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大数的认识
《大数的认识》(同步练习)-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数学四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重组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 1.1.1 亿以内数的认识1.1亿以内数的认识2 1.1.2亿以内数的读法3 1.1.3亿以内数的写法4 1.1.4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5 1.1.5 大数的改写6 1.2.1 数的产生和十进制计数法 1.2 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和亿以上数的认识7 1.2.2亿以上数的认识8 1.2.3亿以上数的改写9 1.3.1计算工具的认识 1.3 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10 1.3.2用计算器计算11 1.4.1整理和复习 1.4整理和复习12 1.5.1 1亿有多大 1.5 1亿有多大(设计者.王寒松杜锋张艮娟张娟)二、课时作业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课题1.1)一、忆一忆1. 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有()。
2. 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千是()。
3.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4. 读出下面各数。
2365 读作();3006 读作();3060 读作()。
二、练一练1. 填一填。
(1)10个一万是(),10个十万是(),10个一百万是()。
(2)一个五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万位,这个数是()位数。
2. 说一说,拨一拨。
同桌之间一个说出数字,另一个用计数器拨出这个数。
三、举一反三1、从个位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百万位。
万级表示几个(),它包含的数位有()。
2、世界上最大的海是太平洋的珊瑚海,总面积约为4791000平方千米。
横线上的数是一个()位数,“9”在()位上,表示()个()。
四、知识归纳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认识大数的知识点总结

认识大数的知识点总结一、数的分类和性质数是研究数量的概念集合,是研究数量关系、消除数量抽象规律的科学。
数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
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
无理数是指不是有理数的实数。
那么大数属于有理数还是无理数呢?1.1 大数的分类大数是指绝对值很大的数字。
一般来说,绝对值大于一定的数量级的数可以被称之为大数,其上界与下界则无法准确地划定。
大数首先是整数,然后再细分为自然数、质数、合数、偶数、奇数、完数和无理数等等。
1.2 大数的性质大数具有以下性质:(1)无限性:大数是无限的,没有一个绝对的上界;(2)可任意增减:大数可在原有数的基础上进行加减运算;(3)不易确定大小:两个大数之间的大小无法通过人脑直观确定,需要通过计算;(4)有质数分解:大数可以分解为若干质数的乘积;(5)隐藏规律:大数虽然数量庞大,但蕴含着许多规律和特性;(6)应用广泛:大数在数学、物理、工程、经济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以上,简单地论述了大数的分类和性质,让我们继续深入了解大数。
二、大数的表示方法和计算大数的表示方法和计算一直是数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们不断探索的问题。
因为一般的算数运算都是在有限范围内进行的,大数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尤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2.1 大数的表示方法大数通常有以下几种表示方法:(1)普通方法:按照每一个数字位进行单独表示,例如1234567890;(2)科学计数法:采用科学计数法进行表示,例如1.23456789 × 10^9;(3)指数形式:采用指数形式表示大数,例如2^64。
2.2 大数的计算方法大数的计算一般会采用科学计数法,可以通过对每一位数字进行运算,并根据运算结果重新计算幂次方。
同时,在计算机科学领域,还有许多专门用来处理大数计算的算法,例如大数加法、大数减法、大数乘法和大数除法等。
这些算法是针对大数的特点进行设计的,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大数的计算。
以上是大数的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的简要介绍,下面我们来介绍大数的一些具体应用。
大数算法之大数加减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大数算法之大数加减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大数算法是指用于处理超过计算机所能直接表示的整数的算法。
在日常生活和工程领域中,经常会遇到需要进行大数计算的情况,例如金融领域的精确计算、密码学的加密算法等。
大数加减法是其中最基本且常见的运算,本文将着重介绍大数加减法的算法原理和步骤。
大数加法指的是对两个甚至更多的大整数进行相加运算。
由于计算机的数值范围有限,无法直接处理超出其表示范围的大整数。
因此,为了进行大数加法,需要借助特定的算法来实现。
大数减法则是对两个大整数进行相减运算。
同样地,由于计算机的表示范围有限,需要采用特殊的算法来处理超出范围的运算。
本文旨在探讨大数加减法的算法原理和步骤,并分析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同时,还将对大数算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探讨改进方向,以提升其执行效率和精确度。
通过深入了解和学习大数加减法算法,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算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效的数值计算方法。
在大数据处理和科学计算等领域,大数算法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和了解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大数加减法的相关内容:1. 引言:介绍大数算法的背景和概述,引发读者对大数算法的兴趣。
2. 正文:2.1 大数加法:- 介绍大数加法的概念和应用:说明大数加法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的重要性,例如在金融、科学计算、数据处理等领域的应用案例。
强调大数加法的特点,即能够运算超出常规整数范围的数值。
- 大数加法的算法原理和步骤:详细说明大数加法的运算原理和具体步骤。
包括进位的处理、借位的处理以及运算过程中的数值对齐等关键步骤。
分析各种特殊情况,例如加法中出现不同位数的数值、进位和借位的处理等。
2.2 大数减法:- 介绍大数减法的概念和应用:阐述大数减法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的应用场景。
例如在金融领域的差值计算、减法运算超过常规整数范围的数值等。
《大数的认识》集体备课-定义说明解析

《大数的认识》集体备课-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大数是指非常巨大的数字,通常超过我们平常所能体会和处理的范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不断扩展,大数的概念也越来越重要。
在各个领域中,大数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于大数的认识以及如何处理大数成为了非常必要的一门技能。
本篇文章旨在全面介绍大数的概念、特点、应用以及认识方法。
首先,我们将给出对大数的定义和范围,以便于读者对大数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其次,通过探讨大数的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大数的本质和与其他数字的区别。
接着,我们将介绍大数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包括科学研究、工程技术、金融经济等。
这将帮助读者认识到大数的重要性以及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同时,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大数,我们将提供一些认识大数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学习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和处理大数,从而提高我们对大数的认知水平。
最后,我们将总结大数的认识方法,强调对大数认识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对大数的研究和应用的前景。
通过本文的阅读,希望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大数的概念、特点、应用和认识方法,从而提高对大数的认识水平,并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数的认识对于我们的发展和进步至关重要,相信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我们能够更好地探索和理解大数的奥秘。
请随我继续阅读本文,一起来认识大数的魅力吧!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的结构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给出了本文的概述,简要介绍了大数的概念和本文的目的。
通过概述,读者可以初步了解大数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包括四个小节:什么是大数、大数的特点、大数的应用和大数的认识方法。
在“什么是大数”小节中,我们将介绍大数的定义和特点以及与小数的对比。
在“大数的特点”小节中,我们将深入讨论大数的几个主要特点,包括位数多、操作复杂等。
在“大数的应用”小节中,我们将阐述大数在现实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如金融领域、粒子物理学等。
沪教版四上2.1大数的认识课件(共15页PPT)

…
千 亿
百 亿
十 亿
亿
千 万
百 万
十 万
万
千
百
(一)
十个
这些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数级 … 亿 级
万级
个级
数 千 百十 千百十 … 亿 亿 亿亿 万 万 万 万 千 百 十 个
位 位 位 位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计
数 单 位
…
千 亿
百 亿
计
数
千百十
千百十
单
亿亿亿 亿万万万万 千百十一
位
数 千百十
千百十
亿亿亿亿万万万万
位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我们学习了哪些数位?它们相对应的计数单位又是什么? 整数数位顺序表
数 千 百十 千百十 … 亿 亿 亿亿 万 万 万 万 千 百 十 个
位 位 位 位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计
数 单 位
(4)一个数是由2个千万、3个十万、5个千和2个一 组成的,这个数是( 2 0 3 0 5 0 0 2 )。
(5)730250039是(九 )位数,最高位是( 亿 )位, 其中从右往左数起,第一个“3”表示(3个十 ); 第二个“3”表示(3个千万 )。
(6)有一个十一位数,每一级的最高位上都是2, 最低位上都是3,这个数是( 203 2003 2003)。
十 亿
亿
千 万
百 万
十 万
万
千
百
(一)
十个
按照我国习惯计数习惯,把数进行了分级,你知道怎样分的吗? 从右起每四个数是一级。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上的数是“个级”,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一”; 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上的数是“万级”,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万”; 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上的数是“亿级”,亿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亿”;
四年级数学生活中的大数的特色作业

四年级数学生活中的大数的特色作业一、大数的认识与理解1.1 什么是大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数字都非常的大,比如说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米,这个数字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大数。
还有一些其他的例子,比如说一个人的年龄、一个城市的人口、一个国家的面积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1.2 大数的特点大数有以下几个特点:(1)位数多:大数通常都有很多位,比如说上面提到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就有8848这个数字。
(2)数值大:大数的数值通常都比较大,比如说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就是8848米。
(3)表示范围广:大数可以表示很多不同的范围,比如说一个人的年龄可以表示他的成长过程,一个城市的人口可以表示这个城市的发展情况,一个国家的面积可以表示这个国家的土地资源等等。
二、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2.1 测量和计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数经常用于测量和计算。
比如说我们在购买家具时需要测量房间的大小,这时就需要用到大数;在进行数学计算时也需要用到大数,比如说在解决一些复杂的几何问题时就需要用到较大的数值来进行计算。
2.2 比较大小由于大数的数值较大,所以在比较大小时也需要用到大数。
比如说在比较两个城市的人口数量时,我们需要将这两个城市的人口数量转换成相同的单位(如人/平方公里),然后再进行比较。
这样才能更准确地判断哪个城市的人更多。
2.3 描述特征和规律大数还可以用来描述一些特征和规律。
比如说在研究地球表面的海拔高度时,我们可以用一个大数来表示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在研究气候变化时,我们可以用一个大数来表示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
这些都是通过使用大数来描述特征和规律得到的结果。
三、如何学习好大数3.1 建立正确的观念要想学好大数,首先就要建立正确的观念。
要知道大数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就可以轻松地应对各种情况。
同时还要明确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大数的意义。
大数的认识-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大数的认识-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百以内的大数;2.掌握大数的认识、读法和写法;3.能够理解大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读数、写数的方法;2.掌握大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教师要准备好教案和授课内容;2.准备好黑板、白板、教具等教学资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可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如比较 25 和 75 的大小,引出大数的概念;2.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大数?大数和小数有什么不同?2. 认识大数1.指出百以内的数都是小数,百以上的数都是大数;2.认识千、万的概念,比较大小,如 1000 和 5000;3.引导学生认识亿、兆等更大的数,并比较大小。
3. 读数和写数1.给学生一个大数,让他们朗读;2.然后让学生将其写出。
–如果学生不清楚如何写大数,可以先让他们写出几个小数进行练习;–解释大数的读写方法;4. 大数和小数1.比较大数和小数的差异,引导学生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2.给出一些组合数字,如 54.20,72.55 和 98.19 等等,让学生辨认哪个是大数,哪个是小数;3.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大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
5. 练习1.让学生通过默写和口算来巩固所学内容;2.给学生一些练习题,以便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默写所学内容;2.完成练习题;3.整理笔记,复习所学内容。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数、认识了大数的读法和写法,并且掌握了大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对所学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完成了老师布置的练习题后,他们有了更好的掌握度。
四年级上册数学《1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赌法和写法》听课笔记

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听课笔记一、导入教师行为:1.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与学生互动,询问学生:“你们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数是多少吗?我们如何读出和写出这些大数呢?”1.2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这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大数。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好奇。
•认真聆听教师的导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教学过程2.1 亿以内数的读法教师行为:•详细介绍亿以内数的读法规则:从高位到低位,每四位一级,分别读作“亿”、“万”等。
•给出几个具体的例子,如32546000读作三千二百五十四万六千。
•组织学生进行读数练习,从简单的数开始,逐渐增加难度。
•强调读数时的注意事项,如零的读法、每级的读法等。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理解亿以内数的读法规则。
•跟随教师的例子进行读数练习,逐渐掌握读法。
•积极参与练习,注意读数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过程点评:•教师通过详细的讲解和具体的例子,使学生清晰地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法规则。
•适当的练习环节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2 亿以内数的写法教师行为:•详细介绍亿以内数的写法规则:根据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依次写出每一位。
•给出几个具体的例子,如“三千二百五十四万六千”写作32546000。
•组织学生进行写数练习,从简单的数开始,逐渐增加难度。
•强调写数时的注意事项,如零的写法、每级的写法等。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理解亿以内数的写法规则。
•跟随教师的例子进行写数练习,逐渐掌握写法。
•独立完成写数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过程点评:•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亿以内数的写法规则。
•学生通过实践练习,加深了对写法的理解和记忆。
三、板书设计(提纲式)1.亿以内数的读法•规则:从高位到低位,每四位一级•例子:32546000读作三千二百五十四万六千2.亿以内数的写法•规则:根据读法从高位到低位写出每一位•例子:“三千二百五十四万六千”写作32546000四、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大数的认识》单元检测卷及参考答案

《大数的认识》单元检测卷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30500000是由()个千万和()个十万组成的。
2、7089052300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8在()位上,表示(),5在()位上,表示()。
3.一个自然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后所得的近似数是586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4.一个五位数,最低位上的数是8,最高位上的数是3,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数的2倍,最高的三个数位上的数相加之和与最低的三个数位上的数相加之和都是18。
这个五位数是()。
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4000000=()万20000000000=()亿30905400≈()万5537009300≈()亿60( )2400000≈60亿120()900≈121万6.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某大学到火车站的距离约为12100 米。
读作:()(2)A市到B市的距离约为2702000 米。
读作:()(3) 某校图书馆共有132485 本书。
读作:()。
(4) 某饮料厂去年的销售额为1300260000元。
读作:()7.写出下面的数。
(1) 由四十万、五万、六千和七组成的数写作:()(2) 50000000+400000+600写作:()(3)十亿五千零六十万八千写作:()8.有一个自然数,它的千万位和千位上的数都是9,其余数位上的数都是0。
(1) 这个数写作()(2)这个数读作()(3)这个数是()位数,最高位的计数单位是()。
(4)这个数“四舍五人”到万位约是()万。
9.用0、1、0、8、2、9、5这七个数字组成七位数。
(1) 组成的最大七位数是()。
(2)组成的最小七位数是()。
(3)组成的最大七位数和最小七位数的差是()。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读40025600时,只读出一个0。
()2.1个万、1个千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10000100010。
()3,一个七位数不一定比一个八位数小。
《大数的认识》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完成家庭作业,包括计算题、应用题等
完成课堂练习,包括口算、笔算等
作业要求
作业提交:通过班级微信群或QQ群提交
作业内容:完成课后习题,包括大数的读、写、比较等
作业时间:课后1小时内完成
作业批改:教师在24小时内批改并反馈
07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能力等
学生自评:学生自我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汇报人:
感谢观看
提出问题:如何表示大数?
引出课题:大数的认识
讲解新课
引入大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大数的意义和用途
讲解大数的读法和写法,让学生掌握大数的基本知识
通过实例讲解大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大数的计算技巧
引导学生思考大数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练习
练习一:数一数,写出数字
练习三:计算加减法,写出数字
掌握大数的读法、写法和计算方法
理解大数的意义和性质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03
教学内容与过程
导入新课
引入生活中的大数,如: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
引导学生观察大数的特点,如:位数多、数字大等
练习四:应用题,写出数字
练习二:比较大小,写出数字
归纳小结
大数的认识:理解大数的概念,掌握大数的读写方法
数位顺序表:理解数位顺序表的含义,掌握数位顺序表的使用方法
数位顺序表与数位顺序:理解数位顺序表与数位顺序的关系,掌握数位顺序表的使用方法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2.1 大数的认识(课件) (2)

② 123456是一个六位数,它里面有: 12个万和3456个一。
③ 123456是一个六位数,它里面有: 123456个一。
① 1234567890是一个十位数,它里面有: 11个个十十亿亿、22个个亿亿、33个个千千万万、44个个百百万万、55个个十十万万、 66个个万万、77个个千千、88个个百百和99个个十十。
508070021000
五千零八十亿七千零二万一千
4000000600
四十亿零六百
261 6300 3 4 7 10 0 0 0
>
西藏 2 6 1 6 3 0 0 浙江 4 6 7 6 9 8 0 0 云南 4 2 8 8 0 0 0 0 福建 3 4 7 1 0 0 0 0
1. 先比数位,数位多的数就大。 2. 数位一样,再比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 3. 最高位一样,依次向下比。
② 1234567890是一个十位数,它里面有: 12个亿、3456个万和7890个一。
③ 1234567890是一个十位数,它里面有: 1234567890个一。
0个一
从高位读起,先读数字,再读数位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万级按四位数读,读完加个“万”,再读个级。
8 八7千万6七百5万六4十万3 五2万四1千三读百作二:十一
10个百万是一千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百万是一千万 百万位后面是千万位 千万位上的数表示 有几个千万
数位:千万位 计数单位:千万
最高的数级是哪个?
第二课时
① 123456是一个六位数,它里面有: 11个个十十万万、22个个万万、33个个千千、44个个百百、55个个十十和6个一。
末尾0不读,中间0要读; 先读亿级,再先读读万万级级,,最再后读读个个级级 中间连续的0,只读1个;
大数的认识评课意见和建议

大数的认识评课意见和建议1. 引言哎呀,谈到“大数的认识”,大家是不是觉得有点儿枯燥?其实不然,学好大数这块儿内容,可是很有意思的哦。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这些数字都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让这部分知识更生动、更有趣,提升大家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2. 教学内容的设计2.1 内容的切入点首先,我们得搞清楚,啥是“大数”。
如果老师们一开始就把一堆数据丢给学生,可能会让他们感觉像是被扔进了数据的海洋。
咱们可以先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场景入手,比如说一个大企业的员工人数,或者一个大型运动会的观众数量。
这样一来,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大数的实际意义,就不会觉得乏味了。
2.2 结合实际,生动讲解讲解时,别只是用枯燥的数字说事儿,得多用点儿实际案例。
比如说,用一个篮球场能容纳多少人来引入,接着再逐步引导到上百万人的情况。
这样,学生就能直观地把这些大数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增加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3. 教学方法的改进3.1 互动式教学咱们的课堂不妨多一些互动环节。
比如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或者利用游戏的方式来加深对大数的认识。
举个例子,可以设计一个“数字挑战赛”,看看哪一组能最快算出某个大数在实际中的应用场景。
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3.2 可视化工具的使用有时候,文字和口头讲解不够直观,咱们可以利用一些图表和可视化工具。
这些工具能够将抽象的大数变得更加具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比如,利用柱状图、饼图等图示方式来展示数据,让学生一目了然。
这就像是给枯燥的数字加了点儿颜色,使得学习变得更生动。
4. 课后活动的安排4.1 设计趣味作业课后作业也要注重趣味性。
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自己的“大数项目”,比如说编排一个大型活动的参与人数统计,或者设想一个大企业的年度销售额。
这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还能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大数的理解。
4.2 鼓励自主学习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咱们还得鼓励学生在课外也多动脑筋。
四年级上册数学《1大数的认识:求近似数(例7)》听课笔记

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识:求近似数(例7)》听课笔记一、导入教师行为:1.1 开始课堂前,教师询问学生:“当我们要表示一个非常大的数时,比如我们国家的人口数量,但不需要精确到每一位,我们通常会怎么做呢?”1.2 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求近似数”的概念,简要解释为什么要学习求近似数。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尝试回答。
•认真聆听教师关于“求近似数”的解释,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好奇。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求近似数的必要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2.1 讲解近似数的概念教师行为:•详细介绍近似数的定义,并举例说明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近似数。
•强调四舍五入法的基本原则,并解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理解近似数的定义和四舍五入法的基本原则。
•跟随教师的例子,尝试自己判断并选择合适的近似数。
过程点评:•教师讲解清晰,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近似数的概念和四舍五入法的应用。
2.2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教师行为:•演示如何使用四舍五入法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特别是当这个数位于两个整数之间时如何判断。
•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给出一些具体的数字,让学生自行进行四舍五入操作。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教师的演示,理解四舍五入法的操作步骤。
•积极参与练习,尝试使用四舍五入法来求近似数。
过程点评:•教师在演示和练习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和支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四舍五入法。
2.3 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行为:•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估计某个城市的居民数量、计算某次考试的平均分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求近似数。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近似数,并解释其合理性。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问题,理解问题的实际需求。
•运用所学知识,尝试求解近似数,并解释其选择的原因。
过程点评:•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板书设计(提纲式)1.近似数的概念•定义•应用场景2.四舍五入法•基本原则•操作步骤•实例演示3.实际应用•估计城市居民数量•计算考试平均分四、作业布置•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题,巩固求近似数的知识。
六年级冀教版数学上册电子课本

六年级冀教版数学上册电子课本六年级冀教版数学上册电子课本第一章为什么学数学数学是一门系统性较强的学科,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应用工具。
本章主要介绍数学的作用。
1.1 数学的应用领域1.2 数学对我们的启示1.3 数学的难度与挑战第二章大数加减法本章主要属于多位数的加减法。
要求学生学会用竖式和加减的配合方法解决大数的加减问题。
2.1 大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2 多位数的竖式加法2.3 多位数的竖式减法2.4 多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三章认识容积本章重点介绍立体图形的概念和容积的计算方法。
要求学生能够用公式计算立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容积。
3.1 立体图形的概念3.2 比较容积大小3.3 计算立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容积3.4 常见容器的容积计算第四章小数的四则运算本章重点介绍小数的四则运算。
要求学生了解小数点的位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掌握分数和小数的转换方法。
4.1 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4.2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4.3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4.4 分数和小数的转换第五章相反数和绝对值本章介绍两个重要的概念:相反数和绝对值。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它们的概念和运用方法。
5.1 相反数的概念和性质5.2 相反数的应用5.3 绝对值的概念和性质5.4 绝对值的应用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本章介绍平面图形的概念、性质和分类。
要求学生学会用尺规和直尺三角形求图形的面积。
6.1 角的概念和性质6.2 三角形的分类和性质6.3 四边形的分类和性质6.4 尺规作图和直尺三角形求面积第七章时、分、秒的认识本章介绍时间的概念、单位和运算。
要求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时间单位表示时间,计算时间差和时间间隔。
7.1 时间的概念和表示方法7.2 时间单位的换算7.3 计算时间差和时间间隔7.4 研究时间的规律第八章成倍增长与成比例本章介绍相似和比例的概念和性质。
要求学生能够用比例表示同种物品的不同数量、解决类似百分数的计算问题。
8.1 相似和比例的概念和性质8.2 比例的表示和计算8.3 百分数和百分数综合问题8.4 研究物体的成倍增长规律第九章推理和归纳本章介绍数形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1单元 大数的认识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1单元大数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大数的认识和朗读。
2.辨认数位和数值的关系。
3.掌握大数的比较大小。
二、教学重点
1.认识大数的构成和读法。
2.掌握数位与数值的关系。
3.进行大数的比较大小。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大数的位值关系。
2.掌握大数的读法和写法。
四、教学准备
1.大数卡片。
2.书写工具。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大数的重要性。
2. 学习新知识
•引导学生观察大数卡片,认识千位、百位、十位、个位的位置关系,叫读大数。
3. 讲解重点
•通过比较不同位数的大小,引导学生掌握大数的比较方法。
4. 练习
•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加深学生对大数认识的理解。
第二课时
1. 复习
•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巩固大数的读法和位值关系。
2. 学习新知识
•继续进行大数的比较练习,强化学生的比较大小能力。
3. 讲解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比较符号(>、<、=)来判断大数的大小。
4. 练习
•设计游戏或小组活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大数认识的理解。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正确读写大数,掌握大数的位值关系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同时,应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大数知识。
以上是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巩固,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与量
课内练习 1.填空。
(1) 一万一万地数: 10个一万是( ); 10个十万是( ); 10个一百万是( ); 10个一千万是( ); 10个一亿是( ); 10个十亿是( ); 10个一百亿是( )。
一百万里有10个( ) 有100个( ) (2)一(个)、十、百、千、万……都是( ),
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
(3)从个位向左数,第五位是( )位,它的记数单位是( );第九位是( )位,它的记数单位是( )。
2.读出下面的数。
第二单元 数和量 1.大数的认识(1)
老师的话:
读数要从高位起,哪位是几就读几。
每级末尾如有0,不必读出记心里。
万级末尾加读“万”,亿级末尾加读“亿”。
17×30 = 119×5= 900-399= 816÷4= 156-78= 320÷40= 125×80= 775+25= 24×50= 40×25= 123-83= 268+68=
复习与提高
课后练习
1. 细心填一填。
(1)与千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 )和( )。
(2)万级的数从右往左排,数位分别是( )、( )、 ( )、( )。
(3)10056000里面有( )个万和( )个一。
(4)40205500000是由( )个亿和( )个万组 成的。
(5)52400000中的“5”在( )位上,表示( )个( );“4”在( )位上,表示( )个( );
2. 读一读。
75001200 60600025 2080000406 35000035 1001010001 1020088093
耐心试一试。
读数时能读出两个零的最小五位数是( ),读作( );读数时能读出两个零的最大六位数是( ),读作( )。
开心玩一玩。
用四个6和3个0写出七位数,使读的时候; (1)读出两个0: (2)读出一个0: (3)读出三个0: (4)不读出0:
0 ÷
311 = 390÷39 = 881+119 =
4×250 = 651+87 =
365-212= ( ) +75=75 861-( )=61
( )-145=145
35×
( )=350 ( )+312=312
( )÷
9 = 81
数与量
参考答案
课内练习
口算510 595 501 204 78 8 100000 800 1200 1000 40 336
1(1)十万一百万一千万一亿十亿一百亿一千亿十万万
(2)计数单位十
(3)万万亿亿
2、二百三十万八千零五十八万七千万七千零七二千一百二十万一千二百二十
课后练习
口算0 10 1000 1000 738 153 吧0 800 290 10 288 729
1(1)百位万位(2)万位十万位百万位(3)1005 6000(4)412 550 (5)千万 5 千万十万 4 十万
2、七千五百万一千二百六千零六十万零二十五二十亿八千万零四百零六零九十三三千五百万零三十五十亿零一百零一万零一十亿二千零八万八千;耐心试一试:10101 一万零一百零一990909 九十九万零九百零九
开心玩一玩:(1)6066006 6066060 (2)6606060 6606006 (3)6060606 (4)6666000 6606600 6006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