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领域的经典著作,由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于1890年出版。
这部著作被誉为经济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主要包括供求理论、成本理论和价格理论等内容。
其中,供求理论是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核心之一。
马歇尔认为,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是由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当商品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时,价格会上涨;反之,当需求减少,供给增加时,价格会下降。
这一理论深刻地揭示了市场经济中价格形成的机制,对后世经济学家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供求理论,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还对成本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马歇尔认为,企业的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
固定成本是企业在短期内无法改变的成本,如厂房租金、设备折旧等;而变动成本是企业在短期内可以调整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
马歇尔强调,企业应该在短期内通过调整变动成本来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以最大化利润。
另外,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还对价格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马歇尔认为,价格是商品价值的体现,是供求关系和生产成本的综合体现。
他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和“边际成本递增”等重要概念,强调了价格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领域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经济学家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供求理论、成本理论和价格理论的深入探讨,马歇尔为经济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因此,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不仅在学术界有着重要地位,同时也对实际经济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于1890年出版的著作,此书被公认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结构、内容以及对经济学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结构。
该书分为六卷,包括总序论、市场经济与分工、需求与供给、价值与价格、质量与价格索取及分配和保护与进化等。
马歇尔以一种批判性和严谨的思维方式,建立了马歇尔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并以供需关系为中心,解释了市场经济运行的原理。
其次,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内容。
马歇尔将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
在微观经济学部分,他主要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包括消费者和企业家的行为以及市场的运行。
他提出了马歇尔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概念,并通过供需关系解释了价格的形成。
在宏观经济学部分,马歇尔研究了整体经济活动,包括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等问题。
他还涉及了货币、利率和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内容。
最后,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对经济学的影响。
首先,马歇尔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思想,并加以批判和修正。
他强调了供需关系在价格决定中的作用,并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原理。
这些观点对于解释市场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并成为了后来经济学发展的基石。
其次,马歇尔的经济学方法论对后来的经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强调了观察事实和归纳法的重要性,提倡经济学家应当以现实问题为中心,并尊重实证研究的结果。
这种实证主义的方法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主流,并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方法基础。
最后,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对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他认为经济政策应当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如积极财政政策和积极货币政策等。
这些政策观点为后来的经济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总之,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架起了古典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之间的桥梁。
它通过供需关系解释了市场经济的运行原理,建立了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框架,对后来的经济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经济学原理(二)考试题

1.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 arshall是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
T2.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必须做出某种选择,这是因为:( B )。
A、 选择会导致短缺B、 人们在决策时面临的资源是有限的C、 人是自私的,所做出的选择会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D、 个人对市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范里安的著作。
T3.《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是哈尔·R·4.我的答案:D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资源用于最有效的用途(简称资源配置问题)的一门学科。
T5.社会会面临平等与效率之间的权衡。
T1.边际变动( B )。
A、 对公共政策并不重要B、 是对现有计划的微小增量改变C、 使结果无效率D、 并不影响激励6.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的最小预期收益。
F7.有经济学家提出,整个经济学的内容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其余的内容都是对此的解释。
T8.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激励不仅是正向的激励,还包括负向的激励。
T9.在国际贸易中,国与国之间如果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并交易,将提高全球福利。
T10.帕累托效应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提出来的。
T11.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B )。
A、 所有的人都会得到他想要的东西B、 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机制实现的C、 政府能够决定谁获得多少消费品D、 要得到急需的物品你只能“走后门”12.市场经济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对众多企业和家庭决策取代,他们在市场上相互交易,决策不再受价格引导。
F13.外部性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T14.政府可能为了( D )而对市场经济进行干预。
A、 保护产权B、 纠正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C、 达到更为平等的收入分配D、 以上全对15.当政府发型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会上升。
T16.沉没成本又称沉淀成本,是指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
T17.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经济学原理(上下卷)》[英]马歇尔著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上下卷)》[英]马歇尔著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2ad4d13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e.png)
《经济学原理(上下卷)》[英]马歇尔著读后感第一篇范文《经济学原理(上下卷)》[英]马歇尔著读后感《经济学原理》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代表作,也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基石。
这本书自1890年首次出版以来,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这部巨著后,我对经济学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对马歇尔的经济学思想也有了更全面的把握。
马歇尔在书中提出了供求理论、价格机制、边际效用等概念,这些理论对后世的经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主张通过调节供求关系来达到市场平衡,这一观点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歇尔还强调了货币的作用,他认为货币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媒介,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马歇尔的博大精深和独特视角。
他运用边际效用理论来解释需求曲线,提出了“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观点,这一观点在今天已成为经济学的基本常识。
马歇尔还分析了供给曲线的变化,他指出供给曲线的移动受到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这一观点对于理解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启示。
此外,马歇尔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探讨也让我受益匪浅。
他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性和有效性,认为市场经济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提高社会福利。
这一观点与我之前的认知有所出入,让我对市场经济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然而,在阅读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例如,马歇尔在书中对劳动价值的论述,受到了后来的经济学家批评。
他认为劳动价值决定商品价值,但在实际市场中,商品的价值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仅是劳动成本。
```第二篇范文《经济学原理(上下卷)》[英]马歇尔著读后感——从历史与社会视角观察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史上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
在这部作品中,马歇尔不仅整合了当时经济学界的各种理论,还对经济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在阅读这部书之后,我尝试从历史与社会视角来观察马歇尔的经济学思想,以期获得全新的理解。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是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于1890年出版的一本经济学教科书。
这本书被誉为20世纪初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之一,对经济学的发展和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经济学原理》是一本全面介绍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教科书,被广泛运用于教学和研究。
书中首次提出了供求理论,系统地论述了价值、价格、收入分配、市场结构及经济增长等经济学核心概念和理论。
该书以清晰的语言、严谨的逻辑体系和大量实证案例,使读者轻松理解复杂的经济学概念。
马歇尔通过《经济学原理》将经济学从抽象的数学模型解放出来,更注重对真实经济生活的观察和研究。
他强调经济学理论和现实经济之间的密切联系,提倡“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鼓励经济学家进行细致的实证研究。
这种方法论的贡献对后来的经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济学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大学和学院的经济学教育领域。
它为学生提供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帮助他们理解经济现象并分析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这本经济学经典著作的影响以及马歇尔对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贡献,使他被誉为现代经济学奠基人之一。
经济思想史新古典学派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62
劳动创造全部产品的假设是错误 的
• (包括马克思在内的劳动价值论者认 为)“劳动总能创造一种
‘剩余’,即除了工资和用 于辅助劳动的资本的耗损以 外的剩余;工人所受的迫害, 在于这种剩余为他人所剥削。 但是,全部剩余是劳动产品 这一假设,已经假定了他们 最后要证明的东西,可是劳 动价值论者并没有证明;同 时这个假设也是错误的。 •63
地租
利息 +工资
d’ d Q(农产品,土地的需求量)
•73
O
Q*
• 马歇尔建立在供求均衡价值论 基础上的收入分配理论+租的 概念无非是想证明所有产品是 各要素共同创造的,相互之间 在分配上遵循统一规律,不存 在剥削,因此,资本主义制度 是合理的。
•74
三、改良主张
• “分配论研究的主要意义是使我们知道: 现有的社会经济力量使财富的分配日趋 完善;这些力量是经常起作用的,日益 壮大的;它们的影响大多是积累性的; 社会经济组织比乍看起来要更加微妙而 复杂;考虑不周的巨大改革会引起严重 的后果。它特别提醒我们,政府占有全 部生产资料,即使这种占有是逐渐地稳 步地实现的,像较负责的‘集体主义者’ 所提倡的那样,对社会繁荣的损害比初
四、 均衡价格论小结
1. 马歇尔的价格理论是没有价值的价格 理论。 2. 供求均衡原理是价格决定的基本原理。 3. 效用决定商品的需求;生产成本(劳 动负效用和资本等待的牺牲)决定商 品的供给。 4. 在不同的时期,商品的供给价格和数 量之间的关系不一致,进而在供求关 系中,两者影响均衡价格的作用不对 等。 •54 5. 古典的客观价值论可以看成是商品长
七、马歇尔的创新之处
1. 2. 3. 供求均衡价格理论 消费者剩余理论 弹性概念 生产(供给)的时期分析 “准租金”的概念 对图表的巧妙运用
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和决策制定的学科,旨在解释个体、企业和政府在面对有限资源时如何做出最佳选择。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以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名字命名,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该原理主要包括供求关系、边际效用理论、成本与效益分析等概念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研究和实践中。
在经济学原理中,供求关系是一个核心概念。
供求关系指的是市场上商品和服务的供给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当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价格会下降;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会上升。
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导致市场价格的波动。
边际效用理论是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边际效用指的是消费者每多消费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得到的额外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表明,当消费者消费一个商品或服务越多时,每多消费一单位的边际效用会逐渐减少。
成本与效益分析是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中的一种决策制定方法。
它通过比较某个决策的成本与效益,评估其是否值得实施。
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效益则是指达到目标所带来的收益或效果。
总之,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核心思想在于通过理性分析来解决资源有限和需求无穷的矛盾,帮助个体、企业和政府做出最经济合理的决策。
经济学原理

(2)提出均衡价格理论。马歇尔把力学中的“均衡”概念引入到经济学,提出了“均衡价格论”。均衡价格 论标志着经济学从“古典”向“新古典”的最终转变,成为微观经济学的核心。
(3)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分配理论。马歇尔在完全竞争和充分就业的假设条件下,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 把市场价格作为基本的信息载体和传导机制,以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对物品和劳务的收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超 越古典经济学的分配理论。
作者简介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1924),近代英国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融合 新旧经济学说建构了近代第一个宏大的经济学体系,推进了剑桥经济学派的形成,培养出凯恩斯、尼科尔森、庇 古、麦格雷戈等经济学家。马歇尔原本对哲学兴趣浓厚,但在调研了英国的贫民区后,立志建构一个能够富国强 民的经济学体系,并身体力行传播其经济学思想,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书后的1—12附录是对正文中各篇有关问题的补充论述,第13个附录即“数学附录”,则是对正文各篇有关 的经济原理或规律运用数学公式和几何图形作了进一步的时期,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期,是国际工人运动迅速发展 和资本主义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相继创立的时期。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中,自从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出版后, 以往庸俗经济学的辩护理论已被马克思所揭穿,它们已经不能为资产阶级担负起辩解的任务,社会经济和阶级斗 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创立一些新的理论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19世纪70年代,为适应这种要求,在资产 阶级庸俗经济学中出现了新历史学派和以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里昂·瓦尔拉和奥地利学派等为代表的边际 效用学派。到了19世纪末,马歇尔便吸收各新旧庸俗经济学派的学说,写成了《经济学原理》一书。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领域的经典著作之一,由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于1890年出版。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框架,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我对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的读书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章:经济学的范围和方法本章主要介绍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和方法。
马歇尔认为,经济学是研究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经济行为和资源配置的科学。
他将经济学分为正统经济学和非正统经济学两个部分,强调了经济学研究的客观性和实证性。
第二章: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本章介绍了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需求、供给、价格、成本等。
马歇尔认为,需求和供给是决定价格的主要因素,价格的变动会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变化。
他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即消费者每次额外消费一单位商品时,其边际效用会递减。
第三章:价格和价值本章探讨了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马歇尔认为,价格是市场供求关系的结果,而价值是商品的内在属性。
他提出了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概念,并通过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来确定市场均衡价格。
第四章:生产成本本章主要讨论了生产成本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马歇尔将生产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可变成本是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他提出了边际成本递增原理,即随着产量增加,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会递增。
第五章:经济增长和分配本章讨论了经济增长和资源分配的问题。
马歇尔认为,经济增长是通过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实现的。
他强调了正义和效率之间的平衡,认为资源应该按照贡献原则进行分配。
第六章:货币和银行本章介绍了货币的作用和银行的功能。
马歇尔认为,货币作为一种交换媒介,方便了商品交换和贸易活动。
他提出了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物价上涨。
第七章:国际贸易本章主要讨论了国际贸易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马歇尔认为,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通过比较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他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即各国应该专业化生产自己的优势产品,然后通过贸易获取其他产品。
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原理,简称马歇尔经济学,是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于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
这一理论在20世纪上半叶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歇尔经济学主要关注于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形成以及资源配置等问题,是一种较为综合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其中,市场供求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马歇尔认为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的,供求的不平衡将导致价格偏离均衡水平。
马歇尔经济学还强调了企业家精神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他将企业家视为市场经济中的决策者和创新者,通过风险承担和资源配置来推动经济增长。
同时,马歇尔还强调了经济周期和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认为政府应采取适当的政策手段来平稳调节经济波动。
马歇尔经济学理论在当代经济学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经济学家和决策者提供了分析经济问题的工具和框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同时,马歇尔经济学也为后续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经济学学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02
提高决策能力
经济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市场机制和政策效应,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例如选择更好的职业、投资或消费等。
需求与供给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是指分析某一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时,需要考虑这种影响的效果随着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经济周期
是指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缓解经济周期的影响,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稳定政策是国家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稳定政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经济周期与稳定政策
04
经济学应用
通过国际贸易,利用各自的优势,可以增加全球总体福利水平。
总结词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强调了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的关键作用。他指出,通过专门化和交换,可以使得每个国家都能够利用其特有的优势,从而增加全球的总体福利水平。这种思想的基础在于,每个国家都拥有其特有的资源、技术、劳动力和市场等优势,通过专门的生产和交换,可以使得每个国家都能够发挥其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全球的总体福利水平。
行为经济学
未来经济学的趋势和挑战
掌握基本理论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经济学家
关注现实问题
具备批判性思维
跨学科研究
谢谢您的观看
THANKS
GDP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国民收入是GDP的一部分,因为GDP只计算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而忽略了中间产品的价值。因此,国民收入是GDP扣除中间产品价值后的余额。
货币供应
货币政策
货币供应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货币供应与货币政策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经济学原理》是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代表作,这本书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深刻的见解,以下是我的读书笔记。
马歇尔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日常生活事务的学问。
它关注的是人们如何获取和使用物质财富,以满足自身的欲望和需求。
这种定义将经济学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需求方面,马歇尔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他指出,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逐渐减少的。
例如,当一个人非常饥饿时,第一块面包给他带来的满足感是巨大的;但随着他吃的面包数量增加,每多吃一块面包所带来的满足感会逐渐降低。
这一规律对于理解消费者的行为和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在供给方面,马歇尔着重分析了生产成本。
他将生产成本分为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短期成本中,某些生产要素是固定不变的,而长期成本中,所有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
这一区分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理解企业在不同时期的生产决策。
马歇尔还强调了供求关系在决定价格方面的作用。
他认为,价格是由供求双方的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会下降;当供小于求时,价格会上升。
这种供求均衡的观点为我们分析市场价格的波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此外,马歇尔关注了时间因素在经济分析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经济现象的分析需要考虑不同的时间段,因为在短期内和长期内,经济变量的变化和相互关系是不同的。
在分配理论方面,马歇尔认为,国民收入是在各种生产要素之间进行分配的,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
每种生产要素的报酬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
这一理论对于理解社会财富的分配机制具有重要的启示。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并非完美无缺。
例如,他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和动态变化。
而且,他的分析主要基于自由市场经济的假设,对于政府干预和市场失灵等问题的探讨相对较少。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力历研的经 量史究学济 所是人问学 形由的,是 成宗学同一 的教问时门 。和。也研 经世是究 济界一财 的的门富
•
绪 论
经济学的实质
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 般生活事务的学问;它研究个人和社会 活动中与获取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最 密切有关的那一部分。
经济概括即经济规律
政治经济学,或称经济学,是对一般经济生活中 的人类进行研究的一门学问;它所考察的是个人 行动和社会行动的一部分,是同安居乐业所必需 的物质条件的获得和利用最紧密相关的那一部分 。如此看来,经济学一方面是研究财富的学问; 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它是人类学的 一部分。因为,除了宗教信仰之外,对人的特征 产生最多影响的,就是人的日常活动,以及由此 获得的物质资源。
经济学原理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经济学的实质 第三章 经济概括即经济规律 第四章 经济研究的次序与目的
• 时代背景
•
•
学术背景
马歇尔所处的年代, • 英国经济学界的两 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个派别:约翰穆勒, 的黄金时期,也是自 生产费用价值论; 杰 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 文斯,效用价值论 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 期。英国经济社会出 现了许多新的现象, 需要加以研究和说明。
马歇尔
人物简介
• 阿弗里德〃马歇尔 (1842-1924),是十九世纪末二 十世纪初世界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是英国“剑桥 学派”的创始人。 • 《经济学原理》是他的主要著作,这本书在1890 年出版之后,曾被资产阶级经济学界看成是划时 代的著作。他们认为,马歇尔在这本书中所阐述 的经济学说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继续和发展,并 把马歇尔称作新古典学派的代表。
经济研究的次序与目的
• 事实上,近代经济学的创始者,差不多都是性情 温和、富有同情心和为人道的热诚所感动的人。 他们毫不例外地致力于这样的信念:全体人民的 福利应当是一切私人努力和公共政策的最终目的。
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马歇尔经济学原理马歇尔: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1842―1924)近代英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界最重要的人物。
在马歇尔的努力下,经济学从仅仅是人文科学和历史学科的一门必修课发展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与物理学相似的科学性。
剑桥大学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经济学系。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以均衡价格为核心,分为四个部分:消费理论、生产理论、交换理论和分配理论。
除了作者第一版和第八版的前言,这本书分为两卷,16章和55章,以及13个附录。
在第一版序言中,马歇尔着重阐述了本书的一个特点,即“注意对连续原理的各种运用”,即把许多相关的经济范畴看成只是程度上的差别,又可互相决定,并对经济学著作中如何使用数学符号和图表作了说明。
在第八版序言中,阐述了本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研究方法,主要颂扬了边际增量分析的普遍重要性,论述了局部均衡方法的正确和必要,还论述了纯数学在经济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与明显局限。
引言部分进一步全面论述了上述问题。
有人指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和人类欲望之间关系的应用科学。
其目的是拯救贫困和改善福利。
在谈到经济学的本质时,他强调了用金钱间接测量人类情感和动机的重要思想,并提到了这种测量的局限性。
然后他认为,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有两个:追求“满足”,促进人类的某种经济行为;避免“牺牲”限制了人类的一些经济行为。
他用这两种心理因素来解释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应。
此外,还论述了经济研究的目的是获取经济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篇主要对若干基本概念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后面的理论阐发提供分析基础。
主要涉及的概念有:财富、生产、消费、劳动、必需品、收入、资本等。
第三章“欲望及其满足”研究需求与消费。
马歇尔的需求研究以欲望为出发点,认为需求是欲望的满足,人类的欲望是通过效率来满足的。
他提出了效用递减定律和边际效用的概念,并提出了需求的一般规律:需求量随价格下降而增加,随价格上升而减少。
经济学原理(阿弗里德·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原理作者:[英]马歇尔朱志泰译目录原著第一版序言............................................................................................................................................ ......3 原著第八版序言............................................................................................................................................ ......5 第一篇导言............................................................................................................................................ ..........7 第一章绪论............................................................................................................................................ ..7 第二章经济学的实质............................................................................................................................11 第三章经济概括即经济规律................................................................................................................17 第四章经济研究的次序与目的 (20)第二篇若干基本概念 (25)第一章绪论............................................................................................................................................25 第二章财富............................................................................................................................................27 第三章生产、消费、劳动、必需品....................................................................................................30 第四章收入。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英文参考文献

一、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概述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界的经典著作之一,由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于1890年首次出版。
这部著作被誉为“价值革命”的代表作,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内容概述在《经济学原理》中,马歇尔首次提出了边际理论,这一理论对后世经济学家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将经济学划分为消费理论和生产理论两个部分,分别对供求关系和价格形成进行了深入剖析,为后来供求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经济学原理》中也涵盖了资源配置、消费决策、生产要素使用等方面的内容,全面地解释了市场经济中的主要问题。
马歇尔用其精炼的文字和深入的分析,帮助读者理解经济学的复杂性,成为了世界经济学课程的经典教材。
三、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在经济学领域的影响1. 价值革命《经济学原理》被誉为“价值革命”的代表作,其边际理论对价值理论的转折起到了推动作用。
马歇尔的边际理论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古典经济学对价值理论的传统观念,重新定义了价值的概念,为后来主观价值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2. 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对供求关系、价格形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后来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强调了市场经济中供求双方的相互作用,指出了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重要性,为后世的市场经济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3. 教育领域的影响作为世界经济学课程的经典教材,《经济学原理》在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深入浅出的风格和严谨的逻辑思维,使其成为数以百万计学生的入门经济学教材,对后来经济学爱好者的成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结语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作为经济学界的经典之作,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边际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的深刻探讨,以及教育领域的影响,都使其成为不可忽视的经典作品。
希望通过对《经济学原理》的深入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精髓,为当代经济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讲收益的确认与计量理论

收益的经济学诠释
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
财富的增加” “那部分不侵蚀资本的可予消费的数额”
1890年,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区分实体资本和增值收益
20世纪初,欧文·费雪《资本与收益的性质》
精神收益、货币收益与实际收益
1939年,约翰·R.希克斯《价值与资本》
收益是在保持期末和期初同样富有的情况下,一个人 在某一时期可能消费的最大金额,并且他在期末的财 务状况保持得和期初一样完好
(3)既包括营业所得,也包括意外收获 和其他活动所得;既包括已实现收益,也包 括未实现收益。
传统会计收益概念
它以财务资本保持概念为依据,并具有以 下主要特征:
(1)以会计分期、币值稳定和权责发生制 为基础。
(2)强调收益必须与交易相联系。
(3)强调收入实现原则。 (4)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 (5)强调费用配比原则。 (6)适当运用稳健原则。
会计收益不仅包括已实现的经营收益,也包括已 实现的非经营利得和损失
2021/7/23
《会计理论》第7章-收益的确认与计量
12
经济学收益和会计学收益理念的比较
经济学收益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收益的本质— —财富的增加;会计学收益更多地依赖人为设计 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
经济学收益强调资本保全 ;会计学收益则更多关 注名义上的财务资本保全
2 收益的确认与计量
2.1 收益与资本保全
资本保全,是指在资本得到保持或成本得 以补偿之后,多余的部分才可确认为收益。
目前,主要有三种资本保全的概念:
1) 财务资本保全
财务资本保全亦称名义资本保全、货币资 本保全,是传统会计所主张的观念。
2) 不变购买力资本保全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是经济学领域中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原则,被认为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石。
这些原理由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其经典著作《经济学
原理》中提出。
首先,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强调了在经济活动中供求关系的重要性。
根据这一原理,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务的供应量取决于其价格,而需求量则取决于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价格敏感程度。
此外,供求关系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个人收入水平、政府政策和技术进步。
其次,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的概念。
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对同一种商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用会随着其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
换句话说,初始消费者对商品或劳务的需求通常会更高,然而随着消费量的增加,额外的满足感会逐渐减少。
第三,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指出了成本的多样性。
根据这一原理,成本不仅限于货币支付,还包括机会成本,即为得到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其他机会。
马歇尔认为,理解成本的多样性对于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和决策至关重要。
最后,马歇尔经济学原理还强调了市场竞争的重要性。
根据马歇尔的观点,竞争市场可以提供更多选择、更好的商品和更高的效率。
在竞争市场中,供给者为了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会不断创新和改进产品。
而竞争也会通过促使供给者降低价格来使消费者受益。
总的来说,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提供了解释经济现象和指导经济决策的基本原则。
它帮助我们理解市场经济中的供求关系、消费者行为和成本概念,以及竞争对经济效率的积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收入分配理论(第六篇)
经典著作
需求理论
1、欲望、效用、边际效用、需求价格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需求价格递减规律 3、需求表与需求曲线——需求变动规律 4、需求弹性 5、消费者的选择原则 6、消费者剩余
经典著作
供给理论
1、生产要素
劳动、土地、资本、组织
经典著作
收入分配理论
1、收入分配数额取决于各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均衡价 格由供求关系决定。
2、工资 3、利息 4、利润 5、地租
经典著作
精彩语录1. 经济学是来自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世 界的历史是由宗教和经济的力量所形成的。
2. 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它研 究个人和社会活动中与获取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最密切有关的那一 部分。
第四编 第五编
第六编
经典著作
理论体系的特点
是经济学说史上自约翰· 穆勒以来又一次大综合,标 志着新古典学派的建立。
方法论的特点:
1、强调心理因素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2、强调“连续原理” 在经济研究中的作用 3、重视数学分析,尤其是重视“边际增量”分析方法的 应 用 4、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经典著作
经典著作
经济概括即经济规律
差不多像其他一切科学一样,经济学的工作是收集事实,整理和解 释事实,并从这些事实中得出结论。。……归纳法和演绎法都是科学 的思想所必须采用的方法,正如左右两足是走路所不可缺少的一样。
经济规律,即经济倾向的叙述,就是与某种行为有关的社会规律, 而与这种行为有主要关系的动机的力量能用货币价格来衡量。 经济规律是关于在一定条件下人类活动的倾向的叙述。 一切科学的学说无不暗含地采用条件的:但这种假设的因素在经济 规律中特别显著。
经典著作
第二篇 若干基本概念
财富
一切财富是由人们要得到的东西构成的;那就是能直接或间接满足人类欲 望的东西。但并不是一切人们要得到的东西都可算作财富。 因为缺少一个简短的通用名词来代表一切人们要得到的东西,即满足人类 欲望的东西,我们姑且用财货这个名词来代表它。 人们要得到的东西或者说财货,有物质的财货,或个人的和非物质的财货 。……其次,财货可分为可转让的和不可转让的。 凡不作私人之用和由自然供给而不需要人类努力的财货,称为自由的财货 财富这个名词这样用法,是符合于日常生活的用法的;同时,它包括那些 ——而且只是那些——显然属于经济学范围(如第一篇中所说明的范围)以 内的财货;所以这种财货可以称为经济财货。因为,它包括一切客观存在的 东西,这些东西(i)属于某一个人所有,而不是同样地属于他的邻人所有, 因而显然是他的东西;(ii)是直接能用货币衡量的东西。 价值的概念与财富的概念是密切相关的, ……因此,价值这个名词是相对 的,表示在某一地点和时间的两样东西之间的关系。
经济学家并不能衡量心中任何情感的本身,即不能直接地来衡量, 而只能间接地通过它的结果来衡量。
经济动机不全是利己的。对金钱的欲望并不绑斥金钱以外的影响, 这种欲望本身也许出于高尚的动机。经济衡量的范围可以逐渐扩大到 包括许多利人的活动在内。 以往的英国经济学家也许过于注重个人活动的动机。但事实上,像 其他一切社会科学的学者一样,经济学家研究个人,主要是将他当作 社会组织中的一分子。
第二编
体 系 结 构
第三编
第四编 第五编
第六编
第一篇
第二编
体 系 结 构
第三编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四编 第五编
绪论 欲望与活动的关系 消费者需求的等级 欲望的弹性 一物不同用途的选择。立即使用 与延缓使用 第六章 价值与效用
第六编
第一篇
第二编
体 系 结 构
第三编
第四编 第五编
经典著作
重要贡献
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是英国乃至西方经济学说史上一
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作为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剑桥学派 的创始人,他确立了近代经济学一个空前庞杂的独特体系 ,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本观点以及理论体系等等 ,为当代西方经济学各个流派提供了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 。他的价值论和分配论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 学界占有支配地位,时至今日仍然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 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明显或暗含地影响着今日的各 个经济学流派。
2、生产成本
实际成本、货币成本、边际生产成本 直接成本、补充成本;总成本、平均成本 与生产成本相联系,提出了三个概念: 替代原理;代表性企业;投资的有利边际
3、供给规律 4、生产者剩余
经典著作
均衡价格论
1、价格(分析)代替价值(分析)
2、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的形成 均衡价格的形态
3、垄断的价格理论 垄断 垄断价格及其形成
经典著作
背景
时代背景
马歇尔所处的年代,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也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英国 经济社会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需要加以研究和说明。
学术背景
英国经济学界的两个派别: 约翰穆勒,生产费用价值论; 杰文斯,效用价值论
第一篇
导言
第二篇
若干基本概念
第三篇
论欲望及其满足
经典著作
经济学的实质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日常生活事务中过活、活动和思考的人们的学 问。但它主要是研究在人的日常生活事务方面最有力、最坚决地影响 人类行为的那些动机。……这个动机是为一定数额的货币所引起的, 正是对营业生活中最坚定的动机的这种明确和正确的货币衡量,才使 经济学远胜于其他各门研究人的学问。
第一版序言
依照英国的传统见解,我们认为经济学的职能是收集、整理和分 析经济事实,并用从观察和经验中得来的知识,去决定各种原因的 眼前和最终的结果;而且我们认为,经济学的规律是以直述语气表 达的倾向之叙述,而不是以命令语气表达的道德上的告成。
本书如有它自己的特点的话,那可说是在于注重对连续原理的各 种应用。而且对于许多属于纯理论的问题,如果我们一旦知道应用 图表的方法,就不愿再用其他方法去解决了。 纯数学在经济问题上的主要用途,似乎在于帮助一个人将他的思 想的一部分迅速地、简短地并正确地记下来供他自己之用:并使他 确信他对他的结论已有足够的——仅仅是足够的——前提。
经典著作
生产、消费、劳动、必需品
人类所能生产和消费的只是效用,而不是物质本身。
人类不能创造物质的东西。诚然,在精神和道德的领域内人可以产 生新的思想;但是,当我们说他生产物质的东西时,他实在只是生产 效用而已;或换句话说,他的努力和牺牲结果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形态 或排列,使它能较好地适合于欲望的满足。
经典著作
生平
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 Alfred Marshall (1842~1924)
184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 1861~1865年,剑桥大学学习数学 1868~1877年,剑桥大学任数学讲师 1877~1882年,任布里斯托尔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和 学院院长 1883~1884年,任牛津巴里奥尔学院研究员和政治经济 学讲师 1885~1908年,剑桥大学任经济学教授(1891~1894 年,任皇家劳工委员会会员委员) 1890年,《经济学原理》出版 1924年,去世,享年82岁
消费可以被看作是负的生产。正如人所能生产的只是效用一样,人 所能消费的也只是效用而已。 我们可以对劳动下这样的定义:劳动是任何心智或身体上的努力, 部分地或全部地以获得某种好处为目的,而不是以直接从这种努力中 获得愉快为目的。如果我们必须重新开始的话,除了那种不能有助于 所要达到的目的因而不生产效用的劳动之外,我们最好将一切劳动都 看作是生产的。
经典著作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 Alfred Marshall
经典著作
阿尔弗雷德· 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1890)
生 平
背 景
著 作 内 容
精 彩 语 录
经典著作 剑桥学派的创始人; 微观经济理论体系的奠 基者;西方传统经济学 的集大成者————是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 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经 济学家。
经典著作
经济研究的次序与目的
因此,经济学的目的,第一是为求知识而求知识,第二是解释实际 问题。
经济学的主要工作——收集事实、分析事实和加以推论——应当根 据上述主要问题来安排。
但是,经济学却避免讨论有实际经验的人所不能忽视的许多政治问 题:所以,它是一种纯粹的和实用的科学,而不是一种科学和方法。 所以,用“经济学”这个有广泛意义的名词来说明它,比用“政治经 济学”这个意义较狭的名词更好。 经济学家需要有三种重大的智力:就是知觉、想像和推理:其中他 最需要的是想像力,使他可以探索可见的事件之不显著即处于表面之 下的那些原因,与可见的原因之不显著即处于表面之下的那些结果。
体 系 结 构
第四篇
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 本和组织 需求,供给与争值的一般关系
第五篇
第六篇
国民收入的分配
第一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绪论 经济学的实质 经济概括即经济规律 经济研究的次序与目的
第二编
体 系 结 构
第三编
第四编 第五编
第六编
第一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绪论 财富 生产、消费、劳动、必需品 收入。资本
第一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引论。论市场 需求和供给的暂时均衡 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给的均衡 资金的投放与分配 正常需求和供给的均衡(续),关于长期 与短期 连带需求与复合需求,连带供给与复合供 给 直接成本和总成本同连带产品的关系。销 售成本。风险保险。再生产成本 边际成本和价值的关系。一般原理 边际成本和价值的关系。一般原理(续) 边际成本和农产品价值的关系 边际成本和城市土地价值的关系 从报酬递加规律来看的正常需求和正常 供给的均衡 正常需求和正常供给变动的理论同最大 限度满足原理的关系 垄断理论 供求均衡的一般理论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