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与沟通》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仪与沟通
《礼仪与沟通》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礼仪与沟通
适用专业:汽车运用技术
开设学期:第二学年第二学期
学时:32
学分:2
一、课程性质及作用
《礼仪与沟通》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使学生了解礼仪与沟通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的重要性,能够对个人礼仪、商务会谈、位次排列礼仪、接访及涉外礼仪、餐饮、馈赠、社交聚会礼仪有一定的认识,了解沟通的主要障碍与策略模式、倾听策略与交谈技巧、说话策略与演讲策略、工作、生活中的沟通技巧,并掌握其中的相关内容和技巧,从而使个人在各种交往活动中塑造文明、健康、有教养的形象,正确合理的展开人际沟通,具备一定的商务沟通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目标驱动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对礼仪有一定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本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倡导目标驱动,强调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三、课程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人际沟通和礼仪常见类型及其特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实践目的、实际情境、交际沟通主体素养在实际活动中的制约作用,并能在实际的社交实践中灵活应用;
(2)了解个人礼仪、商务礼仪等类型特点和要求,重点掌握日常人际沟通礼仪、仪表仪态与修饰、求职礼仪、服务礼仪、商务活动礼仪等类型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培养快速与人沟通、组织交谈的能力;
礼仪与沟通
(3)提高语言表达技巧,成为具有良好社交仪态的人。 3.素质目标
(1)掌握礼仪与沟通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技巧;
(2)提升学生的交际素养和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
把口才智慧、处世谋略和交际手段灵活运用,以适应未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四、课程内容和要求
1.课程内容结构安排
2.课程内容要求
礼仪与沟通
礼仪与沟通
五、实施建议
1.学习材料选用与编写
礼仪与沟通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或选取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课程的设计思路。
(2)教材应引入相关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礼仪与沟通的认识和理解。
(3)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2.教学组织与设计
(1)能力本位。精简知识理论的教学,用尽量多的时间来组织扎实有效的课堂(课前、课外)训练,理论知识的教学也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
(2)训练主线,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训练活动。教师要调动学生参加训练和实践的积极性,积极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设计训练、创设训练情境,对训练进行指导和评点等方面。
(3)课外实践和课内教学相结合。把课外的人际沟通实践和社交礼仪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认同和理解,另一方面在社交活动中通过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重视礼仪、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加深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通过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互信,肯定自身的价值,从而为人生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4)教学中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引用案例并进行讨论,保证一定作业量。通过实训过程中应督促学生掌握商务接待、商务礼仪的理论知识点,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3.课程考核与评价
(1)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项目成绩、综合测试,全面评价学生成绩。
(2)本课程考核方法为考查。
(3)课程成绩采取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课程成绩=平时成绩×60% +期末测试×40%。具体课程考核方式如下表。
4.课程教学资源使用与建设(包括条件)
礼仪与沟通
(1)本课程建设初期设定为合格课程,师资的配备和教学环境及条件应达到本课程设定标准,在逐渐发展和成熟的基础上,力争创校级精品课程。
(2)本课程的教学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教师利用语音室、多媒体教室,通过图片、幻灯、实物投影、录像或者课件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为学生搭建互动,活跃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积极努力实现跨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
(3)努力建立和利用校内外各种实训基地和实训场所,加强校企合作,通过模拟场景、实训及实习场所等的接触和锻炼,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将教学和培训合一,教学和实训合一,满足学生综合商务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4)充分依托行业资源,邀请行业专家或者毕业学生不定期开设专业专题讲座。作为对知识扩展和经验不足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