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主要致病性真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4章主要致病性真菌

主要致病性真菌由于其侵犯的部位和临床表现不同,大致分为浅部感染真菌和深部感染真菌。其中浅部感染真菌又可分为皮肤感染真菌和皮下组织感染真菌;而深部感染真菌主要包括地方性致病真菌和机会性感染真菌。

第一节浅部感染真菌

一、皮肤感染真菌

皮肤感染真菌主要侵犯浅层皮肤,包括角化的表皮、毛发和指(趾)甲,引起皮肤癣症。根据它们侵犯皮肤的深浅程度和引起机体免疫应答的状况可分为表面感染真菌和皮肤癣菌两类。

表面感染真菌主要侵犯人体皮肤浅表的角质层和毛干,引起慢性、轻微症状或无症状的感染,一般仅影响美观,而不造成宿主身体不适。由于这类真菌不侵犯组

织细胞,因此也不引起免疫应答。

黑毛结节菌(Piedraia borfae)以及引起白

拉色菌,由该菌引起的花斑癣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以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多见,我国以南方居多。

糠粃马拉色菌是一种嗜脂酵母样真菌,多寄居于机体富有皮脂腺的部位,属皮肤正常菌群成员,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潮湿、多汗、卫生条件差、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罹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等时易发生该病。因该病与多汗有关,俗称“汗斑”。皮疹好发于躯干、上臂、腹部、面颈部,亦可累及臀部、腋窝及腹股沟等部位。皮损为粟粒、黄豆及到蚕豆大,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疹,其上有时可见细小糠秕样鳞屑,由于色素变化,病变处颜色深浅不一,故称“花斑癣”。由于此菌能产生对黑色

素细胞有抑制作用的二羧酸,使花斑癣局部色素减退,故陈旧损害常为色素减退斑。斑疹可扩大或自行愈合,一般不出现炎症反应。

该病根据临床症状不难诊断。必要时可刮取皮损处鳞屑涂片,经10%KOH处理后镜检。也可采用透明胶带取材法,将透明胶带贴于病变皮肤表面,数分钟后揭下贴于载玻片上直接镜检或经染色后镜检,可见卵形、厚壁孢子和短粗、腊肠样菌丝。另可通过紫外线灯照射皮损处进行观察,若皮损处呈黄色荧光,即可确诊。治疗可局部使用益康唑、克霉唑霜、2.5%硫化硒或20%-40%硫代硫酸钠涂擦,病变严重者宜口服酮康唑、氟康唑或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

皮肤癣菌是仅侵犯皮肤表面角质化的组织(表皮、毛发和指(趾)甲)而不感

它们共包括约40个左右菌种。皮肤癣菌不能在37оC及有血清的条件下生存,这可能是它们仅侵犯角质化组织的原因。与表面感染真菌不同的是皮肤癣菌抗原成分可诱发机体的免疫应答,产生宿主皮肤的病理改变。

1.生物学性状皮肤癣菌在沙保培养基上形成丝状菌落。根据菌落的形态、颜色以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可对皮肤癣菌作出初步鉴定。

侵害部位

大分生孢子 小分生孢子 菌丝体 皮肤 指(趾)甲 毛发

+ + + 表

+ + - 小

+ - + 图34-1 皮肤癣菌的孢子、菌丝形态和侵害部位

毛癣菌属共有20余种,其中对人有致病性的有10

色,镜下可见有隔的圆柱状大分生孢子及具有菌种特征性的小分生孢子。红色毛癣菌的典型菌落表面呈白色棉花状,但如从背面观察,菌落深部可见不扩散的红色色素;镜下可见小的梨形的小分生孢子。须癣毛癣菌的菌落为绒毛状,也可转变为颗粒状;镜下常可见其菌丝呈螺旋状,并可见菌丝分枝末端葡萄串样的小分生孢子。断发毛癣菌的菌落较扁平,表面为粉末状或绒毛状,菌落背面呈棕红色;其小分生孢子显得较细长。

色鹅毛状,以后转变为黄绿色粉末状。镜下可见球拍状或结节状菌丝及含2-4个细胞的粗棒状大分生孢子,孢子又常常2-3个为一组。该菌不产生小分生孢子。

小孢子癣菌属有15

孢子癣菌属的一个特点是常产生胞壁带刺的大分生孢子。在沙保培养基上犬小孢子菌形成的菌落表面为白色绒毛状,背面则显深黄色;镜下可见含8-15个细胞的厚壁大分生孢子,并常可见弯曲或呈钩形的顶端。石膏样小孢子菌形成棕褐色的粉末状菌落,产生许多含4-6个细胞的薄壁大分生孢子。

2.致病性皮肤癣菌是在全世界感染范围最广的一类真菌。皮肤癣菌感染主要经接触患者和外伤引起,温暖潮湿的环境、出汗、暴晒、皮脂腺过多分泌和遗传倾向等因素都有利于感染的发生。某些亲土壤或亲动物的皮肤癣菌种也有可能通过污染的土壤或感染的动物传染给人类。

三种皮肤癣菌均可侵犯皮肤,引起体癣、手足癣和股癣等;毛癣菌与表皮癣菌可致甲癣,俗称灰指(趾)甲;毛癣菌与小孢子癣菌可侵犯毛发,引起头癣、发癣与须癣。我国从患者分离的皮肤癣菌以红色毛癣菌为最多,其次为紫色毛癣菌、须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等,它们主要引起甲癣、手足癣和体癣。头癣曾在我国很多地区流行,后得到很好控制,近年来因宠物豢养,儿童头癣有所抬头。感染按菌种和临床表现分为黄癣、白癣和黑点癣3种。我国发癣中以黄癣为最多,主要由许兰毛癣菌(T.schoenleinii)引起。

表34-1 皮肤癣菌感染的某些临床特点

疾病发生部位临床特征常见真菌

体癣不具毛发的表皮圆环状病灶,中央为鳞屑,

小泡状边缘并呈红色,痒

红色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

足癣足趾间易发急性:痒,红,小泡

慢性:痒,鳞屑,龟裂

红色毛癣菌,须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

头癣头发(发内癣和发癣

外)圆形脱发病灶,伴有头发残根

或断发,少数出现脓肿

须毛癣菌,犬小孢子菌

股癣腹股沟易发红色鳞斑,痒红色毛癣菌,须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

须癣

胡须 须毛癣菌 甲癣 指(趾)甲 指(趾)甲增厚,开裂、起鳞,退色、失去光泽,常与足癣有

红色毛癣菌,须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

皮疹 身体任何部位,多见于

手指侧、屈面或手掌 痒性疱疹,常与足癣有关 病灶中无任何真菌,可能继发细菌感染

某些皮肤癣菌感染者可发生超敏反应性“皮真菌疹”。它们出现的部位常常并非是真菌感染部位,例如足的真菌感染可引起手指瘙痒和丘疹。若取标本作微生物检查,常检测不到菌丝,但如以真菌抽提物为抗原给患者作皮肤试验则可显示阳性。皮肤癣菌感染的某些临床特点见表34-1。

3.微生物学检查 取皮屑、指(趾)甲屑或病发,经10%-20%KOH 消化后镜检。皮屑、甲屑中见有菌丝,病发内或外见有成串孢子,即可初步诊断有皮肤癣菌感染。再据培养后菌落特征、菌丝和孢子的特点鉴定是何种皮肤癣菌。

三、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引起皮下组织感染的真菌主要为孢子丝菌和着色真菌。它们均属于腐生性真菌,可经外伤感染侵入皮下。一般感染只限于局部,亦可经淋巴管或血行等途径缓慢向周围扩散。

人常因被带菌的花草、荆棘等刺伤引起感染,

患者以农民、园艺工和矿工居多。病菌经皮肤微小伤口侵入,沿淋巴管扩散,引起慢性肉芽肿,

引起其他脏器或全身性感染。此病在我国分布较广,以东北较多见。

申克孢子丝菌是一种二相性真菌。它在体内为酵母相,呈卵圆形或出芽的梭形细胞,有时呈星状体,膜外有嗜酸性物质向四周放射。常可在中性粒细胞或单核细胞内看到上述结构。它在含有胱氨酸的血平板上37℃培养,也形成类酵母型菌落。但如于沙保培养基培养,菌落初为灰白色粘稠小点,逐渐扩大变成黑褐皱褶薄膜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