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船体主尺度、尺度比和船型系数
船型系数
![船型系数](https://img.taocdn.com/s3/m/5da7a78fad51f01dc381f11d.png)
算
除后仍能自动回复到原来平衡位置的能力。
3、抗沉性
船舶遭受海损事故舱室破损进水,仍能保持一定的浮性和稳性而 不致于沉没或倾覆的能力。
注意:
张
1、浮性和稳性指的是完整状态时的性能,称为完整浮性和稳性。
远
2、抗沉性指的是破损时的浮性和稳性,亦称为破舱浮性和稳性。
双
2019/8/5
2
船 4、快速性
舶
船舶在其动力装置产生一定功率的情况下能达到规定航速的能力,
C
B
LBT
张
几何意义:
远
方形系数的大小表示船体水下型排水体积的总体肥瘦程度。
双
2019/8/5
14
船 舶
4、棱形系数(或称纵向棱形系数) CP
性
船体水线以下的型排水体积▽与相对应的中横剖面面积AM、船
能
长L所构成的柱体体积之比,即
计 算
CP
AML
CB CM
张
几何意义:
远
棱形系数的大小表示船体水下型排水体积沿船长方向的分布情况。
算
关系,因此在研究各项船舶航海性能之前,首先要了解船体主要要素,
即主尺度、船型系数和尺度比,它们是表示船体大小、形状和肥瘦程
度的几何参数。
一、主尺度
主尺度表示船舶的大小,由船长、型宽和吃水等来度量,如下图 所示:
张 远 双
2019/8/5
6
船
1、船长
舶
船长L:通常选用的船长有三种,即总长、垂线间长和设计水
型深D:在上甲板边线最低点处,自龙骨线上表面(即基线) 至上甲板边线的垂直距离。
通常,甲板边线的最低点在中横剖面处。
船舶原理(1)
![船舶原理(1)](https://img.taocdn.com/s3/m/1065543f87c24028915fc3e3.png)
第一节 船舶主尺度、主尺度比和船型系数
4、吃水(Draft) 吃水(Draft)
吃水——船底至有关水线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吃水——船底至有关水线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船底至有关水线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型吃水dm——从龙骨板上缘量到有关水线面之间 型吃水d ——从龙骨板上缘量到有关水线面之间 的垂直距离。 的垂直距离。 实际吃水d——从龙骨板下缘量到有关水线面之 ( 2 ) 实际吃水 d—— 从龙骨板下缘量到有关水线面之 间的垂直距离。 间的垂直距离。 设计吃水(夏季满载吃水) ——船舶装载设计 (3)设计吃水(夏季满载吃水)ds——船舶装载设计 要求的载荷重量时,在正浮的情况下, 要求的载荷重量时,在正浮的情况下,中横剖面处从 船底基线量到设计(夏季满载)水线面的垂直距离。 船底基线量到设计(夏季满载)水线面的垂直距离。
第一节 船舶主尺度、主尺度比和船型系数
1、船长
(4)设计水线面长度LWL——设计水线面前后 设计水线面长度L ——设计水线面前后 两端之间的距离。 两端之间的距离。 登记长度L ——量自龙骨板上缘的最小 (5)登记长度LR——量自龙骨板上缘的最小 型深的85%处的水线长度的96%, %,或沿该水线 型深的85%处的水线长度的96%,或沿该水线 面从首柱前缘量到上舵杆中心线的长度, 面从首柱前缘量到上舵杆中心线的长度,两者 取较大者。 取较大者。
第二节
三、基线和坐标系
纵向基线和X坐标 纵向基线和 坐标
船体型线图
纵向基线——基平面和中线面的交线 基平面和中线面的交线 纵向基线 X坐标轴 坐标轴——沿纵向基线设置,正方向指向船首,原点在中 沿纵向基线设置, 坐标轴 沿纵向基线设置 正方向指向船首, 站面上
横向基线和Y坐标 横向基线和 坐标
船舶主尺度
![船舶主尺度](https://img.taocdn.com/s3/m/dfa2484b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ea.png)
1-3船舶主尺度、船型系数和尺度比船舶主尺度表示船体大小的几何参数;船型系数表示船体外形的几何参数;尺度比表示船体肥瘦程度的几何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船舶设计、建筑、使用、分析性能特别有用。
主尺度船舶的大小可由船长、型宽、型深和吃水等主要尺度来衡量。
1船长(L):通常选用的船长有三种,即总长、垂线间长和设计水线长总长:自船首最前端至船尾最终端平行于设计水线的最大水平距离;垂线间长:首垂线与尾垂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首垂线:通过设计水线与首柱前缘的交点所作的垂线;尾垂线:一般在舵柱的后缘,无舵柱则取在舵杆的中心线上。
水线长:平行于设计水线面的任一水线面与船体型表面首尾端交点间的水平距离。
一般就是指设计水线长。
在船舶静水力性能计算中,一般采纳垂线间长LPp;在分析阻力性能时,常用水线长LWL;在进船坞、靠码头或通过船闸时,应留意他的总长L OA。
2型宽(B):指船体两侧型表面(不包括船体外板厚度)之间垂直于中线面的最大水平距离。
3型深(D):在甲板边线最低点处,自龙骨板上表面至上甲板边线的垂直距离。
4吃水(T):龙骨基线至设计水线的垂直距离。
在有设计纵倾的状况下,则有首吃水、尾吃水及平均吃水,当不指明时指平均吃水,即丁=2(7;+7八)5干舷(F):自水线至上甲板边板上表面的垂直距离。
F=D-T÷t船型系数船型系数是表示船体水下部分面积或体积肥瘦程度的无因次系数,它包括水线面系数、中横剖面系数、方形系数、菱形系数等,这些系数对分析船型和船舶性能等有很大的用处。
1水线面系数Cwp:表示了水线面的肥瘦程度。
AvL×B2中横剖面系数C M;表示水线面一下的中横剖面的肥瘦程度。
M ^ BxT3方形系数C B:表示船体水下体积的肥瘦程度一VL× BxT其次课,船舶主尺度假如你翻开誉为造船法典的技术规格书,你总会发觉在索引的主要部分1是总体。
通常说来,尽管在不同的规格书中有少量的不同,但是总体的内容总会包括概述、材料、尺度和吨位,稳性,船级,吃水,监造,试验与试航,交货等等。
主船体结构初算-船ABS.
![主船体结构初算-船ABS.](https://img.taocdn.com/s3/m/da556d522b160b4e767fcf2f.png)
主甲板板厚的确定
• 纵骨架式,取下面三式(其中b和c根据船 长只用一式)的最大值: a.t=0.009s+2.4; b.t=s(L+48.76)/(26L+8681),L≤183m; c.t=24.28s/(1615.4-1.1L),L>183m; d.t=s√F/213+2.5 • 式中t为板厚,单位mm,s为纵骨间距,单 位mm。
3
主甲板板厚的确定
• 主甲板板厚t一般不小于8mm,F为甲板载 荷,单位tons/m2。 • 横骨架式,取下面三式的最大值: a. t=0.01s+2.3; b. t=s(L+45.73)/(25L+6082)。 c. t=s√F/213+2.5 • 式中t为板厚,单位mm,s为横梁间距,单 位mm。
13
高强钢
• 对于甲板和外板,如果采用高强钢,可以 采用下面的公式折减: • thts=(tms-4.3)*Q+4.3 • 式中 • thts为高强钢的板厚 • tms为普通钢的板厚 • Q为折减系数,对H32, Q=0.78,H36,Q=0.72,H40,Q=0.68
14
水密舱壁板厚的确定
• 水密舱壁的最小设计板厚从下面两式中取 最大值,但不应小于6mm。 • t=s √(Qh)/290+1.5 mm • t=s/200+2.5 mm • 式中h为该处到主甲板的距离。
6
货舱区甲板板厚计算
• 货舱区甲板厚从下面的两式中取最大值, 但不应低于6mm。 • t=0.00394s √h+1.5 • t=0.0047s √F+1.5 • 式中 • h为该甲板距离主甲板距离和它上一层之间 甲板的距离的大值,单位m。 • F为甲板载荷,单位ton/m2。
【管理资料】船型系数汇编
![【管理资料】船型系数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8c8bd398376baf1ffc4fade2.png)
远
方形系数的大小表示船体水下型排水体积的总体肥瘦程度。
双
2020/7/9
13
船 舶
4、棱形系数(或称纵向棱形系数) CP
性
船体水线以下的型排水体积▽与相对应的中横剖面面积AM、船
能
长L所构成的柱体体积之比,即
计 算
CP
AML
CB CM
张
几何意义:
远
棱形系数的大小表示船体水下型排水体积沿船长方向的分布情况。
型深D:在上甲板边线最低点处,自龙骨线上表面(即基线) 至上甲板边线的垂直距离。
通常,甲板边线的最低点在中横剖面处。
张 远 双
2020/7/9
7
船 4、吃水
舶
吃水d或T:基线至水线间的垂直距离。
性
有些船具有设计纵倾,设计的首尾正常吃水不同,则有首吃水、
能
尾吃水和平均吃水,当不指明时,是指平均吃水d(T),即
快速性优良的船舶应满足:
1、航行所遭受的阻力要小,即所谓“优秀船型”(或称“低阻船
张 远
型”)的选择问题。
双
2、推进器应发出足够的推力且效率要高。
3、推进器与船体和主机之间要协调一致。
2020/7/9
2
船
舶
性
能
计
5、操纵性
算
船舶在航行时能按照驾驶员的意图保持既定航向的能力或改变
航行方向的能力。包括:
体积系数
5、垂向棱形系数CVP
张 远 双
2020/7/9
10
船 舶 性 能
1、水线面系数CWP
与基平面相平行的任一水线面的面积AW与船长L、船宽B所构成 的矩形面积之比,即
计 算
A W C WP LB
2014-船舶概论3-1-学生
![2014-船舶概论3-1-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c583cc68f5335a8102d220bf.png)
3.1.2.1
船体主尺度
(3)型深(D) 在船的中横剖面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 上缘至上层连续甲板横梁上缘的垂直距离;
对甲板转角为圆弧的船舶,则由平板龙骨上
缘量至横梁上缘延伸线与肋骨外缘延伸线的
交点。
3.1.2.1
船体主尺度
(4)吃水 (T) 吃水:船体在水面以下的深度。 设计吃水(T)——基平面与设计水线平面的垂直距 离。
3.1.2.1
船体主尺度
(2) 型宽 (B): 型宽 :船体型表面(不包括船体外板厚度)之 间垂直于中线面方向度量的最大距离。 设计水线宽:设计水线平面处,船体型表面之间 垂直于中线面的最大水平距离。 满载水线宽:满载水线平面处,船体型表面之间 垂直于中线面的最大水平距离。 最大宽度:包括外板和伸出两舷的永久固定突出 物(如护舷材、水翼等)在内的垂直于中线面的最大 水平距离。
尾部轮廓主要考虑:桨、舵、船体之间的配合。
3.1.3.5 横剖面
船的舷部有垂直的,也有 向外展开的(称为外飘)。 外飘:设计水线以上船 首部舷侧表面向外的倾斜。 外倾:设计水线以上船 中部舷侧表面向外的倾斜。 低速运输船,一般采用 平行中体。 平行中体:船长中部一 段的横剖面的大小和形状保 N 持不变。 底边升高
3.2.1.2 船舶的浮态
船舶的浮态
设重心G坐标和浮心B坐标:
(xG,yG,zG), (xB,yB,zB)
3.2.1.2 船舶的浮态
1、正浮状态
W w xG xB y y B G
可以仅用吃水T表示
2、横倾状态
W w xG xB y y ( z z ) tan G G B B
或
CB LBT CB CP CM BTL CM
(完整word版)船体主尺度、尺度比和船型系数
![(完整word版)船体主尺度、尺度比和船型系数](https://img.taocdn.com/s3/m/34405aeca300a6c30d229f1d.png)
船体主尺度、尺度比和船型系数一、船体主尺度船舶的大小:船长型宽型深吃水图2-2-1 船体主尺度1. 船长(L)-—通常选用的船长有三种,即总长、垂线间长和设计水线长.总长(L OA):自船首最前端至船尾最后端平行于设计水线的最大距离。
垂线间长(L PP):首垂线(F。
P)与尾垂线(A.P)之间的水平距离。
一般情况下,如无特别说明,习惯上所说的船长常指垂线间长。
水线长(L WL ):平行于设计水线的任一水线与船体型表面首尾端交点间的水平距离.所谓设计水线长,即设计水线在首柱前缘和尾柱后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军舰一般均以设计水线长为垂线间长。
在船舶静水力性能计算中,通常采用垂线间长L PP ,在分析阻力性能时常用设计水线长L WL ,而在船进坞、靠码头或通过船闸时应注意它的总长L OA 。
2. 型宽(B )-—指船舶型表面(不包括船体外板厚度)之间垂直于中线面方向度量的最大距离,一般指船长中点处的宽度.对于设计水线或满载水线处分别称为设计水线宽或满载水线宽。
最大宽度是指包括外板和伸出两舷的永久性固定突出物(如护舷材等)在内的垂直于中线面的最大水平距离.3. 型深(D )—-在船舶型表面的甲板边线最低点处,自龙骨板上表面(即龙骨基线)至上甲板边板的下表面的垂直高度。
通常,甲板边线的最低点在舯剖面处。
4。
吃水(d )——龙骨基线至设计水线的垂直高度.在有设计纵倾时,首尾吃水不同,则取其平均值,即)(21A F M d d d += 式中:M d —-平均吃水,也就是舯剖面处吃水;F d ——首吃水,沿首垂线自设计水线至龙骨线的延长线之间的距离;A d ——尾吃水,沿尾垂线自设计水线至龙骨线的延长之间的距离.5。
干舷(F )——自设计水线至上甲板边板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一般船舶在首、中和尾处的干舷是不同的,因此在舯剖面处干舷F 等于型深D 与吃水d 之差再加上甲板的厚度.二、尺 度 比1. 长宽比(L/B )——与船的快速性有关。
船舶基本原理
![船舶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a0fc05d6f1aff00bed51ea6.png)
Cw
Am B ds
第一节 船舶主尺度、主尺度比和船型系数
四、船型系数
3、方型系数(Block Coefficient)
CB——船体在设计水线或夏季满载水线下的型排水体积Vm, 与垂线间长Lbp,型宽B、设计吃水或夏季满载吃水d三者的乘 积的比值。
CB
Vm Lbp B d
杂货船:CB=0.68~0.80 客船、集装箱船:CB=0.5~0.7
(2)型深(Moulded Depth)D——从中横剖面处的 船舶基线量到上甲板边缘下缘的垂直距离。
(3)登记深度(Register Depth)DR——在中纵剖面 的登记长度的中点处,从上甲板龙骨上缘量到内龙骨 顶板上缘的垂直距离。若是双层底船,则从上甲板横 梁上缘量到内底板上缘的垂直距离。内底板铺有木板 时,量到木板上缘的垂直距离。
第一节 船舶主尺度、主尺度比和船型系数
四、船型系数
4、(纵向)棱形系数(Prismatic coefficient)
Cp——设计水线或夏季满载水线以下的型排水体积Vm与 船体中横剖面在相同水线下的面积Am、垂线间长Lbp两者 的乘积的比值。
Cp
Vm Am Lbp
第一节 船舶主尺度、主尺度比和船型系数
船舶原理
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
序论、船舶原理概述
一、船舶原理
根据船体的几何形状和船体建筑结构,以流 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和材料力学、结构力 学为基础,研究船舶在不同条件下的浮性、 稳性、抗沉性和阻力、推进、摇摆、操纵、 船体强度等问题的一门学科。
第一章船体形状
第一节 船舶主尺度、主尺度比和船型系数
(2)型宽(Moulded breadth)B——设计水 线面的最大宽度,不包括外板及其他突出物。
船舶主尺度
![船舶主尺度](https://img.taocdn.com/s3/m/9a743e3631126edb6f1a1085.png)
1-3船舶主尺度、船型系数和尺度比船舶主尺度表示船体大小的几何参数;船型系数表示船体形状的几何参数;尺度比表示船体肥瘦程度的几何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船舶设计、建造、使用、分析性能十分有用。
主尺度船舶的大小可由船长、型宽、型深和吃水等主要尺度来衡量。
1船长(L ):通常选用的船长有三种,即总长、垂线间长和设计水线长 总长:自船首最前端至船尾最后端平行于设计水线的最大水平距离; 垂线间长:首垂线与尾垂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首垂线:通过设计水线与首柱前缘的交点所作的垂线;尾垂线:一般在舵柱的后缘,无舵柱则取在舵杆的中心线上。
水线长:平行于设计水线面的任一水线面与船体型表面首尾端交点间的水平距离。
一般就是指设计水线长。
在船舶静水力性能计算中,一般采用垂线间长Lpp ;在分析阻力性能时,常用水线长L WL ;在进船坞、靠码头或通过船闸时,应注意他的总长L OA 。
2型宽(B ):指船体两侧型表面(不包括船体外板厚度)之间垂直于中线面的最大水平距离。
3型深(D ):在甲板边线最低点处,自龙骨板上表面至上甲板边线的垂直距离。
4吃水(T ):龙骨基线至设计水线的垂直距离。
在有设计纵倾的情况下,则有首吃水、尾吃水及平均吃水,当不指明时指平均吃水,即)(21A F T T T +=5干舷(F ):自水线至上甲板边板上表面的垂直距离。
F=D-T+t船型系数船型系数是表示船体水下部分面积或体积肥瘦程度的无因次系数,它包括水线面系数、中横剖面系数、方形系数、菱形系数等,这些系数对分析船型和船舶性能等有很大的用处。
1水线面系数C WP :表示了水线面的肥瘦程度。
B L AC W WP ⨯=2中横剖面系数C M ;表示水线面一下的中横剖面的肥瘦程度。
TM ⨯=B A C W 3方形系数C B :表示船体水下体积的肥瘦程度 T B ⨯⨯∇=B L C第二课,船舶主尺度如果你翻开誉为造船法典的技术规格书,你总会发现在索引的主要部分1是总体。
第一篇第1章船体形状及近似计算
![第一篇第1章船体形状及近似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4cbf758202020740bf1e9b25.png)
三、坐标位置xi给定情况下的近似 计算法
1 .梯形法 2 .辛浦生第一法
3 . [5,8,-1] 法 4.辛浦生第二法
2 - 27
1 .梯形法
N=1 ,是以直线段近似地代替y=f(x)的曲线,坐标值只有 y0和y1,区间长度L=x1-x0 取x0=0 X1=L 。 得面积
2 - 28
h 2
(
y0
船体外形曲面与中线面的截面称为中纵剖面、与中站面的 截面称为中横剖面、船体外形曲面与位于基平面以上 设计吃水处并与基平面平行的截面称为设计水线面, 如2 -图3 1 一1 ( b )所示。
一、主尺度
2 -4
主尺度
( l )船长[L] ——通常选用的船长有三种,即总长、垂 线间长和设计水线长。
总长[LOA]:自船首最前端至船尾最后端的水平距离 垂线间长[LPP]:首垂线FP与尾垂线AP之间的水平距离 首垂线是通过设计水线与首柱前缘的交点所作的垂线(垂
船体型线图
( 2 )半宽水线图——沿吃水方向平行于基平面,取若干个 等间距的水平剖面,将各水平剖面所截得的船体型表面曲 线(水线)均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即得半宽水线图。各水 线自龙骨基线向上依次编号。由于船体左右对称,每一水 线只需画出半边即可,故称为半宽水线图。此外,在半宽 水线图上还需画出上甲板边线,首尾楼甲板边线和舷墙顶 线等的水平投影,以反映出它们的俯视轮廓。 ( 3 )纵剖线图——沿船宽方向平行于中线面,取若干个纵 剖面,将各剖面所截得的船体型表面曲线(纵剖线)均投影 到中线面上,即得纵剖线图。各纵剖线通常自中线面开始 往舷侧依次编号,在纵剖线图上还需画出龙骨线、首尾轮 廓线2、- 2甲0 板边线、甲板中线和舷墙顶线等的侧投影。
2 - 17
船体型线图
船体主要尺度
![船体主要尺度](https://img.taocdn.com/s3/m/e565a63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a.png)
一.船体主要尺度长度 LoA 39.9垂线间长 Lpp34.0设计水线长 Lwl 36.67计算船长 L=0.96Lwl=35.2型宽 B7.00型深 D 3.70设计吃水 d 2.9长深比 10.8宽深比 1.9梁拱 0.14标准肋据0.6二.外板1.平板龙骨根据2.2.2.1船底为横骨架式宽度b=9000+2L mm=970.4mm2.船底板根据2.2.1.2船底为横骨架式厚度T=10√(0.22+0.028L)+1.5mm=10*60+0.5+1.5=301.5mm3.舷侧外板舷侧为横骨架式时,满足2.2.1.2厚度T=10√(0.22+0.028L)+1.5mm=10*60+0.5+1.5=301.5mm4.舭列板当舭列板处为横骨架式,按本篇2.2.1.2厚度T=10√(0.22+0.028L)+1.5mm=10*60+0.5+1.5=301.5mm5.舷顶列板舷顶列板厚度于舷侧外板厚度相同,但在船中部0.4L区域内还应不小于强力甲板边板厚度的0.8倍厚度T=10√(0.22+0.028L)+1.5mm=10*60+0.5+1.5=301.5mm三.甲板1.强力甲板甲板为横骨架式时甲板厚度T=0.05L+4.5mm=0.05*35.2+4.5=6.26mm2.甲板边板在船中部0.4L区域内的甲板边板宽度应不小于6.8L+400mm=6.8*35.2+400=639.36mm强力甲板边板在段部的宽度不小于船中部宽度的65%=415.58mm甲板室及机舱棚围壁1.①第一层甲板室前端壁板的厚度t应不小于下式所得之值t=0.03L+4.2mm=0.03*35.2+4.2=5mm②第一层甲板室侧壁,后端壁板的厚度t应不小于下式所得之值t=0.03L+4.2mm=0.03*35.2+3.5=5mm③围壁板的下列板高度应大于300mm,并应较计算值增厚2mm,但不必超过该处理甲板的厚度。
围壁扶墙材间距大于750mm时,每增加100mm围壁板应增厚0.5mm.2.围壁扶墙材①扶墙材的计算压头h应按下列各式计算最低一层前端壁扶墙材:h=0.06L+0.8m=0.06*35.2+0.8=3m其他位置围壁扶墙材:h=0.0045L+1.1m=1m②围壁扶墙材剖面模数w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之值。
船舶主要参数
![船舶主要参数](https://img.taocdn.com/s3/m/013fa2a919e8b8f67c1cb9fe.png)
第二节 船舶形状
1. 首部形状:斜直型、飞剪型、球鼻首型、破冰型 2. 尾部形状:巡洋舰尾型、椭圆形尾、方型尾 3. 梁拱:1/50B 4. 舷弧:首-50(L/3+10);尾=1/2首 5. 舭部形状 6. 底部形状 7. 平行中体
第三节 船舶尺度和尺度比
一、船舶型尺度
CCS-《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
船舶空载吃水到船舶最高点的垂直距离。
长度
最大尺度
船舶主尺度比
1.宽吃水比B/d:
B/d↑,初稳性?, 摇荡性?
2. 深吃水比D/d: D/d↑,抗沉性?,
3. 宽深比B/D:
B/D↑,稳性?,横 向向强度?
尺度比图示 2
4. 长宽比L/B:L/B↑,速航性? 5. 长深比L/D:L/D↑,纵向强度? 6. 长吃水比L/d: L/d↑,操纵性?
二、登记尺度: 《1969年国际吨位丈量公约》
三、最大尺度 四、尺度比
一、船型尺度
定义:理论尺度/计算尺度,型表面量取
用途:计算船舶干舷、稳性、吃水差等的依据。
1. 型长 LBP或LPP 2. 型宽 B(船宽) 3. 型深 D: 4. 吃水 d:
在船长中点处,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夏季满载水线的垂 直距离。
0.25 0.74 0.75 0.76 0.77 0.77 0.76 0.72 0.63 0.45 0.15 0 0.25
0.3 0.77 0.78 0.79 0.79 0.79 0.79 0.76 0.68 0.5 0.21 0 0.3
0.35 0.79 0.8 0.81 0.81 0.81 0.81 0.79 0.72 0.55 0.28 0 0.35
横剖线图(Body plan ) 纵剖线图(Sheer plan) 半宽水线图(Half breadth plan) 型值表
第二章船舶尺度
![第二章船舶尺度](https://img.taocdn.com/s3/m/c45846168bd63186bdebbc74.png)
T
船长型深比——总强度有关,越小强度越好。L
D
第二章船舶尺度 17
船体的几何特征
三、船型系数(Form coefficients) 船型系数进一步表达船体水下部分的几何特征,
具有相同主尺度和尺度比的两艘船,其几何特征可以有明 显的差别,从而影响船的技术性能——这就是因为船型系 数的不同。常用的船型系数有:
第二章船舶尺度 10
船体型线图
半宽水线图——与设计水线平行的辅助平面与船体型表 面的截交线,投影 到设计水线面上,左右对称,故 只画一半半宽水线图 ———真实形状,在另外两个 投影面上为直线。
第二章船舶尺度 11
第二章船舶尺度 12
船舶几何特征
船体是一个狭长的几何体——左右对称,其形状与性能有 密切的联系 。
相 垂 直 的 基 准
第二章船舶尺度 4
船体型线图
The waterlines Water lines plane
The ordinates lines Body plane
The buttock lines Sheer plane
第二章船舶尺度 5
船体型线图
中线面是一个垂直于基面(与船底相切的面)
第二章船舶尺度 19
水线面系数
(1)水线面系数
Cwp
Aw LB
水线面积Aw与L、B之比——表征水线面的丰满度,
主要影响稳性,也影响快速性。
第二章船舶尺度 20
船剖面系数
(2)船剖面系数
CM
Am Bd
中横剖面水下部分面积与Bd的
比——反映中横剖面的丰满度,大型
低速船Cm接近1,快速小型船Cm较小。
第二章船舶尺度 8
船体型线图
船体主尺度、尺度比和船型系数全解
![船体主尺度、尺度比和船型系数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2d45b18edd3383c4bb4cd24d.png)
船体主尺度、尺度比和船型系数一、船体主尺度船舶的大小:船长型宽型深吃水图2-2-1 船体主尺度1. 船长(L)——通常选用的船长有三种,即总长、垂线间长和设计水线长。
总长(L OA):自船首最前端至船尾最后端平行于设计水线的最大距离。
垂线间长(L PP):首垂线(F.P)与尾垂线(A.P)之间的水平距离。
一般情况下,如无特别说明,习惯上所说的船长常指垂线间长。
水线长(L WL):平行于设计水线的任一水线与船体型表面首尾端交点间的水平距离。
所谓设计水线长,即设计水线在首柱前缘和尾柱后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军舰一般均以设计水线长为垂线间长。
在船舶静水力性能计算中,通常采用垂线间长L PP,在分析阻力性能时常用设计水线长L WL,而在船进坞、靠码头或通过船闸时应注意它的总长L OA。
2. 型宽(B)——指船舶型表面(不包括船体外板厚度)之间垂直于中线面方向度量的最大距离,一般指船长中点处的宽度。
对于设计水线或满载水线处分别称为设计水线宽或满载水线宽。
最大宽度是指包括外板和伸出两舷的永久性固定突出物(如护舷材等)在内的垂直于中线面的最大水平距离。
3. 型深(D )——在船舶型表面的甲板边线最低点处,自龙骨板上表面(即龙骨基线)至上甲板边板的下表面的垂直高度。
通常,甲板边线的最低点在舯剖面处。
4. 吃水(d )——龙骨基线至设计水线的垂直高度。
在有设计纵倾时,首尾吃水不同,则取其平均值,即)(21A F M d d d += 式中:M d ——平均吃水,也就是舯剖面处吃水;F d ——首吃水,沿首垂线自设计水线至龙骨线的延长线之间的距离;A d ——尾吃水,沿尾垂线自设计水线至龙骨线的延长之间的距离。
5. 干舷(F )——自设计水线至上甲板边板上表面的垂直距离。
一般船舶在首、中和尾处的干舷是不同的,因此在舯剖面处干舷F 等于型深D 与吃水d 之差再加上甲板的厚度。
二、尺 度 比1. 长宽比(L/B )——与船的快速性有关。
船型设计尺度及参数word版本
![船型设计尺度及参数word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d008420533d4b14e84246852.png)
附录A 设计船型尺度及其他参数A.0.1杂货船、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货物滚装船、汽车滚装船、客货滚装船、散装水泥船、化学品船、液化气(LPG或LNG )船、客船和渡船的设计船型尺度可分别按表A.0.1-1〜表A.0.1-12确定。
杂货船设计船型尺度表A.0.1-1注:①DWT系指船舶载重量;②多用途码头设计船型尺度可按相应吨级的杂货船设计船型尺度选取。
注:350000t散货船的船型尺度为实船资料实船载重吨为364767t),供参照使用注:450000t油船的船型尺度为实船资料实船载重吨为441893t),供参照使用注:①DWT系指船舶载重量t) TEU系指20英尺国际标准集装箱;②集装箱码头设计标准以船舶吨级(DWT )对应的设计船型尺度为控制标准,其载箱量为参考值;③200000吨级集装箱船的吨级范围上限暂为200000t,船型尺度为实船资料(实船载重吨为200000t,载箱量为18000TEU )。
货物滚装船设计船型尺度表 A.0.1-5注:50000t货物滚装船的船型尺度为实船资料实船载重吨为53498t),供参照使用②载车数按普通轿车计算。
注:70000GT客货滚装船的船型尺度为实船资料实船为75027GT),供参照使用注:lOOOOOt 化学品船的船型尺度为实船资料 实船载重吨为105830t),供参照使用液化气(LPG 或LNG)船设计船型尺度表A.O.1-1O液化天然气(LNG)船设计船型尺度;②液化气码头设计标准以船舶总吨 (GT)对应的设计船型尺度为控制标准,其总舱容量为参考值。
客船设计船型尺度表A.O.1-11渡船设计船型尺度表A.O.1-12船舶~吨级设计船型尺度(m)A.0.2散货/集装箱船、木片船、牲畜运输船、散货/油兼用船、矿石/油兼用船、沥青船、酸运输船和食用油船的设计船型尺度,经论证后可参照表 A.0.2-1〜表A.0.2-8 确定。
沥青船船舶主要尺度实录表A.0.2-6A.0.3船舶参数关系可参考表A.0.3-1~表A.0.3-4中公式换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体主尺度、尺度比和船型系数一、船体主尺度
船舶的大小:
船长
型宽
型深
吃水
图2-2-1 船体主尺度
1. 船长(L)——通常选用的船长有三种,即总长、垂线间长和设计水线长。
总长(L OA):自船首最前端至船尾最后端平行于设计水线的最大距离。
垂线间长(L PP):首垂线(F.P)与尾垂线(A.P)之间的水平距离。
一般情况下,如无特别说明,习惯上所说的船长常指垂线间长。
水线长(L WL):平行于设计水线的任一水线与船体型表面首尾端交点间的水平距离。
所谓设计水线长,即设计水线在首柱前缘和尾柱后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军舰一般均以设计水线长为垂线间长。
在船舶静水力性能计算中,通常采用垂线间长L PP,在分析阻力性能时常用设计水线长L WL,而在船进坞、靠码头或通过船闸时应注意它的总长L OA。
2. 型宽(B)——指船舶型表面(不包括船体外板厚度)之间垂直于中线面方向度量的最大距离,一般指船长中点处的宽度。
对于设计水线或满载
水线处分别称为设计水线宽或满载水线宽。
最大宽度是指包括外板和伸出两舷的永久性固定突出物(如护舷材等)在内的垂直于中线面的最大水平距离。
3. 型深(D )——在船舶型表面的甲板边线最低点处,自龙骨板上表面(即龙骨基线)至上甲板边板的下表面的垂直高度。
通常,甲板边线的最低点在舯剖面处。
4. 吃水(d )——龙骨基线至设计水线的垂直高度。
在有设计纵倾时,首尾吃水不同,则取其平均值,即)(2
1A F M d d d += 式中:M d ——平均吃水,也就是舯剖面处吃水;
F d ——首吃水,沿首垂线自设计水线至龙骨线的延长线之间的距离;
A d ——尾吃水,沿尾垂线自设计水线至龙骨线的延长之间的距离。
5. 干舷(F )——自设计水线至上甲板边板上表面的垂直距离。
一般船舶在首、中和尾处的干舷
是不同的,因此在舯剖面处干舷F 等于型深D 与吃水d 之差再加上甲板的厚度。
二、尺 度 比
1. 长宽比(L/B )——与船的快速性有关。
该比值越大,船越细长,在水中航行时所受的阻力越小,特别是高速航行时。
2. 宽度吃水比(B/d )——与船的稳性、快速性和航向稳定性有关、
3. 型深吃水比(D/d )——与船的稳性、抗沉性、船体坚固性以及船体内部的容积密切相关。
4. 船长吃水比(L/d )——与船的回转性有关,比值越小,船越短小,回转越灵活。
5. 船长型深比(L/D )——与船体总强度有关,长深比小,船短而高,强度好。
三、船 型 系 数
1. 水线面系数(C WP 、α)——与基平面相平行的任一水线面面积A 与垂线间长L 、型宽B 所构成的长方形面积之比,即LB A C W WP / ,C WP 的大小表示了水线面的肥瘦程度。
2. 舯剖面系数(C M 、β)——舯剖面在水线以下的面积AM 与型宽B 、相应吃水d 所构成的长方形面积之比,即 Bd A C M M /=,M C 的大小表示了水线以下的舯剖面的肥瘦程度。
图2-2-2 水线面系数和舯剖面系数
3. 方形系数(C B 、δ)——船体水线以下的型排水体积▽与船长L 、型宽B 以及相应水线吃水d 所构成的长方形体积之比,即 LBd C B /∇=,B C 的大小表示船体水下体积的肥瘦程度。
图2-2-3 方形系数
4. 棱形系数(C P 、φ)——又称纵向棱形系数。
船体水线以下的型排水体积与由相应水线下舯剖面浸水面积AM 和船长L 所构成的棱柱体体积之比,即L A C M P ∇=,或M B M B P C C B d L C L B d C C ==,P C 大小表示了排水体积沿船长方向的分布情况。
P C 大,表示▽沿船长方向分布较均匀;P C 小则表示▽主要分布于船中,两端较尖瘦。
图2-2-4 棱形系数
5. 垂向棱形系数(C VP 、φV )——船体水线以下型排水体积▽与由相应水线的水线面面积AW 和吃水d 所构成的棱柱体体积之比,即d A C W VP
∇=,或WP B WP B VP
C C LBd C LBd C C ==,C VP 的大小表示了排
水体积沿吃水方向分布情况。
C VP大,表示▽沿吃水分布较均匀;C VP小,则表示▽主要分布于靠船的水线。
图2-2-5 垂向棱形系数
上述各系数的定义,如无特别指明,都是指设计水线而言。
在计算不同水线处的各系数时,其船长、船宽常用垂线间长(或设计水线长)和设计水线宽。
例题:如图2-2-6所示,其中a船的水下形状为一三棱柱体,b船水下形状为一首尾尖瘦的棱体,两船的长L、宽B及吃水d均同,排水体积▽亦相等。
根据定义可得:
a船:C WP=1.0, C M=0.5, C B=0.5, C P=1.0及C VP=0.5;
b船:C WP=0.5, C M=1.0, C B=0.5, C P=0.5及C VP=1.0。
图2-2-6 船型系数的物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