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漓江生态需水量研究报告
漓江流域生态需水量的研究
漓江流域生态需水量的研究作者:黄丹郭纯青徐宁涛来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4年第06期摘要:近年来漓江水资源短缺问题给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阻碍,对生态需水量的研究有利于该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选择了月保证率法计算生态需水量,但由于漓江流域降雨量季节性分布不均匀,径流量的年内和年际变化都比较大,因此对月保证率法进行了改进,最终得到50%保证率下需水等级为“好”时的生态需水量为适宜生态需水量,结果为18.45亿m3,最小生态需水量为5.88亿m3。
最后用Tennant法对结果进行检验,并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
关键词:漓江流域;生态需水量;月保证率法;Tennant法中图分类号:TV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1683(2014)06-0026-05漓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旅游开发不断深入后桂林市用水量的不断增加,对漓江流域生态系统的干扰正在不断地扩大。
漓江流域虽然水资源丰富,但其时间和空间分布却极为不均匀,枯季水资源紧张,加之水资源配置中对生态需水的考虑并不全面,生态用水被挤占,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河流生态系统的功能。
为了保证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漓江流域的生态需水量进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Covic[1]在1993年提出生态需水量的定义,即保证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所需要的水量。
中国工程院在“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项目[2]中将狭义的生态环境用水定义为“维护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步改善所需要消耗的水资源总量”。
将广义的生态环境用水定义为“维持全球生物地理生态系统水分平衡所需用的水,包括水热平衡、水沙平衡、水盐平衡等,都是生态环境用水”。
崔树彬[3]、冯宝平[4]、李丽娟[5]、王芳[6]等学者研究了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系统的需水量,并给出了需水量各自的概念和内涵。
在这些研究中,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而对南方河流的需水量研究相对缺乏,本文所研究的漓江流域是位于中国南方的桂东北的一条重要河流。
桂林漓江环境流量的计算和保障措施分析的开题报告
桂林漓江环境流量的计算和保障措施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桂林漓江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旅游资源,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漓江景区每年接待数百万游客,同时漓江也是桂林市的主要水源地之一。
然而,近年来漓江水质下降、枯水期流量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如何科学计算和保障漓江环境流量,是防治漓江水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桂林漓江环境流量的计算和保障措施,明确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漓江水量计算和管理,以保障生态环境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内容1. 漓江水量计算方法的研究。
通过分析漓江水文气象数据,探讨漓江水量计算的方法,确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漓江水量计算体系。
2. 漓江环境流量的保障措施研究。
通过研究漓江流域的水资源保护政策、水资源利用评价、水资源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漓江环境流量保障的必要措施。
3. 桂林漓江流域水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通过实地考察,调查漓江的水质现状和对漓江水质影响的因素,为环境流量保障提供依据。
四、研究方法1. 实地调查法。
对漓江流域进行实地调查,获取漓江水资源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2. 数学模型法。
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漓江的水流变化,预测漓江水量情况,为环境流量保障提供数据支持。
3. 统计分析法。
通过对漓江流域的水文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取漓江流量的变化规律。
五、预期成果本课题主要成果包括:1. 确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漓江水量计算体系,为漓江水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2. 提出漓江环境流量保障的必要措施和管理方案,为保障生态环境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3. 对漓江流域的水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为环境流量保障提供数据支持。
广西桂林市漓江生态需水量研究
广西桂林市漓江生态需水量研究页面功能【字体:大中小】【推荐】【打印】【关闭】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一、漓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1、漓江概况广西桂林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
漓江是桂林的母亲河,孕育了美丽的桂林山水,形成了百里漓江“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的世间美景。
漓江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桂江支流上游段的习称。
漓江流域面积为5959km2,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980mm,水资源量比较丰富,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210mm,人均水资源量为4390m3。
漓江属雨源性河流,雨量充沛,水量丰富,但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丰、枯水季节径流量相差悬殊,80%以上降雨量集中在每年的3~8月份,日平均流量变幅也较大,以桂林水文站为例(集雨面积2762 km2),保证率为10%的日平均流量达286 m3/s,保证率为90%的日平均流量仅18.7 m3/s。
历史上漓江市区段实测最小月平均流量仅5.9m3/s(1956年12月),实测最枯流量3.8m3/s(1951年2月),基本处于断流状态,而实测最大流量达5890m3/s(1998年6月),因此,漓江水多与水少问题并存。
2、漓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1) 漓江枯水期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蜕变降雨量的时空分配极不均,导致漓江汛期洪水泛滥成灾,枯水期长期严重缺水,水量几近枯竭。
枯水期间漓江两岸山体裸露、河道干涸、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严重影响漓江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防洪能力低,洪涝灾害严重漓江上游流域是广西桂北暴雨中心区,暴雨集中、强度大、洪水频繁,而该区又缺乏控制性防洪工程,加上桂林市城区大部分地势较低和城区防洪工程受旅游景观特殊要求限制,目前桂林市区的防洪能力尚达不到20年一遇,洪涝灾害严重。
(3)水污染潜在威胁大,水环境有恶化趋势漓江是桂林市城市供水水源地,也是主要纳污水体。
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排污量亦随之加大,而现有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有限,部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河道,在枯水季节河水流量减少,稀释自净能力很低,使河水质量急剧下降,如1994年1月,桂林市东镇水厂因漓江水源严重污染而被迫停产。
漓江调研报告
漓江调研报告漓江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漓江素有“天下秀山水”之美誉,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为了更加了解漓江的发展状况和旅游资源利用情况,本次调研旨在收集相关数据和意见,为漓江的未来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1. 漓江的自然资源情况:调研了漓江的水质、河流生态状况以及周边的自然保护区等情况。
2. 旅游资源利用情况:对漓江上的游船、观光点等资源进行了调查,了解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消费情况。
3.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考察了漓江沿线的酒店、餐饮、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现状和问题。
4. 旅游管理和保护措施:了解了漓江旅游管理机构和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调查了相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调研方法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以及实地考察等方式,覆盖了漓江沿线的各个部分。
调研时间持续了一周,共收集了大量数据和意见。
三、调研结果1. 漓江的自然资源情况:漓江的河水清澈,水质优良,但在旅游高峰期会出现环境承载力不足的问题。
周边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有力,但仍存在人为干扰等问题。
2. 旅游资源利用情况:漓江的游船配套设施完善,但游客体验不尽如人意,存在拥挤和缺乏舒适度的情况。
观光点的开发利用不均衡,有些景点过于商业化,影响了游客的观光体验。
3.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漓江沿线的酒店和餐饮设施较多,但品质参差不齐,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交通方面,公共交通不便利,私家车存在交通拥堵的问题。
4. 旅游管理和保护措施:漓江的旅游管理机构组织有序,但仍存在一些对违法行为的监管不力的问题。
保护措施方面,需要加强对河流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人为干扰。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1. 加强漓江的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加强水质监测、减少污染源、控制人流量等措施,保护漓江的生态环境。
2. 完善旅游资源的利用方式,合理规划观光点,提升游客体验。
加大对观光点的管理力度,避免过度商业化。
3. 提升旅游基础设施的质量,加强酒店、餐饮等服务行业的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交通设施的建设,提升交通的便利性。
关于漓江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分析
关于漓江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分析漓江是一条位于广西桂林市的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大型河流,也是中国著名的景观之一,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
漓江的水资源丰富,是桂林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桂林的景观和旅游景点的一体。
然而,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水资源枯竭等多种因素,漓江的水资源质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水质的变差对漓江的生态系统和桂林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因此,保护漓江水资源和提高水质,以及实现漓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成为面临桂林的一个重要任务。
首先,应完善和强化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水资源的法律法规建设。
桂林市应建立完善的水资源计量、保护、管理和审计机制,强化环境监测,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规侵占漓江水资源的行为,以确保水资源调控的有效实施。
其次,应加强漓江、桂林市周边水土保持和水系治理工作。
应建立绿色保护区、生态管理区和植被恢复区,积极保护漓江、桂林市周边的植被,从而减少水沙流失,保护漓江的水质和水量。
此外,要改善漓江的水利设施,健全水资源建设、管理和调度体系。
可以建设引水渠、洪坝、河床和河岸等水利设施,改善漓江水系的调节能力,从而对漓江的水量提供有效保障。
最后,应建立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分配机制,充分考虑漓江和桂林市周边地区各方面的利益,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的有机统一。
同时,要加强漓江水资源的旅游经济发展,利用漓江景
观旅游活动发展桂林经济,实现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发展。
综上所述,漓江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桂林发展的核心问题。
只有通过强化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和可持续发展政策,才能保证漓江水资源的长足发展,使桂林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
漓泉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漓江水质的基本情况,掌握水质监测的基本方法。
2. 分析漓江水质的变化规律,为保护漓江水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时间2023年4月15日至2023年4月20日三、实验地点桂林市漓江流域四、实验材料1. 采样设备:塑料瓶、采样器、温度计、pH计、溶解氧测定仪、浊度计等。
2. 分析仪器: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等。
3. 样品处理:实验室常用试剂、蒸馏水、酸碱指示剂等。
五、实验方法1. 采样:在漓江流域选择5个不同地点进行采样,每个地点采集2个水样,分别用于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的测定。
2. 物理指标测定:(1)水温: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样温度。
(2)pH值:使用pH计测定水样pH值。
(3)溶解氧:使用溶解氧测定仪测定水样溶解氧含量。
(4)浊度:使用浊度计测定水样浊度。
3. 化学指标测定:(1)氨氮:采用纳氏试剂法测定。
(2)总磷:采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
(3)化学需氧量(COD):采用重铬酸钾法测定。
(4)重金属: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物理指标分析(1)水温:实验期间,漓江水温平均为18.5℃,属于较适宜鱼类生长的水温。
(2)pH值:实验期间,漓江pH值平均为7.5,属于中性偏碱水质。
(3)溶解氧:实验期间,漓江溶解氧平均为7.2mg/L,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4)浊度:实验期间,漓江浊度平均为10NTU,属于较清洁水质。
2. 化学指标分析(1)氨氮:实验期间,漓江氨氮平均浓度为0.8mg/L,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2)总磷:实验期间,漓江总磷平均浓度为0.1mg/L,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3)COD:实验期间,漓江COD平均浓度为12mg/L,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4)重金属:实验期间,漓江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3. 分析与讨论(1)漓江水质总体良好,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但个别指标如氨氮、COD 等存在一定程度的超标风险。
漓江水生态系统自然资源调查研究
漓江水生态系统自然资源调查研究周解韩耀全(广西水产研究所南宁 530021)水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资源,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资源,渔业资源是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份,顶级生物群落鱼类是其代表生物,鱼类种群的丰盛与兴衰,提示该水域生态环境的好与坏。
广西江河渔业自然资源已近30年没有进行综合的科学考察了,这二、三十间由于各地人口人类活动的急剧增加,经济建设蓬勃发展,使域内各江河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社会各方面反馈的情况提示,江河中渔业自然资源已极度枯竭,很有必要进行一次综合性的调查研究,进行科学的评估,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流域的生态恢复重建关键技术提出建议。
本次工作,是相隔二、三十年后,难得重新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针对近年新发生的情况,探索讨论漓江水生态系统水生生物的兴衰替变,为今后其它流域进行类似的工作提供参考。
1.漓江水生态系统自然资源调查基本情况研究1.1基本情况信息提示值得关注的历史与现状种种信息从漓江水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视角出发,漓江水生生物自然资源调查的基本情况提供的信息可以知道:(1)在当地政府与民间志士仁人长期不懈的关注和努力下,漓江生态环境多样性总体来说保存尚好,漓江中上游的污染得到防治,周边脏乱差的情况得到治理和美化,干流没有截流闸坝等水工建筑,河流尚能保持自然流态和原生状态,河床卵石密布、夹岸奇峰错落有致、水草丰茂品种繁多、滩多潭多蜿蜒萦洄、清流澈水、易涨易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漓江的奇山秀水。
沧海桑田、奇妆素裹、天生丽质,漓江的非生物自然环境迄今没有太多变化,干流的环境因子保持在一个较高较好的水平,此其一。
(2)河流谷地是生命的走廊,那里的生物群落传递着人类的活动信息,是评估生态系统优劣的一个指标。
大自然也赋与漓江旺盛的生命,水域中除鱼以外还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灵,如漓江就还有浮游植物80余属,浮游动物===种,底栖动物90余种,水生维管束植物30余种。
漓江环境流量评价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漓江的环境流量呈现出逐年减少的趋势。这不仅影响了漓江 的生态环境,也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04
影响漓江环境流量的因 素分析
气候变化
降水变化
气候变化导致漓江流域的降水分布发 生变化,影响径流量和洪水频率。
气温升高
气候变暖可能导致冰川融化加速,增 加河流流量,但也可能导致蒸发量增 加,减少可用水资源。
漓江环境流量评价
目录
• 漓江概况 • 环境流量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 漓江当前环境流量状况 • 影响漓江环境流量的因素分析 • 漓江环境流量评价方法 • 漓江环境流量评价结果及建议 • 结论
01
漓江概况
地理位置
01
漓江位于中国南方,属于珠江水 系,是珠江的重要支流之一。
02
漓江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 市东北部的兴安县境内,流经桂 林市、阳朔县、平乐县等地,最 终汇入桂江。
水文特征
漓江流量季节性变化较大,枯水期流量较小,可 能影响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
建议和对策
加强水质监测和污染治理
定期监测水质,对污染源进行调查和控制,减 少农业和城市排放的污染物。
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
建立水生生物保护区,减少人为干扰,保护漓 江生物多样性。
合理调度水资源
通过水利工程调节漓江流量,减小季节性变化,保障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
意义
保护河流生态系统
合理的环境流量是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可以 保障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维护生物多样性。
保障供水安全
环境流量的合理配置可以保障居民用水和水产业用水的安全,避免 水资源的短缺和水质的恶化。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漓江生态环境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漓江生态环境问题摘要:回溯了漓江生态保护和建设工作的历史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漓江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和具体措施。
漓江风景区是驰名中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 10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0亿元。
但是,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开发力度的加大,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其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主要表现在漓江汛期洪水泛滥、枯水期径流量变小、时间延长,由此引发河流自净能力降低,景区环境污染加重,水质变差,景区美景度和旅游承载力下降。
漓江是漓江风景区的核心景观要素,漓江景区的很多生态环境问题。
探讨解决漓江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为漓江风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寻求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桂林漓江生态保护对策一、概况漓江,是桂林风光的精华,是桂林人的母亲河,是桂林风光的灵魂,是桂林风光的精髓。
漓江早已闻名遐迩。
漓江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属珠江水系。
据了解,漓江发源于“华南第一峰”猫儿山,那是个林丰木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极佳的地方。
漓江上游主流称六峒河;南流至兴安县司门前附近,东至黄柏江,西纳川江,合流称溶江;由溶江镇汇灵渠水,流经灵川、桂林、阳朔,至平乐,汇入西江,全长437公里。
从桂林到阳朔约83公里的水程,称漓江。
桂林有478万人的生活饮水都是依靠漓江,所以,随着桂林人民的健康发展及旅游的需要,漓江面临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与优化等诸多课题,其生态环境建设好坏,直接影响桂林的经济发展。
现漓江的保护、治理和利用,已被世人关注和重视。
根据互联网查找到的信息和自己亲自细心调查,大部分老百姓已经认为漓江水质大幅度降低,许多老百姓对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很是淡薄,所以希望政府加强对着方面的宣传和管理,提高人们的意识,尽可能降低污染源,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旅游的需要,漓江面临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与优化等诸多课题,其生态环境建设好坏,直接关系着桂林工业和20.34万km2农田的生产用水以及478万人的生活饮水,关系着桂林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着桂林国际旅游地位的巩固和提高。
漓江生态及环境补水目标流量的探讨
漓江生态及环境补水目标流量的探讨阳幼生【摘要】分析了漓江水文水资源情况及其存在的时间分布矛盾,回顾了漓江补水项目开展以来关于补水目标的主要争论。
从满足生产生活用水、游船单向通航用水、双向通航用水、景观环境用水、生态环境用水、航道升级以及多目标综合用水等方面,探讨了漓江补水目标流量如何确定。
% With regard to Lijiang River of Guilin City,analysis was made on its hydrological and water resources conditions as well as year-round flow distribution problems,based on which the author reviewed the arguments on water supplement objectivessince since the lijiang river water supplement project started. and discussed how the wa⁃ter supplement target flow was determine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factors including living and production water de⁃mands; one-way and two-way navigation of tourism boats; scenic environm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aterway upgrade and multi-purpose comprehensive water utilization.【期刊名称】《广西水利水电》【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4页(P7-10)【关键词】漓江;补水;目标流量;探讨【作者】阳幼生【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水利局,广西桂林 54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漓江发源于兴安县华江乡越城岭主峰猫儿山老山界南侧,桂林水文站以上干流长105 km,流域面积2762 km2。
漓江水质现状调查报告1
漓江水质现状调查报告1漓江水质现状调查报告1漓江水质现状调查报告环化034班时间:2023-10-26 阅读: 1921漓江是流经桂林市区的主要河流,位于珠江水系的桂江支流上游,发于广西兴安县猫儿山南侧,流经兴安、灵川、桂林市区、阳朔,在平乐县恭城河口入桂江,其市区境内主要支流有桃花江、小东江、良丰江等。
漓江孕育了桂林名城,是桂林人民的母亲河,是流域内一市四县近200万人口、工农业消费和旅赖以生存的泉。
它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古迹是全世界的珍贵财富,是使桂林市成为我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国际景旅游城市的根底,也是桂林市人民施行旅游开展战略的黄金水道。
漓江流域历史文化悠久,历代都在这里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灵渠又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漓江是出名世界的“桂林山水”的精华所在,几乎所有到桂林的海内外旅游者都毫无例外地把游览漓江当作来桂林旅游的第一选择,此外,漓江还带动了桂旅游航运业以及与漓江游览有关的交通、宾馆、商业、效劳,工艺品等行业的开展,在1978年它就已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13条江河之一。
漓江还是流域区人民赖以生存和开展经济的主要水资,它直接关系到流域区近200万人口和畜、禽用水,桂林市区1796年利用的2.5亿立方米地表水总量中,有81.6% 取自漓江,工业和生活用水量中有77.6%的漓江为直接水,也是兴安、灵川、临桂三县沿岸工农业消费、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阳朔县位于漓江下游,漓江是该县最根本的水,更是旅游业兴旺的`根本所在。
漓江在桂林市及兴安、灵川两县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地位,漓江风景与当地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都真实的反映了出来。
对于漓江的美丽风景和其重要的意义有此理解后,我对漓江的内在本质及其水质现状急需一个透彻的理解,于是来到了环保局。
在环保局,通过相关人员的讲解和他们提供的官方资料,使我对漓江水质现状有了一个总体的感受。
漓江流域上游水质评价与生态需水量研究
漓江流域上游水质评价与生态需水量研究徐宁涛;黄丹【摘要】取样分析漓江流域流域上游河水中TN、TP、COD、NH3-N 并计算稀释每种污染物的生态需水量。
分析结果显示,漓江流域上游TP、COD、NH3-N 的含量符合桂林市水功能区划要求的I I I类水质,TN排放超标较严重,近桂林市区TN含量仅达到V类水质。
计算得到满足桂林市水功能区划要求的TN、TP、COD、NH3-N 生态需水量分别是60.72 m3/s(19.15m3)、39.98m3/s (12.61m3)、28.30m3/s(8.92m3)、37.95 m3/s(11.97m3)。
运用7Q10法近10年最枯月流量和90%保证率最枯月流量计算所得需水量分别为30.23m3/s (9.53亿 m3)和24.89 m3/s(7.85亿 m3)。
为保生态环境安全,确定完全满足水质要求的生态需水量是60.72m3/s(19.15m3);防止污染基本生态需水量是30.23m3/s(9.53亿 m3)。
【期刊名称】《黑龙江水利科技》【年(卷),期】2016(044)006【总页数】5页(P20-24)【关键词】漓江流域上游;生态需水量;水质评价;研究【作者】徐宁涛;黄丹【作者单位】辽宁省白石水库管理局,辽宁朝阳 122000;辽宁省朝阳市水务局,辽宁朝阳 12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43河流生态需水量研究是生态水文学领域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也是国内外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文章基于漓江流域上游水文水质条件、河流生态系统基本要素、河流生态功能等基础资料,初步计算了漓江流域上游生态需水量,可作为漓江流域上游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依据。
因漓江流域上游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且过去在水资源配置中对生态需水量考虑甚少,致使生态用水长期被生产生活用水挤占。
漓江在水文学上的定义起源于猫儿山,流经兴安县、灵川县、临桂县、桂林市区、阳朔县、平乐县城之后与恭城河交汇,流域全长214km,面积约为1.23×104km2。
漓江生态保护报告
漓江生态保护报告概述漓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境内的一条蜿蜒流淌的河流,以其壮丽的山水景色而闻名于世。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的影响,漓江的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威胁。
本报告将重点介绍漓江的生态保护情况,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漓江的生态环境问题漓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污染、河床淤积、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方面。
随着人口增加和工业发展,漓江经常受到工业废水和农业排放的污染。
这些污染物不仅会危害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的生存,还会对周边土壤和植被造成损害。
同时,由于漓江的河床淤积严重,导致水流受阻,进一步加剧了水污染问题。
此外,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漓江的生物多样性逐渐减少,许多珍稀物种濒临灭绝。
漓江生态保护措施为了保护漓江的生态环境,采取以下措施是至关重要的:1. 加强污水处理首先,需要加强对工业废水和农业排污的处理。
建立高效的污水处理厂,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漓江的污染源进行有效治理。
此外,需要加强对农业的管理和监督,推广使用有机农业技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2. 清淤疏浚河道为了解决漓江河床淤积的问题,应该定期进行清淤疏浚工作。
这不仅可以改善水流的通畅性,减少水土流失,还可以提供更适宜鱼类和水生动物生存的栖息地。
3. 加强保护区建设为了保护漓江的生物多样性,应加强保护区的建设。
增加保护区的覆盖范围,确保珍稀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
同时,加强对保护区的巡查和管理,严厉打击非法猎捕和盗挖野生动植物的行为。
4. 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漓江生态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倡导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行动,鼓励大家行动起来,为漓江的生态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推出相关奖励机制,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保护的行动中。
结论漓江的生态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我们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好这片宝贵的自然资源。
只有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和公众参与,才能保护漓江的生态环境,维护其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本报告的介绍,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并促使相关部门采取切实的行动,共同保护漓江的生态环境。
桂林漓江风景区水环境容量研究
*
基 金 项 目: 广 西 高 等 学 校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项 目《 桂 林 漓 江 富 民 项 目生 态 补 偿 研 究 》 ( 编号 : S K1 3 Y B 1 1 7 ) 。 作 者 简介 : 刘雪春 , 男, 四 川 成 都 人 。讲 师 , 硕 士 。研 究 方 向 : 环境规划 与管理。
*
*
2 3 6
2 0 1 4年 第 3期 桂 林航 天 工业 学院 学报 刘 雪春 李诗 颖 ( 总第 7 5期 ) J O U R N A L O F G U I L I N u N 1 V E R s l T Y O F A E R O s P A c E T E c H N 0 L 0 G Y 矗 ) c 牵燕 / 又
地表 水 主要对 过第 四纪 粘土 或 和为 7 O ~8 O , 漓江流 域 主要 以有 机 污染 为主 。 表基 本无 沟谷发 育 ,
表 1 市 区各 主 要检 测 断 面 水质 情 况
岩溶 管道进 入地 下 , 其地 下水 最终 排入 漓江 。漓 江 沿岸 生活 污水通 过 化粪池 处理 后 , 通过 土地 渗透进 入地 下或 由地表 蒸 发 , 基 本 没 有 排 污 口, 生 活 污水
漓江水生态系统自然资源调查研究与保护工作综述
漓江水生态系统自然资源调查研究与保护工作综述*周解(广西水产研究所南宁530021)漓江是桂林人民的母亲河,因其山作碧玉簪、水如青罗带、山奇水秀婀娜多姿、清澈萦洄而举世闻名。
由于桂林80%的降水量集中在每年3~8月,加之前些年,由于认识不足、人类活动加剧,又疏于管理,水源林遭致乱砍滥伐,上游河道破坏严重,导致桂林市目前已面临十分突出的水生态环境问题,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域污染日趋严重,水生态系统失衡已严重威胁着百里漓江的山川地形、景观名胜的安全与健康。
桂林进行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建设,是解决漓江严峻的水资源形势的根本出路,乃当务之急。
目前,桂林漓江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建设已被列为全国第一批试点,其建设的目标是保证/漓江不断流、堤防不决口、湖泊不萎缩、湿地不干涸、水质不超标;生物多样性得保育、生物栖息地得恢复0,达到/漓江水系托起循环经济、生态导向打造世界名城0的规划目标。
/漓江水生态系统自然资源调查研究与保护0是广西水利/十一五0重点科技项目/桂林漓江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关键技术研究0项目的子课题,本课题拟通过对漓江水域水质理化因子的分析、水生生物自然资源调查研究,科学评价漓江水域生态环境目前的真实水平,提出为下一步漓江的水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规划、科学保护、增殖与合理开发利用漓江的水域生态资源的建议,给上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经广西水利电力勘察设计研究院推荐,广西水产研究所承担了广西水利/十一五0重点科技项目/漓江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关键技术研究0的子项目之二)))/漓江水生态系统自然资源调查研究与保护0课题。
经一年的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镜检,全部工作基本上按课题设计方案完成,现提交工作报告如下。
1课题来源与规划设计本课题原先由广西水利电力勘察设计研究院邀请广西水产研究所作为长期外协合作单位,参加该院承担的相关科研项目,后经广西水利厅项目负责人商议,决定由广西水产研究所独立承担漓江水域生态调查这一部分工作,并定下课题名称,于2006年3月15日签订了项目承担合同。
2023年实用文_广西漓江水污染调查报告-水污染调查报告范文
2023年广西漓江水污染调查报告-水污染调查报告范文篇1:广西漓江水污染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是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淡水资源总量仅有28000亿立方米,人口占全世界的20%,但水资源只占全球的6%,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
绍兴是中国水资源最丰厚的地区之一,但近年来的污染竟使得中国防大学6个省市严重缺水,以下是我就绍兴水资源污染情况作的调查报告。
、一.河道污染情况调查城北污染企业在晚上偷偷往河里排放污水,导致河水变臭变脏,不良餐饮业到河里丢弃塑料袋,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餐盒等,附近居民在河里洗衣服,把肥皂水以及衣服上的脏东西洗到河里,导致河内磷过剩,河面上的水生植物疯狂生长,把整个河面盖住,使大量鱼类死亡,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大部分河道里的水已经变得浑浊不堪,我们将面临缺水的危机。
二.河面观测经过各位同学在家附近河道表面观测后,毛俞乐同学发现河面上有不少油脂和死鱼,漂在河面上十分碍眼,诸博航同学则看到一片又一片的水葫芦,刘语菲同学看到河水色泽浑浊,这已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曾经听到过一个笑话,一辆运送河水的货车开在山野里没油了,周围也没有加油站,司机看了一眼漂满油脂的河水,果断地舀了一些灌进油箱,不一会儿,货车又在山野里开了起来,这足以说明现在的水质有多糟糕!三.家庭用水急剧上升经过调查,我们得知朱璐梦家一个月用水8吨,她外婆家一个月用水9吨,她阿姨家竟用水15吨!除非是浪费水,月用水量绝对不可能达到这么多!张函巧家月用水量则在7吨~9吨之间徘徊,她奶奶家的用水量则在6吨~9吨之间游走。
而我们家一个月用水量达9吨,我外婆家却只有3吨!这一系列的数据告诉我们现在人们的用水量都大于以前人们的用水量,毋庸置疑我们的后代的用水量将会打破常规!四.结论通过各种调查,我们发现现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水质变差,就连中国曾经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里的水也已经干旱!如果我们再不节约水资源,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就将是我们的眼泪!篇2:水污染调查报告一、水污染简介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
漓江流域上游区水文过程的初步分析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漓江流域上游区水文过程的初步分析与研究的开题报告报告题目:漓江流域上游区水文过程的初步分析与研究研究背景:漓江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要的控制性开发河流,上游区域天气变化多端,水文过程时空变化也显著。
因此,对漓江流域上游区水文过程进行初步分析与研究,对于掌握该区域水文特征及应对可能出现的水灾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漓江流域上游区水文过程的初步分析与研究,掌握该区域的水文特征和规律,提出相应的防洪措施和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上游区域降水量、径流量等水文要素变化的时空特征;2. 上游区域水文过程与地形、土地利用、气象等因素的关系;3. 上游区域洪水发生规律的初步分析;4. 对可能出现的水灾情况进行预测与预警,并提出防洪建议;5. 漓江流域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初步研究。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利用基础数据和实测资料,建立漓江流域上游区降水-径流关系模型和洪水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正。
研究意义:通过对漓江流域上游区水文过程的初步分析与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该区域的水文特征和规律,为防洪、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性的数据支持。
研究计划:第一阶段(1个月):调研文献资料,收集上游区域相关数据资料,并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
第二阶段(3个月):进行降雨-径流关系定量分析,建立上游区域洪水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正。
第三阶段(2个月):对上游区域水文过程与地形、土地利用、气象等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初步了解洪水发生规律,并提出防洪建议。
第四阶段(2个月):对漓江流域上游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
第五阶段(1个月):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撰写结论和建议报告,并进行汇报和讨论。
参考文献:1. 王晓丹,肖宝珊,吴惠民. 漓江流域水资源管理策略研究[J]. 林业机械与技术, 2012, 37(02):29-32.2. Guo Y C, Deng C, Wang C Q.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Resources and Its Utilization in Lijiang River Basin[J].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6, 31:11-18.3. 孟凡臣, 李岚, 刘若彤. 天气变化对漓江上游水文过程的影响[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19, 38(05):647-654.4. 蒋超然. 基于神经网络的漓江流域径流预测研究[D]. 中南大学, 2018.5. 蔡泽平, 方春华, 程朝祥. 土地利用变化对漓江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分析[J]. 水资源保护, 2017, 33(12):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市漓江生态需水量研究.2006年6月1日16:07页面功能【字体:大中小】【推荐】【打印】【关闭】XX壮族自治区水利厅一、漓江生态环境基本特征1、漓江概况XXXX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
漓江是XX的母亲河,孕育了美丽的XX山水,形成了百里漓江“水绕青山山绕水,山浮绿水水浮山”的世间美景。
漓江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桂江支流上游段的习称。
漓江流域面积为5959km2,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980mm,水资源量比较丰富,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210mm,人均水资源量为4390m3。
漓江属雨源性河流,雨量充沛,水量丰富,但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丰、枯水季节径流量相差悬殊,80%以上降雨量集中在每年的3~8月份,日平均流量变幅也较大,以XX水文站为例(集雨面积2762 km2),保证率为10%的日平均流量达286 m3/s,保证率为90%的日平均流量仅18.7 m3/s。
历史上漓江市区段实测最小月平均流量仅5.9m3/s(1956年12月),实测最枯流量3.8m3/s(1951年2月),基本处于断流状态,而实测最大流量达5890m3/s(1998年6月),因此,漓江水多与水少问题并存。
2、漓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1) 漓江枯水期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蜕变降雨量的时空分配极不均,导致漓江汛期洪水泛滥成灾,枯水期长期严重缺水,水量几近枯竭。
枯水期间漓江两岸山体裸露、河道干涸、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严重影响漓江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防洪能力低,洪涝灾害严重漓江上游流域是XX桂北暴雨中心区,暴雨集中、强度大、洪水频繁,而该区又缺乏控制性防洪工程,加上XX市城区大部分地势较低和城区防洪工程受旅游景观特殊要求限制,目前XX市区的防洪能力尚达不到20年一遇,洪涝灾害严重。
(3)水污染潜在威胁大,水环境有恶化趋势漓江是XX市城市供水水源地,也是主要纳污水体。
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排污量亦随之加大,而现有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有限,部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河道,在枯水季节河水流量减少,稀释自净能力很低,使河水质量急剧下降,如1994年1月,XX市东镇水厂因漓江水源严重污染而被迫停产。
今后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废污水排放量的不断增加,漓江水污染潜在威胁将会更大。
(4) 漓江枯水期缺水,严重影响XX山水旅游形象漓江乃XX山水之精华,XX市目前正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漓江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XX山水以水为魂,有了水,漓江才有灵气、活力。
然而,每逢枯水期来临,水位下降,水边退缩,河滩裸露,乱石嶙峋,大大影响了观赏价值。
由于枯水期水量较少,还导致漓江风景名胜区旅游通航受到严重影响。
百里漓江目前每年平均有5个月仅能通航10~20km,大大减少了旅游收入,影响了旅游声誉,影响了XX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建设的进程,已成为严重制约XX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二、漓江生态需水量研究工作XX自治区有关部门及XX市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漓江水生态系统保护工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直持续至今,开展了多项有关漓江枯水期需补水的方案研究和补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工作,并先后实施了青狮潭水库补水工程、思安江水库补水工程等一、二期补水工程,计划“十一五”期间实施XX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建设,其中包括漓江三期补水工程建设。
漓江一期工程设计补水目标流量为30m3/s,主要由青狮潭水库补水,但从实际运行情况看,单库补水保证率低,月保证率仅70%左右,其中2002年有4个月共54天XX实测流量小于30m3/s ,最小日平均流量仅9m3/s,对生态环境、旅游、景观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期补水工程之一的思安江水库于2005年蓄水运行,与青狮潭水库联合调度,同时采取节水措施,初步分析可将漓江补水目标流量提高到35 m3/s ,但仍不能满足漓江生态环境需水量要求,仍需采取新建水源工程等综合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漓江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问题。
漓江生态需水量的分析计算及合理确定,关系到漓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工程布局及规模确定,涉及XX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需综合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满足维护漓江河流健康生命的基本要求,从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建设、旅游景观、旅游通航等多方面分析。
XX水利厅及XX市政府组织科研设计单位在统计分析流域水文水资源特性的基础上,对漓江生态需水量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预测。
XX市与水相关的部门也积极参与了漓江最小生态需水量的分析研究工作,各部门提出的主要意见有:XX市建设与规划委员会提出,应从确保漓江两侧山峰的倒影完整,有机组织四季旅游通航,利于合理协调补水量与沿岸堤坝高度的关系、尽可能维持沿岸线的自然亲水性效果三方面进行论证研究漓江最小生态需水量(即漓江补水目标流量),同时强调确保漓江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为补水的主要目的。
XX市环境保护局提出,漓江的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上游水源林保护、水土保持、漓江航道管理、水利建设等多方面内容,漓江补水只是改善漓江生态环境的手段之一,更重要的“治本”措施是要加强漓江上游水源林的保护和对漓江实施有效的全程管理。
达到30m3/s,XX市区段和漓江流域的CODCr水环境容量分别达到1.97和4.18万吨/年,这一水环境容量基本可以满足XX市社会经济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XX市旅游局提出,从XX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看,漓江河道流量保持在60m3/s 以上,才能确保漓江河床、沿岸水生生物和亲水植物(被)得到大自然的呵护,满足漓江旅游航线畅通、游客游览观赏性、愉悦性的需要,同时也是漓江旅游景区(点)申报世界遗产的必备条件,是XX市创建中国环保城、卫生城、园林城、最佳旅游城市的重要条件。
XX市交通局提出,从漓江流域水资源条件、补水实践和水环境角度提出漓江补水目标流量为60m3/s,基本符合漓江的自然实际。
但从漓江旅游水运角度考虑,漓江补水目标定为80m3/s比较合适。
漓江旅游客船在目前是技术先进的船舶,改进对水量要求的“吃水”已无余地。
漓江是源头河流,水量变化大,从满足汛期安全航行的需要,漓江今后新建造的旅游客船必须是双主机船舶,客观上造成船舶是90~120客位。
漓江船型难以同时兼顾“以船适水”和船舶安全性。
此外,90~120客位的“大型”船舶可以减少船舶总数,从而减少对环境和游览的影响。
总之,为保证漓江旅游船舶航行需要,漓江补水目标定为80m3/s较合适。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受XX市委托正在编制漓江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XX 市园林局提供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关漓江补水目标流量的初步研究成果,认为漓江作为国家级管理漓江风景名胜区核心内容,其主要功能是观光旅游,主要管理目标是保持自然原貌;综合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制约,景观、生态环境要求和旅游通航要求三方面的分析成果,漓江枯水期目标流量以50~55m3/s为宜。
如果单从河流航运目的出发,将漓江航道等级从目前的七级提高到六级,相应目标流量需要达到80m3/s 的方案不妥,不仅不符合漓江特定的性质要求,而且大大超过了漓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
XX航道管理处根据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漓江航道技术等级,规划到2010年从目前的Ⅶ级提高到Ⅵ(2)级,要求漓江流量达到50m3/s,日保证率达到95%以上,并进行相应的航道整治工程,方能达到Ⅵ(2)级航道尺度要求。
承担XX市防洪及漓江补水控制性工程前期工作的XX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采用Tennant法估算漓江生态需水量,以年平均径流量百分数来描述河道内流量状态,保护鱼类、野生生物、娱乐和有关环境资源的河流流量状况,枯水期流量的最佳X围在年平均流量的60%~100%,枯水期流量状况为好~很好时为年平均流量的30%~40%。
漓江中游市区段的XX水文站断面实测多年平均流量为131m3/s,漓江枯水期流量为年平均流量的40%时相应流量为52.4m3/s,60%时相应流量为78.6m3/s。
漓江下游段的阳朔水文站断面多年平均流量为210 m3/s,枯水期流量为年平均流量的30%时为63m3/s,40%时为84m3/s。
提出可通过经济可行的工程措施,使漓江在XX 水文站断面的枯水期流量达到60m3/s,使漓江全线生态环境状态达到好~很好。
为更深入研究漓江水生生物与河流流量的关系,XX水利厅委托XX水产研究所从2006年开始开展漓江水生态系统自然资源调查研究,通过对漓江水域水文、水质等因子的分析、水生态系统自然资源调查研究,进行漓江水生态系统健康监测,为漓江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建设,特别是漓江生物多样性保育及栖息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科技支撑。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为:1、科学选点,确定采集断面地点、位置及数量。
按科学规程规X取(采)样,进行漓江水域水质理化因子的定性分析,同时监测有关水文要素。
拟在规划建设的小溶江生态水库至阳朔的漓江河段及会仙湿地共设5个采样断面,每年按枯水期、洪水期监测两次。
2、进行漓江水生态自然资源调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生态环境多样性:A地质结构、地貌、自然环境;B汇入支流,流量、流速;C鱼类产卵场勘察;D水质理化因子。
(2)物种多样性:A浮游植物资源;B浮游动物资源;C底栖动物资源;D 水生维管束植物资源;E鱼类资源。
(3)遗传多样性:A有否国家级保护的水生生物,漓江特有生物;B主要经济鱼类(2-3种)年龄组成,生长繁殖;C土著鱼类的生长繁殖。
(4)致危因素:A枯水期时间延长;B水工建筑,挖沙掘金;C水质污染;D 人类因素(酷渔滥捕)。
(5)社会经济:A渔业状况(专业渔民人数,渔获物组成,渔具渔法);B管理状况(水政管理、渔政管理,证照发放);C沿江社区渔民生活状况。
3、分析研究漓江水生生物现状和历史演变过程,评估漓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的致危因素,为今后漓江生物保护、救护、水域生态的恢复重建和人工增殖规划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该课题正在开展,已进行两次现场采样及科考活动,对平水期水生生物状况取得初步成果。
三、漓江生态需水量研究初步成果综合流域水资源防洪、兴利等综合开发利用要求,从城市建设、旅游景观、旅游通航、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分析,结合水资源配置方案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初步选定漓江在XX水文站断面的最小生态需水量为60m3/s,通过实施补水工程满足漓江生态需水量要求,补水月保证率为90%。
四、结语漓江生态需水量的预测及合理确定,关系到漓江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总体格局及规模确定,涉及XX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因此,漓江生态需水量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以维护漓江河流健康生命为宗旨,继续深入开展研究工作,特别是从生态系统本身对水的需求角度来研究漓江生态需水量,为XX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建设及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