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中控操作员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水泥厂窑中控室作业指导书

水泥厂窑中控室作业指导书

烧成车间窑中控室作业指导书中控室窑操作员作业指导书1、目的:使烧成系统在受控状态下运行,合理地控制系统参数,稳定热工制度,煅烧出质量合格的熟料,完成熟料生产任务,保护好窑衬及炉衬,树立质量、环境、计量、安全意识,达到防治污染、节能降耗和安全生产的目的。

2、范围:适用于中控室窑操作员。

3、职责与权限:3.1负责窑系统设备的开停,有权利对突发事件紧急停车,力求收尘设备与主机设备同步运行,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或上报班长及有关人员。

3.2负责窑系统参数的监视、控制,保证生产、计量设备安全有效地运行,运行中力求高效、低耗,有必要时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技术人员提出操作参数修改及其他建议。

3.3负责窑产、质量指标的完成。

严格按照生产部、化验室要求进行监视、控制,负责熟料产量、质量指标的完成,力争控制消耗在合理范围之内。

3.4负责窑系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安全、环境、计量等不符合体系要求情况的调整、处理,并及时通知巡检工检查。

3.5熟悉并理解ISO9001、GB/T28001、ISO14001、GB/T28001各质量体系的名词术语、方针、目标。

3.7熟悉本系统或本岗位环境因素、危险源,熟悉应急与响应方案。

3.8完成管理人员临时交办的任务。

3.9记录书写工整、规范,交接班清楚。

3.9、负责搞好本班卫生。

3.10.检修时参与检修工作。

4、技术要求:4.1、参数控制:4.1.1、投料量330t/h。

4.1.2、一级预热器出口≤360℃。

4.1.3、五级预热器出口温度850-890℃。

4.1.4、分解炉出口温度860-900℃。

4.1.5、窑尾烟室温度950-1050℃。

4.1.6、窑头电收尘温度≤250℃。

4.1.7、三次风温≥800℃。

4.1.8、出篦冷机熟料温度<100℃,不见红料。

4.1.9、220℃<窑筒体温度<350℃。

4.1.10、一级预热器负压4500-6000Pa。

4.1.11、窑尾烟室负压200-400 Pa。

中控操作员岗位作业指导书

中控操作员岗位作业指导书

中控操作员岗位作业指导书1.1 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旨在规范员工的作业行为,确保生产正常运行,减少财产损失和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

1.2 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水泥部中控操作员岗位,作业范围为从熟料出库至水泥发货。

1.3 内容及要求1.3.1.内容1.3.1.1本岗位负责水泥粉磨中控操作工作。

1.3.1.2负责并保证水泥磨各生产任务、经济指标的完成,努力提高各工序质量,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1.3.1.3监督、指挥水泥磨系统巡检工,处理好水泥磨系统设备至正常运行。

1.3.1.4负责水泥磨系统操作记录的填写工作,要求数据准确、填写及时、字迹工整、不乱涂乱改,保证记录完整、不损坏。

1.3.1.5 负责与公司其他部门相关岗位的沟通、协调.1.3.2.要求1.3.2.1 上岗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水泥磨系统生产工艺,能妥善处理各类紧急故障,并提出预防措施。

1.3.2.2 监督各岗位按时巡检,并填写《水泥磨中控操作记录》,《水泥磨质量记录》等。

1.3.2.3 按化验室下达的质量标准控制出磨水泥质量、水泥配料操作、水泥入库操作、水泥出库操作。

1.3.2.4 参加公司或车间组织的相关技术培训,根据本岗位设备运转情况提出检修和改进意见或建议,参加检修工作。

1.3.2.5完成班组及车间交给的其他任务。

1.4 操作流程1.4.1 工艺流程1.4.1.1熟料输送:1期熟料输送:出库熟料经库底卸料装置(单层棒条闸,电液动扇形闸门),由库底1-3#带皮带机(37m)输送经4#皮带机(151m)至1期熟料配料库,经4#皮带机(151m)、7#皮带机(28m)至2期熟料配料库。

2期熟料输送:出库熟料经库底卸料装置(单层棒条闸,电液动扇形闸门),由库底1-3#带皮带机(62m)输送至4#皮带机(42m)、5#皮带机(93m)皮带机、6#皮带机(80m)至2期熟料配料库;2期1-3#带皮带机→4#皮带机→5#皮带机→8#皮带机(93m)→熟料散装库;2期1-3#带皮带机→4#皮带机→5#皮带机→6#皮带机→7#皮带机(28m)→1期熟料配料库。

水泥厂中控操作员操作规程

水泥厂中控操作员操作规程

中控操作员操作规程一、原料磨系统(立磨)1、运行前准备(1)检查系统连锁情况。

(2)开机前1h通知巡检人员,做好开机前的检查工作,如少于一天的短时间停机,可提前15min通知巡检人员。

(3)通知变电站、自动化、化验人员做好开磨准备,并向化验室索取质量通知单。

(4)检查配料站各库(仓)内的物料料面位置,根据质量通知单,确定进入磨机的各物料比例。

(5)检查各测量点仪表显示是否正常。

(6)检查各风门、阀门是否处于集中控制位置,动作灵活。

(7)将所有控制仪表由输出值调整至初始位。

2、开机操作过程(1)原料磨通风前,必须先启动密封风机组;再开启废气处理及生料输送部分。

(2)在不影响窑的操作情况下,启动原料磨循环风机。

启动前,先关闭进入磨机的热风风门、出口风门,全开旁路风门。

(3)启动生料库顶袋式收尘器;启动生料入库设备。

(4)启动预热器后的收尘设备的粉尘输送设备;启动增湿塔的粉尘控制设备。

(5)窑在运行时,对电收尘器后的排风风门应向大的方向开启,保持窑用风的稳定。

根据增湿塔的出口温度,适时调节增湿用水量,并通知巡检人员检查增湿设施有无“湿底”迹象。

(6)如果利用窑的废气开磨,打开热风风门、磨机出口风门,为实现烘干功能升温,可调节冷风风门、循环风风门、旁路风门、热风风门等,达到控制磨机出口温度的目的;在烘烤过程中,温度控制回路、压力控制回路均打至手动控制。

如果利用热风炉开磨,确认高温风机出口风门关闭、旁路风门关闭,磨机出口风门全开,通知巡检人员,做好热风炉点火准备;按《热风炉操作规程》将热风炉投入运行;通过调节热风炉燃油(煤粉)量、循环风风门、冷风风门控制磨机出口温度。

(7)启动生料磨润滑、选粉机、粗粉返回磨机设备。

(8)在主电机所有连锁条件满足时,并确认无其他主机设备启动的情况下,启动生料磨主电机。

(9)磨机充分预热后,启动磨机喂料设备:风开始喂料时,手动控制喂料量,设定值要比正常值低20~50t/h;通过工业电视监视屏观察喂料皮带上有物料后,通过系统排风机风门调整磨机通风量,根据质量要求选择恰当的选粉机转速;当磨机压差达到3.5kPa(35mbar)以上时,可放下辊,并设定好合适的研磨压力。

水泥粉磨中控操作员操作规程模版

水泥粉磨中控操作员操作规程模版

水泥粉磨中控操作员操作规程模版一、安全操作规程1. 在操作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

2. 检查设备及仪器是否正常运行,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并等待维修人员处理后方可进行操作。

3. 严禁在操作过程中穿戴有松散物品,以防止意外接触到运转中的设备。

二、操作流程规程1. 开机操作a. 将操作面板上的电源开关打开,并确认设备显示屏上无异常信息。

b. 按照设备规定的操作顺序,依次打开风冷底蜗牛电机、主机电机、风冷机,并确认各设备运行正常。

c. 打开研磨机的电机,并逐步增加电流,使设备平稳启动,确保不发生过载情况。

2. 运行过程操作a. 根据生产计划和工艺要求,调整研磨机的转速和进水量,保持合适的磨矿浓度和研磨时间。

b. 观察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如温度、压力、流量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停止操作并及时上报。

c. 在设备运行过程中,需定期检查仪表的指示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立即调整或更换。

三、设备维护规程1. 设备检查a. 每班操作结束后,应对设备进行检查,清理设备周边的杂物,并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b.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如对电机进行润滑,检查电缆连接是否牢固等。

2. 设备保养a. 定期清洗设备,移除设备上的积尘、油污等,保持设备的清洁。

b. 定期更换研磨机的磨体和筛网,保持设备磨矿效果的稳定性。

c. 对设备的电气部件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电气连接正常,并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电气元件。

四、应急处理规程1. 发生设备故障时,操作员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并按照应急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2. 在处理过程中,操作员应做好现场安全保护工作,确保自身安全和设备安全。

3. 如遇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操作员应立即报警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五、记录和报告规程1. 每班操作结束后,操作员应按照规定填写操作记录,并将数据报告提交给上级领导。

2. 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生重要事件或异常情况,操作员应立即记录并及时上报。

水泥厂岗位作业指导书

水泥厂岗位作业指导书

编号Q/SL16.01 关键岗位作业指导书起草者部门生料车间审核者岗位名称石灰石破碎批准者操作者破碎工实施日期主要设备PCF2022单段锤式破碎机修改状态一、质量标准1、石子粒度≤25mm 合格率≤85%2、石子水份≤1.0% 合格率≥80%二、工艺要求1、破碎机运转正常,进出料均匀。

2、选用较干石料,将石料合理搭配,做到晴天多破,雨天用大棚内石料,保质保量,合理贮备。

三、开停机顺序1、开停机顺序:胶带运输机→破碎机主机→板喂机→投料2、停机顺序:停料待残存矿石排净后,逆开机顺序停机。

四、作业要求1、正常作业1.1加料均匀,仔细检查,杜绝金属异物进入机内,防止过大物料堵塞。

1.2运转时应注意破碎机声响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及时通知机修工检查。

1.3严禁在设备运转时对机器进行调整、清理和检修。

1.4严禁带负荷停车,应先停喂料,待料卸完后再行停机。

1.5设备运转时,应检查轴承温度,不得超过70℃。

2、设备操作2.1试车:先无负荷试车,无负荷试车合格后,再负荷试车,连续6小时并在同一天完成。

2.2启动前应复查轴承的润滑是否良好,各紧固件是否紧固,传动带是否良好,如有问题,应立即处理。

2.3设备启动应在无负荷情况下进行,当设备达到正常转速后方可起动板喂机加入矿石;2.4润滑:a)系统中的轴承必须定期加润滑脂,保证轴承的润滑效果;b)润滑脂采用锂基润滑脂,一般每10-15天注一油枪;c)电动机轴承每年至少清洗一次。

2.5停机首先停止加料,待机内残存矿石排空后,再停主机。

3、异常情况处理3.1声响不正常可能的原因及消除办法:a)给料中有金属块,通知值机工仔细检查,防止铁块进入;b)击板被撇断和锤头剪断,通知机修工更换。

3.2排料粒度增大:检查/更换破碎机网栅、篦子,视磨损情况汇报车间检修。

4、安全作业4.1本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教育。

4.2设备检修时,应监督检修人员在电闸旁挂上“禁止合闸”指示牌,并有人监护。

水泥厂中控原料系统操作作业指导书

水泥厂中控原料系统操作作业指导书

目的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明确本岗位责任,规范操作员操作行为,统一操作思想,使操作有序化、规范化,稳定生料磨运行状况,力求做到优质、稳产、高产、低耗,生产出合格的生料,保证窑的生料供应,确保生产正常运行,以达到设备完好、安全运转、文明生产目的。

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中控原料系统操作,即从石灰石矿山、粘土、砂岩、粉煤灰、铁粉堆场至生料入库,包括废气处理部分的操作控制。

基本要求1.按时、认真、如实地填写操作记录,即《中控室原料磨操作记录》、《中控生料质量控制记录》;做好交接班工作,搞好中控室的文明卫生。

2.操作员对生料质量直接负责,将各项指标控制在合格范围内。

3.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遵守《中控操作员岗位职责》中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正常工作时所有安全连锁,工艺连锁处于联锁状态,优化操作参数,保证三班统一操作,稳定系统工况,达到优质、高产、稳产的目的。

4.熟悉本系统的生产工艺流程,熟练掌握各项技术参数和控制范围,对操作终端上的各种仪表、显示信号、操作功能和方法十分熟悉,正确无误地运用计算机控制系统进行生产作业;5.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完成本系统设备的启、停,保证设备安全地正常运转,努力提高设备性能,以较低的机、物、料耗生产合格生料,达到或超过设计生产能力;6.密切保持与现场巡检工的联系,对巡检工反映的现场设备异常情况作出正确判断,提出有效措施,指导巡检工进行处理工作;7.完成厂部和车间下达的各项定额、消耗和质量指标。

完成临时交办的任务;8.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提出本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提出提高产质量、降低消耗的合理化建议,参与技术改造、革新、攻关等技术工作;9.对本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异常情况,应立即向车间主任反映,并作出正确判断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或紧急停机。

必须如实地记录事故情况;工艺流程简介1.石灰石矿山、配料站进料工艺流程简介:石灰石矿山开采的石灰石由铲车卸入下料斗经重型板喂机喂入石灰石单段锤式破碎机破碎,合格粒度的石灰石通过矿运皮带长廊输送进厂,进厂后入圆形石灰石均化堆场进行均化;2.原料调配站储存四种原料:石灰石、硫酸渣、砂岩、粉煤灰,按质量控制系统自动或人工预先设定的配比,由各自的定量给料机(12a.02、12a.04、12a.06、12a.14)从库中卸出,送到库底的混合料胶带输送机(12a.07)上,输送入锁风喂料机(12/16.01),然后进入原料磨(12/16.02)。

水泥厂中控室(回转窑)操作员作业指导书

水泥厂中控室(回转窑)操作员作业指导书
主要职责
通过本岗位认真操作完成以下目标:
1、无人为的责任操作事故;
2、设备各处均无正压现象,环保设备达到要求标准;
3、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减小系统的用风量,降低生产成本;
4、及时发现操作上不正常的现象,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及时上报;
5、在稳产、高产的基础上,使其产量、质量、电耗、成本达到较高的水平。
职位权限:
8、对公司内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行为,有制止权、否决权;
对相关部门岗位工作有监督权、建议权;
业绩考核
主要指标:
1、操作事故;
2、安全操作
3、台时产量
安全责任:
真遵守公司的安全政策及各项安全规章制度;
及时制止发现的各种安全违章行为。
工艺流程简介
一、生料均化库及入窑喂料设备简介
参照:工艺设备表
二、生料均化库及入窑喂料工艺图
参照工艺设备表
八、烧成系统工艺流程简介
参照工艺流程总图
九、烧成系统工艺流程简介
预热器由双系列五级旋风预热器和管道型分解炉构成,生料在C1—C2的风管处进入预热器。生料自上而下与热气体悬浮换热升温,入分解炉进行碳酸盐分解后,经C5收集后,从窑尾烟室喂入回转窑。入窑物料经回转窑高温煅烧,在1250-1280℃产生液相,物料在高温液相的情况下产生物理化学变化,形成高温熟料。高温熟料出窑入篦冷机快速冷却。在回转窑内煤粉燃烧后,生成高温废气经烟室从分解炉底部入炉。在分解炉内,煤粉、三次风、预热后的生料及回转窑的高温废气,通过旋流和喷腾,实现气体充分混合,完成燃烧、分解。分解炉排出的气料,在C5内气料分离,物料入窑,废气经各级旋风筒,自下而上与生料悬浮换热降温,最后从C1排出,窑尾高温风机将废气送入废气处理系统,或部分入生料磨烘干用。

中控水泥系统作业指导书

中控水泥系统作业指导书

1.前言为了正确指导水泥粉磨系统的操作,防止在作业过程中因操作失误造成对生产不利影响,结合粉磨系统的设备状况,制定本作业指导书,中控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此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生产。

2.开机前的准备2.1.确认水泥品种、物料配比与品质部配方单一致。

2.2.确认各物料仓料位在正常范围内,根据配比估算物料的用量,合理安排送料时间。

2.3.确认各启动组设备均已备妥。

2.4.与现场各巡检工联系,确认现场已允许开机。

3.开机操作3.1按工段的独立性分为以正几个联锁组第1组:水泥输送组第2组:润滑组第3组:出磨物料选粉及循环输送组第4组:水泥磨组第5组:辊压系统组第6组:水泥配料组第7组:干粉煤灰入磨组第8组:脱硫石膏输送组第9组:熟料输送组3.2按组启动顺序水泥包装组→水泥库底输送组→水泥库顶输送组→水泥入库组→润滑组→出磨水泥输送组选粉及循环输送组→辊压机组→水泥磨组→水泥配料组→干粉煤灰入磨组→脱硫石膏输送组→熟料输送组3.3按组停车顺序熟料输送组→水泥配料组→辊压机组→脱硫石膏输送组→干粉煤灰入磨组→水泥磨组→出磨水泥输送组选粉及循环输送组→润滑组→水泥入库组→水泥库顶输送组→水泥库底输送组→水泥包装组3.4组内启、停顺序:3.4.1水泥包装组选择启动包装机,此系统联锁启停,间隔时间5秒。

启动顺序:风机(3644,3645,3646)→袋收尘器(3641,3642,3643)→袋收尘器(3647,3648,3649)→皮带机(3622,3623,3624)→清包机(3619,3620,3621)→顺包机(3616,3617,3618)→卸袋皮带机(3613,3614,3615)→水泥包装机(3610,3611,3612) →回转阀(3607,3608,3609)→振动筛(3604a,3604b,3604c)→斗提机(3601,3602,3603)→螺运机(3653,3654,3655)。

停车顺序:与启动顺序相反。

某水泥企业中控室作业指导书(原料磨系统)

某水泥企业中控室作业指导书(原料磨系统)

贵州广宇水泥中控室作业指导书原料磨系统1 目的本规程旨在树立安全第一的观点,统一操作,生产出合格生料,力求达到优质、稳产、高产、低耗目的。

2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原料磨中控操作,即从石灰石配料库、页岩库、砂岩库、铁尾渣库至生料库顶。

3 指导思想3.1 树立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观念,做到收尘系统达标排放。

3.2 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杜绝违章。

3.3 与现场人员紧密协作,根据入磨物料水分、粒度、磨机进出口差压、出入磨气体温度等情况,及时调整磨机喂料量,选粉机转速及各档板开度,努力做到系统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确保生料均化库料位。

3.4 摸索适合中卸磨最佳操作参数,做到优质、稳产、高效、低耗,实现长期安全运转和文明生产。

4 工艺流程简介储存于原料配料站的石灰石、铁粉、校正料砂岩、页岩四种物料,按质量控制系统自动或人工预先设定的配比,石灰石、铁粉、校正料由设在各自库(仓)底的定量给料称(03.10、03.11、03.12、03.13、0.3.14)计量后卸至混合料皮带(03.15),配比好的混合料通过胶带输送机(03.15)送入两道锁风阀(04.01),然后喂入原料磨(04.02)。

原料磨由一个烘干仓,两个粉磨仓和一个中卸仓组成。

按比例配好的混合料进入烘干仓后,被烘干仓内的扬料板扬起,在260℃左右的窑尾废气中,大部分水分被烘干。

在额定产量190t/h时,用窑尾废气做为烘干热源,可烘干粉磨初水分为5%的混合料。

经过烘干的物料,通过磨内的隔仓板进入粗磨仓。

在粗磨仓中,钢球的直径较大,可以对物料进行粗粉磨。

同时物料在粗磨仓中,得到进一步的烘干。

经过粗粉磨的物料,再通过隔仓板进入中卸仓,一部分细颗粒随气流进入组合式选粉机(04.13),大部分物料从中卸仓经充气出料溜子(04.03)排出磨外。

排出磨外的物料经翻板阀(04.06)、空气输送斜槽(04.04)、斗式提升机(04.07)和空气输送斜槽(04.08)由分配器(04.11)分四点喂入组合式选粉机(04.13)。

水泥磨系统中央控制室作业指导书修

水泥磨系统中央控制室作业指导书修

水泥磨作业指导书1.目的:本指导书是为水泥车间中央控制室作业面编写的。

其目的是使中央控制生产作业的质量活动得到有效控制,保证生产水泥所需的指标,确保收尘器高效运行,减少环境污染。

2.适用范围:适用于水泥磨中央控制室岗位操作。

3.职责:保证水泥磨系统安全作业,确保袋收尘器高效运行;确保达到质量部下达的质量指标。

4.作业内容及方法:4.1质量标准:出磨水泥SO3合格率≥90%;出磨水泥比表面积合格率≥85%;混合材掺量合格率≥85%。

4.2工艺要求中央控制室按化验室所提要求进行水泥生产。

4.3中控粉磨系统操作4.3.1开机前的联系4.3.1.1当班中控操作员事先与生产部、质量部取得联系,确定水泥生产指令、质量指标、水泥入库号。

4.3.1.2确认熟料仓、石膏仓、混合材仓、石灰石仓备足物料后,做好开磨准备。

4.3.1.3现场检查机旁控制箱转换到中控。

4.3.1.4与现场巡检联系,要球磨机挂辅转启动十分钟,辊压机用手盘动一圈。

4.3.1.5通知现场巡检工检查完毕后,无异常情况后准备开机。

4.3.2中控室开机前的准备:4.3.2.1检查各风门、压力指示是否正常,各温度仪表指示是否正常,控制柜各电流表、调速表指针是否在零位。

4.3.3开停车顺序4.3.3.1开车顺序:a)水泥输送系统:按所选择库号选定→启动库顶斜槽风机及收尘器系统→启动入库提升机→启动出磨成品水泥输送斜槽风机及收尘器。

待该顺序启动完毕后,然后按生产指令分别接着开启各水泥磨系统。

b)水泥磨系统:按油泵选择键进行油泵选择→启动辅助系统→启动水泥磨尾收尘系统→启动选粉系统→启动提升机→确认磨机“备妥”后,启动磨主电机→磨机正常后。

根据化验室通知单,调整喂料配比及总喂料量→启动入磨斜槽→启动辊压机外循环系统→待秤重仓有一定料位后,再启动辊压机。

4.3.3.2停机前先停配料站收尘器关闭棒闸,待配料站输送皮带物料排空后停配料站输送设备,根据物料水分情况,入水分重,稳流仓物料排空,判断物料是否排空要注意入磨提升机电流,入磨提升机电流达到空载电流后方可停辊压机循环系统,如短暂停机,稳流仓仓位不超过70%,可停辊压机循环系统,如果要入磨检查磨机情况,磨内物料需要适当拉空,根据出磨提升机电流决定,出磨提升机电流高于空载电流5A-8A,中控方可停磨,停磨后,停机顺序:与开机顺序相反,入库提升机停机必须待达到空载后才能停机,预防输送斜槽及下料口堵塞。

水泥粉磨中控操作员操作规程

水泥粉磨中控操作员操作规程

水泥粉磨中控操作员操作规程1.引言水泥粉磨中控操作员是水泥生产线中重要的角色之一。

他们负责监控和控制水泥磨机的运行,确保生产过程的正常进行。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水泥粉磨中控操作员的操作行为,提高操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保证生产过程安全稳定。

2.操作前准备在开展操作之前,操作员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熟悉水泥粉磨中控系统的图形界面和各项功能;•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确认所需操作的水泥磨机的运行参数和工艺要求;•根据工艺要求和生产计划,合理调整水泥粉磨系统的控制参数。

3.操作流程3.1.登录系统•打开水泥粉磨中控系统,并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操作员应确保登录的账号与自己身份一致,避免他人非法操作。

3.2.监测磨机运行状态•在水泥粉磨中控系统界面上,查看磨机的运行状态和各项参数;•注意监测磨机的电流、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警。

3.3.控制磨机运行参数•根据工艺要求和生产计划,调整磨机的转速、进料量、出料量等参数;•注意根据实时情况调整参数,尽量避免过度调整或不合理的操作;•调整过程中应观察磨机的运行情况和产出质量,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3.4.处理异常情况•若发生设备故障、磨机堵塞或其他异常情况,操作员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停机前应先向班长或相关人员报告,并记录异常情况和处理过程。

3.5.日常维护和保养•定期对水泥粉磨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包括清洁、润滑、紧固等工作;•及时更换磨机磨筒内的重要零部件,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在设备维护时,应确保设备处于停机状态并断开电源。

4.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操作员需熟悉磨机的工艺要求,掌握磨机各项参数的调整范围;•操作员应时刻关注磨机的运行状态,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操作员在进行参数调整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调整,避免过快或过大的调整;•在处理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应按照预先制定的应急处理方案进行操作;•操作员需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与班组成员、工程师等密切配合。

水泥窑中控操作作业指导书

水泥窑中控操作作业指导书

目录1.总则2.工艺流程简介3.职责与权限4.操作规程4.1.点火前的准备4.2.升温投料操作4.3.运行中的监控4.3.1.操作指导思想4.3.2.操作的关键参数及其范围4.3.3.操作中的调节参数4.3.4.窑操作中的控制4.3.5.紧急情况的处理4.4.停窑操作5.安全注意事项6.交接班制度7.考察与考核附录一:操作中的监控指导附录二:操作中的图例分析附录三:设备分组表附录四:设备表1总则1.1本规程规定了窑操作员的职责范围,工作内容与要求,操作及注意事项,交接班制度以及考核办法。

1.2本规程仅适用于中控室窑操作员.1.3执行都江堰拉法基《员工手册》.2工艺流程简介当窑、磨正常运行时,来自生料磨216MV22的生料及窑尾废气处理收尘下来的料粉经空气斜槽218AS02、提升机218BE03、库顶生料分配器218HO06,由六条长短不一的斜槽不间断地输送入生料均化库,在库内进行重力及气力均化。

此外生料均化库顶还配置一台供喂料仓312HO13卸料的罗茨风机312CM20。

生料均化采用多股流式均化库(MF库),用以均化和储存生料。

库规格为φ15³52m,有效储量4000t,储存期0.75天。

该均化库的均化能耗为0.12~0.16kWh/t,其均化值可达≥7。

当均化库入口生料CaCO3标准偏差≤±2.0%时,可以使出口生料CaCO3 标准偏差≤±0.3%。

要求入均化库的生料水分小于0.5%。

库底环行区所需强空气由两台罗茨风机219AB04、219AB05轮流提供,由七个气动蝶阀分配供环行区的用气;中心室所需强空气由两台罗茨风机219AB08、219AB09轮流提供。

库底卸料是由程序器对各充气管路上的电控气动阀控制,以实现有序卸料。

生料库顶和库底均设有喷脉袋除尘器218DC16、218DC17、袋除尘器218DC08分别用来处理入库空气斜槽、入库提升机及充气系统含尘气体。

水泥粉磨中控操作员操作规程范文(3篇)

水泥粉磨中控操作员操作规程范文(3篇)

水泥粉磨中控操作员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章操作员基本要求1. 操作员应熟悉水泥粉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的判断和处理方法。

2. 操作员应具备一定的电气和机械知识,能够快速准确地排除设备故障。

3. 操作员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其他岗位的人员协作,保证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4. 操作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紧急处置能力,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第二章操作前准备1. 操作员应按照设备操作规程依次检查设备的各项参数,包括电气系统、液压系统、润滑系统等,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操作员应检查设备周边环境,确保安全通道畅通,消防设施完好,并进行相应记录。

3. 操作员应检查设备润滑油、润滑脂等润滑剂的供应情况,确保设备正常润滑。

第三章操作步骤1. 操作员打开电源,启动水泥粉磨设备的主电机,并根据设备要求进行设定。

2. 操作员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包括主电机、进料设备、出料设备、输送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3. 操作员根据工艺要求,调整磨机转速,控制物料的进出速度,使得磨机内物料的研磨时间和物料粒度符合要求。

4. 操作员监控设备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并及时调整控制参数,确保设备运行在安全稳定的状态。

5. 操作员应及时处理设备异常情况,如设备停机、温度过高、压力异常等,排除故障并进行相应记录。

6. 操作员应及时向上级汇报设备运行情况,并按要求填写相关的运行记录。

第四章安全措施1. 操作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 操作员应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不随意更改操作参数,不超负荷运行设备。

3. 操作员应保持设备周边的通道畅通,不放置杂物,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 操作员应遵循用电安全规定,确保设备电气系统的安全使用。

第五章日常维护1. 操作员应按规定周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及时更换磨损零部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操作员应定期清洁设备,包括磨机、输送设备、仓库等,防止积尘对设备的影响。

水泥粉磨中控操作员操作规程

水泥粉磨中控操作员操作规程

水泥粉磨中控操作员操作规程
包括以下内容:
1. 操作前准备:
a. 检查水泥粉磨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包括磨机、风机、除尘器等;
b. 检查水泥仓是否有足够的水泥储存;
c. 检查水泥磨机内的钢球是否够用,并根据磨机的负荷情况适时加装或调整钢球;
d. 检查环境温度和湿度是否适宜。

2. 开机操作:
a. 先启动主电机,待主电机稳定运行后再依次启动风机、除尘器等设备;
b. 按照操作界面上的指令设置磨机的转速、进料量等参数;
c. 观察磨机的运行情况,确保磨机运转平稳。

3. 运行过程中的操作:
a. 定期检查磨机的温度、振动等参数,确保运行正常;
b. 根据磨机进料口和出料口的情况,及时调整进料量、球矿比等参数;
c. 注意观察磨机出料的物料颗粒大小、含水量等指标,并根据需要作出调整;
d. 定期检查和清理磨机的除尘器和风机,确保除尘器正常工作;
e. 定期检查和维护磨机的润滑系统,保证设备正常润滑。

4. 停机操作:
a. 先停止进料,待磨机内的物料完全排出后,再停止主电机以及其他设备;
b. 关闭磨机的进、出料阀门,注意阀门的关闭顺序;
c. 清理磨机内外的物料堆积,并进行设备的清洁和维护;
d. 根据需要调整水泥仓的进料量,准备好下次操作的水泥。

以上是水泥粉磨中控操作员的操作规程,操作员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并时刻关注设备运行情况,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水泥中控室作业指导书(煤磨)

水泥中控室作业指导书(煤磨)

XXX水泥中控室作业指导书煤磨系统1 目的本规程旨在树立安全第一的观点,统一操作,生产出合格煤粉,力求达到优质、稳产、高产、低耗目的。

2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中控煤磨操作3 指导思想3.1 树立安全生产,质量第一的观念,做到收尘系统达标排放。

3.2 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杜绝违章。

3.3 与现场人员紧密协作,严密掌握系统工况,综合分析系统参数,保证正常生产。

4.工艺流程介绍其工艺流程范围始自原煤仓低部,终至煤粉仓顶部。

煤磨采用带烘干仓的风扫磨,工艺流程较简单;原煤烘干所需热源来自篦冷机余风。

出磨系统的废气经专用袋式收尘器净化后排入大气;原煤的计量采用变频调速定量给料称;合格的煤粉经收尘器捕集后,由螺旋输送机运入煤粉仓。

本系统工艺流程虽然不十分复杂,但煤粉易燃易爆,所以中控操作员应十分熟悉本系统的生产工艺操作要领,特别是各个风量阀门的操作控制,操作中要胆大心细,对操作终端上画面的切换、各种仪表信号的显示、操作功能及方法要熟记于心。

5.煤粉制备系统中各设备的启动操作顺序开机操作1.通知机修车间、化验室、生产岗位;让其做好开车前的检查、准备工作,化验室确定控制指标,机修车间确认设备具备启动条件,生产岗位做好原煤的供应工作。

2.确认磨头热风阀门(10.24)、磨头冷风阀门(10.25)、收尘器出口阀门(10.09)处于关闭状态。

3.煤磨系统的启动步骤:启动启动煤粉输送组,启动磨机组,正常后设定合适的喂料量。

4.根据系统温度、负压情况,调节磨头热风阀、磨头冷风阀、磨尾排风机风门开度。

烧成系统未运行时的应进行暖磨操作。

正常运行时的主要操作参数喂料量 18~20t/h磨机电流 40~45A磨头负压-200~-500Pa入磨风温 180~230℃磨尾负压-1400~-1600Pa出磨风温 60~75℃袋收尘入口压力-3500~-4500Pa袋收尘出口负压-5500~-7000Pa袋收尘器进口温度< 80℃袋收尘器灰斗温度< 65℃煤粉仓温度< 65℃。

水泥粉磨中控操作员操作规程

水泥粉磨中控操作员操作规程

水泥粉磨中控操作员操作规程水泥粉磨中控操作是指通过中央控制室对水泥粉磨系统进行监控、调节和操作,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下面是水泥粉磨中控操作员需要遵守的操作规程: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查看设备运行状态,确认设备正常并处于待机状态;2. 检查各润滑部位的润滑情况,确保设备润滑良好;3. 根据生产计划和工艺要求,合理安排辊压力、电机负荷等参数;4. 查看原材料库存情况,确保供料系统正常运行;5. 查看磨机出料情况,确保出料系统正常运行;6. 了解生产过程中的特殊情况和安全事项。

二、系统启动与停机1. 启动系统前,确认周围区域安全,并保持通风良好;2. 按照指令依次启动设备,监测设备运行情况;3. 系统停机前,先停止进料系统,待出料系统出料结束后再关闭磨机和辊压系统;4. 停机结束后,及时清理设备上的余料和杂物。

三、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要掌握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熟悉设备的结构和运行特点;2. 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调节辊压力、电机负荷等参数,避免超负荷运行;3. 注意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4. 定期检查设备各润滑部位的润滑情况,及时添加润滑油;5. 维护设备清洁,定期清理设备内部的积尘和杂物;6. 留意生产计划和产品质量要求,按照要求调整设备运行参数;7. 配合现场人员进行维护和维修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8. 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和维护,及时处理设备故障问题。

四、安全操作规程1. 严禁酒后操作,保持头脑清醒;2. 不得随意触摸设备运行部位,以免发生事故;3. 操作期间不得走神、玩手机等分神行为,保障操作专注;4. 禁止在操作过程中吃东西、喝水或者嚼口香糖等;5. 在设备启停、维护和维修过程中,必须戴好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6. 发现设备异常声响或者异味,应立即停机检查,确保安全。

五、意外情况处理1. 遇到紧急情况,及时报告上级主管人员,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2. 在设备故障或者异常情况下,要立即停机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3. 维护人员具备相关技术和知识,能够熟练操作和处理常见故障;4. 学习并遵守公司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水泥磨系统中控作业指导书(初定)

水泥磨系统中控作业指导书(初定)

水泥磨系统中控作业指导书(初定)1、目的本规程旨在统一操作思想,优化操作参数,是操作有序化规范化,力求做到优质、高产、稳定、低耗,确保生产优质水泥,实现磨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水泥粉磨系统中控操作,即从水泥调配库至水泥入库,包括熟料汽散入库的操作。

3、引用标准4、指导思想4.1 在各专业人员及现场巡检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根据入磨物料的易磨性、磨机负荷、磨尾负压、出磨气体及物料温度、斗提负荷、循环负荷率和选粉效率等参数,合理的调整磨机喂料量、磨内通风及各挡板开度,努力做到磨机平稳运行,提高磨机粉磨效率。

4.2 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

精心操作、不断总结,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计量监测仪器、DCS控制系统等先进的控制手段,制定出最佳的操作参数,实现优质、稳定、高效、低耗,确保安全、文明生产。

5、工艺流程简介5.1水泥调配5.1.1 混合材5.1.1.1 石灰石石灰石从其均化库输送至三通分料阀(),可一路进原料调配石灰石库,一路经皮带(30a.04)入水泥调配石灰石库5.1.1.2石膏来自煤及石膏破碎机的物料经三通分料阀(),可一路进煤堆场,一路经皮带(30a.05)进三通分料阀(30a.02),在此处,可一路入石膏库,一路经皮带入备用库。

5.1.1.3 粉煤灰粉煤灰经汽运入库,经库下卸料装置(23.15)、空气斜槽(23.16)风机(23.17)、斗提(23.01)、螺旋输送机(23.02)后分两路,分别经:单项螺旋闸阀(23.03)、斜槽(23.05或23.07)风机(23.06或23.08)进入两个磨机。

5.2 水泥磨车间调配站库内的熟料、石灰石、石膏由化验室给出配比,中控按一定比例设定,分别经库下各自的棒闸、计量装置、仓底混合皮带进入辊压机上方的计量仓(24.04A/B),进入辊压机(24.06A/B)挤压,经挤压过的物料由斗提(24.01A/B)喂入v 型选分机(24.03A/B)进行分选,粗颗粒重新回到计量仓进入辊压机进行挤压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2.5开启一次风机调节风量,使火焰不发飘即可。
4.3.3在窑尾温度在300℃恒温后,即可煤、油混烧继续升温。因煤粉焰烧不稳定有暴焰回火危险,窑头操作应防止烫伤。
4.3.3.1设喂煤量为0.5吨/小时,启动窑头喂煤组。为防止尾温剧升,应慢慢加大喷煤量。
4.3.3.2不断调整一次风量及点火烟囱帽开度,保持火焰稳定燃烧,不灭火、不返火。如果煤油火焰很难稳定,可控制窑头罩微正压,局部烧热后再控制为负压。
窑尾烟气与来自三次风管的高温废气经管道在线型分解炉、C1至C5旋风筒进行换热分离。气流在与生料的热交换过程中由下向上温度逐渐降低,最后由C1出风口排出,经高温风机、增湿塔排出的窑尾废气分成两路。第一路去往原料磨,烘干磨内物料水分。另一路与出原料磨的废气汇和入窑尾袋收尘器,净化后经窑尾排风机排入大气。
综上所述,概括为:三固、四稳、六兼顾。
固定窑速、喂料量、篦冷机篦床上料层厚度;稳定C5出口气体温度(分解炉喂煤)、预热器排风量(高温风机转速)、烧成带温度(窑头喂煤)、窑头负压;兼顾窰尾O2含量及气体温度、C1出口温度及压力、分解炉内温度及压力、筒体表面温度、篦冷机废气量、废气处理及收尘系统。
4.4.8.3窑内有料,有窑皮,且火焰明亮稳定,尾温较高时,投料量为设计能力的75%左右,甚至更高。
4.3.5根据升温曲线及窑尾烟气的氧含量(>2%,窑内燃烧状况)当窑尾预热器点火烟囱不能满足窑头负压的调整时,判定是否可启动窑尾袋收尘排风机,打开入口阀门及高温风机入口阀门。按升温曲线,逐渐增加喂煤量,调整一次风量(注意内外风的比例)和废气风机的排风量,保证煤粉燃烧完全。并视情况启动窑口密封圈冷却风机。
4.1.3 对于分解炉系统的正常操作,则要求及时准确调整分解炉系统的煤量和通风量,掌握负压变化的规律;及时调整分解炉燃烧器的喷煤量,保持分解炉出口气体温度的稳定和炉内温度的平衡;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确保生料分解率,达到分解炉系统安全运转的目的。
4.1.4 对窑的正常操作,要求重点稳定烧成带及烟室温度,掌握四风道燃烧器径向风、轴向风以及燃料的配比规律,保证合理的火焰形状和火焰位置,不损坏窑皮,不窜黄料。
4.2.3 联系机修部门,确认设备是否具备启动条件。
4.2.4 联系质量部门,确认熟料的入库情况。
4.2.5 通知预热器巡检,仔细检查预热器、分解炉及系统连接管道内有无异物,确保畅通。
4.2.6 空压机站能正常运转,压缩空气管路各阀门转动灵活,开关位置正确。管路畅通、不泄漏、各吹堵孔畅通。
4.2.7 点火前将预热器各级重锤阀阀板吊起。
4.2.8 通知回转窑和篦冷机巡检岗位,检查窑内、冷却机内无杂物,具备开车条件。
4.2.9 通知各巡检岗位,关好所有的人孔门、观察孔、捅料孔。确保其能密闭不漏风。
4.2.10通知各巡检岗位,仔细检查本岗位设备的润滑点按规定加油。油量、牌号正确,油路畅通,油压、油温正常。水冷却设备水路畅通,流量和水质符合要求。管路无渗漏,将检查结果及时报告中控室。
4.3.3.3启动回转窑主减速机稀油站,按转窑制度,现场用慢驱动转窑。升温期间要定期检查回转窑托轮,减速机、大齿圈润滑状况。
当窑尾温度到250℃时,启动窑辅传电机,定时盘窑,盘窑方案如下:
窑尾烟室温度(℃) 转窑间隔 转窑量
100~250 60min 90°
4.3.2点火升温
4.3.2.1确认高温风机入口阀门、窑头电收尘排风机入口阀门、篦冷机各风机入口阀门、窑尾各人孔门全关。窑头喷煤管各风道手动阀全开。
4.3.2.2将点火烟囱帽开至一定的开度。
4.3.2.3用一根5-6米长的钢管,端部缠上油棉纱,点燃后自窑门罩伸到喷煤管端部。
4.3.2.4立即开启燃油系统,点焰雾化油。注意先喷油后点焰,很容易返火伤人。
4.3.3.4随烟室温度升高,要逐渐减油增煤,调整一次风量、点火烟囱帽开度,保持火焰形状,避免局部高温以及窑尾温度不能大起大落。当烟室温度大于400℃时,可考虑断油,但煤火焰需能自行稳定。
4.3.4随着燃料量增大,尾温沿设定趋势上升,当燃烧空气不足或窑头负压较高时,启动篦冷机一室平衡风机,逐步加大风机进口阀门开度,当开度至60%,仍感风量不足时,逐步启动一室的两台固定篦床充气风机,活动篦床充气风机,乃至二室风机,增加入窑风量,同时注意风量的调节,风量不能过大,以免影响火焰的形状。
分解炉用三次风从窑门罩上抽取,通过管道直接送至分解炉。
熟料冷却采用第三代空气梁推动式篦冷机,规格:3.2X23.85m,产量2750t/d,冷却机出口设有熟料破碎机,出破碎机的熟料经槽式输送机送入熟料库。冷却机废气经窑头电收尘器净化处理后排入大气。
四、 操作规程
4.1 操作指导思想
4.2.11了解生料和煤粉的准备情况,是否有足够的储量,确认轻油罐内的油料是否有足够储量。
4.2.12 通知窑巡检岗位,检查燃烧器的风、煤管道连接情况,将燃烧器送至合适位置。
4.2.13 联系好后,各设备进行单机和联动试车,试车无误后,准备点火。
4.3窑系统升温
4.3.1升温曲线按照生产部点火通知中的升温曲线进行升温。
4.4.7.2 预热器应自上而下用压缩空气吹扫一遍。低产时应1小时吹扫一次,稳定生产时应2小时吹扫一次。
4.4.8投料量确定
4.4.8.1窑头黑火头很长,火焰突明突暗,尾温900~950℃时,投料量为设计能力的65%左右。
4.4.8.2窑头黑火头较长,火焰尚能稳定,尾温950~1050℃时,投料量为设计能力的70%左右.
2.3 有权对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2.4 有权对煤场均化工作和取煤点进行监督。
2.5 有权指挥相关巡检工开展工作。
3.相互关系
3.1 直接对生产部负责。
3.2 与窑系统相关各岗位相互配合。
3.3 协助中控主任完成部门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
3.4 窑开停机时,须和中控主任取得联系,经同意后,方可开停机。
三、 工艺流程简介
出库生料经库底部的卸料口卸至生料计量仓,生料计量仓带有荷重传感器、充气装置。仓下设有流量控制阀和固体流量计(DLD),经计量后的生料通过空气输送斜槽、斗式提升机、回转下料器、电动闸板阀通过下料管进入C2出口到C1进口的连接风管,在随热气流进入C2并分离,依次类推。生料由上向下,在与热气流的换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增高。至C4物料经分离预热后喂入分解炉,进入分解炉的燃料和预热的生料被高速的气流携带,悬浮于炉内,一面旋流向上,一面进行燃烧、分解。燃料的燃烧放热过程与生料的吸热分解过程同时在悬浮状态下极其迅速地进行,生料在入窑前已基本完成碳酸钙的分解,使物料分解率达到85%︿90%左右。完成大部分分解反应的物料由C5旋风筒经下料管入窑。
4.2.6.3升温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ID风机入口温度,当入口温度大于320℃时,应调整烟囱帽开度增大冷风掺入量以降低气体温度,如已达极限可开启增湿塔喷水系统,喷水降温,保护窑尾大布袋收尘器。
4.4窑系统投料
4.4.1启动稀油站组,窑的辅助传动改为主传动,在最慢转速连续转窑。此时液压挡轮已启动。注意窑速是否平稳,电流是否稳定、正常。不正常时应进行调整。
250~450 30min 90°
450~650 20min 90°
650~800 10min 90°
800以上 连续慢转
如遇下雨,须连续转窑。(或时间减半)
入窑尾斗式提升机前设有取样器,通过对出库生料的取样、制样分析,实现对烧成系统的操作进行指导。
熟料煅烧采用一台F4.0′60m的回转窑,回转窑采用三档支撑,斜度为3.5%,转速为0.4~3.96r/min。窑尾带五级旋风预热器和TDF分解炉,日产熟料2500t。窑头配有多通道燃烧器,窑和分解炉用煤比例为40%~45%和60%~55%,入窑物料的碳酸钙分解率大于90%。
4.4.6.2如分解炉温升较快时,根据5级出口CO含量及O2含量和烟室CO含量及O2含量调整入炉风量,加大三次风阀门开度。视情况减少喂煤量或加大高温风机阀门开度。
4.4.7投料前几个主要参数及检查:
4.4.7.1 C5出口温度860℃,分解炉出口温度880~900℃,C1出口温度小于400℃,烟室温度950~1050℃。
4.3.6当尾温升到600℃时,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4.3.6.1预热器各级翻板阀要人工活动,间隔1小时,以防受热变形卡死,启动分解炉一次风机,送冷风冷却喷嘴,以防过热。
4.3.6.2烘干后期仪表调校人员应重新校验系统的各点温度。在800℃恒温期间,由于没有窑皮保护,筒体温度较高(420℃),应适时开启冷却风机。如果筒体局部温度较高,说明内部衬料出了问题,应灭火、停风、关闭各阀门,使系统自然冷却并注意转窑。窑冷却后要进行认证检查,衬料损坏厚度超过1/3时,应考虑挖补或衬料,再点火按正常升温操作。
4.2 开车前的准备
4.2.1 接到开车指令后,要与有关部门进行联系,请求配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4.2.2 联系自动化部门,对全部设备送电,各仪器仪表进行复位,要求现场气体分析仪、比色高温计和摄像机等备妥待用,确保中控室的计算机及其它设备备妥待用,进行现场仪表检查,做到仪表显示正确,与中控显示一致。
4.1.1 树立安全生产、质量第一观念,精心操作,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生产实际情况为依据,充分运用先进的计算机仪表监测系统,稳定最佳操作参数,实现优质、稳定、高效、低耗、长期安全运转的目的。
4.1.2 以保持烧成系统发热能力和传热能力,以及烧结能力和预热分解能力平衡稳定为宗旨,操作中要做到前后兼顾、炉窑协调,稳定烧成温度和分解温度,保证窑炉合理的热工制度。
二、 职责与权限及相互关系
1.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1 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保证生产正常进行,防止事故发生。
1.2 负责并保证熟料产质量的完成,努力提高各工序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