功效。
灸之能调整肺功能,增强肺通气量。
主治一切风证,防治感冒、鼻炎、肺炎、中风、面瘫等。
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穴,为足三阴经之交会,具有保健和胃,调补肝肾,调理经血,主生殖的作用。
艾灸十大养生穴详细介绍
艾灸十大养生穴详细介绍艾灸安全可靠,是养生保健比较好的方法。
那么有哪些穴位适用于艾灸养生呢?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10大保健养生必知穴位:艾灸养生穴:1.足三里-延年益寿穴【定位】: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外缘一横指。
【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力、预防衰老、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主治】:急慢性胃肠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肝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贫血、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膀胱炎、遗尿、阳痿、遗精、月经不调、盆腔炎、头痛、失眠、神经衰弱、面神经麻痹、脑血管病、癫痫、眼疾、口腔疾病、耳鸣、耳聋等。
【艾灸疗法】温和灸:每次10到15分钟,以局部温热红晕为度,前三天每日灸,后可隔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
直接灸:在穴位涂抹凡士林,避免艾柱滚落,艾炷燃近皮肤或有灼痛感时移去,继续试第二壮,每次灸5-7壮,每日1-2次。
艾灸养生穴:2.神阙-补中益气穴【定位】:位于腹中部,脐中央。
【功能】:固本培元、回阳救逆、补益脾胃、理气和肠。
【主治】: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昏厥、下痢、便秘、小便不利、失禁、淋证、不孕、身体虚弱等。
【艾灸疗法】温和灸:艾条点燃后对准神阙,以皮肤感到温热舒适能耐受为度,灸10到15分钟。
隔盐灸:将食盐放入脐中,填平脐孔,把艾柱放置在盐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有灼痛感或艾炷燃尽时立即更换艾炷,避免烫伤。
每次灸5-7壮,每日1-2次。
艾灸养生穴:3.关元-培肾固本穴【定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处。
【功能】: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的功效。
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诸虚百损,能壮一身之气。
【主治】: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子宫脱垂、盆腔炎、不孕症、遗尿、尿闭、尿失禁、膀胱炎、肾炎、尿道炎、外阴湿疹;痢疾、疝气、脱肛、高血压、糖尿病;健忘、神经衰弱;虚脱、身体虚弱。
【艾灸疗法】温和灸:距皮肤3-5cm处施灸,感到局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为宜。
(整理)艾灸穴位图
艾灸穴位图-腿脚部艾灸穴位图:中脘穴脘穴在脐上4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中脘穴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穴位名称:水沟所属经络:督脉穴位位置:在面部,当人中沟上1/3与中1/3交点处。
主治功效:虚脱,休克,低血压,中暑,昏迷,腰扭伤,口肌痉挛。
其他功效:说明: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与督脉的会穴按摩手法:点按揉掌跟按揉稍用力穴位图相对位置请参照蓝色标记穴位名称:神庭所属经络:督脉穴位位置:在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主治功效:头痛,眩晕,失眠,结膜炎,角膜炎,鼻出血。
其他功效:《针灸甲乙经·卷七·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中》:头脑中寒,鼻衄,目泣出,神庭主之。
说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的会穴按摩手法:点按揉掌跟按揉稍用力穴位名称:曲泉所属经络:足厥阴肝经穴位位置:膝内侧屈膝在腘横纹内侧端上方凹陷处主治功效:癔症、精神病、月经病、阴痒、遗精、阳痿、疝气、膀胱炎、膝关节痛。
其他功效:滋阴、祛湿、肝肾阴虚、沟通肝肾要穴、堪比杞菊地黄丸和二妙丸。
膝盖疾病要穴,降血压要穴。
说明:本经郗穴按摩手法:点按揉稍用力穴位名称:至阳所属经络:督脉穴位位置:在背部,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处。
主治功效:咳喘,胸胁胀闷,胃脘痛,黄疸,四肢肿痛,肝炎,胆道感染,胆结石,十二指肠溃疡。
其他功效:说明:按摩手法:点按揉掌跟按揉稍用力穴位图相对位置请参照蓝色标记穴位名称:鱼际足三里合谷穴位位置:这是一个组合穴位,每个穴位的具体位置和高清图,请按照穴位名称查询获得。
主治功效:畏寒怕冷常感冒关节痛易口腔溃疡爱喝水又口干舌燥夜尿多腰疼腰酸小便赤黄其他功效:以上病症多为肾阳虚,任其发展将引起高血压肾炎膀胱炎糖尿病阳痿妇科病等。
艾灸美容 延缓衰老 穴位与方法
艾灸美容延缓衰老穴位与方法(附穴位图)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年令到25岁以后,皮肤的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渐渐发生变化,从而出现鱼尾纹,年龄到30岁以后前额易出现细微的额纹,40岁以后面部的各种皱纹都渐渐明显鼻沟纹也加深和扩张。
衰老性肌肤多属荷尔蒙代谢障碍所引起,中医认为是:阴血不足、肤失濡养、淤血阻络,肌肤失容。
治疗:滋阴养血、润燥生津、疏通经络、濡肌除皱。
抗衰老取穴:1、肺腧:定位: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
5寸。
主治:皮肤细腻,咳嗽气喘,潮热,鼻塞盗汗,皮肤病。
(增强表皮细胞的代谢能力)2、脾腧:定位: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
5寸。
主治:可憎强机体对营养的吸收能力,使陈新代谢的机能旺盛,促进血液循环,提高造血功能。
同时对腹痛,呕吐,泄泻,水肿,便血,水肿、气虚乏力等有显著疗效。
3、肾腧: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
5寸。
主治:内分泌失调而造成的身体过于肥胖或过于消瘦,肌肉松弛,四肢不温或月经不调。
腰痛、遗尿,遗精,白带,水肿、耳鸣等。
.4、三阴交:定位:内裸高点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经验取穴:沿内裸上横三指,胫骨内侧缘既是。
主治:调整肌体的阴阳平衡,对内分泌失调而出现的各种症状均有平衡作用,是女性常用的穴位。
另对月经不调,带下,不孕,失眠,遗精、阳痿有效。
5、曲池定位:曲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弘骨外上裸连线中点。
主治: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抗炎症的作用,可治疗喉咙肿痛,齿痛,目赤痛,瘾疹,热病等症。
6、合谷:定位:虎口直上1寸主治:头痛、齿痛、耳聋、热病等。
艾灸方法:用艾条或配合灸盒做温和灸,温热以自己适宜为准,每穴每次15-20分钟,7-10日一个疗程。
灸器推荐:背部推荐3孔灸盒,腿部推荐随身灸或单孔灸盒,曲池和合谷用艾条直接灸。
中医艾灸推荐15个超级有效穴位
中医悬灸推荐15个超级有效穴位15个超级有效穴位:1、百会穴2、风池穴3、攒竹穴4、迎香穴5、合谷穴6、内关元7、天宗穴8、中渚穴9、关元穴10、长强穴11、足三里12、三阴交穴13、委中穴、14、内庭穴、15、涌泉穴巧找穴位,巧用穴位:2、百会穴:忧郁烦躁失眠点百会属督脉的穴道,位于人体头部,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端连线的交点处。
取穴技巧:正坐、举双手,虎口张开,大拇指指尖碰触耳尖,掌心向头,四指朝上。
双手中指在头顶正中相碰触所在穴位即是。
主治:(1)按摩这个穴位,具有开窍宁神的作用,能治疗失眠、神经衰弱;(2)长期按压这个穴位,有平肝息风的作用,能治疗头痛、眩晕、休克、高血压、中风失语、脑贫血、鼻孔闭塞等疾患;(3)长期按压这个穴位,还有升阳固脱的作用,能治疗脱肛、子宫脱垂等疾患。
自我按摩:双手中指交叠,用力向下按揉这个穴位,有酸胀感、刺痛的感觉;每次按揉1-3分钟。
3、风池穴:清热醒脑还治感冒位置:属足胆经经脉的穴道,位于人体的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大概与耳垂齐平。
取穴技巧:正坐,举臂抬肘,肘约与肩同高,屈肘向头,双手置于耳后,掌心向内,指尖朝上,四指轻扶头(耳上两侧)。
大拇指指腹位置的穴位即是。
作用:(1)按摩这个穴位,具有醒脑明目,快速止痛、保健调理的功效;(2)长期按摩这个穴位,对感冒、头痛、头晕、中风、热病、颈项强痛、眼病、鼻炎、耳鸣、咽喉患病、腰痛等疾患,具有很好的调理保健效能;(3)每天坚持按摩这个穴位,对高血压、脑震荡、面肌痉挛和荨麻疹也有治疗效果。
自我按摩:用大拇指的指腹从下往上按揉,左右两穴,每天早晚各按揉一次,每次大约1-3分钟4、攒竹穴:消除疲劳眼睛好属足膀胱经经脉的穴道,在眉毛内侧端,眼眶骨上凹陷处。
主治:(1)此穴对慢性结膜炎、泪液过多、眼睑震颤、眼睛疼痛症状都有明显的疗效;(2)按摩此穴,能够缓解视力不清、眼睛红肿等症状;(3)长期按摩此位,对风热、痰湿引起的脑昏头痛、眉棱骨痛等具有明显的调理和改善作用。
中医艾灸穴位疗法
中医艾灸穴位疗法下面就详细介绍艾灸最常用的五大养生要穴:关元、命门、足三里、神阙、中脘。
关元穴:又名丹田,任脉之穴,在脐下三寸处。
关元穴是人体重要补穴之一。
主治:阳痿早泄、梦遗滑精、遗尿癃闭、小便频数、尿浊。
尿血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崩漏带下、产后出血、阴挺等妇科常见病;腹胀腹痛、腹泻痢疾,脱肛便秘等胃肠系统疾病;各种疝气、浮肿、中风脱证、一切虚劳损伤、四肢厥冷等。
命门穴:又名精宫,督脉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其气与肾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
主治:五劳七伤、虚损腰痛、尿频、遗尿、阳痿、早泄及各种虚寒病症。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三寸一横指处。
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主治:胃痛、腹胀肠鸣、呕吐、便秘、腹泻、水肿、神经疾病、急慢性乳腺炎、肠痈等。
神阙:位于腹部脐中,有调理脾胃、祛寒壮阳之功。
此穴多用隔物灸。
《类经图翼》说:“若灸至三五百壮,不惟愈疾,亦且延年。
”《医学入门》说:“凡一年四季各熏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
”具体方法:以药末填脐,上放艾炷施灸。
艾炷每次3-5壮,药末可选用肉桂粉、附子泥、蒜泥等。
中脘穴:又名太仓,任脉之穴,在脐上四寸。
具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之功效。
主治:胃脘痛、恶心呕吐、呃逆、反胃、腹胀、腹泻、溃疡病、胃下垂、浅表性胃炎、胃痉挛、消化不良、肠炎、胃神经官能症等一切胃肠病症,虚劳百损,四肢乏力等症侯。
温和灸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操作简便易学易会。
艾条灸:是以艾绒制成艾条叫做清艾条,市面上一般中药店就有售,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在选取好的的位上熏灸的方法。
如果使用的是在艾绒中加入了性温芳香等药物制成艾条药艾条,再进行熏灸,这样的方法则叫做“药条灸”。
艾条灸的方法又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等。
这里主要介绍悬起灸。
悬起灸: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所需施灸的穴位上熏灸的方法。
艾灸时,点燃的艾条一端距离皮肤约3cm,一般每穴灸5-10分钟,灸至皮肤有温热感、温热发红,而又不致产生灼痛和烧伤皮肤为宜。
【精品】艾灸穴位图解
艾灸穴位图解【好轻松艾灸穴位疗法】艾灸:自古相传的原生态健康疗法《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艾灸是一种自古相传的中医疗法,在医学典籍出自《医学入门》里的“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和《黄帝内经》里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的说法。
现在很多人都自己在家用艾灸治病,或者保健。
与拔罐、刮痧等其他中医疗法相比,艾灸的作用更好,没有副作用,操作起来更简单,花费低廉,适合普通家庭使用。
艾灸是通过艾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效应,传递到经络系统,调动人体的免疫功能,作用于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病变部位,达到驱寒邪、补阳气、通经络、调正气的目的;起防病治病,保健强身之功效;可以有病治病、未病找病、无病养生;因此达到四效合一和三位一体的作用。
这是其他中医疗法不具备的.学会了艾灸,就等于给自己请了一位全能的家庭医生,大病小病都能治,没病也能防病保健养生。
这么好的健康方法,每个人都应该掌握。
艾灸手法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
2、间接灸:用药物将艾炷与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
如生姜间隔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等。
3、艾条灸:艾条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施灸者即艾条灸疗法,操作常分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4、温灸器灸、艾灸盒灸:临床常用的有中华经络灸棒、随身灸、火龙罐灸、艾灸盒(一孔、二孔、三孔).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
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俞穴火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
中华经络温灸棒随身灸火龙罐灸温灸盒临床医学常用艾灸病症颈椎病的艾灸疗法【临床表现】:呈慢性发病,多数患者渐渐感到肩、臂、手的疼痛、麻木,头痛头晕,颈不僵硬,甚至握力减弱,肌肉萎缩,也可出现下肢无力或二便失常。
颈肩或上肢活动功能受限,病变棘突及患侧肩胛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扪及条索状硬结。
1、常坐不动,颈椎有压力,长久下来,会引发颈椎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保健艾灸穴位和作用介绍(附穴位图)(转载)
足三里:是中老年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要穴,还可调和脾胃功能,补益肾精,疏通筋骨,健步强腰。
2.关元:是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要穴,能温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和血。
3.气海:是大补元气,总调下焦气机,养生保健的要穴,能培补元气,调理气机。
4.神阙:是保健益寿的要穴,可温补元阳,健运脾胃。
5.大椎:是振奋阳气,强壮保健的要穴,能清脑宁神,增强智力。
6.身柱:是小儿防病保健的要穴,能通阳理气,补益虚损,健脑增智,宣通肺气。
7.膏肓:是古代常用养生保健穴之一,可宣通阳气,强身健体,补虚益损。
8.涌泉:是老年保健灸的要穴,能宁神开窍,补肾益精,舒调肝气。
9.命门:是滋肾壮阳,养生保健的要穴。
10.三阴交:是妇女保健灸的要穴,有健运脾胃,疏肝益肾,调经和血,主生殖的功效。
除以上10个穴位外,还有曲池、中脘、风门、脾俞、肾俞、阳陵泉等保健灸用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