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捅马蜂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捅马蜂窝》教学设计

姓名:王莹

《捅马蜂窝》教学设计

一、课题:《捅马蜂窝》

班级:四年级3班

二、教材分析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不同的,每个人成长过程中也必须要经历童年时光。

所以多种不同的经历和小插曲构成了我们的童年,让我们可以不断探索、学习和成长。本节课主要体现学生童年的美好时光,有好奇、喜乐、忧愁,展示的是作者童年的独特经历,描述了童年时难忘的回忆,这个过程中情感变化鲜明,语言天真活泼,这件事情最终也让“我”引发思考,并且学到不伤害旁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内容易懂,语言活泼,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感受,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单纯和心理认知,可以及其学生兴趣。对于本课的内容马蜂窝,城区的孩子可能比较少见,不容易联系实际。而本校位于郊区大兴,学生可能接触自然的机会比较多,有过和作者类似的经验或是近距离观察过马蜂窝,这是一点优势,教师应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上分享,从而激活课堂氛围。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写本课“挖”等11个生字,会认“嬉”等13个生字。理解“嬉戏”、“反驳”、“捣毁”、“惊魂稍定”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反驳”一词造句。

(2)能简述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我对马蜂的态度转变。

2.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对话,朗读,合作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捅马蜂窝的情景写得紧张而扣人心弦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理解课文最后作者想表达的主旨:不伤害旁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作者怎样把捅马蜂窝的情景写得紧张而扣人心弦的。(理解我

对马蜂的态度转变)

2、难点:体会作者对马蜂至死保卫家园的精神的钦佩和对自己伤害无辜的忏悔之情。理解不伤害旁人,与动植物和谐相处。

六、教学准备:

1.教师:课件制作。

2.学生:借助工具书查找生字、词。

七、教学过程(第一、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提问:同学们,你们有人观察过马蜂窝或是捅过马蜂窝?当时是什么情景?

你有什么感受呢?我们和作家冯骥才来感受一下他童年的独特经历吧! (二)学习生字词(25分钟)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写课后的生字、词,注意读准字音,在文中圈画这些字、词,不理解的查工具书。

2.小组讨论

要求:讨论11个会写生字写时应注意那些地方容易写错,13个会读生字应如读,不要读成其他的音。这些字可以如何组词,都是什么意思。

3.解决字词。

(1)解决要求会写的生字

概(右面是我们学习过的既,不是即——展示小篆,解释字义)

驳(右面是撇、点、撇、捺,不要写成叉子)

绑(绞丝旁,用绳子绑住;右面是帮的上半部分,区分绑、帮:帮助、绑住)

(2)解决要求会认的生字

扎(za zha zhá区分三个读音,分别组词,在文中读什么音)

疙瘩(gē da 轻音)

(3)指名读,齐读,正音,小组读。

4.听写词语

(一组选一个上台写,其他人在听写本上默写)

大概反驳挖出复仇尸体拖进眉心剧烈趁着绑起来

嬉() 13个要求会读的音

5.用“反驳”造句

(先理解字义,小组组内造句,写在书上,挑三个人造句)

(三)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预习课文

(要求:标注自然段,分段落)

2.一个小组说段落划分,其他小组补充,教师纠正。

3.学生写段落大意,小组讨论汇报,老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课文了,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这篇文章。看(出示马蜂窝的图片),这是什么?小作者对马蜂窝做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

1.学生自读1-5段,思考“我”捅马蜂窝的原因以及“我”此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从原文语句中找答案)。

(1)学生自读思考后小组讨论,得出一致答案

A.“这里,最壮观的要数爷爷窗檐下的马蜂窝了。很像倒垂的一只大莲蓬,无数金黄色的马蜂爬进爬出,飞来飞去,不知忙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交代了马蜂窝的位置、形状及马蜂家族的“人口众多”。说明我对马蜂窝观察的很仔细,你们在什么时候才会仔细观察了解一些事情?人只有在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物下才会认真观察——好奇)

B.“爷爷不敢开窗,怕它们中间哪个冒失鬼一头闯进来。”这句话暗示了什么?(暗示马蜂窝给爷爷生活带来的极大不便。)

C.奶奶“真该死,屋子连透透气也不能。哪天请人来把马蜂窝捅下来”爷爷“不行,要蛰死人的”(爷爷奶奶的不同意见和奶奶说明如何去做激起了我同马蜂窝的好奇心,点明了捅马蜂窝的原因。)

2.学生自读6段。回答“我”在捅马蜂窝前都做了哪些准备(找动词),我此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你从文中哪里找到的?

我找来妹妹,乘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通往后院的校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A.“我”捅马蜂选在爷爷午睡的时候进行——因为爷爷不让捅,害怕被爷爷看到(当你们做不被大人期许的事情时,心情是怎样的?——忐忑,害怕?)

B.“我”做的准备是(理解相关动词——传神地表达出“我”既想捅马蜂

窝,又有些害怕的心理。):“悄悄溜”——害怕被爷爷发现,因为爷爷不让捅,担心被爷爷说;“脱下褂子蒙住头顶”“遮盖”“只露”——害怕被马蜂蛰,做好防护措施;“接绑”——捅马蜂窝的工具准备好,说明“我”是想捅马蜂窝的;“约定”“开门”“关住”——害怕被马蜂蛰,做好防护措施。(包裹得很严实——害怕被蛰)

3.文中第7段是怎样具体描写“我”捅马蜂窝的,抓住原文中“我”的动作形容马蜂的词语?(既然“我”都准备好了,接下来做了什么?开始捅马蜂窝)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跑了。

(1)分析词语,理解作者的心情以及当时紧张的氛围

A.“我”的动作:“赶紧”、“使劲摇撼”、“扔掉”、“跑”——我很紧张

形容“马蜂”的词语:“轰地”、腾空而起——马蜂动作很快,受到惊吓后立即飞起;飞起来的声音及气势让人吃惊。

B.“一团”——形容马蜂很多;

C.“嗵”——声音,紧迫感随之而来。

(2)指读读原文(2-3个)

捅马蜂窝的情景是多么紧张而扣人心弦呀。谁来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读这段话?(3)我捅完马蜂窝后,妹妹却因为害怕把门关上了,我回头看到了什么,心情是什么样的?在原文中找答案。

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

A.从这只马蜂的表现,你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它不顾一切的气势。“从把马蜂比作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可以看出马蜂拼死一搏保卫家园的决心。

B.引导朗读

谁来说说这句话应该怎样读?——应该读出马蜂不顾一切的气势,拼死一搏保卫家园的决心。

谁来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读这段话?学生读,进行评价

(3)我最后被马蜂怎么样了——蛰了

4.自读第8-9段,思考问题“我”被马蜂蛰后的心理——害怕马蜂,不敢出屋。

5.读第12-15段,爷爷告诉“我”,那仰面朝天躺在地上的一只马蜂,就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