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辽宁省高考语文作文指导及范文
2013辽宁省高考作文范文三篇【高考作文】
![2013辽宁省高考作文范文三篇【高考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a1a139aba0d4a7303763a67.png)
2013辽宁省高考作文范文三篇【高考作文】端午期间,有前几届的学生发来节日问候,我回答:“当年的写作高手、语文榜样,能否针对今年辽宁省高考作文题未学弟学妹们写一篇范文?”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昨天就收到了三篇作文,让我感动。
也许是我偏爱自己的学生,我觉得每一篇都是沙滩上的珍珠——我没有作一个字的修改,放在这里,让大家先睹为快。
若能无悔,便是晴天2009届学生宋霙一粒沙子若想成为一颗珍珠,需要投身到汪洋大海中寻找蚌的存在,进入她的壳中,忍受经年累月的珍珠质包裹。
若想重见天日,需在机缘巧合之下,借采珠人之手离开母贝的保护,方能以一个独立的个体展现在世人面前。
然而世上珍珠何其多,即便有幸落在近在眼前的沙滩之上为人所知,也要面临一个选择:是永远停留在沙砾之中,做孤独但引人注目的那颗珍珠;还是进入珍珠的群体之中,接受严酷地甄选和淘汰,尝试去做珍珠中更美的那个。
相比之下,普通的沙子的烦恼要小得多。
沙子是平凡的,却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它的身边总是有着无数的同伴陪伴着它,一起组成金黄色的美丽沙滩,或是一起成就高大的建筑与宽广的道路。
一粒沙子不能成为聚光灯的焦点,但它却可以渗透在世界上的每个角落,支撑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平凡的特质限制了沙子的吸引力,但是也免去了种种艰难的选择以及高处不胜寒的孤独。
人生总是如此,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
沙子向往珍珠的美丽光泽,珍珠又何尝不羡慕沙子简单的快乐。
珍珠的价值众人皆知,但再美的珍珠亦有发黄被废弃之日;沙子总是以一个集体的面貌出现,但再微小的沙粒也可以始终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每一个人都有成为珍珠的潜力,但是是否真的要走上珍珠的道路,端看各人的运气和选择。
毕竟,无论是在对社会的贡献上,还是在个人幸福的天平上,珍珠和沙子并没有高下之分。
只是当选择已经确定,便不要再左顾右盼,患得患失。
若是愿做一粒沙子,便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份工作,相信付出必有收获,不为不受瞩目而抱怨连天;若是向往成为一颗珍珠,便勇敢接受世界给予的打磨与包裹,即便中途孤独寂寞,也须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作文范文之2013新课标全国卷1语文作文
![作文范文之2013新课标全国卷1语文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34aa4c29b89680203d825fc.png)
2013新课标全国卷1语文作文【篇一:2013新课标i全国卷高考作文】2013新课标i全国卷高考作文:经验与勇气2013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3年新课标i全国卷(山西、河南、陕西、河北、陕西)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没有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
”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
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了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择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3新课标ii全国卷高考作文:同学关系2013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3年新课标ii全国卷(适用省:内蒙古、贵州、甘肃、青海、西藏、海南、吉林、新疆、黑龙江、云南、宁夏)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
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2013年高考辽宁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3年高考辽宁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e9c639eefdc8d376ee32dd.png)
2013年高考辽宁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
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
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
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
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
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
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
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
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
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猎的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
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
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一是接受,二是消融。
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
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
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
2013年高考辽宁卷语文试题及答案(文字版)
![2013年高考辽宁卷语文试题及答案(文字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48bd0a90c69ec3d4bb7501.png)
2013年高考辽宁卷语文试题及答案(文字版)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语文第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
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
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
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
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
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
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
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
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猪等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
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
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
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
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
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
2013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及解析
![2013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f2eaf8b4daa58da1114aad.png)
2013年辽宁省高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
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
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
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
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
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
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
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猪等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
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
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
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
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
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
2013年辽宁高考作文分析
![2013年辽宁高考作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152426844769eae009edf5.png)
2013年辽宁高考作文分析【篇一:2013辽宁高考作文简析】材料:一位年轻人事业无成非常郁闷,一天他在海滩上遇到一位老人。
老人拿起一粒沙子扔在沙滩上,问“你能找到吗?”年轻人说不能。
老人又抓起一颗珍珠扔在沙滩上,问“这回呢?”年轻人说能。
老者说,成为珍珠别人就不会忽视。
年轻人觉得有道理。
“不过,沙子变成珍珠才能被承认和尊重?”年轻人产生了疑问。
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作,要求题目自拟,作文不能脱离材料,不能套用或者抄袭。
字数800字以上。
优秀例文开头及结尾:1、残酷法则人生而平等,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再次佐证了这一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基本人权。
然而人生来就有的平等权却在某些地方失去了普遍的效力,比如认可。
变成珍珠才会被人看见,被人认可,这是残酷的法则,也是最温柔的法则。
2、是金子,才会发光如果说茫茫沙滩如芸芸人海,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大概都只是一粒沙。
随风而逝也好,随波逐流也罢,斗不过平平二字。
然而这个世界上,终究有人是与众不同的,终究有人,有权利去接受他人敬仰的目光。
只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砥砺成为一颗耀眼的珍珠。
事实上,我们不如放平心态,做好自己。
每个人都期待着有一天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赞许和认同,但我们也要知道,这认同并不能够凭空而来。
我们或许没有过人的天资,但只要在自己的目标下,做好每一件事,就能够在茫茫的人海中,成为那个熠熠生辉的焦点。
后记:? 沙入沙中,泯然众矣,如何让人发现你的存在?沙于蚌中磨励,方才成为珍珠,沙中无数沙,当你感慨怀才不遇的时候,你是那颗磨励而出引人瞩目的珍珠吗?另一方面,在目不识珠的人眼中,沙砾与珍珠无异,只有善于发现和捕捉、经得起磨砺,选得对道路的人,才能成为人海中的那颗珍珠!材料:一位年轻人事业无成非常郁闷,一天他在海滩上遇到一位老人。
老人拿起一粒沙子扔在沙滩上,问“你能找到吗?”年轻人说不能。
老人又抓起一颗珍珠扔在沙滩上,问“这回呢?”年轻人说能。
老者说,成为珍珠别人就不会忽视。
2013年辽宁省高考作文
![2013年辽宁省高考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307217412b160b4e767fcf3f.png)
2013年辽宁省高考作文“沙子和珍珠”一、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一个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
“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
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
“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
“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粒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
”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
“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可选立意1、出类拔萃,努力使自己出众。
2、超越常人,凸显自己的价值。
3、平凡如沙,亦能伟大。
4、平常心态,安做平凡人,平凡也精彩。
5、既做珍珠也做沙子,两方面综合辨证。
三、优秀语段●让自己发光,像组织百万法军纵横驰骋于欧罗巴大陆之时的拿破仑那样,即使身高只有一米六二;像用绝妙的才思谱出雄浑激昂的《第九交响曲》的贝多芬那样,尽管双耳已经失聪;像以孜孜不倦的钻石分离出毒霉素使人类远离病痛的弗莱明那样,虽然只是个农民。
让自己发光,现实总不完美,但请勿因平庸而放弃发光的机会。
——潘梦佳《让自己发光》●时代中那座古老的桥上挤满了人,他们笑着,闹着,看着好戏。
韩信是他们眼中的好戏,话中的笑柄。
他弯下了腰,他低下了头,他慢慢移动身躯,开始了别人眼中的“好戏”。
可是,这个人,他的眼神从未低下,在众人的目光中显出一丝不可思议的平静。
韩信的目光成为了沙中珍珠,既是珍珠,又怎能在沙子中停留?于是他的眼神被统治者拾起,装裱在历史的相框中,被后世赞扬。
当一个人有更高的山峰想要攀登时,他就不会在乎脚下的泥沼。
流年岁月告诉我们,只有那些沙中珍珠才会被人们熟知,就如桥上的看客,他们只是看客,在岁月的洗礼下终究化为泥沙,而只有这颗与众不同的珍珠才会在流年中得到认可。
2013年辽宁高考作文题目
![2013年辽宁高考作文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59a65be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c8.png)
2013年辽宁高考作文题目
《面对挑战,勇于向前》挑战是人的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而勇于向前则是一种人生的态度。
面对挑战,我们应该勇于面对,不要缩在角落里抱怨无助,应该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带来积极的能量,改变自己的命运,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挑战是一种机会,可以教会我们应对失败,学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不断进步并最终取得成功。
只有勇于向前,才能推动我们走向胜利。
要勇敢地面对挑战,就要有足够的自、勇气和决心,把握好机会,珍惜时间,不断提升自我,不断研究,勇于拼搏,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坚持自己的念,不断努力,不怕失败,勇往直前,走向成功的彼岸。
在我们的大学生涯中,也会遇到许多挑战,例如高考的挑战,就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面对高考,我们也要勇敢地向前,不断努力,不怕困难,勇敢地把握机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实现自己的理想。
面对挑战,我们要勇敢地向前,勇敢地面对困难,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勇敢地去发掘自己的潜能,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只有勇于向前,才能走向成功。
只有勇敢地面对挑战,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只有勇于向前,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2013年高考试题:语文(辽宁卷)
![2013年高考试题:语文(辽宁卷)](https://img.taocdn.com/s3/m/788f6f09376baf1ffc4fad70.png)
要塞防卫等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B.王尧臣在陕西体量安抚使任上,当现今的韩丞相因好水之战指挥失当致使任福等人战死而被
贬官时,敢于仗义执言。
C.王尧臣居官任职期间,处理政务遇到意见不一致时,一定与大家反复讨论,直到取得共识为
止,从不固执己见。
D.王尧臣一生历任多职,为国为民,临终仍挂念国事。皇帝亲自参加他的丧礼,并且停止朝政
“知道吗?今天是圣诞节!今晚不干活了,我们好好乐一乐!我来教你们一支歌,非常好听的歌,这是 父亲为你们准备的圣诞礼物。”
孩子们欢呼雀跃,兴奋得几乎要把家里闹翻天了! “静一静!现在跟着我唱。”亚诺什清了清嗓子,缓缓唱起那首优美而古老的圣歌。歌声轻盈,调子 欢快,孩子们瞬间就被吸引住了。在这个温馨的夜晚,小天使们美妙的歌声,从婉转到高亢,一遍又一遍…… 然而,这歌声却惹恼了楼上住着的人,一位富有的老爷。他一个人住着九个房间,第一个房间用来闲 坐,第二个睡觉,第三个用餐……其余的又派什么用场呢? 此刻他正在第八个房间里抽烟,琢磨着自 己怎么在圣诞夜也提不起兴致呢。楼下传来的声音越来越响,当亚诺什们唱到不知第几遍时,他再也无法 忍受,循声找到靴匠家。 “你就是亚诺什,那个靴匠吗?”
(摘编自肖向东《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 1.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
A.在 接 受 了 游 牧 民 族 的 “ 肉 食 ” 饮 食 方 式 之 后 , 汉 族 的 食 物 来 源 更 加 多 样 , 饮 食 结 构 发 生 了 变化。
B.在 民 族 文 化 的 交 融 过 程 中 , 中 华 饮 食 逐 渐 接 受 了 亚 洲 其 他 地 区 的 食 物 品 种 , 进 一 步 扩 大 了
D.在 全 球 化 时 代 , 中 华 饮 食 文 化 将 更 多 地 体 现 出 人 类 普 遍 的 文 化 价 值 特 征 , 从 而 被 世 界 各 国 认可。
2013年辽宁省高考作文指导及优秀范文(2篇)
![2013年辽宁省高考作文指导及优秀范文(2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a0aca34028915f804dc2fe.png)
2013年高考优秀作文(辽宁卷)一、原题回放18.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一位年轻人事业无成非常郁闷,海滩上他遇到一位老人:“为什么我每天辛辛苦苦工作却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老人抓起一把沙子扔在沙滩上,问“你能找到吗?”年轻人说不能。
老人又抓起一颗珍珠扔在沙滩上,问“这回呢?”年轻人说能。
老人说:“一个人,只有成为珍珠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可是,难道只有成为珍珠,一粒沙子才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吗?”请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和含义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二、【思路导引】立意大致围绕“平凡与杰出”的关系就不算跑题。
材料中有两个关键句:一是“一个人,只有成为珍珠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二是“可是,难道只有成为珍珠,一粒沙子才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吗?”材料的最大“亮点”其实正在这最后一句话上——这个强有力的反问提供了非常好的立意角度:一粒沙子,即使成不了珍珠,也自有其不容抹煞的价值。
首先,沙子自有沙子的价值,哪段路,哪栋楼,哪条河床……少的了沙子的默默奉献与承担?更何况,哪粒珍珠当初不都曾是沙子?沙子而又成为珍珠,需要“蚌病成珠”,需要极好的机遇,亦需要太多的孕育和磨砺;能成为珍珠当然美好,然而能成为珍珠的沙粒毕竟少数。
太多的沙子没有成为珍珠的幸运,但难道它们就毫无价值么?沙如此,人亦然啊。
人,当然要胸怀大志,追逐梦想——成名成家,出类拔萃,闪光耀眼,令人尊重、羡慕、敬佩;但如果没有机会,能成为铺路之料,建楼之物,也不错。
无论做什么,人人生而平等。
只有职业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不要过分追逐、羡慕、“敬仰”名人,他们也曾是普通人。
好材料有:1.记者采访一位名人的母亲时说:“您有这样出色的儿子,一定会感到十分自豪。
”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
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正在地里挖土豆。
”2. 泥土——鲁藜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1]3.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对人的教育,除了要发挥他本人天赋的才能,还应努力发展他对整个人类的责任感,以替代我们目前这个社会中对权力和名利的过度赞扬。
2013辽宁省实验中学高考语文押题作文解析及范文
![2013辽宁省实验中学高考语文押题作文解析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cd94c97d15abe23482f4dad.png)
2013辽宁省实验中学高考语文押题作文解析一、题目回放:材料一:小和尚拜见师父,师傅在吃饭,狼吞虎咽;二次师傅在睡觉,呼噜连天;第三次他一见面便问师傅,“你还在努力修行么”师傅答:“当然”小和尚又问,“如何努力”师傅答“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小和尚不解,这与常人有何不同,师傅笑道“自然不同,有些人该吃饭时不肯吃,百方搜求;该睡觉时不肯睡,千般计较。
”材料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要求:不要脱离材料,根据材料自主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二、作文立意:材料一:1、不计较得失,泰然处之2、放下尘世名利追逐,回归灵魂真我3、活在当下,悦享人生4、享受生活中的平常简单5、拥有一颗平常心6、一切随缘,顺其自然材料二:1诗歌哲理:人生应不断进取,万万不可自得自满;永不止步,不断战胜人生路上的困难。
2、诗歌联想:1) 事物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曲折中发展、前进的。
我们可以站在哲学的高度审视社会和历史以及人生的变化,以论证我们的观点。
2) 我们的成长是曲折的。
小时候固然有童年的欢乐,但也有疾病的侵袭;入学后有成绩优异时的高兴,也有成绩落后时的苦恼;还有与同学的矛盾、与家长的隔阂等等,每一步都伴随着曲折。
3) 成功之路是曲折的。
爱迪生发明电灯试验了上万种材料,歌德写《浮士德》用了六十年,宋祖英是从山沟中走出来的等等,每种成功都充满了艰辛与曲折。
4) 创业之路是曲折的,如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之后,国内的政治形势便发生了变化:反右、大跃进、自然灾害、文革等,使经济建设几乎陷于停顿。
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整顿调整后,才走上正途并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5) 面对曲折,我们要有挑战的勇气,要有必胜的信心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我们才能不畏曲折,迎曲折而上。
材料一二综合立意:1、面对人生的悲喜顺逆,应摆正心态,平常心是道2、人生如登山,学会把握过程的美丽3、人生应不断进取,但也要学会悦享生活4、生无所息,但也要在追逐中,让灵魂小憩,把握好当下5、人生无止境,在挑战的同时也要拿得起,放得下6、在人生的攀登中应该摆脱名缰利锁的羁绊,让灵魂自在7、正视苦难,不计得失三、下水作文生命的修行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2013辽宁高考作文简析
![2013辽宁高考作文简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ee3ec92cc58bd63186bd96.png)
材料:一位年轻人事业无成非常郁闷,一天他在海滩上遇到一位老人。
老人拿起一粒沙子扔在沙滩上,问“你能找到吗?”年轻人说不能。
老人又抓起一颗珍珠扔在沙滩上,问“这回呢?”年轻人说能。
老者说,成为珍珠别人就不会忽视。
年轻人觉得有道理。
“不过,沙子变成珍珠才能被承认和尊重?”年轻人产生了疑问。
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作,要求题目自拟,作文不能脱离材料,不能套用或者抄袭。
字数800字以上。
优秀例文开头及结尾:1、残酷法则人生而平等,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再次佐证了这一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基本人权。
然而人生来就有的平等权却在某些地方失去了普遍的效力,比如认可。
变成珍珠才会被人看见,被人认可,这是残酷的法则,也是最温柔的法则。
2、是金子,才会发光如果说茫茫沙滩如芸芸人海,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大概都只是一粒沙。
随风而逝也好,随波逐流也罢,斗不过平平二字。
然而这个世界上,终究有人是与众不同的,终究有人,有权利去接受他人敬仰的目光。
只是因为,他们将自己,砥砺成为一颗耀眼的珍珠。
事实上,我们不如放平心态,做好自己。
每个人都期待着有一天自己能够得到别人的赞许和认同,但我们也要知道,这认同并不能够凭空而来。
我们或许没有过人的天资,但只要在自己的目标下,做好每一件事,就能够在茫茫的人海中,成为那个熠熠生辉的焦点。
后记:沙入沙中,泯然众矣,如何让人发现你的存在?沙于蚌中磨励,方才成为珍珠,沙中无数沙,当你感慨怀才不遇的时候,你是那颗磨励而出引人瞩目的珍珠吗?另一方面,在目不识珠的人眼中,沙砾与珍珠无异,只有善于发现和捕捉、经得起磨砺,选得对道路的人,才能成为人海中的那颗珍珠!材料:一位年轻人事业无成非常郁闷,一天他在海滩上遇到一位老人。
老人拿起一粒沙子扔在沙滩上,问“你能找到吗?”年轻人说不能。
老人又抓起一颗珍珠扔在沙滩上,问“这回呢?”年轻人说能。
老者说,成为珍珠别人就不会忽视。
年轻人觉得有道理。
“不过,沙子变成珍珠才能被承认和尊重?”年轻人产生了疑问。
2013年辽宁高考语文作文(精选)
![2013年辽宁高考语文作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9f69c665b84ae45c3b358c8d.png)
2013辽宁高考语文作文《珍珠与沙》辽中二高中二年一班冯庆甦整理作文材料(据学生回忆整理):一位年轻人事业无成非常郁闷,一天他在海滩上遇到一位老人。
老人拿起一粒沙子扔在沙滩上,问“你能找到吗?”年轻人说不能。
老人又抓起一颗珍珠扔在沙滩上,问“这回呢?”年轻人说能。
老者说,成为珍珠别人就不会忽视。
年轻人觉得有道理。
“不过,沙子变成珍珠才能被承认和尊重?”年轻人产生了疑问。
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作,要求题目自拟,作文不能脱离材料,不能套用或者抄袭。
字数800字以上。
立意可从多方面:本人认为,这则材料的开放性在于从珍珠或从沙子的角度立意均可。
今年的材料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1、出类拔萃,努力使自己出众。
2、超越常人,凸显自己的价值。
3、平凡如沙,亦能伟大。
4、平常心态,安做平凡人,平凡也精彩。
5、既做珍珠也做沙子,两方面综合辨证谈。
围绕资料这几个方面,引申联想派生出其他的立意也未尝不可。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
辽宁历年高考作文题●1977年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1978年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1979年改写“陈依玲的故事”●1980年材料作文《画蛋》读后感●1981年材料作文《毁树容易种树难》读后感●1982年命题作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3年根据一幅题为“这里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的漫画,写一篇议论文●1984年根据所给材料,写一篇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的议论文●1985年材料作文“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1986年材料作文“树木·森林·气候”●1987年 1.写一篇简讯,报道育民小学举办游泳训练班取得的成绩;2.写篇短文,谈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1988年习惯●1989年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1990年材料作文(素材为玫瑰园里的花与刺)●1991年 1.以圆物体为本,写一段想象;2.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辩论或议论)●1992年 1.根据众人对待垃圾的不同行为,写一篇记叙文;2.根据材料进行分析,写一篇议论文●1994年尝试●1996年议论文一篇(素材为《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1997年材料作文(素材为社会调查分析,助人为乐还是悄悄走开)●1999年话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0年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2001年话题:诚信●2002年话题:心灵的选择●2003年就“感情的亲疏远近对认知的正误深浅的影响”作文(题目自拟)●2004年就“平凡与自豪”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辽宁省高考语文作文作文材料:一位年轻人,闷闷不乐。
一天他在海滩上遇到一位老者。
老者问他怎么了,年轻人答:自己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却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老人转身抓起一把沙子扔在沙滩上,问:“你能找到吗?”年轻人说不能。
老人又抓起一颗珍珠扔在沙滩上,问:“这回呢?”年轻人说能。
年轻人疑问:难道沙子只有变珍珠之后才能得到认可和尊重吗?学生感觉:“感觉挺好写的。
”7日中午11点半,考点内传出一声长长的铃声,高考第一科语文考试宣布结束。
陆陆续续走出考场的考生们,一脸轻松。
记者在沈阳、大连、鞍山、盘锦等许多考点,听到考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便是:“作文挺好答!”这道作文题,难度怎样?怎么写才能拿到高分呢?当日,本报记者采访了语文教师。
从珍珠、沙子角度写均可语文教师认为,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材料作文相对简单,学生容易看懂材料所表达的意思。
也可以说,今年作文写跑题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这篇作文,想拿高分却不太容易。
“建议考生可以拿三条来评判自己是否能拿到高分。
”第一是文字是否工整;二是,语言是不是有文采;第三,就是看对材料的分析是否到位,是否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
语文教师分析,今年这篇作文,选择做沙子或选择做珍珠这两个角度都可以。
假设学生选择做珍珠:可以表达自己要求进步,努力做优秀的自己,这样可以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此类材料很多,只要是著名人物均可。
比如: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实业家等等。
如果考生选择做沙子:相对更好写一些,可以从做沙子也一样伟大的角度写。
比如沙子对社会也是有贡献的,就像高楼大厦,它也是由千千万万的沙子构成的。
再比如每一颗小草都是春色的一部分。
在我们生活中,有郭明义、公共汽车售票员李素丽,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们执着地做着不平凡的事,一样值得我们去尊重。
因此,今年的作文题不易跑题,而且有内容可以写。
辽宁连续六年用材料作文经过总结,语文老师表示,从2008年起,辽宁省的高考作文题目均是材料作文。
相比较而言,材料作文的意图是通过整个材料来显示的。
如果不在审视整个材料的基础上把握观点,而是断章取义,就不能很好的体现命题者的用意,从而造成偏题、跑题现象。
此前,高考作文很长一段时间喜欢考“话题作文”或是半命题作文,语文老师认为,材料作文是防“押题”的最好作文形式。
相对于话题作文而言,它的审题立意难度较大,也比较宽泛,又由于高考作文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是话题作文,因此,当它今年再次出现在高考语文全国卷上时,仍有考生不知所措,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而且,从2008年开始,辽宁省的材料作文反映的方向都是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
从材料内容上看,2008年是价值观方面的、2009年是明星代言、2010年是得与失、2011年是敢于说真话,这都是在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对学生的成长更有好处。
“材料作文,学生易读懂。
相对而言不易跑题。
”语文教师认为,材料作文,考生有话可说。
这样的作文有两大好处:第一: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能力;第二:考查是分析能力,考生要有自己的观点。
因此,作文不太容易雷同,不容易“套作”。
现在新课改在语文能力的考查方面,提出要求学生正确、流畅地表达自己见解,有一定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材料作文对此可以予以体现。
2013年辽宁高考作文范文若能无悔,便是晴天一粒沙子若想成为一颗珍珠,需要投身到汪洋大海中寻找蚌的存在,进入她的壳中,忍受经年累月的珍珠质包裹。
若想重见天日,需在机缘巧合之下,借采珠人之手离开母贝的保护,方能以一个独立的个体展现在世人面前。
然而世上珍珠何其多,即便有幸落在近在眼前的沙滩之上为人所知,也要面临一个选择:是永远停留在沙砾之中,做孤独但引人注目的那颗珍珠;还是进入珍珠的群体之中,接受严酷地甄选和淘汰,尝试去做珍珠中更美的那个。
相比之下,普通的沙子的烦恼要小得多。
沙子是平凡的,却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它的身边总是有着无数的同伴陪伴着它,一起组成金黄色的美丽沙滩,或是一起成就高大的建筑与宽广的道路。
一粒沙子不能成为聚光灯的焦点,但它却可以渗透在世界上的每个角落,支撑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平凡的特质限制了沙子的吸引力,但是也免去了种种艰难的选择以及高处不胜寒的孤独。
人生总是如此,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
沙子向往珍珠的美丽光泽,珍珠又何尝不羡慕沙子简单的快乐。
珍珠的价值众人皆知,但再美的珍珠亦有发黄被废弃之日;沙子总是以一个集体的面貌出现,但再微小的沙粒也可以始终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每一个人都有成为珍珠的潜力,但是是否真的要走上珍珠的道路,端看各人的运气和选择。
毕竟,无论是在对社会的贡献上,还是在个人幸福的天平上,珍珠和沙子并没有高下之分。
只是当选择已经确定,便不要再左顾右盼,患得患失。
若是愿做一粒沙子,便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份工作,相信付出必有收获,不为不受瞩目而抱怨连天;若是向往成为一颗珍珠,便勇敢接受世界给予的打磨与包裹,即便中途孤独寂寞,也须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尽管有时生活不随人愿,是否成为世人眼中的珍珠并非由自己决定,但是追求却是他人无法夺走的。
我们未来的事业,可能是作为一粒沙子奋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抑或是以一颗珍珠的身份闪耀在各行各界。
不管走在哪一种道路上,只要无愧于心,我们便是属于自己的最闪亮的珍珠。
若能无悔,便是晴天。
当砂砾也有梦想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说:“这个世界,有这么一小撮的人,打开报纸,是他们的消息,打开电视,是他们的消息,街头巷尾,议论的是他们的消息,仿佛世界是为他们准备的,他们能够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你的目标,应该是努力成为这一小撮人。
”正如同在沙滩上看世界一样,这样的“一小撮人”便是我们生活中的耀眼明珠,很快甩开身后的黄沙,独自,璀璨得晃眼。
尘世间总有一些人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默默地垂下头颅,永远做别人舞台后的幕布、爬上喜马拉雅的垫脚石、开出鲜艳花朵的绿叶,他们只匆忙地行走,在宇宙间留下相同的足迹,没有任何人对他们投向惊鸿一瞥,在有限的生命中,他们甚至没有发出过只属于自己的声音。
在别人的脑海中,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他们”。
然而,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每个人的心底里都潜藏着一个被别人记住的愿望,都期盼着能有一天能摆脱黄沙的千篇一律,变身珍珠,耀眼世间。
沙粒要想成为珍珠,就要咬牙钻入蚌中接受磨砺,就要熬得过蚌中千日的寂寞,经历千锤百炼。
人亦如此。
只有耐得住孤单,咬紧牙关,为众人之所不能,忍众人之所不能忍,蛰伏几季,方能成事。
然这一切的前提,则是“有梦”。
沙粒有梦,能百日成珠;为人有梦,可流芳千古。
85届奥斯卡奖再一次被华人导演李安斩获!当李安手捧小金人被镁光灯聚焦时,这个总是笑意盈盈的导演道出了自己的“血泪史”。
曾经被父亲强烈反对学电影、依靠妻子的微薄薪水当了七年的“家庭煮夫”、一度曾想过放弃该学计算机专业……然而最终一直支撑着他信念的,是妻子林惠嘉的一句话:“安,要记得你心里的梦想。
”正是这一句温馨得紧扣人心弦的话,使李安多年来坚定地行走在梦想的旅途上,终成史上第一个凭借指导3D电影而获奥斯卡奖的导演。
曾有人说梦想总是很遥远,踮起脚尖也看不到希望。
其实梦想很简单,最璀璨的珍珠在成长之前也曾为卑微的一粒沙,梦想于它而言不过是蚌中分泌出的粘液,一丝丝地将它包围,久而久之,成为了一颗美好的存在。
于我们世间每一个普通人更是如此,让梦想照进现实,并为之努力,总有一天你会发现镜子里慢慢出现的璀璨点亮了你的眼睛。
珍珠从来不会被弃若敝履所谓怀才不遇,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怀的才不够,要么怀的根本不是才。
材料中年轻人的存在不是个体,而是代表一群人——个新生的踌躇满志的群体。
伴随经济的发展变革,社会步伐不断加快,竞争在各个领域里都成为不可缺失的环节,残酷的丛林法则决定了必然有人得意,有人落魄。
得以发挥才能的人万人艳羡,而被人无视的平凡小卒只得暗自忧伤,怀疑自己,质疑人生。
感叹命运的不公成为这一类人的生活中的经典桥段。
沙粒是大多数人的形态,资质平平,学历平平,能力平平,犹如职场里千千万万只蚂蚁,奔波忙碌却看不到未来的光亮。
沙粒们觉得上司有眼无珠,看不到自己的兢兢业业和才华横溢。
也许真的应了那句古老的谚语:“上帝赐给人们双目,却生来只能看到别人的缺点,忽视了自己的不足。
”失意者沉溺在悲伤自怜的情绪中,把酒叙愁肠。
不曾想过也许不是伯乐难寻,而是自己还不够千里马的分量。
被赏识的人总有别人无法替代的价值,而这独一无二的价值就是珍珠区别于沙粒的本质。
成功人士在被问及“机遇”的话题时,总会在发言结束后补上一句“机会永远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很多人怀疑这句话的真实程度,认为自己的生命平静如水,不起波澜。
任何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我们和身边的人同处于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交际圈。
既然命运赋予我们如此多的相似,结局又为何如此迥异?三国里那一句“万事俱备,只差东风”说尽了成功的含义。
万事俱备不是空谈的自信,只欠东风也不是把命运完全寄予宿命的无奈和被动。
以既往的积淀憧憬命运之火的点燃才是人生应有的态度和信念。
执着于把自己打磨成珍珠的人即使流落在茫茫沙海也会是被捡拾的那一个。
不是命运格外的眷顾,是上帝为他追梦时的坚贞不渝而感动垂怜。
老人拄杖慢行,为迷茫人指点迷雾,在海边看向远方海天相接处,静静思索,手里握着珍珠,脚下是成片的沙海铺就的路。
冷落不是世人眼拙的罪过,只不过是平庸者自己无能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