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中西文化巨大差异

合集下载

文学作品中西文化的差异

文学作品中西文化的差异

⽂学作品中西⽂化的差异2019-08-06⼀、从“弑⽗情节”到“弑⽗情结”我们先来看看情结原型:古希腊忒拜神话中有这样⼀个预⾔,底⽐斯王在某⽇醉酒后与伊俄卡斯忒的⼀夜交合,导致了⼀个新⽣⼉的降⽣,刚出⽣的婴⼉被抛到喀泰戎的荒⼭中。

牧⽺⼈发现了这位双脚受伤肿胀的婴⼉,管他叫他俄狄浦斯,把他送给没有⼦嗣的邻国国王波⾥玻斯做养⼦。

长⼤后,俄狄浦斯因破解斯芬克斯之谜⽽受到拥戴,被推选为国王,并娶得伊俄卡斯忒⼥王为妻。

多年后他才发现:在特尔斐神庙争⽃中杀掉的那个狭路相逢者,正是他的亲⽣⽗亲,⽽所娶之妻则是⾃⼰的母亲,由于在不知不觉间犯下了“弑⽗娶母”的⼤罪,瘟疫和饥荒降临⼈间。

俄狄浦斯诅咒⾃⼰的眼睛竟看到这样⼀幅景象,便⽤胸针刺瞎双眼,放弃王位和家庭,万念俱灰,浪迹天涯……公元前431年,雅典悲剧⼤师索福克勒斯根据这⼀神话传说,创作了古希腊经典悲剧《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成为西⽅深⼊⼈⼼的悲剧英雄。

奥地利精神病医师、⼼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理学的⾓度,将俄狄浦斯为代表的古希腊英雄神话中许多弑⽗情节加以提炼并转化,他试图从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揭⽰⼈性中最接近兽性的⼀些本能性的冲动,将⽂学现象归结为⼼理学现象。

弗洛伊德认为,⼉童通过⽗母呵护⾃⼰的过程中,⽽得到满⾜,恋⽗情结和恋母情结正是在这⼀阶段产⽣的。

在此情形之下,男孩早就对他的母亲发⽣了⼀种特殊的柔情,视母亲为⾃⼰的所有物,⽽把⽗亲看成是争得此所有物的敌⼈,并想取代⽗亲在⽗母关系中的地位;同理,⼥孩也以为母亲⼲扰了⾃⼰对⽗亲的柔情,侵占了她应占的地位。

在弗洛伊德的⼼理学语境下,“弑⽗情节”演变成“弑⽗情结”,⽂学⼈物形象转换成⼼理学图像。

但弗洛伊德仅仅完成了从病理⼼理学⾓度分析“弑⽗情结”的起源,并将其定位于⼈类童年时期的创伤性经验。

“把⼼灵作为⼼理学研究对象”的19世纪瑞⼠⼼理学家荣格继承并发展了弗洛伊德的观点,他认为,⼼灵或⼈格结构是由意识(⾃我)、个体潜意识(情结)和集体潜意识(原型)等三个层⾯所构成。

中西图腾文化差异

中西图腾文化差异

玉石上的图腾
彩陶纹是新石器时代最引人注目的艺术之 一。里面的动物纹尤其丰富。常见的有鱼 纹、鸟纹、壁虎纹、蛙纹、猪纹、羊纹等, 在中国黄河流域的中原平原]汾河流域和渭 河流域的中原平原地区,在黄河上游、大 夏河和渭河流域的西北地区,都留下了以 动物纹作彩陶的器物。鱼纹是最常见的形 象之一。
DRAGON
• 中国历代君王,皇袍上都以龙为帝
王标志。说明龙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龙就是一种权利、力量、智慧的综 合体,龙的广义解释,最能体现中 国人的聪明才智。所以中国人始终 爱龙、望龙、信龙。无论中国人走 到哪里,都以自己是龙的传人感到 骄傲和自豪!
葫芦图腾
1、葫芦是先民们生活和生产的一种必需品。而部落志告诉我们, 部民们往往把一种与自己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东西奉为图 腾。 2、葫芦是子孙繁昌的象征,奉葫芦为图腾,是对人们子孙繁盛、 人丁兴旺的祝愿。 3、葫芦很可能曾是始祖们渡过大洪水劫难的救星。闻一多先生 在《伏羲考》中曾经对我国25个典型的洪水神话作过分析统计, 结果发现有57.2%神话主角,是凭借葫芦及由葫芦演变而来的仙 瓜、南瓜、黄瓜等作避水工具而余生的。 4、盘古葫芦是中国磐瓠氏族的族徽标志。有学者指出:“盘古 的盘,它的本字是‘槃’而槃即葫芦;‘古’义为开端;所谓 ‘盘古’,就是‘从葫芦开端’的意思。由葫芦又转为‘槃瓠’。 槃瓠是葫芦的别称。由槃瓠再转为开天辟地的盘古”。
America
France
Laos
Britain
LOGCAL TOTEM
• 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距离今天的时间不会少于八千 年。这个时期,原始先民已不单纯地、被动地依靠上天的 赏赐了,他们把猎获的野马野牛野猪等等畜养起来;也不 单单吃那些是采拾得来的野果了,而是有选择地种植谷物 以求收获。他们能够熟练地取火用火,学会了用木头搭简 单的房子,开始磨制石器、骨器,手工制作陶器,逐渐定 居下来,从事生产活动了。生产活动使人们同大自然的接 触越来越宽泛,自然界作为人之外的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人 们精神世界的撞击也越来越大。 为什么鱼类穿游不 居,湾鳄声形俱厉,蛇类阴森恐怖,蜥蜴形色怪异?为什 么云团滚滚,电光闪闪,雷声隆隆,大雨倾盆?为什么海 浪翻卷,虹贯长空,泥石流咆哮而下,吞吃人畜,所向披 靡?„„这些动物的行为和变化不已的自然天象对古人来 说,是无法科学解释的。 他们模糊地猜测到,应当 有那么一个力大无穷的,与“水”相关的“神物”主宰着 指挥着操纵着管理着这些动物和天象,像一个氏族必有一 个头领那样;或者说,这些动物和自然天象是这个“神物” 的品性体现,像人要说话,要呼叫,要吃喝拉撒睡,要嘻 笑怒骂一样。 龙,作为一种崇拜现象,一种对不可 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开始 了它的“模糊集合”。

中西文化差异(图表)

中西文化差异(图表)

图示中西文化差异
华裔设计师刘扬曾经出版了《东西相遇》一书,引起巨大反响。

该书用简洁的笔画,用简单明了的图画向读者表现了德中两个社会的细节,比如两国家庭对待孩子的态度,人们旅游的方式,双方的审美观等等。

大部分都是人们的日常经历,让德中读者们都能引起共鸣。

这是一套关于文化对比的作品,共24张图片,是刘扬眼中的德国与中国的差异,蓝色代表德国人,红色代表中国人。

1、表达个人观点
2、生活方式
3、守时
4、人际关系
5、表达愤怒的方式
7、关于自我
8、星期日街景
10、餐厅里
11、胃痛时的饮品
13、审美标准
14、处理问题的方式
15、一日三餐
16、交通工具
17、晚年生活
19、心情与天气
20、领导
22、对待孩子
23、对待新生事物
24、心目中的彼此。

10张图一目了然的告诉你中西方文化差异

10张图一目了然的告诉你中西方文化差异

10张图一目了然的告诉你中西方文化差异悦居英国2016-05-31 15:50:49中国文化孩子阅读(13216)评论(3)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举报下面这些蓝色和红色的海报来自于设计师杨柳呈现中国(红)与其他西方国家(蓝)之间关键性的文化差异的一组插画作品。

这些海报极其精准地概括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并且有助于人们理解这些差异。

设计师杨柳在中国与德国分别生活了13年,这样的人生经历促使她更加关注不同的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这可能是她个人去了解她的生活环境的方法。

她把这些不同的现象用图画简化,希望这样能使得人们更关注于这些现象背后的东西,然后能够对其他文化更加包容。

在西方,人们更愿意选择骑自习车而不是驾车出行,因为骑自行车更环保并且有利于身体健康。

但是中国,很多人早已丢掉了他们的自行车选择驾车出行。

20年前的中国几乎到处都是自行车,所有的城市主干道旁都设有自行车专用车道,而私家车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

今天,无论是在北京还是中国其他的主要城市,道路上都塞满了龟速行驶的私家车,驾驶员们锤击着方向盘按响喇叭挑衅着彼此的怒气。

只有最大胆和疯狂的人才会选择在这样的道路上骑自行车。

中国人喜欢在吃饭的时候不断地大声交流并且在中国的餐馆吃饭会非常吵闹。

在中国,这家餐馆里越吵,这家餐馆就越好。

如果你不介意这种喧闹,旅行的时候在大堂里和一群中国人在一起吃饭将会是一次非常棒的体验。

如果你更喜欢安静的平和像烛光晚餐那样浪漫的环境,那就开个包间吧。

曾经人们觉得排队是那些弱者才会做的事情,推推搡搡才是常识。

这句话听起来有些刺耳,但是当你在银行、火车站、商店的收银台或者其他的会排队的地方,你就会发现这句话说的事实。

不过如今中国是在慢慢变好的,你可以在很多公交站台看到人们有序排队上车,但是仍然有其他地方,如果你想要得到服务,就只能加入战局。

中国人依然沉迷于用摄影记录他们的旅行,然后花更多的时间在摆pose拍照而不是享受美景。

中西文化差异具体举例

中西文化差异具体举例

中外文化差异_中西方文化差异举例中西方文化差异举例1、饮食西方人的早餐和晚餐更偏向于冷食,而中国人习惯一日三餐吃热食或者是熟食。

就像在喝水的选择上也是一样,西方人习惯喝加了冰块的凉水,而中国人更喜欢热水或者是凉白开。

2、天气西方人的心情会受到天气的影响,但是天气对于中国人的影响不大。

这一点,可能是个误区了。

恶劣的天气对于中国人心情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的,对于一些室外的工作也会造成麻烦。

3、生活西方的生活倾向于独立生活,而中国人自古就是集体生活。

4、老人日常生活西方人的老年生活是遛狗,有自己的空间。

而中国老人则是帮家里的儿女带孩子,抚养第三代,一生都奉献给了孩子们。

5、孩子中国家庭的日常生活工作都围绕着孩子展开,孩子是重心。

而西方家庭对于孩子放得没有那么重,在18岁后还会要求孩子一个人生活。

中国则是子嗣问题自古就是传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1、饮食差异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

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

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

2、观念差异西方人认为一个人只有完全脱离社会关系,真正做到“关注自我”,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而在中国的文化中,人之所以为人,必须成为社会关系中的一环。

儒家文化中定义:“仁者,人也。

”强调整体和综合。

3、服饰差异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

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

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

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

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

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

在平时的市井生活中,倒会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等不合礼仪的服饰。

4、语言差异象形文字强调视觉和闪点,拼音语言强调逻辑和哲学,所以中国文化注重的是写意和系统思维,而西方文化则更多注重抽象和数据。

中西文化差异具体举例

中西文化差异具体举例

中西文化差异具体举例1、人际关系-西方人注重团队合作,中国人则喜欢抱团撒网。

点评:看到右边这幅画,我不禁哑然失笑。

可不是吗?我们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关系”。

过去叫“关系”,现在有人玩新词,不再叫什么“关系”了,改称“人脉”。

叫什么也不能改变其本质特征。

正如“第三者”的女人,旧称“破鞋”,现在叫“第三者”一样,尽管换了称呼,意思还是一样。

很多老外到了中国之后,也染上找“关系”的毛病,不停地在国人面前玩namedropping(吹牛X),说自己认识认识某某等,以表示自己在中国的“人脉”很好,“关系”很多。

看来,这种习惯像流感,传染性极强。

2、生活方式-中国人关心别人在干什么,却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外国人不管周围的在干什么,却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点评:中国人非常非常非常喜欢热闹,生活方式在老外眼中看来,就是如图所示,永远喜欢有人陪,永远不喜欢独处。

而且,认为一个人总是独处,那这个人可可怜了。

老外却正好相反,他们总喜欢独来独往。

假如有人总是没有任何目的地,只为陪而陪地过去陪他们的话,那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个人空间受到了侵害。

此外关键是,他们在独来独往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国人人山人海地相处时得到的同样的快乐,甚至更多。

3、准时-外国人说的12点就是12点,中国人说的12点很可能是11点55到12点10的一段时间。

点评:老外(主要是欧美西方人?)对于时间观念十分强。

而汉语里关于时间方面的词句,最发达的就是:差不多,还行,基本上那时间吧,等等。

如果与人相约的话,很多中国人最习惯的说法就是:上午吧,下午吧,晚上吧,等等。

至于具体几时,则要根据两人对时间的感觉而定。

如果与老外相约,则老外必定会加上一句,上午几点?下午几点?晚上几点?等等。

“不准时”以及“没有时间观念”,几乎可以成为“中国人”的代名词了。

4、表达个人观点时:外国人喜欢一针见血直接表达;中国人喜欢旁征博引,委婉意会。

点评:中国人在表达个人观点时,总喜欢拐弯抹角。

中西电影文化差异PPT课件

中西电影文化差异PPT课件

《幽灵公主》
同《可可西里》一样《幽灵 公主》也让我们对人类与自 然之间的矛盾的忧虑和思索
敬 畏
深省 《风
自,之
然贯谷
, 生
穿着 》中
命宫很
平崎多
等骏元
,一素
反贯和
对想情
战要节
争表的
。达设
的定
思发
想人
;
• 中西文化产生差异的原因
• 1,由于东西方民族的历史渊源、社会制度、意 识形态、文化结构、精神气质、乃至民风明情 等均有很大的差异所致。
《无间道》中人物内心的挣扎使人间成了地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肖申克监狱 的实际环境则像一个地狱。中国人在人格观念上主静,以岿然不动为自尊自重,这 一点使得中国人不太可能通过外化的追求来改变自己,中国人自身的改变多是适应 性的,也就是说我们改变自己为了适应环境。而西方人则倾向与将自己的人格外化, 这就体现了一种追求,人可以通过外在的追求来实现自己人格的不断深化。
二代导演蔡楚生及其作品 《一江春水向东流》
三代导演代 表人物 谢晋
艺一年 十还第 术旦以 年包四 后冲后 代括代 劲出才 ,在导 。起发 由同演
跑挥 于一” 线出 种时的 ,来 种期主 便。 历自体 显几 史学是 示近 的成六 出不 原材十 稳惑 因的年 健之 ,人代 的年 其。电 创的 艺他影 作“ 术们学 实第 才虽院 力四 华然的 和代 到学毕 持导 艺业 久演 于生 的” 六, 黄健中,
• 2,另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对电影本性的认 识程度,以及对新电影观念的创立,也促使各 国电影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民族风貌和艺术特 色。
• 3,有书称,在中西电影作品中,所谓东方的 “阴柔”、西方“阳刚”。这种貌似真理的比 较结论,使人很难苟同。

中美电影文化差异ppt课件

中美电影文化差异ppt课件

二次销售。
从电影的文化衍生物副产品的方面来讲,西方的电影做
的是非常之完美的。从《变形金刚》来看,虽然其电影
在影院早已下线,然而其票房却一直处于收入状态,原
因就在于电影公司对电影的周边产品的制作与版权保护
方面做得十分周到,使得标价近千元的实物“变形金刚”
热销于荧屏之外。
而中国的《长江七号》正版的“七仔”在还未面世之前,
中国人的影片讲究的多半是动作的华丽、大气, 语言上比较苍白,从而体现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的那种中华民族精神,并且把很大一部分力气用 在选景上,却忽略了人物本身的魅力;如《夜宴》
而外国人的科幻片,也许人物本身没有特别的演 技要求,但他们的语言方面都相当幽默,而且往 往从大处着手,把特技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人 物的个人魅力往往通过外在的的更直接的视觉系 效果来体现,通过试听的方式加深观众对人物个 性魅力的理解,可以说外国影片表达的一些东西 更直接。如《哈利波特》 《生化危机》 《速度 与激情》等。
而美国式集西方各国之大成,融合各国先进元素于一体的文化体系。 蒸汽时代、工业时代、电子时代几乎在弹指一挥间,这就决定了它 的民众具有特殊的文化心理,形成了以科幻现代片为代表的电影市 场。其中代表电影有《第五元素》《蝙蝠侠》《关键第四号》等。
中国著名电影导演,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 式、闭幕式总导演,中国“第五代导演”的 代表人物之一,获得过美国波士顿大学、耶 鲁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其拍摄的电影多次获 得国际电影节大奖,是中国在国际影坛最具 影响力的导演。早期他以执导充满中国传统 文化的电影著称,艺术特点是细节的逼真和 色彩浪漫的互相映照。2002年转型执导的武 侠巨制《英雄》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大片时 代”。他的电影风格勇于创新,且涉及题材 广泛,每次上映都能引起国内舆论的高度关 注。在电影人材的提携上,张艺谋捧红的 “谋女郎”也是媒体和公众聚焦的对象。

中西文化

中西文化
• 一位学校领导向教师们介绍新来的美国老 师 说: 女士们,先生们,我很高兴向你介绍一个非常漂 亮的女孩,布朗小姐。她是一个来自美国的 非常好的老师。
对这番话,美国女教师一脸难堪的样子。 文化差异:中国人介绍来宾,喜欢用褒扬的话 语言辞。但美国人认为,初次结识,相互介绍,不 必评头论足。凡是主观性的评论,尽管是美言,也 会给人唐突、强加的感觉。 在那种场合,介绍 应该突出被介绍人的身份、学历、职务等,而不应 该是外貌和抽象的评论。相比之下,如果改成实际 教育背景和经历,这样的介绍句比较客观,令人容 易接受。
第一节 民间节日
• 清明节
旧俗以清明的前一天( 一说前两天) 为寒食节。
我国各地在这一天都有扫墓、踏青、插柳、寒食 等风俗。汉代定为“ 禁烟节”。 唐代诗人韩翃《寒食》: “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 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每年公历4 月5 日前后, 是我国传统的节日—— 清明节。它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个节气之一。这时候, 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转暖, 万物欣欣向荣, 使人感到 格外清新明洁, 因而称为清明。 由于寒食节和清明节相距很近, 许多地区的人们 往往合二为一, 以清明节来融合两个节日的内容。

• 元宵节
•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吃元宵, 挂 彩灯, 放焰火, 观灯游玩。 元宵节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古时候 人们称元宵节为灯节、上元、灯夕或灯期。因 为是上元之夜, 又称为元夜或元宵。 元宵节在唐代成为万民同庆的灯节。 宋朝时, 灯期由三日延长到五日, 到明代 更延长到十日。
中 国 传 统 节 与 日 饮 民 食 俗 文 化
春节
春节是农பைடு நூலகம்的岁首, 我国自夏朝一直到辛亥革命 前将春节称为元旦。

中西方文化差异PPT课件

中西方文化差异PPT课件

-
10
赞美和祝贺
Compliments and Congratulations
▪ 表现:听到别人赞扬,美国人 和中国人的回答有些不同:美 国人一般表示接受赞扬,中国 人则一般表示受之有愧。
▪ Performance: hear others praise,
Americans and Chinese people's answer is
西方主要信仰基督教。
Christianity in the west.
-
4
节日差异
Festival difference
中国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西方的节日有隆重的圣诞节,感恩节、复活节。在 节日方面,中西方表现出巨大的差异。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have Spring Festival, Lantern Fest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 Mid Autumn Festival. Western festivals have a grand Chris- tmas, Thanksgiving, easter. In 5 festivals, the Chinese and the West show great differences.
hostess, said with a smile: that I blush, or to tell him that you are
just a joke?"
-
13
道歉
Apology
▪ 表现:有一个词,从早到晚挂在美国人的嘴边上, 那就Sorry
▪ Performance: one word, from morning to night on the lips of Americans, then Sorry

中西方空间文化差异

中西方空间文化差异

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的空间文化差异现象学院国际商学院学号 **********姓名方凯Nov. 22, 2014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的空间文化差异现象摘要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语的“intereulr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育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问的交际。

而所谓空间文化就是指各民族对于空间的理解,即在人与人沟通交流时所应遵守的相关规范。

如距离,隐私等。

而空间语言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空间语言是人类利用空间表达思想的一门社会语言。

由于受民族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和价值观等的影响,不同民族的空间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比较中西方空间文化差异,以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与误解,分析和修正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空间语言; 文化差异;价值观;距离一、与人交流的差异1 中国人对于陌生人有着一种天然的防备心理,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所的就是这个道理。

而西方人则不同,也许与他们的宗教信仰有关吧,他们认为人类不论肤色年龄性别都是兄弟姐妹,都是耶稣基督的孩子,都是上帝的信徒。

所以,你在国外,经常可以看到几个陌生人在一起快乐的聊天,甚至,在等车的几分钟俩个陌生人也可以聊得非常嗨。

而这在中国人看来则是不可思议的。

2 而在另外一方面,则又是十分矛盾的。

中国人虽然对于陌生人十分防备,但对于需要帮助的人则会非常热心,他们会不辞劳苦,面面俱到的帮别人处理好难题,即使人家没有任何表示。

而这在西方人看来又是无法理解的。

在他们看来,做如此出力不讨好的事情,简直是非常愚蠢的。

3 中国人与别人交谈时,会不由自主的打探人家的隐私,例如年龄收入婚配状况等。

因为在中国人看来,一个人如果愿意和你分享他的所谓隐私,那么就表示他把你真正的当成了朋友,否则都是逢场作戏而已。

而西方人对此则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既然是朋友,那么就应该会想尊重,像这种打探别人隐私的行为,则是非常可耻的,不道德的,是对朋友的不尊重。

中西建筑艺术差异精品PPT课件

中西建筑艺术差异精品PPT课件

2. 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性格特征的区别。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 中国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模 式。中国建筑的美又是一种“集体”的美。例如;北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 曲阜孔庙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 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 思想和礼教制度。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 以相近年代建造、扩建的北京故宫和巴黎卢浮宫比较,前者是由数以千计的单 个房屋组成的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体,围绕轴线形成一系列院落,平 面铺展异常庞大;后者则采用“体量”的向上扩展和垂直叠加,由巨大而富于 变化的形体,形成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整体。而且,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城邦 开始,就广泛地使用柱廊、门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间来包围 建筑,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这与西方人很早就经常通过海上往来互相交往 及社会内部实行奴隶民主制有关。古希腊的外向型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不仅 影响了古罗马,还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同时,如果说中国建筑占据着地面, 那么西方建筑就占领着空间,譬如罗马可里西姆大斗兽场高为48米,“万神殿” 高43.5米,中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其中央大厅穹窿顶离地达60米。文艺复 兴建筑中最辉煌的作品圣彼得大教堂,高137米。这庄严雄的建筑物固然反映西 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更多是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 精神力量。
欧洲的教堂,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威尼斯圣马可大教
堂、维也纳斯特凡大教堂、巴黎圣母院和科隆大教堂等著名的 教堂在世界建筑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它们气度恢弘,身姿伟 岸,是欧洲各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缩影,是各国兴衰变迁的 见证。

中外文化对比PPT课件

中外文化对比PPT课件

THANK YOU!
艺设1502 陈冬 侯天诚 齐政 李兆威
第23页/共24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4页/共24页
第18页/共24页
冰封:重 生之门
• 中外影视
暴力街区2014
美国底特律罪恶横行,为了保障市民安全,当 局将市内最危险的罪犯隔离,安置他们在令人 闻风丧胆的罪恶禁区“红砖特区”。在弱肉强 食的“红砖特区”内,残暴冷酷的大毒枭特里 梅因为邪恶核心,卧底探员达米安一直希望将 他绳之于法。另一方面,希望离开禁区重过新 生活的利诺,因为女友罗拉被特里梅因掳走而 心急如焚。拥有共同敌人,来自不同世界,背 景各异的达米安与利诺决定联手对付特里梅 因……
圣马可广场上的总督宫被公认为中世纪世俗 建筑中最美丽的作品之一。立面采用连续的哥 特式尖券和火焰纹式券廊,构图别致,色彩明 快。威尼斯还有很多带有哥特式柱廊的府邸, 临水而立,非常优雅。
OPPORTUNI TY
第13页/共24页
中西建筑对比
第14页/共24页
中西建筑对比
第15页/共24页
现代中国建筑
第19页/共24页
暴力街区 2014
中外美术
在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是两大绘画体系,一是以中国为代表的 东方绘画,一是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洋绘画。它们都是人类的精神 创造,但由于东西方生活环境、自然条件、文化传统、哲学观念 的差异,使得二者在艺术创造和表现形式上形成了鲜明对照。
第20页/共24页
• 中外美术
第11页/共24页
• 中外建筑
悉尼歌剧院
位于悉尼市区北部,
东方明珠
是悉尼市地标建筑 物,由丹麦建筑师 约恩·乌松设计,一 座贝壳形屋顶下方 是结合剧院和厅室 的水上综合建筑。

中西文化差异(图示)汇总(课堂PPT)

中西文化差异(图示)汇总(课堂PPT)
(A Home-cooked Meal)
breakfast 早餐 lunch 午餐 brunch 早午餐 supper 晚餐 late snack 宵夜 dinner 正餐 main plate主菜盘。 soup spoon汤匙。 glass饮料杯。 salad plate沙拉盘。 napkin餐巾。 main course fork主菜叉 子
一个德国人如何用图阐释中西 文化巨大差异
1
1、表达个人观点时
2
• 点评:中国人在表达个人观点时,总喜欢拐弯抹 角。“是”时不说“是”,却说“不是”。“不 是”时不说“不是”,却总说“是”。生活中发 生的实际状况。并且,最有趣的是,一个中国人 如果像那老外那样直来直去地说出自己的观点的 话(如上图所示),则会被认为“没有城府”, 属于“直肠子”,是要吃亏的。事实上,中国人 的处事哲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话到嘴边留半 句”。因此,在老外眼中来看,中国人表达意思 时,总令他们费解。
dessert spoon甜点匙。
48
Christmas Day,the 25th of December,is the biggest festival(节日)celebrated in the Christian
countries of the world.Although everyone enjoys Christmas Day,it is particularly enjoyed
39
22、孩子
40
• 点评:其实,这是老外不太懂中国当代历 史原因造成的。其实,我们中国人早在 1976年以前,并不是这么重视孩子的一切 的,至少我们小的时候,就不是这样的。 这是个太大的话题。
41
23、对待新事物

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1. 引言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指中东、西亚和西方各国之间在文化方面的不同表现。

中西方文化差异源于历史、地理、宗教、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对于跨国交流和理解他国的文化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食物、家庭、社交礼仪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2. 食物文化差异中西方在食物方面展现出明显的文化差异。

中式饮食强调粮食的主导地位,以米饭、面食为主食,并配以蔬菜、肉类等多种食材。

中餐注重菜品的口感和色香味俱全。

西方饮食则更加注重肉类和面包,西餐以牛肉、猪肉等动物蛋白质为主食,配以蔬菜、水果等。

此外,西方烹饪更加注重烹调技巧和独特的调味方式。

3. 家庭观念差异中西方家庭观念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中国,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要的部分,尊敬和孝敬父母是重要的价值观念。

家庭中的长辈拥有较高的权威,并且一般由父亲担任家庭的决策者。

在西方,家庭观念更加注重个人的独立和自我实现。

个人的意愿和决策在家庭中的地位更为重要,夫妻关系中的平等和自由也被强调。

4. 社交礼仪差异中西方社交礼仪存在显著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注重面子和尊重,在社交场合中更加注重礼节和传统习俗。

例如,年长的人通常会先行敬酒且自称辈份更低的名字。

而在西方,社交更加注重个人的表现和真诚交流。

在社交场合中,人们会直接称呼对方的大名,并且注重真实的表达和沟通。

5. 思维方式差异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上也存在巨大差异。

中国传统思维强调整体性和集体主义,强调和谐共生的思想,注重社会关系和家族的重要性。

而西方思维更强调个人的理性和独立思考,更加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

这也决定了中西方在解决问题和处理冲突时的不同方式。

6. 结论中西方文化差异涵盖了食物、家庭、社交礼仪以及思维方式等多个方面。

在跨国交流和跨文化合作中,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于建立和谐互信的关系至关重要。

在尊重他国文化的同时,也需要适应和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以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以上是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些基本介绍,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关于习俗的中西文化差异

关于习俗的中西文化差异

2
餐饮习俗
PART 2
餐饮习俗
1. 餐具使用
在中国,人们习惯使用筷子和勺 子作为餐具,而在西方,人们则 习惯使用刀叉。此外,在餐具的 摆放和取食方式上,中西方也存 在差异。例如,在中国,人们通 常会将主食放在桌子中央,大家 围坐在一起取食;而在西方,食 物则会被分到每个人的盘中
餐饮习俗
2. 餐饮礼仪
总结
十、如何促进跨文化交流
促进跨文化交流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首先, 教育是关键。我们应该加强跨文化教育,培 养人们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更好 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其次,媒体是重要 的传播渠道。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媒体资源, 如电影、电视、网络等,向更广泛的人群传 播不同文化的信息和知识。此外,政府和社 会组织也应该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活动,提 供更多的平台和机会,鼓励人们参与其中
4
思维观念与表达方式
PART 4
思维观念与表达方式
1. 整体思维与个体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整体性和统一 性,强调集体主义和家庭观念; 而西方文化则更加注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也体现 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例如, 在中国,人们通常更加注重团队 合作和集体利益;而在西方,人 们则更加注重个人的独立思考和 工作效率
3
节日习俗
PART 3
节日习俗
1. 春节与圣诞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 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如贴春联、放鞭炮 、拜年等。圣诞节则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之 一,人们会进行圣诞装饰、准备圣诞礼物、 聚餐等庆祝活动。虽然这两个节日都是庆祝 新年的节日,但在文化内涵和庆祝方式上存 在很大的差异
THANKS
感谢观看
XXX
1
社交习俗
PART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LUE=WESTERN RED=EASTERN
The blue picture stands for the west,and the red one stands for the east.
1、表达个人观点时opinion
When expressing personal opinions
Chinese people like to beat around the bush(拐弯抹角),while westerners are straightforward.
2、表达愤怒方式anger:
When expressing anger:westerners go straight,they don't hide their inner thoughts.While Chinese people will be more restrained(克制).
3、人脉关系contacts
Contacts:Obviously,Chinese people value the contacts,the more complex,the better.It's easier to do things when you're well-connected you know.
4、审美Definition of beauty
In definition of beauty,on the beaches,for example,westerners think darker skin seems more beautiful,whereas easterners think white and clean skin is very beautiful!
5、对彼此的看法perception of each other
As to perception of each other,sadly,many westerners’perception of China is still the ancient way of life.
6、老人的晚年生活elderly in day to day life
This picture is about the elderly in day to day life.In China,most old people tend to look after their grandchildren,while the westerners are more relaxed.
7、处理问题方式handling of problems
When handling a problem,the westerners are straightforward and do not shy away from questions.The Chinese will be smart enough to get around,but it seems not be a good way.
8、餐馆里In a restaurant
In a restaurant,Chinese people like to talk loudly and noisily,actually we just like lively and friendly atmosphere!On the other hand,westerners think that,restaurants are public places and it is not polite to disturb each other.
9、自我认同me
This image represents--“ME”,which means“self-identification”,Westerners emphasize the individual value and uniqueness,while the Chinese are relatively modest,so we usually hide our own ability.
10、时尚trendy
This picture shows--what’s trendy.Many Chinese people advocate western style, meanwhile,more and more westerners advocate our culture!I think,this is because our countr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werful and influential in the world!
11、聚会:Party
This picture refers to the party occasion.look at that huge"circle",it’s just our Chinese culture"reunion",isn’t it?
12、准时punctuality
Speaking of punctuality,we have to admit that westerners have a stronger sense of time, while Chinese people often do with a vague time.
13、排队queue when waiting
This picture refers to the queue when waiting.Westerners line up,whereas in many parts of China,people tend to get impatient and huddle together.because of the large population?I guess so.
14、洗澡时间Shower time
Shower time:Westerners tend to take a shower in the morning.It can make them feel refreshed in the whole day.On the contrary,we Chinese often do it at night.We wash off the retirement of the whole day,then go to bed comfortably.
15、喝水drinking habit when stomach ache
drinking habit when stomach ache:We Chinese people think drinking hot water is good for health,while westerners usually drink cold water.
16、假日街景Sunday on the road
This is the street view on Sunday or Holiday.The crowded people is just like our golden week!
17、领导the boss
In this picture,the white figure refers to boss,or leader.In the west,boss and his subordinates are equal.In China,boss is always regarded as the greatest authority.
18、孩子the child
In the west,child is treated as equal with other family members.But In China,child is the focus of the family.
19、一日三餐three meals a day
For the three meals a day,hot or cold?obviously,it just like the habit of drinking water.
20、交通工具transportation
This picture reflects the change of transportation from1970to2006.In the past,it was due to economic reasons,and now it is due to environmental problems.
21、旅游时traveling
When traveling,westerners tend to use their eyes to see the scenery,while Chinese people like to take photos everywhere.
22、生活方式Way of life
This one refers to the way of life.Chinese people are very fond of being with many people around,‘cause we like lively and friendly atmosphere.Westerners,on the contrary,like to be alone.’cause in their opinions,living with too many people may violate their privac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