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帝国的兴替》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明清帝国的兴替(2014年新教材)

明清帝国的兴替(2014年新教材)

一、明朝的建立
1、建立时间:1368年 2、建立者: 朱元璋 3、都城: 应天(今南京)
明太祖
二、明的疆域
读明朝疆域图,了解明朝领土四至点
三、明朝的兴盛表现:
废丞相
(1)政治上:
创内阁
设厂卫特务机构
皇权的加强
迁都北京(1421年)
奖励垦荒 轻徭薄赋
(2)经济上:
提高手工匠身份
社会经济得到 恢复和发展
5、建立的政权: 大顺 6、灭明时间: 1644年
P3资料分析: 为什么明末农民起义能够迅速发展,并 得到农民的支持?
明末农民生活困苦,赋税繁重, 民不聊生.而起义军"平买平卖"的 宣传,"均田""免粮"的口号,把豪 绅富户的财物粮食分给农民17 世纪初( 1616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并 脱明独立,建立“大金”,史称“后金”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改族名为满洲, 1636年,在盛京(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明灭亡,后吴三桂 引清军入关占领北京 清经过长期战争,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 (将辽东地方政权转变为统治全中国的清王朝)
康熙、雍正、乾隆(康乾盛世)
清初的统治为什么激起民众强烈的反抗? 统治者是如何解决的呢? 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启示: ① 统治者制定政策时应该顺民心合民意 ②发现问题时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
1.1368年,_____(明太祖)建立明朝,定都___,即现在的 ___. 2.明末先后发生了____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1644 年,____(称"李闯王")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政权,并于同 年攻入北京,推翻___朝. 3.17世纪初,____统一女真各部并脱明独立,建立 _____._____改女真族名为_____,1636年在___称帝, 改国号_____. 4.明朝___在位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强盛时期;清 朝__________在位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强盛时 期,是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峰. 5.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统一封建王朝是__ 6.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封建王朝 是____.

明清帝国的兴替

明清帝国的兴替
工匠身份等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全 面恢复和发展
明末农民起义 背景: 天灾人祸
历经近三百年的时间,明朝日趋衰败,官府多次 增加赋税和各种杂税,土地兼并恶性发展,大量 农民破产逃亡.明末,在对后金用兵及连年天灾 重压下,终于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开始1627年陕北饥民暴动,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 主要起义军
以上两个场景反映了什么?
明朝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在政治、经济上 采取了哪些措施?
政治上强化皇权
(参考第三课P21皇权膨胀)
废除丞相(秦朝创立)、创内阁、设厂卫特 务机构和迁都北京等举措,强化皇权,奠定 了明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 设立廷杖制度 明代廷杖制度拉开大幕正是从朱元璋开始的
经济上P3 实施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提高手工
经过长期战争,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
(将辽东地方政权转变为统治全中国的清王朝)
南明政权 共同抗清 明末起义军余部 清统治者调整野蛮落后的政策
制止了社会经济的倒退逆转
康乾盛世
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第一课时 明清帝国的兴替
元朝的灭亡与明朝的建立
明朝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在政治、 经济上采取了பைடு நூலகம்些措施? 明末农民起义
清朝的建立与清军入关
元朝的灭亡与明朝的建立 元末阶级矛盾与 民族矛盾激化
朱元璋(明太祖),濠州 (今安徽凤阳)人,原名 朱重八,出身于一个贫农 家庭,小时候为地主放过 羊,做过和尚,1352年参 加濠州郭子兴领导的红巾 军 ,是郭的女婿,郭死后 掌握兵权
元末红巾军大起义
元朝灭亡, 明朝建立
(1368-1644年)
明朝是中国历史 上最后一个由汉 族建立的 大一统封建王朝
1421年迁都至顺天府(北京)

第一课第1课时明清帝国的兴替

第一课第1课时明清帝国的兴替

(2)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朝,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发 康熙、雍正、乾隆
展,很快达到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峰。
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要 点 探 究
探究点一 明朝灭亡的原因
(1) 土地兼并严重,造成大量流民。
(2) 朝廷赋税增加,农民苛捐杂税沉重。 (3) 军队纪律涣散,严重害民扰民。 (4) 攘外安内,军事失败。 (5) 用人和策略上失误,军事将才被冤杀罢斥。
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4)明朝疆域:明朝疆域最广时,东北抵______ 、鄂霍次克海 日本海
, __________( 兀的河 今乌第河 ) 流域,西北到新疆哈密,西南包括 今天的 ________ 西藏 、 ________ 云南,东南到今 ________ 东海 、南海并及 于海外诸岛。
清 朝
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女真族兴起: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后金”) 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称帝, 清 朝
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军入关 各地的抗清斗争
清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课 外 链 接
明成祖
第一课 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2.明初的统治措施(__________ 明太祖 和__________ 明成祖 执政时期) (1)政治上:通过__________ 创内阁 、_______________ 废除丞相 、__________ 设厂卫特务机构 和________________ 等举措,强化皇权,奠定了明代________ 迁都北京 政治体制
完整。他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

《明清帝国的兴替》 课件 教学设计 同步练习

《明清帝国的兴替》 课件 教学设计 同步练习
西厂日以继夜辛勤工作,可不久之后,汪直却 郁闷地发现,无论业绩还是名声,他的西厂始终 赶不上东厂。这是很自然的,毕竟东厂有着悠久 的历史和特务文化积淀,短时间内西厂确实望尘 莫及。
• 汪直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他不愿意屈居在尚铭之 下,也不愿意等待,为改变这一局面,他发动下 属提合理化建议,并虚心采纳意见。 很快,一个下属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要想快点 压过东厂,就得解决几个重量级的人物,这样才 能短时间内打出威信,打响西厂品牌。 事后证明,这是个馊主意。
明代虽然迁都北京,但南京依然是明朝都城, 南京镇守太监向来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职位,而 且覃力鹏背景深厚,和许多皇亲国戚都有私人关 系,虽然经常违法,却从来没有人敢找他的麻烦。 可是这次汪直决定麻烦一下他,虽然同是太监, 但为了西厂的品牌,只好牺牲老兄你了。 他打定主意,马上动起手来,收集了很多覃力 鹏的罪证(那是相当容易),东扯西拉的,竟然 搞出一个罪当斩首的结论。
我们曾经介绍过,御马监是仅次于司礼监的重 要部门,能爬到这个位置,可以说已经是宦官中 的成功人士了,可是汪直并不满足,他又把手伸 向了皇宫内最为神秘的太监管理机构——东厂。
• 汪直自发组织人外出打探消息,汇报京城及各地 的一举一动,表现自己的情报收集能力,就是希 望朱见深能够把东厂的控制权交给他。一时之间, 京城内外四处都是汪直的便衣密探,没日没夜的 打探消息,抓人关人,势头非常之猛。
汪直的奋斗史
• 在韩雍带回来那一大群俘虏中,汪直并不是一个 显眼的人,也没什么特长,咔嚓之后老老实实地 做了宦官,不过他的运气很好,在宦官培训完毕 分配时,他有幸被分到了后宫侍候皇帝的一位妃 嫔——万贵妃。
事实证明,虽然汪直没有啥才艺技术,但他的 服务态度是十分端正的,服务水平也很高,哄得 万贵妃十分开心,一来二去,万贵妃就推荐汪直 到朱见深那里继续培养深造,而汪直也着实不负 众望,步步高升,最终成为了御马监的太监。

第一课时 明清帝国的兴替 教案

第一课时 明清帝国的兴替 教案

第一课时明清帝国的兴替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更迭顺序、时间,理清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知道在此期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起到关键作用的历史人物,认识他们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知道明朝的疆域范围,明确统一是中国发展大势。

了解明末清初农民起义情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的拓展,学习从明到清的更替过程。

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分析明朝灭亡和清朝建立的历史必然。

通过思考、课堂讨论,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史为鉴,通过对明清帝国兴替的学习,明白朝代更替的规律,知道统治者采取正确政策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明清朝代的更替教学难点:清初统治者调整政策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利用年代尺朝代更替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指导学生阅读第五单元导言,明确两点“纵向比较:传统道路上继续发展,横向比较:与西方国家拉开距离。

”明清时期,中国在自己的道路上继续前进,但世界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明朝的建立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国号明。

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此后近20年时间,扫平各种残余势力,完成了统一。

2、明朝疆域利用明朝疆域图,了解3点,明朝疆域的情况,明朝疆域和现在疆域的比较,明朝都城的变化。

3、明朝的兴盛的原因和表现提问:明朝立国近300年,在中国的王朝中,时间并不算短。

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明初皇帝强化皇权的措施:废丞相、创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迁都北京明初皇帝促进经济的措施: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提高手工匠身份表现:国力的强大——郑和下西洋赋役制度的改革(一条鞭法)——市镇经济的繁荣4、明朝灭亡任何一个强大的王朝,也总要走向衰落、灭亡,明朝也不例外。

请同学们参考教材第3页,了解明朝灭亡的情况。

展示材料:李自成农民起义李自成(1606-1645),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的军事家。

曾为银川驿卒。

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

1.1 明清帝国的兴替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一课时 明清帝国的兴替

1.1 明清帝国的兴替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一课时 明清帝国的兴替

清初的统治
1、清初的弊政
大规模圈占土地、强制东南沿海居民内迁 和威胁逼迫汉人剃发梳辫等。
2、弊政的影响
激起民众的强烈反抗(反清复明) 导致社会经济衰颓
清初社会经济的恢复
1.原因:
统治者调整野蛮落后的政策
2.结果: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社会经济得以 恢复发展,很快达到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峰。
明 清 帝 国 的 兴 替
时间:4分钟 内容:明朝兴盛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2.明朝衰亡的原因是什么? 答:(1)赋税负担的增加 (2)土地兼并的恶化 阅读第3页第2段分析明朝衰亡的原因。 (3)常年用兵
如果你是一位生 活在明末的农民,面 对当时的情况,你会 做出怎样的选择?
1627年,陕西北部连发旱灾,官 吏催逼赋税。高迎详、张献忠、李自 成等人先后起义,席卷陕西、河南等 地,几百万民众参与,持续了近二十 年。
元末阶级矛盾激化
• 元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 蒙古贵族已完全成为封建的大 地主,各自占有大量的田土。 • 在最高统治集团中,奢侈 腐化成为风气。蒙古皇室和元 朝政府把每年搜括来的民脂民 膏,大部分用于挥霍。元朝统 治者要弥补亏空,只有加重税 收,人民所受的剥削也越来越 重。 •
第五单元 第一课 第一课时 明 清帝国的兴替 一、学习目标:(1分钟)
问题3、为什么明末农民起义能够迅速发展,并得到农民 的支持?
答:1、因为起义军提出了“均田免赋”的 口号,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粮食的渴望 2、起义军赈济贫困、平买平卖的措施得到 了农民的支持
清朝的建立
1.后金的崛起
女真族的祖先完颜阿骨打在 12世纪初所建立的政权叫作金, 所以人们把努尔哈赤在17世纪 建立的政权叫作后金。
明朝后期,东北地区的女真人崛起。17世纪初,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并脱明独立,建立“大金”, 史称后金。

5.1.1 明清帝国的兴替 学案——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5.1.1 明清帝国的兴替 学案——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明末农民起义与明朝的灭亡
时间
1627年
领导人
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
口号
“均田免赋”“平买平卖”
规模
席卷陕西、河南等地,几百万民众参与,持续了近二十年
结果
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推翻明朝。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击败起义军
明末农民起义能够迅速发展并得到农民支持的原因:起义军的做法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粮食的需求。
强化皇权,奠定了明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
经济
明初统治者实施奖励垦荒、轻徭薄赋和提高手工匠身份等政策
使社会经济得到全面经济恢复和发展
明朝中后期进步改革赋役制度
刺激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镇经济高度繁荣
对外关系
明代前期,郑和下西洋
开辟了亚非海上通道,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在世界范围的先进地位
(2)明朝强盛的表现: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社会安定,国家富强,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又一强盛时期。明代前期,郑和下西洋开辟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表明了明朝对国外的强大影响和在世界范围的先进地位。
4.1644年,清军入关,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其措施不包括( )
A.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B.推崇儒家学说
C.继承历代文化传统D.大力发展牧业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推行的政策是重农抑商,并非是大力发展牧业,D错误,符合题意;ABC均是清朝入关后的统治政策,不符合题意。故选D。
2.明初,国子监祭酒宋讷有一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为何昨晚不悦,宋讷大惊。朱元璋拿出一幅画,正是宋讷昨晚生气表情的画像。这件事反映的实质是
A.君权的强化B.君臣关系亲善C.君臣关系紧张D.君主同情大臣
【答案】A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明清帝国的兴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明清帝国的兴替

明朝的建立
背景:元朝末年,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 的激化,激起大规模农民起义。
时间: 1368 人物: 朱元璋(明太祖) 都城: 应天 (今南京)


南京明故宫遗址

明朝疆域
西藏 云南
明朝疆域图
东北抵日
本海、鄂霍次
克海,兀的河
(今乌拉河)
流域,西北到
海 外
新疆哈密,西 南包括今天的 西藏、云南,
诸 东南到东海、
岛 南海并及海外
诸岛。
○在地图上圈画明朝疆域的大致范围。
明朝的衰亡
一位农民的自述:最近连续发生旱灾,我只能吃蓬草和 树皮来充饥,在这样的情况下,官吏却向我催逼赋税, 甚至还想没收我的土地,你说我该怎么办?
结合书本第三页第2段思考明朝灭亡的原因?
根 赋税负担的增加

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 明末的农民,面对当时
展 结果 3.起义军被击败,被迫撤出北京
因为起义军的做法满足了农 民对土地、粮食的需求。
明清帝国的兴替---清太祖
姓 努尔 名 哈赤
建立时 1616 朝 大金--清


民 女真-- 办公地 族 满洲 点
东北—盛京—北京
家族名人 皇太极 康熙 雍正 乾隆
清朝 大一 统格 局措 施
清初二三十年:
1、大规模圈占土地 2、强制东南沿海居民内迁 3、威胁逼迫汉人剃发梳辫

灭亡
清初
1、大规模圈占土地 2、强制东南沿海居民内迁 3、威胁逼迫汉人剃发梳辫

康乾盛世
从明清帝国的兴替学习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1)统治者制定政策时,应顺民心合民意。 ( 2)发现问题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

5.1.1明清帝国的兴替导学案

5.1.1明清帝国的兴替导学案

5.1.1明清帝国的兴替导学案第一课大一统国家的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明清之盛衰1、明朝建立的背景2.明代的繁荣有哪些方面?3.明朝衰亡、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原因有哪些?4.晚明农民起义为什么发展迅速,得到农民的支持?5.清初的统治为什么激起民众强烈的反抗?统治者是如何解决的呢?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学习目标]1.知道明清帝国的更替。

2.了解和总结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的主要措施。

【教学重点】了解明清盛衰。

【教学难点】分析明清时期由盛而衰的历程。

【课前导读】1.1368_u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末先后发生了____等人领导的农民起义。

1644年,____(称\李闯王\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政权,并于同年攻入北京,推翻___朝。

17世纪初,统一女真各部,脱离明朝,建立“女真”历史名称,将女真人改为“女真”,1636年宣布登基,改名为“女真”。

4.明______;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清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立调查]1、明朝的兴盛表现在那些方面?(1)政治上:(2)经济上:(3)对外交往密切:(4)城市经济繁荣:2.明朝衰亡、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原因有哪些?(1)根本原因(2)直接原因3.为什么明末农民起义能够迅速发展,并得到农民的支持?4.清初的统治为什么会引起人民的强烈反抗?统治者是怎么解决的?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当堂检测】1.如果你是明朝的地方官员,去北京见皇帝朱元璋,你应该去长安B.东京C.北京D.南京2.东昌特勤局成立于明朝a.明成祖b.明太祖c.明英宗d.明景帝3.2000年10月,一家名为“锦衣卫”的国有企业出现在江苏省苏州市。

许多人对这种命名方式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锦衣卫”一词的实质是:(A)经济的高速发展B.专制制度的加强C.国家监督机构的完善D.思想文化的繁荣4.明代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a.《诗经》b.四书五经c.《二十四史》d.八股文5.明军攻占大都,元朝灭亡是在()a、公元前1351年1368年1636年1644年6.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及中国的国家版图奠定了基础的朝代是()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7.明朝君权进一步加强的表现是设置了()a、总理B.内阁C.执行秘书D.工厂和卫生特勤局8.“盼闯王,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被百姓呼之为闯王的是()a.张献忠b.李自成c.高迎祥d.努尔哈赤9.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是()a、西夏B.后金C.契丹D.清朝10.“康乾盛世”,是中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

5.1.1明清帝国的兴替

5.1.1明清帝国的兴替

“锦衣卫”“东厂” “西厂”
锦衣卫、东厂和西厂是明代的直接听命于皇帝, 执掌“诏狱”的特务机构。常合称为“厂卫”。
锦衣卫原为皇帝亲军侍卫,掌管皇帝出入的仪仗。明太祖加 强专制统治,特令其兼管刑狱,并给予巡查缉捕的权力,但 其本职仍是“侍卫”。锦衣卫的最高长官是指挥使,常由功 臣、外戚担任。“靖难之役”后明成祖为镇压人民和官员中 的反对派,于1420年在北京设立了东厂,用亲信宦官任东厂 提督,专门刺探臣民“谋逆妖言、大奸大恶”的事,并可以 直接报告皇帝,有监视锦衣卫之权。厂、卫彼此制约,便于 皇帝全面控制。西厂设立于1477年,也是由宦官掌领,但其 规模、权力超过东厂,自京师内外到各地王府、大小城镇, 甚至偏僻乡村,都有他们的踪迹,1510年被撤销。
2、明朝的统一 1368年秋, 明军攻占大都, 蒙古残余势力 逃往漠北。此 后,明军先后 平定西北等地, 统一中国。
明朝疆域图
○根据地图说说明朝疆域的大致范围。
3、明朝的统治
1)前期
措施
兴盛表现
皇权加强 经济得到全面 恢复和发展 对外交往密切 市镇经济高 度繁荣
废除丞相、创内阁、设厂 政治: 卫特务机构和迁都北京 奖励垦荒、轻徭薄赋 经济: 和提高手工匠身份
南京明故宫遗址
朱元璋
明朝开国皇帝,太祖 。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 农民之家,少年时曾为地主牧童。公元1344年, 朱元璋的家乡遭旱蝗灾害,瘟疫流行,他的父母 及兄长都在这场灾难中相继死去。为了糊口,朱 元璋投皇觉寺出家当和尚。但不久后的饥荒使得 他不得不离开寺院外出化缘,游食于皖西、豫东 三年,历经磨难。 此后,朱元璋利用刘福通在北方抗击元军之际,扩充队伍, 领兵南下。公元1355年被小明王韩林儿的宋政权授为左副元帅。 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将集庆改名为应天府(今江苏省南 京市),并被宋政权授为江南行省平章,又自称吴国公。公元 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定国号为大明,建年号为“洪 武”,以应天为都城。同年8月,明军攻克元大都,将元顺帝赶回 大漠,元灭亡。此后,朱元璋又用10几年的时间平定了全国。

《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 明清帝国的兴替2

《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 明清帝国的兴替2

《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明清帝国的兴替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更迭顺序、时间,理清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知道在此期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起到关键作用的历史人物,认识他们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知道明朝的疆域范围,明确统一是中国发展大势。

了解明末清初农民起义情况。

通过材料的拓展,学习从明到清的更替过程。

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分析明朝灭亡和清朝建立的历史必然。

通过思考、课堂讨论,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史为鉴,通过对明清帝国兴替的学习,明白朝代更替的规律,知道统治者采取正确政策的必要性。

通过对古代王朝时序的排列,树立起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的历史观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知道明清朝代的更替。

2、难点:探究明清兴替的原因,明白朝代更替的规律。

四、教学过程【课程导入】教师:利用年代尺朝代更替导入新课。

请回忆并说出我国古代朝代的更替。

学生:回忆或制作王朝时序表。

【新课教学】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第五单元导言,明确两点“纵向比较:传统道路上继续发展,横向比较:与西方国家拉开距离。

”明清时期,中国在自己的道路上继续前进,但世界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明朝的建立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国号明。

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此后近20年时间,扫平各种残余势力,完成了统一。

2.明朝疆域利用明朝疆域图,了解3点,明朝疆域的情况,明朝疆域和现在疆域的比较,明朝都城的变化。

3.明朝的兴盛的原因和表现 (探究兴的原因)探究:明朝立国近300年,在中国的王朝中,时间并不算短。

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什么?明初皇帝强化皇权的措施:废丞相、创内阁、设厂卫特务机构、迁都北京, 明初皇帝促进经济的措施: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提高手工匠身份表现:国力的强大──郑和下西洋赋役制度的改革(一条鞭法)──市镇经济的繁荣4.明朝灭亡 (探究被替的原因)任何一个强大的王朝,也总要走向衰落、灭亡,明朝也不例外。

5-1-1明清帝国的兴替 课时学案

5-1-1明清帝国的兴替 课时学案

【课外阅读】:1.朱元璋的个人故事(部分)朱元璋的崛起朱元璋,原名重八,起兵后改名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

至正四年(1344)春,淮北大地旱、蝗、瘟疫并行,四月,朱元璋父、母、长兄相继死去,孤苦无靠,遂于九月入皇觉寺为和尚,干些杂活。

但五十余日后,寺主封仓遣散僧众,朱元璋再次失去了依靠,做起了游方僧,四处化缘乞食,备尝生活之艰辛,至正八年(1348),再次回到了皇觉寺。

至正十二年二月,定远人郭子兴与孙德崖等五人率众起义,自称元帅,攻占了濠州城。

元廷派遣官军镇压,并烧毁了皇觉寺。

朱元璋再次失去了安身之地,在友人“与其束手待毙,不如起而抗争”的劝说下,他于闰三月参加了郭子兴率领的红巾军。

朱元璋作战勇敢,“匹马单戈,日行百里”,而且“度量豁达,有智略”,才能出众。

从军不久,即脱颖而出,被郭子兴收为宗人,待同子弟。

其后,郭子兴又将其义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

从此,朱元璋便被人们称为“朱公子”,在红巾军中如鱼得水,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至正十三年(1353)六月,朱元璋奉命回家乡钟离召兵,扩大队伍。

他以旧时伙伴和同乡徐达等二十余人为骨干,招集了七百余人入伍,朱元璋因而被任命为镇抚。

朱元璋发现郭子兴暗弱,难以成就大业,“无足与共事”,乃决心发展自己的队伍。

至正十四年六月,朱元璋将其率领的兵士交与郭子兴,仅带领徐达、汤和、吴良、吴祯、花云等二十余名心腹至定远。

不久,即招编了张家堡驴牌寨民兵三千人,收编了横涧山缪大亨义兵二万余人,并用了近十天的时间加以整顿和训练,形成了一支基本队伍。

2.朱棣的个人故事(部分)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朱元璋第四子。

朱元璋在位时,将诸子分封到各地为藩王,朱棣受封燕王,后驻守北平。

朱元璋去世后,几位的建文弟施行削藩,朱棣遂发动靖难之役,后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

朱棣在位期间,通过设置内阁、东厂等措施,强化君权;通过营建北京城并迁都北平(后改称“北京”),形成北方新的政治、军事中心;在对外关系方面,朱棣多次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郑和船队经过30多个国家,这是明初的盛事。

初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第一课 第1框 明清帝国的兴替名师教学设计 人教版

初中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五单元 第一课 第1框 明清帝国的兴替名师教学设计 人教版

明清帝国的兴替一、课程标准2-2-1 列出秦代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

2-2-2 列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2-2-3 知道从秦代到秦代中国历史版图的变化,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统一大势。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更迭顺序、时间,理清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知道在此期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起到关键作用的历史人物,认识他们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知道明朝的疆域范围,明确统一是中国发展大势。

了解明末清初农民起义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的拓展,学习从明到清的更替过程。

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分析明朝灭亡和清朝建立的历史必然。

通过思考、课堂讨论,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史为鉴,通过对明清帝国兴替的学习,明白朝代更替的规律,知道统治者采取正确政策的必要性。

通过对古代王朝时序的排列,树立起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的历史观和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知道明清朝代的更替教学难点:探究明清兴替的原因,明白朝代更替的规律四、教学策略通过让学生制作王朝更替的时序表,掌握中国历史发展脉络;通过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历史图片、地图、资料等,使学生获得丰富、典型的感性材料,把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 明清帝国的兴替 一、明朝1.明朝的建立 2.明朝疆域3.明朝的兴盛的原因和表现 4.明朝灭亡 二、清朝1.女真兴起和清朝建立 2.清初统治者的政策 七、教学反思 1.本课时内容的设计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

从导入开始就要求学生回忆上册所学历史知识,并且准确制作年代尺或时序表,这不仅需要一定的历史知识为基础,而且还要掌握制作年代尺或时序表能力。

2.探究明清兴替的原因是本课时的难点,难点突破的方法选择运用材料让学生阅读、思考并对比不同的统治政策导致不同的社会结局,可以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兴或替是与统治政策有密切相关的。

第五单元第一课《明清帝国的兴替》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第一课《明清帝国的兴替》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第一课第一框《明清帝国的兴替》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课标:2-2-1列出秦代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

2-2-2列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2-2-3知道从秦代到清代中国历史版图的变化,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统一趋势。

解读:知道元明清三朝的更替;知道朱元璋、李自成、努尔哈赤等历史人物以及明末农民起义;知道明清疆域。

二、【教材简析】: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结合课标以及八年级相关内容,这一课内容放在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的第一框。

旨在通过对明清朝代更替的了解,让学生感知历史的兴替,了解明清时期的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

2.教材结构体系:明朝的建立政治上明朝统治政策经济上明末农民起义原因概况清朝的建立清朝统一全国原因清初的反抗概况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更迭时序、时间;知道明朝清朝的疆域范围;知道明朝灭亡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年代尺的绘制,了解历史发展的线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描绘地图,了解明清疆域,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通过材料、史料的研读,清楚年代更替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史观,明确朝代更替是一种历史发展趋势。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明清朝代的更替;难点: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五、【教学思想和策略方法】:以史导论,论从史出;以学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年代尺的绘制和地图的描绘,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成为可样真正的主体。

六、【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诗】+图片(故宫)紫禁城七律金碧辉煌紫禁城,红墙宫里万重门。

太和殿大乾清静,神武楼高养性深;金水桥白宁寿秀,九龙壁彩御花芬,前庭后院皇家地,旷世奇观罕见闻。

【师】你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哪里吗?【生】故宫【师】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

中小幼明清帝国的兴替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中小幼明清帝国的兴替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濠州定远县(今属安徽)人。 胡惟庸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 丞相。早年追随朱元璋起兵, 颇受宠信,任丞相。朱元璋为 保儿孙江山,指使官员弹劾其 叛乱,爆发了胡惟庸案,遭朱 元璋处决。
幻灯 片5
朱棣
明成祖
靖难朱之元璋役
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
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 夺皇位的战争。
建文帝
郑和下西洋指明成祖命太监郑和率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七
明清帝国的兴替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农耕文明的繁盛
三国 两晋 夏秦 商周 两春汉 秋战国 南秦北两朝汉
三南国隋 北两朝晋唐隋

五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十国
辽夏金
北宋南宋 元明清
紫禁城·七律
金碧三辉国 煌两晋紫禁城,五代 辽夏金 秦红两墙汉 宫南北里朝 万隋重唐门。十国 北宋南宋 元明清 太和殿大乾清静,
神武楼高养性深; 金水桥白宁寿秀,
百万民众参与,持续了近 二十年。 结果: 1644年,李自成 率军攻入北京, 推翻明朝。
⑶为什么明末农民起义能够迅速 发展,并得到农民的支持?
因为起义军的做法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粮食的需求。
二、大清帝国的建立与兴起 我国最后一个由
1.女真崛起和清朝建立
少数民族建立的
⑴后金政权
统一的封建王朝
族名 女真
•根据这则材料,请分析,朱元璋除宰相的理由,除了材 料说法,您认为朱元璋废臣相的深层目的是什么?废丞 相这一举措所起的作用。
理由:朱元璋借历史之鉴认为: 宰相权力过大会专权乱政,导致王朝灭亡。目的:强化君 主集权;强化皇权。 作用:高度集权于帝王一人之身,君权空前强化。
废丞相
胡惟庸(?~1380年),

清朝

明清帝国的兴替(上课实用)

明清帝国的兴替(上课实用)

明 清 帝 国 的 兴 替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明朝

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推翻明朝。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清朝
1644年,清军入关。
朱元璋
朱元璋(公元1328-1398年),幼名重八,改名兴宗,字国瑞, 濠州钟离(今安徽省凤阳县)人,明朝开国皇帝,太祖 。他出生 在一个贫寒的农民之家,少年时曾为地主牧童。元至正四年(公元 1344年),朱元璋的家乡遭旱蝗灾害,瘟疫流行,他的父母及兄长 都在这场灾难中相继死去。为了糊口,朱元璋投皇觉寺出家当和尚。 但不久后的饥荒使得他不得不离开寺院外出化缘,游食于皖西、豫 东三年,历经磨难。
八旗制度
努尔哈尔在统一女真过程中,建立八旗制度,把 女真壮丁每三百人编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 甲喇为一旗,共八旗,即正黄、正红、正蓝、正白、 镶黄、镶红、镶蓝、镶白等八旗,各旗以上述不同颜 色的旗帜为标志。八旗成员“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平时耕猎,战时出征。它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促进了 女真社会的发展。满族一个屈居东北边陲的弱小民族, 能凭借区区数万的人众迅速崛起,与实力远比自己强 大的蒙古联合,使蒙古成为满洲的羽翼,建立牢靠的 满蒙联盟,最终入主中原,掌握了中国的最高统治权, 实现了对中国长达268年的统治,有效统治时间约为 中国封建社会的七分之一,这些成果多是通过八旗制 度实现的。
2.建立: 1368年,朱元璋率领起义军 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定都 应天(今江苏南京)。朱元 朱 元 璋就是明太祖。 璋
南京明故宫遗址
明朝疆域
1.在地图上圈画明朝疆域的大致范围,说一说与今日中国 版图的相似与不同之处。
明朝为其后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形成及今天中国 的国家版图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
第五单元《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第一课第一目《明清帝国的兴替》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2-2-1列出秦代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

2-2-2列举秦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2-2-3知道从秦代到秦代中国历史版图的变化,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统一大势。

二、【教材简析】:
▲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
结合课标以及八年级相关内容,这一课内容放在第五单元第一课《大一统国家兴盛与农耕经济的繁荣》
的第一框,旨在通过对明清朝代更替的了解,让学生感知历史的兴替,了解明清时期的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

▲要点提示:知道元明清三朝的更替;知道朱元璋、李自成、努尔哈赤等历史人物;明朝兴衰以及明末农民起义;清朝前期的兴盛。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⑴了解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更迭顺序、时间,理清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⑵知道在此期间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起到关键作用的历史人物;⑶清楚明清兴盛衰亡更替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史
料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描绘地图,了解明清疆域,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⑵学习明、清的更替过程,通过对材料、史料的研读,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分析明朝灭亡和清朝建立的历史必然;
⑶通过思考、课堂讨论,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史为鉴,通过对明清帝国兴替的学习,明白朝代更替的规律,知道统治者采取正确政策的必要性;通过对古代王朝时序的排列,树立起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的历史观。

四、【教学重点】:知道明清朝代的更替【教学难点】:探究明清兴替的原因。

五、【教学思想和策略方法】:
⑴通过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历史图片、地图、资料等,使学生获得丰富、典型的感性材料,把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⑵以史导论,论从史出;以学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成为真
正的学习主体者。

六、板书设计:
明清帝国的兴替
二、清帝国的建立与兴起 1•女真崛起和清朝建立 2•清朝的统一
3•清初的弊政、调整与兴盛
七、教学反思
整节课的内容分为(一)、明帝国的兴衰(二)、清朝的建立与兴起两部分,探究明清兴替的原因是 本课时的难点,为了使学生对于课堂内容更有兴趣, 我以古诗导入,课中穿插朱元璋、 李自成、努尔哈赤、
皇太极的事迹,紧密结合课文内容,突破难点的方法是让学生阅读、思考并且分组探究讨论,充分运用材 料对比不同的统
治政策导致不同的社会结局,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的引导, 可以让学生很好地理解兴
一、明帝国的兴衰 1•明朝的建立 2•明朝统一疆域 3•明朝兴盛的措施和表

或替是与统治政策有密切相关的。

本课时内容的设计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

从导入开始就要求学生能回忆起上册所学历史知识。

但是一开始我忽略了让学生们一边观察大事年表,一边学着制作年代尺或时序表这个过程,失去了一次巩固历史知识和培养学生掌握制作年代尺或时序表能力的机会。

这是在第一个班上完课后及时意识到的问题,后来在其他几个平行班里及时运用,取得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