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弯曲正应力电测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弯曲正应力电测实验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使用应变片和电阻应变仪测定静态应力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用电测法测定纯弯曲钢梁横截面不同位置的正应力。
3.绘制正应力沿其横截面高度的的分布图,观察正应变(正应力)分布规律,验证纯弯曲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
二、实验设备、仪器和试件
1.CLDS-2000型材料力学多功能实验台。
2.YJZ —8型智能数字静态电阻应变仪。
3.LY —5型拉力传感器。
4.直尺和游标卡尺。
三、实验原理和方法
(1)理论公式:
本实验的测试对象为低碳钢制矩形截面简支梁,实验台如图4-1所示,加载方式如图4-2所示。
图4-1 图4-2
由材料力学可知,钢梁中段将产生纯弯曲,其弯矩大小为
c P
M 2
∆=
(1) 横截面上弯曲正应力公式为
Z
I My
=
σ (2) 式中y 为被测点到中性轴z 的距离,I z 为梁截面对z 轴的惯性矩。
12
3bh I Z =
(3)
横截面上各点正应力沿截面高度按线性规律变化,沿截面宽度均匀分布,中性轴上各点的正应力为零。截面的上、下边缘上各点正应力为最大,最大值为W
M =max σ。
(2)实测公式:
实验采用螺旋推进和机械加载方法,可以连续加载,荷载大小可由电子测力仪读出。当增加压力P ∆时,梁的四个点受力分别增加作用力2/P ∆,如图4-2所示。
为了测量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应变分布规律,在梁的纯弯曲段侧面布置了5片应变片,如4-2所示,各应变片的粘贴高度见梁上各点标注。此外,在梁的上表面沿横向粘贴了第6片应变片,用以测定材料的泊松比μ;在梁的端部上表面零应力处粘贴了第7片温度补偿应变片,可对以上各应变片进行温度补偿。 在弹性范围内,如果测得纯弯曲梁在纯弯曲时沿横截面高度上的轴向应变,则由单向应力状态的胡克定律,即:
σε=E (4) 由上式可求出各点处的应力实验值。将应力实验值σε=E 与理论值Z
I My
=σ进行比较,以验证弯曲正应力公式。
如果测得应变片4和6的应变满足
μεε=46/
则证明梁弯曲时近似为单向应力状态,即梁的纵向纤维间无挤压的假设成立。 实验采用增量法。每增加等量载荷ΔP ,测得各点相应得应变增量实ε∆一次。因每次ΔP 相同,故实ε∆应是基本上按比例增加。
四、实验步骤
1.用游标卡尺和直尺分别测量矩形截面梁的宽度b 、高度h 以及载荷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a ,并记入实验记录表中。注意两端a 值应相等,可通过移动两根拉杆的位置来保证。
2.将1到5点测量应变片以4/1桥分别接入电阻应变仪的任意5个通道的A 、B 点之间(若考虑温度补偿,则须将仪器后面板B 、1C 端子的标准120Ω电阻去掉,再将温度补偿片接入该处),将拉力传感器的四根输出线与电阻应变仪的任意通道的A 、B 、C 、D 端对应连接(全桥测量),将应变仪的通讯电缆与PC 机的COM 口连接,注意检查各接点连接是否可靠。
3.打开PC 机及应变仪的电源,预热后设置各通道参数(通道使用与否、桥型、灵敏度系数、被测物理量量纲),参数设置有两种方法:一是由应变仪键盘设定,二是由PC 机安装的测试软件用通信方式设定,建议采用第二种方法设定参数,这样比较简单快捷。具体设定
方法请参阅附录的相关仪器使用说明书。注意不使用的通道应设置成0,测载荷的通道量纲选KN 。
4.转动手轮将载荷卸到零,然后对各通道进行手动平衡调零,即调节各通道平衡电位器使显示为零(其中3点精确到με1±,其他点精确到με2±,测载荷的通道零位误差应不超过±0.01KN )。最后再进行一次自动平衡。注意平衡调节需耐心细致,由于显示与调节之间有一定的滞后,故每次调节电位器时要稍有间隔。
5.将自动平衡后各通道的零位误差值用PC 机的测试软件接收到各通道的初始值处,即:使应变仪处于通讯状态,然后在PC 机测试软件的参数设置界面下,点击“接收参数”按钮即可。
6.在PC 机测试软件应力—应变曲线的界面下,选Y 轴为测载荷的通道号,选X 轴为测某点(3点除外)应变的通道号,然后点击“开始接收”按钮,同时按一下应变仪侧的“执行”键,以开始被测信号的实时采样。此时即可转动手轮对梁进行分级加载。加载时应注意观察应变仪的显示屏,在0—2.5KN 之间分五次加载,每次递增0.5KN ;由于应变仪各通道的采样不是同时工作,而是采用分时扫描方式,每个通道的工作时间只有约2秒,因此要求每次加载时的速度要快,且必须扫描到载荷的通道(由应变仪显示灯可观察到)时才加载,这样才能使软件显示的应力—应变曲线接近于一条直线;由于载荷达到稳态与软件采集速度之间存在相对滞后,因此每次加载的时间间隔不应小于两个循环扫描周期。加载到 2.5KN 后再分级(每次递减0.5KN )卸载到0。加载和卸载过程重复一至两次。
7.将实验数据和应力—应变曲线保存成文档(保存前须先停止接收数据),以便进行数据处理和编写实验报告。实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接触或接近应变片及其连接导线,不要改变连接导线的走向,以避免导线分布电容的变化对仪器稳定性的影响。
五、注意事项
认真观察、调整实验装置,确保两侧横力弯曲段长度相等。
六、思考题
1.尺寸、加载方式完全相同的钢梁和木梁,如果与中性层等距离处纤维的应变相等,问两梁相应位置的应力是否相等,载荷是否相等?
2.采用等增量加载法的目的是什么?
3.沿梁截面高度,应变怎样分布?随载荷逐级增加,应变分布按什么规律变化?中性轴在横截面的什么位置?
七、实验数据及处理
1. 按实验记录数据求出各点的应力实验值,并计算各点的应力理论值,计算相对误差。 对每一测点求出应变增量的平均值
n
i
∑∆=
∆εε实
(5)
由(4)式可知
实实∆=∆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