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是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
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ea1e02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d.png)
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十二五发展规划是我国国家发展的总体规划,旨在制定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为了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实施的有效性,有必要制定一份全面的工作方案,明确规划编制的目标、步骤和要求。
二、目标和任务本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 梳理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问题,明确未来五年的发展定位;2. 制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各领域的具体目标,并提出支持政策和措施;3. 确定各项发展任务的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4. 落实规划执行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三、工作步骤1. 梳理现状和问题a. 收集和整理相关统计数据、调研报告和研究成果,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b. 发现和总结影响我国发展的主要问题,如经济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扩大等;c. 形成详细的问题清单,为制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2. 制定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a. 根据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需求,制定发展的总体目标,如经济增长率、环境治理指标、社会事业发展目标等;b. 在总体目标的基础上,对各个领域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具体目标,如农业发展、工业升级、科技创新、城市建设等;c. 确定各个目标的指标和实现路径,为后续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3. 提出支持政策和措施a. 根据目标和现状问题,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和措施,包括财政支持、产业引导、技术创新、环境治理等;b. 将支持政策和措施与具体目标相匹配,确保政策的针对性和可行性;c. 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和推广政策,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4. 确定任务责任和时间节点a. 对制定的各项目标,明确责任主体和实施时间节点,确保任务的落地和完成;b. 将任务责任和时间节点纳入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确保任务的重视和执行;5. 监督和评估机制a. 建立规划执行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规划执行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规划;b. 加强信息公开和舆论监督,确保规划执行的透明度和公正性;c. 鼓励社会各界的参与和监督,推动规划执行的顺利进行。
“十二五规划”有规无划,恐难负百姓之所望
![“十二五规划”有规无划,恐难负百姓之所望](https://img.taocdn.com/s3/m/7ccadc72783e0912a2162afc.png)
“十二五规划”有规无划,恐难负百姓之所望“十二五规划”出台已有一段时间了,在举国为中央做出的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宏伟蓝图欢欣鼓舞的时候,我却陷入了深思,因为我愈加认识到:“十二五规划”有规无划,恐难负百姓之所望!众所周知,“十二五规划”是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应当属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管理范畴。
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应当由战略环境分析、战略方案选择、战略实施计划、战略实施监督和效果评估及反馈等环节构成。
然而从科学决策的角度看,纵观“十二五规划”全篇不难发现,此规划只是定性的分析了我国当期所处的宏观环境、提出了诸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
但是却难以找到各项措施的实施者、具体计划及评估措施等项目不可否认,“十二五规划”是中央在深入分析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决策。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各传统行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也意味着一些行业已处于基本成熟或阶段性发展瓶颈的阶段,短期内欲寻突破获得高速发展已十分困难。
同时伴随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民财富不断增加和积累,如何投资成了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
在此基础上,国家提出了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等政策正是审时度势、应形势之所需,总而言之,从定性的角度说“十二五规划”是极为科学、合理的。
大家一定记得说“大锅饭”弊端的一句话::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好一个样!抛开制度因素不谈,激励、监督等方面的缺失也是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而“十二五规划”在这方面不也一样存在诸多不足吗?首先实施主体缺失。
政府是负责,但是总体负责。
具体实施还要落实到某个部门的。
其次措施不具体。
大的方向“规”有了,但具体的实施时间、步骤、程度等“划”方面却没有明确的规定。
就此而论,不能称之为完整的规划方案。
最后计划不具体,监督、评估更无从谈起。
权责利不明确,谁来负责,如何实施,谁来考核不清楚,这样的规划实施起来怎会有保障呢?在政府执行力成为诟病的当下,如何保证“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效果成了关键一环!以前,每当听说美国政府作报告要几百页、上千页甚至是数万页时总会不屑一顾、甚是鄙夷。
五年发展规划总结报告
![五年发展规划总结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1b6935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2d.png)
五年发展规划总结报告1.引言五年是一个显著的时间周期,也是实现一个目标、达成一个计划所需要的最基本的时间要求。
五年的时间充满机遇和挑战,如何用好这五年,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对我国五年发展规划的总体情况进行概述和总结,以期为未来的发展规划提供借鉴和参考。
2.五年规划的制定制定五年规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其主要作用是明确发展方向、制定目标任务、落实政策措施,并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过去五年,我国制定和实施了两个五年规划,即“十二五”和“十三五”发展规划。
在制定规划过程中,各级政府把握国内外环境的变化,顺应发展趋势,研究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确定了主要的战略目标和具体任务,最终形成了一份科学合理的规划文件。
3.五年规划的实施情况在过去的五年中,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经济持续增长,在全球范围内保持了高位增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社会事业不断发展,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分配制度完善,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水平逐年提高;环保、能源、低碳等领域也取得了许多突破。
4.五年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取得了很多成绩,但同时也面临许多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不可忽视。
其中经济增长的势头正在放缓,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质量,金融风险加大,农村现代化进展缓慢等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5.未来五年规划的制定思路在未来的五年中,我国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内生动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应该注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措并举扩大内需和扩大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努力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和人口优质化。
6.总结“十四五”是我国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制定和实施中,我们应该不断完善规划体系,以规划引领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而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20222a2f3169a4517723a384.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发展环境“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正确而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良好态势,战胜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强烈地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综合国力大幅提升,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尖端科技领域实现重大跨越。
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好收成,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积极进展,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取得积极成效,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十二五规划基本内容
![十二五规划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6e2a374f46527d3240ce015.png)
“十二五”规划(基本内容)中国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然后以此类推。
“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2)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和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
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蓄积量,增强固碳能力。
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
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制度,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2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
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产业废物循环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
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24)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
十二五计划是什么意思
![十二五计划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6f04518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b.png)
十二五计划是什么意思“十二五计划”是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011年提出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覆盖了2011年至2015年的时间段。
这个五年计划是中国政府制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旨在指导国家在未来五年内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十二五计划”的意义和影响。
首先,十二五计划的制定是基于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的深入分析和研究的。
中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关键时期,而国际经济环境也面临着不确定性和挑战。
因此,制定“十二五计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保持稳定和持续的发展。
其次,“十二五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计划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和政策措施,包括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加强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
这些举措和政策的实施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十二五计划”还对于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通过实施计划中提出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可以有效应对当前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推动中国经济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阶段迈进。
总的来说,“十二五计划”是中国政府为了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的变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而制定的重要规划。
计划的实施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向更高水平迈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十二五计划”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必将为中国的发展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解读十二五
![解读十二五](https://img.taocdn.com/s3/m/541ba21f650e52ea55189859.png)
专家指出,只有让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拉动内需,从而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这也正是为何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原因所在。虽然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实现在“十二五”期间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更多的人无后顾之忧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让百姓有钱花 敢花钱
记者在北京进行的随机调查显示,要真正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并非易事。不少居民对花钱消费心态复杂,这种复杂的心态一方面来自收入增加不多,另一方面是有后顾之忧,不敢花钱。
如何让百姓敢花钱?专家认为,从整体上说,必须建立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解决好“一有一没有”两个问题。所谓有,就是要有钱来消费,有购买的能力,有这个消费的意愿,那么所谓没有的问题,就是要让消费者没有后顾之忧
今天,家住北京某小区的刘先生收到了以旧换新来的大屏幕液晶电视,同时刘先生还拿到一张凭条,回头就可以在商场拿到返还的现金。在这家家电卖场以旧换新的办理点前,记者看到,有很多前来办理手续的消费者。市民们普遍反映,这种家电以旧换新的政策很好,不仅刺激了消费,也提升了生活品质,希望能长期延续下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保农民就医
对于一些已经实施很多年的惠民政策,在“十二五”期间需要的则是提高保障的水平和标准,切实解决百姓的后顾之忧。
家住密云县十里铺镇的农民杜春芝,2006年被查出患了乳腺癌,需要治疗费6、7万元,雪上加霜的是,2009年杜春芝癌细胞转移,需要置换骨关节,这一次的住院治疗费用更是高达10万余元。就在一家人为高额治疗费一筹莫展时,杜春芝2004年参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给他们带来了希望,最终75%的治疗费用由新农合承担。杜春芝一家没有想到,自己只需每年交10元钱,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解决这么大的实际问题。杜春芝的丈夫告诉记者,这些年来报销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
十二五计划是哪几年
![十二五计划是哪几年](https://img.taocdn.com/s3/m/ae0481b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5.png)
十二五计划是哪几年标题:十二五计划是哪几年引言:中国的十二五计划是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国家发展目标和规划,制定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的五年规划。
这个规划覆盖了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包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
那么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是中国的十二五计划呢?本文将详细介绍十二五计划的时间范围及其特点。
一、十二五计划的时间范围中国的十二五计划指的是2011年至2015年的五年规划期间。
这一时间段对中国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是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阶段进入到更为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的新阶段的过渡期。
二、十二五计划的目标与主要内容1. 经济增长目标十二五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过去依赖投资和出口为主的模式转向以消费和创新为驱动力的新模式。
计划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目标定为年均7%以上。
2. 产业结构调整为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十二五计划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计划期间,中国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
重点发展的领域包括高技术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
3. 科技创新十二五计划将科技创新置于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
计划期间,中国要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加快构建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创新体系。
4. 务实开放十二五计划提出了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的目标。
中国将加快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改善营商环境,吸引外商投资。
5. 环境保护在十二五计划中,环境保护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中国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6. 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计划还重视社会事业的发展。
其中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十二五计划的特点及成就1. 转型升级的初步成果十二五计划期间,中国成功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服务业快速发展,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迅猛。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解读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547732d7375a417866f8f77.png)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解读编者按: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向全社会公布。
在这个事关未来5年国计民生的《建议》中,有什么新思想、新观点、新提法,对广大老百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湖南日报约请省委讲师团副主任谭跃湘同志,就此进行解读,帮助大家加深对《建议》精神的理解,从而满怀信心迈进更加辉煌的“十二五”。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精辟总结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分析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定位准确、判断科学、主题突出、主线清晰、部署全面、措施得当,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浓郁的时代气息,是指导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文件和行动纲领。
准确定位科学判断客观分析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前提和基础。
《建议》在前言中就开宗明义指出:“…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接着又在正文中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这是对我国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准确定位,也是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经过全国人民10年的努力奋斗,我国的综合国力已大为增强,我国不仅迈入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序也不断前移;我国人民的生活已大为改善,201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的目标将超额实现,我们已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展望十二五规划
![展望十二五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7aec6ac9a1c7aa00b52acb9c.png)
展望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与马克思哲学原理的联系一、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纲要。
二、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三、十二五规划的特色。
四、十二五规划的重要意义。
五、十二五规划与马克思哲学原理的联系。
一、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纲要。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八、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九、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十、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一、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十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二、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三、十二五规划的特色综述“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据悉已经开启,中国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近日透露了“十二五”规划的5条思路,其中,结构调整为首要目标,社会建设则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富民任务须明确提出“富民”任务。
政府变革以外部力量促进政府变革富民任务民乃国之本。
对于“民富与国强”的关系,是先有民富而后才有国强,而不是相反。
事实上,多少国家兴衰的历史也告诉人们,民富虽然不必然等于国强,但民不富,国家必然不强;即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强,也只能是外强中干。
十二五规划概要
![十二五规划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cb41c1c7b8f67c1cfad6b8df.png)
国家十二五规划概要【十二五规划概要】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
而2006-2010年这个时间段刚好是我们国家提出来的“五年计划”的第11个,所以我们也就叫他做“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简称就叫十一五。
十二五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它的时间段就是:2011-2015年。
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2011-2015年。
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发布四个阶段。
在制定程序上,各部委省市区在2009年下半年初步完成本领域、本地区的规划统一汇总到国务院,编制全国的十二五规划,将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
目前,各部委省市区的十二五前期课题调研均已启动。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国家发展改革委规划司司长李守信介绍开展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工作的有关考虑。
第一,开展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
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在即。
目前,我们需要充分和扎实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搞好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我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重大变化的五年规划,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
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民主参与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对重大问题形成共识,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对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进行公开选聘研究单位。
每个五年规划的编制工作一般都要经过前期研究、形成基本思路、研究提出规划框架和起草规划草案几个阶段。
解读十二五
![解读十二五](https://img.taocdn.com/s3/m/8ea371d6b14e852458fb5776.png)
以审议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为主要议程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全会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专家解读称,在“十二五”期间,保障和改善民生,千方百计让人民富裕起来,成为中国政府的一个重要执政理念。
理念保障和改善民生被提到新高度“进一步推进改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民生入手再正确不过了。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战略室副主任王元京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五中全会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现在这个发展阶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他分析,我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期,工业化进程也进入了后期初段,经济综合实力已位居全球第二。
但在经济蛋糕越做越大的同时,民生的改善和经济实力的增长的不协调、不匹配的现状也越来越突出,经济建设和民生改善失衡,收入分配失衡,整个社会未能普遍均等的享受到经济改革的成果,“这已经成为了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王元京表示,正是由于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失衡,公共物品短缺,倒逼居民进行储蓄,制约了消费,影响了内需的扩大,也限制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此次五中全会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抓手和立足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一个“惊喜”。
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瑞则认为,五中全会上强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目的有四个方面:首先是强调经济增长一定要惠及全体老百姓。
其次是为了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的结构失调。
刘瑞说,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很好,但是社会建设落后,而社会建设又主要与民众的生活相关。
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目的也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
另外,解决收入分配失衡的问题。
通过30年经济发展,我国已经成功实现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阶段性任务,下一阶段应该着力去实现共同富裕。
十二五计划
![十二五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f71b08e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1.png)
十二五计划
十二五规划是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一项国家发展规划,分为2011年至2015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这一规划是对中国未来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观规划,旨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目标和措施。
首先,经济发展是十二五规划的核心,旨在推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规划中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经济目标,包括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调整、创新能力提升、资源环境治理等。
其中,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节能环保等是重点。
其次,十二五规划强调了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公平。
规划中提出了一系列的社会发展目标,包括扩大就业、加强社会保障、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等。
政府将加大对社会事业投入力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城乡居民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公平和和谐。
第三,十二五规划强调了可持续发展。
规划中提出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目标,包括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等。
政府将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
此外,十二五规划还涉及到了农村发展、城镇化、投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开放等方面。
政府将加大对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支
持,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总结来说,十二五规划是中国政府针对未来五年国家发展制定的宏观规划,强调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可持续发展、农村发展、城镇化等方面的目标。
这一规划的实施将对中国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十二五规划纲要,勾勒五年产业发展路线图
![十二五规划纲要,勾勒五年产业发展路线图](https://img.taocdn.com/s3/m/bfdc846aa98271fe910ef9dc.png)
“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勾勒五年产业发展路线图2011/03/17现代农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产业升级四主线搭建经济新支点3月16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专家和学者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十二五”规划纲要从政策指向上清晰勾勒出未来五年中国产业路线图。
即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传统制造业转移和升级、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规模和效率四条主线,构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的支点。
记者采访多位经济学家和产业专家,他们总体认为,“十二五”规划纲要顺应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这将使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走上一个良性循环。
多位权威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政府迅速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
金融危机仍在肆虐之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依次出炉,这是走出危机之策,更是制造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之举。
而这些产业振兴规划将与“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提升制造业”的精神相吻合,需要在“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指引下进一步实施下去。
“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出现新变化,导致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趋势,这些变化值得中国在下一个五年里仔细考量。
”亚太总裁协会全球执行主席郑雄伟表示,金融危机后世界产业格局将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国际产业技术升级和区域转移向纵深进行;二是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
专家表示,新的五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相当关键,这是其他产业部门结构调整顺利进行的基础“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徐小青说,“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精神,在新的阶段,我们要突出…加快‟两个字,即发展现代农业不能再用传统的办法,应当转变发展的方式,注重金融资本的力量、人力资本的力量、科技力量的投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表示“根据规划,我们对于传统制造业,一个重要的政策取向即是要顺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采取差别性的区域经济引导政策,实施传统产业有序转移,我国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重要性日益提高。
中国_十二五_规划重要指标述评
![中国_十二五_规划重要指标述评](https://img.taocdn.com/s3/m/0028a72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4d.png)
中国“十二五”规划重要指标述评The Review of Major Indicators of China’s“Twelfth Five-Year Plan”改革杂志社专题研究部*内容提要“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作为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蓝图,已发布的24个主要指标预示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此,选取经济发展领域的3个预期性指标,以及人民生活领域的3个约束性指标,对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述评。
这些指标的突破性意涵率先外露为以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绩效考核和政绩考核体系,凸显政府在经济增长,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涉及公共利益领域需要履行的职责。
关键词“十二五”规划预期性指标约束性指标述评Special Research Department of REFORMAbstract:The“Twelfth Five-Year Plan”is the key period to build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and the crucial period to deep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accelera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s the bluepri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next five years,the24published major indicators indicate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development.In this article,we select3anticipated indicators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3restrictive indicators in the field of people’s living and review the main problem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The breakthrough meaning of these indicators first exposes as highlighting the government’s duty in the economic growth, th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 social management and public service based on performance and political achievement evaluation system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Key words:“Twelfth Five-Year Plan”,anticipated indicator,restrictive indicator,review“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
![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bf43f77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02.png)
十二五规划心得体会在中国国家发展的历程中,"十二五规划"是我国发展的指导纲领,旨在为国家未来五年的发展制定明确目标和计划。
这一规划框定了我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方向与目标,也为我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与挑战。
以下是我对于"十二五规划"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经济发展方面,"十二五规划"强调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性。
这使我深刻地认识到经济发展不仅要注重速度,更要注重质量和可持续性。
在我个人的发展中,也要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才能,不断学习和进步,以适应即将到来的高科技时代。
其次,在社会建设方面,"十二五规划"提出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社会保障等目标。
我认识到作为一个公民,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心弱势群体,推动社会进步与和谐。
同时,我也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充分利用社会保障制度提供的各项福利。
再次,在文化发展方面,"十二五规划"强调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我意识到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要尊重并传承好我们的传统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同时,也要开放包容,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此外,在环境保护方面,"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
我认识到保护环境责任重大,要从自己做起,用行动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总之,"十二五规划"为国家和个人提供了发展的指导方向和目标,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机遇。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将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浅谈社会学视角下的“十二五”规划
![浅谈社会学视角下的“十二五”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8c8c7f08a6c30c2259019e9c.png)
浅谈社会学视角下的 “ 十二五"规划
文/ 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哲
摘 要 : “ 二 五 ”规 划 纲 要 ( 案 )提 出 了今 后五 年 经 济 社 会 发展 的 主 要 目标 ,并 为 中 国未 来 五 年 的 经 十 草 济 建 设 、社 会 发展 ,改 善 民 生 .深 化 改 革 等 重 大 领 域 , 勾 画 出 广 阔 蓝 图 。 “ 二 五 ” 规 划 与 最 广 大 人 民 群 众 的 十 切 身 利 益 密切 相 关 ,认 真 学 习和 深 入 贯 彻 落 实 党 的 “ 二 五 ” 规 划 ,是 我 国 当前 和 今 后一 个 时 期 的 重 要 政 治任 十 务 。通 读 全 篇 可 以 发现 里 面 的 “ 种 考 量 ” ,一 是 关 注 民 生 的 考量 ,二 是 科 学 发展 的考 量 ,三是 改 善 生 态 的 考 四
与世界 互 动的 考量 。 ( )关 注 民 生 的 考 量 ,就 是 注 重 以 人 为 本 ,在 教 一 育 、医 疗 、就业 、收 入 分 配 、社会 保 障 等 方 面 解 决 人 民 生 活 所 关心 的 问 题 。 “ 国之 道 ,必 先 富 民 。社 会 治 是人类生活 的共 同体 ,而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第一要 素 。十 二五 规 划 从 六 个 方 面对 基 本 公 共 服 务 体 系做 了具 体 部 署 ,如 “ 进 就 业 和 构建 和 谐 劳 动 关 系 ,提高 居 民 促 收 入 在 国 民收 入 分 配 中 的 比 重 ,健 全 覆 盖 城 乡居 民 的社 会 保障 体 系 ,加 快 医疗 卫生 事 业改 革发 展 ”等 举措 。 关于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中国 ( 海南 )改革发展 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 “ 十二五规划把收入分配提 到了 非 常 突 出 的 位 置 , 回应 了 社 会 的期 盼 ,既 是 对 收 入 分 配 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 ,也是要解决社会实际存在的突出 ( )改 善生 态 的 考量 ,就 是 切 实 增 强 危 机 意 识 , 三 加快构建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的国家生产 方式和消 费 模式 。 “ 二 五 ” 规 划 从 五个 方 面 进 行 了部 署 ,包 括 十 “ 积极 应 对 全 球 气 候 变 化 、大 力发 展 循 环 经济 、加 强 资 源节约和管理 、加大环境保护 力度”等。在 “ 十二五” 规划 中,提 出了提高森林覆盖率 ,加 快低碳技术研发和 应用 ,解决用水 、土壤和空气安全环境 问题 ,加快 建立 地 质灾 害 易发 区 监 测预 警 体 系 等 举 措 ,是 非 常 及 时和 必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3d25803a3968011ca3009118.png)
主 题 主 线 是 发 展 的指 南 ,也 是 规 划 的
思想 观念 会 随之发 生一 系列 深刻 变化 ,这 一 灵魂 ,具有 纲举 目张 的作用 。每个 五年规 划
阶段 是矛 盾增 多 、爬坡 过坎 的关键 阶段 。二 都 有 一 个 鲜 明 的 主 题 和 一 条 清 晰 的主 线 。
要 》提 出的 目标 和任务 ,对 于继续 抓住 和用 全球化 深入 发展 ,世界 经济政 治格局 出现新 好我 国发展 的重要 战略机遇 期 、促 进经 济长 变化 。这些新 变化 主要 呈现 三大特征 :一是 期平 稳较快 发展 ,对 于夺取 全面建 设小康 社 国际经 济环 境发生 新变 化 ,国际金融 危机影 会新 胜利 、开创 中国特 色社会 主 义事业 新局 响深远 ,全球 增 长模式 面临深 度调整 ,贸 易 面 ,具 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
“ 二五 " 时期 面 临 的 发 展 环 境 十
保护 主义加 剧 ,世 界经 济或将 进入一个 增速 减缓 、结构 转型 、制度创 新 、竞争加剧 多重 特征并 存 的时期 。这对 我 国现 有 的经 济结构
一
、
《 纲要 》指 出 , 十一 五 ”时期是 我 国发 和庞 大 的生 产能力 构成 了重 大挑战 ,对 我 国 “
是 传 统 增 长 模 式 受 到 严 峻 挑 战 。 内需 与 外 “ 九五”计划是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
“ 需 、投 资与 消费结 构性 失衡 的问题进 一步 突 两个根本性 转变 , 十五”计划是推进 经济结 出 ,经 济发展 与 能源 资源短 缺 、生态 环境脆 构调整 ,“ 十一五 ”规划 贯穿 了科学 发展观 。
也呈 现 出新 的 阶段 性特 征 。一是 经济社 会结 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构发 生重 大变 化 。2 1 年人 均 国 内生 产总值 00 超 过4 0 美 元 ,“ 二 五 ” 时期 城 镇 化 率 将 00 十 突破 5 %,经 济社 会 结构 和人 们生 活方 式 、 0
十二五总结指导思想
![十二五总结指导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8a0a2d7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7.png)
十二五总结指导思想十二五总结指导思想为期五年的“十二五”规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
总结“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不仅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也可以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在过去的五年里,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位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贫困人口持续减少;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一大批高速铁路、核电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相继实施。
这一系列成就的背后,离不开“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总体上,我们充分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开放合作。
具体来说,我们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注人民的利益和幸福;坚持发展的基本原则,推动经济、民主、文化、社会、生态省和谐与发展;坚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在经济领域,我们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优化产业结构。
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加大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如推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开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区域发展的投入,如推进高速公路、机场、港口、城市轨道交通等建设;鼓励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市场经济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
在社会领域,我们坚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核心目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普及率;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覆盖,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程度;加大文化体育事业的支持力度,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形象。
在生态环境领域,我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推动可持续发展。
在政治领域,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十二五规划是哪几年
![十二五规划是哪几年](https://img.taocdn.com/s3/m/3ebbbc5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0.png)
十二五规划是哪几年十二五规划是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中央政府的指导方针制定的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其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该规划旨在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改革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指导,确立了国家的目标和任务,规划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并确定了未来五年的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
那么,十二五规划究竟包括哪几年呢?本文将详细介绍十二五规划的时间范围以及相关内容。
根据名称可以看出,十二五规划涵盖了五年的时间期限,但具体的年份是什么?十二五规划的时间范围是从2011年到2015年,通过制定五年规划,中国政府能够在一个明确的时间框架内推动国家的发展,实现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进步。
这样的五年计划制度是中国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政府提出了几个重要的发展目标。
首先,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确保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平均年增长率保持在7%以上,同时更加注重经济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第三,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改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覆盖范围。
第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达到规划目标。
首先,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
中国政府鼓励发展高端制造业、先进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减少对传统产业的依赖,并推动绿色经济和低碳发展。
其次,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
中国政府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
第三,改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四,加强农业发展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五规划是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它决定着我国未来五年的经济水平是否提高,决定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更上一个台阶,决定着我国是否能够在2020年总产值翻一番。
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十二五规划是未来五年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二五”规划了未来五年我国的发展方式、发展方向,发展的重点。
其是根据十一五规划的的发展成果和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而制定的,它涉及了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
其为我国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十二五规划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十二五规划很大一部分涉及到了民生问题。
而民生问题历来是我国任何时期规划的重点,它涉及到人民的切身利益,是围绕着人民平常生活而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规划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和规划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
十二五规划是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十二五规划是未来我国五年发展的基础和方向,一旦出现偏差,就会导致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生活水平滞后,或许会影响到我国未来的发展,也将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
因此,十二五规划是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
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有着本质差别,因为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然而“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
“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
“国富”到“民富”的转变,让中国的富民之路又见曙光。
我们依然关注民生,我们在发展中取得的进展都是以民生为关注点,这会让社会各个层面得到实际的好处。
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十一五”期间突出的亮点。
政府也进一步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解决民生问题中。
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多地兼顾保障和改善民生,“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未来五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次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包容性增长”,是对未来5年、10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次定调。
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认为,“十二五”时期国家会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资扶持政策。
我们关注经济发展方式,为适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新变化,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和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的整体转型。
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所面临的最重大的任务。
我们知道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
一些专家认为,“十一五”期间,党和国家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背景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大幅提升,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高度重视民生、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的切身利益,取得了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新胜利。
从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完成这个目标,目前已经…赛程过半‟,…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十一五”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强大力量,充分表明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表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极端重要性。
下一个五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的关键五年。
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对推动“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是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就必定能够书写我国发展史上又一个五年的崭新篇章。
大会的宗旨,旨在为我国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奠定体制基础,围绕“人本、绿色、创新、协调”的主线,推进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社会和谐化、生态文明化的发展,这也是来几年我国发展转型的基本方略。
“十二五”规划的主基调是“加快经济方式转变”,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入手,在健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等方面做出相应的举措。
五中全会对我国未来几年的发展具有决策性的意义,“十二五”更是关键的一程。
只有把握过去,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
然而,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面临的巨大挑战。
在“十二五”期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核心任务,要推进我国工业化的关节点,扩大居民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十二五”深切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在集约型经济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包括产业优化升级、节约能源资源、保护改善环境、分配合理、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内的经济发展总体方式的历史转型。
二、对十二五规划的一些认识我想针对第六大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中的(25)“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们的人民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城市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令人欢欣鼓舞。
但随之而来的、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滞后的现象,如:腰包鼓了,私家车多了,汽车尾气充斥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人们有钱了,去旅游的人多了,垃圾处理不当的污染,使得我国海滨城市和旅游区的生态环境日渐恶化。
我认为我国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可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加强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设施建设的资金的投入。
举一个简单的措施,应当对垃圾进行分类。
无论在公共场所,还是小区学校,应当设置至少三到四种分类的垃圾箱。
而我国目前仅仅在大中型城市的部分地方才可以看见简单的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箱。
即使人们想进行垃圾分类,也无从下手。
我认为我国的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落后于城市发展的速度,亟待提高。
其次,通过切实可行的、扎实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自身素质。
在国内,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比较薄弱,很多人即使看见写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字样的垃圾箱,也会随意的丢弃垃圾,而不是分类。
我相信教育和宣传的力量会给人们带来很大改观。
我认为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也亟待提高。
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生产建设和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是经济建设中的战略性问题。
生态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即便经过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也不一定可以调整过来。
从这个层面分析环境保护问题,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学习了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精神,我深受鼓舞,我决心努力学习,紧跟形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精神,努力工作,更好地发挥一个党员的带头作用,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为贯彻和落实“十二五”规划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十二五规划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我国即将进入到十二五时期,仍将是重要战略机遇期。
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
因此十二五规划将是我国妥善应对国内外发展环境中重大的五年规划。
我国本次的十二五规划,主要是为了完成我国下阶段的三大转型,未来五年中国将开启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部署中国经济社会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从强国向富民的三大转型。
十二五规划是严格遵循着科学发展观而制定的,同时也可以说十二五规划是科学发展观的完善与发展。
将来随着十二五规划的深入落实,我国将实现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是我国逐渐提高综合国力,成为国际上不可忽视的强国。
本次的十二五规划,在我看来最具有价值和最亮眼的就是其中的“包容性”政策,政策内容主要是将贸易逐渐转向国内市场,积极扩大内需。
经过美国的金融危机之后,国际市场到现今仍然没有真正脱离苦海,而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仍不绝于耳。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纷纷将眼光转向国内市场,并在国内首次发现了广阔空间。
如今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完全有能力消费。
而这个庞大的消费人群到如今也仍然没有完全使其满足,所以十二五规划中的“包容性”政策完全符合国际国内的事态,是能够是中国市场更为完善的政策。
而十二五规划仍然围绕现今最热门的政治主题“科学发展观”,在今后的五年中,我国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展业,使社会发展由高碳向低碳转变。
科学发展观一直是西方国家比较关注的一个中国政治课题,在早些年的中国,为发展经济,尽快脱离落户现状,紧跟国际步伐,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以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进步,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却进行的十分缓慢。
如今的中国经济上虽然有着较大的突破,但却付出了相当大的环境代价。
所以在今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将长期实行围绕“科学(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
)发展观”为主题的政策,而十二五规划不是第一个也将不会是最后一个。
在十二五规划的落实过程中,中国将有一大批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面临倒闭,虽然从近期来看,它将会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产业波动,但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若此政策能切实地实习下去,中国将会在经济发展领域上又一次质的飞跃。
十二五规划的第三个转型,既从强国向富民的转变。
从,某方面来将这其实就是发展全面小康社会,统筹城乡,但以我自身的理解,这也可以说是中国的一次由内向外,由下到上的巨大的转变过程中一小步。
中国的土地广阔,但真正拥有的可利用的土地并不多,中国的人口众多,但真正走向小康生活的人却也十分有限,所以就算现在许多的西方国家将中国列为发达国家,中国也坚持站立在自己的第三个阵营之上。
这个是一个大国,但只能说其大,却不能说其强其富。
就如xx所言,再多的土地再多的粮食,除以13亿也是一个极小的数字。
中国的总gdp收入可以在世界排行榜上名列前茅,但其人均的却只能落后了。
十二五规划希望将中国从强国转向富民,在我看来这个政策在五年内要实施完成是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
这五年当中,我们最多只能为这一设想做好经济的准备。
十二五规划的三大转型,从近些年的国际国内趋势而言,他是十分符合当今事态的。
也是当下中国最需要的政策,但要真正落实这一政策则又需要一个长久的准备过程,第一个转型,即扩大内需。
要一个可以在五年内收到效果的政策,但第二、三个转型计划,我认为在五年计划中很难实施完成,十二五规划中的这两个规划,从实质意义上来看对中国长期效益具有重大影响的,但也正是其巨大的影响力,使得这两个转型政策实施举步维艰。
在上一个五年计划中的,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类的政策。
所以,我们可以说十二五规划中的这两个转型,是在为将来无数个五年计划的科学发展的实施作铺垫。
无论怎么说,此次的十二五规划是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的。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将收到它巨大的影响,它是一项成功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