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第一节认识区域(共39张)PPT课件
合集下载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认识区域(课堂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认识区域(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98efa28a8bd63186bcebbc7f.png)
14
三、区域的特征
15
区域的特征
➢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
影响,构成严格统一的整体。 举例: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
16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
17
区域的特征
➢差异性: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
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举例:我国南方北种植业的差异
A.开放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层次性
2.西气东输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C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
3.青藏高原区的耕作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河谷地带,
这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B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综合性 D.开放性
4.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A
①热量带 ②干湿区 ③我国三大自然区 ④文化区 A.① ② B.② ③ C.② ④ D.③ ④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认识区域
考纲要求: 1.区域的含义 2.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
1
甘肃省干湿区的划分
2
读课本P2甘肃省干湿区的划分,思考:
1.甘肃省降水的分布特点?并解释原因。 2.甘肃省分为几个干湿地区?划分的指标是什么?
该干湿区是依据 (单一或综合)指标来划分 的。 3.干湿区与降水的大致对应关系? 4.根据甘肃省干湿地区的划分归纳出区域的含义与 属性。
21
2.分析海南岛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对经济 发展的影响。
(1)海上交通便利,有利于对__外_交__往。
(2)以热带气候为主,终年高温,降水充沛,有利于
热__带_作__物_的生长。
(3)以山地、丘陵和台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生物资
源丰富,有利于发展_经_济__作_物__, 但不利于粮__食_生__产。 (4)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为_工_矿__业_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
三、区域的特征
15
区域的特征
➢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
影响,构成严格统一的整体。 举例: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
16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
17
区域的特征
➢差异性: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
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举例:我国南方北种植业的差异
A.开放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层次性
2.西气东输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C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
3.青藏高原区的耕作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河谷地带,
这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B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综合性 D.开放性
4.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A
①热量带 ②干湿区 ③我国三大自然区 ④文化区 A.① ② B.② ③ C.② ④ D.③ ④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认识区域
考纲要求: 1.区域的含义 2.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划
1
甘肃省干湿区的划分
2
读课本P2甘肃省干湿区的划分,思考:
1.甘肃省降水的分布特点?并解释原因。 2.甘肃省分为几个干湿地区?划分的指标是什么?
该干湿区是依据 (单一或综合)指标来划分 的。 3.干湿区与降水的大致对应关系? 4.根据甘肃省干湿地区的划分归纳出区域的含义与 属性。
21
2.分析海南岛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对经济 发展的影响。
(1)海上交通便利,有利于对__外_交__往。
(2)以热带气候为主,终年高温,降水充沛,有利于
热__带_作__物_的生长。
(3)以山地、丘陵和台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生物资
源丰富,有利于发展_经_济__作_物__, 但不利于粮__食_生__产。 (4)矿产资源种类较多,为_工_矿__业_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节《认识区域》优质课件(共27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节《认识区域》优质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bc6f3a50242a8956aece44d.png)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一单元第1节《认识区
域》优质课件(共27张 PPT)
2020/9/26
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 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 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特点: 1)、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限 2)、有明确的区域一特征 3)、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 所区别
3、区域的划分
1)、单一指标 例如:以降水、积温等
甘肃省的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通 过降水量与蒸发量对比,将甘肃省划分为四个 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 旱区
2)、综合指标
如根据自然条件差异,将我国划分我三大 自然区,按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将我国划分我 三大经济地带
4、区域划分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
(4)连接亚洲和大洋州、太平洋和印度洋。是我国通往 东南亚、非洲、欧洲的海上通道,海运交通位置重要。
海陆位置、相互位置、交通位置
2、海南岛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对经济发 展的影响?
(1)四面环海,海上交通便利,利于对外交往。 (2)以热带气候为主,终年高温,适宜发展高效农业。 (3)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植被茂盛, 生物资源丰富,不利于粮食生产,但有利于经济作物发展 。 (4)矿产资源种类较多,海洋生物资源、油气资源、为 工矿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5)旅游资源丰富,为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的发 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B.区域具有一 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
C.区域没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D.区域是人们在 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3.下列区域属于功能区的是 ( C) A.方言区 B.旱作 农业区 C.城市经济区D.东亚文化区
域》优质课件(共27张 PPT)
2020/9/26
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 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 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特点: 1)、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限 2)、有明确的区域一特征 3)、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 所区别
3、区域的划分
1)、单一指标 例如:以降水、积温等
甘肃省的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通 过降水量与蒸发量对比,将甘肃省划分为四个 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 旱区
2)、综合指标
如根据自然条件差异,将我国划分我三大 自然区,按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将我国划分我 三大经济地带
4、区域划分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
(4)连接亚洲和大洋州、太平洋和印度洋。是我国通往 东南亚、非洲、欧洲的海上通道,海运交通位置重要。
海陆位置、相互位置、交通位置
2、海南岛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对经济发 展的影响?
(1)四面环海,海上交通便利,利于对外交往。 (2)以热带气候为主,终年高温,适宜发展高效农业。 (3)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植被茂盛, 生物资源丰富,不利于粮食生产,但有利于经济作物发展 。 (4)矿产资源种类较多,海洋生物资源、油气资源、为 工矿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5)旅游资源丰富,为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的发 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B.区域具有一 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
C.区域没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D.区域是人们在 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3.下列区域属于功能区的是 ( C) A.方言区 B.旱作 农业区 C.城市经济区D.东亚文化区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第二第三节PPT课件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第一第二第三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029ad8b26fff705cc170a60.png)
11
判决以下区域是属于均质区还是功能区
中国主要的工业基地
京津唐
辽中南 沪宁杭
功能区
珠江三角洲
12
Hale Waihona Puke 均质区13均质区
14
区域的 空间尺 度越大, 描述的 区域特 点就越 宏观, 反之, 就越具 体、越 详细。
区域的空间尺度
15
区域的特征
1. 整体性特征
地势高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 作用、相互影响
空气稀薄
划分的区域很少 C.区域划分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了解区域内部特征 D.区域是按一定指标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划分
出的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2、下列省级行政区与其所属区与三个经济地带对应正
确的是( )D
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 B.内蒙古、陕西、西藏——西部经济地带 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地带 D.河南、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
地势:西高东低 气温:由南向北递减 降水:则东南向西北递减
2、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指标
气候 地形
32
33
34
昆仑山—阿尔金山— 祁连山—横断山
400㎜年等降水量线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东
部
季
风
区
35
区域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半干区 青藏高寒区
气候 地形
季风气候
平原、丘陵 盆地、高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气候
区 域 地 理 环 境 与 人 类 活 动
1
第一节 认识区域 区域的含义
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 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 划分出来的。
特点: (1)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界线
鲁教版高中地理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一节认识区域 (共39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一节认识区域 (共3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ad0c173a32d7375a5178033.png)
过活动,学会如何描述一个区域的特征。 • 阅读材料“区域地理学”不作知识性要求。
区域界线明确,区域之间相互联系;
界线有有虚;
“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1)区域具有
一定的界线。有的界线是明确的,有的界线是模糊 的。(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区域之撒间哈则拉具沙漠有显著的差异性。(3)区亚马域逊具平有原 一定
思考:这里的一定能换成明确吗?
区域的含义 内 区域的类型
容 提
示 区域的特征
比较图1-1、1-2、1-3、1-4所示四个自 然区域的差异
地点 景观特点(气候 、地形、 土壤、水文、植被等)
热带沙漠 例如:干燥、炎热、耐旱植物
热带雨林
径流量大,流域面积大,流域内植 被茂密 ;高大乔木为主
热带草原 大型动物生存:狮子等!
区域的特征
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
影响,构成严格统一的整体。(区域内部)
以青藏高寒区为例:
区域的特征
青 藏 高 寒 区 的 整 体 性
活动:以扬州为例谈谈区域的整 体性。
建筑?
气候湿润
沿海
水文?
农业?
人口特征?
区域的特征
差异性: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其相对的一致性,
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
高山地区 水热随海拔而变化,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
区域的类型
按内部分布状况划分,区域可划分为:
均质区:指那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例如:平原区、方言区。。。。。。)
功能区:指那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 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功能区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收或辐射的范围组 成。 (如城市经济区、京津唐工业基地。。。。。)
区域界线明确,区域之间相互联系;
界线有有虚;
“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1)区域具有
一定的界线。有的界线是明确的,有的界线是模糊 的。(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 区域之撒间哈则拉具沙漠有显著的差异性。(3)区亚马域逊具平有原 一定
思考:这里的一定能换成明确吗?
区域的含义 内 区域的类型
容 提
示 区域的特征
比较图1-1、1-2、1-3、1-4所示四个自 然区域的差异
地点 景观特点(气候 、地形、 土壤、水文、植被等)
热带沙漠 例如:干燥、炎热、耐旱植物
热带雨林
径流量大,流域面积大,流域内植 被茂密 ;高大乔木为主
热带草原 大型动物生存:狮子等!
区域的特征
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
影响,构成严格统一的整体。(区域内部)
以青藏高寒区为例:
区域的特征
青 藏 高 寒 区 的 整 体 性
活动:以扬州为例谈谈区域的整 体性。
建筑?
气候湿润
沿海
水文?
农业?
人口特征?
区域的特征
差异性: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其相对的一致性,
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
高山地区 水热随海拔而变化,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
区域的类型
按内部分布状况划分,区域可划分为:
均质区:指那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例如:平原区、方言区。。。。。。)
功能区:指那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 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功能区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收或辐射的范围组 成。 (如城市经济区、京津唐工业基地。。。。。)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节《认识区域》优质课件(共23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节《认识区域》优质课件(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f10a8130029bd64793e2c71.png)
通常现代汉语可分为七个方言区。方言是一个区域长期处于封闭
状态下形成的。造成封闭的主要原因是区域间高山或其他地理事物
的阻隔。因此,相对封闭和独立的地理环境是方言形成的主要原因。
另外,生产力水平低下,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较少,也是方言得
以延续的重要原因。
思考下列问题。
1.我们兴化地区属于何种方言区?
2.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北方 方言多还是南方方言多? 为什么?
湿润、半湿润区发展耕作业;干旱、半干旱区发展畜牧业。
【课堂探究活动1】区域的含义
概念
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基础上, 按照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地理空间。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特点
同一区域某些特征相对一致性,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区域的含义
指标
单一指标和综合指标 自然要素指标和人文要素指标
目的 了解区域存在差异,因地制宜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C)2.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B.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 C.区域没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
划分出来的
( C ) 5.西气东输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
( C ) 6.下列地理现象与西北内陆地区不相符的是
【课堂探究活动1】区域的含义
读图1—1—2和图1—1—3,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的特点
2.甘肃省可分为
区、
区、
区和
四 个干湿地区。
3.甘肃省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
4.不同干湿区的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有何差异?
。 区等
。
鲁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 第一节认识区域(共38张PPT)
![鲁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 第一节认识区域(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10060fb3b3567ec102d8af7.png)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认识区域
内容索引
一、区域的含义及特点 二、区域的类型和特征
一、区域的含义和特点
自主预习 1.概念:一定范围的 地理空间 ,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 定的 指标 划分出来的。
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 、范围或界线
2.特点 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区域的划分指标
单一指标: 干湿区、温度带、北方方言区 综合指标: 气候类型区、东亚文化区 自然要素: 干湿区、温度带、气候类型区
人文要素: 东亚文化区、北方方言区
(2)目的: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 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问:是否所有的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答:有的区域有明确的界线,有的区域没有明确的界线。
2、资源优势:岛上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矿 产资源丰富且潜力巨大。
3、政策优势:享有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
2.方言区是按自然要素特征还是人文要素特征划分的?
3.方言区有无明确的区位特征? 4.方言区界线明确吗? 5.方言区是均质区还是功能区?
单一指标
人文要素特征
有 无 均质区
从图中可看出我国南方方言比北方方言更具多样性 和地域性,这与自然地理环境有怎样的联系?
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开阔,形成大面积分布的北方方言区。
样的 联系 ,包括自然要素之间和社会要素之间的联系,
使地理空间呈现出 开放性 的特点。
中济部发家国地经中农展西带济国部和 地中村中 带经国
中经城美发国国济国市达家东地部带
开放性:以经济全球化为例
世贸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截至2013年3月2日,世界贸易组 织共有159个成员。
第一节 认识区域
内容索引
一、区域的含义及特点 二、区域的类型和特征
一、区域的含义和特点
自主预习 1.概念:一定范围的 地理空间 ,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 定的 指标 划分出来的。
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 、范围或界线
2.特点 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区域的划分指标
单一指标: 干湿区、温度带、北方方言区 综合指标: 气候类型区、东亚文化区 自然要素: 干湿区、温度带、气候类型区
人文要素: 东亚文化区、北方方言区
(2)目的: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 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问:是否所有的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答:有的区域有明确的界线,有的区域没有明确的界线。
2、资源优势:岛上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矿 产资源丰富且潜力巨大。
3、政策优势:享有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
2.方言区是按自然要素特征还是人文要素特征划分的?
3.方言区有无明确的区位特征? 4.方言区界线明确吗? 5.方言区是均质区还是功能区?
单一指标
人文要素特征
有 无 均质区
从图中可看出我国南方方言比北方方言更具多样性 和地域性,这与自然地理环境有怎样的联系?
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开阔,形成大面积分布的北方方言区。
样的 联系 ,包括自然要素之间和社会要素之间的联系,
使地理空间呈现出 开放性 的特点。
中济部发家国地经中农展西带济国部和 地中村中 带经国
中经城美发国国济国市达家东地部带
开放性:以经济全球化为例
世贸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截至2013年3月2日,世界贸易组 织共有159个成员。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节《认识区域》优质课件(共30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节《认识区域》优质课件(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8fc5e37af1ffc4fff47ac24.png)
版
纳
云南印象 丽江
云南印象 大理
பைடு நூலகம்
云南印象 临沧
云南印象 迪庆
云南印象 怒 江
云南印象 保 山
云南印象 德宏
什么是区域?
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 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 划分出来的。
200mm 400mm
800mm
中国四大地 理区域
教师 队伍
校园 景色
装备
在哪?
昆一中
交通
医院 远近
餐饮 文化
超市 商铺
学校 管理
信息 网络
什么是区域?
区域具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区域内某些特征相对一 致 区域间有明显的差异性 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
Compulsory Course 3
必修三 第一单元 第一节
授课教师:李寒飞
指导教师:余晶
官渡区第二中学
认识区域
1.
何为区域?
言 方 一 起 来 尬
云南印象
云南印象 昭通
云南印象
曲 靖
云南印象
文
山
云南印象 昆明
云南印象 玉溪
云南印象 红河
云南印象 楚雄
云南印象 普洱
云南印象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认识区域课件 鲁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第一节 认识区域课件 鲁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096a4fb55acfa1c7aa00cceb.png)
B.区域内部的特征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市于2008年8月
正式开工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图乙为标志园内分
界线标志物模型。该标志物应位于图甲中的________处(填
代号)。
[解析] 第(1)题,可利用排除法解题。图甲中三类 干湿地区各自独立,水田、旱地、牧区之间以差异为主, 没有内在联系;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相对一致性; 图 甲中三类干湿地区是并列关系,而并非包含关系;三个 干湿地区的界线是一个过渡带,并非明确的界线。第(2) 题,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南北地理分界线,与800毫 米年等降水量线基本吻合。
三、热点探究 5.中石油集团2011年12月30日消息称,西气东输二 线建成投产时间表已确定:上海、广深、广南支干线, 分别于2012年3月30日、6月30日、9月30日前建成投产, 其他支线加快建设步伐,2012年年底全部建成投产。那 么西气东输体现了区域的什么特征? 提示:西气东输反映了我国西部落后区域与东部经 济发达区域的经济联系,体现了区域的开放性特征。
性的统一 方法人为划分的
内涵
阐释
有一定的 范围有大有小,界线往往有过渡性特征,是
范围或界 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地带”,如干湿地区;
线
但有的界线明确,如行政区
分级性、多级性或层次性,即区域具有级别
差异,如下图所示: 有一定的
体系结构
巧用“一二三”记忆区域的相关知识 “一”指区域的含义中的“一定”:一定范围的地 理空间、一定的划分标准。 “二”指区域划分的两种指标:单一指标与综合指 标、自然要素特征与人文要素特征。 “三”指区域的三个特点: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 范围或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 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1《认识区域》ppt课件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1《认识区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08ec1e19e8b8f67d1cb981.png)
2.教材P6图1-1-7 本图旨在通过区域之间经济要素的流动,说明区 域的开放性。阅读本图应明确以下两个问题: (1)导致区域间经济要素流动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由于区域之间差异的存在,相互提供需求, 从而形成了区域之间的联系。
(2)区域间的经济要素是怎样流动的? 提示:一方面落后地区可以向发达地区输出自然 资源、劳动力;另一方面发达地区也可以向落后地区 提供资金、信息、产品等支持,这就使得区域之间联 系加强,表现出了较强的开放性。
域
;B区域
。
(2)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
从A区域流向B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
从B区域流向A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
①资金 ②劳动力 ③技术、管理 ④原料、燃料
⑤劳动密集型产业
(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归纳图表 能力。由题目和图表提供的有效信息可得出A、B 两区域发展经济的各自相对优势:A区域:沿海, 则海陆交通便利;每万人大学生人数多,劳动力素 质高;从GDP上看是B区域的三倍,城市化水平是 其两倍,得出其经济发达;每单位GDP能耗低反映 出A区域的科技水平高;从产业结构比看出其产业 结构已较成熟合理。B区域:其劳动力丰富,煤铁 资源多,人均耕地多。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52021/9/152021/9/152021/9/159/15/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5日星期三2021/9/152021/9/152021/9/15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52021/9/152021/9/159/15/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52021/9/15September 15,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52021/9/152021/9/152021/9/15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节《认识区域--西北地区》优质课件(共26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节《认识区域--西北地区》优质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3072e20964bcf84b9d57b86.png)
◇ 8.资源
读图探究一
P15北边陲
2.范围
—面积约占全国的30%
3.人口
约占全国的4%,其中汉族约占2/3 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 和哈萨克族
◇ 4.地形 —坦荡高原、内陆盆地
我国第二大盆地 风积地貌发育典型
第 二 级 阶 梯
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中国地理分区
丽江市玉龙县民族中学 陈 丽
我国第二大高原, 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
读图探究二
P151
图3-7-2 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
1.三个地区的降水量有何差异? 越往西,降水越少
2.三个地区的年温差有何区别? 越往西,年温差越大
5.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全年干旱少雨, 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
思考
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 遥远
地形:山脉阻隔湿润气流
来自海洋的湿润 气流难以到达
降水稀少, 气候干旱
连连看
6.植被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荒漠 降水量减少
7.河流
海陆位置:深居内陆, 距海遥远
地形:山脉阻隔湿润气流
来自海洋的湿润 气流难以到达
降水稀少, 气候干旱
河流少, 内流河为主
1.河流的径流补给与气温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2.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3.冬季断流
中国地理分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东
青藏高寒区
部
季
风
区
中国地理分区
丽江市玉龙县民族中学 陈 丽
纬
地 理 位
度决 位定 置
热量 (气温)
气
置海
候 自 水文
的 陆 决 水分
形 然 土壤
读图探究一
P15北边陲
2.范围
—面积约占全国的30%
3.人口
约占全国的4%,其中汉族约占2/3 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 和哈萨克族
◇ 4.地形 —坦荡高原、内陆盆地
我国第二大盆地 风积地貌发育典型
第 二 级 阶 梯
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
中国地理分区
丽江市玉龙县民族中学 陈 丽
我国第二大高原, 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
读图探究二
P151
图3-7-2 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
1.三个地区的降水量有何差异? 越往西,降水越少
2.三个地区的年温差有何区别? 越往西,年温差越大
5.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全年干旱少雨, 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
思考
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 遥远
地形:山脉阻隔湿润气流
来自海洋的湿润 气流难以到达
降水稀少, 气候干旱
连连看
6.植被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荒漠 降水量减少
7.河流
海陆位置:深居内陆, 距海遥远
地形:山脉阻隔湿润气流
来自海洋的湿润 气流难以到达
降水稀少, 气候干旱
河流少, 内流河为主
1.河流的径流补给与气温的变化有密切关系 2.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3.冬季断流
中国地理分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东
青藏高寒区
部
季
风
区
中国地理分区
丽江市玉龙县民族中学 陈 丽
纬
地 理 位
度决 位定 置
热量 (气温)
气
置海
候 自 水文
的 陆 决 水分
形 然 土壤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1《认识区域》复习课件 (共53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1《认识区域》复习课件 (共5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4f77700866fb84ae45c8d9f.png)
开放性 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包括自然要素之间
和⑰ 社会经济要素 之间的联系
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答案
区域内部具有明显的相似性,是否表明区域内部就 不是。区域内部特征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但并不是
不存在差异? 说内部特征的完全一致性,即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如我 国南方水田区中也存在旱地。这说明区域内部特征只是求 大同存小异。一般而言,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内部 的差异越小。
学习目标 1.了解区域的含义和区域划分的目的。 2.掌握区域类型的划分。
3.举例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区域的含义
区域的类型和特征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活动指导
自主预习
1.概念:一定范围的① 地理空间 ,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
的基础上按一定的② 指标 划分出来的。 具有一定的面积、③ 形状 、范围或界线 2.特点 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内部某些特征④ 相对一致 ,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划分
单一指标或⑤ 综合 指标 (1)指标 自然要素特征或人文要素特征
(2)目的: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⑥ 因地制宜 地对区域加
以开发利用。
思考 区域之间的界线都是明确的吗?试举例说明。 答案 不一定。区域之间的界线往往是进行区域划分、确
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但其位置不一定是明确的。诸如
国家、行政区等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之间的界线是十分明
确的,但诸如气候区、植被区等区域的界线是模糊的,具
有过渡性的特点。
合作探究 读 “ 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 ” 和 “ 甘肃省干湿区的划分 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甘肃省年降水量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规律?导致甘肃省 年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1)C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第一节认识区域课件 鲁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第一节认识区域课件 鲁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5c861d36050876323012122c.png)
干旱地区
半干旱地区
半湿润地区 湿润(shīrùn)
2.特点 ((t1è)d一iǎ定n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2)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3)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与其他(qítā)区域有区
别
第六页,共39页。
思考:是否所有的区域都有明确(míngquè) 的边界?
有的区域(qūyù)边界明确:如行政区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 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至此,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步入正轨。
第三十七页,共39页。
总结:从发挥(fāhuī)区域优势的角度分 析,海南经济应加强哪些方面的发展?
旅游业 热带高效农业 海洋资源(hǎi yánɡ zī yuán)矿产资源生物 资源开发 对外贸易
非季风区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第十二页,共39页。
综合(zōnghé)指标
第十三页,共39页。
综合 (zōnghé)指 标
三大经济区: 按经济发展(fāzhǎn)水平和经济发展(fāzhǎn)速度
第十四页,共39页。
(2)划分区域(qūyù)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 (yīn dì zhì yí)的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实践(shíjiàn)意 义: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xiétiáo)发 展。
第二十六页,共39页。
第二十七页,共39页。
经济(jīngjì)全—球—区化域开放(kāifàng)
的标志
第二十八页,共39页。
经济(jīngjì)全球化
1、含义 2、结果 :
使整个世界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3、影响因素:
第三十三页,共39页。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节《认识区域》优质课件(共38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节《认识区域》优质课件(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60ed83548d7c1c708a145b8.png)
2020/6/22
我国三大经济地带
1、我国三 大经济地带 的划分指标 是什么?是 自然指标还 是人文指标 是单一指标 还是综合指 标?
2、三大经 济地带各包 括哪些省区?2Biblioteka 20/6/22我国三大经济地带
经济地带
项目
东部经济地带 中部经济地带 西部经济地带
辽、冀、京、
川(蜀)、渝、
范围 (包括的省级
大。 • 认识差异性有利于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促
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020/6/22
经济全球化
2020/6/22
• 经济全球化是区域整 体性与差异性共生共 存的结果
思考:中西部和东部各有什么优势?
中西部:
能源、矿产、廉价 劳动力等
东部:
人才、技术、资金 产业基础好等
2020/6/22
每个区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区 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2、差异性
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其相对一致性,但各个 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区域内部具有相对 一致性,并不是说就没有差异,只不过是求大 同存小异。
3、开放性
区域之间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 使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
2020/6/22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地势高
整体性
空气稀薄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2、资源优势:岛上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旅 游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且潜力巨大。
3、政策优势:享有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
2020/6/22
并非明确
2、特点:的!!!
(1) 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
(2)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3)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 致,区域与区 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
我国三大经济地带
1、我国三 大经济地带 的划分指标 是什么?是 自然指标还 是人文指标 是单一指标 还是综合指 标?
2、三大经 济地带各包 括哪些省区?2Biblioteka 20/6/22我国三大经济地带
经济地带
项目
东部经济地带 中部经济地带 西部经济地带
辽、冀、京、
川(蜀)、渝、
范围 (包括的省级
大。 • 认识差异性有利于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促
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020/6/22
经济全球化
2020/6/22
• 经济全球化是区域整 体性与差异性共生共 存的结果
思考:中西部和东部各有什么优势?
中西部:
能源、矿产、廉价 劳动力等
东部:
人才、技术、资金 产业基础好等
2020/6/22
每个区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区 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2、差异性
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其相对一致性,但各个 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区域内部具有相对 一致性,并不是说就没有差异,只不过是求大 同存小异。
3、开放性
区域之间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 使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
2020/6/22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地势高
整体性
空气稀薄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2、资源优势:岛上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旅 游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且潜力巨大。
3、政策优势:享有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
2020/6/22
并非明确
2、特点:的!!!
(1) 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
(2)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3)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 致,区域与区 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
鲁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 第一节认识区域(共38张PPT)
![鲁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 第一节认识区域(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a1c344ba21614791711287e.png)
3.区域的划分指标
单一指标: 干湿区、温度带、北方方言区 综合指标: 气候类型区、东亚文化区 自然要素: 干湿区、温度带、气候类型区
人文要素: 东亚文化区、北方方言区
(2)目的: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 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问:是否所有的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答:有的区域有明确的界线,有的区域没有明确的界线。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认识区域
内容索引
一、区域的含义及特点 二、区域的类型和特征
一、区域的含义和特点
自主预习 1.概念:一定范围的 地理空间 ,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 定的 指标 划分出来的。
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 、范围或界线
2.特点 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中济部发家国地经中农展西带济国部和 地中村中 带经国
中经城美发国国济国市达家东地部带
开放性:以经济全球化为例
世贸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截至2013年3月2日,世界贸易组 织共有159个成员。
活动
1.说说海南岛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海南岛
纬度位置 低纬度地区
海陆位置 陆上国土与海上国土
的结合部位,交通位置重 要
三、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
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 相互作用
、
相互影响 ,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生物
水文
气候
地貌
土壤
整体性:以青藏高原为例
2.差异性 自然 和 人文 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
温带荒漠带
温带草原带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节《认识区域》优质课件(共29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节《认识区域》优质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8b4dcc78e9951e79a89277c.png)
C
中心地+吸引、服务和辐射的区域
功能区
均质区
阅读知识窗:另种分类
按区域的空间尺度:
①是个相对概念: ②大小与详略的关系类似于比例尺
三大经济带
趣味方言
一个雀饿彪了,好歹抓个蚂这. 家雀看见了:其俺点? 雀本下个腿来,说:其你!找个“夹固溜欢起”吧. 家雀:多其点吧! 雀:你奏梦啊,待打的样 !
一、区域的含义
1、定义:地理空间、差异基础、一定指标
2、特点: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明确的区位特征 内部一致、对外区别
区域概念的要点分析:
地理空间性(区位特征) 内部的相对一致性 划分指标:
阅读知识窗
积温—— 语言、宗教—— 自然条件差异—— 经济发展水平——
单一指标 综合指标 自然要素 人文要素
判断: 甘肃的农业生产只能发展畜牧业?
4、划分区域的目的: 了解差异,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发展
上海属于三大自然区的哪一区域?
上海港的经济腹地主要是?
思考:上海同属这两个区域,分析区别?
二、区域的类型
均质区:要素相似,具:一致性
功能区:功能相连,具:内在联系
如城市、港口、商业中心的腹地
A
X
B
YD
对外普遍差异
3、开放性: 经济全球化是最好体现 不孤立,与其他区域有各种联系
认识区域特征有什么实践意义 ?
整体性
利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差异性
利于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开放性
利于区域合作,优势互补
海南的位置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了解东部季风区内部 亚区的各自地理特征
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
我国水力资源主 要分布在哪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旱地区
半干旱地区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一、区域的含义
1.区域概念:
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 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干旱地区
半干旱地区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2.特点:
(1)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2)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3)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与其他区域有区别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地势高
整体性
空气稀薄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大气的保温作用弱
太阳辐射强
气温低
生产活动
人口和城市
冰川冻土
动植物资源
高寒农牧业
河谷地带
广 布 少而耐寒
以西北地区为例,说明区域整体性
西 北
区 地
以西北地区为例,说明区域整体性
风蚀、风积地貌
西气 北候 内干 陆旱
内流河湖 草原、荒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土壤贫瘠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1 认识区域
一、区域的含义 二、区域划分的指标及举例 三、区域的特性 四、海南岛区域分析
课程标准: ★了解区域的含义、类型 ★ 理解区域特征
学习要求:
★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概念和区域具有的一 般特征
★了解不同类型的区域及其划分依据
读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在右图中适当的位置填出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1、甘肃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2、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区域的划分指标
(1)单一指标: 热量带、干湿区 综合指标: 东亚文化区
(2)自然要素: 中国三大自然区 人文要素: 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
划分区域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的
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三、区域的特征
(一)整体性
思考: 1、区域整体性的含义。 2、以青藏高原或西北地区为例分析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 的形成。
思考:是否所有的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
有的区域边界明确:如行政区
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如森林区与草原区
二、区域的划分指标 阅读知识窗,回答下列问题。 ⑴划分区域的指标有哪些?举例说明
(2)划分区域的目的
单一指标
单一指标
综合指标
综合指标
三大经济区: 按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等指标划分的。
实践意义: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经济全球化 ——区域开放的标志
经济全球化
1、含义 2、结果 :
使整个世界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3、影响因素:
科学技术(推进器) 国际贸易(表现) 跨国公司(主力和载体) 国家政策(保障)
大。
认识差异性有利于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促进区域的可 持续发展
思考:中西部和东部各有什么优势?
劳动力、市场、矿产、能源
资金、信息、技术等
劳动力、市场、自然资源
中西部地区 资金、信息、技术等 东部地区
(三).开放性
区域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联系,包括自然要素 之间和社会要素之间的联系,使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 性的特性。
畜牧业 绿洲 灌溉农业
区域整体性的意义:
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 保护的关系。
三、区域的特征
(二)区域的差异性
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地球表层 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区域之间差异
区域内部差异
区域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区域内部的差异性越
半干旱地区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一、区域的含义
1.区域概念:
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 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干旱地区
半干旱地区
半湿润地区 湿润地区
2.特点:
(1)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2)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3)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与其他区域有区别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地势高
整体性
空气稀薄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大气的保温作用弱
太阳辐射强
气温低
生产活动
人口和城市
冰川冻土
动植物资源
高寒农牧业
河谷地带
广 布 少而耐寒
以西北地区为例,说明区域整体性
西 北
区 地
以西北地区为例,说明区域整体性
风蚀、风积地貌
西气 北候 内干 陆旱
内流河湖 草原、荒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土壤贫瘠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1 认识区域
一、区域的含义 二、区域划分的指标及举例 三、区域的特性 四、海南岛区域分析
课程标准: ★了解区域的含义、类型 ★ 理解区域特征
学习要求:
★结合实例,了解区域的概念和区域具有的一 般特征
★了解不同类型的区域及其划分依据
读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在右图中适当的位置填出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1、甘肃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2、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区域的划分指标
(1)单一指标: 热量带、干湿区 综合指标: 东亚文化区
(2)自然要素: 中国三大自然区 人文要素: 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
划分区域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的
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三、区域的特征
(一)整体性
思考: 1、区域整体性的含义。 2、以青藏高原或西北地区为例分析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 的形成。
思考:是否所有的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
有的区域边界明确:如行政区
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如森林区与草原区
二、区域的划分指标 阅读知识窗,回答下列问题。 ⑴划分区域的指标有哪些?举例说明
(2)划分区域的目的
单一指标
单一指标
综合指标
综合指标
三大经济区: 按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等指标划分的。
实践意义: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经济全球化 ——区域开放的标志
经济全球化
1、含义 2、结果 :
使整个世界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3、影响因素:
科学技术(推进器) 国际贸易(表现) 跨国公司(主力和载体) 国家政策(保障)
大。
认识差异性有利于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促进区域的可 持续发展
思考:中西部和东部各有什么优势?
劳动力、市场、矿产、能源
资金、信息、技术等
劳动力、市场、自然资源
中西部地区 资金、信息、技术等 东部地区
(三).开放性
区域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联系,包括自然要素 之间和社会要素之间的联系,使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 性的特性。
畜牧业 绿洲 灌溉农业
区域整体性的意义:
合理利用和开发资源,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 保护的关系。
三、区域的特征
(二)区域的差异性
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地球表层 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区域之间差异
区域内部差异
区域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区域内部的差异性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