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镇割据和节度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藩镇割据是唐王朝的一大特点,这些藩镇之所以能长期存在,也有它历史的必然性。

1.在封建社会,一般都采取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而藩镇一般都建立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农业条件及人口条件相对适合藩镇的独立条件,有充足的粮食和兵源,让他们即使没有中央的支持,也能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

2.唐王朝前期疏于对藩镇的限制,给了其无限的权利,在“安史之乱”中又加强了藩镇的自主权,有些藩镇甚至可以任意任免辖区内的官员,可以制定自己的法律,减免农民的赋税。一般情况下,藩镇管辖下农民的赋税反倒比唐王朝少一些,这也是各藩镇为了笼络人心的政治手段。第十总之,每个藩镇就是一个独立的政治机构。

2.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拥有自己的军队,这是他们能长期割据一方的保障。这些军队经过“安史之乱”之后,大部分都是节度使自己一手组建的,他们对这支军队有绝对的领导权。这些将领都很有军事经验,士兵的军饷都很丰厚,并且很多都是父子兵或兄弟兵,从而保证了军队的战据斗力。

4.唐朝经过“安史之乱”的沉痛打击,军事力量已相当薄弱,军队都被各藩镇所掌握,朝廷没有一支强有力的军队可以作战,再加上统治腐败,所以,无法在短时间内消灭藩镇。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藩镇割据的局面长期存在于唐王朝的统治之下,他们就像蛀虫一样,蚕食着唐王朝这片本就破碎的疆土。唐王朝经过几代皇帝的共同努力才改变了这种状况,但也只打击了一些极其器张的藩镇,其他藩镇虽然有所收敛,但也只是起到了治标不治本的作用。

节度使制度

节度使,中国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为在授予职位之时,朝廷赐以旌节,由此得名。节度一词出现甚早,意为节制调度。

唐代节度使制度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北周及隋改称总管,唐代叉改为都督。贞观年间,天下太平,内地都督府减少至消失,只有军事活动频警的地区设立此职,以统驭州、县、镇戍。镇戍是容易发生战争的地点,是唐朝重要的防御据点,但比较分散,兵力薄弱,只起到哨所的作用。因此每遇战事发生,必须由朝廷派遣行军总管统率后才能出征或备御。规模较大的战役,必须设置行军元帅或行军大总管统领其他将领。唐高宗、武后时期,由于边疆常有少数民族骚扰,为了加强防御力量和改变临时征调的困难,这类屯戍军设置越来越多,并逐渐制度化,形成有固定驻地和较大兵力的军、镇、守捉,各自置使。行军大总管也逐渐演变成统率诸军、镇、守捉的大军区军事长官,于是长驻专任的节度使应时出现。

节度使成为固定职衔是从睿宗景云二年(711) 四月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

使开始的。至玄宗开元、天宝间,北方逐渐形成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8个节度使区,加上剑南、岭南共为10镇,始成为固定军区。节度使受命

时被赐双旌双节,得以军事专杀,行则建节,府树大旗,威仪极盛。节度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统两至三镇,多者达四镇,威权之重,超过魏晋时期的特节都督,时称节镇。

在封建社会,政治统治有两大要害一宦官当权和“朋党之争”。这对任何一个朝代都是非常不利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生这种争斗,就是这个朝代末日来临的一种警告。当然也有例外的,如清康熙年间,明珠与索额图之间的党争被康熙妥善地处理掉。但历史上像康熙这样的帝王又有几个呢?

宦官之害当推为封建社会之首。受过宦官之害的不止唐朝一个朝代。事实证明,所有宦官当权带来的都是坏的结果,宦官势力一旦形成,就很难消灭,这也是很多朝代开创之初就订立严禁宦官干预朝政的原因。

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官员之间为争权夺利互相倾轧的大有人在,但当其发展到群体性的“朋党之争”时,危害就明显增强了。唐王朝当时的情况是:方面受藩镇制据的侵扰,另方面还要受宦官当权的危害,加上朝廷里牛李朋党之争,这些不利条件足以将唐王朝搅得乱成一片。

唐朝的宰相制度

唐朝是宰相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宰相机构之变化与宰相名称之多变均较复杂。三省制度是在魏、晋、南北朝和隋朝时期逐渐形成的,到唐朝才真正得以确立。

在唐代的中枢机构中,真正握有实权的是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是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其长官称尚书令,左、右仆射为之副。中书省是秉承皇帝意旨掌管国家机要大事和发布政令的机构,其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凡朝廷有军国大事,则中书出令(决策),门下封驳(审议),尚书受而行之(执行)。所年间租以人们也简称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机构。又因尚书省下设有六部,故习称“三省六部制”。唐初右仆射加“知政事”身份,参加政事堂会议,也是宰相。中书令兼右仆射,不加“知政事”身份亦为宰相。李世民即位后,尚书省的左、右仆射与侍中、中书令均成为宰租。从贞观元年(627)起,其他官员履行宰相事务便经常出现:一是以资格较浅的官员加“参议朝政”、“参知机务”、“参知政事”、“专典机密”“参议得失”等名号而履行宰相事务;二是給一些资格较老的元勋功臣加“平章事”或“同三品”名号,使其可以继续履行宰相事务。

黄巢个人小传

黄巢,生卒年不详。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私盐贩出身。富有资财,自幼才才思敏捷。青年的时候,喜欢击剑骑射,且深通文墨。他曾几次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但都落第。他以《不第后赋菊》为题,写过一首咏菊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表现了黄巢要通过武装起义推翻唐朝统治,建立劳动人民自己政权的豪迈气概和必胜信念。

后来,他被起义军推为领袖,号“冲天大将军”、“义军百万都统”,带领60万大军攻破长安,树起“大齐农民政权”的旗帜,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远大理想。

黄巢富有政治理想和抱负,但限于农民起义中文人较少,征战后无法及时统治,成了一支只会打仗不懂驾驭政权的军队,这一点为他后来的失敗埋下了隐患。后来在长安一战之后一蹶不振,最后带着自己的梦想在山东泰山结束了悲壮的一生。

朱全忠是唐朝末年这场斗争的最终受益人。

他借助农民起义的力量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又倒戈镇压农民起义,并借此机会发展了自己的力量。在起义结束之后,又在藩镇的混战中使自己坐上藩镇之最这把交椅...他掌握了兵权,基本上也就掌握了唐朝的命运。从他所做的一步又一步的计划就可以看出,他最终是要走向称帝的道路。

中国历史上有些无赖、老粗,成就了霸业,朱全忠就是其中一个。毛泽东曾经评价他说:“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朱全忠一生改了三次名字,从朱温、朱全忠到朱晃,每一次的改名都是他在政治生涯中的一次变色。他从一个农民演变为后梁的开国之君,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他的权诈和谋略、他灵活的对敌策略、他的驭下之术,当然还有他的无赖精神。

朱全忠是一个不得人心的统治者,这也注定了他的统治不会太久。经过短短17年的时间,他的大梁王朝就被人推翻,而推翻他的正是他手下败将李克用的儿子一李存勖。

朱全忠小传

朱全忠出生于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县午沟里),父亲是乡下的一个穷教书先生,兄弟三人,朱全忠是老三,一家人生活过得很清苦。在他兄弟三人都未成年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只好带着三个孩子到萧县地主刘崇家当佣工,母亲给地主家里织布,两个哥哥平时放牛,农忙时节种地;而他则放猪。朱全忠从小爱使枪弄棒,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他经常不好好劳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