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5.2 凝聚价值追求 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和法治上册《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和法治上册《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1.小组讨论:“双百”人物的梢神品质为什么能打动我们?
小组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而发展,引领社会全 面进步。
(三)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你觉得重庆对斑马线手势语的规定好不好?请给出理由。(肯定或否定 都可以,言之有理即可)
小组回答1:我们所认为的规定斑马线手势语好,其实就是价值。即 人们通常所说的意义。某事、某物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就是有意义, 有价值的: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就是没有意义的。价值的大小,说 到底就是满足我们需要的程度的大小,在价值评价和实践中,人们逐 渐形成了关于各种价值的一些看法,从而形成一定的价值观。
二、构筑中国价值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1•材料展示:
重庆规定了四种斑勺线手势语.第一个是“停止”手势:先伸岀左手 做停下手势,随后变成点赞。第二个是“点赞通过”手势:司机先竖 起大拇指,随后食指和中指向下前后摆动,做出类似“请走”的手势, 示意行人可以通行:第三个是“点赞、挥手”手势,意思是谢谢您的 文明礼让:第四个是“左手比划出八”的手势,放在下巴下,表示 “互安全,齐微笑”•
板 书 设 计
r[民族情神对民族的意义
民族精神的含义、核心 高扬民族精神< 民庶精神的力量或作用 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
1传承和弘扬民鎂精神做法 凝聚价值追求S尸士比且山出亦
〔文化最深层内核是价值观
(形成 构筑中国价值彳-丄厶、、/垃、“出勿,内容 社会主乂核心价值观j意义
11培育和践行
教 学 反 思
(二)中华民族粘神的内涵与品榕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材,5.2《凝聚价值追求》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践行可能还有一定的模糊认识。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道德和法律问题,但对于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可能还不够明确。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重要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和讨论。

2.准备一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计划,供学生在课堂上参考和制定。

3.准备一份课后作业,用于巩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运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片,如爱心、诚信、公正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价值观的含义和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案例,如爱心助人、诚信考试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教案及学案】人教版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第二框凝聚价值追求

【教案及学案】人教版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第二框凝聚价值追求

人教版九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第二框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框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二框,是本课的落脚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高扬民族精神构筑中国价值,这无论是在全册书还是在整个第五课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使学生打牢中华文化底色,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九年级学生对中华文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一般仅停留在认知、记忆层面,对文化的具体内涵和意义理解较浅。

通过学习,使学生自觉重视中华文化的价值,重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认同与自信。

三、设计理念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

围绕“什么是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构筑生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弘扬民族精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主题三个方面展开,具体通过“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合作探究、交流共享→收获积累、练习巩固”三个环节展开教学。

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达到触类旁通学以致用的效果。

四、教学目标依据:《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学生具体实际制定如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和品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2)懂得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3)知道如何高扬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过程与方法借助多媒体教学,恰当运用小组讨论、自主学习、情境创设、理性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

用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教学重难点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如下重难点。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5.2 凝聚价值共识 教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5.2 凝聚价值共识 教案
思考:“双百”人物的精神品质为什么能打动我们?
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意义)
(注意:此处总结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活动三:P72探究与分享
思考:结合几位同学的观点,你认为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结: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体起立
回顾上节重点内容。
合作交流明确框架结构揭示的内容。
课题
5.2凝聚价值追求
备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型
学生出勤记录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中华民族精神所蕴含的强大精神动力,梳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高扬民族精神,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能力目标
学会理性爱国,以实际行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面对多样的价值观念,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勇于并善于同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良现象作斗争。
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自主学习(预习)新课学习本节小结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
新课导入
自主学习(预习)
新课学习
第一目
高扬民族精神
第二目
构筑中国价值
“上课…..”
复习上节重点内容。
完成框架导学。
(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厘清两个知识点——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我们要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同时构筑中国价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业布置
导学案能力提升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凝聚价值追求》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五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进而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自觉践行。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表和论述,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解不深,对其在个人、社会和国家层面的意义认识不足。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生动、贴近生活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提高道德素养。

3.引导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己的行为,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

四. 教学重难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在个人、社会和国家层面的重要性。

2.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贴近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高实践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提问、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图表、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教学活动方案,确定教学流程。

3.准备课件,制作多媒体教学素材。

5.2 凝聚价值追求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5.2 凝聚价值追求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凝聚价值追求【课题与课时】课题: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二框《凝聚价值追求》。

课时:2课时【课标要求】1、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知道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

2、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通过探究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评价任务】1、完成学习任务一(指向目标1)2、完成学习任务二(指向目标2)【学习过程】环节一、自主感悟2018年1月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王泽山院士是我国著名火炸药学家,被称为“火炸药大王”,他是我国发射装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人,是火炸药资源化治理军民融合道路的开拓者,更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更新换代作出了实实在在的杰出贡献。

“王泽山为我国武器装备和火炸药产品更新换代作出了实实在在的杰出贡献”说明了什么?环节二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高扬民族精神(指向目标1)探究1: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魄”“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探究2:民族精神的内涵阅读教材第67页“探究与分享”。

请将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如成语名言、人物典故等)填入下图。

探究3: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1.阅读教材第68页“探究与分享”。

2.这些精神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它们对当代中国具有什么样的精神价值?探究4:民族精神的意义1.阅读教材第69页“探究与分享”。

2.(1)中国女排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逆袭成功,对你有怎样的思想触动?(2)如果女排姑娘在赛场上失利了,女排精神还存在吗?探究5: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学习任务二:构筑中国价值(指向目标2)探究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1.阅读教材第70页“阅读感悟”。

5.2 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

5.2 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

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丰
富内涵和重要意义。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不竭精神动力,我们要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
板书
精神,同时构筑中国价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
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及重要性
高扬民族精神
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③在平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
创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
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作为中国人,我们共
同的价值追求是什么?
子议题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作用是什
么?
向学生展示伟大 民族精神所发挥 的重要作用,引 出如何传承和弘 扬民族精神的话 题
落实。
②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
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
人。
③捡起掉在地上的国旗,避免被人踩踏;
④遵纪守法,不闯红灯。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பைடு நூலகம்
1、下列诗句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有


①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②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③无限伤心家国恨,长歌慷慨莫徘徊
凝聚价值追求
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
构筑中国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
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3) 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
牢固精神纽带。
(4) 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

《凝聚价值追求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凝聚价值追求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凝聚价值追求》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价值追求,以及为什么重要;2.掌握如何凝聚个人的价值观念,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3.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尽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二、导学内容1. 什么是价值追求价值追求是指个体在生活中通过不息思考、选择和行动,寻找并实现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崇奉和追求,这些崇奉和追求构成了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和方向。

2. 价值追求的重要性价值追求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它不仅能够激励我们前行,还能够指引我们在迷茫时找到方向。

通过价值追求,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塑造自己,并且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

3. 如何凝聚个人的价值观念a. 深入思考:反思自己的生活和选择,找出自己真正重视的东西;b. 明确目标:设定明确的遥大目标和短期目标,以此来指引自己的行动;c. 坚定信念: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轻易放弃;d. 实践行动:将自己的价值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不懈尽力来实现自己的追求。

4. 如何将个人的价值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a. 制定计划:根据自己的追求,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步骤;b. 英勇尝试:敢于尝试新事物,英勇面对失败和挫折;c. 不息进修:不息进修新知识和技能,不息提升自己的能力;d. 坚持尽力:坚持不懈地尽力,不轻言放弃,坚守自己的初心。

三、导学方法1. 讲解教学: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价值追求的观点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崇奉和追求;2.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追求,互相交流进修;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成功人士是如何将自己的价值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的;4.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各种情境下如何凝聚个人的价值观念并实现目标。

四、导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应该能够深刻理解什么是价值追求,为什么重要,以及如何凝聚个人的价值观念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同时,学生也应该能够培养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尽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5.2 凝聚价值追求 学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5.2 凝聚价值追求 学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5.2 凝聚价值追求讲学案班别:组别:姓名:评价:课标要求:1.张扬民族精神,具有强烈的中华民族自豪感。

2.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

3.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领悟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1政治认同:通过小组合作掌握民族精神的内涵、重要性及如何弘扬民族精神;认同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2.道德修养: 弘扬民族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责任意识:用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怎样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初读本框内容,标注出重点问题及答案。

2、探究案先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答案在书上能找到的就勾画,找不到完整答案的,就要动笔写在本卷空白处。

请同学们于课前认真阅读课本P66-73内容,完成下列问题的解答,并在课本上做标记。

一、高扬民族精神1.为什么要高扬民族精神?(4分)P67-69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中国人民的精神有哪些?(5分)P673.爱国主义的重要性?(1分)本质?(3分)P674.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3分)P685.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4分)P69二、构筑中国价值4.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分)P70-7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12分)P716.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阅读教材P66“运用你的经验”,说说在你看过的文艺作品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体现“中国脊梁”的人物或故事有哪些?:高扬民族精神环节一:1.材料一:“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逆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一方有难,八方驰援:84岁的钟南山没有犹豫前往武汉;全国各地一支支医疗队伍义无反顾奔赴“战场”;成千上万的劳动者齐心协力,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建成雷神山、火神山医院。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2《凝聚价值追求》示范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2《凝聚价值追求》示范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2《凝聚价值追求》示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凝聚价值追求”,主要围绕我国的核心价值观进行教学。

教材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道德和法律基础,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解其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意义。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导入和巩固环节。

2.准备讨论题目,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3.准备教学PPT,用于展示教材内容和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反映了我国的哪些价值观?为什么我们要积极践行这些价值观?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教材中的理论内容,简要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同时,结合案例材料,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话题。

讨论题目可包括:如何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你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成长有哪些影响?4.巩固(5分钟)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5.2《凝聚价值追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凝聚价值追求》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五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认知,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还存在一些困惑和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基本内容。

2.难点:如何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凝聚价值追求》的教材。

2.案例材料: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包括文字、图片等。

3.投影仪:准备好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材料和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社会现象,如公共场所乱扔垃圾、考试作弊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凝聚价值追求。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5.2凝聚价值追求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

5.2凝聚价值追求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网络音视频资源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设置活动:他是谁?
1.展示谭嗣同、袁隆平、桂海潮的身份词条
2.提问:他们身上有什么共同点?
1.认真阅读有关材料。
2.思考教师问题,并积极举手发言。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3.爱国主义:列举屈原、文天祥、邓小平、陈祥榕等从古至今为国献身的伟大人物。
提问:“爱国”仅指的是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吗?
4.展示秦始皇统一六国等、中国维和部队、王进喜——铁人精神、钱学森等人的典型案例分别介绍其中体现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5.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民族精神的内涵及中国人民的特点
6.提问:古往今来,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这体现了民族精神具有什么特点?
7.自学提升
内容:阅读教材68页探究与分享,总结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提示:主要分为四个时期。
拓展:从中国共产党建设和发展的历程中,感悟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3.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担当精神和参与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民族精神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展示同学们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看法。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凝聚价值追求》赛课导学案_2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凝聚价值追求》赛课导学案_2
本课价值:本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知道随 时代的发展民族精神有了新的表现,理解民族精神的重要性,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 弘扬者和培育者。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作用;认 识民族精神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
能力目标:理解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用实 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
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特点,体会其伟大作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九年级同学面对各种文化侵蚀,很难把握住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加 强青少年的道德修养,提升青少年的思想素质,都需要从民族精神中吸取有益的精 华,这样对于培养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基本观念:本课的设计主要是要帮助学生知道民族精神的内涵、重要性、在不 同时期民族精神有着不同的内容,帮助学生成长为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和培育者。
教学与活动策略:本节课的教学运用了情境教学和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四个教学环节:合作探究——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小组竞赛——民族精神知
班级分为六人
学生直接参与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哪些不同的内容。 一小组,通过知识抢 竞争既活跃课堂气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答每个时期所形成 氛,又让学生在潜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的民族精神,。 移默化中加深对民
③改革开放时期
族精神的理解。
教师归纳: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
多少、情境渲染——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因、民族精神我弘扬等来呈现教学内容,四 个环节中穿插视频播放和图片展示来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

5.2 凝聚价值追求 导学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5.2 凝聚价值追求 导学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主备人:教研组长签字:第五课守望精神家园第2框凝聚价值追求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案例知道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其重要价值。

2通过情景.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

3.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自主(根据问题,学生在课本上找出答案划下来,时间5分钟)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特点是什么?2.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3.如何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4.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释疑2020年10月2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铭记,是为了勇毅前行。

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永续传承、世代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回首70年,抗美援朝精神同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一同熔铸为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风雨兼程的征途中,我们只有延续精神血脉、弘扬伟大精神,才能凝聚起同心筑梦的磅礴力量,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1)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2)为什么“只有延续精神血脉、弘扬伟大精神,才能凝聚起同心筑梦的磅礴力量”?(3)延续精神血脉,弘扬伟大精神,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示?四、达标(一)单项选择题1.近年来,全国各地多措并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通过在价值内涵上认知、思想感情上认同、学习生活中践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广大师生内心深处。

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价值引领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③凝结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和法治上册 5.2 凝聚价值追求 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和法治上册 5.2 凝聚价值追求  导学案

5.2凝聚价值追求导学稿理解民族精神的作用如何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完成预习案内容(请在书上标注)(一)高扬民族精神(1)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________的民族精神。

(2)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________和理想,就会失去________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以________为核心的________、________、勤劳勇敢、________的伟大民族精神。

(二)构筑中国价值(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________。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________,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_______,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________。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________发展,引领社会全面________。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富强、________、文明、________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________、平等、________、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________、敬业、________、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二、合作探究(一).高扬民族精神结合课本P67-69页的内容,小组讨论“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二)、构筑中国价值1、以下名句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哪些价值准则?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2、新华社2018年5月7日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力争经过5到10年时间,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对此,有媒体评论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更要入脑入心。

(1)为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更要入脑入心”?(2)青少年应该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提能习题1.没有精神脊梁、精神脊梁不硬的民族,是站不起来、富不起来、更硬不起来的。

5.2 凝聚价值追求 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5.2 凝聚价值追求 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凝聚价值追求学案【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能够熟练背诵中华民族精神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2.能够列举不同历史时期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概述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因;3.知道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重难点】(一)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理解民族精神的作用。

学习难点:如何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预习新知】(一)预习新知1.民族精神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意义【是什么】民族精神是民族的“________”。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__________。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________,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是什么】以___________为核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民族精神。

3.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和作用【是什么】(1)_______的力量是无穷的。

(2)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__________,(3)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____________,(4)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______________。

4.价值观的内涵【是什么】价值观是文化最深沉的______。

生活中,人们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__________判断__________和决定____________。

其中,许多价值具有人类的__________,如善良、正直、诚信,但不同______、不同_______、不同_______、不同_____的价值观念也存在显著差异。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怎么样】(1)生而为中国人,我们有中国人的______精神世界,有百姓__________的价值观。

(2)中国独特的________、独特的_________、独特的___________,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______________又具有_______________的价值观。

5.2 凝聚价值追求 导学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5.2 凝聚价值追求 导学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九上5.2凝聚价值追求班级:姓名:【核心素养与学段目标】1.政治认同:体会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道德修养:在生活中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3.责任意识:掌握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知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争做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践行者,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重点】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影响。

【学习难点】民族精神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导学过程】一.课前检测二.自学导航(一)自主预习、知识梳理要求:详细阅读教材,结合老师下发的资料在课本中找到下列问题的答案,独立完成并熟记,背下重要问题。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特点?2、爱国主义的本质是?中国人民精神特点是?3、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4、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6、为什么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7、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易混点识记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三)核心观点识记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三、合作探究(重难点突破)【学习榜样,倾情接力】他们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坚守,以凡人之力,书写中国人的精神史诗。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榜样群体:“银发知播”群体】这群爷爷奶奶在网课直播间里,欢脱幽默地传授硬核知识。

他们将毕生的所学通过网络授以青年,用日复一日地耐心播下知识的种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政治(上册)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年级主任签字课题 3.1.(2)凝聚价值追求课型新授课课时第课时主备人执教者审核审签累计课时总第课时使用时间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知道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理解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影响;懂得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能力目标:能够区分不同时期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学会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

情感目标: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积极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重难点重点: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影响。

难点:民族精神随着时代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法指导学习流程及内容课堂随笔一、自主学习1、自读材料,思考问题2、自学教材66-73页,完成填空。

(请在书上画一画。

)(1)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中华民族精神有什么特点?①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人民形成了以_______为核心的_______、_______、勤劳勇敢、_______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特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_______的品格。

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并随着_______而不断_______和_______。

③爱国主义的本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高度统一。

(2)对于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有4个最新论断:(中国人民是什么样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民,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民,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人民,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人民。

(3)为什么要高扬民族精神?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________。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_______和_______,就会失去_______和_______,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民族精神的重要性)②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_______,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_______,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_______。

(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4)公民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①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②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变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________,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_________的价值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国家层面的价值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个人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回答了我们要建设____________、建设____________、培育____________的重大问题。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影响)?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__________,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__________,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____________。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___________,引领社会___________。

(7)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______、______、______。

②青少年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我们应自觉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注重修养、__________、__________、善于选择,认真做事、____________。

(8)少年强则______,少年有志则______。

构筑中国价值,__________当争先。

二、合作探究1、请将你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感受和理解(如成语、名言、人物典故等)填入下题:爱国主义:成语:精忠报国、______。

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典故:苏武牧羊、____________。

团结统一:成语:精诚团结、同舟共济、__________。

名言:“定于一”“尚同一”“一天下”__________人物典故:郑成功收复台湾、_______________爱好和平:成语:讲信修睦、四海一家、__________名言:和为贵、__________人物典故:昭君出塞、__________勤劳勇敢:成语:韦编三绝、________名言: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____________人物典故:凿壁借光、________自强不息:成语:百折不挠、________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____________________人物典故:卧薪尝胆、愚公移山、________________2、请学生认真研读教材69页“探究与分享”(上)内容,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中国女排在2016年里约奥约会上逆袭成功,对你有怎样的思想触动?(2)如果女排姑娘在赛场上失利了,女排精神还存在吗?(3)简要说说女排精神有什么作用?3、请学生认真研读教材69页“探究与分享”(下)内容,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关于爱国,你从傅雷的这句话中得到哪些启示?(2)与同学讨论,在平凡生活中爱国是否意味着“平凡生活本身就等于爱国”?4、请学生认真研读72页“探究与分享”部分,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你同意她们的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2)你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什么看法?说出来与同学们讨论。

三、自主检测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周口市学生志愿者联盟决定向全市中学生发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负责任公民”的倡议。

请你将倡议书补充完整。

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中学生志愿者积极开展服务社区、关爱老人儿童、保护环境等活动,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为了祖国的明天、民族的未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他们那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负责任的公民。

我们倡议:在家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社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学们,行动起来吧!收获与反思参考答案:合作探究:1、①赤胆忠心、爱国如家、保家卫国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等;岳母刺字、赤心报国。

等等②众志成城等;中华一家亲、四海之内皆兄弟、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等;土尔扈特东归③协和万邦、与人为善。

等;化干戈为玉帛;文成公主入藏,郑和下西洋。

等;④披星戴月,奋不顾身,任劳任怨;业精于勤,荒于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大禹治水⑤发愤图强,自力更生等;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等等。

2、(1)中国女排能够逆袭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她们发扬了女排精神。

这是这种女排精神激励着她们不畏困难,团结奋斗,自强不息;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要弘扬女排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团结合作,自强不息,勇于面对和战胜困难。

(2)还存在。

女排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排精神不仅成为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更成为激励整个民族锐意进取、昂首前进的精神动力。

女排精神并不会因为一次赛场失利就不存在了。

(3)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催人奋进,战胜强敌与困难;推动民族体育事业发展;激励中华民族锐意进取、昂首前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

等等3、(1)傅雷的这句话启示我们爱国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要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以实际行动自觉弘扬爱国主义。

(2)平凡生活本身是否等于爱国,要具体分析。

在平凡生活中,遵纪守法、讲道德、扬正气、服务奉献社会的行为都是爱国。

反之,平凡生活中违法乱纪,不讲道德的行为则不是爱国行为。

4、(1)①不同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太宏大了,生活中没法照着做”的观点。

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个人层面来说,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是我们个人应该做的,也是能照着做的。

②同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只存在于观念中,落实在口头上”这一观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③同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搞“一阵风”这一观点。

这是因为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④不同意“公民只要培育和践行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就够了”的观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要求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

(2)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

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广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法治教育;通过党委政府门户网站、主流网站、主流媒体网站、重点社交网站及微博、微信等资源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网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

充分挖掘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互联网、手机、户外广告等新兴媒体媒介的优势和潜力,加大传播力度,全力打造社会正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