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街区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精品!2017年历史文化街区的特点及案例分析(曾祥钰)

精品!2017年历史文化街区的特点及案例分析(曾祥钰)

四、主要分类3
• 第三类:完全新建的古镇街区。通常是在城区内完全新规划、新建设的有当地特 色的文化街区。可最大程度将历史文化与商业运营相结合,形成城市新的名片。
• 特征1:吸取历史灵感并超越历史,营造历史与现代结合的旅游文化场所。特征2: 既满足现代商业消费逻辑,也满足人群对于文化寻根、情调追寻、时尚追求的全 感官体验。特征3:兼顾旅游人群和城市休闲人群。
4
三坊七巷里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心 故

七、案例分析(二):南京·长江路街区
长江路文化旅游大街, 是古城南京的一条文化 特色街区。长江路位于 南京市玄武区,原名为 国府路。南京作为六朝 古都,明朝、清朝、民 国的府邸都曾落户于长 江路,由此而衍生的明 “词曲文化”清“红楼 文化”民国“建筑文化” 和现代人文艺术中心。 一条长江路,半部南京史。
南京人民大会堂即原国民大会堂,始建
于1932年(民国21年),竣工于1936年5月5日。
坐北朝南,采用钢筋混凝土,中西合壁式建筑
风格,现有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连屋面平顶
及地下室共5层。人民大会堂是江苏省和南京市
召开重要会议、举行庆典活动和文艺演出的重
要场所,也成为国内外宾客从事贸易、旅游、
召开各类会议和开展各种社交活动的理想场所。

第二,具有一定的生活真实性。
历史文化街区并不是被孤零零地陈列
在一处被人们保护起来。历史街区对
当下仍具有现实生活价值,历史街区
仍是当地居民衣食住行、生活起居的
重要空间。

96历史街区更新与保护黄山屯溪老街案例分析PPT课件

96历史街区更新与保护黄山屯溪老街案例分析PPT课件
16
17
18
19
街巷设计:老街两侧有十几条小巷,呈鱼 骨状向纵深延长,是老街城市肌理和传统 风貌重要组成部分,要很好加以保护。街 巷设计不只是保持其外貌特色的环境设计, 还包括巷内的功能设计和大量徽州民居的 保护、整治和利用。其中八号院、九号院 已修复完毕,辟为徽派建筑博物馆。
20
21
22
3
4
5
6
目前老街全长800多米,蜿蜒曲折,有3条 横街穿过,将江、城、街、山联系起来。 另外也将老街分成几个不同风貌特色的街 区。其中以一马路至三马路为精华部分, 其空间尺度、建筑风貌和装饰最具特色。
7
8
9
老街两侧店铺均为2层,总高8~9m,街宽5~6m , 街高宽比为1:1.5,尺度宜人。一般都为一开间, 底层较高,全部开敞;二楼较矮,全为木装修, 有檐口,二楼稍稍外挑,有栏杆。为防火两侧山 墙高出屋面,形成徽派建筑特有的马头墙。老街 装修继承了徽派古建筑三雕(砖雕、木雕、石雕) 传统,再加上黑底金字、名人书写的匾额、楹联, 使老街透出深厚的传统文化气息。老街地区全部 为石板路面,下有排水暗沟;通过整治,移走电 杆明线,统一招幌、广告,使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3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环境协调区:包括原屯溪三镇及周边山水 14
15
三、城市设计
节点设计:包括东、西两个入口广场、两 个交叉路口以及滨江地带。节点设计主要 考虑三个方面:一要展示老街传统景观风 景;二要体现屯溪江、城、街、山的空间 联系;三要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观光需求。 近年来对东入口广场的整治、滨江牌坊和 休息长廊的建设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青果巷历史街区改造案例分析PPT精选课件

青果巷历史街区改造案例分析PPT精选课件

数。
2
项目概况 --历史沿革
Project•overview -- Historical•evolution
青果巷区位图
3
项目概况 --历史沿革
Project overview -- Historical evolution
入千果之巷,桃梅杏李色色俱陈
常州进士甲天下,青果进士甲常州
4
项目概况--现状分析
常州名人博物馆。 将省级文物保 护单位唐荆川故居贞和堂、 筠星堂修 缮改造为常州名人博物馆, 拆除临晋 陵路的商业建筑, 规划为以名人文化 为内涵的名士苑入
口小广场, 并进行有序的空间组织 以增加其环境空间。
周有光图书馆。 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礼 和堂修缮改造为周有光图书馆, 供展出他 毕生的作品及藏书。
20
精心组织重点地段的空间风貌设计重点细化了三个地段的街景风貌设计,
• 一处是南市河两岸, 强调 “修旧如旧、 风貌协调 ” , 打造 “ 小桥流水、 枕河人 家 ” 的景象, 彰显古运河的特色 ;
• 第二处是青果巷东侧, 打造街区东主入口空间景观; • 第三处是青果巷西侧, 打造街区西主入口空间景观 。
保护与继承:保护历史的原真性,延续地域特色文 脉。
演绎与发展:运用现在的设计手法 ,以全新的方式 演绎历史与传统, 结合新的材料与技术 适应绿色与 低碳的未来发展需求 ,对历史传统进行演绎与发展 注入新的活力,使其具有新时代的气息,重新焕发 活力。
共生与秩序 所谓"共生"是作为一种现代的新的城市文化,在外部 环境空间这个领域中,诸多物化和文化因素表现为一 种客观存在,其最终关注的是特定的场所精神和可持 续意义。所谓"秩序",表现为特定的方法和技术,实 现包括使用功能在内的改造目的,其关注的是对诸多 复杂因素的争论、评价和舍取,并最终获得一种协调。 对于前者,探究其内在精神和一切可控制性元素。对 于后者,寻求其最佳的解决途径。 价和舍取,并最终 获得 种协调。对于前者,探究其内在精神和 切可控制 性元素。对于后者,寻求其最佳的解决途径。

宽窄巷子案例分析

宽窄巷子案例分析

宽窄巷子案例分析宽窄巷子,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是成都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

这个街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川西民俗文化和美食而闻名于世。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宽窄巷子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过度商业化、环境破坏、文化失真等。

本文将以宽窄巷子为例,探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平衡问题。

一、背景介绍宽窄巷子位于成都市青羊区,是成都市中心的一个历史文化街区。

这个街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成都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宽窄巷子始建于清朝,是成都市民居建筑的代表之一,其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传统川西建筑和北方四合院的特点。

此外,宽窄巷子还承载了成都的历史和文化,是成都城市发展的见证之一。

二、问题分析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宽窄巷子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首先,过度商业化使得许多原有的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遭到了破坏,许多游客和商家的涌入也使得街区的环境卫生和交通状况变得十分恶劣。

其次,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了文化失真,许多商家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扭曲和改编,使得街区的文化特色逐渐消失。

最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规划也使得街区的建筑和环境质量下降,许多历史建筑由于缺乏维护和修缮而逐渐破败。

三、解决方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需要制定有效的规划和管理措施,对街区的建筑和环境进行保护和控制。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限制商业化的程度和速度,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

其次,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展览等方式,向游客和市民宣传街区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最后,需要引入专业的旅游管理团队,对街区的旅游开发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规划。

可以制定旅游线路、设置旅游标识、提供导游服务等,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和对街区文化的认识。

四、结论总结宽窄巷子是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景点,但同时也面临着过度商业化和文化失真的问题。

宽窄巷子案例分析

宽窄巷子案例分析

宽窄巷子 据成都市文旅集团董事长尹建华介绍,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由宽巷子、窄巷子和 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四合院落群组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 一,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 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按规划,控制面积为479亩,核心保护区108亩,“修旧 如旧、保护为主”,“原址原貌、落架重修”。目前已完成核心保护区周边楼房及建筑风 貌协调整治,建成院落23个,在建院落20个,待建院落2个,预计3月将完成45个完 整院落式建筑的改造,4月底前完成街道及广场的景观铺装,5月正式开街。 规划 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 据介绍,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保护性改造工程, 将努力寻求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与现代商业成功结合的经营模式,以“成都生活精神” 为线索,在保护老成都原真建筑风貌的基础上,形成汇聚街面民俗生活体验、公益 博览、高档餐饮、宅院酒店、娱乐休闲、特色策展、情景再现等业态的“院落式情 景消费街区”和“成都城市怀旧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打造“老成都底片,新都市客厅”。 营销 路易威登老爷车巡游展 “宽窄巷子不仅是成都的、四川的、西部的,它也是 中国的、世界的。”目前已有大批国内外著名商家进驻宽窄巷子,众多文化名流也纷 纷入驻:诗人翟永明开了白夜酒吧、诗人石光华开设川菜餐厅、诗人李亚伟开设民 间精品菜……“上海可贵的是新天地,成都可贵的是老天地。而少城正是成都的老天 地,绝版少城则是成都老天地的绝版。”昨日,省历史学会会长、省中华文化学会副 会长谭继和先生表示,从资源角度来讲,成都的宽窄巷子将超越上海新天地。目前, 成都市已成立专业运营管理公司,在国内外推介宽窄巷子。今年,路易威登即将在 成都举行2008路易威登老爷车巡游展,宽窄巷子将作为此次巡游展的中国第一站, 进入世界视野。

历史街区更新与保护 南京1912案例分析

历史街区更新与保护 南京1912案例分析
历史街区更新与保护
南京1912案例分析
--昔日总统府邸,今朝城市客厅 来自民国的时尚街区
【项目概况介绍】 • 南京1912位于太平南路和长江路交汇
处,距离新街口2公里,紧邻历史名胜风景 区“总统府”,与南京市图书馆仅一路之 隔,尽享核心商圈先天区位优势及周边得 天独厚的自然及人文环境。1912街区在规 划布局上呈L型分布,整个街区占地面积 32000㎡,总建面积约4.2万㎡,停车位约 800个,由19栋民国风格建筑以及共和、博 爱等4个街心广场组成。
酒吧区
餐饮区
休闲区
• 外立面的形象与设计 围绕总统府的“南京1912”的设计风格 也与总统府遗址建筑群总体风貌保持一致。 浓郁特色的民国建筑,时尚的酒吧 ,通过 对外立面的形象与设计相结合,都使“南 京1912”的建筑风格有着别具一格的特色。
外立面设计 建筑特点(附图)
建筑风格(附图)
分析建筑风格
1912命名
• 在命名过程中,“1912”从600多个征集的名字 中脱颖而出,打动了运营团队所有人的心。 • 公元1912年是中华民国元年,民国是南京历史 上最繁华最鼎盛的时期之一,是南京城最美丽 也最辛酸的一段绮梦。当时的南京城内聚集着 最显赫的政界要人和学术大家,孙中山先生正 是1912年1月1日在总统府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 时大总统。这样一种历史经验和怀旧情怀,成 为总统府毗邻的民国建筑群承载时尚消费的最 佳背景。2004年12月24日,南京1912隆重面世, 一夜成名。
项目定位
• “南京1912”的定位是将浓郁的民国历史 风味与时尚的结合,也就是历史与时尚的结合。 建筑物本身所呈现的是文化,其中加入了商业 的元素,经营的内容是时尚消费。它的主题是 休闲、时尚,也有旅游功能。“南京1912 最大的优势在于,地处黄金地段,面积大建筑 少,视野开阔,形成了一个闹中取静的开放的 空间,以及里面的人想到外面来、外面的人想 到里面去的互动氛围,这是其它时尚消费场所 不具备的独一无二的资源。"

青果巷历史街区改造案例分析(课堂PPT)

青果巷历史街区改造案例分析(课堂PPT)

.
20
精心组织重点地段的空间风貌设计重点细化了三个地段的街景风貌设计,
• 一处是南市河两岸, 强调 “修旧如旧、 风貌协调 ” , 打造 “ 小桥流水、 枕河人 家 ” 的景象, 彰显古运河的特色 ;
• 第二处是青果巷东侧, 打造街区东主入口空间景观; • 第三处是青果巷西侧, 打造街区西主入口空间景观 。
与之相邻的中崎集团部分用地规划为与其相 配套的客栈、 茶楼、 会馆等文化功能建筑; 在街区东北、 东南入口处设置两个小型广场,
广场上设置标志牌坊,并进行有序的空间组 织以增加古运河博物馆的环境空间。
常州名品馆。 将青果巷东侧临河 传统风貌建筑整修改造为常州名品馆, 把常州地方特色工艺如留青竹刻、 乱 针绣、刻纸等, 地方特产如芝麻糖、 大麻糕、 萝卜干等加以集中展示, 并辟出相应的传统商业作坊对外经营, 用以弘扬地方特色、传播地方文化。
.
18
• 整合深宅名园和人文荟萃两大主题
通过以下五方面打造: 一是以 “ 唐氏八宅 ” 为重 点, 适时适量迁出居住在里面 的居民,并进行切实可行的修缮 保护; 二是以修缮后的 “唐氏八宅 ” 中的贞和堂、 筠星堂等为基础 规划为常州名人博物馆; 三是拆除临晋陵路商业建筑, 在雪洞巷与青果巷西入口之间设 置青果巷西入口广场, 直显 “ 唐氏八宅 ” 风貌; 四是以名人文化为内涵对小广 场进行环境设计; 五是原址原貌 恢复半园, 在 园内设置青果巷非物质文化展示 画廊。 过以上一系列措施, 从 物质遗存到文化精神, 得到了 充分的保护、 彰显和提升, 使 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展现 “常州历史文化名城” 的一扇 亮丽窗口。
Project overview -- Status analysisBiblioteka 现状鸟瞰图.5

国内外历史街区改造的实践及启示

国内外历史街区改造的实践及启示

某历史街区位于城市中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然而,随着城市的发 展,这个街区的活力逐渐消失,许多建筑物处于闲置状态,公共空间也变得拥挤 不堪。为了保护和复兴这个历史街区,当地政府决定对其进行公共空间改造。
二、改造方案
1、设计理念
本次改造秉持“尊重历史、体现文化、融入现代”的设计理念。具体表现为 保留历史建筑和景观的原有风貌,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同时增加现代元素,提升 公共空间的实用性和吸引力。
历史街区更新改造的成功案例很多,如北京的南锣鼓巷、南京的老门东等。 这些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既保留了历史街区的原生风貌和格局,又进行了合理的 商业开发和旅游资源利用。也注重了公众的参与和意见征集,以及专业规划和设 计的重要性。
总之,历史街区更新改造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城市规划和发展议题。在改 造过程中,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到历史街区的价值和重要性,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 和方法进行改造。也需要我们当前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加强重视程度, 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历史街区焕发 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既能传承历史文化,又能服务现代城市生活。
然而,改造历史街区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例如,一些地方过于追求商业 利益,导致历史风貌的破坏;有的地方缺乏长期规划,导致街区发展不平衡。这 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反思,以确保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历史街区改造的意义和价值重大,既能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城市历史文脉, 又能促进旅游业和城市更新。通过国内外实践案例的介绍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 历史街区改造的成功关键在于注重保护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合理融入现代元素, 强化规划与管理的协调以及重视公众参与和社会效益。我们也要警惕问题和不足 的出现,确保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希望本次演示能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 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城镇化进程中历史街区的空间重构与文化实践广州永庆坊案例

城镇化进程中历史街区的空间重构与文化实践广州永庆坊案例

城镇化进程中历史街区的空间重构与文化实践广州永庆坊案例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如何在满足现代城市发展需求的保持并传承历史街区的文化特色,成为了城市规划者和文化研究者共同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以广州永庆坊为例,深入探讨城镇化进程中历史街区的空间重构与文化实践,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广州永庆坊,作为广州市荔湾区的一个重要历史街区,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貌。

在城镇化进程中,永庆坊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其空间重构与文化实践的过程既体现了城市发展的必然性,也反映了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本文将通过对永庆坊的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分析其在空间重构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实现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对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工作的认识,还可以为其他城市在类似情况下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

本文的研究也有助于推动城市规划与文化研究的交叉融合,为构建更加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广州永庆坊的历史背景与现状广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承载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城市风貌。

在这座城市的中心区域,隐藏着一条名为永庆坊的古老街区。

永庆坊,作为广州历史街区的一个缩影,不仅见证了广州城市发展的历史变迁,更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永庆坊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始建于清代,曾是广州城内的重要商业和居住区。

这里曾经是商贾云集、文化繁荣的地方,街区内建筑风格独特,传统岭南建筑与西洋建筑交相辉映,展现出一种中西合璧的美学特征。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永庆坊也面临着许多历史街区共同的困境:老旧建筑破败、人口结构变化、文化特色逐渐消失等。

近年来,随着广州市对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视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永庆坊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对永庆坊进行了全面的空间重构和文化实践。

成都宽窄巷子案例分析(二)2024

成都宽窄巷子案例分析(二)2024

成都宽窄巷子案例分析(二)引言概述:
成都宽窄巷子是一处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旅游景点,也是成都市的标志性街区之一。

本文将对成都宽窄巷子进行案例分析,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各种管理、经营和文化因素,并对其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

正文:
1. 管理模式的创新
- 引入专业管理团队
- 建立多元化的经营模式
- 实施规范化管理措施
-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
- 确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策略
2. 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创新
-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 与当地民众共同传承文化
- 强调文化与旅游的结合
- 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 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
3. 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 建设完善的旅游设施
- 培养专业素质高的导游队伍
- 加强旅游宣传和推广
- 合理规划旅游线路
- 回应游客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4. 发挥宽窄巷子的特色优势
- 保留原有建筑风格
- 突出宽窄巷子独特的格局
- 强调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 特色餐饮和特产店铺的发展
- 引入创意文化产业
5. 社区参与与合作
- 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宽窄巷子建设
- 推动文化、旅游与社区的融合
- 加强与周边商业合作
- 与相关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 建立沟通渠道,听取反馈意见
总结:
通过对成都宽窄巷子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其成功的关键在于管理创新、文化整合、服务水平提升、特色优势发挥以及社区参与与合作。

这些因素共同促使了宽窄巷子的繁荣发展,也提供了其他旅游景点的借鉴和启示。

未来的发展中,宽窄巷子还需继续创新,
保持特色与品质,并与其他地区形成互补的旅游资源,实现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历史街区更新与保护-黄山屯溪老街案例分析.

历史街区更新与保护-黄山屯溪老街案例分析.

环境设计:包括老街铺地、照明、小品、 绿化以及沿街商店的牌匾、招幌、遮阳篷、 卷帘门、室内地面等,城市设计时都对环 境进行专项整治和设计。改造地下综合管 线、石板路面、排污管道、垃圾转运站和 旅游公厕,增设了路灯和环境小品等
历史街区更新与改造
───────案例分析
案例一:黄山屯溪老街
概况
屯溪老街座落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 北面依山,南面傍水,全长853米,宽5至8米。 包括1条直街、3条横街和18条小巷,由不同年 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的整个街巷, 呈鱼骨架形分布,西部狭窄、东部较宽。因屯 溪老街坐落在横江、率水和新安江三江汇流之 处,所以又被称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1] , 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 格的古代街市,也是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2009年,屯溪老街与北京国子监街、 苏州平江路一同当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保护整治规划
老街保护规划于1985年。保护方针是坚持 保护整治,适当更新,反对大拆大建。如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修建机场时,即避开老 街,在街后居住区中辟出一条新路—延安 街,从而保护了老街。在十年动乱中,市 民也纷纷自发起来保护老街店面装修不受 破坏。因此,1979年规划屯溪市时就明确 要保护老街。
环境协调区:包括原屯溪三镇及周边山水环境。 建筑高度控制在30m ,建筑风貌为新徽派建筑, 同周围山水相协调。
三、城市设计
节点设计:包括东、西两个入口广场、两 个交叉路口以及滨江地带。节点设计主要 考虑三个方面:一要展示老街传统景观风 景;二要体现屯溪江、城、街、山的空间 联系;三要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观光需求。 近年来对东入口广场的整治、滨江牌坊和 休息长廊的建设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街巷设计:老街两侧有十几条小巷,呈鱼 骨状向纵深延长,是老街城市肌理和传统 风貌重要组成部分,要很好加以保护。街 巷设计不只是保持其外貌特色的环境设计, 还包括巷内的功能设计和大量徽州民居的 保护、整治和利用。其中八号院、九号院 已修复完毕,辟为徽派建筑博物馆。

中国传统商业街案例分析(详细)

中国传统商业街案例分析(详细)

5.
喜洲镇
大理市北 喜洲镇总面积为165平 部 方公里,镇内有在中国 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独树 一帜的一大批明、清、 民国至当代各时期各具 特色的白族民居建筑群, 喜洲民居从布局上看是 典型的“三坊一照壁”、 “四合五天井”、“一 进两院(六合同春)”、 “走马串角楼” 等的白 族庭院格局。
6.
建水古城
4.
凤凰古城
位于湖南 省湘西自 治州西南 边
凤凰古城以回龙阁古街为中轴, 连接无数小巷,沟通全城。凤 凰古街两边建筑飞檐斗拱,店 铺中陈设着琳琅满目的民族工 艺品,浓浓的古意古韵,透出 古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住房大多为木结构建筑,有平 房和楼房两种,也有长方形的 茅草房。 是一个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 少数民族聚集县。
14.
河坊街
位于杭州 老城区
河坊街位于吴山脚下,是 清河坊的一部分,属于杭 州老城区,东起江城路, 向西越南北向得建国南路、 中河中路、中山中路、华 光路、劳动路至南山路, 路长1800多米,吴山广场 至中山中路段为步行街, 青石板路面,路宽13米, 其余路宽32米。河坊街于 2002年十月开街,建筑体 现了清末民初风貌。
15.
洛带镇
位于四川 省成都市 龙泉驿区
洛带镇内传说众多、 古迹遍地。场镇老 街以清代建筑风格 为主,呈“一街七 巷子”格局,广东、 江西、湖广、川北 四大客家会馆、客 家博物馆和客家公 园坐落其中,又被 人们称为“客家名 镇、会馆之乡”。
16.
周庄
浙江苏州
周庄位于苏州城东 南,昆山的西南处。 镇为泽国,四面环 水,咫尺往来,皆 须舟楫。全镇依河 成街,桥街相连, 深宅大院,重脊高 檐,河埠廊坊,过 街骑楼,穿竹石栏, 临河水阁,一派古 朴幽静。

成都宽窄巷子案例分析分析 共21页

成都宽窄巷子案例分析分析 共21页
• 特色之处--------------------------------------21
• 总结------------------------------------------23
成都宽窄巷子
历史背景
宽窄巷子的前身是清朝时期 驻守的八旗清兵的军营宿舍。 宽窄巷子在历史的积淀中慢 慢暴露出许多环境恶化的问 题, 原有的生活设施已满足 不了现代生活的需求。 另一 方面, 宽窄巷子是成都历史 文脉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体现的是成都独特的市井 生活文化, 对清代川西民居 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首页
退

特色之处
文化墙
成 都 原 真 生 活 体 验 馆
琉璃会会馆
白 夜 酒 吧
黛 堡 嘉 莱
Starbucks
JiongBox 创意盒子
MY COFFEE
总结
• 1、宽窄巷子作为成都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是成都最有特色的“院落式情 景消费街区”和“成都城市怀旧旅游的人文游憩中心”,是具有“老成都底片、 新都市客厅”内涵的“老成都原真生活情景体验街区”。
首页
退

街道
宽巷子
功能定 位
“闲生活”区 以旅游休闲为主题
窄巷子
“慢生活”区 以品牌商业为主题
井巷子
“新生活”区 以时尚年轻为主题
以精品酒店、私房餐饮、
业态业 种
特色民俗餐饮、特色休
闲茶馆、特色休闲酒馆、
特色客栈、特色企业会 所、SPA为主题的情景
消费游憩区
打造成以各国西餐、各地 品牌餐饮、轻便餐饮、精 品饰品、艺术休闲、特色 文化主题店为主的精致生
原有出入口 新建出入口
车行道
四川画院

1、上海田子坊案例分析

1、上海田子坊案例分析

田子坊案例分析一、田子坊简介1、田子坊发展缘由田子坊位于中国上海市泰康路210弄。

田子坊的街区形态基本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处于原法租界和华人居住区,是商业居住街区和工业区的过渡地带。

集中了上海从乡村到租界,再到现代城市发展的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历史建筑,是上海保存历史文化遗存类型最丰富的街区之一。

泰康路是打浦桥地区的一条小街,1998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马路集市,自1998年9月区政府实施马路集市入室后,把泰康路的路面进行重新铺设,使原来下雨一地泥,天晴一片尘的马路焕然一新。

1998年12月28日,一路发文化发展公司首先进驻泰康路揭开了泰康路上海艺术街的序幕,不久又有著名画家陈逸飞、尔冬强等艺术家和一些工艺品商店先后入驻泰康路,使原来默默无闻的小街渐渐吹起了艺术之风。

1999年著名画家黄永玉将志成坊改名为“田子坊”。

4、田子坊的构成要素●建筑变迁:历史建筑——典型的江南民居、西式洋房、中式石库门和新式里弄建筑,是海派文化兼容并蓄特质的空间意向表达●艺术百态:画廊+艺术家工作室——艺术家的生态社区●里坊风貌:真实的里弄生活——上海历史风貌和石库门里弄生活的“活化石”●时尚创意:时尚设计&创意店铺——尤以旗袍、高级成衣等为代表●休闲元素:美食与娱乐相结合——云集了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风味美味二、田子坊建筑1、建筑形式:上海老石库门里弄建筑,带西式建筑特点的新式里弄建筑;2、建筑功能:20世纪20年代的居住区形式的里弄工厂,20世纪70年代的居住区。

3、建筑装饰:现代主义简洁装饰、中国传统木构装饰、新艺术运动装饰风格、巴洛克风格。

4、街巷空间:田子坊的街巷空间是具有生活化的场所空间,它是流动的、内敛的又是包容的、多元着的,承载的是城市的人文活动,是城市文化的代表。

5、完整性:区块方正规整,与周边的城市环境以道路隔开,有利于整体保护;6、完好性:整个区块内并没有因多少拆建、改建、新建等行为而被破坏;7、地域性:区块是上海历史街区中最具里坊风貌的代表,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

上海田子坊案例分析

上海田子坊案例分析

上海田子坊案例分析上海田子坊是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的一片历史街区,现已成为上海的文化艺术区和旅游景点。

田子坊的案例成功之处在于它将过去的老工业区改造成一个融合了艺术、文化、商业和旅游的综合体,大大提升了整个区域的价值和吸引力。

以下是对上海田子坊案例的详细分析:1.历史背景:田子坊的区域原本是一个老旧的石库门工业区,大部分建筑物建于上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该地区的工业活动逐渐减少,建筑物开始多数废弃。

2.改造策略:为了最大限度地保留历史文化,改造者没有对建筑物进行大规模的拆除重建,而是修复了原有的建筑物,保持了其石库门和红砖外观。

同时,为了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他们给建筑物增加了新的功能和设施,例如餐馆、咖啡馆、艺术画廊、精品店等。

3.文化艺术元素:田子坊注重文化艺术的融合。

他们邀请了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为这里的建筑物增添艺术元素,例如壁画、雕塑、艺术装置等。

这些艺术品在古老的建筑物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

4.店铺经营方式:田子坊的店铺经营方式以小而精为特点。

这里的商店和餐馆都是独立经营的小店,他们以独特的产品和服务吸引顾客。

这种经营方式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和多样性,也增加了游客的体验满意度与留存率。

5.社区互动:田子坊注重与周边社区的互动。

他们经常与当地艺术机构和学校合作举办各种文化活动,例如画展、音乐会、讲座等。

这种互动不仅增加了区域的文化氛围,也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6.旅游推广: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田子坊积极推广自己的旅游资源。

他们制作了精美的宣传资料、建立了官方网站,并与各大旅行社和在线平台合作,推广田子坊的旅游产品。

此外,他们还提供了导览服务和文化体验活动,如传统手工艺品制作、古典舞蹈表演等。

7.环境规划:田子坊注重环境的改善。

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整治措施,例如改善街道照明、增加绿植覆盖、规范垃圾处理等。

这些措施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

(完整版)中国传统老街案例分析(成都太古里宽窄巷子)

(完整版)中国传统老街案例分析(成都太古里宽窄巷子)

特色产业 特色五、黛堡嘉莱
小洋楼是窄巷子和井巷子之间一个漂亮的中西合璧的建筑,它有中国式的屋顶,西式的罗马圆柱撑起了二
楼的露天阳台,长拱形的窗户上六角星的窗棂让整个建筑很有灵气黛堡嘉莱巧克力是中国大陆地区第5家直营店, 也是第一家法式沙龙概念店。
中西文化里的浪漫
特色产业 特色六、MY COFFEE和JiongBox创意盒子
的定位,将宽巷子定位为“闲生活”,窄巷子
闲 慢 定位为“慢生活”,井巷子定位为“新生
活”,既便于吸引各种业态的进驻,又使得整个项目
层次分明;既保留了老成都的文化内涵,又融入了西方 文化,在实现中西合壁的同时给老巷子赋予了新内涵。 从建筑产品来看,整个项目显得空间层次舒适而人性化,
建筑高度、街巷宽度、庭院宽度的尺度显得和谐。 符合人们逛街、购物消费的心理习惯,例如宽窄
成都记忆城市文名化片沙龙
闲生活 慢生活 新生活
二、成都远洋太古里
项目简介 成都远洋太古里—传承历史与文化
特色产业 特色四、白夜酒吧
白夜酒吧,成都文化沙龙。1998年5月8日在成都玉林西路落户。白夜借酒精和文学艺术,把人们最自
然的一面、最真实的一面完全地释放出来。一个老院落,保留了民国时期的四柱三山式西洋门头。院内有一堵 清代建老墙,其中夹杂汉代残瓦。东西两厢房部份保留原门窗。院中有两颗枇杷树及一枯树,两颗年代久远的 老桉树遮天蔽日,将白夜笼罩在绿荫之中。
巷子以餐饮、茶馆为主,窄巷子以西餐、咖啡等为主, 井巷子则以酒吧、夜店为主。此种业态分布,人们上午 可以在宽巷子体验原真成都生活,下午可以到星巴客品 位午后时光,华灯初上后可到井巷子体验成都的阑珊夜 色。

总体布局 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
宽窄巷子项目由 三条步行街组成, 且中间用通道连

中国传统老街案例分析

中国传统老街案例分析

中国传统老街案例分析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的与方法 (4)二、中国传统老街概述 (4)2.1 老街的定义与特点 (6)2.2 中国传统老街的分布情况 (7)2.3 中国传统老街的历史文化价值 (8)三、典型案例分析 (9)3.1 北京南锣鼓巷 (11)3.1.1 历史沿革 (12)3.1.2 空间结构 (13)3.1.3 文化特色 (13)3.1.4 旅游开发与保护 (15)3.2.1 历史沿革 (17)3.2.2 空间结构 (18)3.2.3 文化特色 (19)3.2.4 旅游开发与保护 (21)3.3 成都宽窄巷子 (22)3.3.1 历史沿革 (23)3.3.2 空间结构 (25)3.3.3 文化特色 (25)3.3.4 旅游开发与保护 (26)四、中国传统老街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28)4.1 保护策略 (29)4.1.1 加强文物保护 (30)4.1.2 保护历史风貌 (31)4.1.3 维护生态环境 (32)4.2.1 优化产业结构 (35)4.2.2 传承历史文化 (36)4.2.3 提升旅游品质 (37)五、结论与展望 (38)5.1 结论总结 (39)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40)一、内容综述中国传统老街案例分析是对中国古老街道的深入研究和综合评估,旨在了解历史背景、文化传承、商业氛围与改造保护等方面的发展现状与演变过程。

本章节作为案例分析的总览,将对中国传统老街进行综合性的描述,概述其研究的重要性,以及老街在不同地域的共性特征和发展历程。

通过对典型老街案例的选择与分析,可以更好地揭示老街的历史文化价值、经济贡献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传统老街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这些老街见证了城市的发展与变迁,承载着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记忆。

对中国传统老街进行案例分析,有助于了解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和发展轨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传统老街面临着转型与复兴的挑战。

老旧街区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老旧街区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老旧街区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引言老旧街区是城市中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地方,然而这些老旧街区也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特别是火灾风险。

火灾事故不仅会给居民生命和财产带来重大损失,也会对城市文化遗产造成严重破坏。

本次论文旨在通过一起老旧街区火灾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总结事故原因和相关措施,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减少和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一、案例介绍某市X区是该市的老旧街区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然而,由于长期没有进行维护和改造,该区域的建筑大多已经老化,并且缺乏消防设施和安全设施。

2019年某日晚上,X区发生了一起严重火灾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初步调查,该火灾是由一家餐馆的厨房燃气泄漏引起的,由于周围建筑过于密集,火势迅速蔓延,导致了整个街区的火灾爆发。

接下来我们将从事故原因、预防措施和改进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事故原因分析1. 建筑老化和维护不及时老旧街区的建筑大多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长期未进行维护和改造,导致建筑结构老化、电气线路老化等问题逐渐加剧。

这些老化问题使得建筑更容易发生火灾危险。

比如老旧木质建筑易燃,容易在发生火灾时失去控制,火势迅速蔓延。

2. 缺乏消防设施和安全设施老旧街区的建筑多缺乏消防设施和安全设施,如疏散通道不畅、消防栓不齐全、防火隔离措施不完善等。

这些因素在火灾发生时会极大地增加人们的疏散和逃生难度,从而造成了更多的人员伤亡。

3. 管理不善和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在老旧街区中,由于建筑所有权多为私人或小型企业所拥有,缺乏专业的物业管理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对建筑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这使得建筑内部的安全隐患无人监督,容易发生问题。

三、预防措施1. 加强建筑维护和技术改造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老旧街区建筑的维护和技术改造,对建筑结构、电气线路等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符合消防安全标准。

对于老旧木质建筑,可以考虑采用阻燃材料进行翻新,增加其抗火性能。

2. 完善消防设施和安全设施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老旧街区的消防设施和安全设施建设力度,包括加强疏散通道建设、增设消防栓、设置防火隔离带等措施,提高老旧街区的火灾防范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旧建筑关系
二者都在色彩上选择了与历史建筑相近的颜色,也都有高层现代建筑对 历史建筑的冲击。比较而言,科普利广场的汉考克大厦在设计上更得当。 新民大街在历史建筑周围增加了景观设计,使得历史建筑更突出。
四、案例与基地设计的结合
四、案例与基地设计的结合
四、案例与基地设计的结合
· 可以学习新民大街将两个广场节点以“线”连接的方式,将金中都遗址 纪念碑和鱼藻池连接。 · 可以学习历史建筑物沿街的方式,沿广安门外南街建造纪念性建筑。 · 基地现状比新民大街和科普利广场严峻,已经没有历史建筑有所保留, 但是可以仿照金时的建筑风貌进行建造。 · 可以学习科普利广场的图底关系,使建筑与空间的分量更接近,空间尺 度更宜人。 · 可以学习汉考克大厦的设计手法,使现代建筑与历史建筑更和谐,甚至 可以更好地衬托出历史建筑。
一.长春新民大街——三种理论分析
3.1图底关系理论
· 街道两边没有明显的对称关系。 · 建筑密度偏小,建筑所占的平 面空间与广场街道等空余空间 不接近。 · 空间尺度偏大、不够宜人,建 筑体量分布不均。 · 空间界面封闭性不够好。从反 转图来看,建筑作为连续且封 闭的实体,并没有很好的封闭 空间。
二、美国波士顿科普利广场——新旧建筑的关系
设计背景:
柯普利广场位于波士顿市中心区的后湾区,周围是博物馆、图书 馆,及两座重点保护的历史建筑,也是早期 麻省理工学院及哈佛 大学医学院的所在地,占地1公 顷。一个世纪以来,科普利广场 的变迁反映了各种城市构 成元素,如艺术传统、建筑风格、规划 格局、交通及功能等 方的巨大变化和强烈对比。
一.长春新民大街——城市设计五要素分析
2.4节点
“节点是观察者 可以进入的侵略 性焦点” 在这条大街上这 些侵略性节点很 容易找到,南北 两端的广场和伪 满时期建筑,这 些建筑基本是相 互对称的处于道 路交叉口处。
一.长春新民大街——城市设计五要素分析
2.5地标
在这条街当中标志物很大程度上与节点重合,就是那些带有历史意义的伪满 时期的建筑,现代的建筑在色彩上与其相似,但是通过建筑形体、周围不同 的绿化环境、停车场、公交站等元素的观察,历史建筑还是能够脱颖而出。
LOGO
Your company slogan in here
一.长春新民大街——三种理论分析
3.2联系理论
新民大街中间的绿化带和两边的道路, 都可看作是“线”。串联起尽端的两个 广场和两边的历史建筑。 但是中间的绿化带由于多是乔木,遮挡 了视线,破坏了东西向的视廊。
一.长春新民大街——三种理论分析
3.2场所理论
· 新民大街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32年东北沦陷区的伪满洲国新京建 设局组织规划的伪满“新京”的“皇宫区”、“八大部”所在地,记载 着民国时期沉痛的历史。改造的新民大街现代建筑色调与历史建筑基本 一致,但高度应低于历史建筑以免破换其气氛。 · 中间的绿化带和新民广场南边的南湖公园绿化面积大,符合人的需求。 · 新民广场作为交通性广场人不适宜进入。
二、美国波士顿科普利广场——新旧建筑的关系
两个历史建筑:
三一教堂 Old South Church
二、美国波士顿科普利广场——新旧建筑的关系
周围的大部分现代建筑与教堂的色调基本一致,并且高度适宜, 但是也有少部分建筑,尤其是汉考克大厦非常突出。
二、美国波士顿科普利广场——新旧建筑的关系
贝聿铭事物所设计的汉考克大厦。 这座60层高的庞大体量从与重点保 护的历史建筑“三一”教堂近在咫 尺,为了处理好两 者关系,设计 者采用平行四边形, 从广场上看, 两个立面成锐角相交,减轻了厚重 感,尤其 是面向教觉的侧立面上 开了一个三角形凹槽,使大厦秀 丽挺拔;二是整栋大厦均为玻璃幕 墙,有效地将“三一”教 的景观 反照在墙上,而获得了扩大空间的 实际效果。这 一建筑设计的成功 不但没有破坏广场的特色和尺度, 相反却为广场增添了一景。
一.长春新民大街——城市设计五要素分析
2.2边界
在这条街上,道路本身并不能起到这个 作用,而是沿街的建筑立面和院墙起到 了这样一个相互衬托的作用,两个区域 可以抽象为道路和建筑内的院落。
一.长春新民大街——城市设计五要素分析
区域
新民大街的区 域基本就是道 路本身和道路 两侧的建筑共 同组成了这个 历史文化保护 街区,在此建 筑的纹理、材 质、细部、高 度、形态都有 很大程度的相 似,但却有个 不相等同。
LOGO LOGO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
旧区的改造
一.长春新民大街
1. 整体设计
新民大街的设计是由日本人仿照当时的巴黎建设的,道路两侧的绿化非常好, 道路两块板,中间有较大面积的绿化树木茂盛,以高大乔木和松树为主;沿路 有五个历史建筑,中间穿插现代新建筑,但新建筑极力做到与旧建筑有一定的 联系,所以整条街看上去很统一。在城市用地紧张的今天,这条路还位于市区 的中心地段且交通繁忙,但并没有对道路进行扩建;建筑的色调基本相近;对 旧的建筑还都给予了新的功能,使旧建筑并不只是参观游览之地。整个道路南 起新民广场北到地质宫即文化广场结束,中间分布新老建筑距离均等。
一.长春新民大街——城市设计五要素分析
2. 1道路
这条路连接了两个广场,一个是新民广场、 一个是文化广场;一个是圆形的交通性广场 一个是方形的娱乐广场;异常宽阔的绿化带 在这条路上起到了点睛的作用,宽阔的绿化 带、郁郁葱葱的茂密树林对来相向车道的车 辆有效阻挡、对车辆产生的污染物也产生的 有效的阻隔;在其中的人行道、休息座椅等 便民措施也体现了人性化的城市设计。
三、两个案例的比较
三、两个案例的比较
图底与反转关系:
· 科普利广场周围建筑密度比新民大街大。
· 科普利广场周围的建筑之间的关系更明确。 · 科普利广场周围建筑与空间分布更均置,相互连接性更好。 · 科普利广场周围建筑与剩余空间分量更相近,空间尺度更宜人。 · 科普利广场周围空间界面封闭性更好。
三、两个案例的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