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合同具有劳动基准法的效能
第五章集体合同制度
![第五章集体合同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77d10b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f.png)
第五章集体合同制度第一节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概述一、集体协商的概念集体协商,亦称集体谈判。
集体谈判是指包括所有在一名雇主、一个雇主群体或者是一个以上的雇主组织同一个或多个工人组织之间进行的谈判。
集体谈判的内容包括:(1)决定劳动条件和就业期限;(2)调整雇主和工人之间的关系;(3)调整雇主或者他们的组织同一个或者多个工人组织之间的关系。
集体协商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劳动者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等进行商谈,并签订集体合同的行为。
二、集体合同的概念集体合同,亦称团体协议、集体协议。
集体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劳动者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
三、集体合同的法律特征(一)主体的特定性集体合同的一方是用人单位或其团体,另一方是工会或劳动者代表。
(二)集体合同的内容侧重于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规定集体合同以集体劳动关系中全体劳动者的共同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三)集体合同具有较强的法定性缔结集体合同,确定劳动权利义务时,要求当事人的意志不得违背国家意志,在国家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确定具体的劳动权利和义务,以形成集体合同关系。
1.集体协商任何一方均可就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以及相关事宜,以书面形式向对方提出进行集体协商的要求。
一方提出进行集体协商要求的,另一方应当在收到集体协商要求之日起20日内以书面形式给以回应,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进行集体协商。
2.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拒绝工会或职工代表提出的集体协商要求的,按照《工会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3.集体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
(四)集体合同争议类型具有特殊性集体合同争议包括因签订而发生的争议(即集体协商争议)和因履行而发生的争议两种。
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不能协商解决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可以书面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协调处理申请;未提出申请的,劳动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进行协调处理。
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e3d34767bd64783e09122bba.png)
(一)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劳动合同法的基础,也是劳动合同法的主旨。
这里的平等,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其含义主要包括:第一,劳动者只要具备劳动法规定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就享有与他人一样平等的就业机会。
这种机会平等,不要求也不能要求当事人通过劳动合同最终取得的结果也是平等的,但是,劳动合同法可以依托劳动法的劳动基准规范,对差距过大的合同结果予以矫正,这也是劳动合同与民事合同的差别之一。
强调机会平等而不是结果平等,能够促进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履行劳动合同义务;能够促使雇主实现资本增殖,不断提高工资待遇水平和劳动生产条件。
第二,劳动者不应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到歧视和非法辞退,并不得降低劳动报酬的其他福利待遇。
第三,平等性原则不仅仅表现在缔约阶段的双方当事人地位平等,在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阶段,双方的法律地位也是平等的。
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尽管雇主对劳动力有管理权和支配权,但劳动者的人格权不受非法侵犯。
雇主不得使用暴力、威胁或强制方法强迫劳动者劳动,不得非法侵犯其姓名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不得以不安全的生产条件和超过法定标准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场所对劳动者健康和生命权构成侵害。
第四,平等性原则并不排斥公权力意志的强力干预,劳动关系双方实力差距的悬殊性和劳动关系的社会化特征,为公权力的干预提供了基础。
(二)合同自由原则合同自由反映了商品经济的本质要求,近代资产阶段国家民法确立了这项原则。
我国曾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否定合同自由。
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后,特别是《劳动法》颁布后,逐渐引入了订立合同自由的理念。
但由于长期以来劳动法学界对劳动合同法的私法原则研究不够,劳动合同的自由原则的内涵和外延缺乏共性认识,因而,公权力意志对劳动合同的自由原则干预太多,造成了劳动关系国家设立或包办的局面,使现代企业制度在招工用人方面改革步伐太小。
劳动合同法确定合同自由原则,必然意味着确认符合法定条件的合意将产生法律上的拘束力。
劳动法总复习资料(完善版)剖析
![劳动法总复习资料(完善版)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ff2b00482fb4daa58d4bcd.png)
《劳动法》考点串讲第1章劳动法概述1.1 劳动法的概述及调整对象[单选]《劳动合同法》于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并于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
[单选]《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于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并于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
[多选]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劳动关系。
(2)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名词解释]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简答]劳动法上劳动的特征。
(1)履行法律义务。
(2)给予劳动合同关系。
(3)有偿性。
(4)职业性。
(5)从属性。
[简答]劳动法的功能。
(1)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2)合理组织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
(3)规范劳动力市场,完善市场运行的法律保障体系。
(4)维护和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安定团结。
[论述]劳动关系的特征和种类。
劳动关系的主要特征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来理解:(1)劳动关系是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在劳动过程意外发生的关系不属于劳动关系。
(2)劳动关系的主题包括劳动者和劳动使用者两个方面。
(3)劳动关系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虽然在劳动过程中存在着隶属关系,但是在维护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是平等的。
(4)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的双重性质。
劳动关系的种类:(1)以用人单位的性质为标准进行分类,课将劳动关系划分为企业、个人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与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劳动关系。
其中企业劳动关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劳动关系,民办非企业单位劳动关系是我国近年来才出现的劳动关系。
(2)以劳动关系是否具有涉外因素为标准进行分类,可将劳动关系关系划分为国内劳动关系和涉外劳动关系。
(3)以劳动关系表现形式为标准进行分类,可将劳动关系划分为标准劳动关系和非标准劳动关系。
[论述、案例分析]我国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
全国2017年10月自考00167劳动法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7年10月自考00167劳动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b7a8f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c2.png)
全国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法试题课程代码:001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的是(B)1、下列关于劳动法基本原则的说法,错误..A、劳动法基本原则应以对劳动者倾斜保护理论为依据B、劳动法基本原则随着劳动法律某些规范修改而改变C、劳动法基本原则必须贯穿劳动法律规范始终D、劳动法基本原则是执法的基本准则的是(B)2、文某是甲公司职工一方的集体合同协商代表,下列说法错误..A、文某应由甲公司工会选派B、甲公司可以以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解除与文某的劳动合同C、文某履行协商代表职责期问,甲公司无正当理由不得调整其工作岗位D、文某有权监督集体合同的履行用人单位合法终止劳动关系条件的是(C)3、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下列情形中不属于...A、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B、劳动者接到签订劳动合同通知仍拒绝订立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再次书面通知其终止劳动关系C、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D、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的是(C)4、下列关于最低工资的说法,错误..A、最低工资应当低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B、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C、夜班津贴应计算在最低工资内D、病假工资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5、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A)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6个月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是(A)6、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以下不是..A、竞业禁止B、工资C、工作地点D、用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7、第一个对劳资纠纷实行强制仲裁的国家是(B)A、英国B、新西兰C、德国D、法国8、下列关于年休假的说法,正确的是(D)A、邹某于2016年8月进入甲公司工作,邹某不能在甲公司享受2016年度年休假B、年休假不适用于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C、国家法定休假日计入年休假的假期D、年休假一般不跨年度安排9、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申请支付令,应当依法受理支付令申请的机构是(A)A、当地人民法院B、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C、当地人民法院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D、中级人民法院10、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双方协商解决不成,应按以下程序解决(D)A、由当地人民政府信访机构协调处理B、由人民法院受理C、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D、由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组织有关各方协调解决11、邢某与宏兴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时约定了保守商业秘密条款。
电大劳动法学试题整理(多选)[1]5
![电大劳动法学试题整理(多选)[1]5](https://img.taocdn.com/s3/m/282119e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ec.png)
第一篇劳动法总论1.公约和建议书的主要区别为( AC )。
A. 公约需被会员国批准B. 公约不需被会员国批准, 只作为制定法律的参考C.建议书不需被会员国批准, 只作为制定法律的参考D. 建议书需被会员国批准E.公约属于国际法范畴, 而建议书属于国内法范畴2.初期劳动法的特点是( ABD )。
A. 多数是从改善女工和童工的立法开始B. 适用范围很小C. 有较多的监督条款、责任条款D. 一般缺少监督条款、责任条款E. 适用范围较广3.区分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并由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因素有( ABC )。
A. 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B. 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直接后果C. 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附带产生的关系D. 这些关系不是劳动关系附带产生的关系E. 这些关系与劳动关系有逻辑联系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CE )。
A. 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存在管理和被管理关系B.劳动关系双方在维护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 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C. 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各自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D. 劳动关系主体双方有统一的经济利益E. 劳动关系发生在直接的劳动过程中5.劳动管理法的主要内容是( BD )。
A. 对劳动合同进行审查B. 劳动管理机构的设置C. 对劳动争议进行仲裁D. 劳动管理机构的职权E. 对劳动争议进行审判6.以下哪些社会关系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 ABC )。
A. 社会救济B. 行政机关在执行行政职务时发生的各项社会关系C. 军人优抚D. 劳动争议E. 集体合同争议7、在我国, 《劳动法》和《工会法》均确认了( BD )制度。
A. 集体罢工B. 集体合同C. 失业保险D. 集体协商E. 集体仲裁8、由于劳动法基本原则具有( CE ), 因而具有相对的灵活性, 在缺乏具体法律规定的情况下, 可以运用劳动法基本原则对某些劳动关系做出解释, 从而解决实际存在的而法律又未明文规定的实际问题。
A. 细节性B. 微观性C. 抽象性D. 具体性E. 概括性9、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与劳动法的具体原则之间的关系是( ABCE )。
劳动法
![劳动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e6fac4a1c7aa00b52acba0.png)
名词解释:1.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形成的法律上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
2. 劳动合同:亦称劳动契约、劳动协议,一些国家称雇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为确立劳动关系,依法协商就双方权利和义务达成的协议。
3. 劳动合同成立: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就确立劳动关系意思表示一致,并就劳动合同条款经协商一致,签订了协议。
4.集体协商:亦称集体谈判,是指用人单位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用人单位代表,就劳动标准和劳动条件进行商谈,并签订集体合同的行为。
5.工作时间:是指劳动者根据国家的法律规定,在一个昼夜或一周之内从事本职工作的时间。
6.劳动安全法:是指国家为了防止劳动者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的伤亡事故,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防止生产设备遭到破坏而制定的各种法律规范。
7.劳动争议: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发生的纠纷和争议。
8.劳动关系:是指在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社会劳动关系。
9.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亦称定期劳动合同,它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有效期限的劳动合同。
10. 劳动合同生效:是指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起始时间。
11.集体合同:又称集体劳动合同,集体契约(或集体协议)、团体协约。
是指集体协商双方代表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的书面协议。
12.不定时工作时间: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在特殊条件下实行的,每日无固定工作时间,是适用于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需要机动作业的劳动者的一种工作时间安排。
13.劳动卫生法:是指国家为了改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身体健康,防止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和防止职业病的发生所采取的各种防护措施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4.劳动监察:是指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其违法行为予以处罚的制度。
劳动法规与政策第2阶段练习题
![劳动法规与政策第2阶段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969b236e2bd960590c677a4.png)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劳动法规与政策》第5章至第10 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我国法律将集体协商的每方代表确定为(),并各确定一名首席代表。
A、1至3名B、B、2至5名C、3至10名,双方人数对等D、2至5名,双方人数对等2、根据我国劳动法律规定,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标准,应( )。
A、参考集体合同中的标准B、不需要考虑集体合同中的标准C、相当于集体合同中的标准D、不得低于集体合同中的标准3、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集体合同的效力范围及于()A、企业工会的全体会员B、签订集体合同的职工代表C、参与合同讨论的企业职工D、企业全体职工,包括没有参加工会的职工4、如果劳动者未经培训即上岗从事特种行业工作而发生事故,事故责任由下列哪个主体承担( )A、劳动行政管理部门B、劳动者C、用人单位D、视具体情况由三方承担5、决定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的主体是( )A、用人单位B、劳动保障部门C、财政部门D、工会组织6、根据《劳动法》规定,以下关于工资支付表述错误的是( )A、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B、经营困难的企业可以实物或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C、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D、工资一般应每月支付一次7、根据《劳动法》规定,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的机构是( )A、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B、国务院C、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D、工会8、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每月要求劳动者加班时间不得超过()小时。
A、24B、36C、48D、729、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劳动保护的方针是(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安全就是效益,质量就是生命C、安全就是生产力D、安全第一,警钟长鸣10、我国《劳动法》规定,对怀孕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作业。
劳动法学期末考试综合练习题(八)
![劳动法学期末考试综合练习题(八)](https://img.taocdn.com/s3/m/1dc108d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2.png)
劳动法学期末考试综合练习题(八)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以下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中,不属于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是()。
A.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单方面拒绝续约B。
过错性辞退C.非过错性辞退D。
经济性裁员2.世界上最早出现集体协议的国家是().A。
英国B.法国C。
德国D。
美国3.根据世界各国通行惯例和我国《企业最低工资规定》,劳动者只有在法定劳动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才有权享受最低工资保障。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最低工资保障范围的是()。
A.按合同约定处于试用期的劳动者B。
根据企业安排离岗培训的劳动者C.经企业批准请事假期间的劳动者D.参加党团组织的活动的劳动者4.凡工作满( )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规定的探望配偶的待遇。
A。
1年B.2年C.3年D.4年5.劳动法规定,对未成年劳动者和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必须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检查所需的费用由()负担.A.劳动行政管理部门B。
用人单位C.劳动者D。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共同6.目前我国在失业保险基金筹集的来源上采取的是( )。
A。
用人单位缴费和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方式B.全部由用人单位缴付C。
职工个人缴费和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方式D。
国家、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分担的方式7.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 )担任。
A.职工代表B.工会代表C.用人单位代表D.劳动行政部门代表8.职工代表大会进行选举和作出决议,必须经全体职工代表()通过.A.三分之一以上B。
半数以上C。
三分之二以上D.五分之三以上9.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 )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A.14周岁B。
16周岁C.15周岁D。
18周岁10.各级仲裁委员会主任对本委员会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发现确有错误,需要重新处理的,应提交().A.上级仲裁委员会B.人民法院C.本仲裁委员会D。
劳动法第2阶段练习题
![劳动法第2阶段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cea1a51e45c3b3567ec8ba4.png)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劳动法》第5章至第10 章(总分100分)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我国法律将集体协商的每方代表确定为(),并各确定一名首席代表。
A、1至3名B、B、2至5名C、3至10名,双方人数对等D、2至5名,双方人数对等2、根据我国劳动法律规定,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标准,应( )。
A、参考集体合同中的标准B、不需要考虑集体合同中的标准C、相当于集体合同中的标准D、不得低于集体合同中的标准3、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集体合同的效力范围及于()A、企业工会的全体会员B、签订集体合同的职工代表C、参与合同讨论的企业职工D、企业全体职工,包括没有参加工会的职工4、如果劳动者未经培训即上岗从事特种行业工作而发生事故,事故责任由下列哪个主体承担( )A、劳动行政管理部门B、劳动者C、用人单位D、视具体情况由三方承担5、决定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的主体是( )A、用人单位B、劳动保障部门C、财政部门D、工会组织6、根据《劳动法》规定,以下关于工资支付表述错误的是( )A、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B、经营困难的企业可以实物或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C、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D、工资一般应每月支付一次7、根据《劳动法》规定,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的机构是( )A、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B、国务院C、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D、工会8、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每月要求劳动者加班时间不得超过()小时。
A、24B、36C、48D、729、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劳动保护的方针是(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安全就是效益,质量就是生命C、安全就是生产力D、安全第一,警钟长鸣10、我国《劳动法》规定,对怀孕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作业。
劳动关系复习重点归纳
![劳动关系复习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3f1ad3a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0.png)
引申复习问题:1、劳动关系的特征2、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 1 )、双方当事人及其关系不同( 2 )、劳动风险、责任承担不同( 3 )、劳动报酬的性质、支付方式不同(4)、使用法律不同,劳动关系由劳动部门调整,劳务关系由民法调整3、劳动关系的内容4、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基本权利或权利核心内容)5、和谐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中表明劳动力使用者与劳动力所有者之间关系的概念 P-31、劳动关系的主体:劳动关系的参加者 P-6侠义:一方为劳动者和以工会为主要形式的员工团体。
另一方为管理方以及“雇主”协会。
广义:劳动者及其联合体、“雇主”及其联合体、以政府劳动保障部门为代表的第三方等。
2、管理方:指生产组织中通过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职能,率领起隶属人员完成既定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
P-6特点:具有职权、通过合法程序获得职权、职权是自上而下逐级授予且权责对等。
P-7有关概念:企业主:指企业的拥有着或资产所有者,强调企业的所有权企业家:企业家更侧重于企业的经营现代企业制度中的管理方:从“企业主经营管理制”到“经理经营管理制”的演变管理模式:职权结构维度划分:独裁型、集权型、自主型管理理念维度划分:剥削型、宽容型、合作型3、雇主协会:由雇主组成的团体组织,代表并维护雇主利益,通过谈判和协商与工会协调劳动关系。
类型:行业协会、地区协会、雇主组织作用:参与谈判、解决纠纷、对会员提供帮助和建议、代表和维护会员的利益我国的雇主协会特征:中国企联是各种不同类型企业的代表、中国企联是社团法人。
4、雇员:也称劳动者,包括具有劳动能力的我国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现代知识工作者的就业表现特征:自我雇佣的趋势、工作成为个人的发展平台、工作成为一种个人生活方式、知识工作者仍然处于卖方市场引申复习问题:工会的性质和地位工会的权利1、工会的定义: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特点: ( 1)、工会必须是一定人数以上的雇员的团体( 2 )、工会是一社会团体而非政治性组织或经济性组织( 3 )、作为社团,工会具有法人资格( 4 )、工会有同雇主或其团体谈判和签订集体合同,监督雇主遵守《劳动法》等项权利( 5 )、工会在与雇主的关系中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结构分类:职业工会、行业工会、总工会工会承认的方式:自愿承认、法定承认工会化的原因: ( 1 )、初始倾向,直接决定雇员是否建立和加入工会( 2 )、工会组织过程,侧重于选举前的准备工作( 3 )、宏观条件雇员加入工会的原因:借助工会对抗雇主、参加工会活动、扮演心理角色、社交压力雇员不加入工会的原因:反对工会的态度、社交压力、工作满意、加入工会的成本、工会间的敌对或工会的冷漠工会的职能:整合职能、经济职能、民主功能、服务功能工会的行为方式: (韦布五分法)互保互助、集体谈判、劳动立法、直接行动、政治行为引申复习:劳动关系本质:冲突、合作 (即是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1、冲突的根源:异法的合法化、客观的利益差异、雇佣关系的性质、劳动合同的性质、心理契约的不履行、广泛的社会不平等和劳动力市场状况等社会因素2、冲突的表现形式:显性冲突(罢工、地址、辞职、关闭工厂、辞退等) 、隐形冲突(怠工、旷工、偷懒、排挤员工等)3、产业行动概念:集体行动,指劳资关系双方在劳动关系中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和要求,依法采用罢工或关闭工厂等阻碍企业正常运营手段等进行对抗的行为产业行动的形式:( 1 )、雇员:罢工(最明显的方式)、怠工(基本手段)、联合抵制、纠察、“恶名单”“好名单”( 2 )、雇主:关闭工厂、雇佣替代劳动者、雇主充当罢工破坏者、复工运动、和名单、排工罢工分类:( 1 )、按照目的:经济罢工、反对不当行为的罢工、同情罢工、( 2 )、有无工会:正式罢工、野猫式罢工( 3 )、其他形式:象征性罢工、集体辞职、巡回罢工、间断罢工、总罢工罢工的法律约束(即罢工的原则) :( 1 )对公共事业的罢工限制。
劳动法论述题
![劳动法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42b8370914791711cc7917cc.png)
论述题1、论述劳动法中劳动中的特征。
答:劳动法中的劳动,并不是指一切劳动,有以下特征:1、劳动法上的劳动,一般是人们杂争取与实现劳动全过程中的劳动。
如劳动就业法律保障是劳动法的重要内容;2、劳动法上的劳动是有偿性劳动,它区别于无偿的义务性劳动;3、劳动法上的劳动带有劳雇关系(或劳雇关系的劳动,区别于单个的家务劳2、试述劳动法的适用范围答: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即劳动法的效力范围。
一般意义上的劳动法的效力范围,是指劳动法在空间、时间、对人的效力范围。
1、劳动法的空间适用范围即劳动法的地域适用范围,劳动法的地域适用范围,直接与不同立法权限制定颁布的法律相关。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的法律,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等统一适用与全国;地方性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规适用于其管辖区内,但不得与全国性法规相冲突;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规只适用于民族自治地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只适用于特别行政区。
2、劳动法的时间适用范围即时间上的效力。
劳动法在时间上的生效和失效时间,即劳动法的时间效力,在颁布时采取两种方式规定。
一种是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另一种方式规定是公布后并不立即生效,而是规定一个实施的时间,自实施开始时间时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公布,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劳动法的失效时间也有两中情况,一种是法律本身规定终止生效或某些特定条件出现时自然生效;另一种情况是颁布新的法规后而原有法规失效。
3、劳动法在对人的适用范围。
对人的适用范围,即劳动法对哪些人发生效力。
各项劳动法规,是采取正面列举方式规定对哪些人发生效力,还是采取排除方式规定不适用哪些人,都明确规定了对人的适用范围。
3、试述劳动关系的特征。
答:1、劳动关系是社会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劳动者提供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劳动能力和智力劳动能力,劳动使用者提供劳动过程所需要的生产条件和工作条件,双方在直接的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2、劳动关系的主体双方,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劳动使用者(或用人单位)。
劳动法自考题-25
![劳动法自考题-25](https://img.taocdn.com/s3/m/bb962a276edb6f1aff001fdc.png)
劳动法自考题-25(总分:101.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把工资定义为“工资是指无论名称或计算方式如何,由一位雇主对一位受雇者,为其已完成或将要完成的工作或已提供或将要提供的服务,以货币结算并由共同协议或国家法律或条例予以确定,而凭书面或口头雇用合同支付的报酬或收入”的法律或公约是______(分数:2.00)A.日本《劳动基准法》B.韩国《劳动基准法》C.1949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保护工资公约》√D.英国《雇佣权利保护法》解析:[解析] 1949年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保护工资公约》中规定,工资是指无论名称或计算方式如何,由一位雇主对一位受雇者,为其已完成或将要完成的工作或已提供或将要提供的服务,以货币结算并由共同协议或国家法律或条例予以确定,而凭书面或口头雇用合同支付的报酬或收入。
2.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是哪一确定工资法律途径的基本内容?______(分数:2.00)A.工资基准√B.工资自决C.工资集体协商D.工资磋商解析:[解析] 工资基准是指国家立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核算和支付劳动者工资时所应遵守的最低标准。
其基本内容应包括最低工资制度、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工资优先支付制度等。
3.工资自决包括______(分数:2.00)A.工资分配方式确定权B.工资水平确定权C.保险福利D.工资分配方式确定权和工资水平确定权√解析:[解析] 我国《劳动法》第47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由此可知,工资自决包括了工资分配方式确定权和工资水平确定权。
4.从法律性质上分析,工资基准、工资集体协商和工资自决分别属于______(分数:2.00)A.公法上的关系;公法上的关系;私法上的关系B.公法上的关系;私法上的关系;私法上的关系√C.私法上的关系;公法上的关系;私法上的关系D.私法上的关系;私法上的关系;私法上的关系解析:[解析] 从法律性质上分析,工资基准属公法上的关系,反映的是国家与用人单位、劳动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工资集体协商、工资自决属私法上的关系,反映的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劳动法学期末考试综合练习题(八)
![劳动法学期末考试综合练习题(八)](https://img.taocdn.com/s3/m/d3c77c3467ec102de2bd8999.png)
劳动法学期末考试综合练习题(八)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以下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中,不属于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是()。
A.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单方面拒绝续约B.过错性辞退C.非过错性辞退D.经济性裁员2.世界上最早出现集体协议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3.根据世界各国通行惯例和我国《企业最低工资规定》,劳动者只有在法定劳动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才有权享受最低工资保障。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最低工资保障范围的是()。
A.按合同约定处于试用期的劳动者B.根据企业安排离岗培训的劳动者C.经企业批准请事假期间的劳动者D.参加党团组织的活动的劳动者4.凡工作满()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规定的探望配偶的待遇。
A.1年B.2年C.3年D.4年5.劳动法规定,对未成年劳动者和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必须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检查所需的费用由()负担。
A.劳动行政管理部门B.用人单位C.劳动者D.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共同6.目前我国在失业保险基金筹集的来源上采取的是()。
A.用人单位缴费和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方式B.全部由用人单位缴付C.职工个人缴费和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方式D.国家、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分担的方式7.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担任。
A.职工代表B.工会代表C.用人单位代表D.劳动行政部门代表8.职工代表大会进行选举和作出决议,必须经全体职工代表()通过。
A.三分之一以上B.半数以上C.三分之二以上D.五分之三以上9.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A.14周岁B.16周岁C.15周岁D.18周岁10.各级仲裁委员会主任对本委员会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书,发现确有错误,需要重新处理的,应提交()。
全国自考法学类劳动法(集体合同制度)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法学类劳动法(集体合同制度)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29f0ff192e45361066f5e9.png)
全国自考法学类劳动法(集体合同制度)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填空题 5. 简答题 6. 论述题填空题1.我国现行《集体合同规定》是2004年1月20日由_________发布的。
正确答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涉及知识点:集体合同制度2.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纠纷,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_________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正确答案:15日涉及知识点:集体合同制度3.签订集体合同的直接目的在于_________。
正确答案:平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力量,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涉及知识点:集体合同制度4.将集体合同分为纲领性集体合同和具体性集体合同的标准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根据集体合同的内容的不同涉及知识点:集体合同制度5.根据合同期限的不同,可以将集体合同分为_________。
正确答案:定期的集体合同、不定期的集体合同及以完成一定项目为期集体合同涉及知识点:集体合同制度6.根据我国《集体合同规定》规定,集体合同的期限为_________。
正确答案:1—3年涉及知识点:集体合同制度7.世界上最早出现集体协议的国家是_________。
正确答案:英国涉及知识点:集体合同制度8.我国劳动部《集体合同规定》发布于_________。
正确答案:1994年12月5日涉及知识点:集体合同制度9.集体合同订立时,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_________,并各确定1名首席代表。
正确答案:3人涉及知识点:集体合同制度10.有可能成为集体合同劳动者方签约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基层工会委员会、行业性工会、区域性工会、用人单位未建立工会组织的,依法推选的代表涉及知识点:集体合同制度11.(2012年4月)_________不属于集体协商代表应履行的职责。
正确答案:向劳动部门报告涉及知识点:集体合同制度12.(2012年4月)王某为甲公司的职工一方的集体协商代表,在其履行协商代表职责期间甲公司可以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合同的情形有_________或_________。
司法卷一:劳动法试题及答案(题库版)
![司法卷一:劳动法试题及答案(题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a444038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ca.png)
司法卷一:劳动法试题及答案(题库版)1、单选非全日制用工的计酬方式主要是()。
A.按件计酬B.按小时计酬C.按天计酬D.按月计酬正确答案:B2、多选张三与大地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有服务期限条款,下列有关(江南博哥)该劳动合同解除的说法正确的是:()A.大地公司因经营出现暂时困难,到7月底上半年的工资只发了2个月的,张三因此与大地公司解除合同,不用支付违约金B.张三因空闲时间较多,就与大天公司签订了另一份占用双休日的合同,张三的行为属于违约行为,须支付违约金给大地公司C.张三同时与大丰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大地公司认为会对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影响,遂督促张三赶紧解约大丰公司的合同,张三认为自己能够轻松应付两份工作,并不影响大地公司的工作而拒绝,张三的行为属于违约行为应当支付违约金D.张三进入公司才发现大地公司并没有提供合同中约定的工作条件,遂要求解约,张三无须支付违约金正确答案:A, C, D参考解析:考查有服务期约定的劳动合同的解除。
A选项的情形属于《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的情形,劳动者有权解除合同,故不属于违约行为,A选项正确当选。
B选项的情形没有区分兼职的情形,一概而论,故B选项错误,不当选。
C选项属于违约行为,故C正确当选。
D选项的情形属于用人单位的欺诈行为,依据《劳动合同法》第26条第1款第(1)项的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结合《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1款第(5)项的规定,D选项正确当选。
3、多选下列各选项中属于职工不享受带薪年休假的情形有()。
A.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B.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C.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D.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正确答案:A, B, C, D4、单选?在工伤保险中保险费用由()。
劳动法选择题
![劳动法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df29f25d3b3567ec102d8a61.png)
1、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派代表讨论劳工问题的会议是:(1980年柏林会议)。
2、国际劳工组织于(1919年6月)正式成立。
3、1944年在美国费城召开的国际劳工大会上通过了(费城宣言)。
4、历史上出现的最早的劳动法规,是1802年英国议会颁布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5、北洋政府于1923年公布了(暂行工厂规则)。
7、国际劳工组织的特点是三方性原则,参与国际劳工大会需有(A:政府、C:雇主、D:劳工)三方代表参加。
8、国际劳工组织的主要任务是(C:制定和通过国际劳工公约、D:制定和通过国际劳工建议书)。
9、公约和建议书的主要区别为(A:公约需被会员国批准、C:建议书不需被会员国批准,只作为制定法律的参考)。
10、初期劳动法的特点是(A:多数是从改善女工和童工的立法开始、B:适用范围很小、D:一般缺少监督条款,责任条款)。
11、人们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是(劳动)。
1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劳动法的劳动,是指一切劳动)。
13、劳动关系双方在维护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
14、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提供(工作能力)。
15、以下说法错误的有(劳动法的失效情况,可以是旧法规长期闲置而无效)。
16、从工人运动的角度,可以将劳动关系分为(A:利益冲突型劳动关系、B:利益一体型劳动关系、D:利益协调型劳动关系)。
17、区别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并由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因素有(A: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B: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直接后果、C: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附带产生的关系)。
1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存在管理和被管理关系、B:劳动关系双方在维护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C: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各自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D:劳动关系发生在直接的劳动过程中)。
19、在劳动关系中,劳动使用者提供(C:工作条件、D:生产条件)。
20、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特别是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劳动关系呈现为(B:多元化、D:复杂性)。
集体合同具有劳动基准法的效能
![集体合同具有劳动基准法的效能](https://img.taocdn.com/s3/m/e6dead553968011ca2009152.png)
集体合同具有劳动基准法的效能篇一:多选汇总1.关于劳动法产生的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劳动法的产生是劳资关系自发发展的产物B.劳动法产生于大工业时期是"人类理性"的体现C.劳动法的产生也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D.劳动法的产生是国家开始对劳资关系的干预的产物E劳动法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2.曾作为或正作为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公约和建议书的主要依据是( )。
A. ~国际劳工标准}B. ~国际劳动宪章》C. ~费城宣言}D. ~联合国宪章》E.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3.国际劳工公约和国际劳工建议书的主要区别为( )。
A.公约需被会员国批准B.公约不需被会员国批准,只作为制定法律的参考C.建议书不需被会员国批准,只作为制定法律的参考D.建议书需被会员国批准E.公约属于国际法范畴,而建议书属于国内法范畴4.初期劳动法的特点是( )。
A.多数是从改善女工和童工的立法开始B.适用范围很小巳有较多的监督条款、责任条款 D.适用范围较广E一般缺少监督条款、责任条款第二章劳动法的概念、调整对象租适用范围1.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 A.雇用关系B.劳动关系C.一切因劳动形成的社会关系D.国际劳动关系E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2.区分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并由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因素有( )。
A.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B.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直接后果C.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附带产生的关系D.这些关系与劳动关系有逻辑联系E.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的引申3.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特别是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劳动关系呈现为( )。
A.稳定性 C.明确性 E.法定性4.监督劳动法执行过程中,除劳动管理机关外,还可能要对相关的劳动法制进行监管的机关有(A.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B.经济管理机关C.卫生管理机关D.金融管理机构 E工商行政管理部门5.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下列主体中,可能与相关主体形成劳动关系的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集体合同具有劳动基准法的效能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篇一:多选汇总
1. 关于劳动法
产生的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劳动法的产
生是劳资关系自发发展的产物 B.劳动法
产生于大工业时期是"人类理性"的体现
C. 劳动法的产生也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
D. 劳动法的产生是国家开始对劳资关系的干预的产物
E劳动法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2. 曾作为或正作为国际劳工组织制定公约和建议书的主要依据是()。
A. ~国际劳工标准}
B. ~ 国际劳动宪章》
C. ~费城宣言}
D. ~ 联合国宪章》
E.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3. 国际劳工公约和国际劳工建议书的主要区别为()。
A. 公约需被会员国批准
B. 公约不需被会员国批准,只作为制定法律的参考
C. 建议书不需被会员国批准,只作为制定法律的参考
D.建议书需被会员国批准
E.公约属于国际法范畴,而建议书属于国内法范畴
4. 初期劳动法的特点是()。
A. 多数是从改善女
工和童工的立法开始 B.适用范围很
巳有较多的监督条款、责任条款 D.适用范围较广
E一般缺少监督条款、责任条款
第二章劳动法的概念、调整对象租适用范围
1.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A.雇用关系
B. 劳动关系
C. 一切因劳动形成的社会关系
D.国际劳动关系
E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2. 区分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并由劳动法调整的社会
关系的因
素有()。
A. 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
B. 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直接后果
C. 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附带产生的关系
D.这些关系与
劳动关系有逻辑联系
E.这些关系是劳动关系的引申
3. 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特别是在经济
体制转型
时期,劳动关系呈现为()。
A. 稳定性C.明确性E.法定性
4. 监督劳动法执行过程中,除劳动管理机关外,还可能
要对相关的劳动法制进行监管的机关有(
A.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
B.经济管理机关
C.卫生管理机
关D.金融管理机构E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5.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下列主体中,可能与相关主体形成劳动关系的有()。
A.我国境内的企业C.国家机关E.社会团体
第六章劳动合同
1. 用人单位可以
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
A.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B.劳动者
经过培训仍不能胜任工作
C. 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D.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E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 有权确认劳动合同无效的机构有()。
A.司法公证机关
B.劳动管理部门
c.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E人民
法院
3. 按照劳动合
同期限的不同,劳动合同可分为()。
A.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B.无固定限期的劳动合同
C. 长期劳动合同
D.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E短期劳动合)。
4. 企业经济性裁
员时,下列人员不得被裁减(.)。
A.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
动能
力的
B. 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c.在企业连续工作十年以上的
D.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E. 在试用期内但未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5. 下列劳动合同中,无效的是()。
A.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
的劳动合同 B.采取欺诈手段订
立的劳动合同c.采取胁迫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D. 采取乘人之危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E内容显失公平
的劳动合同
6. 下列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有()。
A.劳动合同期限
B.试用期
c.劳动纪律.'D.保密事项
E. 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7. 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l)。
A. 在试用期内的
B.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
劳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