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课后反思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学反思7篇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学反思7篇《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学反思(篇1)青岛版教材的最大特点是把知识融于一个个有趣的情境串中,使学生在情境串中解决问题。
本课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勤劳的小蜜蜂整装待发采花粉的情境,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了情境图,通过学生讲故事——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把知识学习与解决问题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形成了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知识链,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教学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的算理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方法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给学生创设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同时,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先让学生独立解答自己喜欢的.问题,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学反思(篇2)连续退位减是三位数减三位数计算中的难点,许多孩子发生的计算错误都是在这里。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突破计算的难点,最有效的策略便是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地理解算理。
为了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先在计数器上拨算珠进行计算。
要让每个学生都通过拨算珠体会退位的过程:个位上2颗珠不够减,需从十位上退1颗珠;十位上没有珠,先从百位退1颗珠,到十位上是10颗珠,再从十位退1颗珠,到个位上是10颗珠。
在学生拨算珠之后,结合课件的演示,让学生交流拨算珠的`过程,加深对隔位退位过程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通过条理清楚的问题,注重让学生讨论退位的.过程,即在每一次退位后被减数各位是多少,引导学生明确在竖式上计算的方法:从个位算起,让学生观察,个位上4减8不够该怎么办?孩子通过操作知道要向十位借一。
于是向十位借,发现十位上是0,师问能借吗?孩子自然说本身就是0,自己都没有就无法借,师提示孩子有该怎样办,孩子想到向百位借,然后问孩子怎样借。
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下问题:十位向百位借一后是多少?个位向十位借一后,十位又剩下多少?同时在板书的时候在十位边上写10,而且在10上点上圆点,帮助学生理解。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材分析《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册数学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时内容,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延续,在计算方法上是相同的。
这个内容是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是学生学习笔算的一个难点,是小学阶段整数加减法的一个小结点。
在教材的安排中还重视了估算的渗透,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
1.教材地位和作用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学过加法计算,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为后面学习连续退位的减法作好铺垫。
2.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较弱,因此在教学时我准备了课件和配套的画面,以增强直观形象性,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而且学生之前已学过加法计算,并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在数学课堂上,孩子们敢想敢问,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这些情况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3.教学目标因为这节课是连续进位,所以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结合新课程标准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估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数感。
情感态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理解运用“无论哪一位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和“不要忘记加进位“1”。
4.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掌握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方法,会正确计算。
难点:是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
(无论哪一位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和“不要忘记加进位‘1’)二、说教法1、情境教学法2、多媒体教学法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这是一节计算课,传统的计算课可能会多一些枯燥,所以现在的教材都是在生活情境中呈现计算,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小学数学_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连续进位、退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连续进位、退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让学生经历三位数减三位数(不连续进位、退位)笔算算法的探索过程,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并优化算法。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初步学会合作、交流、表达,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串联情境,导入新知承接第二信息窗,展示图片[设计意图] 把本单元的“信息窗”情境串联在一起;以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勤劳的小蜜蜂为素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产生学习动力。
二、进入情境,观察思考,探索新知1、发现问题谈话: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画面,充分表达从画面上看到的信息。
2、提出问题小蜜蜂想知道什么?果园到花园有多远?(板书)你想知道什么?跟同位说一说,全班交流。
(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第一队和第二队一共有多少只?第一队比第二队多多少只?从家到果园比从家到花园远多少米?)[设计意图] 由小蜜蜂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提出更多的问题,通过合作交流充分感受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3、解决问题(1)列式解决: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来帮谁呀?(一般选择帮小蜜蜂,因为孩子的心里装的是可爱的蜜蜂)要解决的问题:果园到花园有多远?应该从图画中寻找哪些有关的信息?你能把你找到的两个信息与小蜜蜂的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同位互相说)会列式吗?学生列式:592+374(2)探究算法: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尝试(有的同学可能用学具摆一摆,也有的可能用计数器拨一拨,也有的可能用竖式计算)。
全班交流。
生可能估算:592接近600,374接近370,600+370=970,592+374≈970生可能用计数器拨一拨:(让生边拨边说)先在计数器上拨592,再加374,个位上2个一加4个一得6,十位上9个十加7个十得16个十,向百位进1,得6个十,百位上5个百加3个百是8个百,再加1个百是9个百,结果是966。
小学数学_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次进位和一次退位)教学内容;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次进位和一次退位)【学习目标】1.结合蜜蜂采花粉,算距离的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2.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经历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笔算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并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对算法进行比较优化。
4.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重点: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次进位、退位)的方法难点: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次进位、退位)的方法和笔算【教学设计】一、导入:1.口算并说出口算过程;32+45= 54—22=320+450= 540—220=2.课件展示;(出示情境图)蜜蜂王国的小蜜蜂出发去采花蜜,根据情境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加法师:果园到花园有多远?生:592+374=师:你想怎么算?生:592 看成 600 (计数器拨珠)用竖式:百十个 592 +374= 962 提问:百位上为什么不是 8?(注意标注进位一)师:在做竖式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总结算法:(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2)满十进一交流讨论 374 看成 400 相加不到 1000 是 900 多练习: 267+405 学生板演,集体纠正。
435+291(二)减法师:第二队比第一队少多少只?生:518-227=学生先自己用竖式做,然后集体订正交流做法:百十个 518 -2 2 7= 291 (注意标退位点)(1)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2)退一当十练习: 359-178=(三)总结;从家到果园比从家到花园远多少米?生自作,共同总结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次进位和一次退位)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加法:满十进一减法:退一当十三、练习:1、火眼金睛辨对错,改正 562+374=8362、评测练习生做试题纸,当堂评测。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有哪些收获在小组里说一说,并在全班交流。
小学数学_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次进位和一次退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四制二年级下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连续进位、退位)的笔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44—47页,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理解加法意义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2、经历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不连续退位)的笔算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对算法进行比较优化。
3、在共同交流的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弄清有关进位、退位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串联情境,导入新知上节课我们看到了上千只小蜜蜂,这节课他们在蜂王的一声令下迅速按各队的路线飞去,它们飞啊飞啊,飞了好远好远,终于找到了果园和花园,你想不想参观一下它们采蜜的场景。
生:(想)(出示情境图)今天我们要用这幅情境图来学习数学知识,比一比哪一位同学在学习中能象小蜜蜂那样不怕累,肯努力,勤思考,克服困难。
二、进入情境,观察思考,探索新知1、发现问题谈话:师: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看谁说的清晰而且完整。
(学生观察画面,充分表达从画面上看到的信息。
)生:一队518只蜜蜂、二队227只蜜蜂、从家到果园592米、从家到花园384米。
师:说的非常准确,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2、提出问题师: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从果园到花园一共有多少米?生2:第一队和第二队一共有多少只?生3:第二队比第一队少多少只?生4:从家到果园比从家到花园多多少米?3、解决问题(1)列式解决:师: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你们真聪明。
师:下面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师:从果园到花园一共有多少米?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图画中寻找哪些有关的信息?你能把你找到的两个信息与这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同桌互相说)师:同学们这个问题该怎样列算式呢?生:592+384(2)探究算法:师:这个算式该怎样计算呢?说说你的想法?生:小蜜蜂要从果园飞到家再从家飞到花园师:谁来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说给同桌听听。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学反思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学反思《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究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笔算。
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探索数学规律的乐趣,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积极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从上课的具体情况来看,我进行了下面几方面的反思:新课伊始,我充分利用了青岛版教材生动形象的特点,充分利用信息窗,先让学生讲故事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然后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最后整合学生提出的问题,重点解决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
把学生带入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在听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本子上算一算,同桌互相说一说计算的方法,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保持,又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
探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时,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及交流,自主得到方法。
在计算过程中要求学生自主探索,体现算法多样化,并突出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强调:竖式计算要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同时,使学生明确“数位对齐”就是指个位与个位、十位与十位、百位与百位对齐。
学生较好的掌握了三位数加法的笔算,同时也明确了算理。
在解决问题的环节,我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因为在学习这一课之前学生学习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所以大部分学生是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出来的。
然而这节课学习的重点不是口算而是笔算,那么为什么学生在应该用口算的时候用笔算,应该用笔算的时候反而又用口算呢?这说明二年级的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很容易受前面学过知识的影响,同时他们的目的意识不强,思维比较教条,所以不能体会哪种方法是最好的,认为学过的方法就是好的,在这个时候,我应该加强引导,让他们明白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最不容易出错的。
在遇到数位较多的、比较难计算的题目时,要记得用列竖式的方法来解。
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教学反思
《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教学反思《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学生把握了笔算两位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探讨并把握三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式,学会用列竖式的方式进行计算.而且依照具体情境,选择适合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经历尝试三位数简单的计算进程.培育并进展学生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照教材的这一特点,我是如此设计本节课的:在导入环节是如此设计的:以简单的两位数的加减法问题为生长点,引发学生对本课情景中数学信息的明白得,并能选择适合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在那个设计环节上,只是注重了数字上的改变,没有让学生真正的明白得情景中每一个信息的意思,因此那个环节,比较冒昧,而且运用不够灵活。
由于在进行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把握了两位数笔算加法的计算方式,这就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了正向的迁移,因此,在新授段,关于计算,我没有做任何讲解,而是放手让学生进行探讨与尝试,让学生在亲自探讨的进程中把握计算的方式.如此不仅巩固了所学的内容,使学生在原有计算方式的基础上又取得了新的计算方式.进而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说明和强调,减少了重复。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力求表现新课标的精神,有失败有成功.但总感觉用如此的情景导入新课无形中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本来计算不难,但如何列式,明白得题意却很难讲解,毕竟与他们的生活太远.尔后要多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探讨,多让学生在尝试与探讨中获取知识,必要的时候给学生与必要的指导.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设计要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
《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学生把握了笔算两位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探讨并把握三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式,学会用列竖式的方式进行计算.而且依照具体情境,选择适合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经历尝试三位数简单的计算进程.培育并进展学生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依照教材的这一特点,我是如此设计本节课的:在导入环节是如此设计的:以简单的两位数的加减法问题为生长点,引发学生对本课情景中数学信息的明白得,并能选择适合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在那个设计环节上,只是注重了数字上的改变,没有让学生真正的明白得情景中每一个信息的意思,因此那个环节,比较冒昧,而且运用不够灵活。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教案与反思第【2】篇〗教学内容:例题1、2教学目标: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三位数加法笔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会归纳概括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经验,理解三位数加法的算理算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笔算加法中“满十进1”的书写及计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复习计算27+12 38+552、提问:笔算两位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二、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将要根据这个规律继续学习三位数加两、三位数。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导入,不仅让学生了解了有关湿地和湿地动物的知识,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提出了多个问题,然后从这些问题中有选择、有重点地研究。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从图中搜寻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问的意识。
三、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出示教材第36页的以及“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
让学生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首先看看你认识这些湿地野生动物吗?(课件出示第36页主题图)师:湿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湿地野生动物。
下面是关于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从表格中获得了有价值的数学信息,那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2)观察统计表,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预设1: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预设2:鸟类和哺乳类一共有多少种?预设3:爬行类和哺乳类一共有多少种?预设4:鸟类比爬行类多多少种?同学们根据统计表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这节课我们主要先来研究这两个问题:①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②鸟类和哺乳类一共有多少种?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小学数学_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第一课时信息窗1——菜园卫士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进一步体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2.让学生在猜想、验证、梳理与概括的过程中经历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进行发现并概括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3.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三位数两次进位加法和两次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并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难点:理解两次进位与两次退位的算理,计算时不要忘记加上从低位进上来的1、减去低位已经借去的1。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都见过七星瓢虫吗?七星瓢虫是田园里的捉虫能手,号称田园小卫士,想参观一下它们在田园里的工作场面吗?我今天就带领大家来看看,他们是如何工作的。
出示课本情境图,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几个问题:1.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田园里有两种作物----茄子和大白菜,大批七星瓢虫正在飞向田园等。
2.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在帮助学生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分类,并通过数字之间的组合,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A.白菜:已检查了179棵,还剩364棵没有检查。
一共有多少棵白菜?B.七星瓢虫:茄子地里有七星瓢虫247只,白菜地里有七星瓢虫158只。
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虫?C.茄子:一共有435棵,已检查了276棵。
还剩多少棵茄子没检查?D.茄子:已检查了276棵;白菜:已检查了179棵。
已检查的茄子比已检查的白菜多多少棵?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
能按照一定的关系对情境图进行观察、描述,训练学生根据画面情景提出完整的数学问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我们先来解决刚才大家提出的“一共有多少棵白菜?”这个问题。
三位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三位数的加减法(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教学反思一.笔算不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以及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为以后学习三位数的进位、退位一加减法作准备。
因此学好本节课非常重要。
二、利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是它的一个拓展,它们的算理完全相同。
教学时,我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复习回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法(如:用竖式、用计数器拨一拨、用求近似数法、或看成几个十几个百相加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
三、恰当评价学生对计算的掌握本单元计算教学的内容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教学时,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他们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计算,同时要求以笔算为主(即竖式),为以后学习进位加、减法作准备。
四、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
估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在前面的教学中,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估计的意识,能估计万以内的数量。
而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把三位数看作接近的整百数进行估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通过学习弄清估算的意义,感受估算的必要性,进一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因此,先让学生对加法(或减法)中的各个数进行估计,然后再把近似数相加减。
五、板演练习,充分利用错误资源以错纠,强化认识。
六、小组竞猜游戏练习做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既有兴趣又易于接受。
收获:绝大部分学生对竖式掌握不错,能够很好的计算。
学生善于口算(并且是对应的数位相加减),基本达到了算法多样化。
近似数95%的学生会求,但计算时约等号往往写成等号。
对估算应用意识不强,善于笔算,可能对估算的意义理解不透。
问题意识比较突出。
《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反思(含试卷)
《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反思《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法)》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以及掌握了100以内的笔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口算的多种计算方法。
难点是掌握用竖式计算不连续进位的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这部分内容看似简单,算理都是学生以前所掌握的内容,是在整百数加整百数,整千数加整千数的基础上,也是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学生虽然好像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可是在计算时却常常出错,反思自己的教学,我想在教这部分内容时最主要的是要做到一个细,在板演例题时注重细节的教学,提醒学生注意,帮助学生养成细心的良好学习习惯。
在教学中我完全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先让学生尝试先独立计算例题,再交流算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算法的精神。
在学生算出结果后由教师提出“计算的对不对呢”这个问题引出学生验算的需要,引出验算的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正确率。
在接下来的试一试需要解决新的问题,在计算中的难度稍有提高,但遵循的是相同的运算规则,我还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再交流。
之后,我设计了练习题,如: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用竖试计算。
我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巩固三位数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竖试计算方法,同时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练习里还及时引导学生比较不进位加法和三位数进位加法的异同,从而更好的巩固了竖式计算注意的要点并强调“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总的来说,我感觉一节课下来,学生掌握得还不错,有个别学生比较吃力,需要课外加强辅导。
也有几个不足:第一,观察主体图时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观察,收集信息。
第二,在学生探究出计算方法后我引导学生归纳出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和总结竖试计算的要点时,做得不够。
第三,课堂时间把握不到位,在学生探究一次进位加时,充分让学生说算理,没有提前做前测,没有很好把握住学情,以至于在此处不知道学生掌握了没有而没有目的地多次练习,而没有留出课堂检测的时间,不能第一时间收到学生反馈情况。
小学数学_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笔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会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和三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2、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经历与小组成员的交流,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和三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方法。
难点:能在理解算法的基础上正确计算,概括出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今天勤劳的小蜜蜂们整装待发要去采花粉了。
大家想去看看嘛?瞧,他们出发了。
(出示情境图)观察图片,从图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我们一队320只去梨园,我们二队210只去苹果园师:观察的真仔细,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们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一队和二队一共有多少只?二队比一队少多少只?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宝贵的问题,真是勤于动脑,和小蜜蜂一样棒。
现在大家一块儿来把信息和问题一块儿读一遍(师板书在黑板上)师:你们会列算式吗?生:320+210=观察一下这道算式和上节课学的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笔算师: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想一想。
大家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看哪个小组想的方法多。
2、汇报交流:生1:32个十加21个十等于53个十,53个十是530生2:3个百加2个百是5个百,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5个百加3个十是530.生4:竖式计算 3 2 0+ 2 1 05 3 0师:大家的方法可真多,现在咱们来评价一下这个小组的表现:生:.........师:现在咱们在一块儿来回顾一下刚才的过程,多媒体展示(3)指导竖式的书写格式教师边说边板演: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的算理完全相同,把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4)解决第二个问题师: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赶紧用你刚才学习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吧,注意先写横式,再写竖式。
小学数学_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连续进位退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位、退位)的笔算[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理解进位加和退位减的笔算算理,学会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利用迁移规律,经历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不连续退位)的笔算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对算法进行比较优化。
3.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合作、质疑和创新意识,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学会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连续进位、退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连续进位、退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谈话激趣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勤劳的小蜜蜂要出去采蜜了,但是他们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能去帮他们解决问题么?预设:能!谈话:今天我们要用这幅情境图来学习数学知识,哪一位同学顺能把相关信息找一下?【设计意图】好的的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地集中到课堂中来。
本环节采用了学生熟悉的情景——蜜蜂采蜜,通过蜜蜂有辛勤劳动、不怕劳累的特点,激励学生要像蜜蜂一样“不怕累、肯努力”的学习。
(二)找数学信息提问: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预设:一队518只蜜蜂、二队227只蜜蜂、从家到果园592米、从家到花园384米。
谈话:你说的非常准确,你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
【设计意图】准确提取情景中的数学信息是学生学习数学应该具有的良好数学素养。
通过发现数学信息,目的是让学生把情景的数学信息提取出来,把非数学信息筛去掉,提高学生的读题与信息筛选能力,为下一步提出正确的数学问题做好铺垫。
(三)提出问题提问:根据发现的数学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生1:从果园到花园一共有多少米?生2:第一队和第二队一共有多少只?生3:第二队比第一队少多少只?生4:从家到果园比从家到花园远多少米?师:以上你们提出了非常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我们先来解决小蜜蜂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吧!【设计意图】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学反思模板
存在的问题:部分后进生有些糊涂,接受起来有点慢。
拟采取的措施:应该加强加法和减法的各部分数量之间关系的复习巩固,分层次的教学,关注后进生的学习。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叶澜
◇教学反思◇
年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单元
第四单元
姓名
田烈芬
执教内容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方法
反
思
学生的学:学生学习了加法和减法算式各个名称间的关系再进行这节课还是比较有益处和容易掌握的。
教师的教:我采用学生说老师写为主,我特意规范了板书,给与了一个清晰深刻的印象,让学生自主计算,先说打算如何验算,再由学生板演,果然学生给出的方法既正确又规范。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笔算的教学反思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笔算的教学反思笔算是指通过手写的方式进行计算。
对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教学反思,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考虑和改进:一、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在进行教学前,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运算思维。
同时,还应该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如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的规则与步骤,进位和退位等概念的理解,运算时的注意事项等。
二、教学策略的合理性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可以通过讲解教学、示范引导、合作学习和练习巩固等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首先讲解基本的加减法规则和计算步骤,然后通过示范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最后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练习巩固,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该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设计,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笔算的方法和技巧。
可以将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分别进行教学,首先从没有进位和退位的情况开始,逐渐引入进位和退位的概念,提高学生对位值概念的理解和把握,然后再引入进位和退位的计算步骤,让学生逐渐熟练掌握。
四、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在进行笔算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如教学工具、教材教辅、多媒体教学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教师可以使用教学工具来演示加减法运算的过程,例如使用数学拼图、算盘、计算器等,让学生通过操作这些教具来进行加减法运算的练习和实践。
五、教学评价的方式多样化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掌握情况。
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合作学习、作业提交等方式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听取学生的反馈来评价教学效果。
通过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针对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教学,我们应该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运用教学策略,设计层次性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并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教案与反思第【1】篇〗设计说明由于学生已有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及一次进位加法计算的经验基础,因此,本节课采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1.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体现算法多样化。
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复习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及一次进位加法引入新课,进而为学生创造探究新知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借助298这一加数接近整百数的特殊性,引导学生探索除笔算以外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并通过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学会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2.关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习惯。
连续进位加法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虽然算理不难理解,但计算时还是很容易出错。
因此,本节课教学时,关注学生计算时出现的错误,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并设计针对性练习,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用验算来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提醒学生计算之后及时验算,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复习引入,揭示课题1.说一说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及一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交流学情检测卡中第2题有哪些计算方法。
方法一笔算。
方法二口算,先算120+100=220,再算6+1=7,最后算220+7=227。
方法三笔算时可以不列竖式,因为101接近100,可以写成100+1的形式再进行计算。
列式:126+101=126+100+1=226+1=2273.通过比较以上三种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计算题中数的特殊性选择不同算法。
4.导入新课:通过刚才的练习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及一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掌握得很好,那么今天我们将要迎接新的挑战,大家有信心吗?设计意图:利用旧知引出新知,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迁移。
小学数学_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3,44至47页,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次进位和退位)。
教学目标:1.结合蜜蜂采花粉,算距离的情境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2.能利用所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经历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一次退位)笔算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并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对算法进行比较优化。
4.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学会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连续进位、退位)的笔算。
教学难点:弄清有关进位、退位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串联情境,导入新知。
孩子们,春天来了,勤劳的小蜜蜂又要开始工作了,这节课,我们将和小蜜蜂一起来学习新知识,你们愿意吗?请看,这是小蜜蜂为我们带来的口算。
1、口算:23+46= 35+24= 58-43=2、这道题你会算吗?算的可真快,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笔算,在竖式计算中,都要注意些什么?3、找近似数689≈()307≈()214≈()594≈()上节课我们看到了上千只小蜜蜂,在蜂王的一声令下迅速按各队的路线飞去,它们飞了好远好远,终于找到了果园和花园二.进入情境,观察思考,探索新知。
1.分类整理信息谈话: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回答)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寻找信息时,把相关联的信息放在一起更容易理解题意,你能分类介绍信息吗?2.提出问题提问:如果你是一只小蜜蜂,你想知道什么?想解决什么问题?全班交流。
(贴出学生提出的问题)3.解决问题(1)列式解决: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好吗?要解决的问题:果园到花园有多远?应该从图画中寻找哪些有关的信息?你能把你找到的两个信息与小蜜蜂的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同位互相说一说)会列式吗?学生列式:592+384=(2)学生估算先别着急算,我们先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估算一下好不好?同桌可以商量一下。
课后反思__小学数学_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教学反思
一、用故事导入新课激起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儿童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更是注意力的重要源泉。
在故事的讲述中设置许多问题,诱发出探索性思维活动。
有趣的故事,结合课文内容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
二、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
教学中我善于发现错误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从错中求知,从错中探究,充分利用这一“错误”资源。
练习中,我把学生出现的错误一一展现出来,让学生自己来发现、改正。
我想,这样的课堂才更真实。
三、回顾整堂课我自身在教学中仍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没有注意到方法的多样化,没有让更多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没有优化出竖式这一方法。
本节课我坚持以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即先学后教的课堂模式,但在集体交流反馈的过程中为突破教学难点、学生估算错误等问题的解决用时过长,造成整堂课前松后紧,节奏慢的局面。
而且部分学生认为问题简单,自己都会,就没有用心的听讲,导致计算过程中以前怎么错的现在还是这么错的,特别是在对向前进“1”的处理,不是多加一次,就是忘记加了。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继续钻研教材,扎实备课,认真反思
上过的每一堂课,寻找每堂课的得与失,争取一节课比一节课上的好。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笔算教学反思
(2016 —— 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师姓名:李聪2017年4月27日
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是笔算教学中的难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万
以内一次退位减法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连续进
位,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在本节课的教
学过程中,我主要注重了以下几方面:
1、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在课一开始,我就安排了二个练习导入新课。第
一个练习是三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算,第二个练习是退位减法的笔算,通过
这些练习,既为本节课的新授内容做了计算完后,将学生的各种算法板演在黑板上,
并让板演的学生来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使大家都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3、注重扎实训练。课堂中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多让学生“说”,挤占了
大量的时间,在课堂中缺少了练习巩固的时间。因此,我尽可能的在课堂教
学中适当增加练习量,以便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不足之处:
1、让学生说计算过程有些少。
2、激励性语言过于少。
3、没有设计拓展思维训练,是学有余力的学生没有得到提升。
注:此表由执教人认真撰写,一式两份,原件上报学校教导处,复件由执教人粘贴于备课本上留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位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学生掌握了笔算两位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加
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会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并且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经历尝试三位数简单的计算过程.培养并发展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教材的这一特点。
我是这样设计本节课的:
一、借助动画,激发兴趣
“小蜜蜂”这个小精灵是同学们喜欢的小动物。
为此,把课本中的情景图制为幻灯片,使学生很快进入到情境中,进而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二、利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
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而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是它的一个拓展,
它们的算理完全相同。
教学时,我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复习回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法(如:用竖式、用计数器拨一拨、用求近似数法、或看成几个十几个百相加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
三、恰当评价学生对计算的掌握
本单元计算教学的内容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教学时,我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他们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计算,同时要求以笔算为主(即竖式)
,为以后学习进位加、减法作准备。
收获:
1.绝大部分学生对竖式掌握不错,能够很好的计算。
2.学生善于口算(并且是对应的数位相加减),基本达到了算法多样化。
3.问题意识比较突出。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中,我力求体现新课
标的精神,有失败有成功.但总觉得用这样的情景导入新课无
形中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本来计算不难,但如何列式,理解题
意却很难讲解,
毕竟与他们的生活太远.今后要多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探索,
多让学生在尝试与探索中获取知识,必要的时候给学生与必要的指导.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设计要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