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全文及解读

合集下载

中国制造2025全文及解读

中国制造2025全文及解读

中国制造2025全文及解读《中国制造2025》解读策者有意设计一个名为“中国制造2025”的顶层规划。

这将是中国制造未来发展的路线图,其基本思路是,借助两个IT的结合(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改变中国制造业现状,令中国到2025年跻身现代工业强国之列。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的顶层设计。

决策者希望,中国能借此规划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路线图。

参与者包括中国工程院、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预计明年完成。

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推动中国制造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变的第一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

对此,课题组长、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去年接受华西都市报采访时指出:“中国制造2025”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动员全社会力量建设制造强国的总体战略。

它是怎样出炉的?用了近三年时间制定计划纲要。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

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3月4日,全国政协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前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政协分组讨论时透露,目前,工信部与工程院正在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很快要上报国务院。

工信部部长苗圩接受采访时透露:“该规划是在中国工程院150多名专家花了一年半时间进行战略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又花了一年多时间制定出规划纲要。

”此前,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工信部弱化以往规划中“五年”的时间限制,规划年限扩展到2025年,更注重中长期规划,保证政策的连续性。

苗圩介绍,这个规划大体需要用三个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也就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也是一个路线图,也有它的时间表。

热词解读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中国工程院负责“中国制造2025”规划制定课题组成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屈贤明说,“中国制造2025”意思是:在制造业领域,到2025年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大国,还要进入世界强国行列。

中国制造2025全文计划(细节版)

中国制造2025全文计划(细节版)

中国制造2025全文计划(细节版)目标中国制造2025计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主要内容1. 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 加强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 建设创新型企业,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 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产业结构优化-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 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提供全产业链服务。

3. 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提倡绿色制造,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加强环境保护监管,建设生态环境友好型制造业。

4. 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 加强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

- 推动产学研结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培训。

- 鼓励创新创业,支持创新型企业和创业者。

5. 国际合作与开放-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

- 参与全球价值链,提高国际分工水平。

- 推动贸易自由化,促进国内外市场对接。

实施机制1. 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导向的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2. 加强政策支持,提供财税优惠和创新创业扶持。

3. 增加研发投入,优化科技创新体系。

4. 完善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和公平竞争。

5. 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及时纠正问题和调整方向。

实施路径1. 制定实施规划和时间表,明确目标和任务。

2.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统一协调机制。

3. 加强宣传推广,提高社会支持度。

4.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计划顺利实施。

5. 持续评估调整,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

成效评估1. 经济指标:提高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增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2. 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3. 环境效益: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4. 人才培养:培养一批高素质技术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

5. 国际影响力: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地位。

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解读

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解读

⼯信部《中国制造2025》解读⼯信部《中国制造2025》解读《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中国制造2025,我国制造强国建设的宏伟蓝图2015年5⽉19⽇,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国际国内发展⼤势,站在增强我国综合国⼒、提升国际竞争⼒、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度做出的重⼤战略部署,其核⼼是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中国制造2025》由⼯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发展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质检总局、⼯程院等部门和单位联合编制。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柱产业,是⼯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量,是国家安全和⼈民幸福的物质保障,是衡量⼀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和国际竞争⼒的重要标志。

历史证明,每⼀次制造技术与装备的重⼤突破,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强国的竞争格局,制造业的兴衰印证着世界强国的兴衰。

实践也证明,制造业是创新的主战场,是保持国家竞争实⼒和创新活⼒的重要源泉。

⼤⼒发展制造业,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百年强国梦具有⼗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必须坚持发展制造业的决⼼和信⼼不动摇,通过制造业创新升级,铸就更加坚实的强国之基。

实施《中国制造2025》,建设世界制造强国,是我们吸取错失前两次⼯业⾰命的历史经验教训,主动应对新⼀轮科技⾰命和产业变⾰的重⼤战略选择。

当前,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正处于⼤调整、⼤变⾰和⼤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

⼀⽅⾯国际⾦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经济复苏缓慢,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另⼀⽅⾯,全球新⼀轮科技⾰命和产业变⾰酝酿新突破,特别是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上新能源、新材料、⽣物技术等⽅⾯的突破,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

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业化”战略,强化制造业创新,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谋求新⼀轮竞争的有利位置。

⾯对全球产业竞争格局的新调整和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点的新挑战,我们必须前瞻布局、主动应对,在新⼀轮全球竞争格局中赢得主动权。

中国制造2025:行业深度解析(详细版)

中国制造2025:行业深度解析(详细版)

中国制造2025:行业深度解析(详细版)引言《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制定的第一个十年行动计划,旨在提高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本文档将对《中国制造2025》进行深度解析,分析其主要目标、重点领域和政策措施,以期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1. 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2. 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发展先进制造业,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链水平。

3. 提高制造业质量品牌: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形象。

4. 促进制造业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推进绿色制造,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5. 提高制造业开放合作水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制造业的全球布局和资源共享。

6. 提升制造业人才素质: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制造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领域1. 高端装备制造业:包括航空航天、高端船舶、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

2. 新材料产业:包括高性能复合材料、先进金属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等领域。

3. 电子信息产业:包括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硬件等领域。

4. 生物医药产业:包括生物技术、高端医疗设备、化学药品等领域。

5. 绿色环保产业:包括节能环保技术、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等领域。

6. 高端消费品制造业:包括高端家电、高端纺织、高端食品等领域。

三、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措施1.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研发投入,支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鼓励产学研合作。

2. 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广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建设。

3. 提高质量品牌: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动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4. 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产业向高端、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5. 加大绿色制造力度:推动企业实施绿色制造,加强环保监管。

6. 加强人才培养: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制造业人才。

《中国制造2025规划》(全文)

《中国制造2025规划》(全文)

中国制造2025规划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

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

王小兰-中国制造2025解读

王小兰-中国制造2025解读
第 5节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工业
☛ 第2章
内容总览
总体思路
第 1节
第2节 基本原则
第 3节 战略目标
第4节 战略任务和重点
第 5节 政策扶持和保障
☛ 第3章
第1节 第2 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第6节 第7 节 第8节 第9节
九大任务
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强化工业基础能力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 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 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 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服务业 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究基地)建设工程
第2节 智能制造工程
第 3节 第 4节 第 5节 工业强基工程 绿色制造工程 高端装备创新工程
☛ 第6章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第6节 第7节 第8节
八大政策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完善金融扶持政策 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 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 健全组织实施机制
☛ 第 4章
十大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航空航天装备 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 先进轨道交通装备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 电力装备 农机装备 新材料 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第6节 第7节 第8节 第9节 第10节
☛ 第5章
பைடு நூலகம்
五大工程
第1节 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
中国制造2025解读
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
☛ 第1章
☛ 第 2章 ☛ 第 3章
出台背景
内容总览 九大任务
☛ 第4章 ☛ 第5章

中国制造225全文及解读

中国制造225全文及解读

中国制造2025全文及解读一、《中国制造2025》全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

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

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

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

中国制造2025全面解析(详尽版)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战略计划,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和绿色发展。

该计划于2015年发布,涵盖了十大重点领域和九大任务。

以下是对中国制造2025的全面解析。

一、战略目标1. 提高制造业整体水平:通过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制造业的质量、效率和竞争力,使中国成为制造强国。

2. 加强创新能力:推动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

3. 实现绿色发展:推进绿色制造、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

4. 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

二、重点领域1. 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领域的研发和应用。

2. 高端装备制造:提高高铁、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装备制造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

3. 生物医药与高性能医疗器械:加强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4. 新能源与节能汽车: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高节能和环保技术水平。

5. 电子信息:加强集成电路、高分辨显示器等电子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6. 数控机床与机器人:提高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的自主化和智能化水平。

7.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提高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

8. 先进材料:推动先进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中国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地位。

9. 农业装备:加强农业装备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三、九大任务1. 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2. 加强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 建设创新平台和示范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4. 培育一批领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产业链升级。

5.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科技人才队伍素质。

6. 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制造业信息化水平。

7.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创新环境和市场竞争力。

8. 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产业政策环境。

制造2025规划全文内容及解读、工业培训资料

制造2025规划全文内容及解读、工业培训资料

制造2025规划全文内容及解读、工业4.0 从德国工业4.0提出到中国制造2025出台,有报道称中国制造2025是工业4.0的中国版,本文将介绍中国制造2025全文及解读,工业4.0解读1、《中国制造规划纲要2025》内容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

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中国制造2025》(全文,2015年5月19日发布)

《中国制造2025》(全文,2015年5月19日发布)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中国制造2025》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5年5月8日(本文有删减)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

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中国2025制造策略全文(详尽版)

中国2025制造策略全文(详尽版)

中国2025制造策略全文(详尽版)1. 背景中国2025制造策略是中国政府为促进制造业发展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

该战略旨在利用科技创新和提高制造业竞争力,推动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强国。

2. 目标中国2025制造策略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2.1 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和推动科技创新,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

鼓励制造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

2.2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优化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提升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附加值,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2.3 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强品牌建设和质量管理,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企业。

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拓展出口贸易,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2.4 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加强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制造业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

鼓励大学和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3. 实施措施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国2025制造策略将采取以下几项主要措施:3.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政府将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

3.2 建立创新创业平台政府将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提供场地和资金支持,帮助企业和创业者转化科技成果,推动创新创业。

3.3 建设智能制造基地政府将重点建设智能制造基地,推动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支持企业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3.4 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合作,吸引外资和技术引进,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产业链合作,拓展国际市场。

4. 总结中国2025制造策略旨在推动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提高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将逐步实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领先地位。

中国制造2025解读

中国制造2025解读

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 距。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 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 不完善;产品档次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资源能源利 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高 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 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 化经营能力不足。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必须着力解决以上 问题。
中国制造2025解读
一、前言
根据十三五规划,党中央、国务院文件,中央领导讲话 最新的情况、信息和数据 实地考察一万家企业,企业家的看法。
分析环境、机遇、挑战和对 策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 国发〔2015〕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构: 现将《中国制造2025》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 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 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 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目标, 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多类 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有中国特色的 制造文化,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基本方针是:
建设制造强国,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积极 应对挑战,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创新驱动,制定特殊政策, 发挥制度优势,动员全社会力量奋力拼搏,更多依靠中国 装备、依托中国品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 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

《中国制造2025》解读

《中国制造2025》解读

第三个十年
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 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 巩固,综合实力进入 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第八页,共33页。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9大任 务、10大重点领域、5项重点工 程、8项保障措施。
第九页,共33页。
第十页,共33页。
10大重点领域(23个重点方向)
新一代信 息通信技 术产业
12
航空航天装备
1 轮胎智能工厂试点示范
赛轮金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 水泥智能工厂试点示范
中国联合水泥集团有限公司
3 玻璃纤维智能工厂试点示范 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
4 柴油机智能制造综合试点示范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5 家电智能制造综合试点示范 海尔集团公司
6 筒子纱染色智能工厂试点示范 山东康平纳集团有限公司
7 服装个性化定制试点示范
青岛红领集团有限公司
8 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试点示范 山东云科技应用有限公司
第二十二页,共33页。
山东省 山东省 山东省 山东省 山东省 山东省 山东省 山东省
中国制造2025的指导思想
总体思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 型工业化道路
主题 促进制造业
创新发展
中心
提质增效
主线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 术与制造业融合
主攻方向 推进智能制造
中国制造处于工业几点零? 工信部长苗圩说:
在智能制造推进过程当中,我们最大的 短板就是工业化基础不足。 如果说制造强国德国基本达到工业3.0
的话,那么中国工业企业还处于
2.0补课、3.0普及与4.0示范 的阶段。
第一页,共33页。
工信部长苗圩:中国制造处于全球制造第三梯队
第一梯队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科技创新中 心;

中国制造2025全文及解读

中国制造2025全文及解读

中国制造2025全文及解读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总揽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站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核心是加快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提质增效,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那么中国制造2025全文及解读是怎样的呢,以下是pincai小编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国制造2025全文及解读李克强: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制造”走遍世界,甚至可以说是“无所不在”。

但我们从最初实行“三来一补”开始,大量代工生产的还是消费品。

很多人出国买东西,回来一看,“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但只要去厂房看看,商品的品牌、制造的装备,绝大多数都是国外的。

这是我们必经的一个历史阶段,是以开放推动发展的必由之路。

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今天我们所面临的国际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应对这种全球性的经济下行压力,发展中国家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发达国家也在推进“再工业化”进程。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审时度势,积极从两方面进行全球布局:一方面,传统的“中国制造”、以代工生产的消费品仍在继续出口;另一方面,中国装备“走出去”异军突起,反过来带动了中国制造的全面升级。

我们提出“中国制造2025”,实际上是推进“中国制造”的不断升级。

要扎实推进中国制造2025,努力形成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中国制造2025”的“要害”:“智能制造”一定要建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基础上李克强:“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要害”,就是“智能转型”。

工信部正在积极推进“智能制造”,用信息化提升装备制造的水平。

这也与推进结构调整的两大“支点”相吻合。

第一个“支点”,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今天看来,传统发展的动能有所减弱,传统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所以我们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际上这与中国“智”造紧密相连。

《中国制造》工信部全文解读「完整版」(6)

《中国制造》工信部全文解读「完整版」(6)

《中国制造》⼯信部全⽂解读「完整版」(6)《中国制造2025》⼯信部全⽂解读「完整版」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六:制造强国“三步⾛”战略 《中国制造2025》统筹考虑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基础条件,根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式和⾛新型⼯业化道路的总体要求,提出实施“三步⾛”战略,⼒争⽤三个⼗年的努⼒,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标。

⼀、对制造强国的基本认识 ⼀个国家制造业的“强”、“弱”是与他国⽐较⽽⾔的,是相对的,因此对于制造强国的判断应突出与其他国家相⽐较的优势。

纵观美欧等发达国家的强国之路可以看出,具备规模雄厚、结构优化、技术创新能⼒强、发展质量好、产业链国际主导地位突出的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繁荣及国家安全的基础。

(⼀)制造强国的基本内涵 ⽬前国内外对于“制造强国”的概念和内涵没有统⼀的描述。

通过对⼀些有代表性的⼯业发达国家进⾏梳理和研究,⼤致上可以将“制造强国”的内涵概括为以下三个⽅⾯:⼀是规模和效益并举。

从美国、德国、法国、⽇本等公认的制造强国的发展历程来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制造业规模⽇趋壮⼤,产业质量不断提⾼。

⼆是具有较⾼国际分⼯中地位。

当今多数制造强国中,⾼技术产业和服务型制造占⽐较⾼,在国际分⼯中⼤多处于产业链⾼端地位,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使其拥有很强的核⼼竞争⼒。

三是具有较好的发展潜⼒。

不论是既有的制造强国,还是具有后发优势的“潜在”强国,都要求具有良好的发展潜⼒。

以强⼤的⾃主创新能⼒实现制造业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发展,保持持续发展的能⼒。

(⼆)制造强国的主要特征 现有的制造强国主要表现出以下⼏个⽅⾯的特征:⼀是拥有雄厚的产业规模。

反映了制造业发展的实⼒基础,表现为产业规模较⼤、具有成熟健全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全球制造业中占有相当⽐重。

⼆是优化的产业结构。

反映了产业间的合理结构,各产业之间和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密切联系,产业组织结构优化、基础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平较⾼、拥有众多有较强竞争⼒的跨国企业。

中国制造2025全文解读精选5篇

中国制造2025全文解读精选5篇

中国制造2025全文解读精选5篇《中国制造2025》如何实现篇一很显然,《中国制造2025》的本质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是以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建立在物联网和务(服务)联网基础上,叠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突破而引发的新一轮变革。

而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制造亟待注入创新驱动活力,只有制造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质变,才能为经济稳定增长提供重要支撑力量。

可以预见,《中国制造2025》必将会带动技术创新的浪潮,制造业将经过科技创新的雕琢焕发容颜。

那么,《中国制造2025》如何实现呢?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规划力争通过“三步走”来实现战略目标。

第一步: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规划提出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等九项任务,其中还将要突破发展的重点领域细化为包括信息技术产业在内的十大领域。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研究室主任吕铁表示:“三步走战略是比较事实求是的,是立足于我国制造业实际的安排。

它不同于德国工业4.0计划只针对高新技术,而是将围绕整个制造业做大、做精、做强。

我国制造业中不同的行业差异很大,一些行业需要长期积累。

”吕铁认为:“规划将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而不是扩大制造业规模作为基本的政策指向。

这也体现了生产性投资驱动向创新性投资驱动的转变。

”不过,制造业发展依然面临体制机制和市场环境的障碍。

吕铁指出:“制造业的资金回报率才5%到6%,和金融、房地产行业相比制造业的平均利润率很低。

如果没有相应扶持措施,企业不可能长期从事制造业领域。

”基于此,吕铁之前曾撰文指出要让制造业的高生产率反映到资本的回报上,从根本上优化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环境,坚定企业家投资实业的信心,解决制造业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

《中国制造2025》(全文)

《中国制造2025》(全文)

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

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给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

中国制造2025计划全文(详细版)

中国制造2025计划全文(详细版)

中国制造2025计划(全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国世界大国地位。

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

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一、发展形势和环境(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三维(3D)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制造2025》解读策者有意设计一个名为“中国制造2025”的顶层规划。

这将是中国制造未来发展的路线图,其基本思路是,借助两个IT的结合(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改变中国制造业现状,令中国到2025年跻身现代工业强国之列。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制造的顶层设计。

决策者希望,中国能借此规划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路线图。

参与者包括中国工程院、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预计明年完成。

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推动中国制造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变的第一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

对此,课题组长、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去年接受华西都市报采访时指出:“中国制造2025”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动员全社会力量建设制造强国的总体战略。

它是怎样出炉的?用了近三年时间制定计划纲要。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

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3月4日,全国政协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前工信部部长李毅中在政协分组讨论时透露,目前,工信部与工程院正在制定“中国制造2025”规划,很快要上报国务院。

工信部部长苗圩接受采访时透露:“该规划是在中国工程院150多名专家花了一年半时间进行战略论证的基础上,我们又花了一年多时间制定出规划纲要。

”此前,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工信部弱化以往规划中“五年”的时间限制,规划年限扩展到2025年,更注重中长期规划,保证政策的连续性。

苗圩介绍,这个规划大体需要用三个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也就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也是一个路线图,也有它的时间表。

热词解读什么是“中国制造2025”?中国工程院负责“中国制造2025”规划制定课题组成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屈贤明说,“中国制造2025”意思是:在制造业领域,到2025年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大国,还要进入世界强国行列。

2025年步入制造业强国队列。

对于“中国制造2025”规划,曾有专家解读成,中国要在2025年步入制造强国队列,到2035年赶超德国、日本。

对此,屈贤明并不否认。

“中国到2025年将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和强国。

中国准备利用20年的时间,赶超德日等国的工业制造业。

”屈贤明说,这个结果是经过科学分析、预测的。

屈贤明称,课题组曾对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印度和中国8 个国家,从1946 年到2012年制造业的数据进行趋势分析。

微信:gallopeng上世纪90年代,中国还处在世界第8位。

经过这些年,中国已经处在第4位,和德国、日本还有一定的差距。

根据发展趋势,中国发展在快速上升。

日本、德国这二三十年综合竞争力处在基本持平的发展阶段,增长不大。

如果国际政局、经济格局不发生重大变化,综合考虑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国工业化进程、经济增长趋势,到2025年中国可以进入世界强国行列。

对飙“德国工业4.0”?中国要走一条更好更快的发展道路“中国制造2025”让很多人联想到与德国“工业4.0”的差别。

对此,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两者既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中国和德国工业发展的水平不在一个起点上,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并不是德国现在已经实现了工业4.0,德国实现工业4.0也需要8至10年,它在时间上和我们的“中国制造2025”大体在一个时间段。

从内容上看,德国工业4.0和我国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有异曲同工之处。

“工业4.0”最初由德国政府于2013年提出。

它描绘了制造业的未来愿景,提出继蒸汽机的应用、规模化生产和电子信息技术等三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将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作为时代的弄潮儿,盖勒普已经在中国拥有近15年的项目实施经验,全球领先的SFC(生产设备联网、生产数据采集、工装及刀夹量具管理、车间无纸化管理等)-MES(制造执行系统)数字化车间解决方案,目前用户数量已经超过135000多家,旨在通过高效的生产设备联网和NC程序传输,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等,将整个生产过程中动态的质量数据进行网络化管理,从而实现生产现场透明化和产品质量的高效控制。

苗圩称,德国总体处在从3.0到4.0发展的阶段,我们可能还要补上从2.0到3.0发展的课,然后才能向4.0发展。

我们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中国工业企业的实际,把发展的路径选择好,走一条更好更快的发展道路。

一个客观规律: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工业强国服务业替代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工业化的客观规律,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除了极个别人口少、面积小的高收入国家依靠的是金融、旅游等第三产业,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是工业强国。

工业强国,现在在干什么?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纷纷抛出刺激实体经济增长的国家战略和计划,美国制定了「再工业化”、“制造业复兴”、“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德国抛出了“工业4.0”;日本开始实施「再兴战略”;韩国搞了“新增动力战略”;法国也提出“新工业法国”等。

这些战略措施中包含的政策具有的共性包括:对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的研发扶持;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对竞争环境的优化等。

发达国家希望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政策调整重获在制造业上的竞争优势。

可见,即便是最先进的国家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制造业,而是不断实现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与升级。

所以,中国作为后起国家,更不能放弃制造业的发展。

从李克强的政府报告中,可以感受到,中央政府发展和升级制造业的决心是坚定的,任务也是艰巨的。

未来5-10年,中国制造业和中国制造产品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不仅仅取决于制造业自身,只有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目标才能够实现。

中国工业差距在哪儿?——说说“中国制造”的痛点与愿景你印象中的“Made in China”用什么样的形容词最贴切?是廉价的小商品?还是一次糟糕的购物体验?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中国制造的话题。

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

制造业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在服务业比重超过制造业,制造业全面过剩,且产生诸多环境、安全问题的情况下,国家还要继续强调制造业不可替代的作用?李克强的论断是,中国制造业不是要不要发展,而是必须发展,必须转型升级。

一句话,中国制造需要正名!中国制造有多强?没有中国制造,国际工业产品价格可能会翻一番。

这个问题全世界的消费者都能够回答,中国有超过20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有几十种产品的出口占到全世界出口总量的70%以上。

大到轮船、机车、工厂装备,小到纽扣、吸管、笔芯,全世界人民都在享受着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如果离开了中国制造,国际市场上工业产品的价格可能会翻一番,且会经常出现断货的情况。

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制造业支撑的中国经济经历了考验,在危机之后,受打击最大的,外向型程度更高的制造业又率先恢复增长,不仅是中国国民经济企稳回升的重要力量,也增强了其它国家恢复经济的信心。

还记得电影《2012》中,肩负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方舟就由中国制造。

片中的项目负责人说,只有中国才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建造这么庞大的项目。

虽然在中国的语境中,被观众认为是略带嘲讽,但事实上,中国制造确实提高了全世界的福祉,并成为中国经济三十多年来高速增长的核心动力。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制造业是目前并且到2025年仍然是我国最具竞争力和最国际化的产业,服务业在比重上虽然超过制造业,但制造业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最关键的动力来源。

中国制造有多弱?为何我们可以载人航天,却没有一个优秀的马桶盖?据新华社报道,今年春节期间,日本的马桶盖火了。

很多中国人不远千里跑到日本,就是为了捎几个马桶盖回来,看起来挺可笑,也引起了部分网友对中国制造的诟病。

后来还证实,大多数在日本出售的马桶盖居然产自中国,让抢马桶盖的人好生尴尬。

有人在问,为什么我们已经可以载人航天、有了高科技战机,却不能生产一个让老百姓满意的马桶盖呢?这其实反映了中国制造的弱点和缺陷。

获得技术,将技术转化为产品,再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整个过程需要技术转化和转移的畅通机制、成熟的人才市场、公平的市场环境、诚信的交易体系等等,而这些是当前中国制造业的短板。

因此,我们用着进口的装备,雇请外国技术专家和管理者,按照国外的标准生产产品,贴上跨国公司的标签,直接运到国外,这是中国制造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最愿意也是最常见的方式,而随着土地、劳动力、资源、环境等要素成本的迅速提高,这种发展方式已经走到尽头。

代表委员热议从“制造”到“智造”中国制造如何蜕变?近年来,以高铁、通讯、变电技术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正以高技术、低价格的优势赢得国际认可,“中国制造”逐渐向“中国智造”蜕变。

如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制造2025”,打造“中国制造”的升级版?代表委员们纷纷谈起了各自的看法。

“中国制造”两头受挤压。

“低端制造业,我们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现在竞争不过东南亚等国家;高端制造业,尽管发展很快,可跟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

现在中国的工业处于中间地带,受到两头挤压。

”谈起“中国制造”,全国政协委员李毅中透露出担忧。

李毅中表示,整体上看,我国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尽管我国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行业和领域,像航天、高铁、核电等,但同时在某些领域还十分落后,比如还有完全依赖人工操作的小矿山、小作坊等。

2015年春节刚过,微软宣布关闭原诺基亚北京及东莞手机工厂,转至越南。

两地工厂预计将裁员9000人。

有专家分析,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劳动力成本已优势不再。

创新需要“双引擎”驱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必须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造传统引擎,打造新引擎。

3D打印、工业机器人、云计算、电子商务、快递物流……众多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蓬勃涌现。

“这些都具备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成长性,有很大的创业投资规模,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府参事刘昕说。

“新一轮创业浪潮是稳定中国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不断产生的创新活动和新企业给经济增长带来了持续的活力。

”全国人大代表、经济学家辜胜阻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