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重点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重点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重点名词解释14.机会成本:是指⽣产者为了⽣产⼀定数量产品所放弃的使⽤相同⽣产要素在其他⽣产⽤途中所能得到的最⾼收⼊。
15.边际成本:指每增加⼀单位产品⽣产所增加的总成本。
16.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平不变的条件下,⽣产⼀定产量的两种⽣产要素投⼊量的各种不同组合所形成的曲线。
17.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量时所减少的另⼀种要素的投⼊数量。
18.⽣产扩展线:是指每⼀条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的切点所形成的曲线叫做⽣产扩展线。
19.完全竞争: 是指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扰的市场结构。
20.完全垄断: 是指整个⾏业中只有⼀个⽣产者的市场结构。
21.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商⽣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
22.寡头垄断: 指少数⼏个⼚商控制着整个市场中的⽣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
23.洛伦兹曲线: 是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是⽤以反映国民收⼊分配平均程度的⼀种曲线。
24.吉尼系数: 是意⼤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洛伦兹曲线提出的⼀个衡量分配不平等程度的指标。
25.帕累托最优状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不减少⼀些⼈的经济福利,就不能改善另⼀些⼈的经济福利,标志着社会经济福利达到了最⼤化状态,实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
26.阿罗不可能定理:是指在⼀般情况下要从已知的各种个⼈偏好顺序中推导出统⼀的社会偏好顺序是不可能的。
27.外部经济:是指某个家庭或⼚商的⼀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商⽆偿地带来好处,显然,这项经济活动的私⼈利益⼩于社会利益。
28.科斯定理:是⼀种产权理论,是解决经济活动外部性的重要理论和全新思路。
其原理内容是指在市场交换中,若交易费⽤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率就没有影响。
29.公共物品:是指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不能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有效配置的产品。
30.国内⽣产总值: 即gdp,是指⼀个国家在本国(或地区)领⼟上,在⼀定时期内⽣产的全部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宏观经济学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学: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是一门以一国(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经济科学。
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决定和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
(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国际收支等问题,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它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测度的是产品最终价值,中间价值不计入GDP。
一般用收入法和支出法核算。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
GNP: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即无论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处于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国民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记入国民生产总值。
NNP:国民生产净值是社会总产品中扣除已消耗的生产资料后的全部消费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及增加后背那部分生产资料。
潜在产出:潜在产出是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达到的产量水平。
个人可支配收入:PDI是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消费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指政府或企业的一种并非购买本年的商品和劳务而作的支付。
分为政府转移支付和企业转移支付。
政府转移支付作用是收入重新分配,。
企业转移支付通常以捐款形式进行。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凯恩斯定律:凯恩斯提出的需求能创造自己的供给,因此政府采取措施刺激需求以稳定经济的论点,这是凯恩斯根据对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关系的分析,为推行其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而提出的与萨伊定律截然相反的论点。
均衡产出:当产出水平等于总需求水平时,企业声场就会稳定下来。
此时产品生产与产品需求相一致,此时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均衡条件是E=y,即计划指出等于计划产出。
棘轮效应:杜森贝里认为,消费者易于随收入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于随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至于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消费函数。
宏观经济学重点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应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边际消费倾向(MPC):指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消费的增加量(即消费增量△C 与可支配收入增量△y d之比,在0~1之间)3.边际储蓄倾向(MPS):指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引起的储蓄的增加量(即储蓄增量与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即MPS=△S/△y d)4.投资乘数:指投资增加所引起的收入增加的倍数(即k=△Y/△I)5.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比率(k t=-β/1-β,)6.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当m给定时,收入y和利率r的关系的图形,即,m=L=ky-hr(r=ky/h-m/h)7.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陷阱):指当利率降到一定程度时,货币需求由此接近水平状态8.挤出效应:指由于政府支出的增加引起的利率上升从而引起投资水平下降的作用9.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成本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平衡预算乘数恒等于1)10.经济周期:是指经济处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和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实际的生产总值相当于潜在的国内生产总值上升(扩张)或下降(收缩)的过程。
11.财政政策: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手段,它是政府为了达到既定的经济目标,通过财政支出和税收来调节经济的真个(包括收入和支出)12.自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那些对国民收入的变化自动起到缓冲作用的财务政策工具(内容:税收的自动变化,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农产品价格维持)13.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为了影响货币供应量、市场利率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购买有价证券的政策措施14.自然失业率: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15.结构性失业: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
16.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指由于总需求变动引起的通货膨胀(例如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17.原始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18.奥肯定理:如果GDP增长率高于充分就业时的GDP 1个百分点,失业就会下降0.5个百分点19.加速原理:用来说明产出水平变动与投资支出之间相互关系。
复习重点--宏观经济学(考研必备)
宏观经济学-考研必备一、名词解释1.GDP:或国内生产总值,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GNP:或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3.名义GDP: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4.IS曲线:一条反映产品市场均衡情况下利率和收入反比关系的曲线,在此组合下(即在IS 曲线上的各点),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
5.LM曲线:一条反映货币市场均衡情况下利率与收入正比例关系的曲线,在此组合下,实际货币需求等于实际货币供给。
6.流动性陷阱:也称凯恩斯陷阱,指当利率已经极低,人们预期利率不会再降低,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只会下跌,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有手中,因此即使增加货币供给量,也不会再使利率下降。
7.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8.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9.凯恩斯极端: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财政政策十分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的情况。
10.古典主义极端:IS曲线为水平线而LM曲线为垂直线,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十分有效的情况。
11.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
12.相机抉择:政府在宏观经济管理时,根据经济状况和各项政策的特点,主动地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保持经济在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点上平稳运行。
一般来说,经济衰退时采用扩张性政策,通货膨胀时采用紧缩性政策。
13.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是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从而改变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工具。
14.货币创造乘数:是货币总量与高能货币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1cd e crkr r r+=++15.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体系和经济总量的一种学科,其名词解释一般涉及政策、货币、金融和国际经济等多个不同领域,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
下面是一些常见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一、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指由政府或中央银行采取的措施,以调整经济活动和控制通货膨胀,来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
货币政策包括货币供给、货币收缩、利率的调整等政策。
二、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是指政府和中央银行通过各种手段增加货币流通,以满足经济发展及消费者对货币需求的手段。
货币供给有两个主要措施,一是央行回笼,二是增贷。
三、货币收缩:货币收缩指央行采取措施减少货币流通,以遏制通货膨胀,阻止经济过热,提高货币价值的行为。
货币收缩的措施一般有减少央行回笼,减少增贷等。
四、利率:利率是指中央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间的贷款利率,也就是贷款利息的收取标准。
利率的调整是政府与中央银行用来控制经济的一种重要方法,央行会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上调、下调利率,以达到控制经济的目的。
五、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指对金融产品交易的场所,包括可以在上面进行买卖的债券市场、货币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等。
金融市场对国家经济有着深刻的影响,政府可以利用金融市场来调节经济发展方向。
六、国际经济:国际经济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在经济活动范围内的相互联系,主要包括商品和服务的贸易和资本的流动。
国际经济活动不只影响到每个参与国家,而且可以影响全球经济体系,是国际财政部门和国际金融机构关注的重要话题。
七、政府政策:政府政策是指政府采取的措施来改善经济状况,提高生活水平,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
政府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行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等,政府的政策也被称为“宏观经济政策”。
以上是关于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的介绍,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对于经济管理人员来说,了解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对他们更加了解经济运作有重要意义。
只有掌握宏观经济学原理,才能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世界经济,掌握经济形势发展趋势,发现抓住机遇,把握发展方向。
宏观经济学重点名词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名义GDP:又称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指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边际消费倾向:指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
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自发消费指收入为0时举债或动用过去的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
引致消费指由内生变量而引起的消费.在收入-支出模型中指由国民收入变动决定的消费由收入引起的消费,其大小取决于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投资乘数:指收入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的变化的比率。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资本边际效率(MEC):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流动偏好陷阱:指当利率极低的时候,人们会认为这是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故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
凯恩斯区域:指水平的LM区域称为凯恩斯区域。
【在水平线阶段的LM曲线上,货币的需求曲线已处于水平状态,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已达到利率下降的最低点“流动偏好陷阱”阶段,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性极大。
凯恩斯认为:当利率很低,即债券价格很高时,人们觉得用货币购买债券风险极大,因为债券价格己这样高,从而只会跌,不会涨,因此买债券很可能亏损,人们有货币在手的话,就不肯去买债券,这时,货币投机需求成为无限大,从而使LM 曲线呈水平状态,由于这种分析是凯恩斯提出的,所以水平的LM区域称为凯恩斯区域。
】古典区域:是指当利率很高时,人们除了完成交易必须持有一些货币外,再不会为交易而持有货币,即货币的投机需求弹性为0时的LM曲线区域。
史上最全的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史上最全的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国境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2、国民生产总值:是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3、奥肯定律:由于失业意味着生产要素的非充分利用,失业率的上升伴随着实际GDP的下降,而描述失业率和GDP之间这一关系的经济规律称为奥肯定律。
实际GDP变化的百分比(变化率)=3%—2*失业率变化4、经济周期:指的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不规则的上下波动。
5、GDP消胀指数:是给定年份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比率。
6、CPI:7:黄金律稳态:人均稳态产出f(k★)K★:稳态人均资本存量。
&k★:折旧。
当资本存量等于黄金率水平,f(k★)图线的斜率与&k★的斜率相同时,稳态水平的消费达到最大时,整个经济才处于黄金率稳定水平。
条件:MPk=&(资本的边际生产力等于折旧率)黄金率水平:索罗模型中,长期消费水平最高的稳态资本存量被称为资本积累的黄金率水平。
Kg★。
78页图8、稳态:△k=sf(k)—&k.当资本存量k的变化量△k=0即人均资本存量保持稳定不变。
我们称这个资本存量水平为资本存量的稳定状态。
sf(k★)=&k★.74页图9、充分就业:也称作完全就业,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假设,指的是除了正常的暂时不就业(比如工作转换等),所有的人都找到合适的职务,没有浪费现象。
10、摩擦性失业:来自于劳动力市场正常变动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
11、结构性失业:尽管劳动市场有职位空缺,但人们因为没有所需的技能,结果继续失业,也就是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
12、周期性失业:劳动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非自愿失业,它表现为实际的总需求低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
13、古典两分法: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分割开来犹如泾渭分明,互不影响。
1415、总需求:是指社会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16、总供给:是指在任一价格水平下,企业所愿意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和运行规律的学科,它关注的是经济总量、总体经济活动以及经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以下为您解释一些常见的宏观经济学名词: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需要注意的是,GDP 只计算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以避免重复计算。
例如,面包厂生产的面粉卖给面包店,面粉的价值不计入 GDP,只有面包店把面包卖给消费者,面包的价值才计入 GDP。
二、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的现象。
简单来说,就是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同样的钱能买到的东西变少了。
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多种,比如货币供应量过多、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等。
温和的通货膨胀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利于经济增长,但过高的通货膨胀会给经济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扰乱市场价格信号、降低居民实际收入、影响社会稳定等。
三、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
失业率的高低反映了经济的就业状况。
充分就业并不是失业率为零,而是存在一定的自然失业率,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劳动者流动等原因造成的短期失业;结构性失业则是由于经济结构变化导致劳动力供求不匹配而产生的失业。
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衡量,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加。
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劳动力增加、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等。
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对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五、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如税收)和财政支出(如政府购买、转移支付)来影响经济的政策。
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以抑制总需求。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重点
宏观经济学重点知识归纳名词解释★1.①国内生产总值(GDP):指经济社会(即一国家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②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总值减去折旧即得到国内生产净值。
③国民收入NI:一国生产要素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从生产中应该的感到的报酬的总和。
④个人收入PI:一年内一国个人所得实际收入的总和。
⑤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缴纳的各种税收后所剩下的部分。
*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那个时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
*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是用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出来的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总额。
★3.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4.中间产品: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5.中等收入陷阱: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
★6.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
)7.通货紧缩:物价总水平明显持续下跌的过程。
通货紧缩时期抑制消费和投资,失业规模扩大,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并由于企业偿债能力和贷款意愿不强,银行呆坏账增多,加大金融风险。
★8.流动性偏好: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 产生流动性偏好的动机:①交易动机②预防动机③投机动机交易动机:是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而在持有货币的动机。
预防动机:是人们为防止意外情况发生而愿意持有货币的动机。
投机动机:是人们为了把握有利的生息资产而愿意持有货币的动机。
宏观经济学的名词解释重点
宏观经济学的名词解释重点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整体经济现象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总体规律。
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经济体制、总产出、就业、通货膨胀、利率和经济增长等宏观指标,以及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和国际经济关系等因素。
本文将重点解释宏观经济学中的几个核心概念和重要名词。
1.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GDP的计算方法有三种: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GDP的增长率反映了经济发展的速度,是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主要指标之一。
2. 通货膨胀(Inflation)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可以削弱货币的购买力,导致人民币等货币贬值。
它通常由货币供应的增加、需求超过供应和成本上升等因素引起。
通货膨胀会对个人和企业的生活和经营产生影响,政府通常通过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水平。
3. 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资源利用情况的指标,即就业人口中未能获得工作的比例。
失业率的高低反映了经济就业状况和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程度。
高失业率可能导致社会问题,如经济不稳定和社会压力增加。
4.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财政政策是政府运用税收和支出等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和管理的政策。
通过控制财政支出和税收水平,政府可以影响经济活动和总需求水平,以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财政政策可以采取扩张性的措施促进经济增长,也可以采取紧缩性的措施控制通货膨胀。
5.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利用货币供应量、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来对经济进行调控和管理的政策。
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活动和货币供求关系,以实现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的目标。
宏观经济学重点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重点名词解释51、过剩生产能力(Excess capacity)过剩生产能力是指成本最低产量与长期均衡中的实际产量之差。
垄断竞争理论有一个著名的且颇有争论的结论,它认为这种市场结构之下的厂商往往会在还有过剩生产能力的情况下进行生产。
52、扩张路径( Expansion path)扩张路径是指与各种产量相对应的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的点的轨迹。
(所有投入品都是可变的。
)53、期望货币价值(Expected monetary vale)为了确定一项投机的期望货币价值,计算每一种可能出现的结果的货币收益(或损失)与其出现的概率相乘以后的和。
54、预期利润(Expected profit)预期利润就是长期的平均利润值,也就是用所出现的概率加权以后的各种可能的利润水平之和。
55、完全信息的预期价值(Expected value of perfect information)完全信息的预期价值是指决策者获得完全信息所导致的预期的货币价值的增加。
它是决策者为获得完全的信息而能支付的最大数量。
56、显成本(Explicit costs)显成本是指账目上所包括的厂商的正常费用,诸如工资成本和原材料支付。
57、外部不经济(External diseconomy)外部不经济是指由于消费或者其他人和厂商的产出所引起的一个人或厂商无法补偿的成本。
58、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y)外部经济是指由于消费或者其他人和厂商的产出所引起的一个人或厂商无法索取的收益。
先动优势(First-mover advantages)先动优势是由于在博弈中第一个采取行动的局中人所拥有的优势。
59、固定成本(Fixed cost)固定成本为每个时期不变投入品的总成本。
60、不变投人品(FIXed input)不变投入品是指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如厂房和设备)、在考察的期间数量不变的资源。
61、自由资源(Free resource)自由资源是指特别富裕以致在零价格就可以获得的资源。
宏观经济学重点名词解释及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
1.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P4282. 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P4463. 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
P4624. 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P4635. 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
P4866.IS 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
P4877.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
P4958.LM 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 M曲线。
P5009.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P51710.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P51811.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
P52312.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P54613. 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
P572—57614. 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
P612—61615. 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
宏观经济学重点名词解释归纳
宏经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2.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简称GNP)衡量一个国家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总值的综合经济指标。
它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个人可支配收入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包括私人非营利机构)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开支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4.一般价格水平:产品市场上的物价总水平。
5.失业率:失业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率。
6.边际消费倾向:每增加一元收入所增加的消费部分。
7.边际储蓄倾向: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上的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支出乘数:总支出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与支出最初变动量的比值。
8.货币的交易需求:出于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的货币需求。
9.IS曲线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
在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它的斜率为负,这表明IS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10.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
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它的斜率为正,这表明LM 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1.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12宏观经济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13充分就业:指的是工作机会与失业人口数量相同的状态。
14.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15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16.自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宏观经济学重点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复习一、名词解释1.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2.GNP(国民生产总值):是国民概念,一定时期内一国国民所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3.均衡产出/均衡收入: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4.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5.税收乘数(kt):指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6.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支付转移变动的比率。
7.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8.通货膨胀:指因{HYPERLINK "/view/26698.htm"|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实质是大于社会总供给.9.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的产品10.流动性偏好陷阱:人们不管有多少钱都愿意持留在手中,这种现象就做流动性偏好陷阱或凯恩斯陷阱。
11.充分就业: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务)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12.经济自动稳定器:也叫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的抑制通货膨胀,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
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13.荆轮效应:消费者易于随收入的提高增加消费,但不易于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以致产生有正截距的短期。
这种特点被称为。
14.财政政策:是指国家变动税收和支出从而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15.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16.挤出效应: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减少的效果。
宏观经济学各种名词解释及重点
一、名词解释摩擦性失业[7]:来自于劳动力市场正常变动的失业称为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8]:来自于经济结构的变动导致的特定地区或行业就业机会的减少。
充分就业[9]:指的是工作机会与失业人口数量相同的状态。
自然失业率[9]: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
国内生产总值(GDP)[20]: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境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GNP)[19]:一国公民在一定时期内所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事前实际利率[139]:指借款人和贷款人在签订借贷合同时所期望的实际利率。
事后实际利率[139]:指按照借贷合同上的名义利率所最终实现的实际利率。
乘数效应[197]:把政府购买增加对于国民收入的放大效应称为乘数效应。
潜在产出水平[179]:资本不存在闲置,劳动力达到充分失业,这时经济的产出称为潜在产出水平。
计划总支出[193]:一个社会中家庭、企业和政府所愿意购买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
财富效应[177]:指总价格水平的上升或下降,使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量减少或增加。
以改变名义资产数量来保持计划中的实际资产数额不变。
利率效应[177]: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
开放效应[177]:国内价格水平上升(下降),人们会减少(增加)对国内商品的需求量。
二、简答题1、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
[1/3-16]答:宏观经济学也叫做总量经济学。
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一国的国民经济。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是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则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行为,涉及的内容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总产量、就业水平和其他经济问题的决定。
研究对象:①经济增长;②经济周期;③失业;④通货膨胀;⑤开放经济;⑥宏观经济政策。
2、凯恩斯把流动性偏好产生的原因归结为哪三个动机,并分别对每个动机进行解释。
[200] 答: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1)交易动机是指人们持有一定数量货币的目的是为了日常交易。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重点)
名词解释第一章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重置投资:由于厂房、机器的磨损,需用折旧费重新购置被磨损掉的机器设备等,即用折旧费进行的投资。
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
存量: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
总投资:净投资+重置投资第二章投资:经济学中所讲的投资,是指资本的形成,即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房,设备和存货的增加。
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成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1单位收入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
投资成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第三章流动性偏好:由于货币具有实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流动性陷阱:是指当利率极低时,人们认为利率不会再下降,债券价格不会再上升,于是抛出全部债券,换回货币,不再购买债券,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在手中的情况。
IS曲线: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情况下,利率和收入反比关系的曲线,在此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LM曲线: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均衡时(即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利率和收入关系的曲线IS-LM模型:说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决定的模型凯恩斯区域:LM成水平状态的区域古典区域:LM成垂直状态的区域。
第四章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政策。
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重点2024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一、国内生产总值(GDP)1.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体规模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所创造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2.GDP由四个组成部分构成: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支出、投资和净出口。
3.GDP的增长率反映了经济的健康状况,高增长率意味着经济活动强劲,而低增长率可能暗示经济衰退。
二、通货膨胀1.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表现为货币购买力下降。
2.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包括需求拉动型通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胀。
3.适度的通胀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高通胀可能导致经济不稳定和财富再分配。
三、失业率1.失业率是衡量失业程度的指标,表示劳动力中没有工作但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口占劳动力的比例。
2.失业率的上升常常伴随着经济衰退,经济增长可能导致失业率下降。
3.通常会有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两种类型,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来减少失业率。
四、货币供应量1.货币供应量是指经济中流通的货币总额,包括现金、存款和其他货币资产。
2.M1、M2和M3是常用的衡量货币供应量的指标,代表了不同形式的货币储备。
3.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可以促进经济活动,但过度增长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五、经济增长率1.经济增长率指的是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率,反映了经济的健康程度和发展速度。
2.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可以带来就业机会和提高生活水平,但过快的增长可能导致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
3.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经济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如减税、鼓励创新等。
总结:通过对宏观经济学中重点名词的解释,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国家整体经济活动的运行机制。
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失业率、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率是宏观经济学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概念。
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我们对经济现象的观察、分析和预测,从而做出更明智的经济决策。
在实践中,政府可以运用这些概念来实施经济政策,以促进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发展和变化的经济学分支。
它关注的是经济总体的现象和规律,而不是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
以下是对宏观经济学中一些重要名词的解释。
1.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它是衡量一个经济体规模和增长率的重要指标。
2. 通货膨胀(Inflation):指一段时间内物价整体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常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来衡量通货膨胀水平。
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增长和就业,但高通胀可能导致物价不稳定和经济不确定性。
3. 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表示劳动力市场上未能找到工作的人数与总劳动力人口的比例。
较高的失业率通常意味着经济活动低迷,导致需求不足和产能利用率低下。
4.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由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的调控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的政策。
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可以影响经济中的资金供给、消费和投资水平,从而调整经济的增长速度和通货膨胀水平。
5. 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由政府制定和执行的调整公共财政收支状况的政策。
财政政策通过改变政府支出和税收水平来影响经济活动和资源分配,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如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
6. 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生产总值的长期增长,代表着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潜力。
经济增长通常通过技术创新、投资和经济结构调整来实现。
7. 消费者信心(Consumer Confidence):指消费者对经济发展和个人经济状况的预期和信心程度。
消费者信心水平对经济中消费支出的决策有重要影响,较高的信心水平通常意味着消费支出增加,促进经济增长。
8. 涨停和跌停(Limit up and limit down):在股票交易市场中,当一只股票的价格涨幅或跌幅达到设定的上限或下限时,交易所会暂停该股票的交易。
宏观经济学所有重点名词解释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中间产品: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国内生产总值: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流量: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
存量: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
国民生产总值: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消费支出:包括购买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
投资: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的支出。
折旧:资本物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
折旧不仅包括生产中资本物品的物质磨损,还包括资本老化带来的精神磨损。
政府购买: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净出口:指进出口的差额。
国内生产净值:从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得到了。
总投资: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投资。
净投资:总投资中扣除了资本消耗或者说重置投资部分。
国民收入: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
个人收入: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
大体上就得到个人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税后的个人收入。
名义GDP(或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折算指数:是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
均衡产出或均衡收入: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社会经济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
平均消费倾向: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储蓄函数: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递减,储蓄与收入的这种关系就是储蓄函数。
宏观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一国内生产总值: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平减指数: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投资乘数:国民收入相对变动与引起该国民收入相对变动的投资相对变动的比.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人力资本:工人通过教育、培顺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商品货币:以有内在价值的商品为形式的货币.名义汇率:一个人可以用一国通货交换另一国通货的比率.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流动性偏好陷阱”.基础货币:指的是银行准备金和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用Cu表生产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P523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P546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长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表示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一种独立的关系.P625—632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为GDP 或者人均GDP的增长.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律的繁荣与衰退.总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某一给定的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购买的产出总量,即所有生产部门愿意支出的总量,通常用产出水平表示.通货膨胀经济体中大多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名词解释二共同基金:向公众出售股份,并用收入购买股票与债券资产组合的机构.摩擦性失业:由于工人搜寻最适合自己嗜好&技能的工作需要时间而引起的失业.总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种物价水平时,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想要购买的物品&劳务数量的曲线.名义汇率:用一国通货交换另一国通货的比率.费雪效应:名义利率等于真实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就是货币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货币幻觉:即人们不是对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价值作出反应.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也称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指为了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法定准备率:政府规定的准备金在存款中应占的比率.贴现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的利率.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着的上涨.成本推进通货膨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着的上涨.结构性通货膨胀: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失业率:指劳动大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结构性失业: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自然失业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消费倾向:凯恩斯的消费倾向是指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函数关系资本边际效率:是预期增机的一个单位投资可以得到的利润率.流动偏好:公众愿意用货币形式持有收入和财富的欲望和心理.凯恩斯的财政政策的内容:政府支出: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税收、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其他税收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P446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P462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P463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P48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P487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P495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曲线.P500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P517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P518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P572—576自发消费:与收入变动无关的消费.即使收入为0,也需要的消费.中间产品:指购买后不是用于最终消费,而是用于转卖或进一步加工的商品和劳务.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超过资本广化或人均储蓄在与补充原有资本折旧和配备新工人后而导致人均资本上升的情况.非自愿失业: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人找不到工作的失业.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收入增量中用于增加消费支出的比例,或者增加1个单位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比例,或者每增加1个单位可支配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所提供的总产量,即经济社会的就业的基本资源主要包括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水平所生产的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过剩生产能力(Excess capacity)过剩生产能力是指成本最低产量与长期均衡中的实际产量之差。
垄断竞争理论有一个著名的且颇有争论的结论,它认为这种市场结构之下的厂商往往会在还有过剩生产能力的情况下进行生产。
52、扩张路径( Expansion path)扩张路径是指与各种产量相对应的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的点的轨迹。
(所有投入品都是可变的。
)53、期望货币价值(Expected monetary vale)为了确定一项投机的期望货币价值,计算每一种可能出现的结果的货币收益(或损失)与其出现的概率相乘以后的和。
54、预期利润(Expected profit)预期利润就是长期的平均利润值,也就是用所出现的概率加权以后的各种可能的利润水平之和。
55、完全信息的预期价值(Expected value of perfect information)完全信息的预期价值是指决策者获得完全信息所导致的预期的货币价值的增加。
它是决策者为获得完全的信息而能支付的最大数量。
56、显成本(Explicit costs)显成本是指账目上所包括的厂商的正常费用,诸如工资成本和原材料支付。
57、外部不经济(External diseconomy)外部不经济是指由于消费或者其他人和厂商的产出所引起的一个人或厂商无法补偿的成本。
58、外部经济(External economy)外部经济是指由于消费或者其他人和厂商的产出所引起的一个人或厂商无法索取的收益。
先动优势(First-mover advantages)先动优势是由于在博弈中第一个采取行动的局中人所拥有的优势。
59、固定成本(Fixed cost)固定成本为每个时期不变投入品的总成本。
60、不变投人品(FIXed input)不变投入品是指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如厂房和设备)、在考察的期间数量不变的资源。
61、自由资源(Free resource)自由资源是指特别富裕以致在零价格就可以获得的资源。
62、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一般均衡分析是指(与局部均衡分析相反)把各种市场和价格的相互作用都考虑进去的分析。
63、吉芬反论(Giffen`s paradox)吉芬反论是指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正向关系这样一种状况。
当劣质商品价格的替代效应并不足以抵消收人效应时就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64、隐成本(Implicit cost)使用企业所有者拥有的资源(诸如他的时间与资本)的选择成本就是隐成本。
65、收入补偿的需求曲线( Income-compensated demand curve)收入补偿的需求曲线表示,当消费者的收入调整到不论价格如何都可以购买最初的市场篮子,这时在每一种价格下消费者所需求的商品的数量有多少。
66、收入--消费曲线(Income-consumption curve)收入一消费曲线是把代表与全部可能的消费者货币收入相应的均衡市场篮子的点连接而成的一条曲线。
这种曲线可以用于推导恩格尔曲线。
67、收人效应(Income effect)收入效应是指,所有价格不变时完全由于消费者满足水平的变化所引起的商品X的需求量的改变。
68、需求的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当价格保持不变时消费者收入发生1%的变化时,所引起的需求数量变化的百分比。
69、成本递增的产业(Increasing-cost industry)成本递增的行业是指具有向上倾斜的长期供给曲线的行业,它的扩大会引起投入品价格的上升。
70、规模收益递增(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如果所有投入品的数量都以相同的百分数增加,并导致产量增加的百分数大于该百分数,就是规模收益递增的。
71、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无差异曲线表示对消费者没有区别的市场篮子的点的轨迹。
72、劣质商品(Inferior good)劣质商品是指其收入效应使得实际收人增加导致需求量减少的商品。
73、创新(Innovation)当一项发明第一次使用时,我们称之为创新。
74、投人品(Input)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任何资源都是投入品。
75、利率(lnterest rate)如果他借出1美元一年,一年后借出者收到的贴水为利率。
如果利率为r,他一年后将收到(1+r)美元。
76、中间品(Intermediate good)中间品是指用于生产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产品。
77、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内部收益率是使一项投资项目的净现金流的现值等于项目投资支出的利率。
78、投资(Investment)投资是指创造新资产的过程。
79、投资需求曲线( Investment demand curve)投资需求曲线表示投资的总数量与额外1美元投资的收益率之间的关系。
80、等成本曲线( Isocost curve)等成本曲线表示一个固定的总支出所能得到的各种投入品组合。
81、等利润曲线( Isoprofit curve)等利润曲线表示能够产生某一利润水平的所有投入品组合。
82、等产量曲线(Isoquant)等产量曲线表示能够产生某一产量的所有可能的(有效率的)投入品组合.83、等收益线( lsorevenue line)等收益线表示能够产生相同总收益的两种商品产量的全部组合。
84、折弯的需求曲线(Kinked demand curve)折弯的需求曲线是垄断厂商面对的在现行的价格下有一个折点的需求曲线,需求在价格上升时要比价格下降时更富有弹性。
85、劳动( Labor)劳动是指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人们的努力、体力和脑力。
86、土地( Land)土地是指用于生产的、包括矿产和土地在内的自然资源。
87、边际收益递减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根据这一法则,如果不断添加相同增量的一种投入品(且若其他投入品保持不变),这样所导致的产品增量在超过某一点后将会下降,也就是说,边际产品将会减少。
边际效用递减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根据这一法则,当一个人消费越来越多的某种商品时(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商品的边际效用最终会趋于下降。
88、勒纳指数(Lerner index)勒纳指数度量一个厂商所拥有的垄断势力的大小,它等于(P—MC)/P,此处P是厂商的价格,MC是边际成本。
89、学习曲线(Learning curve)学习曲线表示一种商品的平均成本与生产者的累积总产量之间的关系。
90、限制性定价(Limit pricing)限制性定价是指为了阻止其他厂商进人而采取的一种定价。
限制性价格是一种使得进入者失望或阻止它们进入的价格。
91、长期(Long run)长期是指所有投入品都是可变的时间期限。
在长期中厂商可以全部改变它所使用的资源。
92、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边际成本是指由于增加最后一单位产量导致的总成本的增加。
93、边际成本定价(Marginal cost pricing)边际成本定价是指这样一种定价规则,厂商或国有企业使得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94、边际支出曲线(Manginal expenditure curve)边际支出曲线表示厂商增加1单位投人品X所引起的成本的增加。
95、边际产品(Marginal product)边际产品是指由于增加最后一单位某种投入品(其他投入品的数量保持不变)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
96、边际产品转换率(Marginal rate of product transformation)边际产品转换率是指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的负数。
97、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边际替代率是指如果消费者在收到额外一单位商品X之后要保持满足水平不变而必须放弃的商品Y的数量。
98、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边际收益是指出售额外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
99、边际收益产品(Marginal revenue product)边际收益产品是指由于使用额外一单位投入品X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
它等于投入X的边际产品乘以厂商的边际收益。
100、边际效用( Marginal utility)边际效用是指(当所有其他的商品的消费水平保持不变时)从额外一单位商品中所获得额外满足(即效用)。
101、市场(Market)市场是指为了买和卖某些商品而与其他厂商和个人相联系的一群厂商和个人。
102、市场需求曲线(Market demand curve)市场需求曲线表示在整个市场中产品的价格和它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103、市场周期(Market period)市场周期是指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保持不变的一段时期。
104、市场结构( Market structure)四种一般的市场类型是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一个市场的结构依赖于买者和卖者的数量以及产品差别的大小。
105、市场供给表( Market supply schedule)市场供给表表示在各种价格下一种商品所能够供给的数量。
106、加成定价(Markup pricing)加成定价是指,为了确定一种产品的价格而把一个百分比(或绝对的)数量加到所估计的产品平均(或边际的)成本上,这就意味着该数量要计入某些无法化归任何具体产品中去的成本,并且旨在维持厂商的某一投资回报率。
107、最大最小策略(Maximin strategy)最大最小策略是指局中人使得能够获得的最小收益最大化的策略。
108、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部分,它分析像消费者、厂商和资源所有者这些个体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与之相反,它分析像国内总产品这样的经济总体行为)。
109、工厂的最小有效规模(Minimum efficient size of plant)在长期中平均成本处于或接近其最小值的最小的工厂规模。
110、模型(Model)模型是指以对现实进行简化和抽象的假设为基础的理论,根据它可以引申出对现实世界的预测或结论。
111、货币收人(Money income)货币收入是指用每个时期的实际美元数量度量的消费者的收入。
112、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垄断竞争是指这样一种市场结构,在该市场中有很多有差别产品的卖者,进入很容易并且厂商之间没有勾结行为。
113、垄断(Monopoly)垄断是指一种产品只有一个卖者的市场结构。
公共事业通常就是这样的情形。
114、买方垄断(Monopsony)买方垄断是指一种产品只有一个买者的市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