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社会资本理论_历史脉络与前沿动态_吴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吴军,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博士生;夏建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

学院社会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城市社会学与社区研究。

〔*〕本研究得到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乡村社会建设与社会资本运作机制研究———以江苏省新沂市陆口合作社为例”(项目编号:12XNH149)和北京市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共建项目资助。·学科前沿·《学术界》(月刊)

总第171期,

2012.8ACADEMICS

No.8Aug.2012

国外社会资本理论:历史脉络与前沿动态

〔*〕○吴

军,夏建中(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872)

〔摘要〕“社会资本”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种新理论范式,逐渐被运用到社会学、

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学术领域。然而,由于它是一种新理论范式,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它的认知和运用上存在较大差异,有的甚至产生误解。对于一个新生的理论范式来说,这不有利于其发展。因此,当下,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梳理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基于

此,

本文对国外社会资本理论研究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从最初“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

到“以社会为中心”或“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取向争论,再到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即合理化分类与测量。

〔关键词〕社会资本;理论回顾;前沿动态

纵观“社会资本”百年发展历程,其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

70年代初的初创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扩展阶段以及进入21世纪至今的最新进展。〔1〕

社会资本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代表

人物以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比如利达·汉尼范(Lyda J.Hanifan )、

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詹姆斯·科尔曼(James S.Coleman )、罗伯特·普特南(Robert D.Putnam )和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 )、迈克尔·武考克(Michael Woolcock )、格鲁特尔特(C.Grootaerl )、普

学术界2012.8·学科前沿

霍夫·厄普霍夫(Norman Uphoff)和安尼路德·克里舒那(Anirudh Krishna)等。〔2〕他们的研究使“社会资本”理论逐渐变成了一种社会科学范式,并被应用到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以及管理学等领域。

一、初创阶段:“社会资本”专属称谓开始出现

据相关文献记载,〔3〕“社会资本”作为一个专属名词,首次出现在公开研究文献中是在90多年前。1916年,社区改革倡导者利达·汉尼范在《美国政治社会科学学术年鉴》上发表了题为“乡村学校社区中心”的文章,他首次用“社会资本”这一概念来分析社区参与和社会纽带的重要性。

他认为,在使用社会资本这个专有称谓时,除了比喻的意义外,它并不是指资本原有的含义,如房产、现金或其他财产等,而是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且可被感受到的资源:

在人们的生活中,这些实在的物质(这种资源与物质资源有着同等重

要的价值),比如,组成作为社会结构基本单位的个体和家庭中的社会交往

过程所产生的良好愿景、伙伴关系、同情怜悯、往来互动……这些东西能在

个体和家庭之间产生社会纽带;如果个体和邻里之间的相互接触和交往增多,社会资本就会产生并不断积累;社会资本不仅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而

且还能激发潜在的动力来改善整个社区大众的生活条件。〔4〕

利达·汉尼范第一次使用了“社会资本”这个专属称谓,并把“社会资本”看作是有利于个体和社区发展的资源。也就是说,个体会在社团发展出的互助、同情和友谊之中受益,社区将作为一个整体在其成员合作的基础上获得发展。同时,他还把社会资本看作是与物质资源有着同等价值重要的资源。除此之外,汉尼范还把互助和群体纳入到社会资本的分析中来,使得“社会资本”这一概念从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社会为中心的属性特点。

时隔45年后,加拿大记者兼学者身份的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也开始运用社会资本这一概念来分析美国大城市的衰退和复兴。1961年,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5〕中说道:

街区邻里之间形成的社会网络是一个城市不可替代的社会资本,当这

种社会资本慢慢消失时,它给城市带来的好处也就减少或消失;也只有当这

种资本慢慢再开始积累时,这种益处才可能再次出现。〔6〕

简·雅各布斯把“城市街区邻里网络”作为社会资本的关键要素来分析。在她看来,街区邻里之间的网络也就等同于社会资本。后来研究社会资本的许多学者都沿用了这种研究视角和方法,包括布迪厄、科尔曼、普特南、格兰诺维特以及后起之秀武考克和格鲁特尔特等学者,即把“邻里网络”作为社会资本分析重点。

初创阶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汉尼范第一次使用“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其对社区纽带重要性的分析和强调,使社会资本理论从诞生起就具备了社会为中心的属性特点;雅各布斯定义的“城市街区邻里网络”直接道出了社会资本的核

国外社会资本理论:历史脉络与前沿动态

心要素之一;同样,卢瑞把社会资本与其他资本形式(如土地、货币、房屋以及机器等)地位重要性同等看待,为社会资本“生产性”属性提供了前提条件。尽管他们概括的社会资本概念和属性特点看上去有点“粗糙”,但他们的论述直指社会资本的核心特点,为其现代意义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性工作。

二、发展阶段:“社会资本”现代意义的确立

初创阶段仅仅是诞生了“社会资本”这一专属称谓,并简要地指出了社区纽带、群体善意、城市街区邻里网络等构成社会资本的最初形态。然而,对于“社会资本”现代涵义和意义并没有展开论述。

社会资本现代意义的第一个系统诠释者当属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他从社会关系网络的视角来理解社会资本,并把资本区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形式。1979年,他在《区隔:品位判断的社会批判》一书中,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思想。他认为,社会资本就是“社会联系、社会荣誉和社会尊敬的资本”。〔7〕1980年,他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社会资本随笔》的短文,明确提出了社会资本的概念,把其理解为:实际或潜在的资源集合,这些资源与拥有相互熟识和认可的、或多或少

制度化的关系的持久网络相联系。

1986年,他发表了《资本的形式》一文更加详细地区分资本的三种形式。他认为,资本可以有三种基本形式:第一是经济资本,其以金钱为媒介,以产权为制度化形式;第二是文化资本,其以文凭、学历、证书等为符号,以学位为制度化形式;第三是社会资本,它以社会声望、名誉、权威和头衔等为符号,以社会契约为制度化形式。〔8〕布迪厄最为系统地阐述他的社会资本理论是在《布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一书中,〔9〕他认为:

所谓社会资本,是指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那些资源是同对某种

持久的网络的占有密不可分的;这一网络是大家共同熟悉的,得到公认的,而且是一种制度化的关系网络;换句话说,这一网络是同某团体的会员制度

相联系的,它从集体性拥有资本的角度为每个成员提供支持,提供为他们赢

得声望的“凭证”,……这些资本也许会通过运用一个共同的名字(如家族的、部落的、学校的、党派的名字等等)而在社会中得以制度化并得到保障,这些资本也可以通过一整套的制度化行为得到保障。

社会资本是比较稳定、制度化和可持续的一种社会关系网络,这种网络可以提供一定的资源。它存在于亲属关系、职业关系、组织关系和邻里关系等之中,并通过制度化的网络关系和固定化的行为得到保障和加强。

布迪厄眼中的社会资本除了资源性和社会关系网络特性外,还具有高度生产性的特点。凭借社会资本,行动者可以直接获得经济资源,如补助性贷款、保护性市场以及投机取巧等;同时,它也能通过与专家或有知识的个体接触提高自己的文化资本,如物化的文化资本(Embodied Cultural Capital);或者能够与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