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合集下载

《金融学》完整讲义 黄达

《金融学》完整讲义 黄达

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定义一、货币的经济学定义:在商品、劳务的支付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

本书的定义: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可以充当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贮藏和支付手段的物品。

二、货币与通货、财富、收入的区别(一)货币不等于现金或通货:通货通常指硬币和现钞,较货币范围小;现金(cash),亦称通货(currency):指由政府授权发行的不兑现的银行券和辅币,是一国的法偿货币。

(二)货币不等同于财富:货币和财富是存量,货币是财富的表现形式之一。

(三)货币不等同于收入:第二节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一、货币的起源:(一)中国古代的货币起源学说1、先王制币说先秦时代2、交换发展说(二)西方的货币起源学说1、创造发明说古罗马法学家鲍鲁斯2、便于交换说英国的亚当.斯密3、保存财富说法国的西斯蒙第(三)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的产生二、货币的类型(一)实物货币特征: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

缺点:(二)金属货币:铸币(coins):由国家准许铸造的合乎规定重量和成色并具有一定形状的金属货币。

金银作货币的优点和缺点(三)代用货币(大约公元10世纪):由政府和银行发行,代替金属货币流通,往往承诺可随时兑现为金属货币。

特征: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但可以兑换金银。

优点:(四)信用货币(20世纪30年代以后): 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

1、信用货币的特点:2、信用货币的形式(1)纸币(银行券):银行券:由银行发行、以信用和黄金作双重保证的银行票据。

银行券的产生:由银行券到纸币纸币:由国家强制发行和流通的不可兑换为金银的纸制货币符号。

(不兑现的银行券)纸币的优点和缺点:(2)存款货币(deposit money) :可用于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五)电子货币(electronic currency )通过电子资金转帐系统储存和转移的货币资金。

《货币金融学》课后习题答案

《货币金融学》课后习题答案

《货币金融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解释下列概念:狭义货币、广义货币、准货币、实物货币、格雷欣法则。

答:(1)狭义货币,通常由现金和活期存款组成。

这里的现金是指流通中的通货。

活期存款,在国外是指全部的活期存款,在我国只包括支票类和信用类活期存款。

狭义货币是现实购买力的代表,是各国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对象。

(2)广义货币,通常由现金、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及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组成。

这里的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是指那些人们接受程度较高的可在一定程度上执行货币某些职能的信用工具,如商业票据、可转让存单、国库券、金融债券、保险单、契约等。

广义货币扩大了货币的范围,包括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

对于研究货币流通整体状况和对未来货币流通的预测都有独特作用。

(3)准货币,也称亚货币。

一般将广义货币口径中除狭义货币以外的部分称为准货币或亚货币。

包括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及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组成。

这里的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是指那些人们接受程度较高的可在一定程度上执行货币某些职能的信用工具,如商业票据、可转让存单、国库券、金融债券、保险单、契约等。

准货币本身虽非真正的货币,但由于它们在经过一定的手续后,能比较容易地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加大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

所以,也称为近似货币。

(4)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物品来充当的货币。

最初的实物货币形式五花八门,各地、各国和各个时期各不相同。

例如,在中国历史上,充当过实物货币的物品种类就有:龟壳、海贝、布匹、农具、耕牛等。

实物货币的缺点在于:不易分割和保存、不便携带,而且价值不稳定,很难满足商品交换的需要。

所以,它不是理想的货币形式,随后被金属货币所取代。

(5)格雷欣法则,是指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高.2.如何理解货币的定义?它与日常生活中的通货、财富和收入概念有何不同?答:(1)货币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词,它的含义丰富,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意义。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

金融学专业《货币银行学》教案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1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1.2 货币的职能1.3 货币制度及其类型1.4 我国的货币制度第二章:信用与利率2.1 信用的概念与形式2.2 信用制度及其运作2.3 利率及其决定因素2.4 利率的作用与影响第三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3.1 金融市场的概念与类型3.2 金融市场的运作机制3.3 金融工具的种类与特点3.4 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第四章:银行业务与银行体系4.1 商业银行的业务4.2 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4.3 政策性银行与中央银行4.4 我国的银行体系第五章: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5.1 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5.2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5.3 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5.4 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与调整第六章:存款创造与货币供应6.1 存款创造原理6.2 存款创造过程6.3 货币供应及其调控6.4 货币供应量的测量第七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7.1 中央银行的职能与组织结构7.2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7.3 货币政策工具与操作7.4 货币政策的效果评估与调整第八章:利率政策与利率市场化8.1 利率政策的作用与影响8.2 利率市场化的内涵与条件8.3 利率市场化的国内外实践8.4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展与挑战第九章:汇率与外汇管制9.1 汇率概述9.2 汇率决定理论9.3 外汇管制的内容与方式9.4 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与政策第十章: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10.1 金融创新的动因与类型10.2 金融创新的影响10.3 金融发展理论10.4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第十一章:金融风险与管理11.1 金融风险的类型与识别11.2 金融风险的管理方法11.3 金融风险评估与监控11.4 金融风险管理的国际标准与我国实践第十二章: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12.1 金融监管的原则与目标12.2 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与手段12.3 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的关系12.4 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与挑战第十三章:金融创新与金融市场13.1 金融创新的动因与类型13.2 金融创新与金融市场的关系13.3 金融创新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13.4 金融创新的风险与管理第十四章: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体系14.1 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与类型14.2 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与影响14.3 国际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成14.4 我国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现状与策略第十五章:金融发展与世界经济15.1 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5.2 金融发展与全球化的关系15.3 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影响15.4 我国金融发展与世界经济的关系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涵盖了《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主要分为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利率、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银行业务与银行体系、货币政策、存款创造与货币供应、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利率政策与利率市场化、汇率与外汇管制、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金融风险与管理、金融监管与金融稳定、金融创新与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体系、金融发展与世界经济等十五个章节。

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金融学

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金融学
和它作为特殊商品的内在价值是一致的。
典型的足值货币——贵金属
本质:(1)足值货币本身是具有十足内在价值的商品;
(2)足值货币是以其自身所包含的实际价值同商品 世界
的一切商品相交换;
第一节 什么是货币
2.代用货币
即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代替金属货币流通且承诺可随时 兑现为金属货币的一种纸质符号。
代用货币是由足值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中介性、 过渡性的货币型态。
(2)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 (3)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的特征(法定货 币)。
(4)国家可以通过银行来控制和管理信用 货币流通,把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国家宏观经济 目标的重要手段。
第一节 什么是货币
4.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Electronic Money)是信用货 币与电脑、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最新货 币形态,通过电子计算机运用电磁信号对信用 货币实施贮存、转账、购买和支付。
➢ 本位币是一个国家法定的、基本的计价通 货。
➢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本位币是指用货 币金属按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 铸造的铸币,其面值与市场金属价值一致。
➢ 在信用货币制度下,纸币只是流通中的商 品价值符号,货币当局要尽力保证本位币 代表的价值是稳定的。
第二节 货币制度
➢ 特点:
1. 本位币自由铸造和熔毁的规定。
第二节 货币制度
(二)确定货币单位 ➢ 货币制度要明确货币的单位及其划分。
例如,英国的本位币单位为“镑”,镑以 下为“便士”、“先令”等;我国人民币 的单位为“元”,元以下为“角”、 “分”。 ➢ 货币单位又被称为价格标准,是货币标示 商品价格的基准。
第二节 货币制度
(三)各种通货的铸造、发行及流通。 1.本位币

货币金融学基础(第一章)

货币金融学基础(第一章)
发展:扩展到商品流通以外的各个领域(纯粹的货币借贷、财政收支、信贷收支、工资和其他劳务收支等) 使货币收支在时间上、数量上不一致; 改变了一定时期的货币流通量。
支付手段
作用:
积极的: ○ 支付抵消,节约流通费用; ○ 通过非现金结算,加速资金周转;促进资金集中与有效 利用。
消极的: ○ 使买卖环节进一步脱节,加大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 形成经济主体的债务链条,出现债务危机的可能性; ○ 出现财政超分配和信用膨胀的可能性。
金银复本位 制
双本位制
○ 金币和银币按照国家规定 的固定比价进行流通和交 换
“格雷欣法则”:
○ 劣币驱逐良币
金银复本位制
跛行本位制
金币和银币都规定为本位货 币,并有国家规定的固定兑 换比例,但是金币可以自由 铸造,而银币不能自由铸造
○ (跛行本位制实际上使银币成为 事实上的辅币)
金本位制
货 币 金 融 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22% 了解货币的起源 38% 深入理解货币的本质
40% 深入理解货币的职能
学习要点:
68% 了解货币制度的演变
展 第 货 货 问
币币题
的的: 发起 展源 过与

程什
Hale Waihona Puke 是么 怎有 样关 的?节

货 币 的 起 源 与 发
(一)货 币的起源:
货币的产生是和商品交换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含义: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 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 时发挥贮藏手段职能。


贮 购 度 调 作 本 用 管 方 金 发 为 付 目
藏 买 下 节 用 , 途 式 属 展 预 作 的

金融学100个概念

金融学100个概念
间接标价法:指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单位折合成多少外国货币。 51.人民币汇率制度:我国现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属于管理浮动类型) 52.货币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一般而言,货币的对内价值决定其对外价值,但二者也可能在较长时间存在较大幅度的
偏 离。 货币的对内价值:指货币具有的购买能力,相当于物价的倒数。 货币的对外价值:是用另一国的货币来表示,也就是汇率。 53.购买力平价说:这是一种有很长历史且影响深远的汇率理论,用来论证不同货币直接为什么可以比较。 其中心思想:人们所以需要外国货币是因为外国货币具有在国外购买商品的能力。 汇率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决定,这个比被称为购买力平价,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54.汇兑心理说:它指出在经济混乱的情况下,汇价变动与外汇收支,与购买力平价的变动不一致;这时,决定汇率的最 重 要 因 素 是 人 们 的
26.消费信用:是指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所需货币的信用,是现代经济生活的一种信用形式。 27.国际信用:是信用活动极为活跃的领域。大体可划分为国外商业性借贷和国外直接投资两类方式。
28.金融:当货币的运动和信用的活动虽有多个方面联系却终归保持着各自独立发展的过程时,就是两个范畴;而当两者 密 不 可 分 地 结 合 到 一 起, 那 么, 与 货 币 范 畴 和 信 用 范
19.信用:是指借贷行为。这种经济行为的形式特征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 20.高利贷:极高的利率是高利贷最明显的特征。另一重要特征是寄生性。 21.商业信用:典型的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 22.银行信用:具备一下两个特点的信用就是银行信用:
畴存在的同时,又增加了一个由这两个范畴长期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范畴。这就是金融。 29.金融体系: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复杂系统。有由货币制度所规范的货币流通、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制度和

金融学习题和答案(1)

金融学习题和答案(1)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名词解释1.货币流通速度2.无限法偿3. 有限法偿4. 信用卡5.纸币6.金本位制7.货币购买力8.辅币二、单项选择题1.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

A.银行活期存款;B.居民储蓄存款;C.银行定期存款;D.现金。

2.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表明()。

A.货币是国家创造的产物;B.货币是先哲为解决交换困难而创造的;C.货币是为了保存财富而创造的;D.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是()。

A.货币形式;B.纸币;C.扩大的价值形式;D.一般价值形式。

4、贝币和谷帛是我国历史上的()。

A.信用货币;B.纸币;C.实物货币;D.金属货币。

三、多项选择题1.黄金之所以能作为货币,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

A.同质可分;B.体积小价值大;C.便于携带;D.便于保存。

2.人民币符合以下特点()。

A.是信用货币;B.起一般等价物作用;C.是我国唯一合法流通的货币;D.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发行。

3.信用货币包括()。

A.政府债券;B.现钞;C.存款货币;D.商业票据4.金属本位货币制度可分为()。

A.银本位制;B.铜本位制;C.金本位制;D.金银复本位制。

四、判断题1.秤量货币在使用时需要验成色秤重量。

2.从货币发展的历史看,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铸币。

3.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的、足值的货币。

4.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时,其价值的运动形式是不同的。

5.国家货币制度由一国政府或司法机构独立制定实施,是该国货币主权的体现。

五、简答题1.金银复本位制下为什么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2.如何理解货币的本质属性?3.为什么说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货币流通速度:在一定期间货币可实现几次买或卖的行为。

2.无限法偿:是主币具有的无限支付能力,无论每次支付的数额多大,人们都不能拒绝接受。

3.有限法偿:无限法偿的对称。

金融学概论复习要点

金融学概论复习要点

金融学概论复习要点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人们进行产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若要使交换顺利完成,必须满足两个条件:需求的双重巧合以及时间的双重巧合;2、货币作为一种人们能够普遍接受的支付工具,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3、货币形式的发展,其动因来自于人们对交换效率的要求;为了提高交换效率,作为货币的材料被人们普遍接受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价值稳定性、稀缺性、易于分割、易于辨认、易于携带和保存、弹性的供应;4、货币的形成经历4个阶段:实物货币阶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货币阶段、信用货币阶段;5、货币制度:简称“币制”,主要包括确定本位货币;货币单位;主币和辅币的制造及流通程序;货币发行过程及金准备制度等内容;从历史看货币制度大致经历了银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等阶段;6、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①确定本位货币金属②确定货币单位③确定主币和辅币的制造及流通程序④确定纸币发行和流通程序⑤规定金本位制度;7、货币制度类型:⒈银本位制;⒉金银复本位制①平行本位制:当金银铸币各按其本身所包含的价值同时流通时②双本位制:国家用法律规定金币与银币的比价③跛行本位制;⒊金本位制基本特点是①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毁②金币的价值与其所包含的黄金价值保持一致③辅币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金币④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⑤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⒋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8、金块本位制特点:①以价值符号的流通代替了金铸币流通,并规定价值符号的含金量②以有限制的金块代替了自由的金币兑换③以买入金块制代替了自由铸造;9、金汇兑本位制特点:①国内不铸造,也不使用金币,只流通价值符号②价值符号只能购买外汇,即可兑换金块的外汇③金汇兑本位制国家的通货同一个金块本位制国家的金币保持固定比价;10、我国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我国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②人民币是代表一定价值的货币符号,没有含金量的规定,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③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合法通货④人民币的发行实现高度集中统一,货币发行权集中于中央政府⑤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授权国有银行按国家规定,执行管理⑥由中国人民银行集中统一管理国家金银、外汇储备;第二章信用1、信用的概念:作为道德范畴的信用是一种广义的概念,是一切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基础;作为经济和金融范畴的信用是一种狭义的概念,是指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经济和金融范畴的信用是以道德范畴的信用为基础;2、信用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产生以后,在商品交换的基础上产生的;信用既是商品货币经济的产物,又是与商品货币紧密相连的经济范畴;3、信用对现代经济的推动作用:①通过信用活动实现资源再分配②提高资源使用效益③节约流通费用④信用是宏观调控手段⑤通过信用影响国际收支;4、信用的形式:⒈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①形式:包括商品赊销、分期付款、预付货款、委托代销等;②特点:商业信用的借贷行为与商品交易相联系,商品买卖行为与货币借贷相结合;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发生最简单的直接信用形式;商业信用状况与经济景气状况一致;③优点:方便及时,缩短了融资时间和交易时间,是商品销售的一个有力竞争手段;④局限性:规模和数量上的局限性;方向上的局限性;信用能力上的局限性;信用期限的局限性;管理上有一定的局限性;⑤商业信用中使用的票据是商业票据分为商业期票和商业汇票;⒉银行信用: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①形式:吸收存款、发放贷款;②特点:银行信用是间接融资信用;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主体包括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工商企业以及个人等;③优点:银行的信用规模巨大;银行信用的投资方向不受限制;银行信用的期限长短均可;银行信用的能力和作用范围大大的提高和扩大;⒊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借贷活动;①形式:由国家发行政府债券,包括国库券和公债;政府发行专项债券,即政府特为某个项目或工程发行债券;银行透支或借款;②优点:是解决财政困难的较好途径;可以筹集大量资金,改善投资环境,创造投资机会;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⒋消费信用:是工商银行或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消费者提供的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①形式:工商企业以赊销商品或者分期付款的方式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消费者提供的消费信用,也就是消费贷款;②优点: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消费者的购买力与现代化生活需求的矛盾,有助于提高消费水平;可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⒌证券信用:是商品经济和信用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⒍国际信用:是指跨越国界的信用活动,本质上是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的输出入;①国际商业信用表现为:国际租赁;补偿贸易;延期付款;②国际银行信用表现为:国际商业银行贷款;项目融资贷款;出口信贷;③其他:国际金融机构信用、国际政府间信用、国际直接信用;5、信用工具: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书面凭证;①特征:偿还性---是指信用工具的发行主体或债务人按期还本复习的特征;流动性---是指信用工具在短时间内转变为现金而在价值上又不受损失的能力;收益性---是指信用工具定期或不定期给持有者带来收益;注:收益的大小是通过收益率来表现的;分为名义收益率:即规定的利息与票面金额的比率;即期收益比率:即规定的利息与信用工具市场价格的比率;实际收益比率:即实际收益与市场价格的比率;风险性---是指投入的本金和预期收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注:风险可能来自两方面:1、违约风险指债务人不能按时履行契约,支付利息及偿还本金的风险;2、市场风险指市场上信用工具价格下降可能带来的风险考点:信用工具的偿还期与风险性成正比,即偿还期越长,其风险性越大;而信用工具的流动性与风险性成反比,即流动性强的信用工具,其风险越小;②分类:按偿还期限为标准,分为短期信用工具和长期信用工具;按发行者性质划分,分为直接信用工具和间接信用工具;按是否与实际信用活动直接相关,分为基础性信用工具和衍生性信用工具;③几种主要的信用工具:票据:是具有一定格式,载明金额和日期,到期由付款人对持票人或指定人无条件支付一定款项的信用凭证;一般分为:汇票、本票和支票;汇票---由出票人签发付款人见票后或到期时,对收款人无条件支付款项的信用凭证;其中商业汇票是由债权人签发,命令债务人支付款项的票据;银行汇票是汇款人将款项交给当地银行,由银行签发给汇款人的票据;本票---是债务人对债权人签发的在一定时期内承诺付款的信用凭证;其中分为商业本票和银行本票;支票---是银行活期存款人通知银行从账户上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票面指定人或者持票人的信用凭证;按支付方式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现金支票可以用来支取现金也可以办理转账结算,但是转账支票只能够用于转账,不能提取现金;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国内没有国外有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承诺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的债务凭证;分为政府债券公司债券和金融债券;政府债券---是政府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是一种国家信用工具,一般包括公债债券、国库券和地方政府债券;公司债券---是公司或企业向社会发行承诺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的债务凭证,一般分为抵押公司债、无担保公司债、设偿债基金公司债、可转换公司债;金融债券---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作为债务人发行的债务凭证;股票:是股份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按其所持股份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所有权凭证;股票是一种有价债券;其特点有:非返还性、流动性、股东权、风险性、投机性;一般分为:普通股、优先股、记名股票和不记名股票、蓝筹股、成长股、绩优股、周期股、防守股和投机股等;我国股票现有种类为:普通股票、面额股票和不记名股票,此外还有A股、B股、H股和N股之分;衍生性信用工具不是重点,知道即可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1、利息:一般认为利息是借款人支付给贷款人超出本金部分的报酬;利息是作为信用的伴随物而产生,作为信用关系的附属物由信用决定,没有信用而就无所谓利息,信用决定利息的性质、量的大小及运动方向,但利息对信用又有影响;2、利息率:简称为“利率”,是一定时期收取的利息同借出款本金的数额比例,它是决定利息数量的因素与衡量标准;表示方法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及日利率;利息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单利计算法和复利计算法;单利计算法---指在计算利息额度时,不论期限长短,永远在初始本金上计算利息;公式为:利息=本金×利息率×计息期限复利计算法---指在计算利息时,按一定期限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逐期滚算利息;公式为:I=P× 1+r -1 A=P×1+r注:其中P为本金;I为利息;r为利息率;n为期限;A表示本利之和;3、利率的种类: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种类;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就是直接以货币表示的,市场通行使用的票面利率;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的真实利率;关系为:实际利率 = 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注:判断利率水平的高低不能只看名义利率还应该考虑物价因素;实际利率可以呈现三种情况:正、负、零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短期利率是指在1年期以内的利息率;长期利率是指在1年期以上的利息率;一般情况下,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固定利率是指利息率在整个借款期间内固定不变,不随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和市场利率波动而发生变化;浮动利率又称可变利率,是指利息随市场利率的波动而定期调整变化的利率;市场利率和官方利率知道即可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知道即可4、利息与利息率的作用: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货币所有者因贷出货币而从借者手中获得报酬;利息既是贷款者的收益,也是借款者的筹资成本;利率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它对其他各种经济变量的影响上;如:物价、储蓄、消费、投资等;利率的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主要由以下几个途径实现:①利率---储蓄---经济运行:利息率越高,消费的机会成本就越大,而储蓄所得到的利息收入就越多;而储蓄的增加又会提高,国民收入储蓄率从而增加社会总产出;/C↓→AD↓→Y↓i↑→\S↑→Y↓注:其中i表示利率;C表示消费;S表示储蓄;Y表示总产出;AD 表示总需求②利率---投资---经济运行:降低利率意味着企业投资成本降低,从而会增加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利率就意味着企业投资成本上升,从而会减少投资,抑制经济增长;Ms↑→i↓→P股票→q>1→I↑→Y↑注:其中Ms表示货币供应量;i表示利率;P股票表示股票价格;I表示投资;Y表示总产出③利率---国际收支---经济运行④利率---物价---经济运行:调节商品市场的需求与供给;调节货币的供给与需求;5、利率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利率市场化利率管理体制大致分为三类:国家集中管理、市场自由决定、国家管理与市场决定相结合;资金借贷双方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入主体;完善的金融市场;6、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理论基础:发达国家利率理论、发展中国家利率自由化的金融深化理论;必要性:①利率市场化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性作用的必要因素;②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改革的前提条件;③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中央银行对金融的间接监控;④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企业市场化经营;⑤利率市场化与金融市场的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的;⑥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国家化的客观要求;第四章金融市场1、金融市场的含义:即金融与市场的统一;金融是有关资金金融通和货币流通活动的统称,市场则是从事某种商品、劳务或技术等交易活动的场所;可以将金融市场的含义概括为金融产品交易的场所及交易活动和交易关系的总和;有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之分;2、金融市场的特征:金融市场具有抽象性;金融市场活动具有公开性;交易对象具有信用性;随着制度完善和技术的进步,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呈现出三个趋势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和演变;无形化推出了现代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证券化的发展驱动了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扩张;3、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①交易主体: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包括所有参与交易的个人是金融市场的资金供应者;企业金融市场运行的基础,也是整个经济生活的中心;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运行的主导力量和政府在金融市场是资金需求者也是资金供应者;中央银行作为国家管理金融事业的中心机构,为了加强管理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②交易工具:是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客体,是资金供求双方进行交易的书面载体,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用以证明金融交易额、期限及价格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凭证;③交易对象资金的使用权:货币资金是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对象,是金融交易工具的最终目标;④交易的价格市场化的利率:金融市场的交易活动也要受交易价格的支配;4、金融市场的分类:按照资金融通的期限划分:金融市场可以分为短期金融市场和长期金融市场;按照金融交易程序划分:金融市场可以分为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按照金融交易的场地和空间划分:金融市场可以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按照成交后是否立即交割划分:金融市场可以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按照金融交易的地理范围划分:金融市场可以分为地方性金融市场和全国性金融市场以及国际性金融市场; 5、金融市场的地位及功能:地位:在商品货币经济中,金融市场是统一的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共同形成统一市场的有机整体;功能:融通社会资金功能供求双方灵活自由的进行资金调剂;优化资源配置功能追逐资金中合理的流动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反应经济信息功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体现;调控金融经济功能具体表现为国家中央银行利用公开市场业务保持经济秩序的稳定、通过制定各种金融市场交易规则及运用必要措施指导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在需要时借助国际金融市场筹集建设资金满足国内需要;6、货币市场:①特征:交易期限短;交易目的主要是短期资金周转需要,弥补流动性的暂时不足;交易工具风险小,流动性强;②分类:⑴银行短期借贷市场⑵同业拆借市场:特点是拆借资金期限较短;成交金额大;拆借利率由融资双方根据资金供求关系及其他因素自由决定;拆借可以通过中介机构进行,也可由拆借双方直接洽谈而成;不需要提供担保,属于信用拆借;⑶商业票据市场:商业票据市场的关系人分为票据发行者和投资者两类;其中商业票据的发行者多为金融公司、非金融公司、银行控股公司、境外企业;而投资者主要是商业银行、非金融公司、保险公司、个人占的比重不大;⑷银行承兑汇票市场:是指银行承诺汇票转让的市场,即银行承兑汇票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持有人在汇票到期前向银行贴现换取现款并贴付利息的行为、转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银行将已贴现的未到期汇票转卖给其他银行的行为、再贴现市场指银行或转贴现银行将已贴现的未到期汇票再卖给中央银行的票据转让行为和买卖市场⑸可转让大定额定期存单市场:可转让大定额定期存单简称存单;存单特点是不记名、可转让、面额大、期限短、种类多样化;⑹国库券市场:是国家为了弥补财政财政收支差额或解决临时需要而发行的一种短期政府债券;其特点是风险最低;流动性很强;交投较为方便;税收优惠,净收益高;7、资本市场:指融资期限在1年以上的长期资金交易市场;资本市场交易对象主要是政府中长期公债、公司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以及银行中长期贷款;资本市场的主要特点是:交易工具期限长;交易的目的主要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供求矛盾;融资数量大以满足长期投资项目需要;资本市场金融工具即包括债务性工具也包括股权性工具;资本市场的交易工具收益高,风险大,流动性差;8、证券市场的分类:按照有价证券的交易程序分为证券发行市场和证券流通市场;ⅰ证券发行市场:又称一级市场或初级市场,通过发行市场增加证券的供给量,扩大证券市场的规模;主体:证券发行者;证券认购者;中介机构;方式:公募发行面向广泛的不确定的投资者与私募发行面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初次发行和增资发行;直接发行和间接发行;条件:由证券发行的额度、期限、票面面值、票面利率和发行价格有平价、折价、溢价三种等因素构成;ⅱ证券流通市场:又称二级市场或次级市场,是指通过一级市场已经发行的证券的交易市场;通常由证券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市场两个层次构成;其中,证券交易所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具有高度流动性;以竞价方式形成证券的公平价格;向投资者提供证券发行公司的经营状况及有关资料;促进了证券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的协调发展;主要主体是:佣金经纪人;专业会员;场内经纪人;场内交易者;而场外交易市场是非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和许多种不同债券的交易场所;具有的特点是非集中市场;开放性市场;证券种类繁多;双方协商议定价格;9、交易所内常用的指令:①市价指令---这是指示经纪人根据市场价格买入或卖出的指令;②限价指令---这是一种有条件的指令,设置指令执行的价格界限;③平单指令---只有当市场价格移动到特定价格时才会执行;④平单限价指令---当市场价触到平单的既定价时,就会变成一个限价指令;⑤触价指令---如果市场达到特定的价格,触价指令就变成市价指令;指令的期限:均在一定时间内有效,如日指令、周指令、月指令;10、外汇市场:定义:指由各种经营外汇业务的机构和个人汇合在一起进行具有国际性的外汇买卖的活动和交易场所;参与者:外汇银行、外汇经纪人、顾客、中央银行;种类:从组织形式上划分:无形市场没有固定场所和时间、有形市场有固定场所和时间;从交易主体经营性质上划分交易层次: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外汇市场、银行同业间的外汇市场、外汇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外汇市场;从交易活动的范围划分:国内外汇市场、国际外汇市场;从外汇交易的交割期划分:即期外汇市场又称为现汇市场、远期外汇市场又称期汇市场、掉期市场同时进行现汇和期汇交易;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1、金融机构定义:从狭义角度看,金融机构是指专门从事金融活动或为金融活动提供专业服务的营利性组织;从广义角度看,金融机构还包括金融监管组织及国际金融机构;2、金融机构的类型:①按照管理地位不同分为:金融监管机构与接受监管的金融企业;②按照获取资金来源方式不同分为:存款性金融机构与非存款性金融机构;③按照是否担负国家政策性融资任务分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和非政策性金融机构;④按照业务方式不同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与非银行类金融机构;⑤按照服务领域和功能不同分为: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机构;⑥按照出资的国别属性分为:内资金融机构、外资金融机构和合资金融机构;3、现代金融机构体系:↗中央银行---金融管理核心机构;金融机构体系→银行类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吸收活期存款、专业银行不能吸收活期存款储蓄银行、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抵押银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投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信用合作社、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资产管理公司;4、金融中介机构间接金融机构存在的必要性:由于资金的盈余者与借款者之间直接交易存在着交易成本、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诸多障碍,金融中介结构的存在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些障碍,提高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5、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①“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②银行体系: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其中,商业银行包括转制中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而政策性银行由政府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资本金由政府财政拨款;资金来源主要靠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及财政拨付;经营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力争保本微利;一般不设分支机构;③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机构、投资基金、财务公司、租赁公司;④外资金融机构第六章商业银行1、商业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是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的;一般认为如今的商业银行产生于古代的货币经营业早期:高利贷银行;现代:资本主义银行;注:1694年英国商人集资合股建立了第一家股份制的资本主义银行---英格兰银行;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2、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依据分支机构的设置及其相互关系的不同分为总分行制、单一银行制、银行持股公司制、连锁银行制;3、现代银行的发展趋势:银行业务的全能化体现在业务经营出现证券化趋势;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银行资本集中化、银行公。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

金融学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的本质:马克思从劳动价值理论入手,通过分析商品进而分析货币的本质,得出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的基本结论。

1、货币是商品;2、货币是一般等价物;3、货币又是和其他普通商品相区别的特殊商品。

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执行着价值尺度职能;2、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充当交换的媒介时,执行流通手段职能;3、贮藏手段:如果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做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那它就执行着贮藏手段的职能;4、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就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5、世界货币:当货币超越国内流通领域,在国际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

信用货币含义: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中的现代形态。

信用货币包括以下几种主要形态:1、现金货币;2、存款货币;3、电子货币。

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规定货币材料;2、规定货币单位;3、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4、规定货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5、金准备制度。

我国的货币制度:人民币制度:1、我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2、人民币是我国唯一的合法通货;3、人民币制度是一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稳定人民币价值的最基本保障是商品;4、人民币的发行实行高度集中统一和经济发行原则;5、人民币是一种管理货币,中央银行对货币流通实行有效的管理;6、人民币是独立自主的货币;7、建立必要的金银、外汇储备。

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当前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和依据是货币的流动性。

根据货币流动性因强到弱的变化,货币的范围也由小到大,不同的货币被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我国中央银行从1994年开始对货币层次进行划分,并按照货币层次对货币量进行统计。

目前我国货币划分为三个层次:1、M0=流通中的现金;2、M1=M0+银行的活期存款;3、M2=M1+企业单位的定期存款+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金融学》PPT课件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金融学》PPT课件

1.5.2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 国际货币制度内容
(1)确定国际储备资产 (2)安排汇率制度 (3)选择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 演变历程
国际金本位制
布雷顿森林体系
牙买加体系
1.5.3区域性货币制度
■定义
区域性货币制度是指由某个区域内的有关国家(地 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中央 银行来发行与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的制度。
■ 定义
所谓支付手段,是指在以延期付款形式买卖商品 的情况下,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单方面运动时所 执行的职能。
■ 产生的前提条件
商业信用
■ 范围
(1)大宗交易(主要场所) (2)财政收支、银行信贷 (3)工资、佣金、房租、地租、水电费等领域
■ 特点
(1)货币作为价值独立存在,单方面发生转移 (2)货币不是交换的媒介物。 (3)使商品生产者的活动余地更大,它可以先买后卖 (4)潜藏着使社会再生产过程发生中断可能性
■ 货币与流动性
所谓“流动性”,泛指一种资产在不损失价值的 前提下转换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它由变现的便利程 度和交易成本所决定。
§1.2 货币的职能
现代经济中,货币一般被认为具有四个职能:价 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储藏和支付手段。
基本的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1.2.1价值尺度
■ 定义
是指货币是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和劳务价值大 小的工具。
■ 优点
(1)可以避免容易丢失和损坏的风险 (2)运送便利,减少运输成本 (3)实收实支,免去找换零钱的麻烦 (4)支票经收款人收讫以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流通
1.3.5电子货币
■ 定义
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 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互联网络上执行支付 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

金融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的发展阶段商品货币阶段纯实物形态、金属货币形态信用货币阶段纸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二、总结1.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中为了克服内部矛盾而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普遍等价物。

2.货币的发展经历了商品货币和信用货币的阶段。

主要有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等形式。

3.信用货币主要包括商业票据、银行票据和存款货币,主要以银行票据、汇票和支票的形式存在。

第二节货币的本质和范围一、货币的本质货币商品论有实际价值认为货币是一种具有内在价值的实际商品货币名目论没有实际价值认为货币是由国家或人赋予其执行某种经济职能的名目符号(1)货币的本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为具有一般等价性的特殊商品。

(二)本质特征:1、货币成为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表现材料2、是它具有与其他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二、货币的范围——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作为标准,一般包括现金、存款货币和一般的信用工具西方学者在长期研究中,一直主张把“流动性”原则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现金和活期存款是直接的购买和支付手段,可以随时形成现实的购买力,具有最强的货币性或流动性。

第三节货币的职能一、计价单位——表现和衡量商品或劳务价值量大小实现方式:通过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作为计价单位的货币特点:①拥有或代表价值②有货币单位③观念上的货币【价标】二、交易媒介——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①现实的货币(需要拿出去)②货币符号③稳定的购买力④普遍接受三、支付手段——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商品性支付:延期支付、预付货款等非商品性支付:工资、租金、借贷等①现实货币转账手段②用于商品流通③还用于其他经济行为四、价值储藏①社会财富的代表②高安全性③高流动性④稳定的价值第四节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一、类型根据货币的不同特性——金属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根据货币制度作用的范围不同:国家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区域性货币制度二、构成要素1、规定货币制度的材料2、规定货币单位——名称、值3、规定货币的种类——主币(元)、辅币(角分)【主币——一国的基本通货和法定价格标准】4、规定货币的支付能力——法定支付偿还能力5、规定货币铸造发行流通程序——金属货币的铸造【自由铸造、限制铸造】、纸币的发行【分散发行、集中发行】6、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以某种金属或资产作为发行准备【在金属货币流通情况下,发行纸币以黄金或其它的金属货币作为准备】【不兑现的纸币发行准备制度,以一个国家全社会的有效商品作为前提】7、规定货币对外关系•货币制度最初是从国家统一铸造货币开始的。

金融学课后习题答案

金融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答:(1)钱、货币、通货、现金不是一回事,虽然其内容有所重叠,但这几个概念之间是有区别的。

钱是人们对货币的俗称。

经济学中被称为货币的东西,就是在日常人们生活中被称为钱的东西。

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在商品劳务交易中或债务清偿中被社会普遍接受的东西。

通货即流通中的货币,指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货币。

现金就是指家庭个人、工商企业、政府部门所拥有的现钞,包括纸币现钞、硬币现钞。

现金是货币的一部分,这部分货币的流动性强,使用频率高,对人们日常消费影响大。

(2)银行卡亦称“塑料货币”,是由银行发行,供客户办理存取款等业务的新型服务工具的总称,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记账卡、自动出纳机卡、灵光卡等。

各种银行卡是用塑料制作的,可用于存取款和转账支付。

现在,特别在西方发达国家,各种银行卡正逐步取代现钞和支票,成为经济生活中广泛运用的支付工具。

因此,在现代社会银行卡也属于货币。

2.社会经济生活中为什么离不开货币?为什么自古至今,人们又往往把金钱看作是万恶之源?答:(1)社会经济生活离不开货币,货币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客观必然性。

物物交换的局限性要求有某种商品充当共同的、一般的等价物,而金银的特性决定其成为货币的天然材料。

作为货币的金银等贵金属,便于携带、铸造和分割,大大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形态不断发生变化。

经历了实物货币阶段、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货币阶段和信用货币阶段。

当今货币正朝着专门化、无体化、扩张化、电子化的趋势发展。

但不管货币的具体形态如何,都是媒介商品经济所必需的。

货币节省了社会劳动,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有效率的发展。

对货币的使用是实现市场对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条件,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种货币经济:货币方便了市场交换,提高了市场效率;货币保证了社会需求的实现,促进了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重点笔记

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重点笔记

第一部分金融学第一章货币和货币制度一、货币职能1、价值尺度:用以衡量和表现所有商品和劳务价值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2、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流通手段职能.3、支付手段:货币在偿还债务或作单方面支付时发挥支付手段职能。

4、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5、世界货币:尤为世界货币,充当国际间的支付手段、购买手段和转移财富的手段二、货币制度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货币制度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

货币制度大体涉及: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单位的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对不同种类货币铸造和发行的管理,对不同种类货币支付能力的规定等。

完善的货币制度能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保障货币正常发挥各项职能。

三、与货币制度有关的概念1、本位币,也称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

最小规格是1个货币单位。

2、无限法偿,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指无论支付数额有多大,无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3、有限法偿,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受,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受。

4、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指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下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所排斥,良币退出流通被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四、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指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

其实质是建立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基本内容包括美元与黄金挂钩,确定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方价格,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以及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这个体系的运转与美元的信誉和地位密切相关。

1971年7月第七次美元危机爆发,美国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

金融学 第一章

金融学 第一章

金融学第一篇货币、信用与金融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初识货币外汇:对于中国居民,相对于人名币,一切外国的货币统称为外汇(foreign exchange,ex-change):对于任意国家的居民,相对于其本国的货币,也罢一切外国的货币称为外汇。

外汇就是货币,只不过是“外国”的货币。

货币流通:连绵不断、割裂不开的货币收支过程,通常称为货币流通。

第二节货币的起源演变过程: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论证:1、基础理论:劳动价值学说 2、具体推导:价值形式的发展必然导致货币的产生第三节形形色色的货币公认的货币支付体系的演变的大致线索:实物货币(自然物)-金属货币(金银同铜)-纸币-支票货币-电子货币实物货币缺点:1、质量不一、不易分割 2、体积笨重、携带不便3、容易磨损、变质、不易作为价值储藏手段 4、供给不稳定、导致价值不稳定金属货币(金属货币包括称量货币和铸币)缺点:1、交易中使用不方便、且容易磨损 2、供给量有限优点:1、价值较高 2、易于分割 3、易于保存 4、便于携带纸币(国家强制赋予的价值符号,本身无价值。

纸币可分为兑现纸币和不兑现纸币):缺点:1、容易被偷窃 2、交易量大,运送费用昂贵支票:支票本省不是货币,支票存款才是货币。

信用支票:不兑现纸币(国家信用),辅币、支票货币(银行信用),是指以发行者的信用作为保证。

第四节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2、流通和支付手段:购买和支付手段3、贮藏手段:积累和保存价值的手段4、世界货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倒数是货币购买力,价格高,货币购买力低;反之,则相反;价值尺度(观念中的货币)的作用:1、减少价格数目,提高交换效率2、使商品内在价值外在的表现为价格流通手段(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要求同时进行)的特点:1、必须是现实的货币2、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和货币符号支付手段(延期付款)的特点:1、赊买赊卖(扩大时空范围)2、买卖关系-信用关系(有潜在的可能性就是资金断裂)大宗交易的交易手段贮藏手段:1、金属货币:不会出现通货膨胀/紧缩(自发调节) 2、信用货币:易出现通货膨胀/紧缩第五节货币界说货币与流动性:“流动性”泛指一种资产在不损失价值的前提下转换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受变现的便利程度和交易成本所决定,越便利或交易成本越小,流动性越强,反之,则相反。

《金融学概论》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概论》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概述
一、货币的本质
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 1 ) 货币是衡量和表现—切商品价值的材料。通过货币 “标价”,表明各个商品含有价值及价值量的大小。但货币不 能表现自身价值。
( 2 ) 货币具有同其他—切商品直接交换的权力,其地位 是独特的。货币是价值的直接体现者,是社会财富的代表,是 一般购买力的代表。因此,货币成为每个商品生产者
思考:美国的货币单位、货币名称分别是什么?中国的呢?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节 货币制度
(三)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
货币种类的确定主要是确定主币和辅币名称,以及主币与辅 币的进制关系等。
主币又叫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是一国计价、结算的 唯一合法的货币。
辅币即辅助货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专供日常零星 交易和找零之用。它通过法律形式与主币建立起固定的兑换比例。
货币单位名称最初是货币商品的自然单位和重量名称相一 致,后来自然单位和重量单位名称逐渐分离,有的保持原名, 内容发生变化,有的则完全摆脱原名。
货币单位更重要的是币值的确定。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 就是规定每单位货币所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和成色。
按照国际惯例,一国货币单位的名称往往就是该国货币的 名称。几个国家同用一个货币单位名称,则在前面加上国家名。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概述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共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 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一)价值尺度
1.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执 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即用自身的价值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2.货币通过价格来完成价值尺度的职能。 3.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它以价值为基础。影响价格变 动的主要因素有:价值、供求、货币自身的价值(法定货币制 度下表现为纸币发行量)、国家的经济政策等。 4.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的特点在于:它可以是观念的 货币,而不需要是现实的货币。

金融学1-4章

金融学1-4章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产生与发展一、货币的产生1、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产生了商品和商品交换2、价值是商品交换的基础3、价值形式的变迁推动商品交换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二、货币形式的发展1、实物货币2、金属货币3、信用货币:(传统的银行券、纸币;现代的存款货币;电子货币)无论那种形式的货币都有以下特点1、作为符号,被用来表示和象征价值2、都是负债货币,是发行者对持有者的负债3、具有强制性三、货币的本质(一)货币具备的主要特征1、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具有两个特点:体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可以同一切商品相交换2、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即货币形式唯一性和统计方式统一3、货币的一般使用价值突出而特殊使用价值弱化4、货币是价值的外在尺度5、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二)货币反映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1、反映商品依照社会需求按比例生产的关系2、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之间的分配关系3、反映着私有制或多种经济所有制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作用一、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职能特点:①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②必须是十足的货币;③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④要通过价格标准来完成2、流通手段职能特点:①必须是现实的货币;②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③具有一定的货币危险性3、贮藏手段职能①必须是现实的货币;②必须是十足的货币;③质上的无限性和量上的有限性4、支付手段职能特点:①必须是现实的货币;②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③出现货币危机额可能性大5、世界货币职能二、货币的作用1、货币作为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维持推动力,促进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2、作为价值的衡量器,成为计价、统计、核算、预测等经济管理工作的工具3、作为交换媒介,极大地促进了商品流通,因而使社会总供给迅速扩大4、作为社会分配工具,服务于工资分配、利息分配、财政分配等5、货币是市场机制发挥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第三节货币的计量一、货币数量的界定1、狭义的货币量:现金+活期存款2、广义的货币量:现金+全部存款+某些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3、狭义与广义的划分标准:金融工具能否作为直接购买力二、货币层次的划分(一)基本公式M =C+DM =M +D +DM =M +DM =M +LM 表示第一层次;C表示现金;D 表示活期存款;D 表示存款储蓄存款;D 表示定期存款;D 表示其他所有存款;L表示除存款以外的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二)货币层次划分依据:根本依据是流动性流动性概念的上要求:1、不受损失2、及时转化3、现实购买力(三)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1、不同流动性的货币对商品的购买力不同2、不同流动性的货币自我派生能力不同3、不同流动性的货币对居民心理预期的影响不同4、对不同流动性的货币,中央银行的控制力度和控制方式都不相同(四)货币层次控制重点的确定控制重点确定原则:相关性、可控性、可测性(五)我国货币层次划分M =流通中现金M =M +活期存款M =M +准货币(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第四节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1、币材和货币单位的规定2、本币和辅币的铸造与偿付能力的规定3、银行券与纸币的发行准备与流通的规定;4、黄金准备制度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银本位制本行本位制 金属货币本位制金银复合本位制 双本位制 货币 制度 跛行本位制金币本位制 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信用货币本位制第二章 信用和信用工具 第一节 信用概述 一、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一)产生根源社会根源:私有制;社会经济根源:社会资金流动的不平衡 1、私有制商品货币经济是信用产生的可行性条件 2、资金余缺的存在是信用产生的必要性条件 (二)发展过程1、高利贷信用2、借贷资本信用 二、信用的构成要素 1、信用主体:最基本的:借贷双方(放贷者:债权人;借贷者:债务人) 金融市场:融资者、筹资者现代信用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当事人:信用中介 2、信用的标的物一般为资金,包括货币资金和实务资金现代信用围绕货币资金展开(标的):货币或货币性的金融资产 3、信用条件主要是关于期限长短和利息高低的条件 4、信用工具 三、信用的特征1、信用标的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2、价值的有偿运动3、特殊的运动过程4、风险性四、信用的基本功能 1、资金配置功能 ①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 ②促进规模效应形成 ③促进社会合理分配 2、信用创新功能 3、信息传播功能 4、宏观调控功能 第二节 信用形式 分类1、信用过程:直接、间接信用2、地域:国内、国际信用3、源头:内源、外源融资4、信用主体:商业、国家、银行信用 一、商业信用(属于典型的直接信用) 优点:1、交易直接而迅速、交易费用低2、扩大了商品交换渠道3、调剂了商品市场4、节约了社会流通费用5、加速了资金的周转 缺点:1、很大的局限性,如规模上、期限上、方向上、资金形态上和范围上的局限性2、分散性和盲目性,对货币流通影响大而货币管理者对其控制力度较弱3、容易导致投机性 二、银行信用 优点:克服了其他信用形式的各种局限性,大规模地促进社会资金全方位、多层次流动,因而是社会信用体系中最重要、最有效的信用形式 三、国家信用 国债合理指标:1、国债负担率:公认警戒线60%,发达国家平均在30%以下2、国债偿债率:国际警戒线10%,发达国家低于此线3、国债依存度:国际警戒线30%,发达国家平均20%左右 四、消费信用:卖方、买方信用 五、租赁信用1、主要:经营、融资租赁2、直接、转、回租、杠杆租赁 六、证券信用 七、民间信用 第三节 信用工具 一、分类1、权益性工具、债权性工具2、直接信用工具、间接信用工具3、无限可接受工具、有限可接受工具4、长期信用工具、短期信用工具5、固定收益工具、非固定收益工具6、基础性工具和衍生性工具 二、基本要求偿还性、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 三、典型信用工具 (一)货币市场工具1、票据①商业本票:债务人签发给债权人②商业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③支票:同城资金结算④银行汇票:异地资金结算⑤信用证: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承诺付款的凭证⑥信用卡:支付工具2、国库券3、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4、货币市场基金单位(二)资本市场工具1、股票A股:(沪深)人民币计价结算、只允许境内居民买卖B股:(沪深)以人民币、美元、港元结算、只允许境外居民买卖H股:内地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股票N股:内地公司在纽约上市的股票2、长期债券3、债券投资基金单位4、外汇凭证5、金融衍生工具四、证券行市一次还本付息债券的计价公式理论流通价格=一次还本分次付息的固定利率债券的公式P = ∑股票定价公式股价=第四节信用经济一、信用与经济发展1、信用媒介理论2、信用创造理论3、非常信用理论4、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二、信用与经济周期(一)信用的顺周期特征(二)信用的增信与放大作用(三)经济周期理论(四)相机抉择与逆风向调解第三章利息和利息率第一节利息与收益资本化一、利息理论(一)西方对利息来源的认识1、货币报酬论2、资本租金论3、风险补偿论4、产业利润学说5、资本生产力论6、节欲论7、时差论8、等待与资本收益说9、人性不耐理论10、灵活性偏好理论(二)马克思主义的利息理论认为:利息表面上来源于利润,反映为资金的价格,实质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共同瓜分工人剩余劳动的方式二、收益资本化理论1、利息成为收益的一般形式2、收益资本化(隐含了两个市场规律)三、利息的计算1、会计期间假定2、单利与复利单利:S=P(1+r×n)复利:S=P(1+r)收益:C=P×rP本金、r利率、N期限、C收益、P本金、72定律:年利率x%,经72/x年后本利翻翻如:年利率3%,经过72/3=24年后,本利翻翻第二节利率与利率体系一、利率分类1、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分别适用百分号、千分号、万分号时间换算:长期变短期除以360、30、12等进制;短期变长期乘以相应进制2、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r=i+p物价变动时:r=(1+i)(i+p)-1r名义利率、i实际利率、p物价变动率通货膨胀保值贴补制度:名义利率+保值贴补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03、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固定利率不利于防范利率风险4、官方利率、公定利率、市场利率5、存款利率、贷款利率6、优惠利率、处罚利率7、短期利率、长期利率二、复利的运用1、现值理论S=P(1+r)S终值、P现值、r利率、n期限2、投资项目评估3、考察利率期限结构三、利率体系(一)利率品种结构1、中央银行利率2、商业银行利率3、市场利率(二)利率传导机制中央r→商业r→市场r第三节利率理论一、市场利率水平的影响因素1、社会平均利润率2、借贷资金供求状况3、货币供求状况4、期限与风险5、通货膨胀程度6、经济周期的影响7、政策因素8、传统和国际因素9、银行成本与经营策略二、利率决定理论1、古典学派的投资储蓄理论2、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3、新剑桥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4、新古典综合学派的IS-LM模型三、利率风险结构理论1、信用风险因素2、流动性因素3、税收等间接成本因素四、利率期限结构理论预期假说、市场分割假说、流动性升水假说第四节市场利率与利率市场化一、年金理论与金融资产定价(一)年金公式1、普通年金2、永续年金3、永续增长年金4、延期支付年金(二)根据年金公式进行单一资产定价1、分期付息一次还本长期债券的定价模型P =P 债券理论流通价格、C定期支付的利息、t利息支付期数、r市场贴现率、M债券面额、n债券未到期限2、普通股的红利贴现模型P =即P =P 股票理论流通价格、D 、D ...每期支付的红利、r市场贴现率二、市场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1、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体系2、自主决策的微观经济主体3、充分传播的市场经济信息4、健全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三、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1、强化基准利率和其他利率的自主决定性2、协调好利率市场化与利率管理体制的关系3、转换市场利率4、增加利率档次5、建设金融市场和微观金融基础第四章外汇和汇率第一节外汇和汇率的基本概念一、外汇的定义及分类(一)定义外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二)分类:自由外汇、记账外汇自由外汇特征:自由兑换性、普遍接受性、可偿付性二、汇率及其标价法(一)定义是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或以一种货币所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二)标价法1、直接标价法2、间接标价法三、汇率的种类1、基本汇率、套算汇率2、官方汇率、市场汇率3、买入汇率、卖出汇率4、同业汇率、商业汇率5、电汇汇率、信汇汇率、票汇汇率6、即期汇率、远期汇率7、名义汇率、实际汇率第二节汇率的变化与影响一、影响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1、国际收支2、通货膨胀3、利率水平4、经济增长率5、宏观经济政策6、心理预期二、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一)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1、对贸易收支的影响①微观:影响进出口企业的成本和利润②宏观:影响贸易收支差额,进而导致国际收支差额发生变化其他条件不变:一国货币汇率↓,则出口商品或劳务的外币价格↓,出口利润↑或/和利润↑;同时,进口商品或劳务的本币价格↑,进口量↓。

金融学课件1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学课件1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时的特点与作用:
(1)货币的支付手段只能一般发生在赊买赊卖的商品交易中
(2)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使买卖双方关系发展成复杂的信用关系
(3)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使商品交换的时空范围扩大(买卖的先后)
(4)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潜在着使社会在生产过程发生中 断的可能性
1-26
练习:
1、马克思认为,货币本质是__________
2、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是___________
3、货币的基本职能是_____________
4、货币发挥()职能可以使用观念上的货币?
A 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储藏手段 D支付手段
5、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 分期付款购房
B 饭馆就餐付款
C 缴纳房租、水电费 D 企业发放职工工资
1-27
1. 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是 ( )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1-15
1.关于货币的含义
• 1.2货币的本质
• A.以马克思为代表的传统观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货币 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其中,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 价物,即货币可以与任何商品和劳务相交换。
• B.货币债务论的观点。认为货币本质上是持有者对发行者的一种债 权,持有货币者成为债权人,发行货币者成为债务人。货币作为一 种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
1-21
特点 -货币在执行这一职能时,是想象中或观念中的货币
-价值尺度职能的技术规定——价格标准 – 价格标准——货币单位的“名”: – 货币单位的“值”:
• 以上内容第五节讲述
1-22
2.货币的职能
2.2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介或媒介的职能。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背诵手册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背诵手册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背诵手册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1、货币:是在购买商品和劳务或清偿债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任何物体。

—马克思的观点: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其中,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债务论:货币本质上是持有者对发行者的一种债权。

这种解释部分地说明了债务货币的形成。

—货币契约论: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间关于交换的约定。

2、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或记账单位:是指货币作为衡量和表现其他商品和劳务价值的工具。

—流通手段或交易媒介: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介或媒介的职能。

—价值储藏:是指是指货币暂时退出流通领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而被人们财富或购买力储藏的工具。

—支付手段:指在以延期付款形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单方面运动时所执行的职能。

其中,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3、货币支付体系的演变(基本动因——便利交易、降低交易费用)1)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物品的自然形态来充当货币的一种货币形式。

2)金属货币: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物品的自然形态来充当货币的一种货币形式。

3)纸币: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物品的自然形态来充当货币的一种货币形式。

4)支票货币:是银行的存款客户向银行签发的无条件付款命令书。

“支票本身不是货币,支票存款才是货币”。

5)电子货币:是指在零售支付机制中,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互联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

-“储值”是指保存在物理介质(硬件或卡介质)中可用来支付的价值,这种介质亦被称为“电子钱包”,当其储存的价值被使用后,可以通过特定设备向其续储价值。

-“预付支付机制”是指存在于特定软件或网络中的一组可以传输并可用于支付的电子数据,通常被称为“数字现金”(Digital Cash)(可以说是“真正的电子货币”)。

(完整版)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金融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货币形式的发展:实物货币→金属货币(铸币)→信用货币(银行券)→电子货币货币的职: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一)规定货币材料(二)规定货币单位(货币单位名称和值)(三)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信用本位制)我国现行的货币制度:(一)人民币货币制度(二)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特别注意香港)国际货币制度:①国际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②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国币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知识)1、1944年7月,达成《IMF协定》;2、双挂钩的固定汇率体系;3、1973年崩溃(特点)a.美元与黄金挂钩;b. IMF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③1978牙买加体系;承认浮动汇率的合法性,确定以特别提款权为主要的储备资产,美元地位明显削弱,日元、德国马克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即都以流动性的大小,也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

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也越强。

我国货币货币层次的划分:M0=流通中现金;M1=M0+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铸币:铸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

信用货币: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

其实质的性用工具,其本身并无内在价值。

因此这些形式的货币被称为信用货币。

主要包括:纸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存款货币:指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

无限法偿: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账、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本位币具有有限法偿: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只有超过规定才能拒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1 货币
1.1.1货币的起源
一、货币起源于商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
二、货币产生与交换价值形态的四个演变过程
(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态,扩大的价值形态,一般的价值形态,货币价值形态)
三、代表人物:马克思
1.1.2 货币的形态的演变
一、货币形态的演变
(一)货币的演变形态: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数字货币
(二)实物货币:世界上最早的货币
1.特征:其作为货币的价值=作为非货币的价值
货币基本特征:(是不是所有商品都可以成为货币?)
(1)物质特征:易于标准化、易于分割、易于保存、易于携带
(2)社会特征:广泛地被接受、预期价值稳定
【提示】并非货币出现的最初阶段才有实物货币。

(三)金属货币:
铸币税:指由于国家对货币的供给的垄断地位而流入国家的所有收入(铸币时期名义价值和实际价值开始分离)
(四)代用货币(纸币):代用货币是由政府或银行发行的、代替金属货币流通且承诺可随时兑现成金属货币的纸质符号,包括政府发行的纸质符号和银行券。

代用货币产生的原因:
1.金属货币铸造和运输成本过高
2.人们日益重视货币代表的价值而非其自身价值
两种形式:
1.政府发行的纸质符号
2.银行券(由银行发行以信用和黄金做双重保证的银行票据)
(五)信用货币:信用货币作为商品用途的价值≠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且不能兑换金属货币。

1.信用货币包括:纸币、辅币(通货)、银行存款和其他可作为支付手段的信用工具
(存款货币)。

2.不能兑现的银行券(也称支票货币、债务货币):各种存款货币指那些能够发挥货
币作用的银行存款。

3.特点:
(1)基本特征:其本身价值远远低于其作为货币的价值
(2)完全割断与贵金属的联系,摆脱了资源对货币量的约束,政府可以弹性的提供货币。

(3)发行和流通以国家信誉和银行信誉为保证
(六)电子货币
用一定金额的现金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或者通过银行及第三方推出的快捷支付服务。

通过某些电子化方法将该数据转移给支付对象,从而能够清偿债务的货币形式。

类型:银行卡、储值卡、电子钱包、电子支票
(七)数字货币(虚拟货币):一种存在于计算机网络的基于数字加密的货币。

特点:在网络个节点传输,不受地域限制,具有去中心化特点(目前主要数字货币都不是主权货币或法币)
(八)货币形态演变的缘由
1.降低交易费用
2.引用意识和信用制度的发展
货币是信用的载体
1.1.3 货币本质
(一)货币的本质
1.价值货币说(马克思)(价值)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他体现着一定的社会
生产关系
2.名目货币说(凯恩斯)(比例)货币数量的变化与社会财富的变化无关
3.信用货币说:(信用)货币本质上不是物,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依赖。


币是人类合作秩序不断自发扩展的进程。

1.1.4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
1.价值尺度(表示商品价值):度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节约交易成
货币购买力: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所能够买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

(1)购买力的变动趋势与综合物价指数的变动成反比
(2)货币购买力综合指数是综合物价指数的倒数
2.流通手段:商品→货币→商品;买卖相分离
意义:
(1)减少交易费用,促进社会分工
(2)纸币的诞生(孕育了流通危机)
3.贮藏手段:货币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流动性:资产在其本身价值不受损失的前提下迅速转变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4.支付手段:货币作为独立价值形式单方面运动(如赊销赊购、赋税地租、工资利息等)。

促进了信用的发展和金融的产生。

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流通中的货币充当支付手段的货币
5.货币流通速度: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交换次数
1.1.4 货币测算
一、资产的流动性:是指在本身价值不受损的前提下,资产转换为现实购买力的能力(划
二、货币层次的基本划分
(一)M0=流通中的现金
(二)M1=M0+活期存款(狭义货币量)
(三)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准货币)(广义货币量)
其他存款:公司客户保证金、住房公积金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
三、货币的结构(货币的流动性结构、货币供给的流动效率)
流动性较高的货币与包含着流动性较低的货币的余额之间的比率,是判断经济发展趋势、现行货币流通速度的一个量化指标。

两个指标
(一)M0/M2
(二)M1/M2,当M1/M2增大时,货币供给的流动性增强,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人们的消费、投资信心高,对经济的预期比较乐观,经济扩张、趋热,反之,经济增速减缓
四、区分通货、货币、财富、收入
常用概念里:通货<货币<财富均为存量
收入为流量
货币= 通货+ 存款货币
金融资产对央行的索取权对商业银行的索取权
货币是在商品、劳务的支付或债务的清偿中能够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

【提示】
1.货币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第一种金融资产
2.金融资产是对未来收益的一种索取权
3.货币的两大组成部分
4.通货是对中央银行的索取权
5.存款是对商业银行的索取权
1.2 货币制度
1.2.1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货币制度(monetary system)是一国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的货币体系和货币流通的结构与组织形式。

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一)确定货币币材
(二)确定货币单位
(三)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
(四)建立发行准备制度
二、规定货币币材
三、确定货币单位
(一)确定货币单位的名称
(二)货币单位的“值”(不兑现货币流通时期,确定货币对内和对外的价值)
四、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
本位币与辅币;金属货币流通下的自由铸造制度:公民有权把国家规定的货币金属送到国家造币厂铸成铸币,也有权把铸币融化。

(一)本位币:一国法定价格标准的铸币,是该国标准的、基本的计价通货。

特点:
(1)在金属货币制度下足值,在不兑现货币制度下币值稳定
(2)金属货币制度可以自由铸造和融化(使铸币名义价值=实际价值;自发调节货
币流通量)
(3)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金属货币流通下的自由铸造制度:公民有权把国家规定的货币金属送到国家造币厂
铸成铸币,也有权把铸币熔化。

可使
1)铸币的名目价值和实际价值保持一致
2)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
(二)辅币:时本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专供零星支付之用
特点:
(1)不足值,用贱金属铸造
(2)国家垄断铸造
(3)有限法偿货币
五、建立准备制度
(一)金准备(黄金准备):金币制度下货币发行的准备
(二)用途:
1.作为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
2.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3.国际支付准备金
1.2.2货币制度类型的演变
一、货币制度类型:
(一)金属货币制度
1.银本位制:银块本位制、银币本位制
2.复本位制:(不稳定)两种货币金属同时为本位币
(1)平行本位制:市场比价决定(破坏价值尺度)
(2)双本位制:法律形式决定
格雷欣法则:(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双本位制中,两种金属铸币法定比价不一致时,市场价格高于法定比价的金属货币(良币)在流通中会逐渐减少,市场价格低于法定比价的金属货币(劣币)在流通中会逐渐增加。

(3)跛行本位制:只有黄金可自由铸造融化,白银不可
3.金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最理想的货币制度)
a.金币的自由铸造和融化使金币
b.可与金币自由兑换的银行券对黄金的购买力保持相对稳定,并自发地调节
货币流通量
c.黄金自由输出入,可自发调节外汇汇率,使其保持相对稳定
【提示】自由兑换、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三者缺一不可
(2)金块本位制:国内不铸造不流通金币,只发行和流通代表一定金量的银行券,
黄金只有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允许兑换(即人们只有在手中有拥有达到一定数量
的银行券时,才能将其按货币的含金量兑换成金块)
(3)金汇兑本位制:(虚金本位制)国家不铸造金币,流通领域没有任何金币流通,
只有银行券流通。

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但可兑换外汇,通过外汇兑换黄金(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在该制度下,货币不与黄金挂钩。

货币供应量取决于一国政府对经济发展或其他因素的判断而制订的货币政策;货币创造成本费用微不足道,并且受政府不同程度的控制。

形式:不兑现的银行券和银行存款
特点:
1.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垄断发行的纸币为本位币,且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2.本位币不与任何金属保持等值关系
优势:
1.可随时针对市场情况,通过人为政策调整货币供应量
2.可对外汇进行有效管理,维持纸币对外价值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劣势:
1.货币供给弹性很大,往往会导致通货膨胀
2.货币对外价值变化无常,影响国际贸易和国际资金流动
3.成败依赖于人为因素
货币制度稳定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