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ppt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3.4《病毒》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3.4《病毒》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e80d50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79.png)
一、病毒的发现
◆伊万诺夫斯基的实验过程:
汁
汁
液
液
细菌过滤器
说明引发烟草花叶病的病 原体比细菌还小,将其命 名为“滤过性病毒”。
◆科学家---莱夫勒和弗罗施 研究动物的口蹄疫时,证明了口蹄疫也是“滤过性病毒”引起的。
一、病毒的发现
➢病毒比细菌小得多,大小只能用 纳米(百万分之一毫米)来表示
➢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到 大约10亿个细菌 = 一颗小米粒大
大肠杆菌噬菌体 蝌蚪状
二、病毒的种类、形态和结构
蛋白质外壳
遗传物质
病毒结构模式图
病毒结构 = 遗传物质 + 蛋白质外壳
二、病毒的种类、形态和结构
1
2
三、病毒的增值
释放
吸附
注入
复制、合成
组装
在遗传物质“指挥”下自我复制
病毒寄生在活细胞内,依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 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是它的繁殖方式。
用于基因工程:让某些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 些基因进入受体细胞,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目的。
课堂小结
植物病毒
动物病毒
噬菌体
种类
蛋白质外壳
+
结构
遗传物质
病毒
繁殖
与 人 类 关 系
自 我 复 制
益处
基因 工程 防治有害
生物
疫苗
坏处
患
病
情感升华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 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吾辈更需努力 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
禽流感是指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 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 等禽类,引起从呼吸系统异常到严重的全 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按病原体的类型, 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 病性三大类。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快、危 害大,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病毒》优质课件
![《病毒》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23e7a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03.png)
学习任务四: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水稻矮缩病
花生条纹病
学习任务四: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方面: 利用病毒制作疫苗
疫苗: 经过人工处理过的减毒的或无毒的病毒
学习任务四: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方面: 利用噬菌体可以帮助人们治疗细菌性的疾病
绿脓杆菌噬菌体能有效地控制烧伤病人绿脓杆菌的感染
学习任务四: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D.可以独立生活
3.下列不是病毒引起的疾病或病害的是(D )
A.烟草花叶病
B.禽流感
C.艾滋病
D.痢疾
4.下列哪一项不是人类利用病毒为人类服务的实例( B)
A.无脊椎动物病毒制成杀虫剂
B.给高烧病人注射青霉素
C.用噬菌体治疗烧伤病人的化脓性感染
D.给健康人注射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D 3、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病毒比细菌小得多 B 病毒的形状多样,有球形、杆形、蝌蚪形等 C 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 D 病毒对人类都有害
B 4.引起艾滋病、口蹄疫、烟草花叶病的病毒分别属于( ) A 人类病毒、细菌病毒、植物病毒 B 动物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 C 人类病毒、动物病毒、植物病毒 D 动物病毒、细菌病毒、植物病毒
2.繁殖方式: 病毒在寄主细胞中自我复制。
四、病毒的分类(根据寄生细胞的不同)
动物病毒 专门寄生在昆虫等无脊椎动物的细胞内;
寄生在菜青虫上的病毒
寄生在松毛虫上的病毒
植物病毒
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内。
烟草花叶病毒
微生物病毒 专门寄生在细菌、真菌 等微小生物的细胞内。
其中专门寄生在细菌细 胞里的病毒叫做细菌病 毒,又叫噬菌体。
总结归纳
《病毒及防范措施》ppt课件
![《病毒及防范措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d5ef47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a.png)
02
病毒的种类和特点
按照传播方式分类
01
02
03
空气飞沫传播
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 将病毒传播到空气中,再 经由呼吸、谈话等途径感 染他人。
接触传播
病毒附着在物体表面,通 过接触这些被污染的物体 ,再触摸口、鼻、眼等部 位而感染。
血液传播
通过输入含有病毒的血液 或血液制品,或者与感染 者共用注射器、针头等医 疗器械而感染。
病毒跨物种传播风险增加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扩大和生态破坏,病毒跨物种 传播风险增加,如新冠病毒就是从动物传播到人 类的。需要加强动物卫生监测和防控措施,以减 少病毒的传播风险。
加强国际合作
病毒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 应对。国际合作包括信息共享、技术交流、联合 研究等方面,有助于提高全球防控能力和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白质外壳中。
病毒通常只能在宿主细胞内繁殖 ,利用宿主细胞的机制进行复制
和传播。
病毒可以感染人类、动物和植物 等生物体,并引起各种疾病。
病毒的起源和演变
关于病毒的起源目前尚无定论,但科学家普遍认为病毒可能起源于细胞中的基因片 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毒不断演变,适应不同的环境,并感染不同的宿主。
一些病毒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变异,导致新的疾病出现或原有疾病的严重化。
04
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建立安全的网络连接
05
总结和展望
总结
病毒的定义和分 类
病毒是一种微生物,可以引 起动植物和人类的疾病。根 据病毒的遗传物质、结构和 宿主范围等特征,病毒可分 为DNA病毒、RNA病毒、蛋 白质病毒等。
病毒的传播途径
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空 气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途 径进行传播。接触传播包括 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空气 传播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生 物媒介传播则是通过昆虫、 啮齿动物等媒介传播。
《病毒》ppt课件
![《病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4b4b5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2.png)
03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以 防数据丢失或受到勒索 病毒攻击。
04
设置强密码,并定期更 换,避免使用弱密码或 重复使用相同密码。
企业网络安全策略制定
01
02
03
04
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明确网络安全责任人和各部门
职责。
加强对员工的网络安全培训, 提高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
能。
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安全漏洞 扫描和风险评估,及时修补漏
私自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消耗用户 话费。
允许攻击者远程控制手机,进行各种 恶意操作。
隐私窃取病毒
窃取手机中的通讯录、短信、照片等 隐私信息。
宏病毒和蠕虫病毒
宏病毒
感染Microsoft Office等软件的宏代码,通过文档传播,破坏数 据、泄露信息。
蠕虫病毒
利用系统漏洞进行传播,消耗网络资源,造成网络拥堵。
情报信息共享
建立国际情报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发现并应 对跨国网络威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联合应急响应机制
建立联合应急响应机制,对跨国网络攻击事 件进行快速响应和处置。
THANKS
感谢观看
洞。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制定详细 的应急预案,以便在发生网络
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
杀毒软件选择及使用技巧
选择知名度高、口碑好的杀毒软件品 牌,如卡巴斯基、诺顿等。
定期更新杀毒软件和操作系统,确保 计算机处于最新安全状态。
在安装杀毒软件前,先对计算机进行 全盘扫描,清除潜在的病毒和恶意软 件。
在使用杀毒软件时,注意开启实时监 控和自动更新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并 处理病毒威胁。
推广网络安全知识, 提高公众对网络安全 风险的认知和防范能 力。
《初中生物课件病毒》课件
![《初中生物课件病毒》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adc89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3.png)
病毒与疾病的关系
病毒是导致许多疾病的病原 体,如流感、麻疹、肝炎等 。
病毒的感染会导致人体出现 各种症状,如发热、咳嗽、 乏力等。
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 播、接触传播、血液传播等 。
病毒的感染会影响人体的免 疫系统,导致身体虚弱,容 易感染其他疾病。
病毒的传播方式与预防措施
01
避免接触患者和疑似患者,减少前往人群密 集场所。
病毒的发现与起源
病毒的发现
病毒最早是在19世纪末期被发现的 ,当时人们发现烟草花叶病是由一种 非常微小的生物引起的,这种生物后 来被称为烟草花叶病毒。
病毒的起源
关于病毒的起源目前尚无定论,有学 者认为病毒可能来自于寄主细胞的基 因突变,也有学者认为病毒可能来自 于其他微生物的共生。
病毒的基本结构
02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
03
接种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
04
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
病毒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中,病毒可以 用于将外源基因导入细 胞或组织中。
疫苗研发中,病毒可以 用于制备灭活疫苗或减 毒疫苗。
生物治疗中,病毒可以 用于基因治疗或细胞治 疗。
病毒还可以用于研究细 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 等领域。
复制与合成
核酸复制
病毒的核酸在细胞核内进行复制,产生新的病毒基因。
蛋白质合成
根据病毒基因的指令,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病毒蛋白质。
成熟与释放
组装与修饰
新合成的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在细胞内组装成完整的病毒颗粒。
释放
成熟的病毒颗粒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继续感染其他细胞或传播到其他个体。
04 病毒对人类的影响
核心
由核酸分子(DNA或RNA)构成 ,携带病毒的遗传信息。
高中病毒ppt课件
![高中病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6d121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1.png)
病毒疫苗的研发与接种
疫苗种类
包括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 。
研发过程
疫苗研发需要经过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和审 批等阶段,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接种意义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病毒感染,降低发病率 和死亡率,控制疾病的传播。
05
常见病毒性疾病及其预防
流感病毒性疾病及其预防
流感病毒概述
流感病毒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可引起季节性流行性感冒。
04
媒介传播
如登革热病毒、寨
03
卡病毒等通过蚊虫
叮咬传播。
血液传播
如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等。
03
病毒感染与免疫
病毒感染的过程
吸附与侵入
病毒通过识别并吸附到宿 主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 进而侵入细胞。
脱壳与复制
病毒脱去外壳,释放出核 酸,在细胞内复制病毒基 因,并合成新的病毒蛋白 质。
组装与释放
新病毒在细胞内组装,通 过宿主细胞膜出芽或裂解 释放到细胞外。
病毒的致病性
直接杀伤宿主细胞
诱导细胞转化
病毒复制过程中可导致宿主细胞损伤 或死亡。
某些病毒可诱导细胞发生恶性转化, 引发肿瘤。
引发免疫病理反应
过度或异常的免疫应答可能导致组织 损伤。
抗病毒免疫应答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先天免疫系统对多种病原体具有 非特异性防御机制。
疫苗临床试验
目前已有部分新型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显示出良好的免疫原 性和保护效果。
病毒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应用
基因组编辑技术
病毒基因组编辑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基因治疗手段,通过修 改病毒基因组,以达到抑制病毒复制和感染的目的。
基因组编辑技术的种类
第五章 病毒课件(共28张PPT)
![第五章 病毒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2d778d4941ea76e58fa045f.png)
归纳:
形态: 球形、杆形、蝌蚪形 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
病
毒
生活方式: 寄生 繁殖方式: 自我复制 种类: 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 (噬菌体) 与人类的关系:有益、有害
课堂练习
1、小儿麻痹症是由( A)引起的。人们利用( C )能有效的 控制绿脓杆菌。 A、病毒 B、病原菌 C、噬菌体 D、酵母菌 2、采用静脉注射方式吸毒的人,患艾滋病的很多。说明艾滋 病病毒很容易由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C ) A、空气 B、 水 C、血液 D、接触 3、处理患猪瘟、鸡瘟病死的猪、鸡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C) A、用清水清洗干净后留作食用 B、腌制成腌肉、腌鸡出卖给他人食用 C、将死猪、死鸡用土深埋或用火烧毁 D、剁成碎末作为饲料让家禽、家畜食用 4、病毒在寄主的细胞内进行增殖对寄主的影响是( B) A、正常 B、受害 C、受益 D、受害又受益
病毒个体十分微小,多数 病毒在10--300纳米之间(百万 分之一毫米),三万个拼接 起来才有一个杆菌大小。,所 以病毒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 能看见。
总结:病毒的特性
结构 特殊 病毒身体微小、没有细胞结构,只有由核酸物 质组成的核心和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需寄生在其它生物活的 细胞里才能体现生命活动。 病毒的寄主高度专一,一般来说病毒只能寄生 在特定的一种寄主身上,而对其他生物则完全 无害,如烟草花叶病毒仅仅危害烟草。
疯牛病
焚烧病牛尸体
口蹄疫
3.对人类的影响
艾滋病
脊髓灰质炎
天花
SARS (非典)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 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 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 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2024版《病毒》PPT精品课件
![2024版《病毒》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b68ca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c.png)
《病毒》PPT精品课件•病毒基本概念与特性•常见病毒类型及其危害•防护措施与策略部署目•杀毒软件原理及使用技巧•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录病毒基本概念与特性01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形态的生物体,依赖宿主细胞进行复制和生存。
起源理论包括细胞起源、共进化等,目前尚无定论。
病毒与生物圈的关系密切,对生物进化有重要影响。
病毒定义及起源病毒结构与分类病毒结构包括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部分病毒还有脂质包膜。
根据核酸类型,病毒可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根据感染对象,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
组装与释放新合成的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在宿主细胞内组装成完整病毒粒子,然后释放到细胞外。
利用宿主细胞原料和酶系统,合成病毒核酸和蛋白质。
脱壳病毒蛋白外壳在宿主细胞内解体,释放核酸。
吸附病毒通过特定部位与宿主细胞结合。
注入病毒核酸进入宿主细胞。
病毒复制周期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水传播、食物传播等。
不同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宿主范围各异,了解其特性有助于防控病毒感染。
病毒宿主范围指病毒能感染的细胞类型或生物种类。
病毒宿主范围与传播途径常见病毒类型及其危02害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占用系统资源,导致计算机运行缓慢或崩溃。
蠕虫病毒木马病毒宏病毒隐藏在看似正常的程序中,窃取用户隐私信息,如账号密码、信用卡信息等。
感染Office 等办公软件的宏命令,通过文档传播,破坏数据文件和系统文件。
030201计算机病毒伪装成正常应用,窃取用户隐私信息、恶意扣费、控制手机等。
恶意APP在手机屏幕上弹出大量广告,干扰用户正常使用手机。
广告软件通过蓝牙、Wi-Fi 等无线方式传播,占用手机资源,导致手机运行缓慢或崩溃。
蠕虫病毒手机病毒网络蠕虫和僵尸网络网络蠕虫利用漏洞在计算机网络中传播,占用网络资源,导致网络拥堵或瘫痪。
僵尸网络由被黑客控制的计算机组成,用于发动网络攻击、散播垃圾邮件等恶意行为。
勒索软件与恶意广告勒索软件通过加密用户文件或锁定计算机屏幕,要求用户支付赎金以解锁或恢复数据。
病毒(课件)PPT课件
![病毒(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c9752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f.png)
抗病毒治疗
个人防护措施
使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降低病毒 载量,缓解症状,缩短病程。
提倡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个 人防护措施,减少病毒接触和传播机会。
国际合作与法规制定
国际组织合作
加强世界卫生组织(WHO) 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监 测病毒变异情况,分享防控 经验和资源。
国际法规制定
跨国信息交流
THANKS
感谢观看
病毒武器的防范与控制
03
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制定严格的生物武器公约,加强防范与
控制措施,防止病毒等生物武器被滥用。
05
病毒的检测与控制
病毒的检测方法
核酸检测
利用特定引物与病毒基因片段进行 PCR扩增,通过荧光信号变化进行病 毒定性或定量检测。
抗原检测
利用抗体与病毒表面抗原结合的原理, 通过显色反应或金标法进行病毒定性 检测。
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病毒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感染人类后,会引起严重的疾病甚至 死亡,威胁人类健康。
病毒在生物武器中的作用
生物武器的发展史
01
病毒作为生物武器的发展历史悠久,如日军侵华战争期间使用
细菌战。
病毒的传播方式
02
病毒作为生物武器可以通过空气、水源、食物等多种途径传播,
造成大规模的感染和死亡。
发现
2002年,广东发生了一种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患者多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且具有传染性。经过专 家们的调查和实验,证实这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称为SARS病毒。
应对
政府采取了严格的隔离措施,控制疫情的传播。同时,科研人员加紧研究病毒的特性,以期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和疫苗。
MERS病毒的发现与应对
微生物学ppt课件第五章病毒
![微生物学ppt课件第五章病毒](https://img.taocdn.com/s3/m/9552822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4.png)
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疫苗接种
通过接种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免疫 力,是预防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
个人防护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 手、戴口罩等,减少病毒传播的风 险。
环境消毒
对公共场所和物品进行定期消毒, 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病毒感染的治疗与药物研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02
03
04
对症治疗
针对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进行 治疗,如解热镇痛、止咳平喘
病毒与人类共生的可能性与挑战
01
病毒与人类共生的可能性
某些病毒可以与人类长期共存,而不引起明显的疾病症状,这种共生关
系可能在未来得到更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02
病毒与人类共生的挑战
病毒与人类共生需要解决许多科学和技术难题,如如何控制病毒的复制
和传播、如何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等。
03
病毒与人类共生的伦理和社会问题
病毒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与价值
1 2 3
病毒在疫苗研发中的应用 通过对病毒的研究,可以研发出针对特定病毒的 疫苗,预防病毒感染和传播,如流感疫苗、麻疹 疫苗等。
病毒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某些病毒具有将外源基因导入宿主细胞的能力, 因此可以利用病毒载体进行基因治疗,治疗一些 遗传性疾病和癌症等。
病毒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病毒是研究生命科学和医学的重要工具之一,可 以用于研究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神经科学等领 域。
病毒的变异
由于病毒基因组较小且缺乏修复机制,因此容易发生变异。变异类型包括基因 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重配等。这些变异可能导致病毒毒力、抗原性等方面的 改变,从而影响病毒的传播和致病性。
03 病毒的感染与传 播
病毒感染的途径与方式
中小学生医学科普之病毒ppt课件
![中小学生医学科普之病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d0ce5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1.png)
病毒的分类
按照遗传物质分类
DNA病毒和RNA病毒。
按照宿主范围分类
烈性病毒和温和病毒。
按照形态分类
球形、杆形和砖形病毒。
病毒的结构和形态
01
02
03
核心
包含病毒的遗传物质,可 以是DNA或RNA。
衣壳
包围核心,由蛋白质组成 ,具有抗原性。
包膜
有些病毒具有,由脂质双 层和蛋白质组成。
病毒的生命周期
在疫情期间尽量减少外出,特别是避 免前往疫情严重地区。
避免拥挤的地方
尽量减少去人多拥挤的场所,如商场 、电影院等,以降低感染风险。
接种疫苗
接种新冠疫苗
接种新冠疫苗是预防感染新冠病毒的 有效手段,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应尽 快接种。
接种其他疫苗
根据当地卫生部门的建议,及时接种 其他必要的疫苗,如流感疫苗等,以 提高自身免疫力。
吸附和侵入
病毒通过与宿主细胞表面 的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 部。
复制和组装
在细胞内,病毒利用细胞 内的原料和能量复制自身 遗传物质,并合成蛋白质 外壳。
成熟和释放
新生成的病毒粒子聚集, 从细胞中释放出来,感染 其他细胞或传播给其他宿 主。
03
病毒的传播方式
空气传播
空气传播是指病毒通 过飞沫、气溶胶等形 式在空气中传播。
液,特别是在咳嗽、打喷嚏或触摸口鼻眼后。
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口
02
这些部位是病毒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尽量减少触摸可以降低
感染风险。
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
03
用后将纸巾直接丢进封闭的垃圾桶,并及时洗手。
保持社交距离
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距离
减少非必要的外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以,需要用电子显微镜 才能看到病毒。
动物病毒 病毒 植物病毒
细菌病毒
(噬菌体)
杆状病毒 病毒 球状病毒
蝌蚪状病毒
植物病毒
------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内。
烟草花叶病毒
动物病毒(1)
------有的专门寄生在无脊椎动物的细胞内。
寄生在菜青虫上的病毒 寄生在松毛虫上病毒
合作探究
1、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很多艾滋病 患者是因为吸食毒品而被感染。 (1)引起艾滋病的生物是什么?其营养方式是 怎样的?
病毒;异养
(2)为了人们都能健康,幸福地生活,请你为 “国际禁毒日”写一句宣传语。
外壳 蛋白质
无细胞结构
观察结论:病毒结构简单 ,由 蛋白质外壳和
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 结构。
观察活动二:
病毒个体微小,它是如 何生活的?
观察课本90页流感病毒模式图。然后小组讨论: 病毒能独立生活吗?病毒是怎样生活的?
将你观察和讨论的结果填在学案上。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 必须寄生 在其他生 物的细胞内才能体现 生命活动。
如果不是细菌,那是什么?
科学探究
一、合作探究 (实验操作)
请你设计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发现病毒的实验
(1)提出问题: 引起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是什么 (2)作出假设: 引起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是细菌 (3)方法步骤: 将烟草榨出;汁液
将汁液用细;菌过滤器进行过滤 用过滤后的汁。液去感染正常的烟草 (4)现象: 正常的烟草患病了 。 (5)结论: 引起烟草花叶病的病因。不是细菌
第五章 病毒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同学们小时候打过预防针吗?那你 们知道打入你们体内的是什么吗?他有 什么作用?
小时候打入我们体内的疫苗是经过人
工处理的无毒或毒性减弱的病毒。把这些
病毒打入体内可以使我们产生抵抗能力。
一、自主学习
1.病毒都没有细胞结构,体积太小,需要用电子显微镜 才 能观察到。
2.病毒不能独立 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 内。 根据寄生的生物种类不同,病毒通常可分为 植物 病毒、 ( 动物 )病毒和 细菌 病毒。 3.病毒的结构 简单 ,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组 成。病毒只能寄生在 活细胞 里,靠自己遗传物质 中的遗
生命活动:
寄生生活
繁殖:自我复制Fra bibliotek明确:细胞内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 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 信息,利用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 毒,这就是它的繁殖。
明确:病毒离开活细胞后并不会死亡, 它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就会侵 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将会重新开始。
总结归纳
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 将病毒分为三大类:
引起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是 病毒 。
电子显微镜下的病毒
杆状
烟草花叶病毒
(放大30万倍)
球状
腺病毒
(放大50万倍)
蝌蚪状
大肠杆菌噬菌体
(放大45万倍)
思考:
根据病毒的发现过程和电子显微镜下的病毒图 片,说明了病毒的个体大小具有什么特征?
病毒的个体特征:微小
大约10亿个细菌等于一颗小米粒大 大约3万个病毒等于一个细菌大 一个病毒的大小约为10~300 纳米
后来,科学家把这种汁液冲淡了100万 倍,发现冲淡的汁液仍有致病能力。但 是,人们一直不识这种致病因子的“庐 山真面目”。
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发明 了电子显微镜之后,这才看到了烟草 花叶病致病因子的面貌,原来它是比 细菌小得多的微生物——病毒。
伊万诺夫斯基的实验过程:
过滤
汁
汁
液
液
思考:引起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是细菌吗?
思考:病毒能寄生在 什么生物的细胞内?
一个病毒的自述:
由于我的构造过于简单,连生活中必须 的一些酶和细胞器都没有,因此,根本无法独 立生活,只能像孙悟空一样生活在别的生物“ 肚子”里,靠吃现成饭混日子。而且,我一旦 进入到活细胞内,便可随意使用主人的“零部 件和设备”,使单独的“一个”快速繁殖成“ 千千万万个”,这样就可以侵染更多的细胞, 将他们变成我生儿育女的摇篮。
正常叶 病叶
1886年,一位德国科学家把烟草花叶病 毒植株上的汁液注射到健康的烟草植株 上。结果,健康的烟草植株很快也感染 上了花叶病。
显微镜下根本看不到任何细菌。 那么,这种导致烟草植株患病的致病 因子是什么呢?当时人们并不清楚。
1892年,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 (D.Iwaniowsk,1864-1920)把患病烟草植株 的汁液用细菌过滤器过滤,过滤后的汁 液仍能使烟草患病,这说明这种致病因 子肯定比细菌小。他把这种病原体叫做 “滤过性病毒”。
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病毒离开 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 结晶 体。 4.病毒种类很多,分布广泛,又营寄生生活,给人类、动 物和植物带来极大的危害。人类一方面设法治疗 和预防 病毒性疾病,另一方面利用 病毒为人类造福。
俄罗斯著名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于
1892年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发现 烟草花叶病病源的滤过性。
动物病毒(2)
有的病毒专门寄生在脊椎动物和人体细胞内。
细菌病毒
------寄生在细菌等生物细胞里的病毒: (也叫噬菌体)。
思考: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结构,而病毒
个体微小,它是否和动植物细胞一样具有细胞结构呢?
病毒的 形态
杆形
球形 蝌蚪形
杆形病毒
球形病毒 蝌蚪形病毒
核心
遗传 物质
烟草花叶病毒亚显微结构图
(一)
几种植物病毒的亚显微结构图
腺病毒亚显微结构图
甲流病毒亚显微结构图
H1N1结构模式图 (二) 乙肝病毒结构模式图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过程
噬菌体进入大肠杆菌的细胞后,通 过一系列的步骤进行增殖。
(三)
结果:大肠杆菌死亡并破裂,释放 出里面的病毒,新一代病毒开始新的 生命旅程.
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内
(如乙肝病毒)
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内
(如烟草花叶病毒)
专门寄生细菌细胞内
(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39
思考:
讨论活动:
病毒个体这么小,结构又如此简单 ,病毒是生物吗?
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忆七年级学过的“生物的特征 ”,同桌之间展开讨论。
讨论结果:
病毒是生物。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 但具有生物特征:它有重要的生命物 质----蛋白质和核酸;它不能独立生活, 却可以寄生在活细胞内;还可以… …; 还可以繁殖”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