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他们能够从文学作品中发现美的思想,欣赏美的表现,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
首先,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审美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来发现美的思想。
教师可以从文学作品中引出关于美的概念,如礼仪、和谐、和平、爱心、宽容等,让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美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其次,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审美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来欣赏美的表现。
教师可以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如抒情、哲理、比喻等,让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美的表现,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此外,高中语文教学中还应注重审美教育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来体会美的情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场景等,让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美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总之,审美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注重审美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来发现美的思想、欣赏美的表现和体会美的情感,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的知识 , 他们马上会 与其生活 中的点点滴滴 联系起 来, 在知识形式基础上 , 调动记忆、 想象 、 情感 等心理功 能, 丰富和完 善审美知觉形式 , 创造 出更多 、
第三, 抓住诗歌中的思想感情 。激发情感是审美教育 的前提 , 揭示诗中
表达 的高 尚情感, 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实现 以情育情 。如穆旦的 《 赞美》 一 更意味深长 的审美 。
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 的过程 。具体的教学 中,教师可 以运用媒体的教学方
第三 , 要赏析课文 , 深入挖掘美 的内涵 。这是语文教学过程 中的主体部
’
其次 ,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具有很强的语 言表现 。 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 法, 好 创设感受作 品美 的情境 。 言激发学生审美的情感。读一篇课文 时,教师会 让 自己首先沉浸在课文之 分。 教师应着重 以美的眼光从不 同的层 面上拈 出美 的亮点, 深入挖掘美的内
三 、 效 利 用 学 生 自身 的 特 点 进 行 审 美教 育 有
高 中学生的思维在感知层次之外, 已经 加上了伦理的、 社会 的、 政治的、
历史的尺度 。在语文学 习中,古今 中外的文艺名作开始进 入他们 的欣赏视
野, 杜甫、 鲁迅 、 士比亚、 莎 贝多芬 等伟大艺术 家成了他们甚至崇拜的人物 。
而要特别注意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
其次 , 高中学生记忆力强, 别容易记住那些让 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特 语 言是形象 的, 很容易引发学生 的记忆兴 奋点, 这就为高中生理解 并接受美奠
定 了一 个 良好 的基 础 。
第三 , 高中学 生想象 力强 , 能够 由此及彼 地产生强烈的联想, 习书本 学
其次, 要创设美的环境氛 围, 领略动人 的审美情韵。语文学科既是培养
浅析高中语文审美教育
深 度 和 灵魂 。好 的文 章 ,在 陶 冶 我 们情
操 的同 时 , 也会 带给 我 们 美 的 享 受 。就 人 心 , 她 是 心 物 婚 媾 所 产 生 的 婴 儿 。 ”
文 学 而 言 ,华 美 是 美 , 凄 美 何 尝 不 是 他 还 说 : “ 感 起 于 形 象 直 觉 。 美 ”这 就
无 源 之 水 ,无 本 之 木 。要 培 养 学 生 的 审
美 感 知 能力 ,就 要 让 学 生 放 飞 联 想 和 想
如 李 白的 《 进 酒》 将 ,我 们 除 了要 理 解 它 隐含 的豁 达 之 美 和 豪 放 之 美 外 ,也
象 。语文教 学要引导 学生入境 、入情 ,
在 特 定 的情 境 中 体 验 特 定 的 审 美 情 感 ,
美感 知 能 力
语 文 教 学 ,离 不 开 学 生 的 联 想 和 想
导学 生通 过 渗透 在美 感直 觉 中 的 “ 理 解 ” 即 “ 悟 ”去 获 取 作 品 中蕴 涵 的 意 领 蕴 、 理 趣 , 由 感 性 认 识 上 升 到 理 性 认
识。
象 。没 有 联 想 和 想 象 的 课 堂 , 也 就 成 了
美 活 动 来进 行 的 ,而 人 的 审美 活动 又 是 具 有可 感 的形 象 和情 感 的激 发 作 用 的 。 例 如 , 《 游 天 姥 吟 留 别》 诗 中 , 梦 一 口 , 写 出 了天 姥 山 的 高 大 神 奇 , 用 五
想 和 创 造 美 的能 力 。美 育 主 要 是通 过 审 作 者 先 站 在千 里之 外 的东 鲁 ,借 越 人 之 岳 、 赤 城 、天 台与 之 相 比, 烘 托 其雄 伟
此 时 ,作 者 完全 融 入 其 中 ,远 离 万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审美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
解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品味,提高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谈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第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教学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要注重培养
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这是因为,学生在高中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进入高中之后,他们
所接触到的文学作品是非常多的。
而只有在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广泛的鉴赏之后,才能真
正获得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从而培养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第二,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解能力。
在工作中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
到许多的美丽的和令人惊叹的事物,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审美情趣的话,我们就无法欣赏这
些美好的事物。
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而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入手。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注重培养学生
的审美理解能力,那么我们就能够培养出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和审美能力。
这是因为,审美情感是人们对美的主观感受,而审美能力是人们对美的客观
判断。
只有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一、引言审美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语文课程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资源,为教师开展审美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本文将从理论探讨和实践应用两个层面,阐述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
二、理论探讨1.审美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审美教育是指通过艺术、文学、自然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审美创造力,使其具有正确的审美标准,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
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情感性,通过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二是具有形象性,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意境美;三是具有创造性,通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审美创造力。
2.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意义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审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审美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意境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最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审美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其未来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三、实践应用1.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资源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资源。
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美学元素,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意境美、语言美、情感美等。
例如,在讲授《荷塘月色》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语言运用、意境营造等方面入手,感受文章的美学价值。
2.创设审美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创设审美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所营造的意境中,感受其中的情感美。
例如,在讲授《红楼梦》节选“黛玉葬花”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亲身感受角色的情感变化,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
审美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论文
审美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摘要:审美是人的高级精神需要之一,美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阅读课文,分析内容,说写训练等各种形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
关键词:审美教育;高中语文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1-284-03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审美是人的高级精神需要之一。
人们除了在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进行各种美的创造外,还要通过审美教育,实现自身的美化。
审美教育是以美和美的形态,主要是以美的知识和艺术使接受对象在情感上得以陶冶,在人格(人性)上得到完善的教育。
语文作为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美学理论和美的现象,实施审美教育,以陶冶学生的感情,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全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能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
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
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
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而且,纵观整个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其教学内容就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美学系统。
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美学内容。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进行审美教育的天地,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我们指明了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方向。
那么,如何凭借这一巨大的美学资源优势,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略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浅探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浅探【摘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关于审美教育的问题,历史上许多哲学家、美学家、教育家,都作过可贵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教育;语文教学;审美教育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并不是要求教师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美学原理、美学方法等方面的教育。
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欣赏蕴含在文章中的美学元素,从中感受美,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努力寻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的可行的方法。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有人认为语文教学多元化、层次化,顾此失彼,对教学质量提高没有多大帮助。
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叶圣陶指出,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的目标”,强调学生有了审美能力和情趣,对叶圣陶先生的话,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美教育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必定目标之一,而且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2)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激发学生探索语文世界的欲望和热情,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任何一种意志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发的,构成意志动机除理性因素外,还有非理性因素,即情感因素。
审美是富于情感的,它能强烈的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对语文教学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想象,指通过自觉的表象运动,借助原有的表象和经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审美想象是审美情感的深化。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想象力,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同现实社会相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力,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锻炼其审美想象。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切入点(1)形象性。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本文探讨了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价值,提出了多种策略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审美教育;价值引言高中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其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被视为重要的内容之一。
通过阅读文学名著,学生可以接触到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和提高审美能力。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审美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价值、现状和有效策略,以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1 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价值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一方面,通过阅读文学名著,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优秀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等,从而增强他们对不同文学体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和美丽意境,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和鉴赏力。
他们学会欣赏作品中的语言之美、形象之美以及社会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1]。
另一方面,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主题、情节以及人物形象等要素,学生可以深入理解作品的艺术魅力,并掌握其中的艺术手法与表现方式。
这种分析和理解的过程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还需要他们具备对文学作品进行综合思考和评价的能力。
因此,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提升,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此外,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有助于促使学生发展终身的审美习惯。
通过阅读名著,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并且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中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他们心有所感 , 为所动 , 而更加热爱美 , 情 从 向往美 , 追求美 。
二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 的审美观念 。努力培养学生理解 美, 赏美的能力 鉴 ・ 当代青年学生在 生活中自觉地进行对他人的评价和 自我
、
的 审 美情 趣
文学作 品的美 , 具有形象 的可感性 , 直接性 , 开了具体 离 的形象 , 美就不复存在 。语文教材 中的文学作品 , 大都是文质 兼美 , 情文并茂 的经典之作 , 作者 用优美 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 系列美 的形象和意境 。如 黄山的秀美 , 西湖 的浪漫 , 长江三 峡 的雄奇险峻 , 荷塘 月色 的恬静淡雅 , 处处显示出大 自然的迷 人景 色。此外 ,今 宵酒醒何处 , “ 杨柳岸 , 晓风残 月” 的婉约缠 绵 ,大江 东去 , “ 浪淘尽 千古风 流人物 ” 的豪迈奔放 , 无不充满 震慑人心的艺术魅 力。教学 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 根 据美的特点 , 捕捉形象进行分析 . 运用生动优美的语 言向学生 展开作品描绘 的生动画面 , 帮助学生打 开心灵 的窗户 , 在作品 所描绘的形象与学 生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 梁 , 使他们感知美 , 热爱美。例如 , 朱自清 的《 荷塘月色》 的教学 , 学生能够 自然地 毁掉了 自己的青春 , 因而她 的灵魂是丑 恶的。 得出优美的感受判断 , 而优美是作为审美范畴存在 , 那么我们 三、 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 以提高其审美能力 如果从这 一角度来 阅读理解文章 , 会有意想不到的更高收获 。 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以其语 文能力为基础 ,耍提高学生的 讲《 中登泰 山》教 师要通过讲 述 , 导学生追 蹑作 者的踪 审美能力 , 雨 , 引 还须帮助他们学 习文化 , 增长知识 , 开发智力。 学生 迹, 神游“ 五岳独尊” 的泰 山胜景 . 领略那 “ 中的山岚 烟云” 的语文能力提高了 ,审美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审美能力的提 雨 , “ 水墨山水画似 的层峦叠嶂 ”让学生从中获得 美的感受 , , 产生 高 , 又能促进智力 的发展 。要让学生领会 、 欣赏作品再现 的生 审美 的情趣。 从别理科夫的喜剧 ( 此处 的喜剧是作为审美范畴 活美, 以及作品本身的艺术美, 需要依靠对字, 句, 词, 篇和语 法, 修辞 , 逻辑等 知识的运用和分析 。 以及 有关知识 的传授来 存在 ) 形象来解读 小说《 装在套子里的人》 等等。 要激发审美情趣 , 仅让学生感知具体形象外露 的 , 显而 易 实现 。学生在教师 的指导 , 启发 下, 反复 、 深入地体味 、 玩赏课 见的美还不够 , 重要的是把学生带进作 品所表现的意境中去 , 文 , 不断地加深认 识 , 并对课文的真 、 美及 其达 到的程度进 善、 感知形象蕴涵的更为动人细腻的美。 如讲授《 中登泰山》在 行评判 。也就是说 , 雨 , 教师在课堂 上不仅仅是把语文基础知识 、 引导学生神游泰 山获得美感后 ,应带领学生更进 一步寻幽探 自己的欣 赏成果和体会传授给学生 ; 更重要的是 , 自己的 依据 胜, 通过“ 悬崖棱蹭 ” “ ,后人见 前人 履底 , 前人见后人顶 , 如画 欣 赏过程和体会 , 引导 、 启发学生去感 知课 文 , 过想象和联 通 重累人矣” “ , 目视 而脚 不随” 等词句 的分析 , 再现作 者不畏艰 想 , 在头脑中再现课 文中创作 的艺术形象和创造新的形象 , 使 险 , 于攀登 的勇气和毅力 , 敢 从而揭示 出要 领略无限风光 , 必 学生在预 习课文 的基础上 ,进一步获得对形 象的具体感受和 须努力攀登的哲理 。 这样 由感知形象外在的美 , 到感知形象蕴 体 验 , 引起学生思想感情上更强 烈的反应 , 一步得到审美 的 进 涵的美 , 步步深入 , 导学生把身心沉侵于 美的意境之 中 , 诱 使 享受 , 使学生欣 赏课 文达 到高潮 , 使学生领会和把握课 文所包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审美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从中受益,饱受熏陶,获得美好的人生之道。
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如何运用审美教育对学生进行指导呢?一、培养学生的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在教育语文时,教师应时时刻刻注重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
只有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去体会作品中写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感情,从而深化自己对作品中内容的理解,明白文学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智慧与感情的桥梁。
因此,在推荐给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教师需特别关注作品中的美学功效和设计,教授学生欣赏的方法,以及指导学生写书评等阐述性文章。
二、发挥老师的示范作用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需要具备正确认识与感受。
教师在教学生如何去欣赏文学作品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发挥示范作用。
教师需要懂得如何阅读作品,如何感悟作品中所揭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懂得如何欣赏作品中所蕴含的美学要素。
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在阅读时也能够学会领悟作品的感性美和思辨美,从而深化对文学作品的认识和理解。
三、重视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生文学作品之余,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创作能力。
文学作品是由作者根据生活的实际而创作而来的,而创作是从欣赏中而来,它是欣赏与追求之交融。
因此,通过文学作品的读、欣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教学中给予有关写作方面的引导,在写作中突出审美意识,促进学生的创新与创造。
探讨创新及创造的过程,则可以带领学生去探索文学作品中的美学设计及其背后的思想和情感。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审美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阅读、欣赏和创作,学生可以拓宽视野、增强感知力和判断力,更好地发掘文学自身的美学魅力,同时也能不断完善自身的审美能力,提升自身整体的艺术素养。
浅谈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余满仓《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
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以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贯串着审美追求。
”可见新的课程标准非常重视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材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绝大多数作品无不与美有关,与人的美化有关,可以说,语文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这富有情感的学科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今天,美育与语文有质的统一性,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一、以情感人,理寓情中情感是审美的主要标志,离开了情感,审美就不可能实现。
语文教材里的文学作品是依据美的规则再现生活的,是用一个个美的形象打动人的情感,使之渐渐地忘记自身所在,完全沉浸到所创造得艺术世界里,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获得审美愉悦的满足。
再通过欣赏自己的思考,由情感上升到理智,从而获得各种情感体验和道德教育,逐步掌握辨别是非,判断美丑的道德标准。
所以说,情感是美育的核心,有人把审美教育称为情感教育,不是没有道理的。
语文教师要使学生与作品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就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情感因素,充分发挥语文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情感优势,拨动学生的情弦,去启迪学生的审美情趣,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用了四个直觉形象(“飞鸟绝”、“人踪灭”、“孤舟”、“独钓”)创造出一幅静态美的图画,通过画面能直觉地感知的内心世界:孤独寂寞。
再联系他的经历,则能进一步理解其实是把政治上的失落感,借助于画面而和盘托出,在讲读这首诗时,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就能使他们受到心灵的熏陶。
二、通过作品赏析,把握美的本质在当今经济社会大潮中,由于受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有些青少年往往以丑为美,追求虚荣,自私自利,讲究吃喝玩乐。
对高中语文审美素养培养教学的探讨
对高中语文审美素养培养教学的探讨高中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的重要环节。
审美素养是指人们对于美的感知、理解和欣赏能力,包括对文学艺术、自然景观、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美的感知和评价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审美素养的内涵、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养培养策略以及相关问题与挑战等方面展开探讨。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审美素养的内涵。
审美素养是指一个人在感知、理解和欣赏美的过程中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它包括对美的感知能力,即人们对于美的外在形态和内在品质的觉知能力;对美的理解能力,即人们对于美的内涵和意义的理解能力;对美的欣赏能力,即人们对于美的表现形式和风格、审美价值的评价能力。
而高中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应该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培养。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养培养策略是关键。
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等,通过学生们的阅读和欣赏来感知美的存在;在教学形式方面,可以采用诵读、朗诵、表演、讨论等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
要通过多方面的教学资源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可以通过图书馆、美术馆、剧院等地方的参观和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美的存在;也可以通过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来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
要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可以组织一些文学创作比赛、艺术作品展览等活动,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审美成果,增强他们的审美自信心。
接下来,我们需要关注的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养培养存在的相关问题与挑战。
教育资源的不足是当前审美素养培养中的一个难题。
在一些学校,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很难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审美学习内容和形式。
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们积极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推动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工作。
学生审美兴趣的匮乏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与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与审美教育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学生的语法和词汇积累外,情感培养与审美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探讨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以及审美教育,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情感培养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去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培养他们的情感意识和情感体验能力。
例如,在学习诗歌时,教师可以通过朗诵、演唱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中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在学习散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情感表达方式,培养他们的情感洞察力和理解能力。
情感培养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表达来实现。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度,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
例如,当学生写一篇记叙文时,教师可以要求他们描述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情感故事,让他们将真实的情感融入到写作中。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达到情感培养的目的。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一门学科。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传授文学知识和欣赏文学作品来进行审美教育。
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可以讲解古诗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美,并帮助他们提高鉴赏能力;在学习小说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小说中的意象、比喻和修辞手法,培养他们的审美眼光。
除了传授知识和欣赏作品,我们还可以通过创作活动来进行审美教育。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比赛,鼓励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审美情趣。
通过创作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与审美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和情感体验能力,可以提高他们对语文的兴趣和学习动力;通过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鉴赏美实质就是一种 审美活动 。
语文教学 培养学 生的审美 能力 可以按 三步走 。
第一步, 让学生通过 阅读 , 去发 现作 品 中美 的因素 , 并通过 自己的感 知和想象 , 生初步 的美感 。第二 产 步, 美感积累多了 , 教师要指导学 生对这些感性知识 进行 比较分析 , 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 , 使学
U
教学随笔
5 9
高中语文教育 中 的审美 教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徐清 丽
在高 中语文教学 中怎样进 行审美 教育 , 以为 我 可从 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一
4 体味教材中的意境美 .
2 挖掘教材中的情感美 . 审美教育 以陶冶性情为主 , 带有明显的情感 性。
创造美是一种最高层 次的创造 性 的思维 活动。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 , 作文教学 则是学生 创造美 的活 动 的集 中体现 。
1引 导学 生 从 生 活 中发 现 美 .
陶冶性情 就是 要打 动人 心。或感 动 , 振奋 , 或 或激 动 , 悲或 喜 , 或 或忧 或怨 ……它 们 的共 同 特征是 心 “ , 动” 即情感 的参 与。每一篇文 学作 品我们都 应该
生形成一定 的审美 判断能力 。第 三步 , 指导学 生从 美学 角度去评价一 部作品 。这 时 , 生的思 想上 已 学 经形成 了正确的审美 观念 , 又能识别 生活 中的假丑
落实为包括艺术欣 赏和艺术创造力在 内的某种敏感 生善于发现美 1分析教材 中的形象美 .
优美的意境能引起丰富的联想 。《 故都 的秋》 能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渗透美育教育。
一、引导学生感受美丽。
教材文本是作者情感表达的载体,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对文本的理解。
一方面,教师激发学生对文本外在美和内涵美的感知,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教材的自主学习,在心理上和作者产生共鸣,体会审美对象中体现出的音语言美、情感美、形象美、意境美等审美体验。
1.感受语言美。
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通过细致品味文章美的语言,来陶冶学生的思想感情,获得美的享受。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贮满诗意。
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要求读出课文的韵味和情调。
文中大多运用比喻、通感,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荷塘月色的美景,大量叠词的使用,使得文章音韵和谐。
细细品味这精美的诗一般的语言,会使学生陶醉在美的享受之中。
语言的中介使读者能从中感觉出景物所寄寓的至情至深的意境,激起了活跃的想象,从中获得美的熏陶。
2.感受情感美。
一篇好的文章,无处不是作者美的情感的流露,无处不闪烁着作者情感的火花。
在整个中国古代散文史上,抒情散文的创作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时,要深入体会作者美的情感,引导学生与古人进行灵魂交流,充分挖掘诗文中美的情感因素,来陶冶学生的情感,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比如李密为了报答祖母刘的扶养之恩,冒着被杀的危险,多次拒绝晋武帝的任命,迟迟不去上任,写下《陈情表》这篇奏章,正因为文中流露出强烈的天伦之情,把晋武帝也深深感动了,终于可以让祖母得以颐养天年。
在教学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时,我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师生共同探讨内容来体味情感等方式进行教学,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生们都深入感受到了李密的孝道,受到了一场深刻的情感审美教育,增强了孝情,懂得了感恩。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审美教育语文教材蕴含了丰富的美,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
审美教育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其目的是促进人对自然和社会定向的审美关系,提高人的审美教育观念和趣味,发展人的审美理想和创造力。
语文学科就是最富有情感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实施审美教育,让课堂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让学生身心得到陶冶。
一、在导语中呈现美美是一种情感体验,要使学生受到感染,走入美的意境中去,教师首先应对美有深切的体验,有充沛的激情,善于切中学生的兴奋点,营造学习语文的良好氛围。
导语的设计要注入教师对美的理解,注入教师的激情,要进入情境,使学生“触景生情”,产生美感,从而把学生带入语文学习的氛围中。
例如,学习蒙田的《热爱生命》时,我的导语是:“生命是东逝的一江春水;生命是出墙的一枝红杏;生命是车辙里的一棵小草;生命是黑土中的一朵蓓蕾。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热爱生命》,跟着诗人去正确认识生命,珍视生命、热爱生命。
”排比句的导语,营造了“生命”情境,唤起学生对生命积极的体验,激发学生与作者、与文本对话热情,提高了学习效率。
可以说,导语至关重要的是调动学生感情,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成为作品中的形象,诱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二、在诵读中感受美朱熹说:“大抵观书以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
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通过熟读精思,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使作者的感情语言化作学生的感情语言,作者鉴赏的美变成学生眼中的美。
例如,教学李白《蜀道难》,首先播放名家范读,开篇“噫吁欷,危乎高哉”一声,就将学生拉入路途艰难、高亢辽远的情景,然后,指导学生跟读、试读,将无声的文字符号所描写的情和景转化为具有声韵俱佳的艺术氛围。
创设课堂情境,营造诵读的感悟气氛,让学生耳濡其情,身临其境,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脉搏与灵魂,从而获得一种美的享受。
三、在赏析中悟透美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09)03—0024—01英国美学学会主席赫伯特·里德在其《寓教育于艺术》中指出:“美育不仅成为当今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大有可能成为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整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高中语文教学既要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
更要注重激发、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实现美学教育。
要进一步培养语文教学中的审美趣味和美感效应,提高广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一、把握学生审美心理特征对学生审美心理特征做出准确地分析。
是实施审美教育的基础。
从高中学生语文学习来看,学生的审美心理呈现阶段性。
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由少年期进入青年期,其心理趋向是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的。
高一学生能够通过各种感官形成一些感性认识,而对意象的认识有赖于在头脑中将单个属性整合为统一体,这种由单个到整体的变化,就是由审美感觉上升到审美知觉的过程,即审美感知过程。
高二学生审美感受逐渐深入,在理性思维及审美创造力上有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能对作品所隐含的情感和意味在审美感受中达到直觉性的把握,在全面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有感受、拓展、丰富意象的需要。
即审美想象。
高三学生的思维具有了充分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内省性,其辩证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日趋成熟。
智能发展上体现出以抽象思维能力发展为主的方向。
在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想象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对作品的深入认识达到了审美理解,逐步能从美学的意义上去体味和认识作品。
学生作为审美主体。
越来越需要把握作品的精髓,赋予对象以不落俗套的内涵。
学生能够感性思维中注入理性思维,发挥主体的能动性。
捕捉新鲜而独特的情思,在一连串原来表象的分解与重组中创造出新的意象。
学生在这种精神活动中发挥创造性,获得审美的愉悦,从而净化心灵,提升人格。
二、显现美的教学内容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美的因素,在内容方面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在形式上包括语言美、节奏美、结构美等。
高中语文教学的本质之一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教学的本质之一审美教育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应用;审美;探究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113-01语文学科不仅是训练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特殊学科.语文教育是一种美的事业,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审美中获得知识.美的具体性、情感性决定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去创造美,指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鉴别生活中的真、善、美.语文不仅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人文教育功能和内蕴丰厚的艺术魅力是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
可以说,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
1.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活动的基础,是审美的核心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主要是听和看,让学生身临其境领悟生活中的美。
首先,要重视朗读。
组织朗诵教学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
朗读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朗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朗读过程便是了解和欣赏的过程,启发培养学生美读,品味其情调,或情绪激昂,或豪放悲壮,或凄切哀婉,或伤感低沉,朗读能让学生展开想象,涵养美感。
优美的朗读对学生的感觉和知觉有较强的冲击力,朗朗书声之中优美的意境、传神的描绘、美学蕴味往往能充分而酣畅的体现。
美读还能创设情感氛围,领读或教读始终伴随着感悟和理解。
例如,教学柳永的词《雨霖铃》和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采用范读法,指导学生注意感情基调的把握,整体感知词的内容及词蕴含的人情美和哲理味。
其次,加强多媒体教学,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录音带、电视媒介等把文字作品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2.教育学生体会自然美卢梭说:”在人做的东西中所表现的美完全是摹仿的。
一切真正的美的典型是存在于大自然中的。
”自然界本身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美,它们给人类带来极大的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高中语文肩负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任,语文学科本身是一种文学艺术,艺术之美在于受众审美能力的提升。
高中语文有着重要的审美教育优势,因此,必须要引导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的同时去发现美、观察美、感受美,这不仅是增强学生语文理解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关键,也是使学生进一步接近文学艺术的最佳渠道,更是对于我国素质教育政策的有力相应。
本文对于高中语文的审美教育对策进行粗略的论述,以期为高中语文的审美教育献计献策。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要增强学生对于美的情感体验,良好的审美情趣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在高中阶段开展审美教育,语文学科有着无法比拟的强大优势。
在当前我国苏教版的全新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美育资源,这些美学因素能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能,使学生久而久之接受更好的审美熏陶。
因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苏教版高中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入挖掘教材、吃透教材,提取教材中优秀的美育片段,赋予高中语文教学以全新的内涵,从而有效地在日常教学活动组织中,为学生奠定一定的审美基础,使学生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审美培养。
一、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后天所接触的环境感染以及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才能够得以被充分挖掘,因此,高中语文教师有必要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加强对于美的感知与领悟,促使学生在反复阅读和品鉴文章的过程中,主动找寻美好的事物,感受文章中对于美的描述。
举例来说,在讲授《荷塘月色》这篇著名的抒情散文诗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文章的主旨,用情感人,再引申到文章更高层次。
”[1]让学生能够通过倾听和朗读,去理解作者的情怀与写作的巧妙心思,产生娱目悦耳的美感。
高中语文的审美教育,是一个学生发现美、接受美、感悟美的过程。
学生要感悟的不仅仅是物体的形象美,更要感受文章的意境美、情感美,要能够在普普通通的文字中,找寻美的因素,从而为己所用,使学生能在阅读训练与写作中调动自己所掌握的美学因子,更好地去创造美和传播美。
二、利用教材资源开展审美教育
现行的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是一座蕴含无穷资源的审美教育宝库,因此教师不应该漠视教材在审美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2]在学生阅读教材内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用心感悟,引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心灵碰撞,使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地与作者进行精神交流,加强学生与审美资源之间的情感交融,通过教材中文章的字、词、句,使学生把握审美细节,准确总结文章对于美的写作特点与风格,促使学生主动挖掘文章的主旨精神与内涵,
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讲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时,教师可以用唯美的情感为学生吟诵“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美好诗句,让学生感受诗句中所蕴含的文学美与意境美。
文章中,作者先听到的是“竹喧”,先看到的应该是“莲动”。
这里的“竹喧”体现出了竹林的幽深,“莲动”则体现出了莲荷的茂盛。
同时,竹林是安静恬淡的,浣女则是灵动曼妙的,学生发现了文章的奥秘所在,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审美情怀。
三、发挥想象,用心去感受审美乐趣
高中语文的审美教育仅凭教师绘声绘色的语言表述并不能够完全体现出美的教育,小说中奇妙的故事,散文中美好的意境,诗歌中唯美的画面都需要通过良好的想象力而变为现实理解。
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不同的引导方法来激发学生对于审美内容的想象,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感悟美好事物的动力。
高中语文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只有在某种想象空间中,学生才能找到与文学作品沟通的途径,这也是高中语文学科设立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教师在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要使学生不断地发挥想象力,交给学生打开想象之门的钥匙,使学生感受文字背后的丰富情感。
举例来说,在与学生一同鉴赏《琵琶行》这一文章时,作者的那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表现了琵琶女的际遇和诗人的仕途情况有些类似之处。
”[3]学生在体会二者之间的际遇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被作品的美感所吸引。
结论: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全新理念指导下,加强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作为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积极主动地承担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职责,要深刻认识到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全面性与复杂性。
在高中语文的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还要在文章的创作中去摸索学生审美能力的程度,有效运用教材给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以必要的指引,通过审美教育有效丰富学生的美学情怀,使学生用心地去观察生活,从而将美好地情感带入到教材作品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第二中学)参考文献:
[1]章承董.语文课审美教育方法浅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5.
[2]王森林.试论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j].西北职教,2009(8):25-25.
[3]潘晓东.浅谈高中语文审美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