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雅氏病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雅氏病介绍
背景
• 朊病毒病(Prion disaese)或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TSE)是一类侵 袭人类及多种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脑病,潜伏期长,100%病死 率。 • 人类的朊病毒病有克雅氏病(CJD),包括散发型(85-90%) 、家族遗 传型(5-15%) 、医源型(1%) 、变异型CJD,另外还有库鲁病(Kuru)、 吉斯特曼-施特劳斯综合征 (GSS )、致死性家族型失眠症(FFI)。 • 它们曾经被称为慢病毒病(slowvirusdis-eases),目前已经明确, 它们均是由朊病毒所致。 • 1730年首次报道羊瘙痒病(Scrapie)以来,目前已经在人类以及20余 种动物中发现有自然发生或感染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TSE)。 • 这些TSE具有相似的临床特征、神经病理学改变,在神经组织中可以检 出有异常的致病蛋白存在。另一方面,不同的TSE也具有明显的“毒株” 差异,主要表现在临床特征、潜伏期、脑组织中朊病毒(Prion)的分 布以及Prion的分子特征等。
在散发型CJD诊断的基础上具有: (1)接受由人脑提取的垂体激素治疗的病人出现进行 性小脑综合征;或 (2)确定的暴露危险,例如曾接受过硬脑膜移植、角 膜移植等手术。
遗传型CJD
分类: 1. 家族型CJD (FCJD) 2. 吉斯特曼-施特劳斯综合征(GSS) 3. 家族型致死性失眠症( FFI) 诊断: 确立诊断或临床诊断CJD病人,具有一级亲属中的肯 定或可疑的CJD病人,和/或本病特异的PrP基因突变。
监测目的
(一)主要工作内容:
• • • • • • 统一使用“克-雅氏病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统一使用CJD报告表 格 监测散发型CJD的发病病例和发病率,了解我国CJD发病的状况 严密监测在我国是否有vCJD病例出现 对我国CJD病人进行必要的流行病学调查 对CJD病例进行分型 建立我国CJD病人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标本库
• 美洲狮(Puma) • 猎豹(Cheetah) • 虎
人类可传播性海绵样脑病
疾病名称 • • • • • • • 第一次报告时间 证明可传播时间
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病) 散发型 1921 家族型 1924 变异型 1996 库鲁病(kuru) 1955 GSS综合征 1936 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 1986
监测医院工作职能:
• 发现可疑CJD病人; • 一旦诊断为CJD疑似或确诊病例,即可收集病人临床资料,填写相应 表格,临床医生在作出疑似或临床CJD病例诊断后3个工作日内报告监 测点医院CJD监测负责人和联系人;后者3个工作日内报告省CDC CJD 监测负责人和联系人; • 采集可疑CJD病人标本,每种样本采集两份(脑组织0.5 g×2, 20℃或-70℃保存、脑脊液 2 ml×2,-20℃保存、EDTA抗凝血 5ml×2 ,4℃保存和病人DNA 1-5 μg -20℃保存),填写相应检测 表格报所在省(市)CDC。有条件时对标本进行初步筛查或检测,检 测结果报所在省(市)CDC; • 临床医生采集标本后应在1个工作日内送所在省CDC,省CDC在3个工作 日内将样本送往国家CDC CJD监测实验室; • 配合省CDC追踪疑似CJD病人转归; • 参与或组织本地区CJD病人的临床诊断。
结节部高信号病例的诊断有意义。
诊断---vCJD
确诊诊断:
1. 进行性神经精神障碍 2. vCJD神经病理学诊断(大脑和小脑广泛的空泡样变及“花 瓣样”的PrP斑块沉积)
临床诊断:
具有特征性病史,临床表现中的任意4项,和临床检测具有特 征性病史和扁桃体活检阳性。
疑似诊断---vCJD
1. 特征性病史 2. 临床表现中的任意4项
变异型CJD(variant CJD, vCJD)
1. 病史 (1)进行性神经精神障碍 (2)病程≥6个月 (3)常规检查不提示其它疾病 (4)无医源性接触史 2. 临床表现 (1)早期精神症状(抑郁、焦虑、情感淡漠、退缩、妄想) (2)持续性疼痛感(疼痛和/或感觉异常) (3)共济失调 (4)肌阵挛、舞蹈症、肌张力紊乱 (5)痴呆
变异型CJD(variant CJD, vCJD)
3. 临床检测 (1)脑电图无典型的散发型CJD波型(约每秒出现一次的三相周期性 复合波) (2)MRI质子密度相出现双侧丘脑后结节部高信号
4. 扁桃体活检 阳性 扁桃体活检不应作为常规检查,在脑电图出现典型的散发型CJD样 波型后不应进行。对临床表现与vCJD相似,而MRI未出现双侧丘脑后
谢谢!
监测目的
(二)监控目的:
• CDC和各CJD监测机构统一使用CJD诊断标准和CJD报告表格,收集各种 反馈意见 • 收集各种CJD疾病相关临床标本,进行CJD实验室诊断 • 初步调查监控地区的CJD发病病例数,进行相关临床、流行病学和实 验室资料的分析 • 进一步完善实验室诊断条件
克雅氏病监测报告方式:
CJD的病理学特征
• • • • 海绵样变(空泡变性) 神经元丢失 星形细胞增生 淀粉样斑沉积
临床特点
•临床表现: • 进行性痴呆 • 肌阵挛 • 视觉或小脑障碍 • 锥体/锥体外系功能异常 • 运动不能性哑症 •脑电图改变: • 60-80%的病例出现特征性的0.5-2 Hz的双相/三相周期性复合波 •病理学改变: • 海绵状变性 • 淀粉样斑块 • 神经元丢失 • 星状胶质细胞增生 •病程: • <2年
3. 脑电图无典型的散发型 CJD波型(约每秒出现一次
的三相周期性复合波)
百度文库
CJD诊断流程
可疑病人
临床表现 脑电图 疑似诊断 脑组织 脑组织 PrP-res 蛋白 病理学 Western blot HE 染色 脑脊液 14-3-3蛋白 Western blot 脑脊液 S100 蛋白 ELISA 血液 PRPN 基因 PCR/ 酶切 / 影象学检测 实验室检测
(3)锥体/锥体外系功能异常
(4)无动性缄默 5.以及临床病程短于2年。
疑似诊断---sCJD
1. 进行性痴呆
2. 以及至少具有以下4种临床表现中的2种: (1)肌阵挛
(2)视觉或小脑障碍
(3)锥体/锥体外系功能异常 (4)无动性缄默
3.以及临床病程短于2年。
所有诊断应排除其他痴呆相关疾病
医源型CJD
监测病例定义
监测对象:
• 出现进行性痴呆、肌阵挛、锥体/锥体外系功能异 常、视觉障碍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病人。 • 50岁以下出现精神症状和进行性痴呆病人
监测病例定义
克雅氏病(CJD)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
诊断处理总原则
根据进行性痴呆、肌阵挛、锥体/锥体外系功能异常、视觉障 碍等临床症状和体征,脑电图、脑脊液、神经病理学以及病原 学检查等结果,予以诊断。 CJD病人中枢神经系统组织、眼球组织具有高度感染性,其他 组织如扁桃体、脾脏、淋巴结等也具有感染性。在接触上述组 织时应注意防护。 尚无任何资料显示CJD可通过接触传染。
诊断标准
散 发 型 CJD
确诊
1. 具有典型/标准的神经病理学改变; 2. 蛋白酶抗性PrP; 3. 瘙痒病相关纤维。
临床诊断---sCJD
1. 进行性痴呆 2. 典型的脑电图改变 3. 和/或脑脊液14-3-3蛋白阳性,
4.以及至少具有以下4种临床表现中的两种:
(1)肌阵挛 (2)视觉或小脑障碍
潜伏期长 发病后临床病程短
病死率100%
CJD的临床表现
(前驱症状)
• • • • • 注意力不集中健忘 疲乏 抑郁 头晕 下肢无力等
约1/3病人可出现上述前驱症状,可持续数周。
CJD的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
• • • • • • 行为变化 情感反应异常 智能减退 持物和行走不稳 视觉障碍(如视觉模糊、视力减退等) 幻觉和妄想
密切接触者无需进行医学隔离或医学观察。
感染清除原则
器械使用 尽量使用一次性器械和用品,焚烧 接触体表器械无需特殊消毒 接触组织器械必须特殊消毒 病人用品 尽量使用一次性器械和用品,焚烧 衣服被褥等如污染有血液,焚烧 病人排泄物 无明确感染性,无需特殊处理 病房处理 无需特殊处理 局部污染血液等可用NaOH或次氯酸纳溶液表面浸泡处理
动物可传播性海绵样脑病
疾病名称 首次报告时间 疾病名称 首次报告时间
• • • • • • • • •
瘙痒病 野生反刍动物 绵羊 1730 海绵样脑病 山羊 1872 菽羚(Nyala) 1987 摩弗仑羊(Moufflon) 1992 南非大羚羊(Gemsbok) 1988 可传播性水貂脑病 1965 阿拉伯直角的羚羊(Arabian oryx)1989 慢性消瘦性病(糜和黑尾鹿)1967 非洲旋角大羚羊(Eland) 1989 牛海绵样脑病 1986 弯角羚羊(Kudu) 1989 猫科海绵样脑病 短弯角大羚羊(Scimitar-horn oryx) 1993 家猫 1990 Ankole 1995 1992 1992 1996 美洲野牛(Bison) 1996
免疫组化
确诊诊断 临床诊断
序列分析
家族性 CJD
处理原则
鉴于目前对CJD病人无任何特异性治疗和预防 方法,所有治疗和护理手段均按常规对症处理。
防护隔离原则
医疗防护
尽量避免直接接触CJD病人血液;
避免在护理、检查和治疗时的直接贯通伤; 一旦出现意外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隔离原则
无需特殊病区,无需负压病房,但最好使用单间;
一旦出现智能减退则病情迅速进展,数月甚至数周内进入痴呆。
CJD的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和体征)
• 锥体系和锥体外系体征(如轻偏瘫、手足徐动、指画样动 作等) • 小脑体征(如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轮替动作不灵活等) • 肌阵挛,约90%以上病例出现。从单侧某组肌群开始,如 手指急速抽动等,继而发展为双侧肢体某些肌群发生肌振 挛。常可由外界刺激诱发,如感觉刺激或声音刺激等。
采取3+3+3的病例报告模式:
• 临床医生在作出疑似或临床CJD病例诊断后3个工作日内报告给监测点 医院CJD监测负责人和联系人; • 监测点医院CJD监测联系人在3个工作日内报告省CDC CJD监测负责人 和联系人; • 省CDC 3个工作日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后,3个工作日内报告国家CJD 监测负责人和联系人; • 临床医生采集标本后应在1个工作日内送省CDC,省CDC在3个工作日送 往国家CDC CJD监测实验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 所); • 国家CDC CJD监测实验室接到报告后,分析收集的各种数据、进行临 床标本检测,一周内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疾病控制与应 急处理办公室汇报,并反馈给各地CDC。
1968
1966 1981 1995
CJD的流行病学
• CJD呈世界范围发病,据统计在50多个国家发现本病,迄 今为止已报告2000多例。 • 本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是1-2/百万/年 • CJD发生率的年龄曲线是35岁开始上升,50岁为高峰,而 后急剧下降。起病后数月至1年内死亡。
病因
• 朊蛋白是一种糖蛋白,正常脑组织中也含有朊蛋白,并存在朊蛋白基 因,位于20号染色体短臂上。正常组织朊蛋白(PrPc)没有致病性。 感染性朊蛋白为朊蛋白的一种变异型(PrPres),可导致脑组织的海 绵样变性。PrPres沉积在脑组织中,会引起神经细胞退行性改变,导 致海绵样脑病。PrPres可以在哺乳类动物之间传播,也可以由遗传及 基因突变产生,它们与PrPc结合以后,可以促进PrPc发生结构改变而 转化为PrPres,从而达到复制、传染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