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闽南童谣实施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大段《闽南童谣》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让闽南童谣这南国音乐之花在幼儿纯洁的心灵深处播下美好的种子;使孩子们在闽南音乐的熏陶下,提高艺术的情操,促进他们感知力、记忆力、想象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从而培养奋发向上的积极个性,继续对幼儿进行了闽南童谣的教学尝试。在家长的支持下,经过实践,收到较好的效果。以下是我在实践中的一些方案:
一、精心挖掘素材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有水平,我段以系列民间童谣作为主题,进行选材。在选材过程中,我翻阅了部分资料,发动家长寻找素材,并与其他老师共同商讨,选择了一些浅显易懂,贴近儿童生活的民间童谣,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知识,得到乐趣,受到教育,调动幼儿对闽南童谣学习的兴趣。
大班幼儿年龄大,有意注意和记忆能力较强。在童谣内容选择上,应遵循适合性的原则,选择一些适合大班年龄的,幼儿所熟悉的、贴近幼儿生活的、有趣的民间童谣。如:《安童买菜》,选材富有闽南乡土文化特色,从欣赏生动、有趣的叙事滑稽音乐入手,充分让幼儿感受闽南童谣的艺术美、并体验了运用生活用具为乐曲伴奏的独特韵味,提炼了浓厚的生活艺术。因此,幼儿兴趣倍增。
另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幼儿喜爱的有关动物的民间童谣。如:《中秋博饼》、《打铁歌》、《探外公》等等,这些内容幼儿会更感兴趣,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每一首闽南童谣都具有其特有的诱导力,如《探外公》把民间艺术和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艺术和生活的综合。《中秋博》描写了闽南人过中秋的传统习俗和欢乐心情。因此,深入研究教材,根据乐曲的思想内容、艺术内容、艺术特点及表现手段进行深刻的了解,帮助我更好地选择教育方法。安排教学结构及教学时间,考虑好使用的教具和教育环境氛围等。这样一来,实施教学就可以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
由于幼儿生理、心理欠成熟,特别是精神系统的功能还未完善,抑制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注意力不持久。因此,童谣教学应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幼儿兴趣,使幼儿保持学习的兴趣。
1、情境教学
根据幼儿形象思维的特点,“情境教学”在童谣教学中体现得非常充分,这对幼儿学习童谣特别有帮助。事实证明,幼儿时期的歌诵离不开创设具体情境,幼儿对此也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我们不仅在活动室里与幼儿一同布置了富有闽南特色的长廊和游戏的环境,而且在每个集体活动时,为幼儿创设一个游戏情境,让幼儿在创设的情境中展开联想,培养对闽南童谣的兴趣。“情境教学”的开展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灵活性是指教学中要注意适时、适度地开展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气氛和节奏的调整和把握,灵活处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情境游戏教学离不开一个“动”字,让幼儿在活动中动起来,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如:童谣《西北雨直直落》的教学,我们就为幼儿准备白鹭的头饰、创设了池塘场景。小白鹭随鹭妈妈到池塘游玩,这时扮演“雨”的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夏日午后暴雨的情景…小白鹭再根据童谣的内容进行表演。
2、动作表演教学
把歌谣的内容用体态动作或表情表现出来,即边说边唱边做动作,这样幼儿感兴趣,且有利于记忆。其实幼儿是很聪明的,只要你一做,他就会跟着做,并且会自己根据意思创编各种动作,从他们的动作中,你也可以看出他们对童谣意思的理解程度。几乎每首童谣都可以用动作来表现。
3、游戏教学
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游戏是幼儿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幼儿最基本、最喜欢的活动。因此,应把幼儿这一特点,在教学中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学习民间童谣的兴趣。如:民间童谣《老鼠仔钻壁洞》活动中,首先教师播放童谣动画引起幼儿的兴趣。接着,老师、幼儿分别戴上猫和老鼠的头饰玩抓老鼠的游戏,边玩边学会念童谣。然后,角色交
换,游戏重复。由于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幼儿兴趣盎然,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学所得。
4、操作教学
好动是幼儿的特点,操作正满足幼儿好动的需要。因此,为幼儿提供丰富、可行的操作材料,如:插图、拼图、手指偶等。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手、脑、口并用的能力。例如:民间童谣《猜猜在哪头》“公鸡头,母鸡头,笃笃笃,在哪头?在这头,在那头,猜猜到底在哪头?”提供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公鸡头和母鸡头的图片分别贴在两个手背上,代表公鸡头和母鸡头,然后选一件小东西放在手心里,找一个好朋友一起边念儿歌一边猜猜玩具在哪头?(公鸡头还是母鸡头)一遍结束之后两个好朋友互换猜。操作活动已成为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应尽可能为幼儿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操作材料,调动幼儿各种感官,使幼儿在操作实践中了解民间童谣所表达的内容,掌握操作的技能,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
5、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手段,它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了幼儿的音乐视野,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易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变枯燥为形象,图文、音视、动画栩栩如生,犹如身临其境,大大激发幼儿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童谣《惠安渣某水茫茫》我们剪辑了崇武海边惠女织渔网的情景,将画面与音乐匹配起来,幼儿在欣赏完课件后,教师以问题让幼儿说感受,并提醒幼儿听背景音乐,引导幼儿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欣赏音乐。同时感受到《惠安渣某水茫茫》歌曲中的主要内容,为歌唱活动做铺垫。幼儿在多种感官参与中感受学习歌谣的快乐,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营造审美氛围
为了更好地提高幼儿学习童谣的兴趣和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还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营造艺术氛围。如经常组织幼儿开展童谣说唱表演,使每个幼儿都能上台来表演节目,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与人合作的精神。也可让幼儿各自带一些家里收集来
的童谣视频、音乐等音响资料,在离园前或点心后的休息时间,播放给大家欣赏。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对童谣的评价能力。同时,在活动室开辟“童谣小天地”,提供打击乐器,通过玩弄打击乐,让幼儿感受童谣的节奏;另外还可张贴童谣大字报等等。久而久之,对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我想只要我们掌握幼儿年龄特点,根据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对幼儿进行多方面的激趣,必定能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对幼儿进行闽南民间童谣、歌谣、游戏等教育活动,使我深深地感受到闽南文化的无穷魅力,引发幼儿稚朴的爱乡和爱国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