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无言之美》PPT

合集下载

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1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1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朱光潜吸收中国古典美学关于“意象”的思 想,提出“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而意 学术研究 象世界是人的创造。
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朱光潜坚 持他的这一思想,强调美感的对象是“物的形象” (他称之为“物乙”)而不是“物”本身(他称 之为“物甲”)。朱光潜一直寻求中西美学的融 合,他的《诗论》一书,就是试图用西方的美学 来研究中国的古典诗歌,找出其中的规律。
再见
信手拈( niān )来
附 丽:附着,依附。 姑 且:表示暂时地;暂且。 笼 统:概括而没有具体分析,不明确。 轻描淡写: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
划分层次,概括内容。
作者由孔子与弟子的一段对话引出“无言”
第1-2段 的话题。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成果展示
段落
第8段
类型
绘画
第9段
文学
第10段
音乐
第11、12段
雕塑
无言之美
图画不能如相片一样“和自然逼真” 言不能尽意,也不必尽意 此时无声胜有声 含蓄不露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通常意义:言<意 文学力求:言=意 提出问题:言≠意
3.借鉴文中的理论方法,学习鉴赏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 4.拓展阅读,质疑反思,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了解作者
朱光潜 (1897-1986)
基本信息 安徽桐城人。美学家、翻译家。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文艺心理学》 《悲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谈美》 主要著作 《诗论》《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 《西方美学史》《美学批判论文集》《谈 美书简》《美学拾穗集》等。

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26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26张PPT)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言不尽意
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变化的,无行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
以言达意言和意的关系和区别?
言能达意,但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以言达意,只能得其近似,不能完全相等。
如“不仅……而且……”“况且”等关联词语过渡。这种结构俗称“剥笋法”,一层一层地“剥壳”,最后显出其本质。二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即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顺序来写。这种论证结构的好处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论证深刻。
意蕴 附丽 姑且 笼统 蛾眉寂寥 谚语 铢两 悉称 心旷神怡轻描淡写 栩栩如生 目不忍睹 信手拈来
7.在作者看来,摄影家和美术家的创作有什么不同?
第一,摄影家和美术家创作时所用材料和用具不同。相片较图画更“和自然逼真”。在同一视域以内的东西,相片都可以包罗尽致,并且体积、比例和实物都两两相称,毫无错误。图画就不然。第二,技术、手法不同。美术家创作时对一种境遇,未表现之先,先加一番选择。选择定的材料还须经过一番理想化,把美术家的人格参加进去,然后表现出来。所表现的只是实物一部分,就连这一部分也不必和实物完全一致。摄影家面对的是客观真实世界,傲壁他取景时增加或减少画面物体即可。第三,美术家的图画较摄影家的相片所引起的美感浓厚,所发生的印象深刻。
汇报文nih
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是散碎的,有限的;而意是瞬息万变、缥缈无踪的,是混整的,无限的。所以,言所以达意,但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
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探究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言不尽意
汇报文nih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

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 活的一样。
自主学习
03 夯基础 目不忍睹: 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信手拈来: 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的选用词语或 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铢两悉称: 一丝一毫都相吻合。
自主学习
04 识文本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 2.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 研究? 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运用比喻论证,形象地说明了以言达意的效果,只能得其 近似,论证了“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达言的”观点。
重点探究
3.第10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以白居易的《琵琶行》与英国诗人济慈的《希腊花瓶歌》 为例,形象地说明了音乐也讲究“无声胜有声”的道理。
重点探究
4.作者从哪些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作者一共从五种艺术入手,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了“无言”也能
自主学习
03 夯基础(1)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笳( jiā )
檐( yán )
颦( pín )
意蕴( yùn )
附丽( fù ) 笼统( lǒng )
怆然(chuàng) 娥眉( é ) 寂寥( liáo )
谚语( yàn ) 挣扎( zhēng ) 惟妙惟肖( wéi )
目不忍睹( dǔ ) 信手拈来( niān )
产生美。
①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以图画 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
②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
重点探究
③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 ④从雕刻艺术的低眉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重点探究
5.你能简要说说文本的论证思路吗?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15《无言之美》课件(24张PPT)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15《无言之美》课件(24张PPT)
24
必”,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旨也能达到美。
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还能达到美吗?
《琵琶行》与英国诗人济慈的《希腊花瓶歌》为例,
朱光潜(1897年-1986年),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
字词积累
铢两悉称(zhū chè)n 心旷神怡( yí ) 轻描淡写( miáo ) 栩栩如生( xǔ ) 目不忍睹( dǔ ) 信手拈来( niān )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5课
15 无言之美
1
新课导入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 近似,论证了“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达言的”观点。
新课导入 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琵琶行》与英国诗人济慈的《希腊花瓶歌》为例, 第六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作者从哪些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③总结上文,归纳自己的观点:说出来的越少,留 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13段)
新知讲解
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1.分析“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 其近似。”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比喻论证,形象地说明了以言达意的效果,只能得其 近似,论证了“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达言的”观点。 2.第六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以白居易的 《琵琶行》与英国诗人济慈的《希腊花瓶歌》为例, 具体有力地论证了音乐也讲究“无声胜有声”的道理。 3.对比论证 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 画之美有力证明了无言之美。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23张PPT)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 种美术。
2.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 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 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 条件,文学还能达到美吗?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 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 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 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 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 不能,而也不必”,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 有意旨也能达到美。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行文思路。 2.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
4
走近作者
【朱光潜】(1897— 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 论家,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 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 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 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主要作 品有《文艺心理学》《谈美》 《西方美学史》等
③总结上文,归纳自己的观点:说出来的越少,留 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13段)
新知讲解
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1.分析“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 其近似。”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比喻论证,形象地说明了以言达意的效果,只能得其 近似,论证了“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达言的”观点。 2.第六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方法,以白居易的 《琵琶行》与英国诗人济慈的《希腊花瓶歌》为例, 具体有力地论证了音乐也讲究“无声胜有声”的道理。 3.对比论证 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 画之美有力证明了无言之美。
【课堂小结】
“无言之美”在于“言不尽意”,不论文学还是美术, 一切艺术形式的“无言之美”的欣赏在于欣赏者的“想象”。 比如《孤独之旅》中,文章结尾仅以鸭子下蛋结尾,这就给 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鸭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 去了;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 而像是以千言万言促使着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是一种 “无言之美”。

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20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20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文本探究
8.请结合全文,阐释“无言之美”的内涵。
(1)“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无言 ”中包含着无限深远的情绪意旨。
(2)“无言”是一种含蓄艺术,简单的 表述常常比冗长的演绎更值得玩味。
(3)“无言”留下了广阔的艺术空间, 让欣赏者获得美的体验。
文本探究
9.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为证明“言不必完全 达意”“无言之美”,作者分别列举了 绘画、文学、音乐、雕塑等具体的实例, 然后从中进行分析,有力地证明了自己 的观点。
文本探究
9.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对比论证。第3自然段把“言”和 “意”进行比较,第8自然段把相片和 图画进行比较,第10自然段将流露和含 蓄进行比较,这些都是为证明“无言之 美”服务的。
文本探究
10.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述层次。
首先,用孔子的事例引出“无言”的话 题,接着对“言”与“意”的特点及其关系 的分析理解;
文本探究
2.请找出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认真阅读,用一句话 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绝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 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 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 ,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 物,只能得其近似。
一句话概括言与意的关系,即“言不 尽意”。
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 “以言达意”比作“用断续的虚线画实 物”,说明了“言是不能完全达意”的 。
文本探究
4.作者对文学的是怎样定义的?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
5.第4自然段文字论述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这段文字论述了文学作品是“以言 达意”的一种美术,只有“以言达意” 才会引起美感。这一段为下面阐述文学 尽善尽美的条件,以及表明作者的观点 做了铺垫。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19张PPT)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19张PPT)

所以许多诗人以为“爱情”两个字本身就太滥太寻常太乏味,不能拿来写照男女间神圣深挚的情绪。
这话表面看去,不通已极。
这首短诗描写爱情上无言之美的势力,可谓透辟已极了。
意蕴(yù n)
缥缈(piāomiǎo)
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
15 无言之美
朱光潜
(一)切莫告诉你的爱情,
(一)切莫告诉你的爱情,
其实何只爱情?世间有许多奥妙,人心有许多灵悟,都非言语可以传达,一经言语道破,反如甘蔗渣滓,索然无味。
悲笳(jiā) 寥寥(liǎoliao) 心旷神怡(yí)
如:广告设计、美容美发造型、楼房装饰、科技展品风格、门面门楣招牌等
这首短诗描写爱情上无言之美的势力,可谓透辟已极了。
这话表面看去,不通已极。
3 理解艺术中“无言之美”
2、我们学习本文有什么意义?
2、《无言之美》论述的主题---问题,从几个方面论述?
从美术、摄影的选择,文学作品的意 蕴美,音乐中的无声之美,
雕刻中的含蓄之美等角度进行论述。
意蕴(yùn)
缥缈(piāomiǎo)
铢( zhū)两悉称(chèn)
譬如(pì) 涕(tī)下 颦( pín) 暖暖(nuǎn)
悲笳(jiā)
寥寥(liǎoliao) 心旷神怡(yí)
1、本文论证的思路是什么?
英国诗人布莱克(Blake)有一首诗叫做《爱情之秘》 (Love’s Secret)里面说:
(一)切莫告诉你的爱情,
爱情是水远不可以告诉的,
因为她像微风一样,
不做声不做气的吹着。
(二)我曾经把我的爱情告诉而又告诉,
我把一切都披肝沥胆地告诉爱人了,
打着寒颤,耸头发地告诉,
然而她终于离我去了!

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思考探究
你同意“美术作品不能说谎”这一观点吗?
课堂小结
本文以图画、文学、音乐、雕塑各类具体的艺术作品为例,分 析了图画表现部分的美感、文学的言不必尽意、音乐的无声胜有声, 以及雕刻的含蓄不露等表现出来的“无言之美”,阐述了“说出来 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这一 美学观点。
积累拓展
尝试用本节课所学理论知识,选择已经学过的是古诗词曲进行赏析。
王之涣《凉州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本句描写了明月和关隘,这明月和关 隘从秦汉时期就已经久久存在;进而 写到那些远去征战的兵士,只去不还, 明月照见他们的来路,却照不见归途。
诗人只写辽远的景色与客观事实,读者在阅读时却感受到无比的苍凉,感受 到战争的残忍。这是千百年来的事实,这是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悲剧。读者自 己感受到的留白部分更为精妙和饱含感情,这也是一种“无言之美”。
他的儿子们三人集体创作的一组大理石群雕,该群 雕高约184厘米,现收藏于位于梵蒂冈城的梵蒂冈 美术馆。
该雕塑内容取材于希腊神话中特洛伊之战的故 事,因拉奥孔告诫特洛伊人勿将木马拖入特洛伊, 而遭到希腊保护神派出的巨蛇咬死,该群像传达出 的人与神之间的悲剧性冲突,使它富有了超越时空 的永恒价值。
知识必备 内容补充
走近大师第二期
文艺美学大师朱光潜
知识必备 大师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美学 家、翻译家。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其 《西方美学史》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关
于西方美学史的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 其它重要著作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 《谈美》等。有《朱光潜全集》。
知识必备 知识链接 《拉奥孔》是古希腊雕塑家阿格桑德罗斯和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无言之美》(共28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5课《无言之美》(共28张PPT)

⑩ 在音乐里面,我们也有这种感想,凡是 唱歌奏乐,音调由宏壮急促而变到低微以至 于无声的时候,我们精神上就有一种沉默渊 穆和平愉快的景象。白香山在《琵琶行》里 形容琵琶声音暂时停顿的情况说,“冰泉冷 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 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就是形容音乐上 无言之美的滋味。著名英国诗人济慈在《希 腊花瓶歌》也说,“听得见的声调固然幽美, 听不见的声调尤其幽美”,也是说同样道理。 大概喜欢音乐的人都尝过此中滋味。
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诗歌只是简短的几句话,但包 含的意境却极其宽广。如“大漠孤 烟直,长河落日圆”,短短的十个 字,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一切宽阔 宏伟之景,一切悲凉之意,给人以 悲凉雄壮的美感。如果作者要描写 出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 怕万言难尽,这正意味着作者将它 们寓于无言之中,这就是文学中深 蕴的无言之美。
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言”具体指什么? • 如何正确理解“无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谈谈学习本文后你受到的启示:
用眼睛能看到美的风景, 用心能看到更美的风景。
课后作业:欣赏《游园不值》中的 无言之美。
要求:150字左右。
附:
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⑦这个问题是了解文学及其他美术所必须回答的。现在我们姑且答道: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 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也不必。(阅读提示2.怎
样理解“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希求的”?)
⑧先从事实下手研究。譬如有一个荒村或任何物体,摄影家把它 照一幅相,美术家把它画一幅图。这种相片和图画可以从两个观点去 比较:第一,相片或图画,哪一个较“和自然逼真?不消说得,在同 一视域以内的东西,相片都可以包罗尽致,并且体积比例和实物都两 两相称,不会有丝毫错误。图画就不然;美术家对一种境遇,未表现 之先,先加一番选择。选择定的材料还须经过一番理想化,把美术家 的人格参加进去,然后表现出来。所表现的只是实物一部分,就连这 一部分也不必和实物完全一致。所以图画决不能如相片一样“和自然 逼真”。第二,我们再问,相片和图画所引起的美感哪一个浓厚,所 发生的印象哪一个深刻,这也不消说,稍有美术口胃的人都觉得图画 比相片美得多。(阅读提示3:在作者看来,摄影家和美术家的创作有什么不同?)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26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26张PPT)

当堂检测
D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看着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刺痛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 重。 B.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 动提供了证据。 C.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我国科学家首先解决并提出了 这个问题。 D.从古希腊开始,英雄都是神衹和将军,而罗曼罗兰却认为英雄的伟 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
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 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整体感知
4、细读课文,把全文分为四部分,每部分主 要写了什么内容?
第1部分(1-2):引用孔子的话,引出“无言”这一 话题,引起下文的论述。
第2部分(3-6):提出问题。根据言意关系及文学 的特定要求,提出两个问题:一是意既不能完全达之以 言,文学却要求尽善尽美,“和自然逼真”,是否做得 到;二是假如言足以传情达意,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 的铢两悉称、丝毫不爽,是否有必要。
课后作业
1、列举一个体现“无言之美”的例子。 2、阅读朱光潜的文章,赏析作者的美学思想。
心旷神怡 ( yí ) 栩栩(xǔ )如生 谚语(yàn )
目不忍睹( dǔ )
信手拈来( niān)
词语解释
意蕴: 内在的意义;含义。 附丽: 附着,依附。 尽致: 详尽细致,达到极点。 心旷神怡: 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栩栩如生: 好像活的一样,形容生动、逼真。 闲情逸致: 闲适的情致。 有声有色: 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信手拈来: 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
深入探究
2、作者从音乐方面如何论证“无言之美”的?
举例论证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32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32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附丽
姑且
蛾眉
寂寥(liáo )
铢两悉称(chèn)
轻描淡写
栩栩如生( xǔ )
信手拈来( niān)
闲情逸致
颦( pín )
惟妙惟肖(xiào)
初读课文
阅读课文,按照“话题导入——提出问 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顺序划分文 章层次,并按课件中的提示写出相应的层意。
本文分为哪几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交响乐中爆发前的停顿,流行乐中的前奏和尾声, 都是无言之美。
断臂维纳斯,残缺的双臂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 间,这也是一种无言之美。
你同意“美术作品不能说谎”这一观点吗?
我同意。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艺术模仿自 然。”艺术就是现实世界的再现,它要“和自然逼真”, 所以“不能说谎”,它要按照自然本来的样子来表现,不 违背自然,要将对自然万物所生发的感情、感悟恰如其分 地表现出来。
对比
通过言和意的诸多不同之
论证 处的对比,有力地论证了“言
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
可以言达的”这一论点。
类比 将“以言达意”比作
“用虚线画实物”,说明言 和意的关系,指出言不可能 完全达意,只能近似。
本文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其相关概念有哪些?如何 理解它们的内涵?
无言之美 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通过对比,特别是 正反对比,形象鲜 明地突出论点
你还能举出一些其他表现“无言之美”的例子吗?
类型 图画
文学 音乐 雕刻
无言之美
水墨画讲究写意,讲究留白,留给欣赏者想象的 空间,体会无尽的美感。
辛弃疾在《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中说“而今 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不说愁绪有多深重, 只用一个“欲说还休”,读者就已领会。

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28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28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整体把握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 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整体把握
划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2):引出论题“无言”。 第二部分(3-12):分析“言”与 “意”的关系,并以各类艺术作品为例, 论证“无言之美”。 第三部分(13):水到渠成,归纳中 心论点。
合作探究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 生美的?
绘画的选择之美; 文学的含蓄之美; 音乐的无声之美; 雕刻的含蓄不流露之美。
合作探究
作者从绘画方面是如何论证“无言之美” 的?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举相片和图画在反映实物上的不同 表现的事例,并作对比,说明图画虽然 只表现了实物的一部分,并且这一部分 也未必和实物完全一致,不像相片那样 “和自然逼真”,但是图画所引起的美 感更浓厚,具体有力地证明了“言不尽 意”带来的“无言之美”。
合作探究
文章开头引述孔子和子贡的对话,有 什么作用?
①引出“无言”这一论题; ②吸引读者。
合作探究
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 面着手研究?
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合作探究
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绝不是完全可 以言达的。只能近似。
简而言之:“言不尽意”。
合作探究
“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 ,只能得其近似。”第3段这句话运用了 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拓展延伸
情。内容是单纯,却又是丰富的;内容 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 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 多。
合作探究
(4)《孤独之旅》:文章以鸭子下蛋 结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 空间,鸭下蛋了,杜小康就要回去了; 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 作者不出一言,促使我们在脑中构造图 景,这就是一种“无言之美”。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23张PPT)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23张PPT)
作的情趣。
【意蕴】所包含的意思。
学习本文之后,我懂得欣赏艺术作品不仅要关注有形有象的部分,而且要关注艺术的“无言”之处,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感受到艺
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 术家的匠心,感受到艺术的美好。
以无言之美指的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无言”中包含着无限深远的情绪意旨;
只能得其近似。 文章论述“无言”到底指什么,它又美在何处?以相片和图画、文学、音乐、雕塑等各类艺术作品为例,多角度、多层面分析,或举
【笼统】缺乏具体分析,不明确;
引出问题 言和意的关系
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寂寥( ) 缥缈( ) 心旷神怡( )
引出问题 言和意的关系 以无言之美指的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无言”中包含着无限深远的情绪意旨;
这是做到尽善尽美的条件;
例,或对比,论述了艺术作品的美更在于含蓄不露的道理。 整体感知文意,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
【笼统】缺乏具体分析,不明确;
学习本文之后,我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会和作者一样,善于发现各种艺术作品的共通之处,并用自己了解的艺术欣赏形式去理解新的
2.作者接下来以文学为例,他是如何论证以言达意的?
文学中的 以言达意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到“无言之美”。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4.作者在论述“文学不必完全尽意”时,采用了 什么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以相片和图画为例,具体说明文学创作需 要含蓄美感,化抽象为具体,便于读者理解和 接受。
5.作者是怎么从文学、音乐、雕塑三个方面来具 体论证“无言之美”的?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文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学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17张PPT).ppt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17张PPT).ppt
无言 之 美
学习目标
1.把握作者行文思路,认 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
2.学习文章举例论证的方 法,读懂议论文,理解议 论文,揣摩议论文中的精 彩论证方式并善于运用在 学习中。
3.细心体味“言与意的关 系” , 深入理解,体会“ 无言之美” , 提 高 审 美 修 养。
预习检测
意蕴(yì yùn) 附丽(fù lì) 姑且(gū qiě)
涕。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圈点勾画。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课文内容。 3.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
学习任务二:默读课文,梳理思路
1.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并绘出简 要的思维导图。
(1)学生阅读课文,自己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2)小组合作交流,限时2分钟。 (3)教师引导学生展示思维导图。
层次
蛾眉(é méi) 寂寥(jì liáo) 谚语(yàn yǔ)
心旷神怡(xīn kuàng shén yí)
轻描淡写(qīng miáo dàn xiě)
栩栩如生 (xǔ xǔ rú shēng)
目不忍睹(mù bù rěn dǔ) 信手拈来(xìn shǒu niān lái)
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 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
段落
内容
话题导入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得出结论
( )—( ) 由孔子与弟子的一段话,引出

”话题
( )-( ) 阐述( )与( )的关系,文学能 不能,要不要言尽其意。
7—12
列举( )( )( )( )实例,论证无言______
提示:(1)借助批注和阅读提示默读课文,圈点勾画,填写表格。 (2)小组合作互助完善表格,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20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20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15* 无言之美
学习目标
1. 把握文章核心概念,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 2.梳理文章论述思路,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
知识备查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年10月14日— 1986年3月6日),字孟实, 安徽 省桐城 (今安徽枞阳县麒麟镇岱
鳌村朱家老屋)人,现当代著名美 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 家。
什么论证方法?
照片
图画
对比
无言之美
精读细研
说一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将相片和图画进行对比分析的?其 作用是什么?
作者从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一是哪一个更“和自然逼真”, 二是哪一个引起的美感更浓厚。
通过对比,说明尽管相片能更逼真、完整地反映实物,而图 画只是选择性的、理想化的表现,但图画比相片所引起的美感更 浓厚,这就通过类比,说明了“言不必尽意”所带来的“无言之 美”。
精读细研
文学上的“无言之美”
意蕴之美
言不尽意, 也不必尽意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无言之美
精读细研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言不尽意,也不必尽意
精读细研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 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 不知心恨谁。
也言 不不 必尽 尽意 意,
本文通过文学、音乐、雕塑等各类具体的艺术作品为例, 分析了文学的言不必尽意,音乐的无声胜有声,以及雕刻的含 蓄不露等表现出来的“无言之美”,阐述了“说出来的越少,留 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这一美学观 点。
在作者看来,对一切的美术作品来说, 文字语言有其局限性,都只能尽量表现情绪 意旨,却不能完全传达。相反,用尽量简洁 精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意绪,含蓄而 不直露,留下空白,让读者发挥想象,去体 悟品味,会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美感 更浓厚,美的印象会更深刻。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37张PPT)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37张PPT)

本文以文学、音乐、雕塑等各类艺术作品为例 , 本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对高深、抽象的美学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引人入胜。
【能力提升】——类文阅读
但是惊心动魄之余,就继以心领神会,物我交融,不知不觉中把自己也提升到那同样伟大的境界。
分 析 了 言 不 必 尽 意 、 无 声 胜 有 声 、 含 蓄 不 露 等 所 表 人的谦虚可以说是取法于谷和水,它的外表虽是空旷柔弱,而它的内在力量却极刚健。
【解疑释难】
1.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无言”到底指什么,它又美 在何处。
(1)“无言”不仅仅指无法用言语形容,更指在表 现客观对象的美时,并不把肚子里的一切都说出来, 而是含蓄不露,留下空白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2) “无言”美在含而不露,给欣赏者留下想象、回味 的空间,使其产生真切、深刻的美感体验,收到 “言已尽而意无穷”“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7)中国有一句yàn yǔ( 谚语 )说:“金刚怒 目,不如菩萨低眉。”
(8)本来没有表现出诗人的情绪,然而玩味起来, 自觉有一种闲情逸致,令人xīn kuàng shén yí( 心旷神怡 )。
(9)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qīng miáo dàn xiě ( 轻描淡写 )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 前,xǔ xǔ rú shēng( 栩栩如生 )。
【 解 析 】A项,没有语病;B项,缺少主语,应去掉 “通过”或者“使”;C项,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宁可”应改为“与其”;D项,并列不恰当,“语 言”不是艺术作品,应删去“、语言”。
4.阅读下列材料,用一句话写出你从中获得的信息。 材料一:有关部门对不同人群进行测试,要求每人写出 “我虽然工作在风光旖旎的地方,却很寂寞,所以我要 跳槽”这句话。结果,写不出或写错“旖旎”两个字的 占了95%,“寂”字占54%,“寞”字占65%,“槽”字 占70%;书写潦草的约占70%。 材料二:上海的一份“汉字书写现状”调查显示,年轻 人写钢笔字不规范的占70%—80%。 材料三:北京的一份调查显示,41%的小学生汉字书写 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正确、端正、整洁 ”的要求。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36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5课《无言之美》课件(共36张PPT)
细看:条条筋肉根根毛孔都 暗示一种极苦痛的神情。
“美”于何处
图画 文学 音乐 雕刻
从“言及部分”的图画美中显示“无言之美”
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
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 ” 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
“美”于何处
关于“无言之美”作者最终得出了一个怎样的“公例”?
心 人 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泪 蹙 正如作者探讨文学作品时所举的例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恨 卷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痕 蛾 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谁 珠 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湿 眉 换句话说,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 帘 简要说说文本的论证思路吗?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 细看:条条筋肉根根毛孔都暗示一种极苦痛的神情。
铢两悉称: 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
目不忍睹: 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惟妙惟肖: 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 瞬息万变: 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
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由题生思
无 言 何为“无言”




“美”于何处

精读释疑
何为“无言”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 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
没有
说出
诗人 江 “
心绪 上 曲
, 数终
一种 峰 人
凄凉 惜别 的神
青不 。见 ”,
情自
然流
露于
言外
言不
尽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2.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 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 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 条件,文学还能达到美吗?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 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 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 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 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 不能,而也不必”,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 有意旨也能达到美。
15.无言之美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配套课件
学习目标
1.能够把握文章内容及论证思路。 2.学会论证方法。 3.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提升的审美素养。
新课导入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走近作者
【朱光潜】(1897— 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 论家,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 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 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 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
你能简要说说文本的论证思路吗?说说作者 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①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 的话题,并点明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
②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用以言达意的文学 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 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需全然用言表意,即 说明有无言之美。
③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 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 话剧的静态之美,雕刻的含蓄不流露之美来论证。
品味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 “无言之美”的例子。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因为 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有 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如《孤独之旅》,文章结尾仅以鸭子下蛋结 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鸭下 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许要抒发 自己长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而像是以千 言万言促使着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是一种 “无言之美”。
文本探究
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
“无言之美”的感受。
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意 境却是极其宽广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一 切宽阔宏伟之景,一切悲凉之意,给人以悲凉雄壮 的美感。
然而,要描写出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 恐怕树万言都是难以说尽的,这不是意味着作者将 它们寓于无言之中了吗?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深蕴的 “无言之美”。
板书设计
绘画的选择之美
文学的意蕴之美

音乐的无声之美


话剧的静态之美

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
人教版九年级·下
15 无言之美
新知积累·基础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唯妙唯肖,都要费
许多笔墨。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 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譬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方 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 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diān。”四十字把乡村 风景写得多么真切!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譬• ( pì )如 狗吠• ( fèi ) 桑树diān( 颠 )
整体感知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 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 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 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 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明确:“言不尽意”。
细读感悟 1.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作者从哪些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主 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作者一共从五种艺术入手,运用举例论证的 方法证明了“无言”也能产生美。 •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 比,以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 •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 •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 •从戏剧中“静”的表现来突出无言之美; •从雕刻艺术的低眉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新知积累·基础练
2.[2018•南充]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A ) 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要想到雪。 ④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比我的文字直截了当,美丽 得多? ⑤“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 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⑥“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这冬宵三友,会合在一 道,在撩逗酒姑娘了。 A.③①⑥②⑤④ B.③⑤②⑥①④ C.③⑥①②⑤④ D.③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唯妙唯肖,都要费
许多笔墨。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 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譬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方 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 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diān。”四十字把乡村 风景写得多么真切! (4)把文段中的画线句改为陈述句。 _四__十__字__把__乡__村__风__景__写__得__很__真__切__。______
新知积累·基础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唯妙唯肖,都要费
许多笔墨。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 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譬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方 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 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diān。”四十字把乡村 风景写得多么真切!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唯__妙__唯__肖___”,这个词语的正 确写法是“__惟__妙__惟__肖___”。
新知积累·基础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唯妙唯肖,都要费
许多笔墨。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 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譬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方 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 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diān。”四十字把乡村 风景写得多么真切! (3)“栩栩如生”中“栩栩”的意思是__形__容__活__泼__生__动__的__样__子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