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素类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四环素类类抗生素PPT课件

四环素类类抗生素PPT课件
13
临床应用
首选治疗鼠疫、布鲁菌病、霍乱,Hp感染 首选四环素药物时,首选多西环素
14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刺激:服药时多饮水 2.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s):
定义:正常人的口腔、鼻咽、肠道等处有微生物寄 生,菌群间维持平衡的共生状态,长期应用广谱抗 生素,使敏感菌受到抑制,而不敏感菌乘机在体内 生长繁殖,造成新的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 表现:1)真菌感染鹅口疮、肠炎——抗真菌药 2)难辨梭状菌伪膜性肠炎——万古霉素或甲硝唑
1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对骨骼及牙生长的影响 “四环素牙”以及抑制骨骼发育
注意:孕妇、哺乳妇女、婴儿和8岁以下儿童禁用 4.其他:肝脏及肾脏损伤
变态反应 光敏反应和前庭反应 过期变质的药物毒性更强
16
17
多西环素(doxycycline,强力霉素)
抗菌谱与四环素相似,但抗菌作用强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少受食物影响,t1/2长
对肠道菌群影响小,二重感染少见 对肾功能影响小,肾功能不全者仍可使用 应用同四环素且首选,是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 肾外敏感细菌感染最为安全的一种四环素、胆 道感染,酒糟鼻,痤疮
18
注意事项:
胃肠道刺激症状-饭后服用 大量水送服,并保持直立体位30min 静脉滴注-舌麻木感及口腔异味感
19
米诺环素(minocycline)
11
☺ 分布广泛 沉积于新形成的骨骼、牙齿 进入胎盘,通过乳汁 胆汁中药物浓度高 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 代谢与排泄 存在肝肠循环,胆汁药物浓度较高—胆道感染 原形经肾小球滤过,尿液药浓较高—尿路感染 碱化尿液增加排泄
12
临床应用
首选: 立克次体感染(恙虫病,斑疹伤寒,Q热) 支原体感染(肺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四环素或大环内酯类 衣原体感染(鹦鹉热、沙眼)、螺旋体感染 (回归热)-四环素或青霉素类

四环素类ppt课件

四环素类ppt课件
2.
[不良反应]
口服胃肠道反应以土霉素多见,肌注有剧 痛,静脉注射易引起静脉炎。 2. 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长期应用广谱 抗生素后,使敏感细菌受抑制,不敏感细菌 乘机在体内大量繁殖,造成二重感染(菌群 交替症)。 ①白色念珠菌感染、鹅口疮、肠炎、制霉菌 素治疗 ②假膜性肠炎-金葡菌或厌氧难辨梭菌所致 引起的严重腹泻、发热、肠壁坏死、体液渗 出等一旦出现立即停药,口服甲硝唑或万古 霉素可治愈。

分布:可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
能透过胎盘,不宜透过血脑屏障。 脑脊液浓度低,仅为血浓度 10%~25%,脑膜炎时必须静滴以提 高血浓度(25~50%血浓) 代谢、排泄:部分肝代谢,部分原 型肾排,尿中浓度高,四环素类有 明显的肝肠循环,胆汁浓度高.
[抗菌谱] 广谱抑菌药。

灰婴综合征 新生儿、早产儿其肝代谢及肾排 泄功能不完善 氯霉素蓄积 呼吸、 循环衰竭,BP ,苍白。 出现症状后约40%患者在 2-3天内死 亡。新生儿、早产儿禁用。
2.

其他 二重感染:比四环素少见;亦可致 肠道菌受抑而引起维生素缺乏 过敏反应:皮疹、血管性水肿、结 膜水肿 神经系统:视神经炎、周围神经炎、 失眠、幻视、中毒性精神病(大剂 量) 4.抑制肝药酶活性,甚至产生严重 毒性
阻止氨基酰-tRNA分子的到达和
与mRNA核蛋白体复合物A位的 结合,从而阻止肽链延伸,使蛋 白质合成受抑,属抑菌剂,在高 浓度时可有杀菌作用。可使细胞 膜蛋白质缺失,膜通透性改变而 产生杀菌作用。
【耐药机制】
1、由于药物内流减少或主动外排药
物而减少四环素的蓄积。 2、由于存在核糖体保护蛋白,四环 素到达核糖体减少。 3、四环素被酶灭活。

抗生素类药—四环素类(药物学课件)

抗生素类药—四环素类(药物学课件)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不良反应】
(1)骨髓毒性:是最严重的毒性反应。
①可逆性血细胞减少:常见,与剂量疗程相关,停药可恢 复。
②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生率低,死亡率高,与剂量疗程无 关。
严格掌握适应症,定期检查血象。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⑵灰婴等合征:是指早产儿、新生儿大剂量应用氯
霉素,因肝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不足及肾排泄能 力低下所致的蓄积中毒。表现为腹胀、吐奶、呼吸 不规规则、面色灰紫、循环衰竭等。
⑶影响骨、牙生长 永久性棕色色素沉着,使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全, 生长抑制。
⑷其它反应 口服剂量较大或静注时,与药物沉积在线粒体有关, 导致急性肝细胞脂肪坏死,孕妇尤其伴有肾功能障碍 易发生,导致致死性肝中毒。
实例分析
下列处方合理吗?
某医生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支气管炎,给患者服用四 环素片和牛黄解毒片(含石膏)。试分析该用药是否合理?
【作用机制及耐药性】
氯霉素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上的肽酰转移酶作用位点可 逆性结合,阻止P位上肽链的末端羧基A位上氨基酰发生反应, 从而阻止肽链延伸,使蛋白合成受阻。 耐药性主要与细菌产生钝化酶以及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有关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临床用途】
作为一种高效的抗生素,曾广 泛用于治疗各种敏感菌感染, 但由于其抑制骨髓作用,其临 床应用受到严格控制。凡有合 适的抗生素替代,一般不主张 选用氯霉素。
H3C O OH-
O OH CH3 O OO
O OH
CH3 O
OO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与金属离子的反应】(C10酚-OH和C12烯 醇羟基)
与钙或镁形成不溶性盐。 与铁离子形成红色络合物。 与铝离子形成黄色络合物。 与钙离子形成黄色螯合物,沉积在骨骼和牙齿上,

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药理学课件)

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药理学课件)
分布:分布广泛,可进人胎儿血循环及乳汁中,胆 汁中的浓度约为血药浓度的10~20倍;可沉淀在 新形成的牙齿和骨骼中。
排泄:存在肝肠循环;主要以原形由肾脏排泄。
• [体内过程] • 1、食物显著减少四环素吸收; • 2、碱性药、H2受体阻断药或抗酸药降低药物的溶
解度 • 3、酸性药如维生素C可促进四环素吸收; • 4、食物中的铁、钙、镁、铝等金属离子可与药物络
• 假膜性肠炎:万古霉素治疗
3、影响骨、牙生长:与新生骨、牙中钙结合,引起牙齿色 素沉着,抑制婴幼儿骨骼成长(妊娠5个月以上 孕妇、8 岁以下儿童禁用)
4、长期大剂量应用,肝、肾毒性
氯霉素
氯霉素
氯霉素是由委内瑞拉链丝菌的培养液中提得,目前临床 使用人工合成的左旋体。1950年发现氯霉素诱发致命性不良 反应(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后 ,临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
衰竭、面色灰紫,故称灰婴综合症。 • (2)原因:早产儿、新生儿肝脏的葡萄糖醛
酸基转移酶缺乏,肾排泄功能不完善,对 氯霉素解毒能力差。。
• (3)故早产儿、新生儿禁用
• 3. 其它:作用(对绿脓 杆菌、病毒、真菌无效)。
• [临床应用]
• 1、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寒、Q热和恙虫病等),首选。 • 2、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和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首 选
四环素类或大环内酯类。 • 3、衣原体感染(鹦鹉热、沙眼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以
霉素
• (3) 对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 有较强作用
• (4)对结核杆菌、病毒、真菌无效。
• 3.耐药性
• 耐药性逐年增加,耐药菌株逐渐增多。 • 天然四环素之间存在交叉耐药性。半合成
四环素和天然四环素之间无交叉耐药性。
二、四环素类----四环素

第六章-四环类抗生素优质课件

第六章-四环类抗生素优质课件
.
5、荧光反应: 四环素类抗生素在紫外光下都能产生荧光。这个性质可用于纸上层析和薄层层析中的斑点显色; 6.氧化降解: 接触氧化剂,会被氧化成低碳链化合物。久贮颜色更深。
.
.
1、金色链霉菌 2.育种
.
.
.
斜面培养基: 麸皮5%,硫酸镁0.03%,磷酸氢钾0.02%,磷酸氢氨0.05%,琼脂2%。 金色链霉菌在保存和繁殖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异。
H
4
5
1
7
6
10
11
12
可变部分
.
1四环素: C22H24N2O8; R=R2=H, R1=CH3 2土霉素: C22H24N2O9; R=H, R1=CH3, R2=OH 3金霉素: C22H23ClN2O8; R=Cl, R1=CH3, R2=H 4去甲基金霉素: C21H21N2O8; R=Cl, R1=H, R2=H
.
黄柏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什么? 代理方为什么要求厂家添加四环素? 减肥茶添加芬氟拉明
.
3. 碱性下降解反应: pH>8时。转化成无活性异构化合物: 6位羟基形成富电子基团(氧负离子)与11位羰基发生亲核反应, C环打开生成内酯结构的异四环素
.
土霉素
异土霉素
土霉酸
.
4.形成螯合物: (1)与很多高价金属离子(ⅡA ,ⅢB)形成螯合物。螯合物的位置是二酮系统。螯合物的稳定性次序为:Fe 3+ >Al 3+ >Ca 2+ >Co 2+ >Mn 2+ > Mg 2+ ,其中以Ca―Mg复盐溶解度较低。 –钙或镁离子形成不溶性的钙盐或镁盐 –铁离子形成红色络合物 –铝离子形成黄色络合物

四环素类抗生素PPT课件

四环素类抗生素PPT课件
常见疾病 鹅口疮、肠炎 白色念珠菌感染
制霉菌素治疗 假膜性肠炎 金葡菌或厌氧难辨梭菌所致
万古霉素或甲硝唑治疗
6
半人工合成四环素类
多西环素 (deoxycycline, 强力霉素) 抗菌谱、作用机制同前 抗菌作用强,对耐药金葡菌有效 临床用于呼吸道、泌尿道和胆道感染 常见胃肠反应
7
半人工合成四环素类
四环素类抗生素
天然四环素类 四环素 土霉素 金霉素 地美环素
半人工合成四环素类 多西环素 米诺环素 美他环素
1
天然四环素类
抗菌谱与抗菌作用 广谱
G+菌 G-菌 厌氧菌 支原体 衣原体 立克次氏体 螺旋体 放线菌 阿米巴 对绿脓杆菌、病毒、真菌无效 低浓→抑菌 高浓→杀菌
2
天然四环素类
抗菌机制 与30 S 亚基A位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 增加细胞膜通透性
防止滥用对造血系统有损害的药物,特别是氯霉素、保泰松等一类药 物。长期接触能引起本病的化学、物理因素的人员,应严格执行防护 措施。骨髓移植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首选方法。
12
13
甲砜霉素(thiamphenicol) 抗菌谱和作用机制同氯霉素 用于呼吸、泌尿、肝胆系统感染
与氯霉素相比
交叉耐药、疗效不优、造血系统反应相同
米诺环素(minocycline) 长效、高效
美他环素(metacycline) 对耐四环素、土霉素的菌株仍有效
8
氯霉素类抗生素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
抗菌谱 作用机制
广谱 G+ 、G-、厌氧 菌、立克次氏
体、支原体、衣原体
伤寒杆菌 流感杆菌 副流感杆菌 百日咳杆菌
与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

四环素类抗生素概述ppt课件

四环素类抗生素概述ppt课件
第二节 四环类抗生素 )
一类具有并四苯结构的广谱抗生素。 基本结构:
分类
可变部分
H3C
CH3
N
7
6
5
4
H
OH
天然10类:土霉1素1 、四环12素、金霉1 素
OH O
OH O
OH O H2N
半合成类:多西环素、米诺霉素、甲烯霉素
1
结构通式:
特 点:可口服、抗菌谱广、毒性小、极少过敏、耐药较严重。 抑制细菌生长、作用较弱(不及青霉素类或链霉素类)。
H3C
OH
N CH3 COH
O
OH
O
H2N
7
H3C
OH
H
OH
O
OH
N CH3 CH3
OH OH
O
O
H2N
(267页)
主要毒性: 产生烦渴、蛋白尿、糖尿、低血钾、 高尿酸症和酸中毒等。
药典药检: 由于两种异构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以动态平衡关系互存, 因此各国药典都对其含量进行不同程度的控制。
可逆性白细胞减少(一旦发现,
(3)不良反应
立即停药!)
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主要) 不可逆再障(罕见、但死亡率高)
灰婴综合症(死亡率约40%)——新生儿、早产儿、孕妇及
哺乳妇女禁用。 (微循环障碍、紫绀、呼吸浅表) 16
5. 结构改造 目的—— 去除苦味,增强抗菌活性,长效、降毒。
(1)伯-OH成酯——无苦味(适于儿童服用),具长效。 C15H31COOR(棕榈酸酯):无味氯霉素 丁二酸单酯: 琥泊氯霉素 (277页)
N CH3 CH3
OH OH
O
OH
OH
O
O H2N
② PH>9条H3件C下,C环破O-裂、生成无效N 内CC酯HH型33异构体

临床常用四环素类药物合理应用多学科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临床常用四环素类药物合理应用多学科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感染,如呼吸系统感染、泌尿 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也可用于立克次体病、支
原体感染等疾病的治疗。
注意事项
多西环素可引起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使用 时需注意用药剂量和时间等。同时,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
慎用多西环素。
04
合理应用原则与推荐意见
适应症与禁忌症
排泄
四环素类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尿液中浓度较高 ,也可经胆汁排泄。
03
临床常用四环素类药物
金霉素
药物特点
金霉素属于四环素类抗生素,具 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 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感染 ,如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 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注意事项
金霉素可引起胃肠道反应、过敏 反应等不良反应,使用时需注意 用药剂量和时间等。
临床常用四环素类药物合理应用 多学科专家共识解读
汇报人:xxx 2024-01-05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四环素类药物概述 • 临床常用四环素类药物 • 合理应用原则与推荐意见 •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及注意事项 • 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应对四环素类药物滥用现状
近年来,四环素类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现象日益严重,导致耐 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挑战。因此,制 定合理应用多学科专家共识,对于规范四环素类药物的使用 ,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通过解读共识,帮助临床医生更全面地了解四环素类药物的 药理作用、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从而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更加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药物,减少用药不 当带来的风险。

四环素类抗生素课件

四环素类抗生素课件

长期或过量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可能对肝 脏造成损害,引起肝功能异常或药物性肝 炎。
胃肠道不适
过敏反应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和胃 痛等胃肠道不适症状。
部分人可能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过敏,出现 皮疹、荨麻疹、红斑等症状,严重者可能 出现过敏性休克。
不良反应
01
02
03
04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菌群 失调,增加真菌感染的 风险。
预防性用药
在某些情况下,四环素类 抗生素可作为预防性用药, 用于预防术后感染或预防 某些传染病的传播。
联合用药
四环素类抗生素常与其他 抗生素联合使用,以提高 治疗效果或扩大抗菌谱。
耐药性
细菌耐药机制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主要 包括细菌产生四环素降解酶、外 排泵等,导致药物在细菌内浓度
降低或无法发挥作用。
特殊人群用药安全性研究
针对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研究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食物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影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代谢和排泄。例如,长期大量摄 入酒精可能影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代谢和排泄,导致血药浓度升高或降低。
06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未来展 望与研究方向
新药研发
开发新型四环素类抗生素
针对不同病原体和耐药机制,研究开发新型四环素类抗生素,以 提高疗效和降低耐药性。
四环素类抗生素与大环内酯类、林可胺类等抗生素合用时,可能产生拮 抗作用,降低抗菌效果。
03
药物浓度变化
四环素类抗生素与某些药物合用时,可能导致药物浓度变化,影响药效。
例如,与强利尿药合用时,可能导致四环素类抗生素的肾小管重吸收减

四环素类抗生素ppt课件

四环素类抗生素ppt课件
22
八、四环素牙
定义:四环素沉积于牙、骨骼以至指甲等,引
起牙釉质发育不全。
症状:
1.四环素牙初呈黄色,对光非常敏感,在一般认为,阳光照射下呈现明 亮的黄色荧光,以后逐渐由黄色变成棕褐色或深灰色。这种转变是缓慢 进行的,并且为阳光促进,所以切牙的唇面最先变色。 2.牙齿染色程度与四环素的种类、剂量和给药次数有关。严重的四环素 牙也会发生牙釉质发育不全,导致牙齿硬组织缺损。 3.四环素牙的症状不仅表现在颜色有深有浅,前牙比后牙染色明显,在 单颗牙齿上均匀分布,它主要染色在牙本质,乳牙着色比恒牙明显。
四环素类抗生素
1
一、概述
四环素类抗生素 是由放线菌产生 的一组具有共同 的氢化并四苯基 本母核结构的广
放线菌
谱抗生素
2
这类药物在碱性溶 液中易降解,在酸 性溶液中较稳定, 在中性条件下能与 多种金属离子形成 不溶性螯合物,常 用其盐酸盐
3
包括天然的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半 合成的米诺环素,强力霉素等
炎、真菌性肠炎最为多见。 (7)其他 :四环素静滴可致静脉炎,组织坏死,肢
体疼痛等。米诺霉素可引起耳前庭功能紊乱。
14
七、临床应用
1. 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四环素对胃、肺、 膀胱、口腔粘膜等部位的癌组织具有很强 的亲和力,进入人体后迅速被癌细胞摄取 蓄积,血液中浓度相对较低,且从尿中排 泄较正常人延缓。利用四环素在紫外线激 发下能发了荧光的特点,对上述恶性肿瘤 进行辅助诊断,简便易行,病人痛苦小, 阳性率达85%以上。
本品对淋病奈瑟菌具一定抗菌活性,但 耐青霉素的淋球菌对四环素也耐药。
6
本品对弧菌、鼠疫杆菌、布鲁菌属、弯 曲杆菌、耶尔森菌等革兰阴性菌抗菌作 用良好,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抗菌活性,

《四环素类抗生素》课件

《四环素类抗生素》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抗菌谱
新型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更广泛 的抗菌谱,能够针对多种细菌、 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进行治 疗。
抗菌机制
新型四环素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 核糖体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 成,从而发挥抗菌作用。
新型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研发方向
优化药物结构
通过改变药物的结构,提 高其抗菌活性、降低耐药 性、改善药物动力学性质 等。
耐药性机制
01
02
03
产生钝化酶
细菌可产生四环素类钝化 酶,使其失去抗菌活性。
药物外排
细菌通过药物外排泵将药 物排出细胞外,降低药物 在细胞内的浓度,从而产 生耐药性。
靶位点突变
细菌核糖体30S亚基发生 突变,使其不再与四环素 类抗生素结合,从而产生 耐药性。
03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临床 应用
适应症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种类繁多,结构各异,但它们都具有类似 的抗菌机制和作用靶点。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 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虽然结构不同,但它们的作用机制相 同,因此具有相似的抗菌谱和抗菌活性。
02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作用 机制
抗菌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四环素类抗生素通过与细菌核糖体 3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的起始阶段,从而发挥抗菌作用。
破坏细菌细胞壁合成
四环素类抗生素还能抑制细菌细胞壁 肽聚糖的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 ,水分由外环境不断渗入高渗的菌体 内,致细菌膨胀、变形死亡。
作用靶点
核糖体
四环素类抗生素主要通过与细菌核糖 体的30S亚基结合,阻止氨酰tRNA与 其结合,从而抑制肽链延长和蛋白质 合成。
肽聚糖合成酶
四环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肽聚糖合成 酶的活性,干扰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 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水分由 外环境不断渗入高渗的菌体内,致细 菌膨胀、变形死亡。

四环素类抗生素 ppt课件

四环素类抗生素  ppt课件

临床上用于各种结核病,对泌尿道感染、败血症也有 效。
缺点:①易产生耐药性 ②对第八对脑神经的损害。
ppt课件
17
HOH2C
O
HO
H2N HO
HO
O
R3HN
R1 卡那霉素 A -NH2
OH
R2 O
OH CH2R1
ppt课件
14
构效关系
1、环上1~4位和10~12位的取代
基不能变动,否则抑菌作用显著
H3C CH3
H3C OH
N
降低或无活性。 2、C2酰胺基是必需基团,N上H
7
6 5 4 OH 被取代不影响抗菌作用。
8
3
3、C11-C12双酮系统对抗菌活性
9 10 11
OH O
12 OH 1 2 OH O O
NH2
至关重要。 4、C4的二甲氨基易发生差相异
构化,生成差相异构体不仅无活
四环素
性且毒性增大。
5、C6-OH降低了脂溶性,影响
体内吸收和易引起脱水和异构化
反应。C6去氧半合成抗生素优于
母核化合物。C5或C6引入酮基,
则完全丧失抗菌作用。
ppt课件
15
第三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四环素类抗生素PPT教学课件(1)

四环素类抗生素PPT教学课件(1)

O OH
CH3 O
OO
3.易形成络合物: (C10酚-OH和C12烯醇羟基)
Fe3+>Al3+>Ca2+>Fe2+> 红色 黄色 Co2+>Mn2+>
Mg2+
第四节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化学结构以碱性环已多元醇 为甙元,与氨基糖缩合而成的甙, 糖上的一个-OH被氨基取代。
一.典型药物:
1.链霉素:(Streptomycin)
2、卡那霉素:(Kanamycin)
HO HO
HO
CH2OHO
H2N
CH2NH2 O
OH O
OH ( NH2)
HO O
NH2
NH2
广谱抗菌素,临床上用于败血症、心内 膜炎、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对链霉素 有耐药性的结核杆菌也有效用。
3、庆大霉素:(Gentamicin)
R CHNH R' O
NH2 NH2 O
R H3C OH R`
H
H
OH O
OH
N(CH3)2 OH
OH
CONH2 O
•有相似的抗菌谱 •理化性质相近,均为黄色的结晶性粉
末,味苦。在水中溶解度小。
•分子中含酚羟基和烯醇型羟基,显
弱酸性;同时含有二甲胺基显弱碱
性,故为两性化合物;能溶于碱或
酸液中。
✓该类抗生素广谱。
主要用于各种G+和G-细菌所引起 的感染,对某些立克次体,滤过性 病毒和原虫也有作用。
之一。
•4 . C4 上 的 二 甲 氨 基 易 发 生 差 向 异 构 化 , 生成的差向异构体无活性,毒性↑
稳定性: 1.酸性下脱水
H3C OH H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 PPT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 PPT
使胃内pH增高而使药物吸收减少。 • 蛋白结合率约75%。体内分布广,可透入肺、肾、肝、甲
状腺等组织。 • 可透过血脑屏障,在脑脊液和脑组织中得浓度比其她四环
素类为高。 • 在尿与胆汁中得浓度较高。该品消除半减期长达16~18h
。主要经尿和粪便排泄。 • 肝功能衰竭得患者,米诺环素半减期得延长并不明显。
8h,可广泛分布于各组织和体液中,易通过 血脑屏障,脑膜有炎症时,脑脊液中得浓度 可达血浓度得45%~90%。大部分在肝内与 葡萄糖醛酸结合而灭活,代谢产物及少量原 形药经尿排出。
28
氯霉素(Chloromycetin)
[抗菌作用] 1、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强,特别对伤寒沙
门菌、流感嗜血菌作用强。 2、四体有抑制作用(立克次体、衣原体作
• 能与tRNA结合,达到抑菌得效果。 • 抗菌谱与四环素相近,对革兰阳性菌包括耐四
环素得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革兰阴性菌 中得淋病奈瑟球菌均有很强得作用;对革兰阴 性杆菌得作用一般较弱;对沙眼衣原体和溶脲 支原体亦有较好得抑制作用。
20
米诺环素
• 脂溶性高,口服吸收完全。 • 易受钙、镁、铝等金属离子影响,或与金属离子螯合,或
• Nevertheless, the global problem of advancing
bacterial resistance to newer drugs has led to renewed interest in its use、
26
Chloramphenicol
• The most serious adverse effect
• 与葡萄糖酸钙、乳酸钙及含镁缓泻药等各种含 钙、镁、铁离子得药物同用时,可与其中得金 属离子形成不溶性络合物,使本药吸收减少。

第四十二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共29张PPT)

第四十二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共29张PPT)
动失调等症状;首剂可迅速出现,女性多于男 性。用药期间不宜从事高空、驾驶和精密作业。
第二节 氯 霉 素
1950年发现氯霉素诱发致命性不良反应(抑制 骨髓造血机能),其临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氯霉 素的右旋体无抗菌活性,但保留毒性;目前,临床 使用人工合成的左旋体。
第二节 氯 霉 素
【抗菌特点】
●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于阳性菌,属抑菌药;对
●抗菌活性强于其他同类药物;此外,对四环素 或青霉素类耐药的A群链球菌、B群链球菌、金
葡菌和大肠埃希菌对米诺环素仍敏感。
第一节 四环素类
米诺环素
●主要用于治疗酒糟鼻、痤疮和沙眼衣原体所致 的性传播疾病,以及上述耐药菌引起的感染。
●除四环素类共有的不良反应外,米诺环素产生 独特的前庭反应,出现恶心、呕吐、眩晕、运
合形成四环素-磷酸钙复合物,造成恒齿永久性棕
膜蛋白缺失或减少,造成外膜对氯霉素的通透性降
【抗菌特点】
●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肽酰转移酶作用位点结合,
阻止P位肽链的末端羧基与A位氨基酰tRNA的氨基发 ● 对革兰阳性菌的抑制作用强于阴性菌,极高浓度 时具有杀菌作用。
酰tRNA进入A位,抑制肽链延长和蛋白质合成。
多西环素
●少量药物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不良时粪便中药物排 泄增多,故肾衰竭时也可使用。
●应饭后服用,以大量水送服,服药后保持直立体位 30min以上,以避免引起食管炎。静脉注射时,可 能出现舌麻木及口腔异味感。易致光敏反应。其他
不良反应少于四环素。
第一节 四环素类
米诺环素
●口服吸收良好,不易受食物影响。脑脊液中的 浓度高于其他四环素类。消除t1/2为11~22 h。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良好,消除t1/2约2.5 h,有效血药浓度可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 细菌产生四环素类药物泵出基因,使菌 体内药物浓度降。
④ 细菌产生灭活酶,使药物失活。
2020/12/11
5
【临床应用】
本类为下述疾病的首选药。
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寒、Q热、恙虫病 等);
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和泌尿生殖系感 染);
衣原体感染(鹦鹉热、沙眼和性病性淋巴肉 芽肿);
某些螺旋体感染(回归热等);
对结核分枝杆菌、真菌和原虫无效。
2020/12/11
16
【作用机制】
与核糖体50S肽酰转移酶结合→阻止肽链 延伸→抑制蛋白质合成。
结合位点接近大环内酯类和克林霉素的作 用位点,故合用则相互竞争靶点,产生拮抗。
2020/12/11
17
【临床应用】严格掌握适应证,一般不作 首选。
1.耐药菌诱发的严重感染 如无法使用青 霉素类的脑膜炎、多药耐药的流感嗜血杆菌 的严重感染。
假膜性肠炎:耐药难辨梭菌感染所致→剧烈 腹泻、发热、肠壁坏死、体液渗出甚至休克死 亡;立即停药并口服万古霉素或甲硝唑。
2020/12/11
10
3.对骨骼和牙齿生长的影响
四环素类药物与新形成的骨骼和牙齿钙离 子结合,造成恒齿永久性棕色色素沉着(俗称 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全;还可抑制胎儿、 婴幼儿骨骼发育。
2020/12/11
6
鼠疫、布鲁菌病、霍乱、 幽门螺杆菌感染 →消化性溃疡。
肉芽肿鞘杆菌感染→腹股沟肉芽肿、牙周 炎。
本类首选多西环素。
2020/12/11
7
四环素(tetracycline)
【抗菌特点】 对G+抑菌作用>G-菌; 对G+抑菌作用<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 对G-抑菌作用<氨基糖苷类及氯霉素类。 对伤寒、副伤寒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结 核分枝杆菌、真菌和病毒无效。
2.伤寒 首选氟喹诺酮类或第三代头孢菌 素。因成本低,某些国家和地区仍用于伤寒。
3.立克次体感染 重度感染的孕妇、8岁以 下儿童、四环素类药物过敏者可选用。
4.其他 与其他抗菌药联合使用,治疗腹腔 或盆腔的厌氧菌感染;眼科局部用药。
2020/12/11
18
【不良反应】
1.血液系统毒性
①可逆性血细胞减少:较常见,表现为贫 血、白细胞减少症或血小板减少症。及时停 药可恢复。部分病人可能发展成致死性再障 性贫血或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4.其他 长期大剂量用→严重肝损或加重原 有肾损。偶见过敏反应,并有交叉过敏。也可 →光敏反应和前庭反应。
●禁忌 孕妇、哺乳期妇女及8岁以下儿童 禁用四环素和其他四环素类药物。
2020/12/11
11
多西环素(dexycycline)
长效半合成四环素类,本类首选药。
抗菌活性比四环素强2~10倍,强效、速 效、长效, 1次/每日。
抗菌活性:米诺>多西>美他>地美>四 >土霉素。
因新型高效抗菌药不断出现,四环素类药
物不良反应突出,尤其是四环素已不再作本类 药物的首选药。本类药首选多西环素。
土霉素仍用于治疗肠阿米巴病,疗效优于 其他同类药;对细菌感染很少用。
金霉素仅保留外用治疗结膜炎和沙眼。
2020/12/11
2
【抗菌机制和耐药机制】
2020/12/11
8
【体内过程】
食物或其它药物中的Ca2+、Mg2+、Al3+、 Fe2+等金属离子发生络合而减少吸收。
碱性药、H2阻断药、抗酸药降低四环素溶 解度,减少其吸收。
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促进四环素吸收。 可进入胎儿血循环及乳汁,并沉积于新形 成的牙齿和骨骼中。
胆汁中浓度为血药浓度的10~20倍。 20~55%肾脏排泄,可用于泌尿系统感染。
与核糖体30S亚基A位特异性结合,阻止 氨基酰tRNA进入A位,抑制肽链延长和蛋白 质合成。
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使菌体内核苷酸 及其他重要成分外漏,抑制细菌DNA复制。
高浓度具杀菌作用。
2020/12/11
3
2020/12Biblioteka 114【耐药性】① 细菌基因表达增强,大量生成核糖体保 护蛋白。
② 细菌染色体突变,导致细胞壁的外膜孔 蛋白OmpF减少,药物难以进入菌体。
口服吸收良好,不易受食物影响。大部分 药物随胆汁进入肠腔排泄,肠道中的药物多 以无活性的结合型或络合型存在,很少引起 二重感染。
少量药物经肾脏排泄,肾功能减退时粪便 中药物排泄增多,故肾衰也可用。
2020/12/11
12
适应证同四环素,特别适合肾外感染伴 肾衰者及胆道感染。
酒糟鼻、痤疮、前列腺炎和呼收感染。
用药期间不宜从事高空、驾驶和精密作业。
2020/12/11
15
第二节 氯 霉 素类
1950年发现诱发致命性不良反应后,其临 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 【抗菌特点】
对G-抑制>G+;但对流感嗜血杆菌、脑 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具杀灭作用;
对G+的作用不如青霉素类和四环素类; 对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菌、肺炎 链球菌具有杀灭作用;
碱化尿液增加药物排泄。
2020/12/11
9
【不良反应及禁忌】
1.局部刺激作用:口服→恶心、呕吐、腹泻 等。肌注刺激性大,禁用。静滴易→静脉炎。
2.二重感染:婴儿、老人、体弱者、合用糖 皮质激素或抗肿瘤药病人,用四环素易发生。
真菌感染:由白假丝酵母菌引起,表现为鹅 口疮、肠炎,应立即停药并进行抗真菌治疗。
抗菌活性>其他同类药物,对四环素 或青霉素类耐药的A群链球菌、B群链球菌、 金葡菌和大肠埃希菌对米诺环素敏感。
酒糟鼻、痤疮和沙眼衣原体所致的性传播 疾病,及上述耐药菌引起的感染。
2020/12/11
14
除本类共有不良反应外,其独特不良反应: 前庭反应→恶心、呕吐、眩晕、运动失调等 症状,首剂可迅速出现。
第四十二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
第一节 四环素类
天然:四环素、土霉素(氧四环素)、 金霉素(氯四环素)、地美环素(去甲金 霉素)等;
半合成:美他环素(甲烯土霉)、多 西环素(强力霉素,脱氧土霉素)、米诺 环素(二甲胺四环素)等。
2020/12/11
1
【抗菌作用特点】快速抑制剂
本类抗菌谱、机制和应用相似。
可致恶心、呕吐、腹泻、舌炎、口腔炎 和肛门炎,饭后服用,以大量水送服,服 药后保持直立体位30min以上,以避免引起 食道炎。
静注可能→舌麻木及口腔异味感。
易致光敏反应。其他不良反应少于四环 素。
2020/12/11
13
米 诺 环 素(minocycline)
口服吸收良好,不易受食物影响。但抗酸 药或重金属离子可减少吸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