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法律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的和背景为了提高幼儿教育从业人员对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确保幼儿教育工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特制定本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内容与目标1.学习《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的背景和意义,了解国家对幼儿教育的政策导向。
2.熟悉中国幼儿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了解幼儿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和要求,并能正确解读。
3.理解幼儿教育的监管机构和职责,掌握幼儿教育政策执行的实施路径和程序。
4.分析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对幼儿教育工作的影响,了解其指导作用和应用前景。
三、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1.教学方法:–授课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案例分析,系统阐述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关键问题和实践案例。
–案例分析: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分析真实案例,结合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提出合理化解方案。
2.评估方式:–平时表现评估:考察学生上课参与及思考表达能力。
–作业评估:布置相关作业,以检测学生对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期末考试:组织学生进行闭卷考试,考察全面掌握和运用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1.教学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幻灯片教材:提供课程教学所需的知识点和案例。
–多媒体设备:包括电脑、投影仪等用于展示教学资源。
–实际案例资料和文献资料:用于讲解案例和深入学习。
2.参考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幼儿教育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教育督导规定》–《托儿所和托儿所教育质量评估管理办法》五、课程安排与进度对于本课程的具体安排和进度,将根据实际情况另行制定,并在授课前向学生进行详细介绍。
六、教学团队和学生权益保障1.教学团队由资深教育专家和相关法律法规专业人员组成,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2.学生权益保障:–学习平台和环境的提供。
–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差异和学习需求。
《认识实习》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认识实习》课程教学大纲(本科)《认识实习》课程教学大纲(本科)导言:《认识实习》是一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实习经验的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对实习活动及其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充分认识并充实自己在实习活动中的所学所思所得,提高个人职业素养与技能,加强将学问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同时,本课程将为学生未来的实习活动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第一章:课程概述1.1 课程背景和目的1.2 课程内容和要求1.3 课程学时和学分安排1.4 学习方法和评价方式1.5 教材和参考书目第二章:实习基础知识2.1 实习的定义和特点2.2 实习的分类和类型2.3 实习的目的和意义2.4 实习的法律法规和规范第三章:实习前的准备工作3.1 实习机会的获取途径3.2 实习机构的选择和申请3.3 实习前的资料准备和心态调整3.4 实习前的安全和保障问题第四章:实习中的基本技能4.1 实习生的角色和职责4.2 实习中的沟通和协作技巧4.3 实习任务的分解和执行4.4 实习中的时间管理和工作计划4.5 实习中的问题解决与决策能力第五章:实习经验的总结与反思5.1 实习日志的书写和管理5.2 实习经验的总结与归纳5.3 实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5.4 实习后的个人成长和职业规划第六章:实习报告的撰写和展示6.1 实习报告的结构和要求6.2 实习报告的写作步骤和技巧6.3 实习报告的展示和交流第七章:实习辅导与支持7.1 实习指导老师的角色和职责7.2 实习指导老师的沟通和指导技巧7.3 实习指导老师的心理辅导与支持措施结语: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实习知识和技能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从实习中受益,并为实习活动成功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获得更全面的实习经验,提高实习活动的质量与效果,从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实习活动,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个人能力,增强对职业发展的认识和规划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充分了解实习的角色和职责,掌握实习中的沟通和协作技巧,学会有效地分解和执行实习任务,掌握时间管理和工作计划的技能,提升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大纲
《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信息安全课程教学大纲目的和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能够识别和评估信息系统中的潜在威胁,并掌握保护信息系统的基本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提高对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的认识,并具备应对信息安全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信息安全基础1. 信息安全概述- 信息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 信息安全的基本原则和目标2. 威胁和风险- 威胁和攻击类型- 风险评估和管理3. 密码学基础- 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数字签名和认证4. 计算机网络安全- 网络攻击和防御技术- 网络安全架构第二部分:信息系统安全1. 操作系统安全- 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 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2. 数据库安全- 数据库的安全性要求- 数据库安全保护措施3. Web应用程序安全- 常见的Web安全漏洞- Web应用程序的安全性测试4. 移动设备安全- 移动设备的安全风险- 移动设备安全措施第三部分:信息安全管理1. 信息安全政策和标准- 信息安全政策和流程- 信息安全标准和合规性2. 安全培训和意识- 员工信息安全培训- 安全意识提升活动3. 事件响应和恢复- 安全事件的响应流程- 紧急响应和恢复计划4. 法律和伦理问题- 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伦理和道德问题评估方式:- 作业和项目(30%)- 期末考试(70%)教学资源:- 课本:《信息安全概论》- 网络资源:相关的文献和案例分析备注:本课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标。
《网络安全》教学大纲(计算机科学)
《网络安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4300131 课程总学时: 48 ,理论学时:24 ,实践(实验)学时:24 课程学分:2开课学期: 7 适用专业:计算机技科学与技术一、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并为学生进一步从事网络安全工作,做好知识准备;使学生掌握网络安全及其防范技术的基本方法,并能自觉运用安全管理的技术与规范;使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标准和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网络系统的安全。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网络方向学科专业课。
主要讲述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技术及其方法。
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的环境安全、软件安全、数据加密技术、网络安全与防火墙技术、计算机病毒的诊断与消除等。
三、预修课程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先学习计算机文化、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原理等课程。
四、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48学时,其中课堂讲授24学时,实验教学24学时。
课堂讲授内容与学五、讲授内容第一章网络安全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网络安全研究的体系、研究网络安全的必要性、研究网络安全社会意义以及目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相关法规。
如何评价一个系统或者应用软件的安全等级。
教学难点和重点:重点是网络安全相关的基本概念,网络安全研究的体系结构以及配置实验环境。
难点是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教学内容:第一节网络安全基础知识1 网络安全的定义2 网络安全的特征3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第二节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因素1 协议安全问题2 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漏洞3 安全管理问题4 黑客攻击5 网络犯罪第三节常用的防范措施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2 采用访问控制3 数据加密措施4 数据备份与恢复第四节网络安全策略1 我国评价标准2 国际评价标准第五节环境配置1 安装VMware虚拟机2 配置VMware虚拟机3 Sniffer工具的介绍和使用第二章远程攻击的一般步骤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掌握网络攻击的过程及其分类。
理解本地入侵和远程入侵的区别。
《大学生创业法律实务》课程教学大纲200707
大学生创业法律实务Students Venture Legal Practice课程代码:课程类别:通识教育课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学时数:32学时(理论学时:28 实验学时:0 课外学时:4)学分数:2要求先修课程:无执笔人:叶虹一、课程性质与地位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需要及严峻的就业形势,促使大学生创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鼓励大学生创业不仅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而且通过创业能够带动就业,大大缓解就业压力。
在法治社会中,创业活动离不开法治环境的保障,创业者不仅要具备经济、管理等知识,更需要创业者具备依法创业的素质、能力,因此法律素质的培养是创业教育的应有之义。
创业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主要侧重从经济角度教给学生创业知识,较少注意甚至忽视创业法律素质问题,这远远不能符合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需要。
本课程属于创业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系一门以创业相关法律问题为研究对象,注重创业法律实务能力培养的应用型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法律素质能力,切实提高大学生依法创业的意识,降低创业法律风险,为大学生成功创业提供保障。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以创业的主要形式——创办企业活动的逻辑过程为主线,全程展现创业活动的关键步骤和主要细节,结合实例讲解创业相关法律问题,引导初次创业的大学生了解整个依法创业过程,使其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依法创业的实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和熟悉创业相关法律基础知识,掌握企业创办和经营过程中的主要法律流程,初步了解应对创业相关法律纠纷的途径、方法。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章:创业与法律的关系。
1、依法创业的重要性;2、创业相关法律法规;3、大学生创业中常见的法律问题;4、大学生创业法律素质的培养。
要求学生理解依法创业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强化依法创业意识,并对与创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有一初步的了解。
第二章:企业创办的法律实务。
1、如何确立创业的形式;2、如何获得初始资本(风险投资);3、企业创办的流程;4、企业章程的拟定;5、创业的其他途径。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全文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全文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全文引言: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信息化的社会,我国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标准的核心要点,通过多角度的解读,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标准概述(1)课程性质和地位《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是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这一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思维方法。
(2)课程目标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形成科学的信息技术观念,具备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交流和信息应用的基本能力。
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适应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应用。
二、课程内容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课程内容。
(1)信息道德与法律法规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众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道德和法律问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了解信息安全、个人隐私等方面的道德和法律法规,以形成正确的信息伦理观念和法律意识。
(2)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学生需要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了解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3)信息处理与表达信息技术的核心在于信息的处理与表达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有效地收集、选择、分析和整理信息,同时还要培养信息展示的能力,比如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信息展示。
(4)信息技术工具学生需要学会使用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多媒体设计和编辑软件等,以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5)信息技术与创新思维信息技术与创新思维是紧密结合的。
学生需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能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6)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资源变得丰富且广泛可及。
《竞争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竞争法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竞争法学是临夏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法学专业本科的自开课。
本课程3个学分,课内学时54,面授及网上教学18课时,开设一学期。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对竞争法的发展概况有个全面了解,并明确竞争法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理论体系;掌握竞争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二、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目的主要使学员了解竞争法的有关概念、相关理论、历史沿革,重点掌握11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培养学员们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
重点掌握以下内容:1、了解竞争法的立法背景、各国概况、宗旨、适用范围、历史沿革等;2、重点掌握6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构成要件、法律责任等;3、重点掌握5种限制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构成要件、法律责任等;三、教学建议1、教学组织形式:以学员自主学习为主,结合必要的面授。
2、教学方法和手段:(1)尽量多地运用案例教学方法,选择典型和新颖的案例供学员分析、讨论,培养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应组织学员进行小组学习,通过小组学习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加深理解。
(3)面授辅导由于课时有限,应主要讲解重点、难点问题,解答学员的疑问。
四、教学层次本课程在理论知识和考核内容上,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提出教学要求。
第二部分教学方案一、教材1、文字教材:文字教材为《竞争法学》(孙虹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它是学员学习主要用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
2、网上教学:本课程网络教学内容在宁波电大主页 “网上课堂”上公布,包括学习主要内容、相关法律法规、本课程的最新动态信息、案例、作业指导、答疑等,责任教师根据本课程的进度情况,设计与维护本课程的“网上课堂”,使学生能够不受时空限制自主地进行学习。
3、视频课件:宁波电大责任教师自制的视频课件,主要依据文字教材讲解本课程主要内容,同时为学员讲解课程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
《创业基础(第2版数字教材版)》教学大纲
《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表1 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创业基础》是遵循国家教育部关于“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教高厅[2012]4号)而开设的全校通识教育课程。
本课程旨在“传授创新知识、塑造创业精神、培育创业能力”。
通过开展创业教育教学课程,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及全面发展。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创业活动相关的原理和理论。
主要包括:创业者与创业活动、创业机会与识别、商业模式构建、创业资源管理与创业融资、创业企业建立与发展管理等系统知识体系。
使学生系统掌握创业相关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对创业活动及管理的理论认识,增强学生创业意愿和能力,并为参与创业竞赛项目,以及实施创业活动提供知识基础。
同时,本课程还强调塑造创业精神,培育创业能力。
即使学生毕业后不直接创业,也可以运用创业相关的意识、精神和方法更好地从事本职工作;运用所学创业管理理论与实务,为其他创业者提供帮助,支持其他创业者从事创业活动及管理。
"Foundations of Entrepreneurship" is a school-wide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 that is adapted to the "Basic Requirements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General Undergraduate Schools"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12] No. 4)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is "toimpart innovative knowledge, shap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and cultivate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By carrying ou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teaching courses,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basic theories of entrepreneurship, be familiar with the basic processes and methods of entrepreneurship, understand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related policies of entrepreneurship, stimulat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awareness, and improve student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promot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employment and overall development.Through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principles and theories related to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It mainly includes: entrepreneurial and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 and identification, business model construction, entrepreneurial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entrepreneurial financing, entrepreneurial enterpris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management and other systematic knowledge systems. To enable students to systematically master basic knowledge related to entrepreneurship, improve students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and management, enhanc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willingness and ability, and provide a knowledge base for participating in entrepreneurial competition projects and implementing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At the same time, this course also emphasizes shaping entrepreneurship and fostering entrepreneurship. Even if students do not start a business directly after graduation, they can use the awareness, spirit and methods of entrepreneurship to better engage in their own work; use the business management theories and practices learned to provide assistance to other entrepreneurs and support other entrepreneurs in engaging in entrepreneurial activities management.三、课程目标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关系表2 课程目标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关系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一)创业与人生发展(3学时)1.主要内容:(1)理解创业;(2)创业精神;(3)创业思维2.核心问题:(1)创业的内涵与外延;(2)创业的构成要素;(3)创业精神的含义;(4)效果逻辑与因果逻辑;(5)效果逻辑下的创业行动。
《法律诊所》教学大纲
《法律诊所》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法律诊所课程类别:实践教学课程学分:X学分总学时:X学时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一)课程性质法律诊所是一门将法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课程,通过模拟真实的法律案件处理过程,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课程目的1、培养学生的法律实务操作能力,包括案件的接待、调查、分析、法律文书的撰写、谈判、诉讼等各个环节。
2、增强学生对法律职业伦理和社会责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3、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解决现实中的法律问题。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课程任务1、让学生了解法律实务的基本流程和操作规范。
2、指导学生掌握法律实务中常用的技能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能够对法律问题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4、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其能够在实践中熟练运用法律知识和技能。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一)知识要求1、学生应掌握扎实的法学基础知识,包括宪法、民法、刑法、商法、经济法、诉讼法等各个部门法的基本理论和法律规定。
2、了解法律实务中的常用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熟悉相关的法律政策和司法实践。
(二)能力要求1、具备较强的法律文书撰写能力,能够准确、规范地撰写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法律意见书等各类法律文书。
2、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谈判技巧,能够与当事人、证人、对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商。
3、具备较强的调查取证能力,能够运用合法的手段收集、整理和分析案件相关的证据。
4、具备较强的案件分析和判断能力,能够准确把握案件的关键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素质要求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遵守法律职业伦理规范,保守当事人的秘密。
2、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能够维护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3、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意识,能够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案件的处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专利权的限制
11、专利侵权和专利保护
『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专利权的权利内容与限制以及法律对其保护的相关问题。
『难点』
本章难点是理解专利法排除的客体对象。
第四章商标权法律制度
『知识点』
本章主要介绍商标的概念、种类、作用;然后说明如何注册商标;接着讨论商标的使用管理;最后分析如何对商标权进行保护。
『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把握信息法的概念、地位以及与信息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
难点主要是信息法律与信息政策的区别与联系。
第二章从知识产权到信息产权
『知识点』
本章首先介绍知识产权的范围、特征和知识产权法的概念,然后分析信息产权产生的背景和意义,最后从信息产品产权制度的设计角度出发,对信息产权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
『关键知识』
1、著作权的客体:受著作权保护客体的条件;作品的类别及含义
2、著作权的主体:原始主体;继受主体
3、著作权的内容及限制:著作权中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著作权的保护期限;著作权的限制
4、邻接权:邻接权的内涵;出版者、表演者、音像制作者、广播组织的权利与义务
5、著作权的利用与管理:著作权的转让;著作权的使用许可;著作权的管理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知识产权、信息产权、信息权利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了解信息产权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意义,掌握知识产权的范围和特征。
『关键知识』
1、知识产权的范围
2、知识产权的特征
3、知识产权法的概念
4、信息产权产生的背景
5、信息产权产生的意义
6、信息产品的特性及其产权制度的没计
7、信息产权的定义
『关键知识』
1、专利权客体的种类: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2、专利法排除的客体对象
3、专利权的主体:发明人、设计人;职务发明创造所属单位;非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设计人;外国人或外国企业;委托发明创造;合作发明创造
4、专利的授权条件
5、专利申请原则
6、专利申请的文件
7、专利申请的审批
8、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
『关键知识』
1、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概念:个人信息、个人数据和个人隐私
2、隐私权的概念、核心内容
3、个人信息保护的意义
4、个人信息保护的方式
5、个人信息保护的原则
6、他人权利对商业秘密权的限制
7、我国对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隐私权的概念,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意义和方式。
『难点』
本章难点是理解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意义。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信息技术标准化的相关概念,了解国内外信息技术标准化的现状,掌握信息技术标准化涉及的范围,把握信息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了解违反信息技术标准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关键知识』
1、信息技术标准及信息技术标准化的概念
2、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原则
3、信息技术产品和相关服务的标准化组织或机构
二、课程学习目标
本课程主要是对国内外现有的各种信息法律法规的学习和了解,要求学生能够了解信息法研究领域的现状,掌握信息法律法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树立法律意识,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信息法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对信息法的理论和实践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第十八章信息系统安全法律规范
『难点』
本章难点是理解各商业秘密与国家秘密、工作秘密以及专利等相邻概念之间的区别。
第十七章个人信息安全法律规范
『知识点』
本章主要介绍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概念,哪些个人信息信息应该保密?对需要保密的个人信息应该如何保护?法律上都有哪些规定?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个人信息、个人数据、隐私的概念和相互关系,理解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意义,掌握个人信息保护方式及原则,把握我国对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现状。
4、信息技术标准的分级
『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信息技术标准化的概念以及信息技术标准的分级。
第十一章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知识点』
本章主要介绍信息公开制度的概念、为什么要进行信息公开?哪些信息应该公开?信息公开的原则以及我国对信息公开的规定。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信息公开制度的概念,理解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意义和原则,了解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实践的进程,掌握《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了解信息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重点把握信息法的概念、地位以及与信息政策的区别与联系;初步理解信息法与宪法、民法、经济法和行政法等相关部门法的关系;理解构成信息法律关系要素的主体、权利与义务以及客体的含义;了解信息立法的含义、基本原则、体系的建构以及我国信息立法的发展状况。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的概念、保护对象、使用范围、侵权责任等,掌握计算机软件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和实施方式,了解我国对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现状。
『关键知识』
1、计算机软件的著作权保护:软件著作权保护的客体与主体、权利及限制、许可使用和转让以及存在的问题
2、计算机软件的专利权保护:专利保护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著作权法律制度
『知识点』
本章主要介绍著作权的主体及客体、著作权的内容及限制、著作权的邻接权、著作权的利用与管理,以及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受著作权保护客体的条件和作品的类别及含义;理解对著作权的原始主体、继受主体的含义以及特殊作品的著作权的归属;重点把握著作权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内容及其限制;了解各类著作权邻接的内涵以及邻接权人的权利义务;初步了解著作权转让和许可使用的含义以及著作权行政管理与集体管理的性质;对著作权的侵权行为和侵权责任有初步的认识。
5、我国《保密法》的特点
6、我国《保密法》的保护制度
7、侵犯国家的基本犯罪类型
『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构成国家秘密的基本要素,侵犯国家秘密的基本犯罪类型。
『难点』
本章难点是理解各种侵犯国家秘密的基本犯罪类型的客体、客观方面、主体和主观方面的异同。
第十六章组织体信息安全法律规范
『知识点』
本章主要介绍商业秘密的概念与法律特征,商业秘密与相邻概念的比较,商业秘密权及其限制,商业秘密的获取与侵犯,商业秘密的自我保护。
模块四:信息服务篇
首先讨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接着对政府性公共信息服务和社会性公共信息服务以及商业信息服务的法律规范进行阐述。
模块五:信息安全篇
对涉及国家、组织体、个人三个层面的信息安全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也对信息系统安全法律规范和危害信息系统安全的计算机犯罪展开了论述。
第一章绪论
『知识点』
本章主要讲授信息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信息法的概念;信息法与相关部门法的关系;信息法律关系的主体、权利与义务以及客体的含义;信息立法的含义、基本原则、体系的建构以及我国信息立法的发展状况。
《信息法律法规》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经济信息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
适用层次:高起专
适用教育形式:网络教育/成人教育
考核形式:考试
所属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简介
《信息法律法规》是经济信息管理与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一门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网络的日益普及,带来的社会问题和法律纠纷越来越多,用法制手段来管理信息产业的发展、规范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是世界范围的大趋势。本课程主要介绍国内外现有的关于信息领域的各种法律法规和政策,反映信息法制建设研究和应用实践的最新成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信息法研究领域的现状,掌握信息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树立信息法律法规意识,从而在今后从事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信息传播服务等实际工作中加以遵守和运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能正确理解国家秘密的含义、范围及其构成要素,了解国家秘密的密级及保护期限、泄密的危害性和侵犯国家秘密的基本犯罪类型,熟知我国经典法律规范、虚拟环境下我国相关立法对国家信息安全的保护。
『关键知识』
1、国家秘密的概念、构成要素
2、国家秘密的密级及保密期限
3、泄露国家秘密的危害性
4、我国保守国家秘密的相关法律法规
6、著作权的保护:著作权的侵权行为;著作权的侵权责任;著作权纠纷的处理
『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著作权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内容及限制。
『难点』
本章难点是理解著作权的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的特点与情形,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区别与联系。
第八章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
『知识点』
本章主要介绍软件著作权保护的客体与主体、保护的权利及限制、软件著作权的许可使用和转让、软件著作权侵权及其法律责任等,以及计算机软件的专利保护和其他法律保护。
4、商标注册:商标注册的法定条件;注册申请的主体;申请的原则与程序
5、商标权的使用管理:注册商标使用管理;未注册商标使用管理
6、商标权及其保护:商标权的内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商标权的权利内容以及法律对其保护的相关问题。
『难点』
本章难点是理解注册商标的法定条件以及法律规定的商标侵权行为。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商业秘密的概念、范围和法律特征等;了解商业秘密与国家秘密、工作秘密以及专利等相邻概念之间的不同之处;在认识商业秘密权利主体和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把握他人权利和公共利益对商业秘密权的限制;了解商业秘密的消灭与损失的各种情形,掌握侵犯商业秘密的四种行为;重点掌握商业秘密自我保护的各类措施。
『关键知识』
1、商业秘密的概念
2、商业秘密的法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