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传感器新型微弱电容测量电路
电容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D2 D1 ±Ui
R2
R1
R1 +
R2
C2
iC1 + C1
iC2 +C (a) RL
2
UE +C1 iC1 RL
Uo -
(b)
iC2 +
当电源为负半周时,其中二极管D2导通、 D1 截止,电容C2 被以极其短的时间充电, 电容C1 通过R1、RL放电。电路等效为图(b)。
D2 D1 ±Ui iC1 + C1 R2 R1 iC2 +C (a) RL
特点:①高频交流正弦波供电; ②电桥输出调幅波,要求其电源电压波 动极小,需采用稳幅、稳频等措施; ③通常处于不平衡工作状态,所以传感 器必须工作在平衡位置附近,否则电桥非线性 增大,且在要求精度高的场合应采用自动平衡 电桥; ④输出阻抗很高(几MΩ 至几十MΩ ),输 出电压低,必须后接高输入阻抗、高放大倍数 的处理电路。
T1 T2 T1 T2 U0 U A U B U1 U1 U1 T1 T2 T1 T2 T1 T2
UA、UB—A点和B点的矩形脉冲的直流分量; T1、T2 —分别为C1和C2的充电时间; U1—触发器输出的高电位。 Ur—触发器的参考电压。
U1 T1 R1C1 ln U1 U r
uA U1 0
uA U1 0 t t
uB U1
0 uAB U1 0 -U1 U F T1 Ur 0 UG Ur 0 (a)
uB U1
0 uAB U1 0 -U1 UF Ur 0 UG Ur 0 (b) T1
t
t U0 t
t
t
T2 t
T2
t
t
差动脉冲调宽电路各点电压波形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成果——一种测量微小差分电容的检测电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成果——一种测量微小差分电容的检测电路成果简介随着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发展,微纳米尺寸的传感器在医疗器械、安防探测、惯性器件、流体特性测量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MEMS传感器尺寸的缘故,这类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极为微弱。
典型的电容式MEMS传感器输出信号为10-15fF量级。
当前限制微传感器发展和应用的技术瓶颈是信号检测精度和稳定度。
基于电容敏感机理的传感器以其高灵敏度、良好的温度特性和低功耗等优点,在高性能MEMS传感器中应用将非常广泛。
为提高MEMS传感器的输出线性度,抑制共模噪声,敏感电容大多采用差分电容的形式。
现有的微小差分电容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种:电容-模拟电压转换和电容充放电频率检测。
第一种方法抗干扰能力差;同时该方法的检测电路复杂,检测灵敏度受元器件精度影响大,批量生产时性能的一致性很难控制。
第二种方法充放电过程引入的干扰很难克服,并且充放电的转换过程由晶体管控制,状态切换的瞬间会存在电荷注入和电荷馈通效应,严重影响检测精度;同时,由于电容充放电过程的非线性特性,使得输出信号的频率与待测电容的大小呈现严重的非线性,需要进行非线性校正。
上述两种检测方法均不适合高精度电容检测领域。
为满足高精度检测的需要,需要设计一种高分辨率,高线性度,抗干扰能力强的检测方法。
本项目研发出一种测量微小差分电容的检测电路,包括选频电路、锁相环跟踪电路、逻辑门电路和低通滤波电路;其中,选频电路和锁相环跟踪电路组成谐振单元,该谐振单元的谐振频率由待测差分电容的大小决定。
由差分电容构成的两组谐振单元在后端逻辑门电路和低通滤波电路的作用下可以实现正比于差分电容大小的频率输出。
本发明检测精度和输出线性度高,温漂小,抗干扰能力强;电路结构简单,便于工程化和集成电路制作。
该技术广泛适用于医疗器械、安防探测、惯性器件、流体特性测量领域中基于微小差分电容敏感机理的测量。
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Uo UfM (C1 C2 )
U o UfM (C1 C2 )
1、输出电压Uo不仅与电源电压幅值和频率有关,而且
与T形网络中的电容C1和C2的差值有关。 2、当电源电压确定后,输出电压Uo是电容C1和C2的函 数。 3、电路的灵敏度与电源电压幅值和频率有关,故输入 电源要求稳定。
电路特点: ①线路简单,可全部放在探头内,大大缩短了 电容引线、减小了分布电容的影响; ②电源周期、幅值直接影响灵敏度,要求它们 高度稳定; ③输出阻抗为R,而与电容无关,克服了电容 式传感器高内阻的缺点;
D
3
e为负半周时:
D 1
B
Cx
V
i1
C到A的电荷量:
V
D
2
q2=Cx(E2-E1)
E1
A E2 T1 T2 e i4
A C
i2
C
VD
4
i3 Cd
环形二极管电容测量电路原理图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V
D
3
由C点流向A点的平均电流为
I I
CA
q CA f Cx (E2 E1 ) f q AC f Cd (E2 E1 ) f
VD2A E2 NhomakorabeaE1 T1 T2 e i4
i2
C
VD
4
i3 Cd
图5-14 环形二极管电容测量电路原理图
V
D
3
e为正半周时:
D 1
B
Cx
V
i1
A到C的电荷量:
V
D
2
q1=Cd(E2-E1)
E1
A E2 T1 T2 e i4
A C
i2
C
VD
一种新型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电路设计
一种新型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电路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容式位移传感器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机械制造、汽车工业、医疗器械等。
本文将介绍一种新型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电路设计。
在传统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电路中,通常采用了电容变化量与位移之间的线性关系来实现位移测量。
然而,线性关系往往无法完全精确,且传感器精度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为了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电路。
该电路采用了微处理器和电容变化量的比较器,通过对电容变化量的实时测量和分析,实现对位移的准确测量。
该电路的设计如下:1.传感器结构:传感器由两个金属片组成,分别固定在测量物体和静态基座上。
当测量物体发生位移时,测量物体金属片与静态基座金属片之间的电容值发生变化。
2.接口电路:传感器的金属片与电容检测电路相连接,形成一个电容。
3.电容检测电路:该电路由微处理器和电容变化量的比较器组成。
微处理器用于对电容变化量的实时测量和分析,电容变化量的比较器用于判断位移的正负,并输出相应的信号。
4.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是电路的核心部分,负责对电容变化量的测量和分析。
它通过检测电容值的变化来确定位移的大小,并将结果输出给用户。
5.电容变化量的比较器:该比较器用于判断位移的正负,并输出相应的信号。
当位移为正时,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当位移为负时,比较器输出低电平。
6.供电电路:为了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需要为电路提供稳定的电源。
7.输出接口:通过输出端口将测量结果传输给用户,用户可以根据测量结果做出相应的操作。
通过该新型的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电路设计,我们可以大大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
该电路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和抗干扰能力,能够准确测量位移并输出相应的信号。
同时,该电路具有较低的功耗和小尺寸,适用于各种场合的位移测量。
总之,本文介绍的新型电容式位移传感器电路设计,通过引入微处理器和电容变化量的比较器,实现了对位移的准确测量。
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电桥电路
2020/3/15
10
介质变化型电容传感器结构
1.位移型
2020/3/15
11
介质变化型电容传感器结构
2.液位型
2020/3/15
12
结论
传感器的灵敏度为常数,电容C理论上与 液面h成线性关系,只要测出传感器电容 C的大小,就可得到液位h。
2.二极管双T形交流电桥
二极管双T形交流电桥电路原理如图4-12所示。图中,C1 、C2为差动电容式传感器的电容,RL为负载电阻,VD1、 VD2为理想二极管,R1、R2为固定电阻;e为高频电源, 它提供幅值为Ue的对称方波。
2020/3/15
17
4.2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3.运算放大器式测量电路
运算放大器的特点就是放大倍数A很大,输入阻抗也很大。理想的运算放 大器的放大倍数和输入阻抗都是无穷大。利用运算放大器的这些特点就可 作为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来解决单个变极距式电容器传感器的非线 性问题。运算放大器式测量电路如图所示。图中,C为总的输入电容,Cx 是电容传感器。
2020/3/15
18
引言
电容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 化为电容变化量的一种传感器。
结构简单、分辨力高、可非接触测量, 并能在高温、辐射和强烈震动等恶劣条 件下工作 。
很有发展前途的传感器 。
2020/3/15
1
4.1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由绝缘介质分开的两个平行金属板组成的平板 电容器,如果不考虑边缘效应,其电容量为
电容栅式传感器可采用调幅或调相式测量电 路,以得到调幅或调相信号。
2020/3/15
传感器技术 电容式、测量电路
① 驱动电缆法
☻ 原理:驱动电缆法是一种等电位屏蔽法。使用电缆屏蔽 层电位跟踪与电缆相连的传感器电容极板电位,使两电 位的幅值和相位均相同,从而消除电缆分布电容的影响。
11
介质变化型电容传感器
☻ 原理:利用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变化将被测量转换成电
容变化的传感器称为介质变化型电容传感器。 以电介质插
入式为例, C C1 C2
0a
[ r1(
L
x
)
r2x
]
x
L
☻
S dC
应用特性: dx
0a
(
r2
r1
)
① 变介质型电容传感器可用来测量电介质的液位或某些材 料的温度、湿度和厚度等。
② 介质变化型电容传感器常用于非导电液体液位的测量, 其灵敏度与介电常数的差值(ε2-ε1)的值成正比,(ε2-ε1)值 越大灵敏度越高。
2020/6/30
12
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1) 等效电路(Equivalent circuit)
☎ 考虑电容传感器在高温、高
湿及高频激励的条件下工作,
而不可忽视其附加损耗和电 效应影响时,其等效电路如
C—传感器电容;RP—低频损耗并联电 阻; RS—串联损耗电阻;L—电容器及
图。
引线电感;CP—寄生电容
☎ 在实际应用中高频激励时,每当改变激励频率或者更换 传输线缆时,会使传感器有效电阻和有效灵敏度都发生 变化,因此必须对测量系统重新进行标定。
2020/6/30
13
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5-2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传感器课件
±UE
D2
D1
iC1 +
C1
R2 R1
iC2
+
+C2 RL U- 0
R1
+ i1 C1
R2
5、调频电路
振荡回路固有电容
f 1
2 LC
引线分布电容
CC1C0Cc
f0
1
2 (
1
( 5 3 2 )
C 1 C 0 C c C L
Cx L
Δu 振荡器
Δf
限幅 Δf 放大器
鉴频器 Δu
图5-18 调频式测量电路原理框图
Q
5.3 电容式传感器的特点及设计 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5.3.1 电容传感器的特点
1.电容式传感器的优点 (1)温度稳定性好
传感器的电容值一般与电极材料无关,仅取 决于电极的几何尺寸,且空气等介质损耗很小, 只要从强度、温度系数等机械特性考虑,合理 选择材料和几何尺寸其他因素(因本身发热极小) 影响甚微。
(2)结构简单,适应性强 电容式传感器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能在高
与T形网络中的电容C1和C2的差值有关。当电源电 压确定后,输出电压只是电容C1和C2 的函数。
4、差动脉宽调制电路
利用对传感器电容的充放电使电路输出脉冲 的宽度随传感器电容量变化而变化。通过低通滤 波器得到对应被测量变化的直流信号。
C1、C2为差动式传感器的
D1
两个电容,若用单组式, 则其中一个为固定电容, 其电容值与传感器电容初 Ur
电容型传感器与测量电路
4.2.2 电桥电路 电容式传感器常连接成差动结构,接人交流电桥的两个相
邻桥臂,另外两个桥臂可以是固定电阻、电容或电感,也可以 是变压器的两个次级线圈,如图4-9所示。
图4-9 电桥电路
从电桥灵敏度考虑,图4-9(a)~(c)形式的灵敏度高,图 4-9(d)~(f)形式的灵敏度相对较低。在设计和选择电桥形式 时,除了考虑电桥灵敏度外,还应考虑电桥输出电压是否 稳定(即受外界干扰影响大小),输出电压与电源电压之间的 相移大小,电源与元件所允许的功率以及结构上是否容易
4.2.3 调频电路 调频电路是将电容传感器与电容、电感元件构成振荡器的
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S均为常数,即输出与输 入为线性关系。但与变极距式相比,灵敏度较低,广泛用 于较大的直线位移和角位移的测量。
4.1.5 变介电常数式
变介电常数式电容传感器常用来测量介质的厚度、位置
和液位等,如图4-7所示。图4-7(a)是用来测量纸张、绝缘薄
膜等厚度的电容式传感器原理图,两平行极板固定不动,当
图4-3为这种传感器的原理图。当传感器的εr和A为常数, 初始极距为δ0,由式(4-2)可知其初始电容量C0为
C0
0 r A 0
当动极板因被测量变化而向上移动使δ0减小Δδ时,电
容量增大ΔC,则有
1
C0
C
0 r A 0
C0
1
(
0
)2
0
当Δδ<<δ0时, 1 ( )2 ,1 则
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容式传感器比较理想的信号调理电路,如图4-8所示。图中 Cx是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C是固定电容,u是交流电源电压, uo是输出信号电压。由运算放大器的理想条件“虚短”和 “虚断”可得
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特点和测量电路
当
C C0
d d0
[ 1
1
d
]
d0
d / d0时,1则上式可按级数展开,故得
2
3
C C0
d d0
[1
d d0
d d0
d d0
...]
4.2 电容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及非线性
由上式可见,输出电容的相对变化量ΔC/C与输
入位移Δd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当 略去高次项,得到近似的线性:
d/d时0 ,可1
4.1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电容式传感器可分为变极距型、变面积型和变介 质型三种类型。
在实际使用时,电容式传感器常以改变改变平行 板间距d来进行测量,因为这样获得的测量灵敏度 高于改变其他参数的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
改变平行板间距d的传感器可以测量微米数量级 的位移,而改变面积A的传感器只适用于测量厘米 数量级的位移。
4.1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当动极板相对于定极板延长度a方向平移Δx时,
可得:
CCC00drbx
式中 为
C0 0rb为a初d始电容。电容相对变化量
C x C0 a
很明显,这种形式的传感器其电容量C与水平位
移Δx是线性关系,因而其量程不受线性范围的限
制,适合于测量较大的直线位移和角位移。它的灵
当差动式平板电容器动极板位移Δd时,电容器C0的
间隙d1变为d0-Δd,电容器C2的间隙d2变为d0+Δd则
C1
C
0
1
1 d
d0
C2
C0
1 1 d
d0
4.2 电容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及非线性
在 d/d时0 ,1则按级数展开:
C 1C 0[1 dd 0( dd 0)2( dd 0)3...]
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
当被测信号不为零时,ΔC≠0,调频振荡器的频率
f0
Δf
2π
1
L(C0 ΔC C1 Cc )
调频振荡器输出的高频电压将是一个受被测信号调制的调制波。
2021年3月14日星期日
用调频系统作为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主要有以下特点:
(1)抗外来干扰能力强。 (2)特性稳定。 (3)能取得高电平的直流信号(伏特数量级)。 (4)因为是频率输出,所以易用于数字仪器和
2021年3月14日星期日
•
C•
Uo
A
d Ui
1.4 二极管双T形电桥电路
2021年3月14日星期日
图4-11 二极管双T形电桥电路的原理图
若C1或C2变化,则在一周期内流过RL的平均电流不为零,因此,有电压 信号输出,输出电压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为
当 RL为已知时,则 R((RRR2LR为)L2 )一RL常 数K ,故上式又可写成
Uo KUf (C1 C2 )
2021年3月14日星期日
谢谢观看!
计算机接口。
2021年3月14日星期日
1.3 运算放大器电路
由于运算放大器电路的放大倍数很大,输入阻抗很高,输出电阻小,因 而采用运算放大器电路作为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是比较理想的。来自2021年3月14日星期日
图4-10 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原理图
由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工作原理可得
•
C•
U o Cx Ui
电容式传感器的调频电路与电涡流传感器有何区别?式中哪些量是变 量?
2021年3月14日星期日
2021年3月14日星期日
图4-9 调频电路的原理图
5
当被测信号为零时,调频振荡器的固有频率(一般应选在1 MHz以下)为
电容式传感器及应用—电容式传感器测量转换电路(传感技术课件)
调频电路
该测量电路把电容式传感器与一个电感元件配合,构成一个振荡器谐振
电路。当传感器工作时,电容量发生变化,导致振荡频率产生相应的变
化。再经过鉴频电路将频率的变化转换为振幅的变化,经放大器放大后
即可显示,这种方法称为调频法。
调频-鉴频电路原理图
调频振荡器的振荡频率
f
1
2π LC
运算放大器式测量电路
电容式厚度传感器
电容式测厚仪
C1
C=C1+C2
C2
+
-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是将由被测压力引起的弹性元件的位移变化转变
为电容的变化来实现测量的。
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
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是将被测物的振动转换为电容量变化,其结构
示意图如图所示。
电容式荷重传感器
电容式荷重传感器是利用弹性元件的变形,致使电容随外加载荷
的变化而变化。
例1
有一台变间隙非接触式电容测微仪,其传感器的极板半径
r=5mm,假设与被测工件的初始间隙d0=0.5mm。已知真空的介
电常数等于8.854×10-12F/m,求:
(1)如果传感器与工件的间隙变化量增大△d=10μm,电容
变化量为多少?
(2)如果测量电路的灵敏度Ku=100mV/pF,则在间隙增大
理想运算放大器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的关系为
C0
uo ui
Cx
采用基本运算放大器的最大特点是电路输出电压与电容传感器的极距d成
正比,使基本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的输出特性具有线性特性。
C0
uo ui
dd
SA
运算放大器式测量电路
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简析电容式传感器常用的测量电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简析电容式传感器常用的测量电路
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就是将电容式传感器看成一个电容并转换
成电压或其他电量的电路。
因此,常用的测量电路主要有桥式电路、调频电路、脉冲宽度制电路、运算放大器电路、二极管双T形交流电桥和环行二极管充放电法等。
调频电路实际是把电容式传感器作为振荡器谐振回路的一部分,当输入
量导致电容量发生变化时,振荡器的振荡频率就发生变化。
虽然可将频率作为测量系统的输出量,用以判断被测非电量的大小,但此时系统是非线性的,不易校正,因此得加入鉴频器,将频率的变化转换为电压振幅的变化,经过放大就可以用仪器指示或记录仪记录下来。
在实际应用中,常采用差动式结构,既使灵敏度提高1倍,又使非线性
误差大大降低,抗干扰能力增强。
电容式传感器可用来测量直线位移、角位移、振动振幅(测至0.05μm的微小振幅),尤其适合测量高频振动振幅、精密轴系回转精度、加速度等机械量,还可用来测量压力、差压力、液位、料面、粮食中的水分含量、非金属材料的涂层、油膜厚度、测量电介质的湿度、密度、厚度等。
在自动检测和控制系统中也常常用来作为位置信号发生器。
从能量转换的角度而言,电容变换器为无源变换器,需要将所测的力学
量转换成电压或电流后进行放大和处理。
力学量中的线位移、角位移、间隔、距离、厚度、拉伸、压缩、膨胀、变形等无不与长度有着密切联系的量;这些量又都是通过长度或者长度比值进行测量的量,而其测量方法的相互关系也很密切。
另外,在有些条件下,这些力学量变化相当缓慢,而且变化范围极小,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
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电容式传感器把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电容变化后,将电容量转换成电量的电路称作电容式传感器的转换电路。
目前较常采用的有电桥电路、调频电路、脉冲调宽电路和运算放大器式电路等,这里只介绍电桥电路和运算放大器电路。
一、电桥电路将电容传感器接入交流电桥作为电桥的一个或两个相邻臂,另外两臂可以是电阻、电容或电感,也可以是变压器的两个次级线圈,如图1所示。
图1电容式传感器的桥式转换电路a)单臂法b)差动接法在图1a单臂接法电桥电路中,电容C1、C2、C3、Cx构成电桥的四臂,CX为电容传感器,当Cx改变时,U0≠0,有输出电压。
在图1b差动接法电桥电路中,其输出电压可用下式表示:由于电桥输出电压与电源电压成比例,因此要求电源电压波动极小,需要采用稳幅、稳频等措施。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接有电容传感器的交流电桥输出阻抗很高(一般达几兆欧至几十兆欧),输出电压幅值又小,所以必须后接高输入阻抗放大器将信号放大后才能测量。
由电桥电路组成的系统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图2电桥电路系统原理框图二、调频电路将电容传感器接入高频振荡器的LC谐振回路中,作为回路的一部分。
当被测量变化使传感器电容改变时,振荡器的振荡频率随之改变,即振荡器频率受传感器电容所调制。
其电路组成原理框图如图3所示。
图3调频式测量电路原理框图调频振荡器的频率:特点:?转换电路生成频率信号,可远距离传输不受干扰。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测量高至0.01μm级位移变化量。
?但非线性较差,可通过鉴频器(频压转换)转化为电压信号后,进行补偿。
三、运算放大器式电路将电容传感器接入开环放大倍数为A的运算放大电路中,作为电路的反馈组件,如图4所示。
图中U是交流电源电压,C是固定电容,Cx是传感器电容,Uo是输出信号电压。
图4运算放大器电路原理图由理想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得:。
电容传感器及测量电路
h1
A Bh1
(4 8)
我们需要检测的是h1
14
2. 电容测厚
待测电介质厚度为d0,平板电容传感器两极板间距d
待测电介质厚度为d1,平板电容传感器两极板间距d
基本间的空气介质厚度 d0=d-d1
C2
2h2 2
ln(R / r)
(4 7)
15
对于该结构,可以认为是由空气介质、电介质构成的两个电容
11
二、 变介质介电常数(ε)型
不同的电介质——具有不同的 介电常数ε 变介质——常用于 测液体容量(例如飞机油箱 的油量) 液位高低 也可用于检测片状(薄膜) 电介质的厚度
12
1. 电容测液位
对于该图所示电容液位计
高度为h1的一部分
C2
C1
2h11
ln(R / r)
(4 6)
高度为h2的一部分
9
在初始位置,动片与定片无相对位移,有效面积
S ab
动片移动x,有效面积
SX b(a x)
电容量变为
CX
SX
d
b(a x)
d
(F)
(4 4)
电容量CX与位移量x——线性比例, x增大,电容量CX变小
10
灵敏度
Kx
dCx dx
b
d
(4 5)
灵敏度与位移x无关——对于某个具体的变角位移电容传感器, b、d、ε是常数——灵敏度是常数。
20
单电容传感器的特点
优点:结构简单 缺点:线性度低、灵敏度低
21
四、差动电容传感器
单电容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缺点: 线性度低、灵敏度低
差动电容传感器可以提高线性度和灵敏度。 差动电容传感器有两种结构 变间距d 变面积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ew S mall Capacitance M easur i n g C i rcuit for Capacitance Sen sorW A N G L ei,W A N G B aoliang,J I H aif eng,H UA N G Z h iy ao,L I H aiqing(N ational K ey L aboratory of Ind ustrial Control T echnolog y,Institute of A uto m ation Instrum entation,D ep art m ent of Control S cience andE ng ineering,Z hej iang U niversity,H ang zhou310027,P.R.China)Abstract: A ne w s m all capacitance m easuring circuit based on charge a mp lifier p rinci p le w as devel oped for ca2 pacitance sen s o r.T he advantages of th is circuit are stray2i m m une,h igh res oluti on because of no effect of charge in jecti on and h igh data acquisiti on rate because of no filter in th is circuit.T 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linearity of th is circuit is good,the sensitivity of4.8mV fF and res oluti on of0.5fF can be ach ieved.Key words: capacitance;m easure m ent;sen s or;circuit电容传感器新型微弱电容测量电路①王 雷,王保良,冀海峰,黄志尧,李海青(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浙江大学控制系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杭州,310027)摘要:基于电荷放大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用于电容传感器的微弱电容测量电路。
该电路具有较强的抗杂散电容性能;较好的解决了电子开关的电荷注入效应对测量分辨率的影响问题;该电路无需滤波器,基于该新型电路的电容数据采集系统可以达到很高的数据采集速度。
试验测试表明该电路线性度好,灵敏度为4.8mV fF,分辨率可达到0.5fF。
关键词:电容;测量;传感器;电路中图分类号:T P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99(2002)04-0273-051 引 言 电容传感器广泛的应用于多种检测系统中,用以测量诸如液位、压力、位移、加速度等物理量。
在某些场合,例如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中,传感电容的变化量小至fF级,这就对电容测量电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现阶段测量飞法级的电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困难:①杂散电容往往要比被测电容高的多,被测量常被淹没在干扰信号中;②测量电路一般要使用一定量的电子开关,但电子开关的电荷注入效应对测量系统的影响难以消除;③由于测量对象的快速多变性,需要较高的数据采集速度,但采集速度和降低噪声的矛盾难以解决,滤波器存在成为提高数据采集速度的瓶颈等问题[1,2]。
目前,用于解决测量微弱电容的方法主要有电荷转移法和交流法。
这两种电路的基本测量原理是通过激励信号连续对被测电容进行充放电,形成与被测电容成比例的电流或电压信号,从而测量出被测电容值。
但是由于连续充放电测量信号中具有脉动噪声,需要先进行滤波除去其中的脉动成分,但滤波器的引入却成为提高数据采集速度的一个瓶颈。
另外,电荷转移法是利用电子开关网络控制电路的充放电,电了开关的电荷注入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还难以完全消除;交流法需要考虑相位补偿,电路结构相对复杂,成本也较高[3~5].2002年12月 传 感 技 术 学 报 第4期①来稿日期:2002207204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009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59995460-5);国家“八六三”计划专项经费资助项目(2001AA413210)。
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电荷放大原理的电容测量电路,一方面该电路对被测电容只进行一次充放电,即可完成对电容的测量,由于测量结果是直流稳定信号,不存在脉动成分,故电路中无需滤波器,因此大大提高了基于该电路的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采集速度。
另一方面该电路较好的解决了电子开关的电荷注入效应的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问题,使电路达到了较高的分辨率;对微弱电容数据采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新型电路测量原理 图1示出了基于电荷放大原理提出的新型微弱电容测量电路的原理图。
图1 基于电荷放大原理的电容检测电路 图中,C x 为被测电容,它的左侧极板为激励电极,右侧极板为检测电极。
C as 和C bs 表示每个电极所有杂散电容的等效电容,C as 由激励源驱动,它的存在对流过被测电容的电流无影响。
电容C bs 在检测过程中始终处于虚地状态,C bs 的两端无电压差,因而它也对电容测量无影响,因而整个电路对杂散电容的存在不敏感[3,6],即该电路具有较强的抗杂散电容的性能。
图2 开关的电荷注入效应示意图由于测量的是飞法级的微弱电容,要求电路具有很高的分辨率。
影响该电路分辨率的主要因素是电子开关的电荷注入效应。
图2示出了C M O S 开关电荷注入效应的原理图。
栅极—漏极与栅极—源极间的寄生电容用虚线表示。
电荷注入效应的影响主要是在电子开关关断时,有不期望的电荷注入电路所引起,这种影响引入的误差远大于要测量的飞法级电容值;另一方面在电子开关关断后,开关的输出电容C 0也会引入误差。
一般认为电荷注入效应的机制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沟道电荷造成,在关断时这些沟道电荷分别从漏极和源极流出,流入测量电路。
另一方面是由栅极与漏、源极间的寄生电容存储的电荷释放流入测量电路造成的[7~10]。
本文对各开关的控制时序进行了合理的设计,用以解决电子开关的电荷注入效应。
各开关的控制信号的时序图如图3所示。
首先考虑当S 3断开时的情况,由于电荷注入效应,电荷将分别从源极与漏极两个节点流出。
流向运放输出节点的部分电荷产生的影响很小,仅引起输出波形瞬时微小失真。
然而,流向运放反相端的部分电荷将引起运放输出的较大变化,对测量结果产生不良的影响,该电路利用差动式设计较好的解决了这部分影响问题。
再考虑开关S 1与S 2的电荷注入效应,使用如图3示的时序图,即如果S 2的关断时间晚于S 3,S 1晚于S 2的话,则它们基本对输出不产生影响[8]。
假设S 3已经断开,当S 2断开时,它的电荷注入效应引起V 1很小的波形失真,随之S 1关闭,尽管有S 2的电荷注入,但是V 1仍将被置成V in 。
因此,电容C 左极板上的电压不受S 2的电荷注入的影响,由此施加在C 上的电压也不受S 2的电荷注入的影响。
S 1的电荷注入不产生影响,原因很简单,当它断开时本次数据采集已经结束。
总之,通过首先断开S 3,使电路只受S 3的电荷注入效应影响,而不受其它开关的电荷注入效应的影响。
而后面电路的差动设计会消除S 3的影响。
472 传 感 技 术 学 报 2002年图3 开关时序图由此得到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V in 为充放电的激励电压源。
运放U 1,电容C f 和开关S 3构成电荷放大器,开关S 4和S 5及运放U 2和U 3构成两个采样保持器(S H ),U 4为仪表放大器。
电路的工作过程分为两步,如图4所示。
第一步为测量开关S 3的电荷注入效应。
在电路开始工作之前,V in 电压为高,开关S 3闭合,两个采样保持器都处于采样模式。
由于S 3闭合,U 1输出为0V 。
在t 1时刻S 3断开,在理想情况下,V 3将仍然为0V ,但由于S 3的电荷注入效应,有电荷被注入电路。
这将导致V 3被拉低至V L 。
在t 2时刻,U 1的输出稳定并且U 3的输出V out1等于V L ,S 5断开使采样保持器进入保持模式。
假设S 3的电荷注入效应相当于输入电压引起,同时假设S 3的输出电容对电路的影响为C 0,则V out1可表示如下:图4 不同时刻的波形图V out1=-C X V ′C f +C 0(1)第二步测量由激励引起的输出的变化。
开关S 2断开,开关S 1关闭施加直流电压激励V in ,右侧极板感应出电荷与S 3的电荷注入效应引入的电荷叠加,导致U 1的输出上升,在t 4时刻输出稳定V out2等于V 3,S 4断开使采样保持器进入保持模式,则V out2可表示为:V out2=-(V ′+V in )C XC f +C 0(2)得到仪表放大器的输出为:V X out =V out2-V out1=-V in C X C f +C 0(3)由此可见,电荷注入效应不会对输出产生影响,且输出电压与未知电容成线性关系。
式(3)没有考虑运放U 1的输出失调电压和输入失调电流的影响,是由于同一运放的参数基本稳定,其对V out1和V out2的影响大体相同,差动式结构可以基本消除这部分影响。
采保中的开关S 4与S 5在断开时,它们的电荷注入效应会使V out1和V out2的波形产生瞬时微小失真,相对于V out1和V out2它们的值较小可以忽略。
除S 3的输出电容外,没有考虑其它开关的输出电容的影响是因为S 1此时关闭,两端压差为0,它的存在不影响施加在C X 上的激励电压,S 2则可归入杂散电容C as ,S 4与S 5与C X 则没有直接联系,可以不予考虑。
式(3)中C 0未知,可以利用产品手册给出的典型值;或是准确测量出C 0的值,通过选用一批已知容值的高精度的C X 对电路进行测试,从而得到C 0的值。
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直接消除C 0的影响,如下文举例。
3 应用举例 该新型电路已成功应用于电容层析成像(E lec 2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 简记为ECT )系统。
图5示出了12电极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结构示意图,主要由传感电极、径向电极、屏蔽罩和绝缘管道组成。
图5 12电极ECT 传感器结构示意图572第4期 王 雷,王保良等:电容传感器新型微弱电容测量电路 图6示出了数据采集系统的简图。
本系统在每个电极上设计了一套电容 电压(C V )转换电路模块,即基于电荷放大原理的电容测量电路,共有12个C V 转换电路模块,它们置于屏蔽罩内部的径向电极上,一方面减小了外部电场对测量电路的干扰;另一方面将电极与测量电路之间的引线缩短到最短,使用普通导线代替同轴电缆,减小了寄生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