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简介
中国棒球知识点总结
中国棒球知识点总结中国棒球运动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以下是中国棒球的一些关键知识点:1. 历史沿革:中国棒球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由外国传教士引入。
20世纪初,棒球运动开始在一些大城市流行,如上海和北京。
新中国成立后,棒球运动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发展。
2. 组织机构:中国棒球协会是中国棒球运动的官方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国内外比赛、培训教练员和裁判员,以及推动棒球运动的普及。
3. 国际比赛:中国国家棒球队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参加国际比赛,包括亚洲锦标赛和世界杯。
虽然成绩有起伏,但中国棒球队一直在努力提高竞技水平。
4. 职业联赛:中国棒球联赛(CBL)是中国最高水平的棒球赛事,每年举办。
联赛中有多支职业球队参与,为球员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
5. 青少年培养:中国棒球协会非常重视青少年棒球运动员的培养,通过举办青少年棒球训练营和比赛,选拔和培养有潜力的年轻球员。
6. 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支持棒球运动的发展,中国在许多城市建立了棒球场和训练中心,为球员提供专业的训练环境。
7. 国际合作:中国棒球协会积极与国际棒球组织合作,引进先进的训练方法和比赛规则,提高中国棒球的国际竞争力。
8. 文化影响:棒球运动在中国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休闲活动,许多学校和社区都设有棒球俱乐部,棒球文化正在逐渐深入人心。
9. 市场潜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棒球运动的市场潜力巨大。
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品牌开始关注并投资棒球运动。
10. 未来展望:中国棒球运动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通过加强国际交流、提高训练水平和扩大市场影响力,中国棒球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好的成绩。
中国棒球运动虽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随着各方面的努力和投入,相信中国棒球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棒球简介描述
击球员必须站在击球区,投手必须站在投手板后,投手不能触碰本垒板。如果 击球员打出球并被捕手接住,则算出局。
比赛得分与判定
得分
当进攻方打出一个安打并成功进垒,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让队 友进垒时,队友就可以得分。
判定
比赛最后以得分多少来判定胜负。如果两队得分相同,则进 入加时赛。
03
棒球运动技巧与战术
校园普及
通过在中小学开设棒球课 程和举办棒球比赛,培养 青少年的棒球技能和兴趣 。
俱乐部培养
建立青少年棒球俱乐部, 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比赛机 会,发掘和培养有潜力的 球员。
社会认知度提高
通过媒体宣传和社会活动 ,提高公众对棒球运动的 认知度,进一步推动青少 年参与棒球运动。
06
相关资料推荐与拓展阅 读
棒球运动的商业价值
1 2
媒体广告收入
棒球运动在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媒体上拥有广 泛的影响力和受众群体,从而为相关企业带来了 巨大的广告收入。
赞助收入
许多企业会赞助棒球球队或球员,以获得曝光度 和品牌形象的推广,从而带来商业利益。
3
衍生品市场
棒球运动也拥有庞大的衍生品市场,包括纪念品 、服装、玩具等周边产品,这些产品为相关企业 带来了可观的商业价值。
棒球运动的教育价值
培养身体素质
棒球运动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可以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提高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培养意志品质
棒球运动需要球员具备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这有助于 培养球员的自信心和自律性。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棒球运动是一项团队运动,需要球员之间密切配合和协作,这有助 于提高球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还代表着一种文化和传统。
体现竞技精神
棒球:美国的传统
棒球:美国的传统棒球,这项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体育活动,不仅是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国民情感与身份认同的象征。
从孩童在后院的小规模比赛到职业大联盟的精彩对决,棒球在美国社会中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
棒球的起源与发展棒球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它源自英国的圆场棒球(Rounders)和垒球(Baseball)。
19世纪中叶,棒球开始在美国流行起来,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项独立的运动。
1845年,纽约基洼岱俱乐部(New York Knickerbockers)制定了第一套棒球规则,这标志着现代棒球运动的诞生。
随后,棒球迅速传播至全美各地,成为一项全民运动。
棒球与美国文化的融合棒球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它还深深植根于美国文化之中。
无数的文学作品、电影和音乐都曾以棒球为题材,讲述着关于梦想、竞争和团队精神的故事。
例如,巴德·塞利格的小说《The Art of Fielding》就通过一个小型文理学院的棒球队伍,探讨了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的主题。
此外,每年的美国职棒大联盟世界系列赛(World Series)更是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体现了棒球作为美国传统的一部分,如何将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这项运动的魅力。
棒球的社会影响棒球对美国社会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促进了社区的发展和团结。
无论是小城镇的少年联盟还是大城市的职业球队,棒球都能激发社区成员之间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其次,棒球作为一种教育工具,教授年轻人团队合作、公平竞争和坚持不懈的重要性。
这些价值观不仅在球场上得到体现,更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发挥着作用。
棒球的未来展望尽管面临着足球、篮球等其他体育项目的竞争,棒球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棒球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以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和参与者。
从提高比赛的节奏到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宣传,棒球正在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确保这一美国传统运动能够继续传承下去。
不为人知的棒球冷知识
不为人知的棒球冷知识棒球是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但是除了常见的规则和常识之外,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冷知识。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棒球的冷知识,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精彩的运动吧!一、棒球的起源棒球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最早被称为“圆球运动”或“棒与球”。
它最初是在田野上进行的一种娱乐活动,后来发展成为一项正式的竞技运动。
二、棒球比赛的长度一场棒球比赛通常持续九局。
每局的长度没有固定规定,但是一般情况下每局会持续约20分钟。
如果比赛进行到第九局后双方得分相同,将进行加时赛直到产生胜者。
三、投手的手法投手是棒球比赛中最重要的位置之一。
投手在投球时有多种手法可选择,例如快速球、曲球、变速球等。
其中,快速球是最常见的投球手法,投手将球以最大的速度投向击球手,以增加击球难度。
四、棒球的记分方式棒球的记分方式非常复杂,其中一个冷知识是“滚地打击”。
在滚地打击中,击球手将球打向内场,然后尽可能快地奔跑到一、二、三垒或本垒,以尽量增加得分的机会。
五、戴帽子的意义在棒球比赛中,戴帽子不仅是为了保护头部,还有着特殊的意义。
例如,当一位击球手在一场比赛中成功完成击球循环(即一次击中单、二、三垒和本垒)时,他将获得一顶由队友签名的特殊纪念帽子。
六、棒球场地的形状棒球场地通常呈菱形,其中包括本垒、一垒、二垒和三垒。
这种形状的设计是为了让击球手和跑垒手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相等,从而增加比赛的公平性。
七、棒球中的特殊术语棒球中有许多特殊的术语,例如“三振出局”、“全垒打”和“牺牲打”。
其中,“三振出局”是指击球手在被投手三次三振后出局,“全垒打”是指击球手一次击中本垒,而“牺牲打”是指击球手有意将球打出,以便其他跑垒手能够跑到下一个垒。
八、棒球比赛的战术棒球比赛中有许多战术可供选择,例如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
在进攻战术中,球队会根据比赛情况选择合适的击球手和跑垒手。
在防守战术中,球队会根据击球手的风格和习惯来调整防守队员的位置。
九、棒球运动员的装备棒球运动员的装备包括手套、头盔、护胸板和护腿板等。
棒球简介及棒球比赛规则
棒球简介及棒球比赛规则:棒球的起源及沿革:棒球运动是一种以棒打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
它在国际上开展较为广泛,影响较大,被誉为“竞技与智慧的结合”。
在美国、日本尤为盛行,被称为“国球”。
根据美国有关专家多年来的考据认为:棒球运动源于英国的板球(Cricket也称圆场球Rounder)。
1839年,美国人窦布戴伊(Doubleday)组织了第一场与现代棒球运动十分相仿的比赛。
1845年,美国人亚历山大•乔伊•卡特赖德(Alexander Joy Cartwright)为统一名称和打法,制定了有史以来第一部棒球竞赛规则。
规定的场地图形和尺寸至今仍沿用,并正式采用了棒球(Baseball)这一名称。
其中多数规则条文迄今仍继续使用,棒球(Baseball)这一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
因此,现代棒球运动源于英国而发展于美国。
1839年,美国纽约州古帕斯镇举行了有史以来的首次棒球比赛。
1860年,美国开始出现职业棒球运动员。
1871年美国成立了“全国职业棒球运动员组织”;1876年该组织改名为“全国棒球联合会”。
1881年成立另一个全国性的职业棒球组织,即后来的“全美职业棒球联合会”。
1884年首次举行这两个组织间的冠军赛,即“世界棒球冠军赛”。
此后,1910年时任美国总统威廉姆•霍华德•塔夫脱(William Howard Taft)正式批准棒球运动为美国的“国球”。
1873年棒球由美国传入日本。
日本职业棒球队创始于1934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棒球运动迅速在欧洲各国开展起来。
现在棒球运动已在世界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开展。
1937年,在美国成立了世界棒球协会,后改称为国际棒球联合会,是世界业余棒球运动的最高领导机构,总部设在美国,会员国(或地区)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50多个增至目前的113个。
1978年国际棒联得到国际奥委会的承认,国际棒球联合会于1994年将总部设在瑞士洛桑。
体育运动项目——棒球
体育运动项目——棒球项目概况:棒球是一种团体球类运动,以棒打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
由人数最少为9人的两支队伍之间在一个扇形的球场进行“击球—跑位”形式的对抗。
棒球球员分为攻、守两方,攻方球员利用球棒将守方投掷的球击出,随后沿着四个垒位进行跑垒,当成功跑一圈回到本垒,就可得1分;而守方则利用手套将攻方击出的球接住或掷回将攻方球员打出局。
比赛中,两队轮番攻守,九局中得分较高的一队胜出。
棒球运动在国际上开展较为广泛,影响较大,被誉为“竞技与智慧的结合”。
在美国、日本尤为盛行,被称为“国球”。
比赛装备:1、本垒板用白色橡胶制作,呈五角形,应固定在地上,与地面齐平。
本垒板尖角两边应与一垒和三垒边线外沿交角叠合。
2、垒包一、二、三垒垒包均为38.10厘米见方,厚7.6至12.7厘米的白色帆布包。
一、三垒垒包应整个放在内场,二垒垒包的中心放在两垒线的交叉点上。
垒包内装棕毛等细软物。
垒包应钉牢在地上。
垒包钉置的方法:比较简洁的方法是用十字帆布带和带勾的长钉固定。
在垒包的正中下面用带勾的长钉(约30厘米)钩好扎牢,并将长钉钉入地下,以便滑垒时垒包不致移动(但可以转动),同时也可避免碰伤。
3、投手板和投手区投手板用白色橡胶制成。
板长61厘米,宽15厘米。
投手板四周应有86.4厘米宽,152厘米长的平台。
投手板应与平台齐平。
投手板和平台置于高出地面0.25米、直径为5.48米圆形土墩内的投球区(圆心在投手板前沿中心正前方0.46米处),投手板前的斜坡应为平台前沿起向前1.83米,每向前30.5厘米降低2.54厘米,然后向四个垒位渐渐倾斜并与之齐平。
4、队员席一垒及三垒两侧各设一个队员席,设于距两边线至少18.29米的野传球线外侧。
队员席上面应安置顶棚,背后和两侧都应是封闭的。
4、球棒球是圆形软木、橡胶或类似物质作球心,绕以麻线,再以两块白色马皮或牛皮包紧平线密缝而成。
球面应平滑。
重量为141.7克至148.8克。
棒球
棒球运动是一种以棒打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
它在国际上开展较为广泛,影响较大,被誉为“竞技与智慧的结合”。
棒球运动是一种以棒打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被誉为“竞技与智慧的结合”,是一项集智慧与勇敢、趣味与协作于一体的集体运动项目。
它动静结合,分工明确。
队员之间既强调个人智慧和才能,又必须讲究战略战术,互相配合。
成员之间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又必须主动配合,相互服务,必要时为顾全大局,个人要甘于牺牲自我。
蔚蓝的天空下,茵茵的绿草,放下工作中的负担,把自己交给你的团队,你身边的队友就是你平时的同事,在充满趣味性的棒球比赛中,你更能体会到信任,包容与鼓励的重要性,在棒球中每个人都有作为一个掌控者的机会,并且要有自身的定位和你对大局的判断。
在火热的竞技对抗中,全身心的投入,在你尽情奔跑的时候,在你激励队员的时候,在你和大家一起讨论战术的时候,其实,你们正在创造一个属于你们自己的奇迹。
棒球简介
我報告到此結束
謝謝大家~~~~
球種介紹2 –滑球
滑球要產生的效果,極佳時是讓打者有誤以為直 球,產生強烈的揮棒慾望,結果球偏向打者外側, 打者揮棒落空。 這是試圖要三振打者時,相當有 效的作法。當然,也有投手是利用滑球是在搶好 球數,先讓打者以為球會打到身體,之後球再滑 入內角。
當然,以上的策略都是右投手對右打者、左投手 對左打者的作法,但若是右投手對左打者,或左 投手對右打者,滑球的優點就有可能轉為缺點, 因為球可能會從壞球帶飛入好球帶,遭受打者重 擊。
用力。
球種介紹1-直球
直球是任何球路的根本,也是投手的最強武器。 直球要產生的效果很直覺,就是盡量提升速度,縮短打者的做決策時
間,以提高打者判定好壞球錯誤的機率、使得打者不容易判定正確的 揮擊時刻與位置 ,甚至讓打者感覺可能被擊中,為了保命,根本只想 閃躲,不想揮擊。 除了直接效果,直球的間接效用是和部分變化球搭配,讓變化球更有 威力。因為變化球要產生其效果,必須有優秀的直球搭配,絕不是如 某些日式棒球漫畫所述,一 個王牌變化球就可吃定所有打者。 直球最常見和變化球的組合,就是讓打者誤以為是快速直球來襲,所 以提早揮棒,事實上卻是前半段軌跡類似的滑球或指叉球,造成打者 時機不對、揮棒落空,或擊球點略偏、打出滾地球。 直球球握球方式為
球場地的規格
球場分為內場和外場。內場為正方形。四 個角上名有一個壘位,內場也叫「方塊」。 內場是由界內地區與界外場臨界的兩個過 和界旬地區另外兩個邊圍繞而成。或譯為: [內場呈正方形,其中兩個邊緊接外場院 (屬界內地區),另兩個邊緊接界外地 區。]
快速球介紹&風洞
如果我們以微觀角度來看一顆旋轉的棒球(以快速球為例),棒球的表 面氣流狀態是因為投手給予球的旋轉,因空氣的黏性帶動強大剪力 (Shear force),並和周遭流場一起作用,造成在極為靠近棒球表面的地 方,且空氣的平均速度受黏性影響的邊界層(Boundary layer )裡,產生 局部強勁的漩渦。並且在極為靠近棒球表面的地方,產生作用力。而 棒球表面的粗糙,以及棒球縫線的不規則突起,使原本保持速度均勻 平滑的層流(Laminar )流場迅速地產生強勁的渦流而轉變為紊流 (Turbulence),隨著上游的跡流(如果是曲球則是隨著下游的跡流)離開 球體。
棒球运动基础知识
必须待跑垒员到达应进入的垒位后方可替换用球,重新恢复比 赛。如球被击成本垒打时
交给投手
司球裁判员在攻守行为告一段落或成死球局面时方可将备用球 交给投手。传球或击球进入场外或观众席时
投手接手
裁判员应待击出本垒打的击球员安全返回本垒后方可将备用球 交给投手或接手。任何队员不得故意用泥土
硬件要求
属、木片或竹片结合制成的球棒
裁判员认可
需获得裁判员的认可才能使用。此外,凹头球棒的凹 部深度必须在2.5厘米以内,宽度在5.1厘米以内,且
不小于2.5厘米,凹部截面部分必须呈碗状
项目赛制
以球棒击球进行攻守对抗的竞技项目
比赛服装各人的 身材而异
此外,不能对球棒进行任何提高弹性或性能 的特殊加工,未经协会认可在比赛中也不能 使用着色球棒 业余和高中的棒球运动员可以使用金属球棒 同队队员应穿着样式和颜色整齐一致的比赛 服装。比赛服装上衣背面应有不小于15.2厘 米的明显号码
3 分指手套
任何队员都可使用分指手套。分指手套大小自四指顶端经掌心至 手套下端不得超过30.5厘米
棒球规则
以球棒击球进行攻守对抗的竞技项目
护具一般包括护帽、护面、护胸和护腿。棒球比赛规定队员 在击球时必须戴棒球用头盔。除职业棒球以外的队员在击球 时须戴双护耳的头盔
01
护具
接手在就位防守时须戴接手用头盔、
05
接手手套:它是接手所用的连指手套。手套 的重量不限
02
服装上不得缝制闪光的纽扣或附有发光的金 属饰物和玻璃制品
04
棒球手套根据职能不同一般可分为:接手手 套、投手手套、一垒手手套和分指手套
06
它的周长不得超过96.5厘米,上下端在39.4 厘米以内
棒球介绍资料
一、棒球的种类棒球比赛用球可以分为硬式棒球、准硬式棒球、软式棒球三种。
1.硬式棒球,俗称「红线球」,在球面上有108针的缝线为最大的特征。
硬式棒球中心为软木、橡胶或类似材料的弹性物,再以羊毛之丝线卷成圆球状,并由两片白色马皮或牛皮紧紧包扎,红线缝合108针而成;其重量不得少于5盎司或重于5.25盎司(141.8 ~148.8公克),直径不得少于9英吋或大于9.25英吋(22.9 ~23.5公分)。
硬式棒球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目前各项重要国际赛事、职棒比赛或全国联赛皆使用硬式棒球。
2.准硬式棒球,就是软式棒球中的「H号球」。
(注:弹力之测验是自150公分的高度上,向大理石板的地面落下而测定之。
)3. 软式棒球,俗称「空心球」,球心中空为最大的特点。
软式棒球也是目前使用频率较低的棒球,比较常出现于青少棒与少棒的相关赛事(现今已改为使用「H号球」)。
软式棒球由橡胶制成,分为A号、B号、C号、D号等四种。
A号是一般常见的软式中空球,B号、C号及D号则是专供三级棒球使用的软式中空球。
以下是软式棒球的规格标准:A号,重量134.2 ~137.8公克、直径7.15 ~7.25公分、弹力80.0 ~100.0公分;B号,重量133.2 ~136.8公克、直径6.95 ~7.05公分、弹力80.0 ~100.0公分;C号,重量125.7 ~129.3公克、直径6.75 ~6.85公分、弹力65.0 ~85.0 公分;D号,重量105.0 ~110.0公克、直径6.40 ~6.50公分、弹力65.0 ~85.0 公分。
(注:弹力之测验是自150公分的高度上,向大理石板的地面落下而测定之。
)二、棒球必备的特性1.弹性,其英文为Coefficient of Restitution,简称COR。
美国职棒大联盟规定比赛用球之COR值为0.514~0.578之间。
两颗COR分别为0.514与0.578的球,在同样的情况下被击中后,飞行距离最多可差4.6英呎。
棒球的特点
棒球的特点1.定义:棒球是一种团体个球类运动。
法定比赛人数最少是9人。
打棒球要用球棍搭仔手套。
比赛当中,两队轮流攻守:当进攻球员成功跑回本垒,就可得1分。
九局当中得分高个一队胜出。
2.主要特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棒球运动是一种以棒打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被誉为“竞技与智慧的结合”,是一项集智慧与勇敢、趣味与协作于一体的集体运动项目。
它动静结合,分工明确。
队员之间既强调个人智慧和才能,又必须讲究战略战术,互相配合。
成员之间分工明确,棒球责任清晰,又必须主动配合,相互服务,必要时为顾全大局,个人要甘于牺牲自我。
3.详细特点MLB是棒球比赛中最激烈最高级的大联盟,是每个棒球运动员梦寐以求的展示舞台,其蕴含了丰富多彩的品牌文化,附带着六大鲜明的标志性特征。
①Fun(趣味性)--棒球是充满快乐的运动,从挥棒击球开始,到跑动上垒,在动作配合之间融合了成就感和愉悦感,带给生活无限乐趣。
②Simple (简易性)--棒球运动是一项"普世运动",它能够突破疆域、阶层、文化、年龄所有的差异,任何人就可以参与,感受棒球,享受棒球。
③Smart(伶俐性)--棒球运动不仅对身体素质是很好的锻炼,在竞技战术中也培养了人的灵敏性,增进心智的成熟,是技术与智慧的完美结合。
④Fellowship(促进性) --在棒球运动中,强调队员伙伴之间的配合,体现了协作互助的伟大精神。
棒球可以消除同事、朋友间的隔阂,增进信任和友谊,有利于工作沟通和团队合作,在亲身参与的运动之中是最为合适的。
⑤Family(可家人互动性)--棒球运动也是良好亲子教育的方式,在父子之间的互动中,非常有益于身心健康,是家庭融合剂,增进家人之间的浓浓亲情。
⑥Cool(时尚性)--棒球还代表着当下世界最流行的时尚元素,很多大牌明星出入公共场合,都穿着佩戴著名棒球队的服饰。
棒球树立起时尚与活力潮流的风尚标,为各国球迷爱好者所喜爱。
棒球规则及游戏简介
棒球规则及游戏简介棒球在美国、日本尤为盛行,被称为“国球”。
据考证,棒球运动源于英国的板球。
以下是店铺教大家的关于棒球规则及游戏简介,欢迎阅读!棒球游戏简介棒球运动是一种以棒子打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
它在国际上开展较为广泛,影响较大,被誉为“竞技与智慧的结合”。
在美国、日本尤为盛行,被称为“国球”。
棒球比赛法定比赛人数最少为9人,与其近似的运动项目为垒球。
棒球球员分为攻、守两方,利用球棒和手套,在一个扇形的棒球场里进行比赛。
比赛中,两队交替进攻:当进攻球员成功跑回本垒,就可得1分。
九局中得分最高的一队就胜出。
棒球规则投球投手可以采用正面投球和侧身投球两种姿势。
投球前均须用脚踏触投手板。
正面投球只许向击球员投出。
投球动作开始后,动作必须连续,不得中断。
侧身投球可以向有跑垒员的垒位传牵制球,但投球动作开始后,只许投向击球员。
投球前必须保持静止持球在身前的姿势至少1秒钟。
违反投球规则的投球叫“不合法投球”,判投手一个“坏球”;垒上有跑垒员时,叫“投手犯规”,跑垒员得安全进1个垒。
击球跑垒攻队必须按“击球次序”名单依此入场击球。
击球时不得越出击球区;击出腾空球被守队合法接住,击球员出局;击球员可以用棒挥击、推击或触击。
击出界内球后,击球员即应跑垒;投手累计3个“好球”(在本垒宽度上空以内,高度在击球员膝上、腋下之间)击球员三击不中出局。
如投4个"坏球"或投球击中击球员时,击球员安全进1垒。
击球员击球落入界内时,即成击跑员,应向1垒跑进。
到达1垒时未被防守队员封杀或触杀,为安全到垒,此时即成为跑垒员。
跑垒员必须按1.2.3及本垒顺序跑垒。
不得反向跑垒,不得有意妨碍守队接球,否则判出局。
跑垒员可以偷垒,但有被"杀"出局的可能。
跑进时可以冲跑或滑垒,但必须沿跑垒线范围内跑进。
击球员击出界内腾空球时,跑棒球垒员应触踏垒包,待球接触守队队员后,方可离垒。
棒球的认识
防守技术 包括接球、传球、投球、触杀、封杀和追杀。 (1)接球:面向本垒,两脚左右开立,两手置于胸前,眼睛注视来球。 一般用双手接球。 (2)传球:以食指、中指和拇指持球,掌心不触球。有肩上传球、体侧 传球(也称横手传球或上肩传球)和低手传球(也称下手传球)。 (3)投球:一般采用身体正对击球员的正面投球和身体侧对击球员的侧 面投球两种投球姿势,球出手时通过手指、手腕的压、拧、拨等动作, 可投出不同性能的曲线球、直线球、变速球、飘球、滑球和下坠球。 有肩上高压、低肩侧投、低手3 种投球动作。 (4)触杀:守备员持球碰触离开垒位的跑垒员使之出局。 (5)封杀:守备员持球,在跑垒员进垒或退垒到达垒位前,先触及垒位, 或对击跑员进行传杀,使之出局。 (6)追杀:守场员追赶离开垒位的跑垒员并用持球手碰触跑垒员使之出 局。
棒球的认识
达摩棒球队
棒球运动是一种以棒打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 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它在国际上开展较 为广泛,影响较大,被誉为“竞技与智慧少为9人,与其近似的运 动项目为垒球。棒球球员分为攻、守两方,利用 球棒和手套,在一个扇形的棒球场里进行比赛。 比赛中,两队交替进攻:当进攻球员成功跑回本 垒,就可得1分。九局中得分最高的一队就胜出。
主裁判位于本垒及捕手身后,主要职责为 赛规则 宣判投手的“好”或“坏”球;宣布击球员的“击” 和“球”数;判定攻方是得分抑或出局;判定“界内球”, “界外球”或“擦球棒”处理,宣判双方违反规则的行动; 宣布比赛结果。司垒裁判负责1、2、3垒位附近的裁判工 作;宣判跑垒员是安全还是出局;是否有阻挡,妨碍对方 或其他犯规行为;处理踏漏垒及其他问题,并协助主裁判 执行规则,使比赛顺利进行。此外,还有2-3名记录员负责 记录和技术统计。也有的正式比赛再增加2名外场司线裁 判员,其职责为判定落在外野远处的球是界内还是界外球, 外野手是否合法接杀,是否击出全垒打等。
棒球
棒球
棒球运动是一种以棒子打 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 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 目。它起源于英国,发展 于美国,在国际上开展较 为广泛,影响较大,被誉 为“竞技与智慧的结合”。 在美国、日本尤为盛行, 被称为“国球”
棒球装备
棒球棒
棒球
手套
左外野手
外野
中外野手
三垒手
游击手
二垒手 三垒 二垒 投手 打击区
跑 垒 员
击 球 员
三垒
二垒 投手 跑 垒 员
本垒 捕手
一垒
两个跑垒员不能同占一个垒位,如发生 两个跑垒员同占一个垒位,则后位跑垒 员如被触杀即判出局。前位跑 垒员有 权占据该垒位。击球员安全进垒时,前 位跑垒员也安全进垒。
跑 垒 员
击 球 员
三垒
二垒 投手
本垒 捕手
一垒
跑 垒 员
并不是只有击球员把球击出后才能跑垒的。在 棒球比赛中,跑垒员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任何 跑垒。不依靠击球员击球而直接跑向下一个垒 就是 “盗垒”了。跑垒员盗垒时,投手可以 不进行投球,捕手也可以在接到球后不回给投 手,而把球传给垒上的防守队员,让防守队员 触杀他
内野
右外野手 一垒手
本垒 捕手
一垒
界外球
界外球
界内球
三垒 二垒
本垒
一垒 界外球
击 球 员
三垒
二垒 投手
本垒 捕手
一垒
击球员只要把投手投来的球击到界内 区域,不管这个球打的“好”还是 “不好”,他都必须进行跑垒。跑垒 时击球员变成跑垒员
击 球 员
三垒
二垒 投手 跑 垒 员
本垒 捕手
一垒
击球员依次经过一、二、三垒最后再回到本 垒就可以得分。但是,一般击球员打出的球 并不足够“好”让他可以有充足的时间直接 跑完这一圈。这时他可以停在中间的任何一 个垒位上,等待下一位队友上来打击的时候 再找机会向前跑。
棒球起源及历史
棒球起源及历史棒球作为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拥有丰富绚丽的历史和精彩的起源故事。
本文将带您回顾棒球运动的起源以及其历史发展。
一、棒球起源棒球起源的确切时间和地点尚无定论,但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和传说。
在美国,有一种说法认为棒球源于英国的“圆式棒球”(Rounders)运动,这是一种古老的植根于中欧的娱乐活动。
圆式棒球的规则与现代棒球有一些相似之处,例如使用棒子击球、跑垒等。
据传,当17世纪的英国殖民者来到北美洲时,他们将这种游戏带到了美国。
另一种说法指出,棒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波斯和埃及。
人们在那些地区发现了类似于棒球的游戏器具,这些器具与现代棒球的基本原理相似,即用一根棍子击打一个被扔出的球体。
无论起源如何,棒球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推广。
它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娱乐活动,人们非常喜爱这种以团队配合为基础的竞技运动。
二、棒球的发展早期的棒球规则并不统一,各地区有各自的规则和玩法。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制定更统一的规则,并使棒球成为一项正式的运动。
1845年,纽约州的亚历山大·卡特赖特(Alexander Cartwright)带领他的团队成立了第一个正式的棒球俱乐部——纽约红袜队(New York Knickerbockers),并创立了一套新的棒球规则。
这些规则在棒球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成为后来棒球规则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棒球从纽约迅速传播到其他地区,并迅速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
棒球联盟和棒球比赛在各个城市和州份兴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球迷和参与者。
1882年,职业棒球联盟成立,这标志着棒球进入了职业化的时代。
此后,棒球成为一项富有商业价值的运动,球员们开始接受薪水并成为职业运动员。
职业棒球的发展逐渐引领着整个行业的变革。
20世纪初,棒球开始走向国际舞台。
1901年,美国成立了第一个真正的棒球大联盟,即现今的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LB)。
随着国际交流和全球化的加强,棒球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许多国家也组建了自己的棒球联赛。
棒球的简介及起源
棒球的简介及起源棒球运动是一种以棒打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被誉为“竞技与智慧的结合”,是一项集智慧与勇敢、趣味与协作于一体的集体运动项目。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棒球的简介及起源,望大家喜欢。
棒球简介棒球运动是一种以棒子打球为主要特点,集体性、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
它在国际上开展较为广泛,影响较大,被誉为“竞技与智慧的结合”。
在美国、日本尤为盛行,被称为“国球”。
棒球比赛法定比赛人数最少为9人,与其近似的运动项目为垒球。
棒球球员分为攻、守两方,利用球棒和手套,在一个扇形的棒球场里进行比赛。
比赛中,两队交替进攻:当进攻球员成功跑回本垒,就可得1分。
九局中得分最高的一队就胜出。
棒球起源近代棒球的起源据说是英国人移民至美国时引入的板球(cricket)游戏和波士顿地区常玩的跑圈子(rounders)游戏综合演变而成的运动。
在经历了数次演变及许多不同的称呼之后,直到公元1839年,在美国纽约州柯柏斯镇(Coopers town,现今棒球名人堂的所在地)的戴伯特(Abner Doubleday)修订了原先的游戏规则,同时将这项运动定名为〝Baseball〞,并开始推行,而成为美国最风行运动之一。
1845年,美国人亚历山大·卡特来特(Alexander Joy Cartwright)为统一名称和打法,制定了有史以来第一部棒球竞赛规则。
规定的场地图形和尺寸至今仍沿用,并正式采用了棒球(Baseball)这一名称。
其中多数规则条文迄今仍继续使用,棒球(Baseball)这一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
因此,现代棒球运动源于英国而发展于美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棒球运动迅速在欧洲各国开展起来,棒球运动已在世界五大洲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开展。
1937年,在美国成立了世界棒球协会,后改称为国际棒球联合会,是世界业余棒球运动的最高领导机构,总部设在美国,会员国(或地区)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50多个增至113个。
棒球介绍
5
棒球介紹
裁判
每場球賽都會有六位裁判。 裁判分為主審、一壘審、二壘審、三壘審、右線 審、左線審。 主審主要工作為判定好壞球,但所有裁判都可以 判定是否出局。 如遇到判決有異議雙方可以請求抗議。
6
棒球介紹
裁判位置圖
7
棒球介紹
關於打擊者的數據
打擊率( 打擊率(Batting Average) )
公式:
2
棒球介紹
棒球選手位置圖(內野)
3
棒球介紹
棒球選手位置圖(外野) 全壘打
4
棒球介紹
規則簡介
比賽中,每方輪流作為進攻方或防守方。 進攻方每次由一名打擊手上場打擊。 球擊出之後,從本壘起跑,採逆時針方向,經過一壘、 二壘和三壘,最終回到本壘,來贏取分數。 三次好球沒有打中,或擊出的球被接到,或者守壘者 拿到球後才跑至該壘,打擊手便被判出局。 投手若投出四次壞球,或者把球投在打擊者上,即可 上到一壘,若滿壘時,三壘跑者即可回本壘得分。 在正規比賽的九局中,以獲得較多分數一方為勝方。
棒球介紹
一年28班劉育維 一年28班劉育維 指導老師: 指導老師:陳香吟 資料來源:
/wiki/%E6%A3%92%E7%90%83
1
棒球介紹 棒球歷史
一般認為棒球是源自於板球運動 發現最早的正式規則是亞歷山大卡特來特(Alexander 發現最早的正式規則是亞歷山大卡特來特(Alexander Cartwright)
12
棒球介紹
隨堂小試
第一題:
請問:右圖箭頭是指哪一位防 守員?
A:投手
B:捕手
C:一壘手
13
棒球介紹
隨堂小試
第二題: 請問:每一場通常會有幾位裁判?
英语棒球介绍
棒球(Baseball)是一种以棒打球为主要特点的运动项目,而英语棒球(English Baseball)则是一种源自英国的运动形式。
英语棒球在规则上与美式棒球有所不同,它更注重策略和技巧,而非力量和身体对抗。
英语棒球的比赛场地较小,投球区与击球区也较小,这使得比赛更加紧凑和富有挑战性。
英语棒球的棒球队由9名队员组成,包括投手、捕手、二垒手、一垒手、游击手、左外野手、右外野手和内野手。
比赛通常分为上下半场,每个半场有四名投手交替上场。
投手投球的方式和策略需要根据对手的打法进行调整,而球员们则需要根据投手的投球和场上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
除了比赛规则,英语棒球还涉及到许多其他方面的知识,如球员装备、战术策略、历史发展等。
如果您对英语棒球感兴趣,可以阅读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来深入了解这个运动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實棒球的起源眾說紛紜
不過大多數人都認為都是和英國人的板球遊戲有關係 之後經由移民漸漸發展出來的運動 而在西元一八五○年起,棒球逐漸正規化,許多的棒球俱樂 部、棒球聯盟 及棒球組織也都相繼的成立,到了西元一八五八年,美國業 餘棒球聯盟(N 以ational Associationof Bas eball)成 立。西元一八六九年世界第一支職棒隊伍美國的辛辛那堤紅 襪隊(Cinc innati RedStockings)正式成軍,球 隊老闆就是美國 職棒之父-海瑞‧萊特(Harry Wright)此球 隊就是現在辛辛
正式棒球比賽每場一共有九局,每一局分上、下兩個半局。 最終按雙方獲得分數的多寡來裁定勝負。正式棒球比賽若九 局結果同分,則可能進入延長賽,延長賽以一局為單位,最 多打幾局則依大會規定為準。此外,若後攻方在九局上半結 束時已經領先,則比賽亦結束(不進入九局下半)。但成人 棒球以下的比賽,有時並不打完九局。依大會規定為準。所 以不要以為一定要打完九局。 有時,雙方比數有時會因差距過大,而提早結束比賽,例如: 亞洲職棒大賽若在七局時雙方差距達七分,就得提早結束比 賽,有些職棒在五局時若雙方差距達10分以上,並天候惡劣, 則可提早結束比賽。
防守的一方,每個隊員都有責任去接住被打 中的球。當然主要人物還是投手,因為他是 最先有機會使對方打擊手出局的人物。或是 叄振,或是接殺,或是封殺、觸殺。上壘和 出局——揮棒落空,要記為好球;投來的球, 要通過好球帶,都是好球。好球帶就是在本 壘板上空,打擊手的膝蓋以上,腋窩以下的 地帶。擦棒界外,也記好球。但是在已有兩 個好球情況下,擦棒界外就不記了。
守和攻防守的球隊,主要的任務是阻止攻擊 的球隊回本壘得分。球賽開始,由防守球隊 的投手把球投到本壘上空的好球帶圍。攻擊 球隊的打擊手,要儘力把球打出去,打在有 效區內。捕手要接住未被打中的球。] 他也可以接住本壘附近的高飛球,或觸擊球, 傳給隊友,封殺跑壘的人。
三好球以後,打擊手就被三振出局。如果捕手在三好球時,把球掉在地 上了,在他把球傳到一壘手手中以前,打擊手可以跑壘,若是失誤,打 擊手可安全上壘,稱為不死三振當然多數情形是會被封殺的。投球不在 好球帶以內是壞球。四個壞球就要保送打擊手上一壘。任何一個好球被 擊中,在落地以前為防守球員接住,打擊手就要出局,打擊手擊中球以 後,跑到一壘以前,防守球員把球傳到了一壘,他就被封殺出局。打擊 手擊中球以後,在球被傳到一壘以前到達一壘,是安打;到達二壘而球 未傳到,是二壘安打;到達叄壘,是叄壘安打;擊到全壘打線外為全壘 打,跑壘員可連跑四壘回本壘得分;打擊者未將球擊到全壘打線外,但 仍在球到達前連跑四個壘回到本壘,則稱為場內全壘打。打擊手一旦上 壘,就成了跑壘員,同隊的隊友就要盡一切努力使他向前面的壘推進, 直到回本壘得分。往前跑壘可以在隊友的安打下跑;可以在對方失誤下 跑,也可以盜壘。盜壘是在無安打,無失誤,無投手犯規等情形下,推 進一壘。跑壘員若是未踩壘,被觸殺,被隊友打出的球擊中,或越過先 他在壘的跑壘員,都要出局。
棒球簡介
打棒球的場地是每邊九十英尺的菱形場地, 每一個角上放一壘包,就是壘,由本壘順序 往前數,是一壘、二壘、三壘。本壘有本壘 板而沒有壘包。在邊線以內的地區,叫做內 野,超出內野的有效區,叫外野,由本壘到 一壘和三壘邊線延長,所包括的區域,就是 有效區。雙方隊員都要爭取上壘,一壘一壘 的推進,直到回本壘就算得分。以得分多少 來分勝負。
棒球場場中有四個壘包。在比賽中,每方輪流作為 進攻方或防守方。進攻方每次由一名打擊手上場打 擊,打擊手的任務是將球擊出之後,從本壘起跑, 採逆時針方向,經過一壘、二壘和三壘,最終回到 本壘,來贏取分數。如果三次好球沒有打中,或者 擊出的球被防守方在空中接到,或者在守壘者接到 球之後才跑至該壘,打擊手便被判出局。進攻方有 三人出局之後,雙方交換進攻和防守。在正規比賽 的九局中,以獲得較多分數的一方為勝方。
棒球歷史 一、緣起 古時,人們便對太陽有著崇高的敬畏。棒球運動的比賽中, 打擊後的跑壘、打擊順序從一到九棒,這些都是和太陽運行 的規則一樣,週而復始,循環不已,就連棒球球季的比賽時 間也是在太陽最熾熱的夏季中舉行,所以說,棒球運動的濫 觴,始於人們對於太陽的崇敬,以及人們追求太陽般的永恆、 重生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