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起来了》教案

合集下载

1.2《水是怎样热起来的》(教案)-五年级上册科学人教版

1.2《水是怎样热起来的》(教案)-五年级上册科学人教版
3.请分析水加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教学反思与改进
首先,我计划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理解程度和存在的问题。通过这种交流,我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他们对水加热过程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实验和讨论中遇到的困难。
其次,我计划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和活动的看法。通过学生的反馈,我可以了解他们对教学活动的满意度和参与度,以及他们对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水加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4)项目导向学习:设计一个项目,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加热水的方案,并评估其可行性。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使用多种教学媒体和资源,如PPT、视频、在线工具等。PPT主要用于展示水加热的基本原理和热能传递的方式,视频用于展示实验过程和结果,在线工具用于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1.2《水是怎样热起来的》(教案)-五年级上册科学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水是怎样热起来的》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的一课,主要介绍了水加热的过程和原理。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变化,以及热能的传递方式。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水的加热方法,理解热能的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传递方式,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核心素养目标】1-2《水是怎样热起来的》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1-2《水是怎样热起来的》教案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1.2《水是怎样热起来的》教学设计(1)实验材料烧杯、水、三脚架、火柴、石棉网、黑芝麻(沉于水)、木屑(漂浮水面)、酒精灯等。

(2)实验过程①将烧杯中装入大半杯水②将黑芝麻(或木屑)放入水中③将烧杯放到石棉网上④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⑤观察现象⑥结束后,熄灭酒精灯(3)温馨提示◆观察时要注意距离◆用酒精灯外焰加热◆结束后要用酒精灯灯帽盖两次熄灭酒精灯(4)实验现象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时,沉在烧杯底部的黑芝麻开始逐渐向上移动,而飘在水面上的木屑开始逐渐向下移动,并重复这种上下的移动直到水沸腾后黑芝麻又沉在杯底,木屑又重新飘浮在水表面。

(5)分析现象烧杯中的水在被加热时上下不停的流动,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明确:当加热时,水的温度上下分布不均匀时,下面较热的水和上面较冷的水之间会发生循环流动。

3、实验2:将热水和冷水同时放入室温水中(1)热水、冷水和温水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放到一起怎样才能区分开来?提示:为了便于观察,将热水染成红色,冷水染成蓝色。

(2)实验材料水槽、温水、热水和冷水。

(3)实验方法①将水槽中装入室温水②将热水、冷水染色个轻的物体认识实验材料亲手实验,观察现象交流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观察示意图,试着解释动脑思考,想办法。

认识实验材料注意教师演示实验步骤,观通过亲手实验,亲自体会水循环现象。

分析实验现象的成因。

知道热水和冷水同时放入室温水中,热水在上,冷水在下。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热量燃烧》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热量燃烧》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2019-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热量燃烧》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体会到我们身边有哪些物体能发出热。

2.通过讨论、验证加穿衣服是否给我们增加热的活动,使学生经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论证”这样一个探究过程。

3.养成乐于和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论证”这样一个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设计、验证“衣服能不能给我们带来热”和“为什么多穿些衣服怎么会觉得热?”【教学用具】温度计、毛衣、两只瓶子、热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当我们手冷时,谁有简单的办法让手热起来?(两只手搓一搓、烘热水袋……)二、让我们热起来1.当我们的身体感觉有些冷的时候,我们常用哪些方法使自己热起来?(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经验说一说自己会怎样做)烤火、在太阳下、运动、多穿衣服……2.这些方法是怎样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呢?板书:方法热的原因烤火-------------火在太阳下---------太阳运动-------------食物的能量(谁能证明运动后热起来是食物的能量提供的?多运动就饿得快。

)多穿衣服--------- ?衣服能生热吗?三、衣服能给我们带来热吗?1.回忆自己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学习知识时与生活结合起来)(1)晚上,当我们进被窝时,你的感觉是什么?(2)当我们早上起来时,你感觉又是怎样的呢?同样晚上再次去睡时被窝还热吗?这一连串的问题让你对你刚才的想法是不是产生了怀疑?(3)衣服究竟能不能发热?同组内同学讨论并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想法。

2.分组讨论制定实验方法,再在班上表述,大家评论其可行性。

3.对设计合理有可行性的实验方案在班上推广,并开展实验。

4.对自己的实验作汇报。

(1)实验中你们观察到了什么?(2)衣服会自己产生热吗?(3)多穿些衣服怎么会觉得热起来了?5.根据提问和自己的实验思考以上问题。

6.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为什么多穿些衣服怎么会觉得热?小组讨论。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热》教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热》教案
小学科学《热》教案
学科
科学
单元
第二单元热
备课者
课型
新课
课题
1、热起来了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活动三:研究衣服否生热的问题
1、师:早上起床和晚上躺入被窝时,你的被子是凉还是热的呢?说明什么?

四、小结:
1、通过实验,你们现在是怎么认为的?
2、通过实验研究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3、通过实验研究你们有什么新的想法?
4、通过实验你们有什么新的问题?
板书
设计
板书设计:1、热起来了
晒太阳、温泉、烤火……(外界物质给予热量)
吃食物(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
跑步等运动(血液循环加快)
加穿衣服、盖被子----(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
教学
后记
学时课教学设计表
学科
科学
单元
第二单元
备课者
课型
新课
课题
2、冷起来了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科学概念:
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从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热后产生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1、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2、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6课《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第6课《热是怎样传递的》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6课《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热是怎样传递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下第二单元第六课的内容,学生从认识身边的一些热的现象开始,用手来触摸,逐步认识到热传递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已初步建构热传导的生活经验,这节课要要经历一个完整的热传导的探究过程。

在给金属条的一端加热,另一端是否会热起来,学生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如果将不锈钢勺的勺部浸在热水中,勺柄露在外面,过一会儿,勺柄也会热起来。

这个单元,学生主要观察和探究与“传导”相关的问题。

这一课,学生将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观察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

继而让学生观察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过程和方向。

然后综合观察结果,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形成粗浅的关于热是怎样传导的认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

过程与方法: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怎样传导的。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硬币、课件、茶杯、汤勺、平底锅等。

实验准备:铁架台、铁丝(金属棒)、打火机、酒精灯、蜡烛环多个、涂蜡的汤勺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出示课件:安全教育视频——学生严重烫伤2、学生谈谈这个学生为什么会烫伤?为什么冷水没有烫伤?3、引入新课,出示课题:热是怎样传递的(设计意图:在上科学课之前,教师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避免学生在实验中因操作不当而引起严重的突发事件,同时让了解热传递知识做了铺垫。

小班社会教案《冷了热了都会说》

小班社会教案《冷了热了都会说》

《冷了热了都会说》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如何表达自己感到冷或热。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社交技巧,学会关心他人。

二、教学重点1.让幼儿学会在不同天气条件下,表达自己感到冷或热。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引导幼儿关注天气变化,学会关心他人。

2.培养幼儿的社交技巧。

四、教学准备1.课件:不同天气的图片。

2.小卡片:冷、热、很冷、很热等词语。

3.玩具:小熊、衣服、帽子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小熊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小熊的表情。

(2)教师提问:“小熊怎么了?它为什么会这样?”2.基本环节(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不同天气的图片。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提问:“这是什么天气?你们在这样的天气里会感到怎么样?”(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小卡片,如“冷、热、很冷、很热”等。

(4)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小熊,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感到冷或热。

(5)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感到冷或热时的经历。

(6)教师出示小熊玩具,引导幼儿关心小熊,并为小熊想办法解决问题。

(7)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关心小熊的方式,如:“小熊,你冷吗?我把衣服借给你穿。

”3.实践环节(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如何关心他人。

(2)教师观察幼儿的表现,并进行点评和指导。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不同天气的图片。

(3)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所学内容,关心家人的感受。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小熊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如何表达自己感到冷或热,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幼儿学会了关心他人,提高了社交技巧。

3.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幼儿参与,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和成长。

4.教学中存在不足:部分幼儿在表达时,语言表达不够清晰,需要教师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5.下次教学中,教师将针对不足进行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水是怎么热起来的+示范教案

水是怎么热起来的+示范教案

《水是怎么热起来的》教案【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水、空气与固体的传热方式是不一样的。

2.认识水和空气的传热方式,即认识热对流现象。

二、科学探究目标1.交流与制定研究热对流现象的探究计划。

2.用图示记录观察到的关于水是怎样传递热的。

三、科学态度目标1.形成对热对流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养成以事实为依据的意识。

3.在小组合作时,积极沟通与交流,综合考虑小组成员意见。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热对流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探究水和的传热方式。

【教学准备】黑芝麻、木屑或纸屑、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烧杯、食用色素等。

【教学过程】发声什么现象?3.演示实验:为了更加清晰地区分热水和冷水,将热水染成红色,将冷水染成蓝色。

4.小结:我们看到热水袋浮在室温水的水面上,说明它比较轻;冷水沉在室温水的水底,说明它比较重。

(三)实验3:混合热水和冷水1.提问:如果将热水和冷水混合会怎样?请你预测一下,如果热水在上,冷水在下,会出现什么现象?如果冷水在上,热水在下,会出现什么现象?2.演示实验。

3.集体总结实验现象结论:热水在上时,抽掉塑料片,热水仍然在上面,冷水在下;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

预设1:无论热水在上还是冷水在上,水都会在塑料片抽出时马上混在一起。

预设2:冷水在上时,冷水会向下流。

……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

讨论交流讨论交流。

预设:也会发生热对流现象。

观看视频。

的空气,空气受热后会上升,。

《让身体热起来》小学科学教案:探索身体寒冷时的生理反应

《让身体热起来》小学科学教案:探索身体寒冷时的生理反应

《让身体热起来》小学科学教案:探索身体寒冷时的生理反应”身体寒冷时的反应是我们身体的自然反应。

当我们的身体感受到寒冷的温度,就会有一系列反应来提高身体的温度。

我们的皮肤会发起反应。

皮肤是我们身体的第一个屏障,也是我们感知温度的器官。

当我们的皮肤感知到寒冷的温度时,它会立即传递信号到我们的大脑。

当大脑收到这些信号时,它会命令我们的身体开始产生热量。

我们的身体会开始产生热量。

产生热量的最常见方式是刺激我们的肌肉,让它们开始变得频繁收缩和放松。

这个过程需要能量。

当我们的肌肉收缩时,身体会消耗更多的氧气,并且产生更多的热量,以抵抗寒冷。

另外一个重要的生理反应是我们身体的血液循环。

当我们的身体变得很寒冷时,我们的血液会开始流向核心区域。

这个地方是我们身体最热的地方,如心脏、肺部和肝脏。

当我们的血液流向这些区域时,它们带着热量回到我们的四肢和皮肤。

我们的身体会开始出汗。

虽然这看起来与产生热量相反,但是出汗实际上是帮助我们身体去除多余的热量。

当我们出汗时,水分会从我们的身体中蒸发掉,这个过程需要热量。

当我们的汗水蒸发时,它会带走身体表层的热量,从而降低我们的表面温度。

我们的身体在寒冷的环境中会有一系列反应。

这些反应都是为了保持身体的正常温度。

当我们的身体感受到寒冷时,我们的皮肤会发起反应,身体会开始产生热量,血液会流向核心区域,身体会开始出汗。

这些简单的反应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温度,从而保持健康。

希望这节课能够让大家了解到身体的寒冷反应,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谢谢大家!。

教科版科学六上《热起来了》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上《热起来了》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上《热起来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热起来了》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围绕温度这个概念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温度的定义、测量方法以及温度对物体和环境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温度变化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对温度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可能对温度的测量方法和温度变化的原因理解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实验和实践活动充满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深入了解温度这个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温度的定义,学会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掌握温度变化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明白温度对生活和环境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温度的定义、测量方法以及温度变化的规律。

2.难点:温度变化的原因,以及如何运用温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小组讨论法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温度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小组讨论法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讲授法用于讲解温度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热水沸腾、冰块融化等,引出温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讲解温度的定义、测量方法和温度变化的规律,为学生实验和观察打下基础。

3.实验与观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如热水降温、冰块融化等,观察温度变化的过程,并记录数据。

4.小组讨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温度变化的规律,尝试解释温度变化的原因。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温度的定义、测量方法和温度变化的规律,并强调温度对生活和环境的重要性。

教科版科学最新五下 2-1《热起来了》教学反思

教科版科学最新五下 2-1《热起来了》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当我们觉得有些冷的时候,可以有很多方法让我们身体热起来。

这一点学生有着较丰富的生活经验。

晒太阳、烤火、取暖器取暖、吃热的食物都是从其他热源获得热量让身体热起来,运动则是加快血液循环让身体热起来,而对于多穿衣服让身体热起来的原因,有些学生并不真正清楚,这正是本节课要弄清的科学概念。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对热源和热的传递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和认识,引发学生对热探究的兴趣。

本课分为两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怎样给身体增加热量。

从当我们觉得手冷时,两只手互相搓一搓会热这一生活经验切入,让学生关注身边的热源,引发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能使身体热起来的方法,并思考“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最后引出本课的研究问题:“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第二部分: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教材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对比实验对这一问题进行验证,最终对“多穿衣服让我们身体热起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

通过实验验证,让学生经历“问题—猜测—实验验证—思维论证”这样一个相对完整的探究过程,促进他们主动地思考,主动地探究。

在教学实践中,仅用毛衣包住温度计,会出现温度计温度略微上升的现象,最佳方法是用一杯常温水,先测出水的温度,然后用毛衣包住水杯再测水的温度。

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比实验的方法,能够自主设计一些简单的对比实验,所以本课在引出研究问题:“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自主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多角度进行实验验证,形成正确科学概念,培养学生善于质疑、思辨、验证、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

初步体会到保温材料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起来了》教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起来了》教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起来了》教案
学பைடு நூலகம்科
科学
单 元
第二单元 热
备课者
课 型
新课
课 题
1、热起来了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学习
目标
科学概念: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师:你有什么办法使我(或你)的手热起来吗?(板书课题:热起来了)
师:大家思考过没有,为什么搓手能使我们的手热起来?(摩擦产生了热)
活动二:板书:晒太阳、温泉、烤火……(外界物质给予热量)
吃食物(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
跑步等运动(血液循环加快)
加穿衣服 、盖被子 ----- ?
师:加穿衣服后,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感觉热起来呢?
活动三:研究衣服否生热的问题
1、师:早上起床和晚上躺入被窝时,你的被子是凉还是热的呢?说明什么?

四、小结:
1、通过实验,你们现在是怎么认为的?
2、通过实验研究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3、通过实验研究你们有什么新的想法?
4、通过实验你们有什么新的问题?
板书
设计
板书设计: 1、热起来了
晒太阳、温泉、烤火……(外界物质给予热量)
5、交流研究方法。
(通过讨论、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使学生经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的探究过程。在交流活动中学生的方案可能存在不严谨的地方,教师要和孩子们集体研讨,发现问题,提出调整建议)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

《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对于热传递的现象,我们并非一无所知,在生活中我们有过许多无意识的经历。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热是怎样传递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学习借鉴。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热总会从温度较高的一端(物体)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一端(物体);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

过程与方法:1、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2、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交流观察到的关于热是怎样传递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1、保持积极的观察探究热传递的兴趣。

2、体验通过积极思考和探究获得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设计实验观察热传导的过程和方向。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热传导过程中的共同特点,认识热是怎样传导的【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铁架台、铜棒、火柴、牙签、蜡盘、酒精灯、凡士林、试管夹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创设情境:用酒精灯为铜棒加热(1)老师现在在干什么?(2)加热一会儿后,如果我用手碰一下这儿怎么样? (指铜棒的右端)(3)我们在铜棒的左端加热,怎么右端也会烫手呢?你怎么知道的?(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

)2.从我们的生活中同学们发现了热会传递,那热是怎样传递的呢?(板;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对于热传递的现象,学生并非一无所知,在生活中他们有过许多无意识的经历。

因此,创设情境,用酒精灯为铜棒左端加热,他们都很自然地能说出金属棒的右端会烫手。

这时,一个“你怎么知道的?”问题,让学生回归到生活里去学科学。

在此基础上,“热是怎样传递的呢?”这个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一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上,他们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兴趣。

二、探究热的传递1.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到热在铜棒上是怎样传递的?能不能用手去摸摸看?看不见,又不能碰,那我们怎么知道热在铜棒上是怎样传递的呢?能不能通过我们的努力,设计一个实验,让看不见的现象变为看得见?(2)我为你们提供一些材料,除了这些器材外(给铜棒加热的实验器材),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牙签和凡士林。

人教修订版五年级下册《热起来了》教案

人教修订版五年级下册《热起来了》教案

教科修订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热起来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多种产生热的方法;(2)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概念:热量和能量;(3)使学生理解并能够解释“多穿衣服会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热量”。

2.能力目标(1)发散思维,让学生思考如何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能否给人体增加热量;(2)让学生动脑动手自主设计实验并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合理的实验结论。

3.情感目标(1)通过讨论日常生活中多种产生热的现象,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以及认识到科学就在身边,从而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和情感;(2)通过验证“衣服能否给人体增加热量”的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3)通过穿插防火知识,培养学生的安全自救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实验验证“衣服能否给人体增加热量”2.难点:验证“衣服能否给人体增加热量”的实验设计教学三教学准备温度计三支、秒表一个、毛巾若干、实验记录单若干(发给学生)、三个同样的密封杯、一定温度的热水等四教学过程1.引入师:同学们,你们好!我是新来的老师,我的名字叫林雅恩,双木林的林,同学们可以叫我林老师,很高兴这节科学课能和我们班的同学一起学习。

就像我的姓一样,双木组成的林字少了任何一个木都成不了林,同样的林老师的课堂少了你们也上不了课了,所以我希望同学们都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林老师的课堂中来,好嘛?生:好师:同学们,今天林老师穿的衣服有点少,觉得有点冷了,你们可以帮林老师想想办法怎样让林老师觉得热起来呢?(板书:热起来?)师:同学们停下来先,一个一个说,你们一窝蜂的噼里啪啦林老师听不清楚,哪位同学先来说呢?2.讨论使我们热起来的方法并分析原因生:多穿衣服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生:呃...没有了师:好,请坐下!还有哪位同学起来补充的。

生:跑步、晒太阳生:开电暖器、吃热的食物...生:烤火师:说到烤火我不得不和同学们说一件事,也就是20XX年11月新闻报道过,贵州毕节5名流浪儿因为天气寒冷聚在垃圾箱里生火取暖,不幸中毒身亡。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一单元2课《水是怎样热起来的》教案

人教鄂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一单元2课《水是怎样热起来的》教案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水的温度变化规律和热传递特点,提升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同时,通过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水的温度变化规律知识点。
-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 数据记录:学生将实验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三、总结水的温度变化规律(5分钟)
1.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展示实验数据。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水的温度变化规律。
四、课堂小结(3分钟)
1.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水的温度变化规律。
2. 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5分钟)
2. 过滤法:利用过滤介质,将悬浮物和泥沙等固体物质过滤出来,从而净化水。
3.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的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从而净化水。
4. 消毒法:利用消毒剂,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从而净化水。
重点题型整理
1. 实验题型
(1)题目:请用实验方法探究水的温度变化规律。
答案:
实验器材:烧杯、热水、冷水、温度计、实验记录表。
2. 热收缩的概念:热收缩是指物体在温度降低时体积缩小的现象。
3. 水的热膨胀与热收缩:水在温度升高时体积会增大,在温度降低时体积会缩小。

《热起来了》热PPT课件

《热起来了》热PPT课件

跑步等运动
加穿衣服 、盖被子-----

衣服被子能给我 们增加热量吗?
议一议:
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
我们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进 行观测吗?
实验方法:
1、将毛巾叠好。 2、将温度计玻璃泡轻轻插入叠好的毛巾中, 并尽量避免接触其他物体。 3、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留在毛巾 中,不能取出来读数; 4、读数时,做到实事求是,同一个人在同一 个角度平视温度计; 5、记录员、计时员和读数员要相互配合,实 验完毕后整理好材料放在桌子中间。
同学们: 再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1、从现在开始,不要未语泪先流。 42、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43、富人靠资本赚钱,穷人靠知识致富。 44、顾客后还有顾客,服务的开始才是销售的开始。 45、生活犹如万花筒,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相依相随,无须过于在意,人生如梦看淡一切,看淡曾经的伤痛,好好珍惜自己、善待自己。 46、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4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8、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49、如梦醒来,暮色已降,豁然开朗,欣然归家。痴幻也好,感悟也罢,在这青春的飞扬的年华,亦是一份收获。犹思“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更加灿烂。 50、人活着要呼吸。呼者,出一口气;吸者,争一口气。 51、如果我不坚强,那就等着别人来嘲笑。 52、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53、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54、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55、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 5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57、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58、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誉就很难挽回。 59、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60、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都像演员一样,为了合乎剧情而认真地表演着。 61、所谓英雄,其实是指那些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生存下去的人。 62、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咎由自取。原来爱的太深,心有坠落的感觉。 63、命运不是一个机遇的问题,而是一个选择问题;它不是我们要等待的东西,而是我们要实现的东西。 64、每一个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65、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 66、淡了,散了,累了,原来的那个你呢? 67、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胜利! 68、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而一向努力奋斗,坚韧不拔的人会走向成功。 69、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70、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71、胜利,是属于最坚韧的人。 72、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73、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4、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75、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76、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定,要沉着! 77、蚁穴虽小,溃之千里。 78、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 79、凡真心尝试助人者,没有不帮到自己的。 80、相信自己,你能作茧自缚,就能破茧成蝶。 81、偶尔,只需要一个鼓励的微笑,就可以说服自己继续坚强下去。 82、年轻是本钱,但不努力就不值钱。 83、一时的忍耐是为了更广阔的自由,一时的纪律约束是为了更大的成功。 84、在你不害怕的时间去斗牛,这不算什么;在你害怕时不去斗牛,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有在你害怕时还去斗牛才是真正了不起。 85、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 86、天赐我一双翅膀,就应该展翅翱翔,满天乌云又能怎样,穿越过就是阳光。 87、活鱼会逆流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88、钕人总是把男人的谎言当作誓言去信守。 89、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90、要战胜恐惧,而不是退缩。

《热起来了》教案

《热起来了》教案

教科版《热起来了》一、学情分析:本班总体还是不错的——班风积极健康向上,学生思维较活跃,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有很大提高,大部分学生已经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仍不排除少数一些自控力较差的学生。

本学期仍应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引导个别学生有明显进步。

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干力所能及的事,并做好组织引导工作,最大限度的营造一个团结、积极、先进的班集体。

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①、吃食物提供的能量、太阳的光照、运动等方法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②、外界给人体带来热量能使人体热起来,但人体感觉到热并不都是外界给人体带来了热量。

2、过程与方法①、经历讨论使人体热起来的方法以及分析原因的过程。

②、通过讨论、验证加穿衣服是否能给我们增加热的活动,使学生经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设计—实验验证”这样一个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质疑、思辨、验证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讨论、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使学生经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的探究过程。

难点:设计、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

(三)教学准备小组实验用:温度计、毛衣、空罐子等。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1)、同桌与同桌之间相互握手感觉手凉手热。

(2)、你用什么办法让我的手热起来呢?(3)、让同学们体验手变热的过程,并说感受。

(板书课题:热起来了)(4)、思考:为什么搓手会让我们的手热起来?二、讨论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方法及原因(一)我们来讨论一下让我们身体热起来的方法(1)、冬天,我们觉得很冷时,你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2)、讨论交流。

(板书时分四类板书①、外界物质直接给予热;②、外界物质吃进我们身体变成热;③、自身运动产生热的;④、?)(二)分析使我们身体热的原因(1)、刚才我们讨论了很多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方法,那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2)、讨论汇报(3)、多穿衣服身体为什么会热起来?①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②生活中你能举一些例子来说明自己的想法吗?③用什么实验的方法研究这个问题?(三)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方案一:如果有学生认为衣服能产生热,则进行衣服能否产生热实验。

热起来了教案

热起来了教案

《热起来了》教育科学第一版社五年级下册一、教材剖析教材从两只手相互搓一搓会热这一世活经验切入,目的是引起还有什么方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这一问题。

教材选择“加穿衣服让我们感觉热起来的原由是什么呢”这一问题让学生思虑。

可能有少量学生会以为衣服能够给我们增添热量,即衣服能生热,但更多的学生会以为衣服自己是不会产生热量的,它所能起到的是保温的作用,即能够阻挡身体的热量发散出去,又阻拦外面的冷空气进入。

衣服究竟能不可以生热呢如何来证明自己的看法呢教材的第二部分让学生经历一个思想论证及实验论证的过程,这是本课的要点活动。

教师经过“衣服本身究竟能不可以发热你是如何想的”这个问题指引学生进行思想推理,学生在假定衣服能生热是正确的前提下,推理出与事实不相切合的结果,进而证明衣服是不会生热的。

光进行思想论证还不够,教材还要修业生设计实验来考证。

在众多的方案前,教师要指引学生对方案进行评论。

自然,在实质条件同意的状况下,不同的小组能够依据不一样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经过实验考证后,学生又会产生很多问题,让学生经历“问题、解说、思想论证、实验考证”这样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过程。

二、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1、科学看法:(1)吃食品供给的能量、太阳的光照、运动等方法都能够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2)外界给人体带来热量能令人体热起来,但人体感觉到热其实不都是外界给人体带来了热量。

2、过程与方法(1)经历议论令人体热起来的方法以及剖析原由的过程。

(2)经过议论、考证加穿衣服能否能给我们增添热的活动,使学生经历“问题——解说——思想论证——实验设计——实验考证”这样一个研究过程。

3、感情态度价值观培育学生擅长怀疑、思辩、考证的科学态度。

(二)教课要点、难点要点:经过议论、考证衣服能不可以自制产生热的活动,使学生经历“问题——解说——思想论证——实验考证”的研究过程。

难点:设计、考证“衣服能不可以自制产生热”的活动。

(三)教课准备小组实验用:温度计、毛衣、空罐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起来了》教育科学出版社五年级下册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两只手互相搓一搓会热这一生活经验切入,目的是引发还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这一问题。

教材选择“加穿衣服让我们感觉热起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一问题让学生思考。

可能有少数学生会认为衣服可以给我们增加热量,即衣服能生热,但更多的学生会认为衣服本身是不会产生热量的,它所能起到的是保温的作用,即可以阻止身体的热量散发出去,又阻挡外面的冷空气进入。

衣服到底能不能生热呢?怎样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教材的第二部分让学生经历一个思维论证及实验论证的过程,这是本课的重点活动。

教师通过“衣服本身到底能不能发热?你是怎样想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推理,学生在假设衣服能生热是正确的前提下,推理出与事实不相符合的结果,从而证明衣服是不会生热的。

光进行思维论证还不够,教材还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

在众多的方案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方案进行评价。

当然,在实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同的小组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

通过实验验证后,学生又会产生许多问题,让学生经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这样一个相对完整的探究过程。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吃食物提供的能量、太阳的光照、运动等方法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2)外界给人体带来热量能使人体热起来,但人体感觉到热并不都是外界给人体带来了热量。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讨论使人体热起来的方法以及分析原因的过程。

(2)通过讨论、验证加穿衣服是否能给我们增加热的活动,使学生经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设计——实验验证”这样一个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质疑、思辨、验证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讨论、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使学生经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的探究过程。

难点:设计、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

(三)教学准备
小组实验用:温度计、毛衣、空罐子等。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与学生握手感觉手凉手热。

2.你有什么办法使我(或你)的手热起来吗?
3.师生共同搓手,体验手变热的过程,并说感受。

(板书课题:热起来了)4.思考:为什么搓手能使我们的手热起来?
二、讨论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方法及原因
(一)讨论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方法
1.冬天,我们觉得很冷时,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2.讨论交流。

(板书时分四类板书1、外界物质直接给予热;2、外界物质吃进我们身体变成热;3、自身运动产生热的;4、?)
(二)分析使我们身体热的原因
1.刚才我们讨论了很多使我们热起来的方法,那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
2.讨论汇报
3.我们多穿衣服身体为什么会热起来?
①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②你能用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说明自己的想法吗?
③我们怎样用实验的方法研究这个问题?
(三)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
方案一:如果有学生认为衣服能产生热,则进行衣服能否产生热实验。

1、设计
2、交流
方案二:如果学生一致认为衣服有保温作用,则进行衣服包热水罐对比保温作用实验。

1、设计
2、交流
(四)学生分组验证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进行交流。

(五)知识梳理:通过今天自己的亲自研究,你现在能较全面地解释:多穿衣服会使我们身体热来的原因了吗?
(六)拓展探究认识
其实保温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得十分广泛,科学就在生活中,让我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课后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调查:调查保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并说明人们是如何应用这一知识的。

三、试教体会
《热起来了》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开篇课,这一课让学生从关注身边的热源开始,了解人类获得热能的一般途径,了解一些影响热的产生因素。

其中通过“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的研究,让学生对热源和热传递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这一课内容分为两个部分:怎样给身体增加热量、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吗。

本课主要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明确衣服是不能够自己产生热的。

我认为这一知识点比较简单。

主要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早有体会。

教材上把衣服能给我们带来热吗?做为一个问题提出并进行实验探究。

但是在课堂上,学生早就明白衣服不能给我们带来热。

于是这样的课上起来没费多少时间就结束了。

所以课堂上时间相当宽松。

通过第一次试教,使我明白了上这一类内容简单的课所要做的是如何使内容深化,让学生学到一些学生不知或不很清楚的知识,这样学生就有东西可以学了,而不会在已知的问题上做过多的纠缠。

经过几次试教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几个成功之处。

1、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

我从寒冷的天气入手,让学生说一说使我们手热起来的方法,并随后和学生一起从慢到快撮手,现场亲自体验热起来的感觉。

接着通过如何让手热起来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搓手使手热起来背后蕴涵的科学道理,并由此打开思路,引导学生回忆平时让身体热起来的其他方法。

一个小小的搓手活动,自然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

2、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
科学课中时常遇到一些类似的实验课,在教学时就是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假设、猜测,再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本节课教学则让学生经历了一个“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自己比较注重让学生把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当问及:“衣服能否保温?”后,及时追问:“你们能列举生活中其他的一些实例来加以说明吗?”引发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进一步进行思考,通过小组讨论,在学生举例进行说明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完成思维论证,既密切另外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又从事物的另一角度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让学生思维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