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学第13章国际经济的协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国际经济协调机构协调
国际经济协调机构:政府间的以协商解决经济问题为主的 国际经济组织,它是由三个以上的主权国家或地区通过条 约或协定所组建的国际性经济协调管理机构。 国际经济协调机构有着明确的宗旨和制度,其成员国既是 其主体,也是其权力的授让者,各成员国必须按照条约或 协定规定接受国际经济协调机构的管理。
GATT的八轮多边贸易谈判
年份 1947 1949 1951 1956 1960~61 地点/名称 日内瓦(瑞士) 安纳西(法国) 托奎(英国) 日内瓦(瑞士) 日内瓦(瑞士)狄龙回合 主要议题 关税 关税 关税 关税 关税 参与国家 23 13 38 26 26
1964~67
1973~79 1986~94
2.国际经济传递机制分析
由于世界各国相互依赖性的增强,一国经济会通过 一些渠道传递或溢出到其他国家,由此形成经济变 量的一系列变动过程。 国际经济传递的主要途径:
国际贸易传递机制:通过世界市场价格的波动对一国的 国内经济造成影响。 国际金融的传递机制:信贷、汇率、利率以及货币政策 的传递。 劳动力的传递机制:主要受各国政府对劳动力流动政策 的影响。
二、国际经济协调的基础
国际经济协调的理论基础 国际经济协调的现实基础
(一)国际经济协调的理论基础
相互依存理论分析 国际经济传递机制分析
博弈论分析
1.相互依存理论
相互依存理论的主要内容: 经济结构上的相互依存 经济目标上的相互依存 两个或两个以上外生干扰因素之间高低相关度的相互依存 国家之间政策上的相互依存
(三)国际经济条约与协定协调
国际经济条约与协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 家或地区为了确定彼此之间的经济权利和经 济义务而缔结的书面协议。 国际经济条约和协定具有法律效力,并且具 有时效性,它由各国分别落实,但没有专门 的机构组织协调,当出现新的问题时,由国 家之间进行临时磋商解决。
(四)国际会议协调
各国相互依存度加强所带来的影响: 在过去几十年里,世界经济相互依存性的加强给世界经济发展 带来了许多好处。例如,促进了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和国际资 本流动的不断自由化,并且还导致了世界资源更有效地利用。 此外,科学技术的国际交流也使知识、技术和管理技能得以广 泛传播,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不争的事实也有力地说明, 国际间经济越来越大的相互依存性极大地降低了国内经济政策 的有效性,并增加了向世界各国的溢出效应。
1947年4月10日至10月30日,在联合国贸易与就业 会议筹备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期间,与会国在起草 《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的同时,进行了有关相 互间减让关税的多边贸易谈判。会议结束后,与会 国决定将该宪章草案中有关多边贸易的规定作为业 已取得一致的关税减让的基础,并将这些规定和各 国所作的“关税减让表”结合成为独立的《关税与 贸易总协定》(GATT)附于《会议最后文件》中。 1947年10月30日,与会国签署了最后文件。同日, 23个最后文件签署国制定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临时 使用议定书。于是自1948年开始,作为与贸易有关 的国际框架的GATT体制正式发挥其职能,并支撑 了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
二、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的协调
金本位制下的国际协调 固定汇率制下的国际协调——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全球协调作用的发挥 浮动汇率制下的国际协调
金本位制下的国际协调
金本位制除了以黄金作为本位币这一基本的特 征外,还具有三个典型特征: 黄金可以自由进出口。这就保证了各国货币 之间的比价相对稳定。 黄金可以自由兑换,这保证了黄金与其他代 表黄金流通的金属铸币和银行券的比价相对 稳定。 黄金可以自由铸造,这样就能够调节市面上 货币流通量,使各国物价水平保持相对稳定。
金本位制的优缺点
优点:在当时的条件下金本位制对汇率的稳定、国际贸易和资本流 动的发展,以及各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金本位 制的条件下,当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国际贸易的各参加国的国 内货币供应量与其国际收支状况直接相连:逆差国货币供应下 降,物价水平下降;顺差国货币供应增加,物价水平上升。而 国内物价水平的变化又将改变顺差国和逆差国商品的国际竞争 力,使得顺差国的出口能力相对削弱,逆差国的出口能力相对 增强,这就逐渐地使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缺点: 金本位制下国际间的清算完全依赖于黄金的输出与输入,而黄 金本身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其供给量显然无法跟上国际市场对 其的需求量,这导致了黄金价格的不断调整、上扬,从而引起 世界市场上商品价格的动荡。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较发达国家能够通过国际贸 易和一些有利的贸易规则不断地积累黄金,这使得黄金的分配 很不均衡。
第十三章 国际经济的协调
来自百度文库
学习目标 1.了解国际经济协调的涵义、内容、效果以 及主要的国际协调机构 2.分析为什么要进行国际经济协调 3.理解国际经济协调的各种途径
本章内容
国际经济协调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经济协调的内容 国际经济协调的效应分析
第一节 国际经济协调的形成与发展
国际经济协调的含义和主要形式
WTO框架下的国际贸易协调
出于对WTO坎昆会议谈判结果的失望及WTO多哈 回合谈判前景的谨慎,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双边区 域性自由贸易安排(FTA)发展得极为迅速,丝毫没 有受到WTO建立的影响。 根据WTO的官方统计,截至2005年7月,向 WTO及其前身GATT通知备案的自由贸易协定总计 达330个,其中206个是1995年1月WTO成立后备案 的。在WTO的所有成员中,除蒙古国以外,其他 都是一个或多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当事方;协定 当事方之间的贸易额占到全球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
国际经济协调的基础 国际经济协调的发展
一、国际经济协调的含义和主要形式
国际经济协调是指以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为主体,在 承认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前提下,为了解决彼此间在经 济利益中的矛盾与冲突,维护并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和正 常发展,通过一定的方式,联合对国际经济运行进程进 行干预或调节。
国际经济协调按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国际经济协调机构协调; 区域经济集团协调; 国际经济条约与协定协调; 国际会议协调。
7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经济协调的特征:
七国集团开始在国际经济协调中发挥重要作用。 区域经济协调得到发展。 经济协调领域进一步扩大。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国际经济协调在深 度和广度上进一步发展,其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 一体化的发展和国际贸易协调两个方面。 国际经济协调主要表现出的特点:
国际会议是主权国家间政府代表通过会晤,就相互间经济关系 和有关国际经济问题进行协商,进而规定各方权利和义务的协 调方式。 相对于其他几种组织形式,国际会议的约束力较差,大多是临 时性的,而且很不稳定。国际会议一般没有长期固定的议题, 与会国主要就当前迫切需要处理的经济问题交换意见、协商, 最终达成某项共识。会议可能成立国际经济组织或区域经济一 体化组织,也可能产生国际经济条约和协定,但也可能仅就某 方面的政策性协调表明共同的意见或立场。 国际会议的参与国数量、级别和举行期限都不固定,因此比较 灵活,包括双边的和多边的,首脑级的与部长级的,以及定期 和不定期等多种形式。 目前,在众多国际会议中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是西方七国首 脑和财长会议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会议如不结盟国家和政府 首脑会议、东盟政府首脑会议、安第斯集团首脑会议等。
3.博弈论分析
博弈论(Theory of Game)又称对策论,是研究决 策主体在其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方法, 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亦即决策主体面临两难 选择时,如何选择最佳的对策。 在相互依存性很强的世界经济中,各国经济政策的 外部性越来越明显,作为世界经济中的行为主体, 一国的经济政策行为会影响到其他国家的社会福利 函数,反过来,又受其他国家政策的影响。因此, 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及选择过程就好似一局博弈。 一国在制定经济政策以及实施经济行为时,不得不 考虑它国的反映以及将会采取的措施,以做出尽可 能地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决策。
日内瓦(瑞士)肯尼迪会和
东京(日本)东京回合 埃斯特角城(乌拉圭)乌拉圭回合
关税与反倾销
关税与非关税措施等 关税与非关税措施等
62
102 123
3.WTO框架下的国际贸易协调
世界贸易组织是1995年1月1日正式建立的国际贸易协 调机构。它在与关贸总协定并存一年后,于1996年取 代GATT,担当起国际贸易的协调组织管理的职能。 WTO成立后又陆续地举行了许多协调内容更加广泛、 深入的合作谈判。1997年2月,69个国家政府签订了 关于电信服务方面的协议,同年又有40个国家政府成 功地达成了关于信息技术产品零关税的协议,70个成 员国签署了涉及银行、保险、证券和金融信息等领域 95%贸易量的金融服务协议。新千年开始,许多关于 农业和服务业的谈判又被提上了议程。 更加自由的多边贸易体制虽然为各成员发展国际贸易 带来了明显的好处,但是在谈判过程中,因为涉及到 各方利益的进退取舍,谈判始终十分艰难。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中期)
在20世纪70、80年代,由于全球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两次石油危 机的冲击以及国际金融体系的崩溃,使得原有的国际经济体系发生变 化,世界经济的波动加剧,从而对国际经济协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迫切需要国际经济协调的原因:
国际金融环境趋于动荡 经济增长缓慢与通货膨胀并存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 能源问题日益突出
(一)国际贸易协调
早期的国际贸易协调
GATT与全球国际贸易协调 WTO框架下的国际贸易协调
1.早期的国际贸易协调
聚敛金银的重商 主义(保护)
亚当· 斯密和大卫· 李嘉图的 自由贸易理论(自由)
李斯特的 《保护幼稚工业轮》(保护) 由美国牵头的大量 双边贸易谈判(自由)
2.GATT与全球国际贸易协调
国际经济协调机构的划分
按照参与机构组织的国家范围划分:全球性的/区域性的。 根据国际经济协调机构的职能划分:综合性的/专门性的。 根据国际经济协调机构的参加者类型划分:政府间的/非政府间的。
(二)区域经济集团协调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促进国家间经济合作与贸易 的发展,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为代 表的区域经济集团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据WTO统计,截至2004年1月,在向WTO通报的293个 区域经济合作安排中,WTO成立后通报的占58%;在 运作的197个区域经济合作安排中,WTO成立后开始运 作的占1/4。WTO成立之前,世界上每年大约成立约3、 4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而WTO成立后,平均每年成立 15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与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相比,区域经济集团所覆盖影响 到的国家要少得多,但是区域经济集团的成员国往往会 通过协议让渡部分的国家主权给区域经济组织,这就使 得区域经济协调所涉及的范围更广、程度更深。
三、国际经济协调的发展
第一阶段(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年代初)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中期)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
第一阶段(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年代初)
这一时期的国际经济协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两方面:国际经济协调的形式以国际经济组 织的协调为主;国际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国际协调主要体现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的 意志。 国际经济协调体系在这一时期从以下两个方 面得到扩充和完善:区域经济集团陆续建立; 南北国家间的协调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 被引入国际经济协调的范围。
国际经济组织继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但是其局限性 日益明显。 美国伴随着90年代新经济的强劲增长,在国际经济协 调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其单边主义及霸权主 义的手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抵制。 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协调的地位得以显现。
第二节 国际经济协调的内容
国际贸易协调
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的协调 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二)国际经济协调的现实基础
经济全球化导致的世界各国相互依赖影响程 度的加强,需要国际范围内的经济协调。 二次大战后世界经济中频繁出现的危机和波 动需要加强国际经济协调。 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 利益需要国际经济协调。 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多极化格局需 要国际经济协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